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4789.34-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與《GB/T 4789.34-2008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檢驗》相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差異和更新:

  1. 標準性質(zhì)變化:從推薦性標準(GB/T)升級為強制性標準(GB),意味著該標準從可選擇執(zhí)行變?yōu)楸仨氉裱?,體現(xiàn)了國家對食品安全中雙歧桿菌鑒定的重視程度提高。

  2. 適用范圍調(diào)整:雖然兩者都關注于食品中雙歧桿菌的檢驗,但2012版標準可能根據(jù)近年來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和微生物檢測技術的發(fā)展,對適用的食品類別、樣品處理方法或特定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更細致或更新的規(guī)定,以適應更廣泛的食品安全控制需求。

  3. 檢驗方法更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2012版標準很可能引入了更先進的微生物鑒定技術和方法,如分子生物學技術(如PCR、DNA測序等),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而2008版標準可能更多依賴于傳統(tǒng)微生物學方法。

  4. 限量標準與判定準則:新標準可能會根據(jù)最新的科學研究和風險評估結(jié)果,調(diào)整對雙歧桿菌的限量要求和判定標準,確保更加科學合理地評估食品中的雙歧桿菌水平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5. 采樣和前處理流程:2012版標準可能對采樣計劃、樣品的預處理步驟進行了優(yōu)化或細化說明,以減少檢驗過程中的誤差,提高檢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

  6. 質(zhì)量控制與實驗室管理:考慮到實驗室質(zhì)量管理的重要性,新標準可能加強了對實驗室操作的規(guī)范要求,包括人員培訓、設備校準、質(zhì)控樣品的使用等,以確保檢驗結(jié)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7. 術語和定義:根據(jù)學科發(fā)展,新標準可能對相關術語進行了修訂或新增,以更準確地反映當前微生物學和食品安全領域的共識。

以上變動體現(xiàn)了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隨時間推移和技術進步而進行的必要更新,旨在進一步保障公眾健康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quán)發(fā)布的權(quán)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xiàn)行標準GB 4789.34-2016
  • 2012-05-17 頒布
  • 2012-07-17 實施
?正版授權(quán)
GB 4789.34-2012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pdf_第1頁
GB 4789.34-2012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pdf_第2頁
GB 4789.34-2012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pdf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4789.34-2012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pdf-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4789.34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 發(fā)布 2012-05-17 發(fā)布 2012-07-17 實施 GB 4789.342012 I 前 言 本標準代替 GB/T 4789.34-2008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檢驗 。 本標準與 GB/T 4789.34-2008 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的中文名稱; 修改了培養(yǎng)基和試劑; 刪除了果糖-6-磷酸鹽磷酸酮酶(F6PPK)測定和雙歧桿菌的計數(shù)方法。 GB 4789.342012 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食品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的鑒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食品中雙歧桿菌的鑒定。 2 設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guī)滅菌及培養(yǎng)設備外,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 a) 恒溫培養(yǎng)箱:36 1 ; b) 氣相色譜儀配 FID 檢測器; c) 冰箱:2 5 ; d) 天平: 感量 0.1 g; e) 無菌試管:18 mm 180 mm、15 mm 100 mm; f) 無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200 L1000 L) 及配套吸頭; g) 無菌錐形瓶:500 mL、250 mL。 3 培養(yǎng)基和試劑 3.1 雙歧桿菌培養(yǎng)基:見附錄 A 中的 A.1。 3.2 PYG 液體培養(yǎng)基:見附錄 A 中的 A.2。 3.3 甲醇:分析純。 3.4 三氯甲烷:分析純。 3.5 硫酸:分析純(體積比)。 3.6 冰乙酸:分析純(體積比)。 3.7 乳酸:分析純。 3.8 乙酸標準溶液:吸取分析純冰乙酸5.7 mL,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標定,標定方法見附 錄B,此溶液濃度約為1 mol/L。 3.9 乙酸標準使用液:將經(jīng)標定的乙酸標準溶液用水稀釋至0.01 mol/L。 3.10 乳酸標準溶液:吸取分析純?nèi)樗?.4 mL,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標定,標定方法見附 錄B,此溶液濃度約為1 mol/L。 3.11 乳酸標準使用液:將經(jīng)標定的乳酸標準溶液用水稀釋至0.01 mol/L。 GB 4789.342012 2 4 鑒定程序 雙歧桿菌鑒定程序見圖 1。 圖1 雙歧桿菌鑒定程序 5 操作步驟 5.1 樣品制備 5.1.1 樣品的全部制備過程均應遵循無菌操作程序。 5.1.2 以無菌操作稱取 25 g(mL)樣品,置于裝有 225 mL 生理鹽水的滅菌錐形瓶內(nèi),制成 1:10 的樣品勻 液。 5.2 稀釋及涂布培養(yǎng)步驟 厭氧,48 h 36 1 樣品 25 g(mL)+225 mL 滅菌生理鹽水 10 倍系列稀釋 革蘭氏染色,過氧化氫酶試驗 報告 選擇 2 個3 個適當稀釋度,各取 0.1 mL 分別加入到雙歧桿菌瓊脂平板進行涂布 挑取菌落接種于雙歧桿菌瓊脂平板 接種 PYG 液體培養(yǎng)基 生化反應 測定乙酸、 乳酸 厭氧,48 h 36 1 厭氧,48 h 36 1 GB 4789.342012 3 5.2.1 用 1 mL 無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樣品勻液 1.0 mL,沿管壁緩慢注于裝有 9 mL 生理鹽水的 無菌試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觸及稀釋液),振搖試管或換用 1 支無菌吸管反復吹打使其混合均勻,制 成 1:100 的樣品勻液。 5.2.2 另取 1 mL 無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頭,按 5.2.1 操作順序,做 10 倍遞增樣品勻液,每遞增稀釋一 次,即換用 1 次 1 mL 滅菌吸管或吸頭。 5.2.3 根據(jù)待鑒定菌種的活菌數(shù),選擇三個連續(xù)的適宜稀釋度,每個稀釋度吸取 0.1 mL 稀釋液,用 L 棒 在雙歧桿菌瓊脂平板進行表面涂布, 每個稀釋度作兩個平皿。置 36 1 溫箱內(nèi)培養(yǎng) 48 h 2 h,培養(yǎng)后 選取單個菌落進行純培養(yǎng)。 5.3 純培養(yǎng) 挑取 3 個或以上的菌落接種于雙歧桿菌瓊脂平板,厭氧,36 1 培養(yǎng) 48 h。 5.4 鏡檢及生化鑒定 5.4.1 涂片鏡檢 雙歧桿菌菌體為革蘭氏染色陽性,不抗酸、無芽孢,無動力,菌體形態(tài)多樣,呈短桿狀、纖細桿狀或 球形,可形成各種分支或分叉形態(tài)。 5.4.2 生化鑒定 過氧化氫酶試驗為陰性。選取純培養(yǎng)平板上的三個單個菌落,分別進行生化反應檢測,不同雙歧桿菌 菌種主要生化反應見附錄B。 5.5 有機酸代謝產(chǎn)物測定 氣相色譜法測定雙歧桿菌的有機酸代謝產(chǎn)物, 見附錄 C。 6 報告 根據(jù)鏡檢及生化鑒定的結(jié)果(5.4)、雙歧桿菌的有機酸代謝產(chǎn)物乙酸與乳酸微摩爾之比大于 1(5.5), 報告雙歧桿菌屬的種名。 GB 4789.342012 4 附錄 A 培養(yǎng)基 A.1 雙歧桿菌瓊脂培養(yǎng)基 A.1.1 成分 蛋白胨 15.0 g 酵母浸膏 2.0 g 葡萄糖 20.0 g 可溶性淀粉 0.5 g 氯化鈉 5.0 g 西紅柿浸出液 400.0 mL 吐溫 80 1.0 mL 肝粉 0.3 g 瓊脂粉 15.0 g20.0 g 加蒸餾水至 1 000.0 mL A.1.2 制法 A.1.2.1 半胱氨酸鹽溶液 稱取半胱氨酸 0.5 g,加入 1.0 mL 鹽酸,使半胱氨酸全部溶解,配制成半胱氨酸鹽溶液。 A.1.2.2 西紅柿浸出液 將新鮮的西紅柿洗凈后稱重切碎,加等量的蒸餾水在 100 水浴中加熱,攪拌 90 min,然后用紗布 過濾,校正 pH7.0,將浸出液分裝后,121 高壓滅菌 15 min20 min。 A.1.2.3 培養(yǎng)基 將 A.1.1 所有成分加入蒸餾水中,加熱溶解, 然后加入半胱氨酸鹽溶液,校正 pH 6.8 0.2。分裝后 121 高壓滅菌 15 min20 min。臨用時加熱熔化瓊脂,冷至 50 時使用。 A.2 PYG 液體培養(yǎng)基 A.2.1 成分 蛋白胨 10.0 g 葡萄糖 2.5 g 酵母粉 5.0 g 半胱氨酸-HCl 0.25 g 鹽溶液 20.0 mL 維生素 K1溶液 0.5 mL 氯化血紅素溶液 5mg/mL 2.5 mL 加蒸餾水至 500.0 mL A.2.2 制法 A.2.2.1 鹽溶液 稱取無水氯化鈣 0.2 g,硫酸鎂 0.2 g,磷酸氫二鉀 1.0 g,磷酸二氫鉀 1.0 g,碳酸氫鈉 10.0 g,氯化 鈉 2.0 g,加蒸餾水至 1000 mL。 A.2.2.2 氯化血紅素溶液(5mg/mL) 稱取氯化血紅素 0.5 g 溶于 1 mol/L 氫氧化鈉 1.0 mL 中,加蒸餾水至 1000 mL,121 高壓滅菌 15 min20 min。 GB 4789.342012 5 A.2.2.3 維生素 K1溶液 稱取維生素 K11.0 g,加無水乙醇 99 mL,過濾除菌,冷藏保存。 A.2.2.4 培養(yǎng)基 除氯化血紅素溶液和維生素 K1溶液外,A.2.1 其余成分加入蒸餾水中,加熱溶解,校正 pH6.0,加 入中性紅溶液。分裝后 121 高壓滅菌 15 min20 min。臨用時加熱熔化瓊脂,加入氯化血紅素溶液和 維生素 K1溶液,冷至 50 使用。 GB 4789.342012 6 附錄 B 雙歧桿菌菌種主要生化反應 雙歧桿菌菌種主要生化反應見表 B.1。 表 B.1 雙歧桿菌菌種主要生化反應 編號 項目 兩歧雙歧桿菌 (B.bifidum) 嬰兒雙歧桿菌 (B.infantis) 長雙歧桿菌 (B.longum) 青春雙歧桿菌 (B.adolescentis) 動物雙歧桿菌 (B.animalis) 短雙歧桿菌 (B.breve) 1 甘油 2 赤癬醇 3 D-阿拉伯糖 4 L-阿拉伯糖 + + + 5 D-核糖 + + + + 6 D-木糖 + + d + + 7 L-木糖 8 阿東醇 9 -甲基-D-木糖甙 10 D-半乳糖 d + + + d + 11 D-葡萄糖 + + + + + + 12 D-果糖 d + + d d + 13 D-甘露糖 + + 14 L-山梨糖 15 L-鼠李糖 16 衛(wèi)矛醇 17 肌醇 + 18 甘露醇 19 山梨醇 20 -甲基-D-甘露糖甙 21 -甲基-D-葡萄糖甙 + 22 N-乙酰-葡萄糖胺 + 23 苦杏仁甙(扁桃甙) + + 24 熊果甙 25 七葉靈 + + + 26 水楊甙(柳醇) + + + 27 D-纖維二糖 + d 28 D-麥芽糖 + + + + + 29 D-乳糖 + + + + + + 30 D-蜜二糖 + + + + + 31 D-蔗糖 + + + + + 32 D-海藻糖(覃糖) 33 菊糖(菊根粉) 34 D-松三糖 + + 35 D-棉籽糖 + + + + + GB 4789.342012 7 表 B.1(續(xù)) 雙歧桿菌菌種主要生化反應 編 號 項目 兩歧雙歧桿菌 (B.bifidum) 嬰兒雙歧桿菌 (B.infantis) 長雙歧桿菌 (B.longum) 青春雙歧桿菌 (B.adolescentis) 動物雙歧桿菌 (B.animalis) 短雙歧桿菌 (B.breve) 36 淀粉 + 37 肝糖(糖原) 38 木糖醇 39 龍膽二糖 + + + + 40 D-松二糖 41 D-來蘇糖 42 D-塔格糖 43 D-巖 糖 44 L-巖 糖 45 D-阿糖醇 46 L-阿糖醇 47 葡萄糖酸鈉 + 48 2-酮基-葡萄糖酸鈉 49 5-酮基-葡萄糖酸鈉 注:+表示 90以上菌株陽性;-表示 90以上菌株陰性;d 表示 1189以上菌株陽性。 GB 4789.342012 8 附錄 C 氣相色譜法測定雙歧桿菌的有機酸代謝產(chǎn)物 C.1 雙歧桿菌培養(yǎng)液制備 挑取雙歧桿菌瓊脂平板上純培養(yǎng)的雙歧桿菌接種于PYG液體培養(yǎng)基,同時用未接種菌的PYG液體培 養(yǎng)基做空白對照,厭氧,36 1 培養(yǎng)48 h。 C.2 標準液的配制 C.2.1 乙酸標準溶液 準確吸取乙酸 5.70 mL 加水稀釋至 100.0 mL,搖勻,進行標定,配成約 1.0 mol/L 的乙酸標準溶液。 標定方法為:準確稱取乙酸 3 g,加水 15 mL,酚酞指示液 2 滴,用 1 mol/mL 氫氧化鈉溶液滴定,并將 滴定結(jié)果用空白試驗校正。1 mL 1 mol/mL 氫氧化鈉溶液相當于 60.05 mg 的乙酸。 C.2.2 乙酸使用液 將經(jīng)標定的乙酸標準溶液用水稀釋至 20.0 mmol/L。 C.2.3 乳酸標準溶液 準確吸取含量為85%90%的乳酸0.84 mL,加水稀釋至100.0 mL,搖勻,配成1.0 mol/L的乳酸標準 溶液。標定方法為:準確稱取乳酸1 g,加水50 mL,加入1 mol/mL氫氧化鈉滴定液25 mL,煮沸5 min, 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 同時用0.5 mol/mL用1 mol/mL硫酸滴定液滴定, 并將滴定結(jié)果用空白試驗校正。 1 mL 1 mol/mL氫氧化鈉溶液相當于90.08 mg的乳酸。 C.2.4 乳酸使用液 將乳酸標準溶液用水稀釋至 20.0 mmol/L。 C.3 方法 C.3.1 乙酸的處理 取雙歧桿菌培養(yǎng)液 2.0 mL3.0 mL 放入 10 mL 離心管中,加入 0.2 mL 50(體積比)硫酸溶液, 混勻,加入 2.0 mL 丙酮,混勻后加過量氯化鈉,劇烈振搖 1 min,再加入 2.0 mL 乙醚,振搖 1 min 后, 于 3000 r/min 離心 5 min,將上清液轉(zhuǎn)入另一試管中,下層溶液用 2.0 mL 丙酮和 2.0 mL 乙醚重復提取 2 次,合并有機相,于 40 水浴中用氮氣吹至少量溶液存在,用丙酮定容至 1.0 mL,混勻后備用。同樣 操作步驟處理乙酸標準和空白培養(yǎng)液。 C.3.2 乳酸的處理 取雙歧桿菌培養(yǎng)液 2.0 mL3.0 mL 放入 10 mL 比色管中,100 水浴 10 min,加入 0.2 mL 50%(體 積比)硫酸溶液,混勻,加入 1.0 mL 甲醇,于 58 水浴 30 min 后加水 1.0 mL,加三氯甲烷 1.0 mL,振 搖 3 min,3000 r/min 離心 5 min,取三氯甲烷層分析。同樣操作步驟處理乳酸標準和空白培養(yǎng)液。 C.3.3 氣相色譜條件 色譜柱:長 2 m,內(nèi)徑 4 mm 的玻璃柱,填裝涂有 20DNP +7吐溫 60(Tween60)的 chromosorbw HP(80100 目) ;柱溫:110 ;汽化室:150 ;檢測器:150 ;載氣: (N2)50 ml/min;進樣量 1.0 l;外標法峰面積定量。乳酸標準溶液的氣相色譜見圖 C.1,乙酸標準溶液的氣相色譜見圖 C.2。 GB 4789.342012 9 圖C.1 乳酸標準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quán)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