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古代詩歌分類鑒賞.ppt_第1頁
高考復習古代詩歌分類鑒賞.ppt_第2頁
高考復習古代詩歌分類鑒賞.ppt_第3頁
高考復習古代詩歌分類鑒賞.ppt_第4頁
高考復習古代詩歌分類鑒賞.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復習古代詩歌分類鑒賞, 語文網中網 ,古體詩,古代詩歌,律詩 絕句,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四言詩,近體詩(格律詩、今體詩),騷體詩,樂府詩,五七言詩,其他詩歌,1、按體裁(形式)分:,一、詩歌分類,2、按題材(內容)分:,寫景抒情詩,詠物言志詩,懷古詠史詩,即事感懷詩,邊塞征戰(zhàn)詩,田園詩,送別詩,思鄉(xiāng)詩,哲理詩,山水詩,寫景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樂景寫哀情,杜甫旅夜抒懷 登高,柳宗元江雪 張繼楓橋夜泊,李煜望江南 杜甫旅夜抒懷,詠物詩,諷喻現(xiàn)實,寫個人身世 品格、志向,比喻、擬人 夸張等,托物言志 象征,托物言志 象征,賀知章詠柳,白居易楊柳枝詞 杜牧早雁,李商隱柳 虞世南蟬,純粹詠物,懷古詩,懷古傷情 懷古諷今 懷古論事,對比.借古諷今 用典.借古述懷,杜甫蜀相 杜甫八陣圖 李白石頭城,敘事詩,敘事感懷,細節(jié)描寫,杜甫客至 趙師秀 約客,邊塞詩,征戰(zhàn)之苦 思念之苦 反戰(zhàn)情緒 塞外風光 衛(wèi)國豪情,借景抒情 渲染 烘托,王昌齡從軍行 王之渙涼州詞 李白塞下曲, 語文網中網 ,王維鳥鳴澗 孟浩然春曉,田園詩,以動寫靜 以聲襯靜 寓情于景,寧靜、閑適的生活情趣 隱逸情懷,送別詩,對友人的祝福 離愁別緒,借景抒情 渲染 烘托,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 王勃送杜少府,思鄉(xiāng)詩,羈旅之苦 行役之苦 宦游之艱,借景抒情.渲染寓情于事.烘托,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馬致遠天凈沙 王維憶山東兄弟,哲理詩,情.景.理結合 敘議結合,蘇軾題西林壁 朱熹觀書有感 葉紹蓊游園不值,注意: 不同題材的古詩,評價其思想內容的側重點各有不同。我們要掌握好這些思考評價的規(guī)律,以便在應考時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思考。,二、分類鑒賞,寫景抒情詩: 特點:“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我們要把握住情景交融的意境,揣摩分析詩人寄何情于山水景物。,備考要點: 1、理解詩中寫了什么景(意象); 2、理解詩歌用了什么方法寫景; 3、分析表達的感情要結合直抒胸臆的詞、句,一、課本“寫景詩”加溫:,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末句中的“王孫”在詩中指的是誰? 2.王維的山水詩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寓靜于動”或“動中顯靜”,請以頸聯(lián)為例,對此作簡要的賞析. 3.詩人在這首詩中塑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這種意境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理想?,泛指山中的隱士,也可指詩人自己。,“喧”從聲音的角度寫熱鬧,“動”從動態(tài)的角度寫“熱鬧”,以熱鬧烘托山間的幽靜。,詩人通過山雨初霽、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蓮等意象塑造出一種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靜的意境; 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安靜純樸生活的向往和對污濁官場的厭惡,泉水、青松、翠竹、青蓮等,也可以說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此詩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征? 2、通過景物描寫,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西沉的殘月、悲啼的烏鴉、滿天的霜、岸邊的楓樹、江上的漁火、寒山寺、鐘聲、客船等; 特征:深秋半夜蕭疏清冷。,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的羈旅之愁。,二、鑒賞示例:,水檻遣心 杜甫 去郭軒檻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三兩家。 1、全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2、劃線詩句運用“出”“斜”兩詞有什么妙處?聯(lián)系詩歌內容作簡析。4分,表達了詩人優(yōu)游閑適的心情和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出”寫出了魚兒在水面跳躍的情狀(1分);“斜”寫輕風中燕子輕盈飛行的姿態(tài)(1分)。兩個詞寫出魚兒燕子的活躍輕快,自由自在,表現(xiàn)萬物的生機。(2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輕松愉快、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心情。,絕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此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fā)了詩人漂泊思歸的心情。,請分析“逾”與“欲”的表達特點.,“逾”:更加,以碧襯白,碧白相映生輝;“欲”:想要,在擬人中賦予花朵以動態(tài),搖曳多姿。前兩句以江山花鳥四景,分別寫碧綠、青翠、火紅、潔白四色,景色清新,賞心悅目。,請分析“逾”與“欲”的表達特點.,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后完成后面的問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太清,天空。端居,閑居無事。) 1、詩的前四句描寫了洞庭湖湖景,請根據(jù)詩意,用兩個四字短語概括洞庭湖的風景特點。 2、面對廣闊無邊的洞庭湖,詩人發(fā)出了“想渡湖卻沒有船”的感慨,聯(lián)系下文自己以“端居”為恥的表白,“欲濟無舟楫”實際上是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由此,“洞庭湖”暗喻了什么? 3、詩人把這首詩贈給當時的丞相張九齡,其主旨是什么?(不超過15個字),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茫茫仕途、茫?;潞?汪洋廣闊、澎湃浩蕩,向往出仕求官卻無人接引,詠物言志詩:,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質。,整體構思: 常用手法:,形似,神似,實寫其形態(tài)、色澤特征,所處環(huán)境等;,或諷喻現(xiàn)實,或寫個人身世、品格和志向;,托物言志、比喻、擬人、對比、環(huán)境烘托等。,因此我們要品味詩人將什么情感寄托于物,或者將物賦予什么象征意義。,“詠物詩”備考要點: 1、先弄清所寫“物”的特點; 2、再分析作者贊揚的精神和品質; 3、鑒賞描寫物的方法。,一、課本“詠物詩”加溫:,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處環(huán)境 自身特點 作者處境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不與群芳爭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主戰(zhàn)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爭精神。,托物言志,環(huán)境烘托。,二、鑒賞示例:,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形象特點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不須借秋風聲音自然遠揚。,只要品性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托物言志。,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形象特點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驚飛離散、形單影只、無家可歸。,把逃避胡人侵擾的北方邊地人民比作哀鴻,抒發(fā)了對人民的同情,也隱含了對朝廷未能御侵安民的不滿。,比興手法。,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1、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2、后兩句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前兩句描繪了畫眉在林間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山花絢麗,樹陰濃密,畫眉鳥在其間宛轉地鳴叫,自由地飛翔;,后兩句用了對比手法,將籠中畫眉和林間畫眉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歌頌和追求,以及對個性束縛的憎惡與否定。,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此詩寫于南宋被元所滅之際) 聯(lián)系背景,這首詩通過詠菊花,以菊花象征了怎樣的品格? 詩中的下列意象分別比喻什么?簡要作答。 百花: ;疏籬: ; 抱香: ; 北風: 。,寧死不屈,元軍,南宋的土地,堅守忠貞與傲骨,順元的宋民,邊塞征戰(zhàn)詩:,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李白等;,塞外風光、征戰(zhàn)之苦、衛(wèi)國豪情、 思鄉(xiāng)念親、壯別感奮;,瑰麗浪漫、慷慨豪邁、雄渾悲壯;,借景抒情、比喻夸張、渲染烘托;,烽火、大漠、黃沙、鴻雁、雪、琵琶、胡琴、羌笛、戰(zhàn)鼓、 號角、落日、朔風、關山月,代表詩人: 主要內容: 風格特點: 常用手法: 常見意象:,一、課本“邊塞詩”加溫:,二11 出塞(其一)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明代李攀龍曾推獎此詩是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明月、關。前面加上“秦”“漢”兩個時間定語,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意境;該句運用互文手法 。,寫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和悲劇,因有了第一句,就使這悲劇不只是當代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寫愿望,希望有“龍城飛將”。,征戰(zhàn)之苦,首句: 次句: 后兩句:,二、鑒賞示例:,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前四句: 頸聯(lián): 尾聯(lián):,極力描寫邊塞生活的艱苦,烘托將士們不畏艱苦、殺敵衛(wèi)國的的高尚品質。,抒寫戰(zhàn)斗生活的緊張。,直抒胸臆,表達將士們英勇殺敵的意志。,衛(wèi)國豪情,(1) 頸聯(lián)塑造了什么樣的藝術形象? (2) 詩人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軍行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 詩中描寫邊人心理的詩句是?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用的是什么方法?,最后一句;表現(xiàn)的是征人思念親人、懷戀鄉(xiāng)土的感情;不直寫,而是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的。,思鄉(xiāng)念親,思鄉(xiāng)詩:,常見意象: 常用手法: 抒情角度:,月亮見月懷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以幻作真,為突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鴻雁候鳥,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之愁“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愛惜,如“故人”。,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從已入筆、從對方入筆。,一、課本“思鄉(xiāng)詩”加溫:,2002年全國高考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 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 鍵”之說?為什么?,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同意“關鍵”之說。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二、鑒賞示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本詩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2)后人評價三四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1、三四句借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顯得深沉含蓄;2、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寫家鄉(xiāng)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這正是出乎常情之處,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無窮。,作客異鄉(xiāng)的孤獨、思鄉(xiāng)之情。,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 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2. 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有何特點?,“抱膝”二字生動勾畫出作者呆坐的神態(tài),用“燈前”引出“影”,抱膝枯坐的“影”陪伴著 “身”,顯得形影相吊。表現(xiàn)出作者思家時的孤寂心情。,一、二句寫詩人自己,通過描述寒冬臘月、燈前抱膝獨坐的冷清畫面烘托詩人的思家思親之情;三、四句作者運用換位的寫法,通過想像冬至夜深時分家人圍坐燈前談論遠方的自己的情景,來表現(xiàn)“思家”之情; 語言質樸無華。,詠史懷古詩:,以歷史為主要內容,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朝代的興衰發(fā)表評論,抒發(fā)感慨?;蚋袘焉硎溃蚪韫胖S今,或懷古論事。 標題一般是古跡名、古地名,或直說“懷古”。,借古諷今、借古抒懷、對比、用典等,常用手法:,一、課本“詠史懷古詩”加溫:,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抒發(fā)盛衰無常的感慨。,抒發(fā)功業(yè)未就的感慨。,借古抒懷,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進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過華清宮絕句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抒發(fā)國運衰微的感慨。,含蓄地批評了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寄予了憂國傷時的感慨。,借古諷今,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自己壯志未酬的的感慨。,借古抒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 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憂慮國事,反對冒進。,借古諷今,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 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 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 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抒發(fā)對國家昔盛今衰的感慨。,二、鑒賞示例:,掛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蜂如簇.征帆去掉殘月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豪華竟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遺曲。,上闕: 下闕:,寫景:色彩斑斕,動靜結合,描繪了南京壯麗的山水美景。,抒感:六朝酒色亡國,本朝人不能謾嗟空空地感嘆,而是要吸取教訓,免蹈覆轍。,金陵懷古 許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唯有青山似洛中。,首聯(lián): 頷聯(lián): 頸聯(lián): 尾聯(lián):,陳在玉樹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滅。,描寫金陵的衰敗景象。,用比興手法概括世間的風云變幻.,抒發(fā)繁華易逝,江山不改,世事多變的感慨。,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抒發(fā)了報國無門、憂國傷時的懷抱。,“詠史懷古詩”規(guī)律總結:,1、題目往往帶有古跡名和“懷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