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0課時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一、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1反應熱與焓變 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都可以用熱量(或換算成相應的熱量)來表述,稱為反應熱,又稱為焓變,符號用H表示,單位kJmol1。根據(jù)熱量的變化可將化學反應分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焓是用來描述物質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用符號H表示。反應焓變表示生成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用符號H表示。在等壓條件下(即敞口容器中)進行的化學反應,如果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而沒有轉化為電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就等于反應前后物質的焓的改變,即QPH(QP表示在壓強不變條件下化學反應的反應熱)。,2化學反應中能量
2、變化與化學鍵的關系 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的過程,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化學鍵形成放出能量,因而化學反應過程必定有能量的變化,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E1E2吸熱反應H0 E1E2放熱反應H0,3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與反應物和生成物能量的關系,4常見的放熱、吸熱反應 (1)常見的放熱反應:所有可燃物的燃燒、所有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所有中和反應、絕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多數(shù)置換反應、某些復分解反應、少數(shù)分解反應。 (2)常見的吸熱反應:鹽類的水解、弱電解質的電離、絕大多數(shù)的分解反應、某些復分解反應(銨鹽與強堿的反應)、少數(shù)置換反應CH2O(g)、FeH2O(g)、極
3、個別的化合反應(CO2和C的反應)。,【基礎題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放熱反應都不需要加熱就能發(fā)生 C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如常溫、加熱等)也能發(fā)生 D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取決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和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B,二熱化學方程式,1概念:表明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化學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 2特點: (1)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固體用符號“s”表示、液體用符號“l(fā)”表示,氣體用符號“g”表示,溶液用“aq”。因為反應熱除跟物質的量有關外,還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有關。 (2)熱反應方程式中的化學
4、計量數(shù)只表示物質的量,不表示分子個數(shù),因此可以用分數(shù),但要注意反應熱也發(fā)生相應變化。,(3)熱化學方程式標出了能量變化。反應熱用焓變H表示,其數(shù)值與物質的狀態(tài)和方程式中計量數(shù)有關,單位都用kJ/mol。 (4)熱反應方程式因為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變化,所以不寫反應條件。,【基礎題二】熱化學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表示( ) A碳和水反應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并吸收131.3 kJ熱量 C1 mol固態(tài)碳和1 mol水蒸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氣體和氫氣,并吸熱131.3 kJ D1個固態(tài)碳原
5、子和1分子水蒸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吸熱131.1 kJ,C,【思考題】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S(s)O2(g)=SO2(g)H297.23 kJ/mol(反應在25 ,101 kPa下發(fā)生)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25 ,101 kPa時,燃燒1 mol硫放出的熱量為 297.23 kJ B形成1 mol SO2中的化學鍵所釋放的總能量大于 斷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學鍵所吸收的 總能量 CS(g)O2(g)=SO2(g)HQ kJ/mol,則 Q297.23 DS(g)O2(g)=SO2(g)HQ kJ/mol,則 Q297.23,D,重要考點1 反應過程中
6、的能量變化示意圖,【考點釋例1】2SO2(g)O2(g) 2SO3(g)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為1 mol SO3(g)的H99 kJmol1。,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C分別表示_、_,E的大小對該反應的反應熱有無影響?_。該反應通常用V2O5作催化劑,加V2O5會使圖中B點升高還是降低?_,理由是_; (2)圖中H_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環(huán)機理可能為:V2O5氧化SO2時,自身被還原為四價釩化合物;四價釩化合物再被氧氣氧化。寫出該催化循環(huán)機理的化學方程式_;,(4)如果反應速率v(SO2)為0.05molL1min1,則v(O2
7、)_molL1min1、v(SO3)_ molL1min1; (5)已知單質硫的燃燒熱為296kJmol1,計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H_(要求計算過程)。,【解析】(1)本小題考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可得到A和C所表示的意義,E為活化能,與反應熱無關,但是用催化劑可以降低活化能; (2)圖中表示的是2 mol SO2的反應,因此H992 kJmol1; (3)依題意即可寫出: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 (4)依據(jù)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答案:(1) 反應物能量生成物能量無降低因為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歷程,使活化能E降低 (
8、2) 198 (3) 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 (4) 0.0250.05 (5) S(s)O2(g)=SO2(g)H1296 kJmol1 SO2(g)1/2O2(g)=SO3(g)H299 kJmol1 3S(s)9/2O2(g)=3SO3(g)H3(H1H2)1185 kJmol1,【溫馨提示】1、看清橫坐標和縱坐標的含義; 2一般曲線最左邊代表的是反應物的能量,最右邊代表的是生成物的能量; 3根據(jù)物質的總能量來計算反應的焓變:HE(生成物)E(反應物)。,1.化學反應N23H2=2NH3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A,AN2(g)3
9、H2(g)=2NH3(l)H2(abc) kJmol1 BN2(g)3H2(g)=2NH3(g)H2(ba) kJmol1 C. N2(g) H2(g)=NH3(l)H(bca) kJmol1 D. N2(g) H2(g)=NH3(g)H(ab) kJmol1,【解析】 mol N2(g)與 mol H2(g)完全反應生成1 mol NH3(g)時放熱:(ba) kJ。生成1 mol NH3(l)時放熱:(bca) kJ。,2.紅磷P(s)和Cl2(g)發(fā)生反應生成PCl3(g)和PCl5(g)。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的H表示生成1 mol產物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上圖回答下列問題: (1
10、)P和Cl2反應生成PCl3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3)P和Cl2分兩步反應生成1 mol PCl5的H3 kJmol1,一步反應生成1 mol PCl5的H4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P(s)3Cl2(g)=2PCl3(g)H612 kJmol1,PCl5(g)=PCl3(g)Cl2(g)H93 kJmol1,399,等于,重要考點 2 鍵能與反應熱,通常人們把拆開1 mol某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該化學鍵的鍵能。鍵能常用E表示,單位是kJ/mol。 方法:HE(反應物)E(生成物),即反應熱等于反應物的鍵能總和跟
11、生成物的鍵能總和之差。上述計算中,鍵能都用正值。,【考點釋例2】白磷與氧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P45O2=P4O10。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據(jù)圖示的分子結構和有關數(shù)據(jù)估算該反應的H,其中正確的是() A(6a5d4c12b) kJmol1 B(4c12b6a5d) kJmol1 C(4c12b4a5d) kJmol1 D(4a5d4c12b) kJmol1,【解析】由圖可以看出:P4中有6 mol的PP,5 mol的O2中含有5 mol O=O,1 mol的P4O10中含有4 mo
12、l的PO,12 mol的PO,所以H(6a5d4c12b)kJmol1。,【溫馨提示】1.鍵能指的是拆開1 mol化學鍵所需要借助的外部能量,與物質本身儲存的能量不是同一概念; 2物質的總鍵能越大,則它的總能量越小,物質越穩(wěn)定。,答案:A,重要考點3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判斷,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意的問題 1熱化學方程式中,沉淀和氣體不用標和。 2反應熱符號用H表示,寫在方程式的右邊,放熱用“”,吸熱用“”。(H與方程式間用空格) 3反應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指實際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如果化學計量數(shù)加倍,則H也要加倍。 4可逆反應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進行時
13、的焓變。有機物參加的化學反應通常用等號而不用箭頭符號。 5對于可逆反應,正反應和逆反應的反應熱數(shù)值相等,符號相反。,【考點釋例3】已知充分燃燒a g乙炔氣體時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tài)水,并放出熱量b kJ,則乙炔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 BC2H2(g)5/2O2(g)=2CO2(g)H2O(l)H2b 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A,【溫馨提示】 1.
14、判斷熱化學方程式正誤的方法: (1)檢查是否標明了各物質的狀態(tài); (2)檢查H的符號、數(shù)值是否正確; (3)檢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是否相等(質量守恒)。 2反應焓變(H)大小比較:帶符號進行比較。,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 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H3OH(l) O2(g)=CO2(g)2H2O(l)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B,【解析】本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有關的計算。因1 mol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放出22.68 kJg132 g725.8 kJ熱量,所以2 mol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的H1451.6 kJmol1。,2.(湖南省長沙市一中2010屆高三第五次月考)在同溫同壓下,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Q2Q1的是( ) A2H2(g)O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會被跳墻的居間合同
- 售后服務協(xié)議合同
- 公司股份轉讓合同協(xié)議書詳細
- 技術服務合同免稅
- 墻布供貨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股權分配及股份制公司合同詳解
- 產品銷售與分銷合同細節(jié)規(guī)定
- 汽車零部件生產技術優(yōu)化合同
-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材料及制造基礎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蘭州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英語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幼兒園一崗雙責制度及實施方案(5篇)
- 教學常規(guī)檢查記錄表
- 清真食品相關項目投資計劃書范文
- 《紐約國際介紹》課件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期中專項復習-標點符號 試卷(含答案)
- 更年期綜合癥研究白皮書
- 《學習共同體-走向深度學習》讀書分享
- 互聯(lián)網視域下微紀錄片情感化敘事研究-以《早餐中國》為例
- 芋頭種植技術要點
- 【基于近五年數(shù)據(jù)的鴻星爾克財務報表分析15000字】
- 公司員工獎懲制度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