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蒙陰四中教師語文教案課題: 23,愚公移山九級七。四班任課教師公娜備課日期: 2020年1 月 8日編號 :54學習目標 1理解人類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培養(yǎng)心志堅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戰(zhàn)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2了解寓言的特點。理解故事的對話、情節(jié)、懸念等知識。重點理解人類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難點對愚公的評價,對愚公精神的認識。教材分析與教法設想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名篇寓言故事,選自戰(zhàn)國時代的第 1頁共 8頁道家列子湯問,它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篇幅短小,毛澤東 1945 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閉幕詞中引用這個寓言故事后, “愚公移山”的成語更是膾炙人口,為國人所

2、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2多樣化朗讀,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文言語感。板書設計1面山而居面:面對。2損魁父之丘損:減少、削減。3叩石墾壤墾:挖。4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曾:簡直。5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然。6而山不加增加:增加。導學過程學習過程一、導入示例。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這是一首同學們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說了中國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達了第 2頁共 8頁后代人對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說,生活的道路只有兩種,一種是大路,一種是小路,但是不論哪種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會有荊棘、 有坎坷,面對荊棘坎坷,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選自列子的課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樣對待困難的。二、了

3、解作者、作品。學生根據預習時查到的資料,簡單介紹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師補充。三、整體感知課文。(一) 播放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感知理解課文,體驗課文的語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會讀或讀不準的字音注到課本上。(二) 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要求初步區(qū)分敘述語言和人物對話的不同,盡量理解課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四、理解課文,揣摩詞句。(一) 學生對照課文注釋試著翻譯課文,要求盡量直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討論,解答學生的疑難。補充注釋的字詞:1面山而居面:面對。2損魁父之丘損:減少、削減。3叩石墾壤墾:挖。4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曾:簡直。5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然。

4、6而山不加增加:增加。(說明: 以上句子牽涉到多種文言文特殊句式,但由于學生剛接觸到文言文,只要講清其特殊之處、現代漢語中怎么表達即可,目的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為今后的學習積累一些材料,而不必講述特殊句式的名稱。)五、朗讀體會人物感情。(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要求讀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二)對比以下帶“曰”的句子,學生討論可以在各個“曰”字前加上什么樣的狀語,應該用哪種語氣來讀“曰”字后的對話。1聚室而謀曰2其妻獻疑曰3雜曰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5北山愚公長息曰說明: 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議,態(tài)度是誠懇的,“曰”字前可加上“誠懇”等詞,讀后面的對話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

5、的妻子雖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對具體的問題沒有解決的辦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擔心、猶豫”等詞,讀這句時要讀出她擔心、猶豫的心理。3句是眾人的回答, “曰”字前可以加上“堅定”“異口同聲”等詞,讀后面的對話語氣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對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還有諷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應該是諷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 “嘲笑”“諷刺”等詞語,朗讀時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氣。5句是愚公的回答,從“長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認為智叟是可嘆可悲的, “雖我之死” 以后的幾句話則是表明態(tài)度, “曰”字前可以加上“嘆息而又堅定”等詞語,要讀得充滿信心,語氣堅定。還可以從各人的

6、用詞中引導學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態(tài)度:第 3頁共 8頁其妻獻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殘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長息、汝、固、不可徹、曾不若、雖、何苦說明:其妻用“獻疑” “君”等詞,表現了她的尊敬, “且焉置”句說明她的擔心。智叟用“汝”表現他態(tài)度的不尊敬, “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 “其如土石”句是反問句,與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問句在語氣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長息”表示他對智叟頑固的悲嘆, “雖我之死”幾句突出了他的信心。以上是一家之見,學生有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應該肯定。投影徐悲鴻的畫愚公移山,讓

7、學生加深理解。(三)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二、研讀、探究課文的內容。(一) 研討的問題之一: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主要寫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認為愚公移山會成功嗎?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分小組討論,形成自己的看法,推選代表發(fā)言討論,要求有理有據。學生可能出現的看法:1愚公移山一定會成功。理由是愚公決心大,又能堅持不懈,全家齊上陣,又有鄰居相助。山不會再增高,而愚公的子子孫孫是無窮盡的。2愚公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愚公雖然有堅定的決心,但是他們的移山力量實在是太小了:工具簡陋,只有鋤頭、畚箕之類;人數太少,只有自己一家人和少數

8、鄰居(如智叟之類估計是不會參加挖山勞動的) ;從現代科學來看,山也不是永遠不變的東西,它也有增高的可能,而這在地質上的微小變化,也會給移山帶來無法克服的困難。教師可以傾聽學生的意見,不要忙于下結論。(二) 研討的問題之二:同學們都闡述了自己對于移山是否成功的看法,那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呢?再次讀課文體會。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引導: 作者的看法應該是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的。課文中智叟在愚公的反駁下“亡以應”、結果天帝派神仙幫助愚公移走了兩座山等,都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三)研討的問題之三:對愚公移山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課文后“閱讀練習” 就引述了四種不同的看法。 請同學們讀讀, 談談你同意

9、這些看法嗎?你還有其他看法嗎?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可能還會有其他看法,如:1愚公移山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2愚公移山在經濟上是不合算的。教師引導:1這篇課文是兩千年前的人寫的,不能以今天的科學發(fā)展去衡量當時人的思想、行為。但是不管科技怎樣地發(fā)達, 效率效益如何的重要, 人類永遠都會遭遇各種的困難。 怎樣對待困難,怎樣克服艱難險阻,永遠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2從現實可行性、功利效益的角度看,這些看法(包括練習中的四個看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從愚公的行動看, 要挖去兩座山確實不容易, 最后兩座山也不是愚公憑人力移走的,而是神仙幫助移走。3但是作者在本文中不是探討現實中移山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而是通過這個

10、故事來闡明一個道理: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正視困難,敢于挑戰(zhàn)困難,堅持不懈,就能成功。愚公移山的精神長期以來成了鼓舞人民斗爭的力量。1945 年 6 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第第 4頁共 8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引用這則寓言鼓勵全黨同志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兩座大山。(四)研討的問題之四: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為什么又把他稱為“愚” ,而把智叟稱為“智”呢?教師引導:從現實的、世俗的角度看,愚公確實是愚蠢的,而智叟是明智的,但從對待困難的精神看,愚公又是聰明的,而智叟是 愚蠢的。這樣的取名一語雙關,是按世俗的角度來命名,又是用反語的手法,對世俗的看法加以諷刺。三、研讀、探究課文的寫法。

11、愚公移山 是人們千古流傳的名篇,你讀了以后, 認為在寫法上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呢?以小組開展討論。學生討論后分小組發(fā)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教師可以補充以下幾點:1選材十分集中。移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時間也應該是相當長的,但是故事沒有過多地描寫勞動的經過, 而只集中寫愚公全家商議的過程、 愚公與智叟的對話和事情的結果, 特別是比較詳細地描寫了人物的對話, 用對話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 可謂詳略得當。2成功運用對比手法。故事中有多組對比:山又高又大與愚公的年紀、移山的人數、幼小的助手對比,愚公與智叟對比,移山的難度與最后的結果對比等。3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多姿教師小結寓言的特點: 這篇課文通過故事

12、來闡明道理, 這種文體我們叫它寓言。 寓言常常借遠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四、課外作業(yè)(一)課外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體會寓言的特點。二、了解作者、作品。學生根據預習時查到的資料,簡單介紹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師補充。參考資料:列子,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的列御寇所著。原作早已不見,今本列子八篇,從它的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看來, 可能是晉人的作品。 它的內容多是民間故事、 寓言和神話傳說等,其中有許多故事直到今天還膾炙人口, 由這些故事還形成了不少成語, 如杞人憂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第 5頁共 8頁。(二)學生分為小組,各小組推舉一人翻譯課文,看看哪個小組

13、譯得最好。其余同學對照課文,評價翻譯的準確性,并指出不夠準確的地方,糾正自己譯得不準確的地方。(三)學 生討論,找出課文中與現代漢語表達不同的句子,說說現代漢語中是怎樣表達的。若學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讓學生討論。1聚室而謀。(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2雜然相許。(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省略句)3如太行、王屋何?對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樣呢?(固定句式)4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于是率領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定語后置句)5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聰明了。 (主謂倒裝句。 對比“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理解倒裝句的強調作用。 )6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賓語前置句)7帝感其誠。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了。(被動句)第 6頁共 8頁(三)研討的問題之三:對愚公移山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課文后“閱讀練習” 就引述了四種不同的看法。 請同學們讀讀, 談談你同意這些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