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變態(tài)心理學,第一節(jié):關于變態(tài)心理學,第一單元 學科簡史,變態(tài)心理學的發(fā)展 公元前5-4世紀,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腦是思維的器官,并提出了精神病的體液病理學說。,變態(tài)心理學的發(fā)展,亞里斯多得(Aristitle, 公元前384-322年)認為心臟是精神的發(fā)源地。 也有人認為精神位于橫隔、子宮等處。 歐洲中世紀宗教的干涉阻礙了精神病學的發(fā)展。 祖國醫(yī)學內經(公元前3-2世紀)提到人的精神活動可歸于“心神”等。,變態(tài)心理學的發(fā)展,現代精神病學的奠基人:德國學者克雷丕林(Kraepelin, 1856-1926)以臨床觀察為基礎,提出了精神疾病的臨床分類原則。早發(fā)性癡呆
2、。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巴浦洛夫(1849-1936) 德國Jasper的精神病現象學,變態(tài)心理學的發(fā)展: 20世紀中葉以來,精神藥物的發(fā)展 神經科學的發(fā)展 發(fā)病機制的逐步闡明,第二單元 變態(tài)心理的病因模式,一、心理動力學模式 心理發(fā)展各階段上接受刺激過多或者太少,會使心理的發(fā)展受到挫折,就會造成“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來人格的變態(tài)、異常。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慮我們需要克服非理性沖動??朔α坎蛔?,沖突就讓非理性沖破防線,則產生異常心理和行為;如果沖不破防御,沖突會潛藏到潛意識之中,并以扭曲的形式變形表現自己。,行為主義模式,心理異常時“不良學習”
3、的結果 心理異常也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即“學習”的過程而予以否定,即所謂的“矯正”,存在人本主義模式,生活不是最求舒適,而是作為一個人存在于世 純真是最重要的,純真使人成為真正的自我,如果把幸福和快樂理解錯了,就會導致失望和焦慮。 “存在和責任”而形成的存在焦慮是人的基本焦慮。 有些焦慮是正常的,有些焦慮是神經癥性的。,第二節(jié) 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概念,第一單元 正常心理與異常的概念,正常心理 正常的、正確的反映、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guī)律性。 異常心理 喪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因各種因素導致的不能按社會認可的適宜方式行動,以致其行為后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第二單元 心理異常的判別
4、標準,常識性的區(qū)分 離奇怪異的言談、思維和行為 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 自身社會功能不完整 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心理異常的判別標準,統計分析的標準 心理特征符合常態(tài)分布,居中的大多數人屬于心理正常,而遠離中間的兩端被視為心理異常。,心理異常的判別標準,心理測驗的標準 通過心理測驗在標準情境下,取得被判別者行為樣本予以數量化描述并加以分析,以判別心理異常與否。,心理異常的判別標準,病因癥狀的標準 被判別者是否存在是否表現出相應的癥狀表現。,心理異常的判別標準,社會適應標準 當事人社會行為能力受損,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第三節(jié) 常見異常心理的癥狀,認知障礙 情感障礙 意志障礙 行為障礙 意識
5、障礙,認知障礙:感知覺障礙,感覺障礙:過敏、減退、缺失、內感不適 知覺障礙:病理性錯覺、幻覺(聽、視、嗅、觸、內臟性) 感知覺綜合障礙:視物變形癥,非真實感,感覺障礙,感覺過敏 感覺閾限降低,對低強度刺激的感受遲鈍。多見于神經癥或感染后虛弱狀態(tài)患者。 感覺減退 感覺閾限增高,見于抑郁癥狀、木僵狀態(tài)和意識障礙患者。 內感性不適 不明確、不具體的不舒適感,或難以忍受的異常感覺,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抑郁、或腦外傷后綜合癥。,知覺障礙,病理性錯覺 意識異常的情況下對客觀事物歪曲的認知,把客觀事物頑固的感知為性質完全不同的另一種事物,多見于精神病患者或意識障礙者,也見于癔癥患者。,知覺障礙,幻覺 幻聽:命
6、令性幻聽、評論性幻聽、爭論性幻聽等,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幻視:看到簡單不成形的形象,或整個景象或場面,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幻嗅 幻味 幻觸 內臟性幻覺,知覺障礙,真性幻覺 幻覺清晰、生動、位置精確與客觀事物一樣 假性幻覺 模糊、不生動、位置不精確,不是通過相應的感覺感知到的,而是存在于大腦中,感知綜合障礙,視物變形 視物顯大癥、視物顯小癥 視物錯位 周圍視物的距離發(fā)生了改變 時間感知障礙 感覺時間或停滯不前或飛馳而過 體型感知障礙 整個軀體或個別部分發(fā)生了變化 運動感知障礙 運動與靜止的混亂 多見于癲癇或精神分裂癥,認知障礙:思維障礙,思維聯想過程:思維奔逸,思維遲緩,貧乏,病理性贅述,思維散
7、漫,思維破裂,思維不連貫,思維中斷,思維插入,象征性思維,語詞新作,邏輯倒錯性思維,思維云集 思維內容障礙 妄想: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義妄想、影響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鐘情妄想、內心被揭露感 強迫觀念 超價觀念,思維奔逸,思維活動量增加和思維聯想速度加快 具體表現:語量多、語速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詞匯豐富,會出現音聯、意聯、隨境轉移。 多見于躁狂狀態(tài)或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fā)作。,思維遲緩,思維活動顯著緩慢、聯想困難、思考問題吃力、反應遲鈍。 具體表現:雨量少、語速慢、語音低沉、反應遲緩。 多見于抑郁癥狀或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郁發(fā)作。,思維貧乏,思想內容空虛,概念和詞
8、匯貧乏。 具體表現:對詢問無明確的應答性反應或回答非常簡單,沉默寡言,很少主動講話。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或器質性精神障礙癡呆狀態(tài),思維散漫,聯想松弛,內容散漫 具體表現:不中肯不切題,答非所問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早期,破裂性思維,思維散漫的嚴重表現。 具體表現:不能表達完整的句子,只是詞語的堆砌,內容支離破碎,雜亂無章,使人不解其意。,思維中斷,無意識障礙也無明顯外界干擾而出現思維過程的短暫中斷。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插入,思考過程中突然出現于主題無關的意外聯想,有明顯的不自主感,自感思維是被外力強加的,不受意志支配。 常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云集,不受意愿支配的飼草,強制性地大量涌現在腦內,內容
9、往往雜亂多變,毫無意義,毫無系統,與周圍環(huán)境無任何聯系。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躁狂癥,也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病理性贅述,思維活動迂回曲折,敘述事件不緊不慢,力求精細,過分詳盡的描述,患者并不覺得自己啰嗦,反而認為所講必不可少。 多見于癲癇、腦器質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礙、焦慮強迫癥和輕度智能低下。,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混淆象征與現實,把毫無邏輯關系的具體事物和抽象的概念生硬聯系起來,違反常人思維習慣。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語詞新作,自己創(chuàng)造文字、圖形并賦予其特殊含義。 多見于精神分裂,邏輯倒錯性思維,思維的邏輯性明顯障礙,推理過程荒謬、既無前提又缺乏邏輯根據。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妄想,以毫無根據
10、的設想為前提進行推理,違背思維邏輯,得出不符合實際的結論 對荒唐的結論堅信不移 原發(fā)性妄想 繼發(fā)性妄想,關系妄想,把與自己無關的事牽連到自己身上來,并堅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為自己而發(fā)。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被害妄想,堅信周圍某人或團伙對自己進行監(jiān)視、打擊、陷害甚至在食物中放毒。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和偏執(zhí)型精神病。,特殊意義妄想,認為周圍人的言行、舉動不僅與自己有關而且又一種特殊含義。 多見于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物理影響妄想,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縱。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 可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fā)作,精神分裂癥和腦器
11、質性精神障礙。,自罪妄想,毫無根據認為自己犯了嚴重錯誤和罪行,甚至認為自己是罪大惡極、死有余辜,應受懲罰。 主要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郁發(fā)作,也可見于精神分裂癥。,疑病妄想,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患了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也可見于更年期或老年期精神障礙。,嫉妒妄想,堅信配偶不忠,另有外遇。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者。,鐘情妄想,堅信某異性對自己產生了愛情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內心被揭露感,認為自己的想法未經語言文字的表達就被別人知曉 常見于精神分裂癥,強迫觀念,不合理或不必要地反復出現某種觀念、雖力圖擺脫,但仍難以克制,且伴有主觀上的被迫感和痛苦感。
12、 強迫回憶 強迫性窮思竭慮 強迫計數 強迫性懷疑 強迫性對立觀念 強迫意向,超價觀念,強烈情緒化并在意識中占主導地位的觀念,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片面且與事實情況相左。 多見于人格障礙和心因性精神障礙患者。,認知障礙:注意障礙,增強:神經癥、更年期精神障礙、各種妄想癥狀 渙散:各種神經癥、精神分裂癥 衰退:精神分裂癥、抑郁癥、腦器質性精神病、意識障礙、過度疲勞等 隨境轉移:躁狂癥或各種原因引起的躁狂癥狀 注意固定:妄想狀態(tài)或強迫癥 狹窄:智能或意識障礙的癡呆病人,認知障礙:記憶障礙,增強:躁狂、偏執(zhí)、抑郁 界限性遺忘:癔癥 順行性遺忘:腦外傷 逆行性遺忘:腦外傷、老年性精神病、嚴重精神創(chuàng)傷、CO
13、中毒 近事遺忘:腦器質性精神病 遠事遺忘:老年性癡呆 錯構:酒中毒 虛構:酒中毒、癡呆,認知障礙:智能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 癡呆,認知障礙:自知力,對自己本身精神狀態(tài)的認識能力 神經癥患者擁有完整自知力 精神病患者常表現自知力不全或喪失,認知障礙:定向力障礙,時間 地點 人物,情感障礙:情感性質改變,高漲 低落 焦慮 恐懼,情感障礙:程度改變,高漲:躁狂癥及各種精神病引起的躁狂狀態(tài) 低落:抑郁癥及各種精神病引起的抑郁狀態(tài) 焦慮:焦慮癥 恐怖:恐怖癥,情感障礙:性質改變,倒錯:精神分裂癥 遲鈍:精神分裂癥 淡漠: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腦器質性損害,情感脆弱:癔癥、神經衰弱和腦動脈硬化性精神病 易激
14、惹:躁狂狀態(tài)、癔癥,軀體性疾?。卓海┖推髻|性精神病 強制性哭笑:腦器質性精神病 欣快:麻痹性癡呆、腦器質性疾病,意志障礙,增強:妄想狂、精神分裂 減退:癔癥、精神分裂 缺乏:晚期精分、腦器質性精神病 倒錯:青春型或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 矛盾意向:精神分裂癥,行為障礙,興奮 木僵 違拗 蠟樣屈曲 緘默 被動型服從 刻板動作 強迫,意識障礙,對周圍環(huán)境:嗜睡-昏迷 自我意識障礙:人格解體、多重人格,第四節(jié) 常見精神障礙,精神障礙的分類和診斷系統,CCMD-3 DSM-IV ICD-10,精神障礙分類(CCMD-3),00:腦器質性與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10: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20:精神
15、分裂癥,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30:情感性(心境)障礙 40:神經癥與心因性精神障礙 50:心理生理障礙:進食睡眠性功能 60: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 70: 精神發(fā)育遲滯 80: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90:其他精神障礙及與精神衛(wèi)生相關的幾種情況,幻覺,妄想,言語散漫,行為怪異,激越性行為,什么是精神病性障礙?,現實檢驗能力損害幻覺、妄想等 自知力缺乏沒有病感,精神病性疾病的特征,精神分裂癥,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 精神活動不協調 不能區(qū)別現實和想象,流行病學資料,精神病性障礙中最常見的形式 緩慢起病 多在青壯年發(fā)病 通常意識清晰、智能正常 病程遷延、反復加重 時點患病率5.
16、31, 終生患病率6.55(93) 沒有性別差異,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有哪些,陽性癥狀正常功能的歪曲或者過度 陰性癥狀相關的正常行為、功能的缺乏,幻覺,錯覺,妄想,怪異行為,思維障礙,陽性癥狀,陰性癥狀,情感淡漠、 遲鈍,意志缺乏,注意損害,思維貧乏,社會隔離、 愉快感缺乏,什么是幻覺?,缺乏客觀刺激的知覺體驗 涉及各個感覺器官 最常見聽幻覺、視幻覺 病人視幻覺為真實體驗 威脅、侮辱、譴責等 評論、命令、回響等,什么是錯覺?,對刺激的錯誤知覺 是一種歪曲的知覺 可見于正常人如光線暗淡時 錯視最常見,什么是妄想?,是一種病理信念 堅信不移、不能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說服 與病人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不符
17、常見被害、關系、夸大、影響、鐘情、嫉妒,什么是怪異行為?,不協調性興奮做鬼臉、叫喊 木僵、蠟樣屈曲、違拗 模仿、刻板 沖動/攻擊行為,什么是思維障礙?,思維過程沒有邏輯性 觀念之間沒有聯系 常見思維散漫、破裂、貧乏、中斷、病理性象征性思維、語詞新作 思維插入、被竊、洞悉、廣播,什么是情感淡漠?,缺乏正常表達情緒的能力 表現刻板面容 很少有姿勢改變或隨意動作 沒有眼神交流 缺乏情感反應 缺乏語言音調的變化,什么是思維貧乏?,對問題反應遲鈍 回答簡單、難于深入 言語內容單調乏味,什么是意志缺乏/減退?,缺乏動力/動力不足 表現缺乏勤奮和堅忍不拔 衛(wèi)生差、不修邊幅 情感平淡、冷淡 缺乏能量/動力,精
18、神分裂癥的臨床分型,偏執(zhí)型,青春型,緊張型,單純型,未定型,偏執(zhí)型臨床表現,幻覺、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 青年和中年為主 繼發(fā)情緒和行為異常 最常見的類型 預后較好,青春型的臨床表現,聯想障礙、情感不協調、行為障礙為主 思維散漫、破裂、幼稚或沖動行為 伴有片段的幻覺、妄想 起病較急 年齡較輕 預后較好,緊張型的臨床表現,緊張癥狀群為主要臨床表現 緘默、木僵、蠟樣屈曲、違拗、刻板言語和動作等 可以有沖動行為 起病急 預后好,單純型臨床表現,以陰性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 情感淡漠、思維貧乏、注意損害、社會隔離、意志減退/缺乏 早期類神經衰弱表現、性格改變內向等 起病緩慢 發(fā)病年齡早 預后差,精神
19、分裂癥的診斷,診斷程序 評估工具 診斷標準 鑒別診斷,診斷程序,精神異常病史(主述、誘因、起病、變化、目前狀況) 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 精神檢查 實驗室檢查(包括腦電圖、腦誘發(fā)電位、神經心理測定、影像學檢查),常用評估工具,簡易精神癥狀評定量表(BPRS),陽性癥狀群評估量表(SAPS),陰性癥狀群評估量表(SANS),陽性陰性癥狀群評估量表 (PANSS),臨床大體印象量表(CGI),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CCMD-3,癥狀標準 嚴重程度標準 病程標準 排除標準,癥狀標準,反復出現的言語性幻聽 思維散漫、破裂、言語不連貫;思維貧乏 思維插入、被竊、被廣播、思維中斷 被動、被控制,被洞悉
20、體驗 原發(fā)性妄想或其它荒謬的妄想 思維邏輯倒錯、病理性象征性思維、語詞新作,癥狀標準,情感倒錯,或明顯的情感淡漠 緊張綜合征、怪異行為,或愚蠢行為 明顯的意志減退或缺乏 以上癥狀至少2項,并非其它所致。,嚴重和病程標準,自知力缺乏,并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或無法進行有效交談 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1個月,排除標準,排除器質 性疾病所致,排除精神活 性物質所致,排除其它功能 性精神障礙,治療,治療原則 治療方法 治療選擇 治療療程 治療注意事項,治療原則,藥物治療為主 在??漆t(yī)生指導下使用 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達到治療劑量 掌握所用藥物的主要不良反應 劑量個體化 用足療程再評判藥物的療效 安全、
21、有效、不良反應少、方便、價廉,靜脈點滴,肌肉注射,口服藥物,門診治療 住院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 (電休克/ 電抽搐治療),治療方法,治療選擇,住院治療,病情重、病人不合作、有沖動行為、家庭支持少、對自己、他人和社會有危險,門診治療,病情輕、病人合作治療、家庭支持好,常用藥物,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 多受體作用,D2受體為主 不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雙受體作用,5-HT2/D2,治療療程,藥物足量治療6-8周無效應該換藥 治療有效維持使用 癥狀完全消除,病情緩解后仍需要維持原劑量治療1-3月,方可緩慢減量鞏固/維持治療,預防復發(fā) 維持治療劑量是原劑量,或原劑量的1/4-2/3。 時間2-3年,反復者
22、長期治療,電抽搐治療,適用于嚴重的興奮躁動、沖動行為、木僵、違拗、拒食、行為紊亂、情緒低落、嚴重緊張不安、情感衰退等 療程通常10-12次,根據病情不同增減次數,藥物不良反應,服藥后開始定期體格檢查(心率、血壓、體重) 神經系統檢查(EPS、鎮(zhèn)靜、記憶) 胃腸道(惡心、嘔吐、便秘、口干) 實驗室檢查(肝功能、心電圖、腎功能、血象、血糖、血脂等) 其它如性功能,康復治療,集體活動如娛樂、體育 作業(yè) 生活能力訓練(家政等) 職業(yè)訓練(縫紉等) 專業(yè)知識教育 家庭精神衛(wèi)生知識教育,急性短暫精神病性障礙 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分裂-情感性障礙 周期性精神病 感應性精神病,其它精神病性障礙,急性短暫精神病性障
23、礙,分裂樣精神病-符合癥狀標準,病程不到1個月 旅途性精神病-旅途、疲勞、擁擠、缺氧、缺乏睡眠/營養(yǎng)、應激。停止旅途和充分休息后很快緩解,病程1周內緩解。 妄想陣發(fā)-無明顯誘因突然產生多種結構松散,變換不定的妄想,可有錯覺、短暫幻覺、恍惚等,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指一組以系統妄想為主要臨床癥狀 妄想內容較固定,有一定的現實性,不經了解,難辨真?zhèn)?一般沒有幻覺,即使有也持續(xù)短暫 不涉及妄想時,病人無明顯的其他心理方面異常 病程3個月,周期性精神病,指一組急性起病 反復發(fā)作、癥狀相仿 自主神經癥狀、精神癥狀、內分泌失調為主要臨床表現 精神癥狀有思維、情感、行為、意識等 女性多見,發(fā)作與月經有關 病程2周
24、,6個月內3次發(fā)作 抗精神病藥物效果不明顯,不能預防復發(fā),感應性精神?。ǜ袘酝胝系K),以系統妄想為突出癥狀 發(fā)生于同一環(huán)境或家庭中兩個關系極為密切的親屬或摯友中(如母女、夫妻、師生等) 妄想內容相似 感應者處于權威地位,被感應者具有馴服、依賴的人格特點 病程遷延,脫離環(huán)境被感應者可緩解,心 境 障 礙,概 述,心境障礙,又稱情感性精神障礙或情感性障礙,其中,躁狂發(fā)作、抑郁發(fā)作和雙相障礙(躁郁癥),通常稱為情感性精神病。 心境障礙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低落為特征,伴有思維和行為改變。有反復發(fā)作傾向,發(fā)作后可緩解,但也可能殘留某些癥狀。,臨床上,將只有抑郁發(fā)作(而無躁狂發(fā)作史),或只有躁狂發(fā)
25、作(而無抑郁發(fā)作史)的稱為單相情感性精神障礙。將既有躁狂發(fā)作,又有抑郁發(fā)作的稱為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 單相抑郁發(fā)作多見,雙相其次,單相躁狂少見。,CCMD-3 對心境障礙分類詳盡,同時,根據不同分類依據,又存在不同的其他分類系統,但臨床上診斷與處理心境障礙主要是針對以下發(fā)作: 躁狂發(fā)作 抑郁發(fā)作 雙相發(fā)作,躁狂發(fā)作:臨床特點,躁狂發(fā)作以心境高漲為核心癥狀,可從欣快高興到興奮狂躁,或激惹不寧。心境高漲與其處境不相稱,并伴有思維、行為和軀體的相應癥狀。社會功能受損。 特征性癥狀:1. 心境高漲 2. 思維奔逸 3. 意志活動增強 4. 軀體癥狀 5. 其他癥狀,躁狂發(fā)作診斷標準(癥狀標準) CCM
26、D-3,以情緒高漲或易激惹為主,并至少有下列3項(若僅為易激惹,至少需4項)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隨鏡轉移; (2)語量增多; (3)思維奔逸、聯想加快或意念飄忽; (4)自我評價過高或夸大; (5)精神充沛、不感疲乏、活動增多、或不斷改變計劃和活 動; (6)魯莽行為(如揮霍、不負責任、或不計后果的行為等); (7)睡眠減少; (8)性欲亢進。,2.躁狂發(fā)作診斷標準,【嚴重標準】 嚴重損害社會功能,或給他人造成危險或不良后果。 【病程標準】 (1) 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xù)1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癥狀,但不符合分裂癥的診斷標準。若同時符合分裂癥的癥狀標準,在分裂癥狀緩解后,滿
27、足躁狂發(fā)作標準至少1周。,病例: 王某 男 41歲 職工 高中文化,兩年前因與單位經理爭吵被辭退。一個月后出現情緒興奮、言語增多、好管閑事,自稱要寫劇本、出小說、拍電影。一次購買2000元假手飾送親友。每天打數10次電話,清晨5時約朋友談心。睡眠減少,外出不歸。情緒高漲,言行異常持續(xù)近2月,因管理困難,首次住入精神衛(wèi)生中心。經碳酸鋰、氯丙嗪等合并治療3個月后,顯進出院。出院診斷“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fā)作)”。出院后緩解良好,另找工作,并勝任。 以后停止服藥和門診隨訪。三個月前,因單位效益差下崗,逐漸出現語言增多,夜眠減少,情緒興奮,精力充沛,容易激惹,常與妻子、鄰居爭吵。揮霍無度,一天買西裝1
28、套、休閑西裝6件、襯衫2件、皮鞋2雙。自夸“在上海沒有我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外追逐女性,性欲亢進。因舊病復發(fā),第2次入院。,病例診斷,癥狀標準1.以情緒高漲,并伴有激惹為主。 2.具有下列癥狀(標準8項中,至少34項): (1)語言增多; (2)自我評價過高; (3)精力充沛、活動增多;(4)魯莽行為、 揮霍無度; (5)睡眠減少; (6)性欲亢進。 3.兩次發(fā)病,首次診斷“情感性障礙(躁狂發(fā)作)”,緩解期精神正常,勝任工作。 嚴重標準:損害社會功能,給他人造成不良后果。 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持續(xù)一周以上(本患者首次持續(xù)2月余,第二次3個月)。 診斷: 心境障礙(復發(fā)性躁狂),雙相障礙,是指
29、目前發(fā)作符合躁狂或抑郁標準,而以前有過相反狀態(tài)的發(fā)作(至少1次); 或患者處于躁狂抑郁混合發(fā)作狀態(tài), 傳統稱為躁狂抑郁癥 ( 躁郁癥 )。,病例: 謝某 男 52歲 工人 初中文化,37歲時, 無明顯誘因出現興奮、話多、與人爭吵、亂化錢、夜不眠、不能勝任工作,后轉為情緒低落、語言減少、終日臥床、經常在無人時聽到有人講話,煩躁激惹,有自殺行為,被首次送入院,診斷 “雙相情感性障礙(抑郁相)”,住院2月余出院恢復工作。以后于 1989年、1991年、1998年、2001年和2002年先后6次發(fā)病并住院治療。分別診斷為 “雙相情感性障礙(抑郁相)”, “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相)”。每次發(fā)作間歇言行正
30、常,并能恢復工作和正常生活。 2002年3月末次出院后在家休養(yǎng),因鄰里小事發(fā)生爭吵后,出現睡眠減少,情緒激惹,經常聽到有人講話聲而不見其人。興奮話多,內容夸張自大。拒絕服藥和門診隨訪,外出不歸、毆打家人,踢壞鄰居房門,自稱 “本人神經病又發(fā)作”,揚言用刀殺人,病情持續(xù)一月余,第7次被送入院。,病例診斷,病史: 病程10余年,7次住院,均診斷為 “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有躁狂發(fā)作,也有抑郁發(fā)作。 本次:癥狀標準 以情緒高漲、興奮激惹為主。具有以下癥狀: (1) 語言增多; (2)自我評價過高; (3)睡眠減少;(4)有幻聽; (5)行為沖動,有傷人企圖。 嚴重標準:損害社會功能,給他人造成影響。
31、 病程標準: 本次發(fā)作持續(xù)超過一周 (一月以上)。 診斷:雙相障礙,目前為躁狂發(fā)作,心境障礙的治療處理,治療處理以控制和預防發(fā)作為主。 躁狂發(fā)作的治療處理 1. 多數患者需住院治療, 及時用藥, 加強護理。 2. 藥物治療 (1) 鋰鹽 (2) 其他心境穩(wěn)定劑 (3) 抗精神病藥 3. 電抽搐治療,雙相障礙的治療和處理,1. 多需住院,及時予以治療,加強護理。 2. 根據雙相發(fā)作的當時狀態(tài)予 以對癥治療和處理,即躁狂發(fā)作治療躁狂; 抑郁發(fā)作治療抑郁; 混合發(fā)作常以心境穩(wěn)定劑(如鋰鹽等)作為首選藥物,并結合發(fā)作狀態(tài)的特點聯合應用其他藥物。 3. 雙相障礙治療時易發(fā)生躁狂或抑郁狀態(tài)經治療后相互轉換
32、,治療處理中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對雙相障礙的抑郁發(fā)作患者,除應用抗抑郁藥外,常需合并鋰鹽治療。,預防復發(fā),心境障礙 (單相或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 ) 易反復發(fā)作, 治療緩解后需預防復發(fā)。 1. 藥物維持治療 使用鋰鹽等心境穩(wěn)定劑或抗抑郁藥。 2. 定期隨訪,接受心理治療。 3. 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抑郁癥的概念(Depression),抑郁癥是情感性精神疾病或心境障礙的一個類型,也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臨床上以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缺乏為主要特征的抑郁發(fā)作。,抑郁癥的流行病學,時點患病率:成年男性 2- 3% 成年女性 5- 9% 終生患病率: 男性 5-12% 女性10-25%,抑郁癥的病因,
33、生物: 5-羥色胺系統 去甲腎上腺素系統 其他神經遞質 遺傳、內分泌等 心理:成長經歷;應激 社會,抑郁癥的臨床表現,女性抑郁癥患病比例是男性的2倍。 好發(fā)年齡在25-44歲,65歲后首次發(fā)病少。 情緒低落、興趣或愉快感缺失為抑郁癥最突出、最典型的癥狀。且至少持續(xù)2周。 情緒低落的特點是患者感到抑郁、悲傷、絕望、失去信心或神情沮喪??蓮幕颊叩哪槻勘砬?、動作行為觀察得到。多數患者伴有焦慮。,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續(xù)),興趣或愉快感缺失主要表現為對習慣的興趣愛好及娛樂活動缺乏動力。給人一種脫離社會、封閉自己的印象。部分患者性欲望、性活動明顯減少。 部分患者訴說沒有感覺,或整天擔憂,或易激性增高.還有部
34、分患者以軀體不適為突出主訴,如軀體疼痛等(舊稱隱匿性抑郁癥)。,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續(xù)),食欲減退是常見的癥狀,患者為生存而強迫自己進食,但沒有饑餓感。體重下降明顯。個別患者為食欲增加,體重增加。 睡眠障礙是抑郁癥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早醒是抑郁癥的特點。其他睡眠障礙有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后難以入睡、徹底不眠。個別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度。,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續(xù)),可出現精神運動性遲滯,如言語、思維、動作緩慢,嚴重者達木僵程度?;蛘弑憩F為激越,如坐立不安等。 患者經常感到能力下降、精力不足、軀體易疲勞。 自責或無用感、“廢人感”也是常見的癥狀?;颊哌^分夸大自己的缺點或不足,嚴重者可達妄想程度,如自罪妄
35、想。,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續(xù)),多數患者體驗到思維能力、注意力、決策能力明顯受損,并常常歸咎于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明顯下降。 厭世感、自殺觀念、自殺企圖是抑郁癥常見癥狀,也是最危險的癥狀。自殺觀念、自殺企圖或自殺行為常與抑郁癥的嚴重程度有關。自殺較難預料。,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續(xù)),少數患者伴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通常與抑郁情緒一致,但持續(xù)時間短暫,一般不超過2周。 其他伴隨的精神障礙有強迫癥、神經性厭食、驚恐障礙、酒依賴等。 抑郁發(fā)作病程一般約6個月,少數長達1-2年。病程長短與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發(fā)作次數有關。,抑郁癥的診斷,以情緒(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 至少伴有下列4項癥狀: 1.對
36、日?;顒訂适d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xù)疲勞;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疚感, 可達妄想程度;,抑郁癥的診斷(續(xù)),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6.反復出現想死之念,或有自殺行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欲不振、或食欲減退、體重明顯下 降;或食欲增加、體重明顯增加; 9.性欲明顯減退。,抑郁癥的診斷(續(xù)),病程持續(xù)至少2周。 社會功能受損,或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評定抑郁的常用量表,HAMD:17項。分值:24,17,7 SAD BDI CES-D:16無,16-19可能,19肯定,抑郁癥,到2020年,抑
37、郁癥將位居世界致殘性疾病的第二位(WHO 1998)。 因重性抑郁癥住院的病人有15%的概率自殺。 典型的抑郁癥病人94%經治療可以得到康復,只有6%可轉為慢性。 只有不足10%的重性抑郁癥病人得到充分的治療。 Hirschfeld and Keller,1987,綜合性醫(yī)院中的抑郁癥,普通門診病人: 9% 急性住院病人:30% Katong W . J Clin Psychiatry 1990,綜合性醫(yī)院中的抑郁癥,抑郁癥狀被忽視的原因: 非特異性的軀體主訴 治療的副作用 疾病自然的情緒反應,抑郁癥,抑郁癥漏診或未經有效治療的后果是嚴重的: 15%未經治療的重癥抑郁病人會自殺。 Regier
38、 DA. JAMA 1990,自殺研究:幾個概念,Completed suicide: 自殺死亡. Suicide attempt: 自殺未遂. Suicide ideation: 自殺意念. - DSM-IV標準,全球自殺率示意圖,全球自殺率:年齡性別分布,全球自殺率,中國自殺率:WHO, GBD,99年11月在北京WHO-Ministry of Health collaborative meeting 上衛(wèi)生部副部長殷大奎報告1993年中國自殺率22.2/100000 衛(wèi)生部1987年起向WHO做官方死亡率報告(包括自殺率,WHO.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Annu
39、al. Geneva: WHO, 1989, 1990, 1993, 1995; /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 WHO, 1999.) GBD study對中國預防醫(yī)學會的死亡率數據做了一些修正,得出中國1990年自殺率為30.3(哈佛學者:Murray CJL, Lopez AD);WHO用類似的修正方法估計中國1998年自殺率32.9。,中國自殺率: Phillips MR. Suicide rate in China. Lancet 2002 95-98 in China: annual suicide rate: 23/1000
40、00,中國每年自殺死亡人數: 287000 占所有死亡人數3.6% 在15-34歲人群中為首位死亡原因 (19%) 女性比男性高25% 大量自殺發(fā)生在農村青年女性 93%自殺發(fā)生在農村 農村自殺率為城市的三倍 中國占世界人口21%;中國自殺人數占世界自殺總人數的44%;中國女性自殺人數占世界女性總自殺人數的56%。 女性自殺年齡段有2個高峰:青年和老年 男性呈線性上升,各國自殺率,美國:1981年11.5;1998年10.4 (/10萬) 男性18.7,女性4.4; 白人/黑人:2/1 低于 1/10萬的國家: Syria, Egypt, Lebanon 高于40/10萬的國家: 多為前蘇聯
41、最高:Hungary(60/10萬) 美國、澳洲第一代移民的自殺率和他們原國家的自殺率類似文化、種族是重要影響因素?,自殺高危因素:Stress-Diathesis Model,精神疾病: 90%符合某種精神障礙 60%為情感障礙 其余為分裂癥、酒依賴、物質濫用、人格障礙(邊緣型和反社會型)、焦慮障礙等。尤其是主觀抑郁、無望、自殺觀念明顯者 而癡呆、精神發(fā)育遲滯不顯著,自殺高危因素(續(xù)),軀體疾病 社會快速現代化(Durkheim E 1992 London) 負性生活事件:喪失、生活變更、創(chuàng)傷、自戀性傷害等。 自殺未遂史,急性應激,嚴重慢性應激,低生活質量,嚴重人際沖突,有直系親屬或朋友自殺
42、。,自殺高危因素:中國特點,Self poisoning with pesticide. Michael R Phillips, BMJ 2003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Michael R Phillips, Lancet 2002 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99. Michael R Phillips, Lancet 2002 僅63%符合某種精神障礙診斷(原數據為2-24%,31%),國外90%。 僅40%符合情感障礙診斷,國外60%。 農村青年女性沖動性自殺多:農藥問題、有無宗教或法律禁忌? 僅7%接受過精神衛(wèi)
43、生服務,國外55-89%,自殺高危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社會/家庭及其活力出現障礙 受教育程度低 法律困境 不穩(wěn)定的社會地位 醫(yī)療服務差 貧窮 社會隔離:Social isolation 暴力 易獲得致命方式,自殺未遂后再次自殺的預測因素,男性 45歲以上 獨身、離異、寡居 失業(yè)或退休 慢性軀體疾病 嚴重精神障礙 人格障礙 酒/物質濫用 暴力手段 留下遺書,綜合性醫(yī)院中的抑郁癥,抑郁癥可加快內科疾病的進程,使內科疾病的死亡率增高,超過了預期的單純內科疾病的死亡率。 Rovner BW. JAMA 1991,抑郁癥和心臟病,15%到25%的心臟病人患重癥抑郁,比普通人群高3倍,也高于其他慢性病人。
44、 Caney PM. Am J Cardiol 1987 Forrester AW. Int J Psychiatry 1992 Gonzalex MB. Depression 1996 Wells KB. Am J Psychiatry 1993,抑郁癥和腫瘤,不同腫瘤患者患抑郁癥的幾率不同??傮w來說,約為24%。 腫瘤患者患抑郁癥與住院、軀體功能差、生活質量低、缺乏社會支持有關。但大部分未得到特異性的抗抑郁治療。 Mc Daniel JS.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 52:89-99.,抑郁與焦慮,抑郁癥與焦慮相伴發(fā)是規(guī)律而非例外 目前的證據無法解釋這種重疊 焦慮
45、-抑郁相伴發(fā)者預后較差 (自殺危險增加) 如果焦慮或驚恐障礙患者的抑郁情緒較嚴重或反復出現,則常常使用抗抑郁藥 Keller MB et al. J Clin Psychiatry 1995;56:22-9,重性抑郁癥的后果,損害心理社會功能 人際關系 娛樂活動 性活動 總的生活滿意度 Coryell W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3;150:720-7.,青少年及成年的重性抑郁癥與自殺,因重性抑郁癥而住院的成人中有15%的概率采取自殺 青少年自殺 在過去30年中上升三倍 在美國為繼事故后的第二位死因 青少年的重性抑郁癥常常被漏診、誤診或得不到恰當的治療 Robins
46、 and Kulbok. American Psychiatry Press 1988 Eisenberg L. Pediatr Ann 1984;13:47-53.,老年抑郁癥與自殺,患病率 在全部自殺成功者中占25% 自殺成功的比例較年輕人高 80%的自殺企圖者為抑郁癥患者 初級保健的重要性 自殺成功的人有30%在死前一周內曾經到初級保健醫(yī)生處就診 自殺成功的人有70%在死前一月內曾經到初級保健醫(yī)生處就診 Conwell Y. Cnisis 1994;15:153-54.,重性抑郁癥的心理社會后果,5年的前瞻性研究結果: 隨訪時已恢復2年的患者仍然具有廣泛而嚴重的功能損害,包括與朋友及家人
47、的關系、娛樂活動、性活動及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 Coryell W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3;150:720-7,抑郁癥是否已經得到充分的治療,重性抑郁癥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足夠藥量、足夠療程的治療。 可能的解釋:醫(yī)生對抑郁癥漏診;病人拒絕治療或治療的依從性低;在心理社會治療與軀體治療方面,醫(yī)生傾向于選擇前者;擔心副作用、其他禁忌癥及藥物的過量中毒問題。 Keller MB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86;43:458-66,抑郁癥的治療,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藥物治療:TCA、SSRI、MAOI、 SNRI- 電休克
48、治療:無抽搐電休克,SSRI的臨床療效,優(yōu)點 1.過量致死的可能降低 2.副作用大多輕微 3.對抑郁癥及多數焦慮障礙有效,已證實的適應癥有: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 OCD、PTSD、 神經性貪食癥 不足:開支過高 Preskorm SH. J Clin Psychiatry 1993 Dement WC. JAMA 1993,維持治療,目標在于預防再次發(fā)作(復發(fā)) 需要進行維持治療的患者為: 3次重性抑郁發(fā)作,或 2次發(fā)作,情感障礙家族史陽性,快速復發(fā), 發(fā)病時年紀較大或嚴重發(fā)作,同時有焦慮障礙或物質濫用問題 維持治療藥量與起初有效治療量相等 治療時間應相當于2個發(fā)作周期(4-5年) 減藥停
49、藥應緩慢進行,抑郁癥的處理:經濟方面,高達80%的開支為間接開支 在美國,抑郁障礙造成的經濟負擔比冠心病、關節(jié)病及II型糖尿病高 抑郁癥常常未 能被及時識別,其危害較之其他嚴重疾病更為隱蔽 Souetre E et al. Therapie 1993; 48:81-8. Boyer P et al. Pharmacoeconomics 1998; 13:157-69. Greenberg PE et 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3; 54: 419-24.,結論,抑郁癥會對社會造成巨大負擔 但其識別率和治療率均相當底 抑郁癥是可治療的疾病 如治療率增加,則抑郁癥的
50、間接開支可大大降低,神經癥,精神障礙分類(CCMD-3),00:腦器質性與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10: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20:精神分裂癥,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30:情感性(心境)障礙 40:神經癥與心因性精神障礙 50:心理生理障礙 60: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 70: 精神發(fā)育遲滯 80: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90:其他精神障礙及與精神衛(wèi)生相關的幾種情況,以往的神經癥分類(CCMD-2-R),恐懼癥 焦慮癥 強迫癥 疑病癥 神經衰弱 抑郁性神經癥 癔癥,神經癥:CCMD-3,恐懼癥:場所、社交、特定 焦慮癥:驚恐障礙、廣泛性焦慮 強迫癥 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化、疑病等 神經衰弱,驚恐障礙,
51、引言,設想一個人心不在焉地邁下街沿走上橫道線。突然,一陣刺耳的緊急剎車聲讓她注意到一輛飛速行駛的汽車在她前面嘎然停下。她頓時心跳加速,驚出一身冷汗,好像靈魂就要出竅,那輛車差點撞上她。這個女人渾身顫抖地僵住在橫道線上,心中想,今天沒出事真是謝天謝地,以后走路得多留神,然后繼續(xù)趕路。對一次差點危及生命的事件,她反應得很恰當。,引言,另外一個人,正在游泳池邊休息,突然覺得渾身不舒服,那情形與穿馬路的女人感受到的應激性反應一樣,雖然沒有明顯的原因,他卻感到乏力、胸痛,大腿發(fā)抖,并且有一種快要死去的感覺。這個人可能正處于心臟病發(fā)作,或者他可能是一個驚恐障礙患者,這樣的患者在人群中有成千上萬。,引言,某
52、些人的神經系統會在不恰當的時候發(fā)出危險信號。在沒有受到任何刺激的情況下,他們會感受到與在危險的處境中相似的情緒和軀體體驗。驚恐發(fā)作似乎突然降臨,甚至在找不出任何可以讓人害怕的地方也會發(fā)生。 一般來說,驚恐發(fā)作持續(xù)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它會讓人感覺好象心臟病發(fā)作,馬上要死去,或好象自己要發(fā)瘋了。驚恐發(fā)作的人描述:“這是讓我感到最恐怖的體驗”,引言,驚恐發(fā)作病人第一個本能反應是沖到醫(yī)院看急診或者去看心臟病專家,但許多醫(yī)生對驚恐障礙并不熟悉,當從各項檢查難以為驚恐發(fā)作找到一個解釋時,病人會被以“沒什么”或“那只是有些緊張”這樣的保證打發(fā)回家。 驚恐障礙者在得到治療之前,有時已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被從一個又
53、一個醫(yī)生之間推來推去,直到某個醫(yī)生認為存在一種真實的可以治療的問題為止才被注意。,“最杰出的冒名頂替者”,獲得正確的診斷對于有驚恐障礙的患者而言是最大的困難之一。驚恐障礙被認為是醫(yī)學中最杰出的“冒名頂替者”之一,因為它的各種癥狀同那些見于諸如心臟病發(fā)作,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甲狀腺疾病等,其他各種功能失調的癥狀是相似的。,驚恐障礙: 描述,驚恐障礙指反復的、有時為不可預料的焦慮或驚恐發(fā)作。 發(fā)作突如其來,讓人極端痛苦,持續(xù)幾分鐘或更久一些。 在驚恐障礙中,發(fā)作不限于發(fā)生在特定的可預料的情境中,而可在任何情境中。 驚恐發(fā)作后會持續(xù)擔心再次發(fā)作。,驚恐發(fā)作的常見癥狀,氣短,心臟劇跳,頭暈或輕度頭痛,手
54、麻、足麻,胸部壓緊或疼痛感,窒息感,暈厥,出汗,震顫或顫動,潮熱或寒戰(zhàn),不真實感,迫切想逃脫,口干,惡心,難以集中思想或講話,肌肉緊張,視物模糊,怕死去、失去控制或發(fā)瘋。,驚恐發(fā)作的特點,在驚恐發(fā)作中患者一般竭力想逃開某種特定的情境以期望驚恐停止,或者尋求幫助以防崩潰、心臟病發(fā)作或發(fā)瘋。,驚恐發(fā)作的特點,驚恐發(fā)作有時(并不總是)會導致對某些情境的廣場恐怖樣回避,在這種情境中感到躲避很困難或令人難堪,或者感到不能立刻得到別人的幫助。因此,可分為驚恐障礙伴廣場恐怖癥和驚恐障礙不伴廣場恐怖癥兩種類型。,驚恐障礙的發(fā)病機制,遺傳因素或者軀體生化方面的變化與環(huán)境應激(或者說生活事件)一起,共同起著重要的
55、影響作用。 把某些軀體感受解釋為危險信號的人發(fā)病傾向高。 首次發(fā)病經常是起病前有壓力很大的生活事件發(fā)生,諸如:失去親人,生活搬遷或者婚姻破裂等。,驚恐障礙的診斷,一、癥狀標準 二、嚴重標準 三、病程標準,一、癥狀標準:,驚恐發(fā)作需符合以下 4項: 1)發(fā)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以致發(fā)作不可預測; 2)發(fā)作間歇期,除害怕再發(fā)作外,無明顯癥狀; 3)發(fā)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及明顯的自主神經癥狀,并常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頻死恐懼,或失控感等痛苦體驗; 4)發(fā)作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峰,發(fā)作時意識清晰,事后能回憶。,驚恐障礙的診斷,二、嚴重標準:病人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 三、
56、病程標準:在 1個月內至少有 3次驚恐發(fā)作,或在首次發(fā)作后繼發(fā)害怕再發(fā)作的焦慮持續(xù) 1個月;,驚恐障礙的流行病學,約有20%的成人至少有過一次驚恐發(fā)作的體驗。然而只有2%的人群一年中經歷的驚恐發(fā)作非常頻繁,符合驚恐障礙的診斷標準。 一般起病于二十幾歲時,而首次發(fā)作通常出現在近20歲時。 這種障礙會在家屬中發(fā)生,而且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大約為 23 :1 。,驚恐障礙的病程,如果不治療,一周可以有數次驚恐發(fā)作,甚至每天都有發(fā)作。反復發(fā)作持續(xù)數周至數月,甚至達數年,并導致廣場恐怖。,驚恐障礙的預后,好的治療結果有賴于患者能配合進行相關的技能訓練來控制與驚恐有關的軀體感覺癥狀。許多嚴重或者病程長的患者
57、需要認知-行為治療。,驚恐障礙的治療,1、連續(xù)評估 2、根據患者的需要進行宣教,讓其認識疾病的本質。 焦慮及“戰(zhàn)斗或逃避”反應的本質 驚恐發(fā)作的特點 過度換氣在焦慮中的作用 驚恐患者常見的恐懼,驚恐障礙的治療,3、指導患者不要回避任何情境或場合,即使這使他感到很不舒服。否則回避可能導致廣場恐怖癥,提高殘疾程度。,驚恐障礙的治療,4、提供控制焦慮癥狀的訓練技能,鼓勵患者系統練習以下技能: 呼吸控制-緩慢呼吸訓練 放松訓練,驚恐障礙的治療,5、鼓勵患者不要用鎮(zhèn)靜藥來控制焦慮,一些嚴重的患者用抗抑郁藥來控制驚恐發(fā)作是有效的。,驚恐障礙(急性焦慮)案例,D先生今年四十三歲,原在一家國營企業(yè)擔任倉庫管理
58、員。半年多前,一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感到有些胸悶和頭暈,他以為是一天工作下來勞累了一點,只要回去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沒想到就在快要到家門的樓梯上他突然感到一陣氣透不過來的感覺,胸口陣陣刺痛,心臟狂跳,好象有一股熱血從全身朝腦門上涌,伴隨著強烈的恐懼,他感到自己馬上就要不行了,用足所有的力氣闖進家門倒在床上。,家中只有七十來歲的老母親在,看到人高馬大的兒子(1.80米)跌跌撞撞地進門就往床上倒,也大吃一驚,忙走上前去看是怎么回事,只見兒子躺在床上滿臉驚恐,手摸著胸口,渾身是汗,拼命地呼吸,老母親二話不說,連忙打120叫救護車,并叫上二個鄰居幫忙把D先生送到了醫(yī)院的急診室。經過醫(yī)院的各種檢查,結果除了“心動過速,偶見房性早搏”以外,其他的結果均顯示正常。掛了一瓶鹽水,醫(yī)生看看情況沒什么特別,就叫D先生可以回去了,看著D先生的一臉茫然和疑惑,醫(yī)生又加了一句:“有什么不舒服請再來”。,到家后,D先生非常擔心萬一自己的“心臟病”再次發(fā)作,因為這種感覺實在太恐怖了,之后的幾天里又發(fā)作了兩次,結果又是去醫(yī)院急診,各種檢查結果也沒發(fā)現有什么異常。他不明白為什么醫(yī)生會查不出他的毛病,多次去了許多大醫(yī)院的專家門診,都告訴他沒什么毛病,讓他放心,但他實在放心不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執(zhí)業(yè)醫(yī)師定期考核個人述職報告7篇
- 應聘應屆生的自我介紹范文
- 建筑工程入門基礎知識普及
- 家電導購培訓
- 大學法制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2018山西道法試卷+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國自動化設備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重磅發(fā)布
- 多模GNSS精密單點定位選星方法研究
- 線粒體乳酸攝取氧化復合物促進失巢乳腺癌干細胞特性和轉移潛能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擔保合同電子化簽訂與存證服務
- 江蘇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2025屆高校畢業(yè)生第二次招聘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語文】第23課《“蛟龍”探?!氛n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北師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二章測試題及答案
- 2025警察公安派出所年終總結工作匯報
- 機動車檢測站新換版20241124質量管理手冊
- 2024年決戰(zhàn)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培優(yōu)b卷)
- 中國游戲發(fā)展史課件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chuàng)議GOLD指南修訂解讀課件
- 《PLC應用技術(西門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學課件
- 第01講 直線的方程(九大題型)(練習)
- 《基礎會計》教學課件-整套教程電子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