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小故事_第1頁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小故事_第2頁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小故事_第3頁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小故事_第4頁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小故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小故事濫竽充數(shù)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原文】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咀⑨尅魁R宣王使人吹竽 使:讓 必三百人 必:一定要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 處士:沒有官職的普通知識分子 請:請求宣王說之 說:通“悅”,高興 之:代詞指處士為王吹竽這件事廩食以數(shù)百人等 廩食:廩,糧食倉庫,給他的待遇很高。等:一樣湣王立 立:繼位好一一聽之 好:喜歡 一一:一個一個。之:代詞,指吹竽?!咀g文】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給他的待遇和官倉供養(yǎng)的好幾百樂手一樣。齊宣王死后,他的

2、兒子湣王繼位。湣王也很喜歡聽吹竽,但是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的吹,南郭處士只好逃走了。【寓意】告訴我們做人要老老實實,要有真才實學才行。2.和氏獻璧-韓非子和氏【原文】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注釋】寶玉而題之以石 而:卻 題:說成 之:代詞,它,指寶玉。以:用。貞士而名之以誑 名:說成 之:代詞:他,指貞士。 誑:騙子。此吾所以悲也 此:這是 所以:之所以 .的原因。【譯文】明明是寶石,卻被說成了石頭。明明是忠貞的人,卻被說成了騙子。這就是我悲傷的原因啊!【含義】表現(xiàn)忠貞之人受人誤解的痛苦。3.井底之蛙-莊子秋水【原文】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

3、之時十年九潦(lo),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傾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咀⑨尅糠蚯Ю镏h夫:語氣助詞 用在句首,無實際意義。之:的。不足以舉其大 足:足夠,以:用來。舉:窮盡。其:代詞,它的。千仞之高 仞:長度單位。八尺或七尺為一仞禹之時十年九潦 禹:大禹,人名。潦:雨水過多而被淹。而水弗為加益 而:但。弗:不。加益:增加,增多。湯之時八年七旱 湯:商湯,人名。商朝第一代 國君。夫不為傾久推移 傾:一小會 此亦東海之大樂也。亦:也【譯文】用千里之遙不能形容海的遼闊;用千仞的高度不能形容海的深度。大禹的時代,十年有九年發(fā)大水,但海里的水并沒有漲多少;

4、商湯時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但海里的水也不見得降低了多少??梢?,大海是不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不會因為水的增多或減少而進退。這才是生活在東海的大樂趣吧!【寓意】告訴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開闊眼界,要站的高,才能看得遠。4.欲速則不達【原文】 齊景公游少海,傳騎從中來謁曰:“嬰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本肮幔╦)起,傳騎又至。景公曰:“趨駕煩且之乘,使騶(zu)子韓樞馭之。”行數(shù)百步,以騶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shù)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注釋】齊景公游少海 游:游玩,少海:東海傳騎從中來謁曰 傳騎:騎馬傳遞公文的人。中:都城。謁:拜見嬰疾甚且死 嬰:齊國大夫晏嬰。疾甚:病重。且:快要

5、恐公后之 后:趕不上, 之:代晏嬰景公遽起 遽:急忙 傳騎又至 至:到來趨駕煩且之剩 趨:急速 駕:駕馭。煩且:良馬的名字。乘:馬拉的車使騶子韓樞馭之 使:讓。騶子:古代管車馬的官。 韓樞:人名。 馭:駕車,之:代煩且之乘 行數(shù)百步 行:走 以騶為不疾 以:認為 疾:快奪轡代之 轡:韁繩。代:代替。之:代詞,指騶子。御:駕車御可數(shù)百步,以馬為不進 可:但是。進:努力向前 盡釋車而走 盡:全都。釋:放棄。走:跑。【譯文】 齊景公到東海游玩。突然,一名役使從都城飛馬趕來。向景公報告說:丞相晏嬰病的很重,危在旦夕,請大王火速趕回,否則恐怕難以見上最后一面了。 景公聽了,急的霍地站起來,這時,又一個役

6、使飛馬趕來,催請景公速回。 景公十分焦急,高聲喊道:快快準備好車良馬,讓管車馬的官韓樞為我駕車,火速趕回。 騶子駕車跑了大約幾百步,景公心急如焚,嫌騶子駕車太慢了,奪過韁繩,親自趕起車來。 他駕車馭馬行了幾百步,又嫌馬不努力向前,索性棄車,自己徒步跑回去?!驹⒁狻孔鍪虏荒芗庇谇蟪?,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相關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5.蜀鄙二僧【原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 【注釋】 蜀之鄙 蜀:四川。

7、之:的,鄙:邊境。 有二僧 僧:和尚其一貧 其:其中 貧者語于富者 語于:對.說。者:.的人。吾欲之南海 吾:我。欲:想要。之:到,去。何如 :怎么樣 子何恃而往 子:你。恃:憑什么。往:去。吾一瓶一缽足矣 足:足夠。 吾數(shù)年來 數(shù)年:多年越明年 越:跨越 貧者自南海還 自:從。還:回來【譯文】四川的偏遠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嗎?”富和尚說:“您憑著什么去?”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缽就夠了?!备缓蜕姓f:“我?guī)啄昵熬凸蜅l船順江而下,到現(xiàn)在還沒去成;您憑著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朝佛回來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經(jīng)

8、過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聽了,有慚愧的臉色。 【寓意】:路要靠自己走出來。要勇于實踐,理想才能變成現(xiàn)實。6.浙江潮【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進,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睏钫\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闭呤且病U憬?,天下之偉觀也。潮:浪潮。天下:世界上。偉觀:雄偉的景觀。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自:從,既望:農(nóng)歷十六日。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方:當。其:代詞,它,指潮水。海門:入海口。僅:幾乎。如:好像。既而漸進,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繼而:一會兒。則:就。玉成雪嶺:像玉砌的城墻,雪堆

9、成的山嶺。際天:天邊。際:邊界。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激射:沖擊噴射,沃:灌溉,此指淹沒。勢:氣勢。雄豪:雄偉。 【譯文】:江洶涌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當海潮從遠方??诔霈F(xiàn)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fā)出很大的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波濤洶涌澎湃,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這既是楊誠齋詩中說:“海水涌起來,成為用銀子堆砌起來的城市;錢塘江橫著,海水給系上一條白玉腰帶”一般?!緝?nèi)容】本文描寫了浙江潮的宏偉氣勢7.刻舟

10、求劍【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梗瑥钠渌跽呷胨笾?。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涉江:渡江。者:的人。其:他的。自:從。墜:掉進。于:介詞,在.中,引進動作的方向。遽契其舟 遽:立即,匆忙。挈:雕刻。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指示代詞,這兒。吾劍:我的劍。所:.的地方。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停。者:.的地方。求:找。其:代劍。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行:走。矣:了。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像這樣。不亦惑乎:惑:迷惑,糊涂。乎:語氣詞,嗎。不是.嗎?(固定句式) 【譯文】有一個渡

11、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贝V挂院螅@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船已經(jīng)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不會隨船前進,用這種方法找劍,不是太糊涂了嗎?【寓意】:諷刺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變化的人。8.鄭人買履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d),無自信也?!咀⑨尅苦嵢擞杏I履者 欲:想。履:鞋。者:.的人。先自度其足 度:量長短。而置之其坐 置:放。之:指代尺碼。 其坐:他的座位,坐:

12、通假字 通座至之市,而忘操之 之:到.去。市:集市。操:拿。之:指代尺碼。而:卻。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乃:于是。持:拿。度:尺碼。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反:通返,返回。之:指代尺碼。及:到了。 罷:完了,散了。遂:終于。人曰:何不試之以? 試之以足:以足試之,以:用。之:指代鞋子。用腳試鞋寧信度,無自信也 寧:寧可。無:虛無,沒有。這里指不能,不可。 【譯文】 有個鄭國人,想賣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腳,把良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時候,卻忘記了帶上它。已經(jīng)拿到了鞋子,(才發(fā)現(xiàn)忘記了帶尺寸)。就對賣鞋子的人說“我忘記帶尺寸了?!本头祷丶抑心贸叽?。等到他再次返回集市的時

13、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終于沒有買到鞋子。有人問他說:“為什么不用腳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度,也不相信自己的腳?!?【寓意】諷刺那些墨守成規(guī),迷信教條,不相信客觀現(xiàn)實的人。9.葉公好龍【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yu),施(y)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xun)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f)似龍而非龍者也?!咀⑨尅咳~公子高好龍 好(ho)喜歡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寫:刻畫。文:通紋,花紋。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yu),施(yi 四聲)尾于堂 聞:聽說,下:下來,之:代詞,代葉公家,

14、窺:偷看,于:在,牖:窗戶,施:伸展,延伸。堂:廳堂葉公見之,棄而還(xun )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 之:代詞,指龍。棄:放下不管。還:通旋,轉身,走:跑。失:丟失其:代詞,代葉公的。五色無主:臉色和神情都變了。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f)似龍而非龍者也是:由此可見,非:不是。夫:那種。者:.的東西?!咀g文】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用鉤子畫龍,用鑿子刻龍,房間里面雕刻的天也是龍。天上的真龍聽說了,就從天上下來。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里。葉龍見到真龍,放下不管轉身就跑,丟失了魂魄一樣,神情臉色都變了。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喜歡的是那種像龍但是不是龍的東西?!驹⒁狻窟@個故事諷刺了那些

15、只是口頭上喜歡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卻言行不一致的人。用來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愛,甚至對其有畏懼情緒的行為10.嶗山道士【原文】王曰:“每見師行處,墻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王面墻不敢入。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墻而阻。道士曰:“俯首驟入,勿逡巡!”王果去墻數(shù)步,奔而入。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大喜,入謝。 【注釋】每見師行處,墻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每:經(jīng)常。處:.的地方。隔:阻擋。但:只。此:這個。足:足夠。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允:答應 之:代詞,指王生。乃:于是。傳:傳授。訣:口

16、訣,咒語。令:讓。自:自己。咒:念咒語。畢:結束,完成。呼:大聲說。 入:進去。之:代墻壁。王面墻不敢入。又曰:“試入之?!蓖豕麖娜萑耄皦Χ杳妫合?。果:果真。從容:按這個方法。及:到了。阻:阻擋。道士曰:“俯首驟入,勿逡巡 俯首:低頭。驟:快速。勿:不要。逡巡:考慮,猶豫不決。王果去墻數(shù)步,奔而入。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大喜,入謝。 去:離開。數(shù)步:幾步。奔:快速跑。及:到。虛:空空的。若:好像?;匾暎夯仡^看。果:果然。【譯文】王生說:“(我)每次看見師父走到的地方,堅硬的墻壁也不能阻隔,只要學到這一法術就足夠了。”道士笑著答應了他的要求。就傳授給他咒語,讓他自己念咒語,念完,喊了聲:

17、“進去!”王生臉對著墻不敢進去。(道士)又說:“(你)試著進去?!蓖跎徊换挪幻Φ剡M去(墻里),到墻根邊卻受到了阻礙。道士說:“低著頭猛然朝里進,不要徘徊猶豫不進!”王生照著師傅說的話做,離開墻幾步,奔向墻壁并且進去了。到了墻邊,就像什么東西也沒有似的,回頭一看果然已經(jīng)站在墻外了。(他)心中十分高興,進去謝過師父?!驹⒁狻窟@個故事教育人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肯下功夫,肯吃苦,否則一事無成。同時,也告訴人們,那些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人最終是沒有好下場的。11.活見鬼【原文】有赴飲夜歸者,值大雨,持蓋自蔽。見一人立檐下,即投傘下同行。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奮力擠之橋下而

18、趨。值炊糕者晨起,亟(ji 二聲)奔入其門,告以遇鬼。俄頃,復見一人,遍體沾濕,踉蹌而至,號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視愕然,不覺大笑?!咀⑨尅坑懈帮嬕箽w者,值大雨,持蓋自蔽飲:酒席。 夜:晚上。 歸:回來。 者.的人。值:正遇上。持:拿著。 蓋:傘。 蔽:遮蓋。見一人立檐下,即投傘下同行立:站立。檐:屋檐。即:立刻。同行:一起走。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久之:很長時間。不語:不說話。疑:懷疑。為:是。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奮力擠之橋下而趨以:用。撩:招惹,之:代詞,指代那人。偶:正好。相值:碰到。愈:更加。益:增加??郑嚎謶郑ε?。因:因此。奮力:用力。之:代詞,指那人,趨:跑。值炊糕者晨

19、起,亟(j)奔入其門,告以遇鬼值:正遇上,炊糕者:做糕的人。晨起:早上起來。亟:急忙。奔入:跑進。其:代詞:指代做糕的人。以:把。俄頃,復見一人,遍體沾濕,踉蹌而至,號呼有鬼,亦投其家俄頃:一會兒。復:又。遍體:全身。至:到。號呼:大聲喊。亦:也。其:指代做糕的人。二人相視愕然,不覺大笑相視:互相看,愕然:驚訝的樣子。不覺:不禁。【譯文】有一個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趕上天下大雨,就撐起傘來遮雨??匆娨蝗苏驹诼放苑课莸牡嗡芟?,那人跑過來一下子鉆到了自己的傘下,和自己一塊走起來。 走了好一陣,那人也不說話。他懷疑是鬼,就用腳撩試,正巧沒碰著,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個人擠下橋去,撒腿就跑。 這時正是

20、做糕的人清早起來的時候。他趕緊跑到糕點鋪門口,告訴大家自己遇見鬼了。不一會兒,又見一個人,渾身濕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來,大喊著“有鬼”,也跑進做糕人家中。兩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隨即不覺大笑起來。【寓意】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的,要相信科學。不要疑神疑鬼。12.東施效顰【原文】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注釋】東施效顰 東施:初秋時越國的丑女。效:仿效,模仿。顰:皺西施病心而顰其里 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病心:心口疼痛。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 其:代詞“她”(西施)里:街巷 丑人:

21、丑婦人見:看見 美之 美:以.為美 之,代詞,這樣認為這樣很美,以之為美。歸亦捧心而顰其里,歸:回來。亦:也。捧心:捂著胸口。其:代詞,之東施。其里之富人見之 之:結構助詞,的。之:代詞,指東施。堅閉門而不出堅:緊緊的。不出:不敢出去貧人見之 貧人:窮人挈妻子而去之走 挈:帶領 妻子:妻子和兒女。去:離開。之:代詞,指東施。走:跑。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彼:代詞,指東施。而:但是?!咀g文】西施心口疼,皺著眉頭從街上走過。同村一個丑婦人看見西施這個樣子很美,回去時也捂著胸口,皺眉蹙額,從街上過。村里的富人看見她這副模樣,都緊閉大門不敢出來;窮人見了,帶著妻子兒女遠遠的避開。 這個丑婦人看見西

22、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明白她皺眉的樣子為什么美?【寓意】不能一昧盲目模仿別人,哪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13.楚王好細腰【原文】昔者楚靈王好(ho)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j)年,朝(cho)有黧(l)黑之色。 【注釋】昔者楚靈王好(ho)士細腰 昔:過去。者:語氣助詞,可以不翻譯。好:喜歡。士:大臣。細:纖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 故:所以。之:的。皆:都。以:用。為:作為。節(jié):節(jié)制。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 脅息:屏住呼吸。然:這樣。后:然后。帶:系腰帶。 起:站起。比期(j)年,朝(cho)有黧(l)黑之色 朝:朝廷,期:一周年。黧黑

23、:黑黃。之:的。色:臉色。 【譯文】從前,楚靈王喜歡他的臣子有纖細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飯,把一日三餐減少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整裝,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帶束緊,扶著墻壁站起來。到了第二年,滿朝文武官員臉色都是黑黃黑黃的了?!驹⒁狻款I導者一定要主義自己的言行,用正確的方法修身養(yǎng)性。也諷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恥下場。14.學弈【原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i)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將至,思援弓繳(zhu)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若之矣(y)。 為是其智弗若與(y)?曰:非然也?!咀⑨尅哭那?/p>

24、,通國之善弈者也 通:全。之:的。善:善于。者也:表示判斷。使弈秋誨二人弈 使:讓。誨:教。弈: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i)弈秋之為聽 其:其中。惟:只。弈秋之為:弈秋的教導。一人雖聽之 之:它,指弈秋的教導。一心以為有鴻鵠(h)將至 以為:認為。鴻鵠:天上的大雁。至:到來。思援弓繳(zhu)而射之 思:想。援:拉開。弓繳:弓箭。之:它,指天鵝。雖與之俱學,弗(f)若之矣(y) 之:他,指第一個學生。俱:都,一起。弗:不。若:如,像。之:他,指第一個學生。矣:用在句末,與“了”相似。為是其智弗若與(y)?曰:非然也 為:同“謂”,說。是:這,指示代詞。其:他。弗:不。與:同“歟”表示反問。

25、非:不是。然:這樣?!咀g文】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后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我們說“不是這樣的”?!驹⒁狻扛嬖V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15.螳螂捕蟬【原文】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

26、,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乃罷其兵?!咀⑨尅繀峭跤デG 欲:想要。伐:討伐,進攻。荊:楚國。告其左右曰 其:他,代吳王。左右:只吳王的文武大臣。敢有諫者死 諫者:勸諫的人。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 舍人:宮廷侍從。少孺子:年輕人。則懷丸操彈 則:便。懷:懷揣。操:拿著。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于:在。沾:沾濕。其:他,指少孺子。如:像。是:這樣,.的樣子。三旦:三個早上。子來,何苦沾衣如此 子:你。何:為什么。如此:像這樣。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對:對答。其:它,指的是樹。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

27、螳螂在其后也 高居:站在高處。悲鳴:盡情的鳴叫。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委身曲附:附通“跗”,腳背;彎著身子,屈著前腳。取:捉住。而:卻。其:它,指螳螂。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延頸:伸長著頭頸。其下:它的下邊,指黃雀的下邊。此三者皆務欲得前利。此三者:這三種小動物。皆:都。務:務必。欲得:想得到。其:它們。前利: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其后之患也。而:卻。顧:顧惜。其后:他們的身后。之:的。患:災難?!眳峭踉唬骸吧圃眨 蹦肆T其兵。乃:于是。罷:停止,其:他,指吳王,兵:指作戰(zhàn)計劃。【譯文】春秋時期,吳國君王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

28、會上警告:“誰敢勸阻就處死誰!”盡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wèi)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后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濕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吳王很奇怪,問道:“你這是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濕了?!笔绦l(wèi)道:“園子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停息在樹上一邊放聲的叫著一邊吸飲著露水,卻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蟬的身后;螳螂縮著身子緊貼樹枝,彎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就在螳螂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舉著彈弓在樹下要射它。這三個東西,都極力想要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它們身后有隱伏的禍患?!眳峭跸肓讼胝f:“你講得很有道理!”于是

29、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打算。 【寓意】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告訴我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告訴我們目光不能太短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自己的后路;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禍患的人。我們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通盤謀劃,不能顧此失彼。我們?yōu)槿颂幨聲r要近憂遠慮,居安思危;16.吾腰千錢【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注釋】永之氓咸善游。

30、永:永州。氓:同“民”。咸:全部。善:擅長。水暴甚 暴:猛烈。甚:厲害。絕湘水 絕:橫渡。中濟 中:江心。濟:渡到。皆游皆:全部。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其:其中的。盡力:竭盡全力。而:卻。尋常:古代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二尋為一常,本文指平時。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 其:他。侶:同伴。汝:你。最:極,超過其他。后:落后。何.為,為什么。古漢語中的表疑問的句式。吾腰千錢,重,是以后 腰:腰上,是以:因此?!昂尾蝗ブ俊?去:扔掉,之:代詞,指代千錢。不應 不回答有頃益怠 頃:時間短,益:更加。?。浩v。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 濟:渡過。立:站。呼:大聲叫喊。號:大聲叫喊。 且:又。汝愚之甚

31、,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汝:你。愚:糊涂。蔽:蒙蔽。身:生命。且:將要。貨:錢。遂:于是。溺:被水淹死?!咀g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船上的人紛紛游水逃生。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遠。他的同伴們說:“你最會游泳,現(xiàn)在為什么落在后面?”他說:“我腰上纏著很多銅錢,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們說:“為什么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搖他的頭。一會兒,他更加疲困了。已經(jīng)游過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極點,蒙昧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干什么呢?”他又搖搖他的頭。于是淹死了?!驹⒁狻恐S刺了

32、哪些固執(zhí),愚蠢,愛錢不要命的人,啟示我們要眼光長遠,正確的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17.孟子語錄【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注釋】我所欲也 欲:想要。也:語氣詞。亦我所欲也 亦: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兼:同時擁有。舍:放棄。取:選擇。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生命。義:真理,信仰,正義,有益于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咀g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并有,我便舍棄生命

33、而取義。 【寓意】 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即舍生取義。18.矛與盾【原文】楚人有鬻(y)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咀⑨尅砍擞绣鳎▂)盾與矛者 鬻:賣。矛:古時候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牌,古代作戰(zhàn)時遮擋刀劍用的。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莫:不。陷:這里指穿透的意思。堅:堅固。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利:鋒利。于:對,對于?;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 或:指示代詞,有的人。以:用。子:您,對人的尊稱。陷:刺。何如:怎么樣。其

34、人弗能應也 其:這個。弗:不。應:回答?!咀g文】 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什么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庇腥藛査骸叭绻媚拿棠亩埽Y果會怎么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驹⒁狻?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觸。19.鷸蚌相爭【原文】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眱?/p>

35、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注釋】 方:正在 蚌: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鷸: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潛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咀g文】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焙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取不出來,明天你的嘴取不出來,就會有死鷸?!眱扇尾豢舷嗷シ艞墸粋€漁夫把它們一塊捉走了。【寓意】 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是第三者乘機得利。告誡人們處理事情時要主義外部情況,只顧與對方爭斗,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從中得利。20晏子使楚(一)【原文】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

36、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注釋】1、晏子避席對曰 避:離開。席:座位。對曰:回答說。2、嬰聞之 聞:聽說。之:這樣的事情。3、橘生淮南則為橘 則:就4、葉徒相似 徒:空空的,白白的。5、其實味不同 其:它的。實:果實。6、所以然者何 所以:之所以。然:這樣。何:為什么7、異:不同8、今民生長于齊不盜 今:現(xiàn)在。民:百姓。于:在。盜:盜賊。9、入楚則盜 入:到10、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得無:莫不是,該不會。之:的。使:讓。善:容易。耶:嗎?!咀g文】 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

37、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F(xiàn)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寓意】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晏子使楚(二)【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晏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 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38、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釋】1、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后面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另一個做動詞委派。2、短:長短,這里指人人的身材矮小。3、延:請。 4、儐者:專門接待賓客的人。5、袂:衣袖。 6、踵:腳后跟。7、不肖:不賢明?!咀g文】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將要拜見楚王。楚

39、王說:“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怎么派你來呢?!标套踊卮鹫f:“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后跟,怎么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派遣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里去,沒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jīng)]賢能的國王那里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只能出使到楚國來了。”【人物形象】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晏子:有理有禮,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善于辭令,不卑不亢,勇于維護國家尊嚴。 楚王:仗勢欺人,傲慢無禮,自作聰明,但以大局為重,敢于承認錯誤21.楊振暮夜卻金【原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