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課時2違法與犯罪基礎過關訓練20180425175.doc_第1頁
2018年中考政治課時2違法與犯罪基礎過關訓練20180425175.doc_第2頁
2018年中考政治課時2違法與犯罪基礎過關訓練20180425175.doc_第3頁
2018年中考政治課時2違法與犯罪基礎過關訓練20180425175.doc_第4頁
2018年中考政治課時2違法與犯罪基礎過關訓練20180425175.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2違法與犯罪1. 首屆“中國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論壇”于2017年8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辦。某校九(1)班同學在黑板報上列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觀點,下列觀點正確的是()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能徹底杜絕犯罪法治觀念淡薄必然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青少年要明辨是非,防微杜漸A. B. C. D. 2. 廣西桂林市秀峰區(qū)檢察院通過推行涉案未成年人“雙向觀護”心理疏導機制,讓其真正認識到違法犯罪的危害性,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避免再次走向歧途。這對青少年預防違法犯罪的啟示不包括()A. 認清犯罪危害B. 學會明辨是非C. 熱情幫助有不良行為的同學D. 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知識學習16歲的小偉在校期間經(jīng)常偷盜同學的錢財,曾被派出所行政拘留,他卻不思悔改,輟學后整日混在歌舞廳,某日幫犯罪團伙運毒時被抓獲,最后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據(jù)此回答34題:3. 小偉的事例給我們的沉痛教訓是()A. 一般違法必然會走向犯罪B. 不遵守規(guī)則必將受到刑法處罰C. 法律禁止做的,盡量不做D. 從不良行為到一般違法行為、從一般違法到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4. 小偉在校期間偷盜同學錢財和幫犯罪團伙運毒的行為分別屬于()A. 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B. 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C. 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D. 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5. 2017年9月12日,廣西大新縣某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禁毒教育活動,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識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等,有效地提高學生識毒、拒毒、防毒能力,牢固樹立遠離毒品、健康成長的觀念。從該禁毒教育活動中,你的收獲有()毒品會麻痹人的心靈,對社會和人百害而無一利我們要防患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吸毒是犯罪行為,對社會具有嚴重危害性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A. B. C. D. 6.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中規(guī)定,未成年人上網(wǎng)時,不宜信息須提前提示。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規(guī)定能從源頭杜絕網(wǎng)絡上的不良誘惑B. 說明不良精神文化產(chǎn)品會毒害未成年人,需加強整改C. 只要有法律的保護,未成年人就能遠離不良誘惑D. 青少年應明辨是非,遠離網(wǎng)絡7. 2017年8月14日,團廣西區(qū)委書記李楚帶領“走進青年、轉變作風、改進工作”調(diào)研組一行來到貴港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實地參觀了基地展廳、圓桌審判庭、法制微電影放映室等功能區(qū)。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因為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自我防范能力不強自我約束力差,容易受不良誘惑影響是犯罪的主要群體A. B. C. D. 8. (2017大慶9)國外某網(wǎng)絡游戲誘使一些外國青少年自殘甚至自殺,造成極大危害。我國網(wǎng)絡監(jiān)管部門嚴防此類游戲流向我國。對此,我們在上網(wǎng)時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瀏覽提高抗誘惑能力,保護自己A. B. C. D. 9. 國家正式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其中,自主發(fā)展方面關于健康生活素養(yǎng)要點之一是珍愛生命,具有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下列做法符合這一要點的有()初中生小龍獨自騎著共享電動車飛快地穿行在人群中初中生小敏自覺學習防溺水安全教育“六不一會”內(nèi)容幾個社會青年攔住小明索要錢財,小明把錢給他們后立即報警小米和家人外出入住賓館時總是先了解安全通道的位置及方向A. B. C. D. 10. 2017年7月1日以來,廣西遭受今年以來最強降雨襲擊,出現(xiàn)了今年最大洪水,9市28個縣(區(qū)、市)出現(xiàn)洪澇災害,27萬人受災。面對洪澇災害,下列做法正確的是()不擅自行動,在原地等待救援迅速向就近山坡、高地等地轉移卷入洪水中應盡可能抓住能漂浮的物體被洪水包圍應積極尋求救援,想辦法逃生A. B. C. D. 11. “結伴行,莫摸黑,防搶劫;莫嘴饞,拒花言,防色魔;慎游泳,走好路,防事故;多動腦,智勇全,防侵襲。”這首防侵害三字歌啟示未成年學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險情要沉著冷靜、機智應對只要背熟防侵害三字歌,就可以確保平安A. B. C. D. 12. 2017年8月21日,杭州市檢察院以放火罪、盜竊罪,對“藍色錢江放火案”被告人莫煥晶提起公訴。根據(jù)起訴書的指控,莫煥晶長期沉迷賭博,在被害人朱小貞家中從事保姆工作期間,多次竊取朱小貞家中貴重物品進行典當、抵押,所得款項均被其用于賭博并揮霍一空。莫煥晶的貪婪最終釀成6月22日凌晨的一把火,導致雇主家中母子四人死亡。杭州公安局以涉嫌放火罪、盜竊罪逮捕莫煥晶。(1)莫煥晶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說明了什么?(2)請你根據(jù)此案就青少年遠離違法犯罪提出一些警示。13. 材料一:中學生小強在放學的路上看到有人在出售不健康的讀物,為了防止同學們購買受其毒害,他立即向當?shù)氐男侣劤霭婢趾凸矙C關打電話舉報。最后這家攤主受到了應有的制裁。材料二:現(xiàn)在打開手機軟件,經(jīng)常會彈出一些網(wǎng)絡直播平臺的廣告,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一些未成年人在主播的誘惑下被騙打賞的案例頻頻發(fā)生,輕則打賞上千元,重則十幾萬。有市民就認為,網(wǎng)絡直播能輕易地誘騙未成年人,很大部分原因是家長對孩子缺乏關愛和溝通。(1)材料一中小強的行為對你有什么啟示?(2)閱讀材料二,分析未成年人沉迷網(wǎng)絡直播的原因有哪些?14. 材料一:近年來,我國毒品濫用種類呈多樣化趨勢,青少年群體已成為毒品侵害的主要對象。毒品,嚴重損害了涉毒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誘發(fā)大量的違法犯罪等社會問題,給青少年自身、家庭、社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廣大青少年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和后備力量,關注青少年涉毒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預防青少年涉毒、違法犯罪,已成為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遏制毒害蔓延,促進社會和諧健康文明發(fā)展一項緊迫的社會任務。材料二:打擊毒品犯罪是關鍵,加強對青少年的防毒教育也很重要。每個公民都應提高警惕,加強自我保護。(1)國家為什么重視禁毒工作?(2)結合材料談談毒品有哪些危害?(3)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青少年如何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答案1. D【解析】考查點:一般違法與犯罪、明辨是非。解題思路: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開展法治教育是為了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正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能夠預防犯罪,但不能徹底杜絕,錯誤;法治觀念淡薄有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但不是“必然”,錯誤。2. C【解析】考查點:預防違法犯罪。解題思路:推行“雙向觀護”心理疏導機制目的是使涉案未成年人真正認識到違法犯罪的危害性,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ABD說法符合題意;題干并未提到未成年人對他人的幫助,C說法與題意不符。本題為逆向式選擇題,故選C。3. D【解析】考查點:一般違法與犯罪。解題思路:小偉從小偷小摸到幫犯罪團伙運毒的發(fā)展過程,告訴我們不良行為到一般違法、一般違法到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D正確;AB說法均太絕對,排除;法律禁止的事情堅決不做,否則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C“盡量”說法錯誤。4. D【解析】考查點: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解題思路:題干材料中“偷盜同學的錢財,曾被派出所行政拘留”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而“運毒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是犯罪,屬于刑事違法行為,D正確。5. A【解析】考查點:不良誘惑。解題思路:該禁毒活動使學生認識了解毒品,從而樹立遠離毒品的觀念。是對毒品的正確認識,做法正確;是對吸毒行為的錯誤認識,吸毒是違法行為但不一定犯罪;在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6. B【解析】考查點:拒絕不良誘惑。解題思路:未成年人上網(wǎng)時,不宜信息須提前提示,這一規(guī)定能有效遏制網(wǎng)絡不良誘惑的源頭,但不能杜絕,A說法太絕對;網(wǎng)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較大,甚至會誘發(f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需要加強整改,B說法正確;C說法太絕對,排除;D“遠離”說法錯誤,網(wǎng)絡有利亦有弊。7. A【解析】考查點: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特殊保護。解題思路: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因為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自我防范能力不強,極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說法正確;說法錯誤。8. C【解析】考查點:合理使用網(wǎng)絡、抵制不良誘惑。解題思路:網(wǎng)絡空間錯綜復雜,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和誘惑,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差,根據(jù)興趣自由瀏覽的做法不可取,未成年人應該有節(jié)制的、有選擇的上網(wǎng),說法錯誤,排除含的選項即可。9. D【解析】考查點:自我保護、安全意識。解題思路:本題以國家正式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內(nèi)容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中初中生小龍作為未成年人單獨騎行共享電動車和“飛快穿行”的做法都是缺乏安全意識的表現(xiàn),錯誤;都是具有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的表現(xiàn),符合題意。10. B【解析】考查點:自我保護。解題思路:面對洪澇災害,我們應積極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在原地等待救援可能會錯失自救的機會,是不可取的;做法均正確。11. C【解析】考查點:自我保護。解題思路:防侵害三字歌其實就是確保自身安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啟示我們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正確;“多動腦,智勇全”告訴我們遇到險情要多思考,機智應對,正確;的觀點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中“只要就”的說法太過絕對,夸大了三字歌的作用。12. (1)莫煥晶思想道德素質不高,不知法、不懂法,法治觀念淡??;不良心理和行為如果不加控制和改正,可能會導致犯罪;辨別是非能力不強,不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2)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依法自律;對于那些有不良行為的同學,我們不能歧視他們,應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他們及時改正,和他們一同健康成長;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杜絕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誘惑;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要認真聽取老師、家長的諄諄教誨等。13. (1)對不良誘惑要敢于說“不”,提高抵制不良誘惑的能力;自覺依法行使建議權、監(jiān)督權,盡到對國家、社會和他人的責任;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等。(2)未成年人缺乏自制力,經(jīng)受不住誘惑;家長對孩子缺乏關愛和溝通;不良誘惑會侵蝕人的思想,使青少年荒廢學業(yè),沉迷其中。14. (1)我國毒品濫用種類呈多樣化趨勢,禁毒刻不容緩;吸毒極易誘發(fā)違法犯罪行為,破壞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青少年是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吸毒嚴重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阻礙社會的發(fā)展進步。(2)會傷害人的身體,毒害人的心靈,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會使人不思進取,放棄美好追求,影響個人進步和發(fā)展;使人無視法律的尊嚴,危害他人和社會,容易使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3)不良誘惑猶如病毒,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用科學的態(tài)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具體有:避開誘因法;婉言謝絕朋友,提高自制力;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聯(lián)系前因后果的方法;求得幫助的方法。1. 下列關于違法與犯罪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 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B. 犯罪不一定違法,違法一定犯罪C. 違法與犯罪是一致的D. 違法與犯罪是互相包含的2.15周歲的中學生楊某先是多次向低年級同學強行索要財物,后來竟發(fā)展到持刀搶劫。對楊某行為的評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都是違法行為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楊某多次強行索要財物不屬于違法行為楊某持刀搶劫屬于犯罪行為,但不應負刑事責任A. B. C. D. 3. (10分)某縣未滿18周歲的學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時在校不認真學習,常與社會上的閑散青年交往,沉迷網(wǎng)絡游戲。為了獲得上網(wǎng)的費用,他們在某茶莊附近多次對路過行人持刀搶劫。該縣人民法院依法分別判處三人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 000元。(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搶劫行為屬于哪一種性質的行為?(2分)請結合材料寫出你的判斷理由。(4分)(2)為避免類似案件的發(fā)生,請你分別向學校和同齡人提兩點建議。(4分)4. 3分16歲的小明和小皓都是某中學在校學生。一天小明在操場上撿到小皓的手機,小皓通過調(diào)取監(jiān)控找到小明要求返還,小明說手機是撿的不是偷的不用還,兩人因此爭吵并約定地點“較量較量”。雙方各自糾集10余人,在約定地點持械斗毆,造成多人受傷。小明和小皓因涉嫌聚眾斗毆罪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我們應該從這一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訓?5. 防城港市“6.8”特大拐賣嬰幼兒案備受社會關注。為預防未成年人被拐賣,我們應該()樹立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獨來獨往,拒絕與人交往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遠離公共場所,不與陌生人搭訕A. B. C. D. 6. 3分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民政部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有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等7類嚴重傷害行為的監(jiān)護人,法院可以判決撤銷其監(jiān)護人資格。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與法同行,作為未成年人的我們應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答案1. A【解析】考查點:違法與犯罪的關系。解題思路:違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行為必然是違法行為,但違法行為不一定是犯罪,A正確。2. A【解析】考查點:一般違法與犯罪。解題思路:楊某強行索要財物是違法行為,排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