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2831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通過發(fā)酵法生產(chǎn)的食品添加劑β-胡蘿卜素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這一標準旨在確保此類食品添加劑的質量與安全,適用于以特定微生物發(fā)酵工藝制得的β-胡蘿卜素作為食品著色劑的使用。

標準內容要點包括:

  1. 范圍:明確了該標準適用的產(chǎn)品類型,即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技術得到的β-胡蘿卜素,用于食品著色目的。

  2. 術語和定義:對相關專業(yè)術語進行了解釋,幫助理解標準內容。

  3. 技術要求:詳細列出了β-胡蘿卜素產(chǎn)品的質量指標,如純度、雜質限量(包括重金屬、砷鹽、鉛、菌落總數(shù)等)、微生物指標等,確保產(chǎn)品符合食品安全與健康要求。

  4. 試驗方法:規(guī)定了檢測上述技術要求中各項指標的具體實驗操作步驟和判定標準,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5. 檢驗規(guī)則:說明了產(chǎn)品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的項目、頻次及抽樣方案,以及不合格品的處理原則。

  6. 標志、標簽、包裝:要求產(chǎn)品包裝上需明確標注產(chǎn)品名稱、成分、凈含量、生產(chǎn)日期、保質期、生產(chǎn)商信息、執(zhí)行標準號、存儲條件等,便于消費者識別和正確使用。

  7. 運輸和貯存:給出了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遵循的條件,以防止產(chǎn)品變質或污染,保證其品質穩(wěn)定。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12-04-25 頒布
  • 2012-06-25 實施
?正版授權
GB2831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β-胡蘿卜素(發(fā)酵法).pdf_第1頁
GB2831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β-胡蘿卜素(發(fā)酵法).pdf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2831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β-胡蘿卜素(發(fā)酵法).pdf-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283102012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 發(fā)布 2012-04-25 發(fā)布 2012-06-25 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胡蘿卜素(發(fā)酵法) GB 283102012 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胡蘿卜素(發(fā)酵法) 1 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經(jīng)絲狀真菌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發(fā)酵而得的食品添加劑 -胡蘿卜素。 2 分子式、結構式、相對分子質量 2.1 分子式 C40H56 2.2 結構式 2.3 相對分子質量 536.88(按 2007 年國際相對原子質量) 3 技術要求 3.1 感官要求:應符合表 1 的規(guī)定。 表 1 感官要求 項 目 要 求 檢驗方法 色澤 暗紅色至棕紅色 取適量樣品置于清潔、干燥的白瓷盤中,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其色澤和狀態(tài) 狀態(tài) 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3.2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 2 的規(guī)定。 GB 283102012 2 表2 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檢驗方法 總 -胡蘿卜素含量(以 C40H56計),w/% 96.0 附錄 A 中 A.3 吸光度 比值 A455/A483 1.141.19 附錄 A 中 A.4 A455/A340 0.75 灼燒殘渣,w/% 0.2 附錄 A 中 A.5 乙醇,w/% 0.8(單獨或兩者之和) 附錄 A 中 A.6 乙酸乙酯,w/% 異丙醇,w/% 0.1 乙酸異丁酯,w/% 1.0 鉛(Pb)/(mg/kg) 2 GB 5009.12 總砷(以 As 計)/(mg/kg) 3 GB/T 5009.11 注:商品化的 -胡蘿卜素產(chǎn)品應以符合本標準的 -胡蘿卜素為原料,可添加符合食品添加劑質量規(guī)格要求的明膠、抗氧化劑和(或)食用的植物油、糊精、淀粉制成的產(chǎn)品,其總 -胡蘿卜素含量和吸光度比值符合標識值。 GB 283102012 3 附 錄 A 檢驗方法 A.1 一般規(guī)定 標準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GB/T66822008中規(guī)定的三級水。試驗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制劑及制品,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規(guī)定制備。試驗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種溶劑配制時,均指水溶液。 A.2 鑒別試驗 A.2.1 溶解性試驗 A.2.1.1 試劑和材料 A.2.1.1.1 乙醇。 A.2.1.1.2 植物油。 A.2.1.2 分析步驟 室溫下稱取一定量的樣品分別加入到一定量水、乙醇和植物油中,搖動0.5 min5 min,觀察樣品的溶解情況。-胡蘿卜素幾乎不溶于水和乙醇(溶質/溶劑)(1/10000),微溶于植物油(1/100)(溶質/溶劑)(1/1000)。 A.2.2 類胡蘿卜素試驗 A.2.2.1 試劑和材料 A.2.2.1.1 丙酮。 A.2.2.1.2 5%亞硝酸鈉溶液: 稱取50 g亞硝酸鈉,加水溶解,稀釋并定容至1000 mL。 A.2.2.1.3 0.5 mol/L硫酸溶液。 A.2.2.2 分析步驟 稱取一定量的樣品加丙酮溶解, 樣品的丙酮溶液的顏色在連續(xù)滴加5%亞硝酸鈉溶液和0.5 mol/L硫酸溶液后逐漸消失。 A.3 總-胡蘿卜素含量的測定 A.3.1 試劑和材料 A.3.1.1 三氯甲烷。 A.3.1.2 環(huán)己烷。 A.3.2 儀器和設備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A.3.3 分析步驟 A.3.3.1 溶液A制備 準確稱取 0.05 g 試樣,精確至 0.000 1 g,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 10 mL 溶解試樣,用環(huán)己烷定容至刻度。取此試樣液 5.0 mL 于 100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環(huán)己烷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A.3.3.2 溶液B制備 取溶液 A 5.0mL 于 5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環(huán)己烷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A.3.3.3 測定 將溶液 B 置于 1 cm 比色皿中,以環(huán)己烷做空白對照,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 455 nm2 nm 范圍內的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應控制在 0.30.7 之間,否則應調整試樣液濃度,再重新測定吸光GB 283102012 4 度。 A.3.4 結果計算 總 -胡蘿卜素含量以 -胡蘿卜素(C40H56)的質量分數(shù) w1計,數(shù)值以%表示,按公式(A.1)計算: (A.1) 式中: A實際測定試樣液吸光度的數(shù)值; c被測試樣液濃度的數(shù)值,單位為克每毫升(g/mL) ; 2500-胡蘿卜素在環(huán)己烷中的百分吸光系數(shù)(E1%1cm)。 實驗結果以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準。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 1.5 %。 A.4 吸光度比值的測定 A.4.1 試劑和材料 A.4.1.1 三氯甲烷。 A.4.1.2 環(huán)己烷。 A.4.2 儀器和設備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A.4.3 分析步驟 A.4.3.1 樣品溶液的制備 溶液A制備同A.3.3.1,溶液B制備同A.3.3.2。 A.4.3.2 A455/A483的測定 將溶液B置于1 cm比色皿中, 以環(huán)己烷做空白對照, 在波長455 nm和波長483 nm處分別測定吸光度(A),A455/A483的比值應在1.141.19之間。 A.4.3.3 A455/A340的測定 將溶液B和溶液A分別置于1 cm比色皿中,以環(huán)己烷做空白對照,在波長455 nm處測定溶液B的吸光度(A455),在波長340 nm處測定溶液A的吸光度(A340),A455/A340的比值應不小于0.75。 A.5 灼燒殘渣的測定 A.5.1 試劑和材料 硫酸。 A.5.2 分析步驟 稱取約2 g試樣,精確至0.0001 g,置于已在800 25 灼燒至恒重的坩堝中,用小火緩緩加熱至試樣完全炭化,放冷后,加約1.0 mL硫酸使其濕潤,低溫加熱至硫酸蒸汽除盡后,移入高溫爐中,在800 25 灼燒至恒重。 A.5.3 結果計算 灼燒殘渣以質量分數(shù)w2計,數(shù)值以%表示,按公式(A.2)計算: %100212mmmw(A.2) 式中: m1 殘渣和空坩堝質量的數(shù)值,單位為克(g ); 250011cwAGB 283102012 5 m2 空坩堝質量的數(shù)值,單位為克(g ); m 稱取的試樣質量的數(shù)值,單位為克(g)。 實驗結果以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準,二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5%。 A.6 乙醇、乙酸乙酯、異丙醇、乙酸異丁酯的測定 A.6.1 試劑和材料 A.6.1.1 乙醇。 A.6.1.2 異丙醇。 A.6.1.3 乙酸乙酯。 A.6.1.4 乙酸異丁酯。 A.6.1.5 N,N-二甲基甲酰胺(DMF):色譜純。 A.6.2 儀器和設備 氣相色譜儀,帶氫火焰離子檢測器(FID)和頂空進樣器。 A.6.3 參考色譜條件 A.6.3.1 色譜柱:DB-624毛細管柱,30 m0.53mm,膜厚3.0 m;或其他等效的色譜柱。 A.6.3.2 載氣:氦氣或氮氣。 A.6.3.3 載氣流量:4.8 mL/min。 A.6.3.4 進樣口溫度:250 。 A.6.3.5 柱溫:50 ,以1 /min升至60 ,再以9.2 min升至115 ,再以35 min升至220 保持6 min。 A.6.3.6 檢測器溫度:270 。 A.6.3.7 分流比:51。 A.6.3.8 進樣體積:1 mL定量環(huán)。 A.6.4 頂空條件 A.6.4.1 頂空瓶溫度:100 。 A.6.4.2 定量環(huán)溫度:110 。 A.6.4.3 傳輸線溫度:120 。 A.6.4.4 頂空瓶平衡時間:50 min。 A.6.4.5 氣相循環(huán)時間:30.0 min。 A.6.4.6 加壓時間:0.2 min。 A.6.4.7 定量環(huán)填充時間:0.2 min。 A.6.4.8 定量環(huán)平衡時間:0.05 min。 A.6.4.9 進樣時間:1.0 min。 A.6.4.10 頂空瓶壓力:95.15kPa(13.8 psi) 。 A.6.5 分析步驟 A.6.5.1 對照液制備 A.6.5.1.1 對照液制備:精密吸取乙醇34 L、異丙醇4.5 L、乙酸乙酯30 L、乙酸異丁酯38 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 用DMF稀釋至刻度, 搖勻, 移取3.0 mL到10 mL頂空瓶中, 封蓋。 該對照溶液中含有乙醇0.2686 mg/mL,異丙醇0.035325 mg/mL,乙酸乙酯0.2703 mg/mL, 乙酸異丁酯0.3325 mg/mL。 注:乙醇密度0.790 g/mL,異丙醇密度0.785 g/mL,乙酸乙酯密度0.901 g/mL,乙酸異丁酯密度0.875 g/mL。 A.6.5.1.2 靈敏度溶液制備:精密吸取5.0 mL對照液于50 mL 容量瓶中,用DMF稀釋至刻度,搖勻,移取3.0 mL到10 mL頂空瓶中,封蓋。該溶液中含有乙醇0.02686 mg/mL(相對應于試樣中濃度約0.08%),異GB 283102012 6 丙醇0.0035325 mg/mL(相對應于試樣中濃度約0.01%),乙酸乙酯0.02703 mg/mL(相對應于試樣中濃度約0.08%),乙酸異丁酯0.03325 mg/mL(相對應于試樣中濃度約0.1%)。 A.6.5.2 試樣液制備 精確稱取試樣約 0.1 g 到 10 mL 頂空瓶中,加 3.0 mLDMF 稀釋,封蓋,搖勻,此為試樣液。 A.6.5.3 系統(tǒng)適應性要求 分別移取上述A.6.5.1對照液3.0 mL于6個10 mL頂空瓶中,分別進樣,各個峰理論板數(shù)應不小于5000,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不得大于10.0%,靈敏度溶液中主峰信噪比應不小于10。 A.6.5.4 測定 分別取對照液和試樣液頂空進樣, 用外標法計算樣品中的乙醇、 異丙醇、 乙酸乙酯和乙酸異丁酯含量。 A.6.6 結果計算 乙醇、 異丙醇、 乙酸乙酯和乙酸異丁酯的含量分別以質量分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