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與治療治療案例.ppt_第1頁
咨詢與治療治療案例.ppt_第2頁
咨詢與治療治療案例.ppt_第3頁
咨詢與治療治療案例.ppt_第4頁
咨詢與治療治療案例.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咨詢與治療案例,【案例1】社交恐懼癥(系統(tǒng)脫敏) 患者,女,23歲。平素性格內(nèi)向敏感、勤學好勝。自幼家境不好,兒時便頗知幾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19歲考入某??茖W校,某日發(fā)現(xiàn)新來的青年男教師講課時總是注視自己,科后聯(lián)想甚多。最終覺得可能是自作多情,因而羞愧不已。后來凡遇見該老師就面紅耳赤、心慌七促。以后覺得同學好象都看出了她的隱私,因而與同學們在一起也是手足無措、言行尷尬。好容易熬到畢業(yè),分配在某單位工作。但情況并未好轉(zhuǎn),仍不敢與同事面對面交談,更害怕與別人眼光對視。自知如此會招致非議,單苦于不能自拔。后經(jīng)人介紹一男友,才貌均在意中,卻因害怕會面,多次托詞,回避約會。雖同在一市居住卻多是鴻雁往

2、來。一次遇上男方父親壽辰,無從推托,只得“鋌而走險”。臨行前便忐忑不安,有大禍臨頭之感。一到男方家便頭昏目眩、全身發(fā)抖、語無倫次、大汗淋漓。逐被送往醫(yī)院。此后幾乎羞見一切人,有時連與自己家人同桌也感到不自然。這位病人患的是社交恐懼癥,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之后,我們決定使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首先告訴她社交恐懼癥是一種神經(jīng)癥,在行為治療家看來這是一種社會適應不良行為。這種適應不良行為不是腦內(nèi)損傷或體內(nèi)的病理變化引起的,而是習得的結(jié)果。最后她終于明白了,她這種適應不良行為和正常行為一樣,都是后天習得的,因此也都是能夠棄掉的。但是她還是有些疑慮:“我也想了很多法子棄掉它,為什么老棄不掉呢?”我們告訴她:“

3、行為的習得和棄除都有它的規(guī)律性,了解了這種規(guī)律,并照這個規(guī)律去辦自然就容易多了。系統(tǒng)脫敏就是棄除社交恐怖癥的規(guī)律性的方法?!蔽覀儼l(fā)現(xiàn)病人已經(jīng)理解了她患的疾病和系統(tǒng)脫敏治療的道理,并樂于參與治療。此時,治療才算正式開始。,患者是很聰明的,很快就能比較準確地衡量自己在不同情況下的焦慮程度。接著就進入松弛訓練階段。首先,我們用肌電儀測查她額、臂、頸、胸、背等部位的肌電位,電視熒光屏上顯示的肌電約在10微伏到18微伏之間。我們告訴她,這是比較高的肌電位,反映了她此時的情緒狀態(tài)是比較緊張和焦慮的。然后讓她深吸氣,再緩緩呼出,逐步放松全身肌肉(具體放松辦法本書有專章介紹)。第1次訓練花了半個小時,患者掌握

4、了放松的程序,最好的成績是將肌電下降到8微伏。在10微伏的水平,她可持續(xù)3-5分鐘的時間。首次訓練十分順利,我們對她進行了鼓勵,并要求她回去繼續(xù)練習。第2次訓練是在次日進行的,這次訓練成績平平,最好的成績是肌電下降到9.5微伏,而且持續(xù)不到1分鐘便有波動。第3次的情況更糟,肌電竟居高不下,一直徘徊在12微伏左右。患者十分著急。我們發(fā)現(xiàn),她有些急于求成,在練習時“使勁”放松,結(jié)果適得其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停止熒光屏上的肌電位數(shù)字顯示,讓她不要給自己定指標,更不要刻意追求達到指標,要心平氣和,順其自然。結(jié)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搖擺不定后,反饋儀表上的指示表明,肌電已逐漸下降到6.5微伏左右。,后來的

5、幾次訓練,肌電在逐步地下降。最后,她能在聽到放松指令后2-3分鐘內(nèi)全身放松,并使肌電長時間地維持在3微伏左右的水平。完成第8次放松訓練后,著手設計焦慮等級。 起初,患者說除了醫(yī)生(指治療者)以外,見到什么人都緊張。讓她仔細回憶比較之后,她便能區(qū)別出見到哪些人不太緊張,而見到哪些人又會更緊張些。例如再街上見到毫不相干的行人時并不十分緊張,而碰見熟人時則會緊張一些。我們要求她根據(jù)緊張或恐怖的程度試著給自己恐懼的對象記分。記分標準是相處自然、毫不緊張的為0分,極度恐懼以至回避的記5分(最高分)。其他不同程度的緊張對象從輕到重依次記1、2、3、4分?;颊咧饌€比較考慮之后,對她所接觸的人予以評分。每一個

6、記分等級上都羅列有若干對象。我們讓她從每一個等級中挑選出1到2個最典型、最常見的對象作代表。于是,變形成了下面這個恐怖等級表:,恐怖等級表:,此時,治療的前期工作完全就緒。 系統(tǒng)脫敏的實施過程如下:,治療者:你在家里還在做全身放松的練習嗎? 患 者:每天按要求做3次,每次20分鐘。 治療者:放松效果如何? 患 者:還可以,不過沒有肌電反饋儀,效果還是差一點。 治療者:好,請你現(xiàn)在逐步全身放松,并且閉上眼睛想象一個場 面,可以是你經(jīng)歷過的,也可以是你任意想象出來的。 要想的清晰一些、生動一些。 患 者:想好了。 治療者:能把你想象的場面描述給我聽嗎? 患 者:(繼續(xù)閉上眼睛漫漫地描述)我在一個幽

7、靜的地方漫步, 腳下是彎彎曲曲的石板小道,道旁使參差不齊的灌木叢。 遠處,遠處有一口池塘,塘中有幾只鴨子在嬉戲,治療者:能看清楚是幾只嗎? 患 者:能,3只。 治療者:請你告訴我此情此景,此時此刻,你緊張嗎? 患 者:不。 治療者:如果按焦慮等級評分,該評多少?還記得焦慮等級嗎? 患 者:記得,應評0分。 治療者:好,以下的問題,你不要在口頭回答,以手示意就行。 比如緊張焦慮評0分,你就用拇指構(gòu)成一個環(huán)狀;評1分 你就伸出一個指頭;評2分就伸出兩個指頭,依次類推。 如果想象的圖象清晰則點點頭;不清晰,則搖搖頭。記 住了嗎? 患 者:記住了。 治療者:現(xiàn)在請你閉上眼,想象你正在同你父親對話。(1

8、5秒鐘 之后) 患 者:(點頭示意) 治療者:焦慮程度是多少? 患 者:(伸一個指頭),治療者:抹掉腦中的想象,全身放松。(1分鐘之后) 治療者:現(xiàn)在焦慮程度是多少? 患 者:(示意為0) 治療者:請繼續(xù)想象你同父親對話的場景。(10秒鐘之后) 患 者:(點頭示意) 治療者:焦慮程度是多少? 患 者:(仍伸一個指頭) 治療者:抹掉腦中的想象,全身放松,經(jīng)過十幾次想象一放松的反復交代之后,患者示意,想象在與父親對話的情景中不再緊張,第1次脫敏治療成功結(jié)束。告訴患者,現(xiàn)在見到父親時,就不會向以前那樣緊張了,萬一還有點不自然,就運用這種接觸放松反復交替的辦法。并囑其一定要尋找機會與父親接觸,反復實踐

9、,鞏固成果。 3天之后,患者告訴我們,它已能比較輕松自如地與父親相處。我們讓她長時間地想象與父親對話的情景,不僅她自己示意焦慮程度為0,從肌電檢測的結(jié)果來看也顯示心情較為平靜,于是我們確認她已完成一級脫敏,治療可推向第二級。,患者第二級恐怖對象是她的同事和中專時期的老同學。仍然采用想象一放松反復交替的方法,在30分鐘的治療中順利完成。然后回家實踐,效果令人滿意。經(jīng)這兩次脫敏治療之后,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已大為改觀,已不再畏畏縮縮,并主動與其他病友交談。按照原定計劃,脫敏繼續(xù)升級。最后幾級的恐怖對象分別是:頂頭上司一個不茍言笑的中年男子;男朋友和男朋友的雙親。這幾級的脫敏難度比較大,每一級都經(jīng)過3次以

10、上的脫敏治療才算過關。 經(jīng)過8次放松訓練,12次系統(tǒng)脫敏,總共為期兩個多月的治療,患者已不再回避任何人。治療結(jié)束時,患者已能常去男朋友的家中。她說:“還是有些提心吊膽,不過就只那么大回事,該去還是要去的 ?!?年后踐約復查,患者說她與人交往基本上還算自然,對某個人特別恐懼以致不敢見面的情況很少了。,案例2 兒童離別性焦慮系統(tǒng)脫敏 患兒,男,7歲半。因過分依戀母親、焦慮、抑郁及各種行為障礙而被母親帶來求治. 母親說患兒6歲以前,健康狀況一直不錯,聰明淘氣、天真活潑。父親系海員,患兒常年與母親朝夕相處。6歲進入附近小學的學前班學習。第一次上學仿佛是一場生死離別,連哄帶嚇才將患兒送進學校,而且還講定

11、,媽媽要站在教室外面并且是在患兒目光所及的地方。母親想起曾看見過一篇有關兒童教養(yǎng)的文章,里面強調(diào)了培養(yǎng)兒童獨立性的重要性,于是就狠心離去。而且不顧患兒的哭鬧,第二天強行帶他進入教室,并轉(zhuǎn)身就走忍不反顧。就在這天放學后,患兒告訴媽媽,鄰班的一個小朋友在學校的游泳池里淹死了。此后,患兒在家里與母親形影不離,極不情愿上學。到了校門口仍抓住母親的衣角不放,有時抱住母親的大腿如同大禍臨頭之狀。老師反映患兒在學校郁郁寡歡,少語少動,膽小,上體育課時不敢下游泳池?;純簩δ赣H更加依戀,要母親陪在身邊才能入睡,經(jīng)常遺尿(病前已一年多很少遺尿),講夢話。有次夜中突然驚起,雙幕疑視,表情驚恐,呼喊“媽媽“,并見其面

12、紅耳赤,全身是汗。母親見此驚慌萬狀,大聲呼喊患兒名字,不料幾分鐘之后,患兒又復睡如初。為此曾看過中醫(yī),也曾在電桿或墻角貼過“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光”的告示。星期天便是患兒的節(jié)日,跟著母親高高興興,特別溫順。整個假期患兒也基本正常,與母親同去廣州接返航歸國的爸爸,并一同旅游了桂林等地。一到開學,病情又有復發(fā),并常說腹痛,脫詞回家。,根據(jù)病史和檢查,我們認為這個孩子是患了離別性焦慮癥。當患兒來醫(yī)院接受治療時,他顯得十分緊張,與母親片刻不離。每次與醫(yī)生會面時都要求有母親在場。我們分析,患兒在學校的種種行為障礙和情緒障礙都與離開母親有關。洛夏實驗也證實了這點。精

13、神分析學家或許會把他的行為看成某種本能的愿望,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去推測患兒病情的終極根源,事實上也無法去窮追根究底。我們只是認為,與母親的初次離別使患兒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而鄰班小朋友不幸突然溺死的恐怖現(xiàn)實,加劇和持續(xù)了他的焦慮反應。于是,一旦與母親分離,癥狀便會產(chǎn)生。,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決定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矯正患兒的焦慮情緒和適應不良行為。先訓練患兒放松全身肌肉,結(jié)果不是太好,往往是上肢放松時,下肢卻在用力。經(jīng)反復開導,仍無明顯進步,我們決定在第3次訓練結(jié)束后即終止放松練習,直接進入下一步驟。 我們?yōu)榛純涸O計了如下幾個可能引起焦慮的事件層次;(1)母親坐在身邊,閉上眼睛想象母親離去;(2

14、)母親離開,坐在治療室門外5分鐘(呼之能應);(3)母親在治療室門外等候半個小時(呼之能應);(4)母親在醫(yī)院門口等候,無法呼應;(5)母親送來后即離開,患兒獨自接受治療。,第1等級的脫敏十分順利,只要母親坐在旁邊,患兒可根據(jù)治療者的要求,想象母親離去,自己在學校與同學們戲玩。麻煩產(chǎn)生于第2級脫敏的初級階段,盡管母親就坐在治療室門外,近在咫尺,患兒仍明顯焦慮不安,不時喊:“媽媽!”如母親應聲稍輕、稍慢,喊聲更切。我們要求患兒母親有呼必應,應聲響亮,且每5分鐘與患兒見面1次。經(jīng)多次重復之后,患兒呼聲漸少。以后每次脫敏升級開始都有類似的情況而后是逐漸安靜下來。 患兒連續(xù)接受了10次治療。最后一次治

15、療結(jié)束時我們對他說:“你真棒!媽媽不在身邊你照樣做的很好?!薄拔以趯W校里也能做到這樣嗎?”“當然!” “那么,這樣說我可以上學嘍?”“完全可以!” 第二天,患者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原有的焦慮、抑郁和退縮的行為沒有了。追蹤調(diào)查表明,除了老師反映患兒仍有些膽小以外,其他的情緒和行為令人滿意了。,案例3 恐怖癥(花圈恐怖)沖擊療法 患者,女,27歲,護士,因害怕花圈來門診求治。 她是個十分斯文卻又口齒伶俐的女人。她說她3年前結(jié)婚,婚前精神狀態(tài)一直很好,即便是在青春期也是如此。她聰慧敏捷,勤學好思,曾有過朦朧遠大的抱負。學習護士專業(yè)并非完全出自她的志愿,她也曾常常覺得自己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盡管

16、如此,她的自我控制卻十分成功,似乎這種挫折并未給她的精神世界帶來大的沖擊。她即未顯露于言表,更未付諸于行動。實至今日,她粗心的丈夫還不知道她一直懷有一點大材小用的委屈。她是一名無可挑剔的護士。新婚不久,她便參加了一位病人的特護工作。病人患的是晚期肝癌,因長期輸液四肢靜脈血管已針孔累累,打針十分困難。病人瘦骨嶙峋且極度煩躁,經(jīng)常呵斥注射護士,因而護士們在背后便頗有微詞。尤其令人難以容忍的是病人家屬,一位風韻欲存的老婦人,一派官家作風,兇神惡煞。她也有同感,但她不象她的同事們那樣議論紛紛,她能忍耐,她知道病人的時間不多了,從醫(yī)生的神色來看,一切醫(yī)護措施也只是程序性的、象征性的。她不理會病人和家屬的

17、態(tài)度,只是默默地完成分內(nèi)的工作。她的工作是無可挑剔的。她參加了病人最后的搶救工作,人工呼吸、心臟按摩、注射腎上腺素,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進行的,直到腦電圖呈持續(xù)的一條平坦直線。搶救很累,但并不緊張。,事后,死者家屬以死者單位一個十分重要的機關的名義向醫(yī)院反映了有關情況。醫(yī)院領導在大會上嚴厲批評了特護的幾位護士,卻突出地表揚了她具有崇高的天使美德。她覺得一下子被置于與大家對立的地位,反而十分緊張,覺得大家都在怒目相向。但她還是能自控的,焦慮并未溢于言表,也一直能正常上班,但卻有些寢睡不安。一日半夜醒來,驚叫墻上掛有憑吊死人的大花圈,丈夫忙開燈,墻上什么也沒有。一關燈,她說花圈又出現(xiàn)了。原來是窗外數(shù)枝

18、在墻壁上的投影。原因經(jīng)證實后她也確信不疑,但從此卻對花圈產(chǎn)生了莫名其妙的敏感,見到花圈便緊張不安。上班途中有一個不起眼的花圈店,以前熟視無睹、從未在意,如今卻成了她上班的攔路虎。老遠就看見那招攬生意懸掛在鋪前的花圈,一陣懸目耀眼,接著便全身冒汗、心跳加快、全身肌肉緊張,咬緊牙關也過不去,非得掉頭繞道而行。查遍醫(yī)書也未見壯膽之藥,只好暗下決心,勇往直前。但屢屢受挫,仍過不了那一關。因而十分沮喪,心理自覺窩囊。曠日持久,便自悲自憐起來,沒有了原來的那份自信,見到花圈就躲開,甚至聽到哀樂或別人提到“花圈”二字都會膽戰(zhàn)心驚。,看到行為療法的介紹文章之后,主動要求接受沖擊治療,稱長痛不如短痛。體檢及實驗

19、室檢查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從面部表情來看沒有明顯焦慮和抑郁色彩。交談中不時流露出對那位已死的肝癌患者的復雜的心態(tài);厭惡,恐懼,內(nèi)疚她、她的丈夫和我們很快達成治療協(xié)議。她一再申明:要醫(yī)生“狠心”一些,堅決按治療計劃執(zhí)行,不要向她家里人那樣遷就她,結(jié)果病情越來越重。,在一間6平方米的治療室里,四壁貼上花圈圖案,室內(nèi)放置花圈十余個,濟濟一堂。中間有1只沙發(fā),上面也放滿了花圈圖片和特制的一些小花圈。墻角有1臺錄音機,備有哀樂磁帶?;颊哌M入室內(nèi),畏縮不前,只見其呼吸加深加快,全身微微戰(zhàn)栗,背躬膝屈,手足無措,額頭已滲出汗珠。突然,哀樂聲起,患者聞之更心驚膽戰(zhàn),想抬腿回走。但門、窗已閉,四處花圈擦肩觸背,無法

20、回避?;颊哌x一空隙站立,想不偏不倚,惟恐接觸花圈。但身不由己,全身發(fā)抖,站立不穩(wěn),搖搖欲倒。此時患者已大汗淋漓,呼吸迫促,慌忙走近沙發(fā),也顧不上沙發(fā)上的圖片和小花圈,坐下喘息不止。半個小時左右,患者顫抖逐漸減輕,呼吸逐漸平穩(wěn),靠在布滿花圈的沙發(fā)上,一副疲乏平淡的表情。我們告訴她治療已成功結(jié)束,可以離開治療室。她似乎也無脫離困境的驚喜,而是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整理衣服,說聲“襯衣全濕透了”,然后扶起倒在她面前的幾個花圈,款款走出治療室。 接受第2次治療前,患者告訴我們,她已經(jīng)敢于路過那個花圈店了。我們問:“為什么不怕花圈呢”?患者答:“不知道?;蛟S是小巫見大巫吧?摸都摸了,害怕看一眼?” 第2次治

21、療方法同前,但患者幾乎沒有明顯的情緒反應和植物神經(jīng)反應。半小時后,我們宣布治療結(jié)束。 1年多的追蹤觀察表明,這位患者已不再懼怕花圈和哀樂了。,案例4 社交恐怖癥沖擊療法 患者,女,24歲。從小懂事聽話,言行規(guī)矩。6歲時曾被鄰居老叟撫弄陰部,事發(fā)后老叟被批斗。但患者當時年幼無知,不知是猥褻行為,因而未覺受辱,似無心靈創(chuàng)傷?!拔母铩敝须S家遷走,1979年重返故地,就讀高中。高考前夕,患者匆匆歸家,途中遇見一個老頭,極像當年哪個鄰居老叟。兒時情景突然再現(xiàn),患者頓覺緊張、心慌、無地自容。次后兩次高考落第,頂職參加工作。平時少語、靦腆,見了熟人更是繞道而行。不敢參加集體活動,覺得大家總是在注視自己,覺得

22、自己臉會發(fā)紅,一副窘相。1985年與一軍人結(jié)婚。婚禮在軍隊駐地舉行,賓客幾乎全是男性?;颊呤志o張、窘迫、恐慌,自始自終未敢抬頭。自知如此不妥,有掃客人興致,但一抬頭就覺臉面灼熱,心慌意亂。入洞房后不敢正視丈夫,內(nèi)心中自我鼓勵:“不要心虛!我是個清白人!我沒做見不得人的事!”但無法處之泰然?;乇締挝缓蟾切哂谝娙耍绕洳桓易哌M自己上班的科室。在科室里如同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回到家中才如釋重負,因而常常托詞病休在家。,第1次來診時稱“頭痛、胸口痛”,講述病史時吞吞吐吐,不敢抬頭正視醫(yī)生,只求開個病假條。第2次來診時才告訴實情。我們指出這個病的關鍵在于“回避”,越是回避,病情越會加重?;颊哒f

23、她沒有辦法,她曾四處就診,服用過奮乃靜、丙咪嗪、氯丙咪嗪及中藥若干,也請過巫師驅(qū)神趕鬼,服過衡岳大廟的香灰灶土,就是屢治無效。得了病還怕別人發(fā)現(xiàn),看病要隱姓埋名,藥費不敢報銷,真是苦惱至極。她說若有靈單妙方,愿不惜重金購買;若有什么手術(shù),愿挨上一刀??嗫嗲筢t(yī),情真意切。于是,我們向她介紹了系統(tǒng)脫敏療法與沖擊療法。聽完之后,她毅然選擇后者。我們再次說明治療過程中需要付出十分痛苦的代價,她仍堅定不移。于是,給她做了必要的體格檢查。 第3次,她遵照我們的囑咐與她母親同來診室。經(jīng)過商議,決定使用現(xiàn)場沖擊療法,即在患者工作的科室完成治療,并由我們的一位工作人員與患者母親共同負責監(jiān)督,確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療

24、的完成。,次日,在兩人陪同下患者進入她回避已久的科室。久違的同事們表示出熱情,涌上前來問候、招呼,問長問短?;颊邩O力做出笑臉,想掩飾內(nèi)心的驚慌。兩位陪同者見狀便悄悄退出科室,守侯在門外?;颊弑黄扰c大家寒暄,聽班長(一位男性青年,患者原最懼怕與之相處)介紹情況,布置工作。此時患者東瞧西望,發(fā)現(xiàn)陪伴的人已走,便神情緊張起來。幾次想抽身離開科室,猶豫之后還是勉強坐下來。但坐如針毯,面紅耳赤,汗流浹背,雙手發(fā)抖,工作中差錯頻出。同事善意指出,患者則更心慌意亂,好象整個科室的人都盯著自己,以為自己的樣子一定狼狽極了,于是想臨陣退卻,被其母親勸阻?;颊咴诶锩娑热杖缒?,有時借外出上廁所之即便不愿再進去,說“

25、實在受不了,腦袋快要炸了,人快要發(fā)瘋了”。給服安定片10毫克、心得安30毫克后又強令其返回工作,并鼓勵她:“已經(jīng)過了最難的關頭,堅持就是勝利。”如是幾天,患者總算堅持下來。每次下班,患者都覺得很累、很疲倦,但緊張、恐懼的心理反應卻日見減輕,工作差錯日見減少,與同事的主動交往日見增多。繼續(xù)由母親陪同上班,但很少需要母親強制或敦促。兩星期后,母親不再陪同,患者獨來獨去,在科室能與同事正常地進行公事往來。1年后復查,發(fā)現(xiàn)患者工作基本正常,只是社交活動較少,不過患者認為必要的應酬活動,還是能夠參加。對某些問題仍較敏感,如在看到判處猥褻幼女罪犯的布告時,或聽到人們打情罵俏、談云論雨時,便會有陣陣局促不安

26、之感 。,案例5強迫癥厭惡療法 患者,男性,19歲,系在校高中學生??偸欠磸退伎?、猶豫不決,自知有些過分,但又欲罷不能,因而十分痛苦。 患者家居鄉(xiāng)下,兄妹4人,排行老大,在本地念完小學、初中。從小行為規(guī)矩,成績優(yōu)良,小心謹慎,一直任學生干部。15歲時開始遺精,由偶爾漸至頻繁,有時每日竟達數(shù)次。偶爾手淫,事畢興奮而又緊張,但他不敢聲張,并常暗自自責。16歲上縣城高中,仍學習勤奮,但成績優(yōu)勢沒有初中明顯。讀到高三,更覺學習緊張。顧慮兼任學生干部社會活動多,影響學習,擔心考不上大學,因而想辭去班干部的職務。為此遭到老師批評,說其不識抬舉,別人相當還當不了,況且考大學時優(yōu)秀的學生可降低一檔錄取分數(shù)線,

27、并優(yōu)先錄取等?;颊邽榇耸置埽磁鹿钾摾蠋?,又怕耽誤前程。冥思苦想,難以決斷,常輾轉(zhuǎn)不眠,甚至通宵達旦。每每晚上經(jīng)過激烈思想斗爭,決定向老師提出辭職,但次日起床后又每每動搖。如此無休無止,只覺心情煩躁、腦袋發(fā)脹、全身倦怠,學習成績江河日下?;颊咭庾R到問題的嚴重性,高考前棄考,次年復讀。復讀后未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只想專注學習。強迫自己每日凌晨4時起床,夜12時就寢,但學習成績?nèi)晕匆娀厣=?jīng)常是手捧書本,思想?yún)s在云游四海。自稱該記得記不住,該忘的忘不了,該思索的問題常常走神,不該考慮的問題卻死死纏住你。做事更加小心緩慢。吐痰時瞻前顧后,生怕濺臟他人;提水時也小心翼翼,惟恐碰著別人,偶爾往別人鞋上

28、濺了幾滴水,也十分不安,非要替別人擦干凈不可。有時也為自己的過分小心感到可笑。,某日去郵局領取匯款。對方接過匯款單問:“多少?”患者答:“15元?!庇谑菍Ψ綄㈠X放在柜臺上。3張5元的人民幣,一目了然,無須進行復雜的計算,他拿過來便放進了兜里。走出郵局后,他有些不放心了,“是不是3張?為什么不數(shù)一數(shù)再拿?是不是過于疏忽?”但馬上又想:“明明是3張嘛。再說,現(xiàn)在已離開了郵局,就是有個什么差錯也找不上別人啦。”就這樣,兩種思想反復呈現(xiàn),反復斗爭,最后決定,還是把錢掏出來數(shù)一數(shù)。果然是3張5元的錢,沒有差錯,患者放心地笑了笑,輕松地走回學校。然而好景不長,剛回學校,他腦子里又冒出了一個念頭,衣袋里是不

29、是原本就有1張5元的鈔票呢?因為上個月的錢沒花完呀!于是又接著計算上一月的收支。,諸如上述的事情常常攪得他寢食不安,苦思不解。關窗鎖門要反復驗證才確信無誤;書桌衣箱要清理再三以防失落物件。自感如此動作純屬多余,但非如此不得心安。做事效率低,雖想笨鳥先飛,仍是欲速不達。 一天去水井擔水,借用了一婦人的水桶,用完后患者客氣地說了一聲:“麻煩您啦。”轉(zhuǎn)身一想,不對呀!不應該說“麻煩您”,應該說“謝謝您”呀1真想回頭去向那位婦人更正一番,但又想到區(qū)區(qū)小事,如此認真,別人看起來豈不荒唐?最后還是克制自己未去更正。但此事一直耿耿于懷,看見那位婦人便立即想起,久久不能忘懷?;颊咭财婀肿约簽楹稳绱死p綿。就診時

30、他交給筆者一本日記,摘錄三則如下:,“1984年5月16日。今天上體育課時,不小心踩了一塊曬在操場上的水泥預制板,碰壞一角(長約10厘米,寬約18厘米,厚約4厘米,面積大約是整塊的1/40)。這完全是因為我不小心,而不是有意的。打聽了一個中午,也不知道主人是誰” “1984年6月29日。臨近考試,學習很緊張,但有些事仍不能放心。水泥板的主人一直下落不明,更糟糕的是水泥板已被抬走了,今后便成了無頭案,不搞清楚,我的心情總不能平靜。不知為什么,總想這些瑣事,又沒有人找上門來索賠,真是自討苦吃” “1984年7月5日。最好在校門口貼張告示,打聽一下誰曾在我校的操場上做水泥板,并被踩壞過一角” 患者與

31、醫(yī)生交談時,成全神貫注狀。他說他平時也是如此,生怕漏聽了重要內(nèi)容,別人偶有含糊不清之語,他定要盤根問底,事后反復分析,確信無遺漏才放心。,促使患者來求治的是這樣一件事情。前不久,他們學校的校長因病逝世?;颊邘状稳メt(yī)院打聽醫(yī)生搶救時是否按壓過死者的人中穴,因為他聽說那樣做可以起死回生?;颊咧泪t(yī)生比自己精通醫(yī)道,肯定又是自己多慮。但在向遺體告別時,患者仍有沖動,想按壓一下死者的人中穴。終因氣氛莊嚴肅穆,患者未敢輕舉妄動。蓋棺入葬后,患者的后悔之意油然而生,多次在校長墳前徘徊,很不能掘土掀棺,按壓一下死者的人中穴。自稱在理智的控制下,才未具體行動。但思維中按壓人中穴的沖動仍持久不斷。矛盾和沖突,已

32、折磨的患者痛苦不堪。 這顯然是一例以強迫觀念和強迫性沖動為主要表現(xiàn)的患者。出于經(jīng)濟方面的考慮,患者不想服用藥物,又因患者居住地離醫(yī)院有千里之遙,不便常來就診,我們運用了一種簡單易行的厭惡療法,讓患者回家自己完成。,我們在患者的前臂上縛上一圈很粗的橡皮筋,緊松適宜。每當患者出現(xiàn)不必要的想法、沖動而又無法自控的時刻,便拉開橡皮筋,拉開一定的長度后松手,讓橡皮筋彈及手臂造成疼痛。強迫觀念和強迫沖動不消失,彈擊不止。1月后患者來信,說起初還是有些效果,雖然強迫觀念時有出現(xiàn),但經(jīng)橡皮筋的不斷彈擊之后,便漸漸消失,和以前欲罷不能的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但1周后,手臂因彈擊紅腫,自己便有些動搖,不久便未再堅持。

33、強迫癥狀很快就卷土重來,一如既往。于是患者又咬牙堅持彈擊下去。近來效果很好,心情輕松舒暢,特寫信向醫(yī)生致謝,并討教進一步的治療方法。我們回信要他持之以恒。以后一連數(shù)月未見患者回音。第2年春天又接到患者的來信,說高考落第,回鄉(xiāng)務農(nóng),已未用橡皮筋彈擊,癥狀則時好時壞。,案例6 抑郁性神經(jīng)癥認知療法 患者,男,23歲,未婚,軍人,高中文化。因頭昏腦脹、無精打采、悲觀失望、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有2年余而前來求治。 患者18歲入伍,長得彪彪實實,卻生著一副菩薩心腸??措娨晻r,見到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場景,總止不住潸然淚下。戰(zhàn)友們戲謔地說他感情來得比演員還快。又因為患者樸實勤勞,樂于助人,所以人緣極好。入伍不久,便被提拔為代理班長。活沒少干,汗沒少流,可是過了1年,依然還是代理。嘴上沒說什么,心里可有些不是滋味?;颊哌€有另外一件心事。他中學時期有一個要好的女同學,現(xiàn)在一所師范學校讀書。兩人雖不是青梅竹馬,也沒有過山盟海誓,但相處時總有一些不同一般的感覺。,于是,患者便斟詞酌句地給她寫了一封信,在床板下壓了兩個星期才鼓起勇氣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