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家的人生智慧 老子、莊子的生平 老子的人生智慧 莊子的人生智慧,老子、莊子的生平 老子;莊子。 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 經,經典; 恒久之至道,不刊(磨滅)之鴻教。,“六經”,“五經”,“十三經”。 詩,書,禮,樂,易,春秋。,老子、莊子,充滿了不少深沉的智慧之言: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j)桶,垂手可得。,老子,楚國苦縣人,姓李,名耳,字聃(dn)。周藏書室之史。其思想和行為浪漫(不合時俗,“正言若反”)。 正言合于道,而反于俗。,孔子曾去拜見老子,回來對弟子說: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釣絲),飛者可以為矰(zng)。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 矰:一種系上絲繩的短箭。 老子年長孔子二十余歲。前551-前479年。,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庇谑抢献幽酥鴷舷缕缘赖轮馕迩в嘌远?,莫知其所終。 無名:不求名。關:函谷關。關令:負責守關的人。尹喜:人名。,老子猶龍,飄然遠逝。 龍隱喻超越于世俗觀念和價值之上而隱于江湖之中的得道之人。 揚雄說:“君子得時則大用,不得時則龍蛇。”賈誼吊屈原賦:“襲九淵之神龍兮,沕(m,藏)深潛以自珍。”,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ku),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 唐代詩人高適: 逍遙漆園吏,冥沒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閑居大道邊。,莊子生活貧困。他有做官的機會,楚威王派人帶了重金,請他到楚國做相,但他不愿意。莊子與孟子同時,小于孟子。 他的思想和行為放誕。“南華真人”。,莊子秋水: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曰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 ,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鹓雛(yun ch):鳳凰一類的鳥。練食:甘甜的果實。醴(l )泉:甘甜的泉水。鴟(ch ):貓頭鷹。 在莊子看來,惠子的相位,不過是一只腐爛的老鼠,臭不可聞。 李商隱詩: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莊子列御寇: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shù)乘;王悅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巷,困窘織屨(j ),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鼻f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yng,毒瘡)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曹商得車之多,是因為卑下、屈辱地迎合人主。所治愈下,得車愈多。 在俗人眼中,生和死是最大的變化。他們悅生惡死,有一系列的禮儀迎接生命的到來與送別生命的結束??汕f子不同,他看破生死,對于這些禮儀相當蔑視。,莊子至樂: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瓦缶,古時樂器)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箕踞(j j ):蹲坐。,莊子列御寇: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u),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贈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鼻f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齊生死 ”(齊物論): 其一,生與死是不同的,皆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其二,生與死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變化,是命而不能抗拒; 其三,縱浪于大化中,任其變化,不喜不懼,“喜怒哀樂不入于胸次”。,老莊不同于世俗之人,他們的言論有異于流俗之論。從此種意義上來說,老莊是狂人,他們的言論是狂言。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70章) 小不只大,即人生境界低的人,不能理解人生境界高的人。,逍遙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世俗之人與超越之人(超人,超越世俗的價值觀念)。 方內之人與方外之人。 世人(常人)與畸人(j,奇人)。,老子的人生智慧 一、道是本原 二、自然無為 三、反者道之動 四、虛靜的觀照,一、道是本原 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概念,指天地萬物的本原,形而上的。 只可思,不可知(證明)。哲學是思的訓練,追尋本原。,各家皆有自己的道,但其內容和意義不同。 儒家的道是社會、政治、人生之道。人倫日用之道。 本原之道,是社會、政治、人生之道的終極根據(jù)。,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14章) 看不見道之形,聽不見道之聲,觸不到道之體。 道是無,天地萬物是有;無生有,有歸無。 龔自珍詩曰: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道是無,不是一個具體的存在者。若道是有形有聲的,則必定是存在于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之物,具體之物必發(fā)生變化,是有限的存在者。,天地萬物皆是有形的,有形的就要變化消亡;形而上的道是無,故永恒不變。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21章) 恍惚,無形無象,但非空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不可名(命名),不可言說。 萬物是有形的,有形即可定名,定名即可言說。有形、有名必然變化消亡。道可定名,可以言說,則不是常道;常道有無限性、永恒性、整體性。 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25章),有名(內涵和外延)即有限定,有限定的是整體的一部分。,莊子齊物論: 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氏鼓琴,鼓商則喪角,鼓宮則失徵。鼓琴成一部分音樂,但虧另一部分音樂而不全,故是有限的。只有不鼓琴,才能代表音樂的全部而有無限的意義。 五音:宮,商,角,徵(zh ),羽。,多言數(shù)窮。(5章) 悠兮其貴言。(17章) 希(?。┭裕匀?。(23章) 大音希(?。┞暋#?3章),韓非有解老、喻老兩篇。 韓非子主道: 寂乎其無位而處,寥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于上,君臣恐懼乎下。 沉默是金。,道,創(chuàng)生天地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25章) 混成,混而為一。,道是因果序列的第一因,不會受到其創(chuàng)造物的影響;道是運行無殆的,其本身永恒不變。 道是無限、永恒的,以對照現(xiàn)實世界的有限、變化,從而為現(xiàn)實世界及人生建立了一個不變的立足點。,老子51章: 故道生之,長之養(yǎng)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玄德,萬物并不覺得是道長養(yǎng)的,似乎是自生自長的。 據(jù)為己有;自恃其能。,二、自然無為 老子25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效法;人、地、天、道皆以自然為法則,自然是老子哲學的核心觀念。,(一)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種狀態(tài):原初的、本然的、本真的狀態(tài)。真實,質樸,虛靜。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19章) 致虛極,守靜篤。(16章)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陶淵明),自然與文明對立,文明是對自然的改變和異化(自然的人文化)。老子認為,自然是一種完美和諧的狀態(tài),而文明破壞了原初的和諧大美。 老子80章: 小國寡民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我愚人之心,純純。(20章) 愚人之心:淳樸之心。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自然狀態(tài)不斷遭到破壞,人類真實、質樸、虛靜的本性也不斷異化。 城市和官場的異化程度最大。官場,爭權奪利,爾諛我詐,一切卑污權詐的陰謀往往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農村田園更多保存了自然狀態(tài),真實、質樸、寧靜、自由,與官場的偽詐、矯飾、擾攘、拘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有文化的人相比,農村的人更為質樸、真純、寧靜、率性。 自然的原鄉(xiāng)。,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二)自然,自己而然(自己就是這樣)。 首先強調的是事物存在的獨特性與無可替代性。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說: 天底下沒有兩片長得一樣的樹葉。,其次,承認自身與他者的區(qū)別,反對任何他者對自我與自我對任何他者的干擾和壓制。 萬物各自的本性獲得尊重,且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實現(xiàn),任其本性則逍遙自由。 追求精神的自由、個性的獨立。,郭象逍遙游注曰: 夫小大雖殊,而放于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 自得之場:得其本性的環(huán)境,即本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實現(xiàn)。任:順應。稱:符合。分:性分。 大鵬展翅九萬里高空;蜩和學鳩只飛幾丈高,但都是任性自由,無所謂勝負高下。,(三)自然,自然而然。 事物的生成變化,是順其本性,不受外在力量的強制和支配,也不是出于事物自身的有意為之。 拔苗助長。,本來如此,故不要人為地改變和違背其本性,這即是無為。 無為不是不為,而是順其本性的為,不要妄為、胡作非為。運用到政治上,行政者的行為要尊重人民的要求,不要生事、擾民,干涉人民的自由,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于民,“以百姓之心為心”。,無為讓人民有最大的獨立自主性,允許特殊性、差異性的發(fā)展。 里根;“國情咨文”;自由市場經濟。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60章) 使用頻率最高的字:“管”。 堯的時代有位老人唱了一首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出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子57章: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章) 有人理解,表面上不做,暗地里什么都來。,郎咸平小悅悅事件表明國人已從“憤青”到“不在乎”: 但是現(xiàn)在呢?我們老百姓關心的話題和我們政府關心的話題基本是不搭邊的。我們老百姓現(xiàn)在最關心的是什么事情呢?按照我們調查的結果發(fā)現(xiàn),老百姓關心的其實就是三件事:物價高、房價高、收入低。那我請問,從2006年開始,我們政府在做什么?搞世博、搞奧運、搞亞運、搞“嫦娥”。其實我們老百姓也不是不以這些事情為榮,而是說,你政府所做的,不是我們老百姓想要的。,三、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40章) 一是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fā)展;二是事物的運動發(fā)展要返回到開始的狀態(tài)。 反:相反;返回。,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2章) 美惡(丑)。 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同時因其對立面而形成,所謂相反相成。,老子58章: 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 淮南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禍福一般有相對靜止,但老子強調禍福的相互轉化,從禍到福,從福到禍,流轉不定。禍福同門。禍福之變化不可知,更不可支配。居在禍中,不要悲觀絕望;身處福中,也不要得意忘形。,賈誼,被文帝貶謫到長沙,寫了一篇鵩鳥(貓頭鷹)賦: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 一方面身處困境,寬慰自己;另一方面警告得意之人,將要遭禍。,老子觀察事物,既看到正面,又注意反面,且立足于反面。 常人逞雄、爭先、登高、據(jù)有,老子主張守雌、取后、據(jù)下、重無。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78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43章) 柔弱有持續(xù)性(堅韌性)、隱蔽性(不易察知、少受攻擊)、涵容性(對外力的打擊有包容性)等。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章),柔弱也是針對逞強而提出的。逞強往往自夸、自是、自彰,突出而易遭受打擊,對打擊沒有緩解的余地。 不為物先,不為物后,故能成萬物主。,柔弱,處下,不爭。 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禍患),是為天下王?!闭匀舴矗ㄕ赃`背世俗之言)。(78章) 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69章),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36章) 這被認為有權詐之術,欲取先予。,老子28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溪谷:謙下,涵容,不爭。 守雌:持靜,處后,守柔;也有內收、凝斂、含藏之意。,唐浩明曾國藩 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 。 曾國藩作為朝廷大員,回家鄉(xiāng)湖南組織湘軍,圍剿太平軍。他爭強好勝,斗狠斗勇。表面上勝利了,實際上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野焚“曾國藩細細品味道德經、南華經,終于大徹大悟”。,老子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沖:虛。訥(n):無言。 缺成大成。曲直大直。 大智若愚:表面上裝糊涂,內心明白。大直若曲:表面上迎合世俗,內心排斥。,愚昧聰明大智若愚。 “愚昧”是正題,“聰明”是反題,“大智若愚”是合題。世人鄙視愚昧之人,爭做聰明之人。老子認為,聰明之人要冒很大風險,主張超越“愚昧聰明”:言行上與愚昧之人相同(容易保全),言行的動機、目的與行事的態(tài)度、風格與世人不同,具有超越世俗觀念的意義。,人間世: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山中之木,因有材而遭砍伐;膏油燃燒照明,為其有用,故被煎燒。世俗之人皆知有用的用處,而不知有用給自己帶來了災禍和痛苦,無用乃具有大用。,曲,一味地迎合世俗。直,堅決地抗拒世俗。大直,從平常言行來看,是曲,“和其光,同其塵”,而非抗拒世俗(一般的直);但其言行背后的動機、目的與行事的態(tài)度和風格,不同于世人,而表現(xiàn)出超越的意義。例如他做某件俗事,沒有強烈的功利性,做事的態(tài)度是自然而然,對事之成敗淡然,等等。,具有道的人生境界,體道: 一是任性自由,無預先的動機和目的,不有意作為,消解主觀意志的作用。 二是安于所在,順于所在,無為。 三是不執(zhí)著,心如同一面鏡子,物來則照,物去不留,不將不迎。 四是看淡得失成敗,情感上不悲不喜。,王維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大道絕對待而泯區(qū)別。 對待;分別;選擇;愛憎;貪嗔。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20章) 歌手那英霧里看花: 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呂氏春秋貴公: 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崩像趼勚唬骸叭テ淙硕梢??!?泯除人我的區(qū)別,以齊得喪。,四、虛靜的觀照 致虛極,守靜篤。(16章) 一是內心虛靜;二是世間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一切有形的存在,最終都將歸于寂滅、虛無。,虛靜的境界: 一是盡可能消解心知的作用,不要總是斗智斗狠; 二是消解過多的欲望; 三是消解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判斷。 知識往往與欲望相糾結,欲望借知識而伸長,知識也以欲望為動機。,紅樓夢第87回;妙玉與惜春下圍棋;寶玉道: 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們在家的俗人,頭一件心是靜的。靜則靈,靈則慧。 虛靜才能正確地觀照事物。,一切事物皆是變化不居,今日之有,明日將歸于無。 道家“以虛無為本”。 禪宗所謂的“空”,不必執(zhí)著。,持而盈之,不如其已。(9章) 道沖(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體育大學《電子創(chuàng)新設計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濮陽石油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地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寫作訓練與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科技學院《影視廣告創(chuàng)意與表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現(xiàn)代分離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理護理職業(yè)學院《建筑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民辦合肥財經職業(yè)學院《即興口語表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雨天情緒影響下的會計工作效率優(yōu)化策略
- (高清版)DG∕TJ 08-2032-2008 舊危房屋抗震安全度鑒定標準
- 美國公民道德教育的源頭
- 向政府寫訴求書范文(精選12篇)
- 電視節(jié)目策劃學胡智峰
- 認識自我 悅納自我 課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
- 科技成果-秸稈清潔制漿及其廢液肥料資源化利用技術
- 《社區(qū)治理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1900字)》
- 煙花爆竹事故應急處置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件第四講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生產車間如何節(jié)能減耗(課堂PPT)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單詞表
- 畢業(yè)設計(論文)-CK6150總體及縱向進給和尾座部件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