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概況.ppt_第1頁
德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概況.ppt_第2頁
德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概況.ppt_第3頁
德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概況.ppt_第4頁
德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概況.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各國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文學產(chǎn)生的背景,社會基礎:法國大革命的回聲; 理論基礎: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影響; 文學基礎: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傳說;啟蒙文學(感傷主義的文學、盧梭的文學);狂飆突進運動;古典主義文學清規(guī)戒律的“反作用”。,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點,主觀性和抒情性 崇尚自然 重視民間創(chuàng)作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 追求離奇的情節(jié)和強烈的藝術變現(xiàn)效果,喜歡運用夸張、對比手法 以詩歌為主要有題材,各國浪漫主義文學概況,德國-浪漫主義之鄉(xiāng)。政治經(jīng)濟的落后,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以及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決定了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文學具有濃厚的唯心主義思想和宗教色彩。 英國-最早出現(xiàn)浪漫主義文學的國家之一。英國浪漫主義作家不滿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具有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傾向。 法國-法國資產(chǎn)階級和封建勢力復辟與反復辟的曲折斗爭,決定了法國浪漫主義具有更為鮮明的政治色彩。,(一)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 歌德(1749-1832) 致月詞 少年維特之煩惱 浮士德 普羅米修斯 席勒(1759-1805) 陰謀與愛情 歡樂頌,(一)德國,早期浪漫派:“耶拿派”其同人刊物是雅典娜神殿。弗里德里最早提出浪漫主義。 代表作家 施萊格爾兄弟:夜的頌歌 諾瓦利斯、蒂克等,后期浪漫派:“海德堡派”其同人刊物是隱世 代表作家:布倫塔諾 阿爾尼姆 格林兄弟 格林童話,早期浪漫派敵視啟蒙主義,美化封建社會。在理論上主張個性解放,反對古典主義;主張自由,強調(diào)想象和還想的作用。,(二)英國,第一代浪漫主義湖畔派:因隱居昆布蘭湖區(qū)二得名 詩人有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 柯勒律治:力求把力氣古怪的意識描寫的逼肖現(xiàn)實生活。作品老水手、古舟子詠。 騷塞: 審判的幻景 第二代浪漫主義拜倫(1788-1824) 雪萊(1792-1822) 濟慈(1795-1821),海涅(1797-1856),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在詩里,他不僅痛斥和鞭笞形形色色的反動勢力,而且發(fā)出了“要在大地上建立起天上的王國”的號召。 詩歌西西里亞織工 論文論浪漫派,雪萊(1792-1822),無神論的必然性 解放了的普羅密修斯 西風頌 云雀,英國,拜倫(1788-1824) 唐璜 希臘頌 濟慈(1795-1821) 夜鶯頌 希臘古翁,夏多布里昂(17681848),革命論 阿達拉 勒內(nèi) 基督教真諦 論波拿巴和波旁王室 墓畔回憶錄,雨果的態(tài)度 15歲的雨果曾立志:“我愿成為夏多布里昂或什么都不是?!?可見其文學造詣。,維克多雨果(18021885),悲慘世界 巴黎圣母院 海上勞工 笑面人 雨果在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一共寫下了26部詩集。在世界詩歌史上,雨果應該占有著一個突出的席位,因為他的詩歌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人類基本感情的雄辯和普通的形象”,他心中“擁有政治的和社會的神話”( 埃唐皮孔世界文學史)。 基本主題:對自由的向往;對民族解放運動的熱情支持;對暴政的揭露與反抗;對貧富分化的現(xiàn)實的關注;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嚴正態(tài)度;對人生、愛情、自然景色的感嘆與歌頌等。,巴黎圣母院,1內(nèi)容梗概: 流浪藝人愛絲梅拉達是一位美麗動人、心地純潔的吉卜賽少女。當她在巴黎圣母院前格雷弗廣場載歌載舞歡度“愚人節(jié)”時,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對她動了淫心,當即指使他的養(yǎng)子、圣母院畸形敲鐘人伽西莫多去劫持少女。少女被正在巡邏的國王衛(wèi)隊長弗比斯救下,她隨即愛上了這個輕浮而又負心的軍官。伽西莫多被鞭打示眾,口渴如焚,少女出于同情,將水送到他的嘴邊。當愛絲梅拉達與弗比斯幽會時,克洛德扮作妖魔刺傷了弗比斯,并嫁禍于愛絲拉達。愛絲梅拉達因此被判絞刑。愛絲梅拉達寧死也不愿屈從于克洛德的淫威,拒絕了克洛德的以貞操換生存的無恥要挾。行刑之日,伽西莫多從法場上將少女搶入圣母院樓頂避難,日夜守護著她。當法庭無視圣地避難權決定逮捕少女時,乞丐王國的流浪漢們聞訊攻打圣母院,國王下令鎮(zhèn)壓?;鞈?zhàn)之中,克洛德將少女劫出圣母院,再次逼迫她屈從自己的淫欲。遭到拒絕后,克洛德將少女交給了追捕的官兵,親眼看著少女被絞死。絕望的伽西莫多認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將他從樓頂上推下摔死,自己則抱著少女的遺體默默死去。故事離奇曲折,充滿懸念,感情充沛。情節(jié)經(jīng)常中斷,小說中常夾雜大量非小說因素,插入大量議論。,2人物形象: (1)愛絲梅拉達善與美的象征 愛絲梅拉達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是人性美的象征。她純潔善良,酷愛自由,熱情豪爽,品格堅貞。她從內(nèi)心的善良愿望出發(fā)對待任何人。對于誤入乞丐王國的詩人甘果瓦,她挽救了他的生命;她還不計前嫌送水給受刑時的伽西莫多;她對愛情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絲毫不懷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他的壞話;面對克洛德的淫威,她寧死不屈。她的被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tǒng)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據(jù)美丑對照原則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受盡嘲弄,但內(nèi)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恒的、高貴質(zhì)樸的愛,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種邪惡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雨果通過這一形象,樹立起一個人類靈魂美的典型。這一形象還體現(xiàn)了善戰(zhàn)勝惡,真誠戰(zhàn)勝虛偽的理論。 (3)克洛德 克洛德是一個雙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內(nèi)心陰險毒辣,為滿足自己的欲念不擇手段:他出于淫欲指使伽西莫多劫持愛絲梅拉達;他出于嫉妒刺傷弗比斯卻嫁禍于愛絲梅拉達;他因得不到愛絲梅拉達的愛情而將她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義的犧牲品,長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靈魂。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人間的歡樂,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視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是小說中最有深度的人物。,3主題(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