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1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2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3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4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檢測一、選擇題1.(2019皖南八校聯考)1960年,“包產到戶”的農業(yè)經營模式在我國許多地方自發(fā)流行起來?!鞍a到戶”經營方式是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實行“責任到戶”(即土地以戶為單位家庭經營),“定產到畝”(即農戶按照經營土地的畝數向集體上交定額的糧食),“超產歸己”(即農戶生產糧食中超出上交定額的部分歸農戶家庭所有)。1966年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嚴厲批判了“包產到戶”經營模式,會后這種經營模式即被禁止。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初()A.“包產到戶”背離人民公社土地國有原則B.“包產到戶”背離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C.人民公社“左”傾錯誤仍在發(fā)展D.經濟體制改革的嘗試遭到扼殺答案C據材料中“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可知,“包產到戶”并未背離人民公社土地國有的原則,故A項錯誤;20世紀60年代初,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是“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包產到戶”并未背離這一方針,故B項錯誤;“這種經營模式即被禁止”,說明當時仍然強調“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左”傾錯誤仍在發(fā)展,故C項正確;此時我國未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故D項錯誤。2.(2019河南許昌質檢)“在人民公社期間,中國農村共建起了七八萬座大小水庫以及相應的灌溉渠網絡,當我們翻開新舊中國的兩本分省地圖一對照,就會發(fā)現,新中國的地圖上,造福于農民的人工湖泊星羅棋布,與舊時代有天壤之別。我國的農業(yè)灌溉面積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萬畝(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達到7.33億畝。”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間中國的農業(yè)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C.“大躍進”運動客觀上促進農村水利工程快速發(fā)展D.人民公社期間國家經濟更注重對農村的投入答案A由題干中在“在人民公社期間,中國農村共建起了七八萬座大小水庫以及相應的灌溉渠網絡”“我國的農業(yè)灌溉面積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萬畝(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達到7.33億畝”等信息可知人民公社期間中國的農業(yè)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故A項正確;題干中沒有涉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躍進”運動,故B、C兩項錯誤;D項表述不符合史實,且材料并未體現,故D項錯誤。3.(2019湖北荊門一模)1959年12月,毛澤東和工作人員一起過66歲生日,生日宴會實行“三不主義”: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席間他說:“現在全國遭災,有些地方死人呀”“人民公社、大辦食堂到底好不好?群眾有什么意見?正確情況搞不到”。以下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毛澤東反對祝壽,因此材料真實性不足B.造成“全國遭災”的主要原因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毛澤東認識到自己的“左”傾錯誤,并立即糾正D.當時為解決物資匱乏,采用憑“票”供應的計劃經濟答案B材料中毛澤東反對鋪張祝壽,而非反對祝壽,故A項錯誤;由題干中“1959年”“現在全國遭災”可以判斷,當時的困難是“左”傾錯誤導致的,故B項正確;題干并未體現毛澤東認識到自己的“左”傾錯誤,故C項錯誤;當時采用憑“票”供應的計劃經濟,材料中并未體現,故D項錯誤。4.(2019安徽蕪湖質檢)據統(tǒng)計,19781998年,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yè)占工業(yè)總產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體工業(yè)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鄉(xiāng)個體工業(yè)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經濟類型工業(yè)比重由0.48%上升到19.9%。這說明()A.工業(yè)投資主體的多元化B.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成為工業(yè)的新生力量C.國有工業(yè)所有制得到優(yōu)化D.我國工業(yè)產業(yè)結構得到調整答案A材料提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yè)、集體工業(yè)、城鄉(xiāng)個體工業(yè)以及其他經濟類型工業(yè),說明工業(yè)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故A項正確。5.從1980年起,國家逐步在國企中進行利改稅的試點工作。1983年,全國實行利改稅的國營企業(yè)共實現利潤633億元,比1982年增長了11.1%。在增長的利潤中,企業(yè)共留利121億元,比1982年增長28.2%。利改稅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嘗試B.分配關系的調整C.企業(yè)經營權的獨立D.農村改革的支撐答案B利改稅是我國改革國家與國營企業(yè)利潤分配關系的一項重要措施,核心內容是將所得稅引入國營企業(yè)利潤分配領域,把國營企業(yè)向國家上繳利潤改為繳納稅金,稅后利潤全部留歸企業(yè),所以材料所述現象出現主要得益于分配關系的調整,B項正確。6.(2018河南洛陽一模)1957年全國工業(yè)總產值達到783.9億元,超過原定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3%,平均每年增長18%。其中,重工業(yè)生產在工業(yè)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這種變化反映了()A.三大改造已經完成B.我國國民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C.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D.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答案C19531957年是我國“一五”計劃時期,這一時期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使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故C項正確。7.陳云說:“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對糧食實行了計劃收購(即統(tǒng)購)和計劃供應(即統(tǒng)銷);然后對食用植物油也實行了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從1954年9月15日起,又對棉花實行計劃收購,對棉布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鄙鲜龃胧?)A.活躍了城鄉(xiāng)商品市場B.使經濟建設轉為以輕工業(yè)為主C.使我國所有制結構發(fā)生變化D.使我國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答案D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該模式并不會活躍商品市場,故A項錯誤;“一五”計劃時期(19531957年)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故B項錯誤;材料中的措施并未使我國所有制結構發(fā)生變化,故C項錯誤。8.(2018河南鄭州一模)下圖反映的是我國19531985年農業(yè)總產值變化的情況,其中年均增長率出現最高值的原因是()A.國民經濟調整成效突出B.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形成C.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推動D.工業(yè)化建設掀起高潮答案A由于“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從1960年冬開始,國家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糾正“左”傾錯誤,到1965年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故A項正確。國家計劃經濟體制基本形成于1956年底,故B項錯誤;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故C項錯誤;工業(yè)化建設高潮出現于19531957年“一五”計劃期間,故D項錯誤。9.1965年,上海的鋼材、機床、棉紗產量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縫紉機產量占三分之一,手表產量占十分之九。到了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開始后,上海這座計劃經濟的重鎮(zhèn),經濟增長率卻處于全國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這折射出()A.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難以突破B.改革開放制初期總體布局的特征C.上海的經濟體制改革嚴重滯后D.改革導致上海經濟地位的下降答案B1965年上海的各項工業(yè)比重體現出其經濟地位的重要性。20世紀8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后,上海的經濟增長率反而低于全國平均速度以下,體現出改革開放初期從農村到城市、從局部到整體的布局特征,故B項正確。10.(2018陜西寶雞一模)1991年上海市財辦明確規(guī)定,私營企業(yè)的產品一律不得進入南京路、淮海路的大店名店,私營企業(yè)不許與外國公司合資,銀行不得對私營企業(yè)貸款。這說明當時中國()A.市場經濟發(fā)展遭受挫折B.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C.私營企業(yè)沖擊了國營經濟D.私營企業(yè)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答案B我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故A項錯誤;私營企業(y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題干信息可以看出當時的私營企業(yè)受到了排斥,這說明當時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故B項正確;C、D兩項在題干中沒有體現。11.(2018廣東佛山一模)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層頻繁出訪,除傳統(tǒng)友好國家外,有兩類國家明顯增多:一是發(fā)達國家,如副總理谷牧訪歐,法德等國表示愿同中國發(fā)展關系;二是正在進行改革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這反映了當時中國()A.重視發(fā)展同各國的友好關系B.注重發(fā)展與歐洲國家友好關系C.營造改革開放良好外部環(huán)境D.努力擴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答案C19771979年中央高層出訪發(fā)達國家意圖向發(fā)達家國家學習先進技術與引進外資,出訪正在改革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是為了從這些國家改革中吸取經驗,因而反映當時中國意圖營造改革開放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故C項正確。12.(2018廣東茂名五大聯盟學校5月聯考)下圖為中國與日、美、歐、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變化趨勢,據此可推知()A.歐盟在國際經濟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國的趨勢B.區(qū)域集團化組織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C.大國間政治關系成為影響進出口貿易的關鍵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助于中國融入世界答案D根據材料2000年以后,我國與世界一些主要的經濟體貿易量都有迅速的增長,結合所學,主要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形成,較好地融入世界,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光盤行動”“民生幸?!薄爸袊鴫簟钡仁?012年和2013年的新聞熱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朱子家訓材料二下表是某老人記錄的幾次國慶節(jié)的飲食開銷情況(單位:元)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7.98(請客)3.63.0715.2290.9268.95材料三2013年3月,在中共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簡潔、務實的講話,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詞是“中國夢”?!皩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绷暯娇倳浀闹v話也是一場實現中華民族“中國夢”的全民動員令。(1)概括材料一的主張,并簡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2)據材料二,概括這位老人國慶開銷的變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19581978年表中狀況的原因。(10分)(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括出,為了實現“中國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舉措?(9分)答案(1)主張:提倡節(jié)儉,反對浪費。原因:小農經濟,物資匱乏(或生產力水平低)。(2)趨勢:19581978年:變化不大(或基本穩(wěn)定或略有減少)。19782008年:迅速提高。原因:計劃經濟制約了經濟發(fā)展活力(或生產力水平低)。重視重工業(yè),輕視輕工業(yè),限制了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儉節(jié)約是當時中國社會風尚的主流。(3)舉措:政治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經濟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發(fā)展生產力;文化上實行科教興國戰(zhàn)略;社會生活上關注民生,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等。14.下面是1979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增長)曲線圖。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12分)答案示例一觀點: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影響經濟增速。1979年以后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總體發(fā)展,GDP總體呈增長發(fā)展。在1984年前后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1990年前后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提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fā),這三個時期GDP波動較大,說明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影響經濟發(fā)展。示例二從1979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曲線圖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以1992年為基點,呈現出前期增速起伏不定,后期增速總體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的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