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勤求古訓 博采眾方,傷寒論方臨床應用知要,內(nèi)容提要,1 準確把握湯方的適應病證與適應癥 2 透徹理解湯方的組方原則與配伍特點 3 靈活應用藥對,1 準確把握湯方的適應病證與適應癥,病、證、癥的概念 病:屬中醫(yī)范疇的,是指由幾個特定的癥狀組成,反映其特定涵義,具體表現(xiàn)大多有幾種證候。病,屬西醫(yī)范疇的,即指現(xiàn)代醫(yī)學病名,包括綜合征。 證:是由若干個癥狀組成的證候群,故亦可稱為證候。這些癥狀中有主癥,有次癥,有屬于定性的,有屬于定位的。 癥:即癥狀,是臨床表現(xiàn)的基本單位。,1 準確把握湯方的適應病證與適應癥,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 (1)湯方適應證與主治臟腑病位相關 如半夏瀉心湯證,是由心下痞
2、,惡心嘔吐,腸鳴下利,或噯氣吞酸等癥狀組成,病機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脾胃升降失司。半夏瀉心湯臨床可用于治療脾胃病,具體證候有脾胃虛弱,寒熱夾雜證;脾陽虛胃熱證;中虛濕熱證;中虛寒熱夾雜,胃氣上逆證;脾虛寒濕夾熱證等。,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1)湯方適應證與主治臟腑病位相關 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看:半夏瀉心湯多用于治療消化系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炎等,如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等。,(1)湯方適應證與主治臟腑病位相關 葛根黃芩黃連湯證,原文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病位:腸胃、肺
3、。兩者有相關。,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1)湯方適應證與主治臟腑病位相關 桂枝湯證,原文13條:“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5條:“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 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病位:營衛(wèi)、氣血。,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1)湯方適應證與主治臟腑病位相關 要處理好西醫(yī)的病和中醫(yī)證的關系。對病的治療運用,是以證為基礎的。對證的治療運用,是以辨證為指導的。 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2)湯方適應證的病變性質(zhì)是關鍵 一
4、張湯方的適應證候,首先是寒、熱、虛、實,即病變性質(zhì),其次是病變部位。在病變性質(zhì)確定的情況下,病變部位是可以變化的。,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2)湯方適應證的病變性質(zhì)是關鍵 如:小柴胡湯證,原文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1.1 湯方適應病證掌握要點,1.2 熟記湯方的適應癥,熟記湯方適應癥中的主要癥狀。如半夏瀉心湯證的主癥
5、是心下痞,嘔吐,噯氣,吞酸,下利(大便溏?。?,納呆,苔薄白膩或黃白相間。癥狀中有定性的,有定位的。,2 透徹理解湯方的組方原則與配伍特點,2.1 組方原則與治療大法相關 如少陽病治療大法是和解法,小柴胡湯組方原則是清解少陽邪熱,扶正以祛邪。湯方功效由組方?jīng)Q定,湯方功效是臨床應用的依據(jù)。 如半夏瀉心湯組方原則:虛實兼顧,寒溫并用,調(diào)整脾胃升降失司狀態(tài)。,2 透徹理解湯方的組方原則與配伍特點,2.2 配伍原則和特點 (1)扶正方的配伍特點 溫陽氣兼散寒:陽虛則寒,寒勝則陽虛,故欲溫陽氣,需兼散寒邪,才能使溫陽效果滿意。如治少陰病的主方四逆湯,方中附子、干姜均為溫陽藥,尤其附子溫陽效著,然同時均有很
6、好的散寒作用。又如治太陰病的主方理中湯,雖陽虛較輕,但方中人參配干姜,亦在溫補陽氣中寓散寒之意。附子配干姜是仲景溫陽氣的常用首選配伍。,2.2 配伍原則和特點,(1)扶正方的配伍特點 養(yǎng)陰液配清熱:陰虛則熱,熱勝則傷陰,大凡欲養(yǎng)陰生津,同時需配以清熱,則事半功倍。如黃連阿膠湯,用阿膠、芍藥、雞子黃滋養(yǎng)陰液,黃連、黃芩清熱。又如治脾陰不足、腸胃干燥的麻子仁丸,用芍藥、杏仁、麻子仁、白蜜養(yǎng)陰潤燥,又用大黃、厚樸、枳實清熱攻積,其效果比單用增液潤腸好,尤其適用于熱病恢復期及某些習慣性便秘。余如竹葉石膏湯、豬苓湯等均有此配伍方法。,(1)扶正方的配伍特點 和陰陽,藥配對:陰陽和,則病愈,其中亦包括氣血
7、。要糾正陽氣或陰血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在病情不十分危急時,仲景往往配對用藥。如桂枝湯有調(diào)和營衛(wèi)氣血的功能,方中桂枝為陽藥主動,芍藥為陰藥主靜,兩藥相配可治療營氣內(nèi)弱導致的營衛(wèi)不和,或因衛(wèi)氣不振導致的營衛(wèi)不和。,2.2 配伍原則和特點,(1)扶正方的配伍特點 炙甘草湯主治以心陰心血受損為主的心動悸、脈結代,方中溫補心臟陽氣的人參、桂枝、炙甘草、生姜、清酒與滋養(yǎng)心臟陰血的生地黃、阿膠、麥門冬、麻仁、大棗相配對。因心主血脈功能是在心之陽氣和心之陰血共同作用下實現(xiàn)的,一方受損難免影響另一方,故治療需配對兼顧。在糾正臟腑的陰陽氣血虛損時,配對兼顧用藥,不僅可起到互補作用,還可避免因治療造成新的不平衡的弊
8、端。,2.2 配伍原則和特點,(2)祛邪方的配伍特點 利水配通陽健脾:通過通陽化氣、健脾布水以增強利水功效,如五苓散、苓桂術甘湯、茯苓甘草湯等方中均有桂枝配茯苓,或再加配白術,達到通陽化氣、健脾利水的作用。如陽虛較重,可用附子,如真武湯,方中附子配茯苓、白術。常用的利水方配伍是桂枝配茯苓,臨證可在此基礎上隨證加味。,2.2 配伍原則和特點,(2)祛邪方的配伍特點 集中藥力祛除病邪:多用于病邪較重,病勢較急,正氣尚可的病證。如白頭翁湯中,用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四味藥性相似的藥物,以取苦寒燥濕、清除大腸熱毒的作用。白虎湯方中石膏辛寒,知母苦寒,有瀉火于下的功效,兩藥相配對充斥于陽明經(jīng)的邪熱起到
9、良好的清泄作用。大承氣湯、大陷胸湯,均以苦寒峻下為主要目的,方用大黃、芒硝、甘遂,大承氣湯中配以厚樸、枳實,亦為導滯攻下增效,使積聚于里的邪熱迅速祛除。,2.2 配伍原則和特點,(3)平衡、調(diào)和方的配伍特點 寒溫并用,對于寒熱夾雜證,仲景每取寒藥溫藥并用之法,使清熱不滯寒,溫化不助熱。 如大青龍湯中辛溫的麻黃、桂枝配辛寒的石膏;附子瀉心湯中辛熱的附子配苦寒的大黃;半夏瀉心湯中干姜配黃連、黃芩。,2.2 配伍原則和特點,(3)平衡、調(diào)和方的配伍特點 補瀉兼施,扶正施補常用藥物是人參、附子,相配伍的祛邪藥則隨證而異。 有配用祛表邪的麻黃、桂枝,如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細辛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
10、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等; 有配用清里熱的石膏、知母、黃連、黃芩等,如白虎加人參湯、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烏梅丸、竹葉石膏湯等; 有配用滲濕利水的茯苓、白術,如附子湯、真武湯。,2.2 配伍原則和特點,(3)平衡、調(diào)和方的配伍特點 升降雙調(diào):大凡辛味藥主升散,苦味藥主沉降,是謂辛開苦降。 如半夏瀉心湯證屬脾胃升降失司,見嘔吐、噫氣、下利等癥,用辛開苦降法使脾氣得升,胃氣得降,則諸癥悉除。常用的配伍藥物有干姜配黃連,半夏配黃芩。 開肺、健脾能升清氣,平逆、攻下能降逆氣,如旋覆代赭湯中人參、甘草、大棗補脾升清氣,旋覆花、代赭石平逆降濁氣。白散方中桔梗開肺升氣,巴豆攻下降氣。如此升
11、降雙調(diào),使肺、脾、胃臟腑之氣有升有降,病邪得除,功能得復,諸恙盡去。,2.2 配伍原則和特點,3 靈活應用藥對,藥對,即指藥物的兩兩相配。相傳有雷公藥對,北齊徐之才著藥對,清嚴潔著得配本草等,均為藥對專著。 藥對是中醫(yī)方劑的組成單元和基礎,每一藥對有其基本特點和功效。在藥對的基礎上,配伍其他藥對或藥物,可增強或擴大原有的基本功效,以適應辨證論治的需要,治療多種病證。 傷寒論112方中藥對不下近百種,茲擇要論述15個藥對。適當聯(lián)系金匱要略方中的應用。,(1)配伍意義 桂枝辛甘溫,甘草甘平,桂甘相配有內(nèi)經(jīng)“辛甘發(fā)散為陽”之義。既可以溫通陽氣,又可以溫振陽氣。功效是多方面的,作用于體表,則宣通衛(wèi)氣、
12、發(fā)散風寒;作用于肌肉筋骨,則溫通經(jīng)絡,祛除風寒濕痹;作用于肺可溫通肺氣以化水飲;作用于脾胃可溫通脾胃之陽氣,或以化水飲;作用于心可通心陽,益心氣;作用于腎可振腎陽以降逆納氣。由此可見,桂枝、甘草相配的治療一是通中有補,宣通而不耗散;二是全身性的,不局限于一臟一腑。,3.1 桂枝配甘草,(2)仲景方例 1)桂枝湯、麻黃湯中的桂枝、甘草的作用是宣通衛(wèi)陽,發(fā)散風寒。主要作用于體表。衛(wèi)陽被遏是太陽病中風證與太陽病傷寒證的共同病機,所以二方中都用桂枝、甘草。,3.1 桂枝配甘草,(2)仲景方例 2)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中的桂枝、甘草的作用是溫通經(jīng)絡,治療風濕痹證,主要作用于肌肉關節(jié)。 3)小青龍湯、澤
13、漆湯中桂枝、甘草的作用是宣通肺氣以化肺中之痰飲。,3.1 桂枝配甘草,(2)仲景方例 4)苓桂術甘湯、茯苓甘草湯中的桂枝、甘草是作用于脾、胃,溫通脾胃陽氣,以化痰飲水氣。小建中湯的桂枝、甘草作用于中焦,取其溫振脾胃陽氣,所以稱為建中。桂枝加桂湯中的桂枝、甘草是作用于腎,平降奔豚病的沖氣上逆。桃核承氣湯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于血脈,宣通陽氣以活血行瘀。不用加味,就是桂枝、甘草二味,名桂枝甘草湯,傷寒論原方,大量頓服,可以溫振心陽,治療陽氣虛、心悸欲按之證。,3.1 桂枝配甘草,(1)配伍意義 桂枝辛甘溫屬陽;芍藥苦平,微酸微寒屬陰。桂、芍相配屬相反相成,通過兩者對立的功能,對人體的營衛(wèi)、氣血、陰陽
14、起調(diào)節(jié)作用。桂枝通衛(wèi)陽以祛風解肌,芍藥和營陰,治寒熱而斂汗,這是調(diào)和營衛(wèi)的一種功能。桂枝溫通陽氣以推動血脈之運行,芍藥養(yǎng)血益陰緩急,制肝氣之橫逆,桂芍配伍便能起調(diào)和氣血的作用。桂枝能溫振陽氣,益火之源,芍藥能益肝脾真陰(本草正義),滋潤肝脾,柔肝緩急,桂芍相配有調(diào)整陰陽之功。,3.2 桂枝配芍藥,(2)仲景方例 桂枝湯、葛根湯及傷寒論中桂枝湯加味諸方中,桂枝、芍藥相配為調(diào)和營衛(wèi),營衛(wèi)調(diào)和則外邪無停留之內(nèi)在根據(jù),便能取得祛風解肌、退熱之功。衛(wèi)為氣屬陽,營為血屬陰,調(diào)和營衛(wèi),擴展可起到調(diào)和氣血,調(diào)整陰陽的作用,小建中湯即屬此法。,3.2 桂枝配芍藥,(1)配伍意義 桂枝辛甘溫,宣通陽氣;茯苓甘淡平
15、,利水滲濕。桂苓合用通陽利水。人體水液之流通全靠陽氣之推動。內(nèi)經(jīng)水熱穴論:“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绷_氏會約醫(yī)鏡認為是“陰中無火,是無陽也,故氣不化,水道不通,溢而為腫”。桂苓相配就達到了通陽利水之目的。當然,桂枝通陽不限于腎陽,對肺、脾、膀胱陽氣均可宣通,其作用是全身性的。,3.3 桂枝配茯苓,(2)仲景方例 仲景著作中以桂枝茯苓通陽利水為基礎的方劑很多,首推五苓散,在桂苓之外,更配用白術、澤瀉、豬苓,健脾運,通氣化,水得氣化,輸布正常,有用之水,脾氣散津,輸布全身;無用之水,下輸膀胱而排出。決非單純的增加小便排出量而已。苓桂術甘湯,通陽健脾益氣而化中焦之痰飲;苓桂草棗
16、湯,通心陽,利水氣,平?jīng)_逆,既化下焦之停水,又平臍下之沖氣。茯苓甘草湯,在桂苓通陽利水之外,配生姜、甘草和胃氣而化水氣。,3.3 桂枝配茯苓,(1)配伍意義 麻黃辛溫微苦,能宣發(fā)肺衛(wèi),溫通陽氣。麻黃之有利水功能,一為肺氣宣通,通調(diào)水道,二為麻黃本身苦泄所致。麻黃配桂枝之后,更加強了上述各項功能。兩藥相配屬協(xié)同作用。有人認為單用麻黃發(fā)汗并不顯著,麻黃、桂枝相配,才有明顯的發(fā)汗作用。麻黃、桂枝相配屬于辛溫發(fā)汗法中最主要的、作用最強的藥物。,3.4 麻黃配桂枝,(2)仲景方例 麻黃、桂枝這對配伍,仲景主要用于發(fā)汗解表,在11首有麻桂相配的方劑中,發(fā)汗解表方有7首(麻黃湯、大青龍湯、葛根湯、麻黃加術湯
17、(金匱要略)、桂麻各半湯、桂二麻一湯與桂二越一湯)。這些方劑中,發(fā)汗力較強者,麻黃用量大于桂枝,麻黃湯中為32,大青龍湯中為31。小青龍湯中麻桂用量相等。金匱要略治療溢飲與支飲的有大青龍湯與小青龍湯,取其宣肺通陽,利水化飲。桂枝芍藥知母湯用于通經(jīng)絡,治痹證。,3.4 麻黃配桂枝,(1)配伍意義 辛溫微苦的麻黃與辛甘大寒的石膏相配,一溫一寒,藥性不同,屬于相反相成,也可以說是取長補短。兩藥相配用于肺有痰熱之證。麻黃宣肺之力特強,可以祛散郁于肺內(nèi)的痰飲。配以辛甘大寒、善清上中焦氣分大熱的石膏,以監(jiān)制麻黃之溫。因此石膏劑量一定要大,必須大大超過麻黃。這樣,對肺有痰熱之證的治療,就優(yōu)于單純應用清熱藥。
18、麻黃配石膏的清熱宣散作用,不限于肺,全身各處的水、濕、痰病邪與熱邪結合者均可應用這一對藥。,3.5 麻黃配石膏,(2)仲景方例 麻黃石膏相配的方劑,在傷寒論中有麻杏甘膏湯、大青龍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升麻湯。此中最典型的是麻杏甘膏湯清宣肺熱,用于太陽病汗下之后,汗出而喘的病證。大青龍湯與桂枝二越婢一湯均以麻桂辛溫為主,用較小量的石膏清解里熱作為輔佐,其配伍意義與麻杏甘膏湯不同。,3.5 麻黃配石膏,(1)配伍意義 治療太陽病表實證,功能發(fā)汗、發(fā)散寒邪的麻黃,與治療少陰里虛證、功能回陽救逆的附子相配,基本上屬于相反相成的性質(zhì)。太陽與少陰,表與里,虛與實,發(fā)汗散邪與回陽救逆都是相對立的;但是有一
19、點是相同的,兩者都是溫性藥物,都治寒證。麻黃與附子配伍,可以治療既有里陽虛又有外感寒邪或有寒飲水氣,可以發(fā)散而不致亡陽,溫里而仍能透表,取長補短,相得益彰。,3.6 麻黃配附子,(2)仲景方例 傷寒論少陰篇中太少兩感證,用麻黃細辛附子湯與麻黃附子甘草湯,既發(fā)太陽之表寒,又溫少陰之里陽。兩方均用麻黃附子配合。再合細辛則發(fā)表之力較強,如合甘草則溫陽益氣之功較強。,3.6 麻黃配附子,(1)配伍意義 附子辛熱,干姜辛溫,兩者配伍,起協(xié)同作用,即干姜能加強附子的溫熱作用。本草綱目引戴原禮,有“附子無干姜不熱”之論。兩者不僅藥性皆溫,而且都善于通經(jīng)絡,散寒邪。不同處在于附子溫補腎與命門之火,干姜則溫化肺
20、脾之寒飲痰濕,在這方面兩者有互補作用。,3.7 附子配干姜,(2)仲景方例 附子干姜配伍的代表方劑為四逆湯,為外感病回陽救逆的主方。由四逆湯加減,仍保留附子、干姜這一藥對的方劑有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六方。只用附子、干姜兩味藥的稱干姜附子湯。以上八方回陽救逆的基本作用相同。此外,烏梅丸中也有附子、干姜,但不是方中的主干部分,起辛味安蛔與散寒止痛作用,與四逆湯的方義有別。,3.7 附子配干姜,(1)配伍意義 回陽救逆的附子與大補元氣的人參配伍是溫與補的結合,是陽與氣的互相促進,兩者之間有協(xié)同配合作用。單用附子溫陽,雖一時陽回,恐難持久;若
21、單用人參,元氣雖能恢復,元陽未振,陰寒難以消散。兩者配合才能挽救重危病人垂絕之陽氣。附子辛熱,人參甘平,兩者相配,又有協(xié)調(diào)平衡之意。,3.8 附子配人參,(2)仲景方例 在傷寒論中參附配伍的方劑有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附子湯與烏梅丸。四逆加人參湯與茯苓四逆湯兩方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以生附子急救回陽與人參大補元氣合用,是典型的回陽益氣方劑,適用于急危重證。附子湯證雖屬少陰而病勢較緩,氣陽兩虛,寒濕凝聚,身體疼痛,所以將較大量(二枚)的熟附子與人參配伍。烏梅丸中雖有參附,不占主要地位,溫振陽氣,有利安蛔治厥。,3.8 附子配人參,(1)配伍意義 芍藥微酸微寒,甘草甘平,兩藥相配有酸甘化陰之功。其
22、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化生津液、血液。二是平肝緩急,抑制肝氣橫逆、陽動太過,可治療急迫疼痛、肌肉痙攣。即有平肝、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三是和營止汗。營氣與衛(wèi)氣相對而言屬于陰,性能內(nèi)守?;謴蜖I陰的內(nèi)守功能,可以達到止汗目的。四是柔肝健脾。芍藥柔肝,阻止肝氣犯脾,甘草能和中健脾,芍藥甘草相配是調(diào)補脾陰的基本藥物。凡此四者,皆可以酸甘化陰概括之。,3.9 芍藥配甘草,(2)仲景方例 1)芍藥甘草湯只有芍、甘二味,善治小腿肌肉攣急。 2)芍藥、甘草與桂枝、甘草相合而成為桂枝湯,以及在桂枝湯基礎再加味的方劑。其中,有調(diào)和營衛(wèi)為主的,如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等。有調(diào)理氣血的,如當歸四逆湯等。
23、有調(diào)整陰陽的,如小建中湯、桂枝加附子湯等。其中特別加重芍藥的方劑如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等,其目的在于緩急止痛。除此之外,多隨其加味不同,功效各有差別。,3.9 芍藥配甘草,(2)仲景方例 3) 黃芩湯中芍藥、甘草再加黃芩及大棗,酸甘化陰與苦寒瀉火同用,開后世溫病學養(yǎng)陰清里熱之法門。 4)四逆散中,芍藥、甘草與柴胡、枳實相配,調(diào)理氣血,協(xié)和肝脾,為后世疏肝理氣方劑的基礎。 5)芍藥甘草附子湯乃酸甘化陰與辛熱回陽同用,有陰陽兼顧之意。 6)小青龍湯中的芍藥、甘草有兩重意義:一是與桂枝相配以調(diào)和營衛(wèi),二是緩急平喘。,3.9 芍藥配甘草,(1)配伍意義 柴胡苦辛微寒,疏肝解郁,升陽透達解熱。黃芩苦寒
24、清熱降火。兩者皆能清熱,但有升散與沉降之不同。柴芩合用能徹底祛除病邪,又可以避免過于升散及過于苦降之弊。因此,兩藥配伍是清解少陽熱邪的理想藥對。,3.10 柴胡配黃芩,(2)仲景方例 仲景著作中用柴胡、黃芩這一藥對的代表方為小柴胡湯。柴胡、黃芩清解少陽之邪熱,為方中的主藥,再與扶助正氣的人參、甘草、大棗,與和胃安中的半夏、生姜配合便成為和解法的代表方。仲景著作中以小柴胡湯為基礎而加減變化的方劑,如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桂枝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均以柴胡黃芩為主要藥物,乃取其有良好的解熱作用。,3.10 柴胡配黃芩,(1)配伍意義 甘辛大寒的石膏與苦寒滋潤的知母相配伍。兩
25、味清熱藥,不僅在清熱功能上有協(xié)同作用,而且石膏味辛氣輕,能解肌,使邪從外散;知母味苦潤降,能滋陰瀉火,使邪從下泄。在這方面兩藥配伍,使邪無可容之地。再者,石膏擅清上中焦之熱,知母能瀉三焦之火。兩藥配伍對全身氣分邪熱的治療功能,更加全面。,3.11 石膏配知母,(2)仲景方例 仲景著作中以石膏、知母這一藥對為主藥的方劑,主要為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用于治療無形熱邪熾盛于里,出現(xiàn)高熱、汗出熱不退、甚至大汗出、口渴甚而需大量飲水、心煩、脈洪大等癥。亦可用于熱厥或熱痹。方中除知母、石膏外,甘草、粳米均為輔助藥。除這兩方之外,治療溫瘧的白虎加桂枝湯,在白虎湯中僅加桂枝一味,基本配伍未變。,3.11 石膏
26、配知母,(1)配伍意義 枳實(或枳殼)、厚樸兩味均為理氣藥,能行氣、消痞、散結,在這方面兩者的功用是相同的。兩者之間有協(xié)同作用。但是,枳實性味苦寒,厚樸性味辛溫,兩者是對立的。兩藥同用,則以寒制熱,以熱制寒,無論證之寒熱,均可用之。兩藥的理氣作用,亦同中有異,厚樸行氣力緩,善于消脹滿、燥濕、平喘;枳實(或枳殼)破氣力強,善散結、消積、導滯、化痰,兩者同用則理氣功能更加全面。,3.12 枳實配厚樸,(2)仲景方例 用枳實、厚樸這一藥對的湯方有大小承氣湯、梔子厚樸湯與麻子仁丸。這些方中,有三首加用大黃,其基本功能,都在于消除腸道結聚的實邪。但是,證情輕重緩急,差別很大。如大承氣湯攻下之力最猛,可用于陽明腑實證之重者,小承氣湯攻下之力較緩,可用于陽明腑實輕證。麻子仁丸為服用小量丸藥潤腸緩下之劑。梔子厚樸湯不用大黃,主要在于消痞滿,清余熱。由此可見,枳實、厚樸這一藥對,用途比較廣泛,無論證情輕重緩急,均可酌情使用。,3.12 枳實配厚樸,(1)配伍意義 大苦大寒沉降瀉下的大黃與咸苦性寒的芒硝相配,加強了清熱瀉下功能。大黃已有較強的瀉下力,配合咸寒潤燥軟堅的芒硝,瀉下力量更大。,3.13 大黃配芒硝,(2)仲景方例 大承氣湯是瀉下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容日常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適用:服務行業(yè)勞動合同
- 《MPS程式制作》課件
- 質(zhì)檢統(tǒng)計知識培訓課件
- 母嬰護理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遺產(chǎn)預分割協(xié)議:兄妹間財產(chǎn)分配3篇
- 《安全檔案講課完全》課件
- 肇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室內(nèi)空間設計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魔術演出專用合同格式3篇
-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課件
- 材料設備驗收管理流程圖
- 磁致伸縮液位傳感器KYDM-路線設置使用
- (完整版)建筑業(yè)10項新技術(2017年最新版)
- 收割機轉(zhuǎn)讓協(xié)議
- 中學歷史教育中的德育狀況調(diào)查問卷
- 煤礦煤業(yè)掘進工作面班組安全確認工作記錄表 模板
- 第8期監(jiān)理月報(江蘇版)
- 建筑工程質(zhì)量管理體系文件
- 乙丙橡膠電力電纜絕緣一步法硅烷交聯(lián)工藝
- 中止施工安全監(jiān)督申請書(范例)
- 世界各國標準鋼號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