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qū) 單元復習-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_第1頁
地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qū) 單元復習-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_第2頁
地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qū) 單元復習-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_第3頁
地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qū) 單元復習-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_第4頁
地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qū) 單元復習-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極地地區(qū)—七年級下冊地理人教版(2024)期末復習一、學習目標整合對應課程標準章節(jié)內容學習目標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qū)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shù)厝藗兩a生活的影響;以某地區(qū)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shù)氐姆植紶顩r、對外輸出地區(qū)以及對當?shù)啬酥潦澜绲闹匾饬x;結合實例,說明某地區(q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優(yōu)勢;根據(jù)南極、北極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huán)境的重要性。極地地區(qū)1運用圖文資料,從地理位置、自然景觀、氣候特征、自然資源等方面,描述南北極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特殊性?!緟^(qū)域認知、綜合思維】2.掌握利用經緯網在以極點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地理實踐力】3.結合相關材料,認識到開展極地地區(qū)科學考察的重要性,增強保護極地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認識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揪C合思維、人地協(xié)調觀】二、思維導圖回顧知識三、重難知識易混易錯(知識點講解+例題)1.冰雪覆蓋的地區(qū)(1)位置和范圍地區(qū)南極地區(qū)北極地區(qū)地理位置主要位于南極圈(66.5°S)以南主要位于北極圈(66.5°N)以北范圍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一部分)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洲的部分地區(qū)海陸分布中間是陸地,周圍是海洋中間是海洋,周圍是陸地位置特點地球的最南端,南極洲是世界上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地球的最北端,北冰洋是世界上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交通重要性未來南極洲可能成為南半球空中交通的中間基地,是南美、非、大洋洲空中交通的捷徑是亞、歐、北美洲三大洲空中交通的捷徑;“北極航線”越來越受重視辨方向在南極點看,周圍都是北方,順時針方向為東在北極點看,周圍都是南方,逆時針方向為東居民無常住居民有因紐特人和拉普人等常住居民(2)獨特的氣候特征南極地區(qū)北極地區(qū)氣候特點酷寒、干燥、烈風寒冷相同點嚴寒、降水稀少氣候氣溫酷寒,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qū),有“冰雪高原”之稱。年平均氣溫低于-25℃,有暖季(11月—次年3月)和寒冷(4—10月)之分寒冷,年平均氣溫約為-10℃;寒季為每年的10月—次年4月,8月最暖,平均氣溫為-8℃降水干燥,被稱為“白色荒漠”。年降水量約50毫米。同沙漠地區(qū)不同的是,這里的干旱是由低溫寒冷造成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之間風速烈風,被稱為“風庫”。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北冰洋沿岸平均風速約10米/秒,風速偏慢代表性動物企鵝北極熊地表景觀大部分地區(qū)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大部分地區(qū)終年冰封例:近年來,極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游客人數(shù)逐年上升?!侗睒O旅游重磅新規(guī)》斯瓦爾巴群島新規(guī)自2025年1月開始生效。如規(guī)定游客與北極熊的距離至少保持300米,甚至應該保持500米。如圖為北極地區(qū)和黃河站位置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每年7月至8月是北極旅游的最佳時段,原因是(

)A.氣候寒冷,冰層厚 B.氣候暖和,白晝長C.氣候寒冷,降水少 D.氣溫較高,降水少2.由于人類活動,北極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下列做法符合生態(tài)旅游的是(

)A.把生活垃圾隨時帶走 B.給動物任意投喂食物C.追著北極熊拍照 D.品嘗當?shù)靥赜幸拔丁敬鸢浮?.B2.A【解析】1.每年7月至8月北半球的夏季,此時北極地區(qū)氣候較為溫暖,白晝長,有利于開展極地旅游,B正確,AC錯誤;此時降水相對其他時間較多,D錯誤。故選B。2.由于人類活動,極地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以上這些做法中,“追著北極熊拍照”、“給動物投喂食物”和“品嘗當?shù)匾拔丁倍际遣豢扇〉模挥小鞍焉罾鴰ё摺辈欧仙鷳B(tài)旅游,A正確,BCD錯誤。故選A。2.科學考察的寶地(1)極地地區(qū)成為科學考察寶地的原因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南極地區(qū):煤、鐵、石油北極地區(qū):石油、天然氣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天然實驗室生物資源南極地區(qū):企鵝、磷蝦、海豹、鯨等北極地區(qū):北極熊、北極狐、海象、馴鹿等固體淡水資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qū)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嚴寒的氣候,人跡罕至,自然環(huán)境保存完整(2)我國在兩極地區(qū)建立的科學考察站考察站建成時間具體位置南極地區(qū)長城站1985年2月南極洲喬治王島中山站1989年2月東南極大陸沿海昆侖站2009年1月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qū)泰山站2014年2月中山站與昆侖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秦嶺站2024年2月南極洲羅斯海沿岸,面向太平洋北極地區(qū)黃河站2004年7月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例:讀“南極洲大陸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1.關于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2.下列關于南極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候酷寒,多狂風,降水豐富②中山站位于東半球③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適宜進行科學考察④長城站位于昆侖站的西北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羅斯海新站是我們國家新建的科考站,在建站過程中,建設者可能遇到(

)A.北極熊的襲擾 B.暴雨影響工程進度 C.酷寒導致凍傷 D.潮濕導致衣服發(fā)霉【答案】1.B2.D3.C【解析】1.以南極為中心的極地俯視圖中,地球順時針自西向東自轉;由圖可知,0°經線穿過①大西洋,90°E穿過②印度洋,120°W穿過③太平洋,B正確,ACD錯誤;故選B。2.南極地區(qū)氣候酷寒,多狂風,降水少,①錯誤;中山站位于東半球,②正確;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南極地區(qū)的暖季,適宜進行科學考察,③正確;長城站位于昆侖站的西北方,④正確,D正確,排除ABC;故選D。3.根據(jù)所學可知,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地區(qū),A錯誤;南極地區(qū)氣候干燥、烈風、酷寒,所以沒有暴雨、氣候也不潮濕(不會導致衣服發(fā)霉),BD錯誤;建設者可能會遇到酷寒導致凍傷,C正確;故選C。2024年12月1日,中國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監(jiān)測站——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監(jiān)測站正式投入業(yè)務運行。該站位于中山站,將對南極大氣成分濃度變化進行連續(xù)、長期的業(yè)務化觀測,真實反映南極地區(qū)的大氣狀況。圖為南極地區(qū)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下列關于我國南極科考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部位于北寒帶 B.酷寒、多狂風,降水量大C.長城站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D.圖中科學考察站均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5.南極中山站建設大氣本底監(jiān)測站的優(yōu)勢是(

)A.大氣環(huán)境天然、無污染 B.離我國的距離較北極更近,節(jié)約時間C.自然條件優(yōu)越,適宜科研人員居住 D.有豐富的自然資源6.通過衛(wèi)星圖像分析發(fā)現(xiàn),南極半島正以驚人的速度變綠,其主要原因是(

)A.海洋面積增大導致陸地減少 B.全球氣候變暖C.緯度位置變化導致氣溫升高 D.海拔升高氣溫降低【答案】4.C5.A6.B【解析】4.讀圖可知,我國的南極考察站中,沒有位于北寒帶,故A錯誤。南極地區(qū)緯度高、氣候寒冷,具有酷寒、烈風、干燥的特點,降水少,故B錯誤。根據(jù)經緯線判斷方向可知,長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C正確。圖中的考察站中,長城站沒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故D錯誤。故選C。5.南極地區(qū)人跡罕至,幾乎沒有人類活動,因此大氣受污染的程度極低,觀測數(shù)據(jù)更準確,能夠提供純凈的大氣樣本,適合進行大氣本底監(jiān)測,A符合題意;南極地區(qū)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宜科研人員居?。荒蠘O與北極距離中國都較遠,且南極距離更遠;與豐富的自然資源無關,BCD錯誤。故選A。6.南極半島正以驚人的速度變綠,主要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極局部地區(qū)降水增加,故B正確。與ACD選項敘述無關,故選B。四、單元核心素養(yǎng)對接中考1.區(qū)域認知在探索南極過程中的體現(xiàn)區(qū)域認知指人們從空間—區(qū)域的視角認識地理環(huán)境及人地關系的思維方式和能力。人類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復雜多樣,人們將其劃分成不同空間尺度、不同類型的區(qū)域加以認識。區(qū)域認知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建立地理空間觀念,認識不同的區(qū)域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聯(lián)系,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和國家認同感,增進對世界的理解,逐步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情境鏈接4月26日,“雪龍2”號緩緩停靠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港,標志著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羅斯海聯(lián)合航次考察順利結束。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南極秋季開展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聯(lián)合航次。共有來自中國、澳大利亞、韓國、美國、馬來西亞、挪威、泰國、新西蘭、英國等9國的91名科考隊員參與,其中國外科學家12人,國內科學家32人,主要來自極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機構。航次現(xiàn)場調查從3月27日持續(xù)至4月15日,共計20天。作業(yè)環(huán)境溫度在-20℃左右,最低達-26℃??疾礻犂梦覈把?”號的破冰能力和冰區(qū)作業(yè)能力,克服了大風、低溫、高密度海冰等作業(yè)困難,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研究。第一是秋冬季極端天氣下冰間湖內產冰-深對流-底層水形成的物理過程對垂向碳通量的影響;第二是秋冬季弱光-黑暗下驅動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源、儲藏、消耗和埋藏過程;第三是秋冬季生物種群的越冬策略,及其與春季生態(tài)結構和生產力的相關關系。航次累計完成4條斷面共計24個綜合海洋調查站位,其中1個為24小時連續(xù)觀測站,各項生物拖網、水樣采集等任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此外,還完成了聲學多普勒海流剖面儀(ADCP)、魚探儀以及海冰、鳥類哺乳動物等走航觀測,表層水、氣溶膠等走航采樣,累計布放34個各類浮標。采集水樣、膜樣、沉積物、生物及海冰樣品共計5000余份。本航次在國際上首次系統(tǒng)開展了南極秋季結冰期浮游動物、南極磷蝦、中層魚、鳥類和哺乳類等生態(tài)系統(tǒng)重要營養(yǎng)級的觀測調查,提升了國際社會對南極秋季暗環(huán)境下關鍵生物類群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適應和生存策略的認知。3.對接中考(2024·河南·中考真題)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fā)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xiàn)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示紀念幣上的北極科考元素有(

)①極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樣場景

③企鵝

④極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是(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3.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

)A.西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答案】1.B2.C3.B【解析】1.讀圖可知,圖示紀念幣上圖案為“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中國極地考察隊冰芯取樣工作場景、北極熊,輔以局部北極地圖輪廓及中國2座北極考察站點位、極光等組合設計,并刊“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字樣及面額,沒有南極地區(qū)的代表動物企鵝。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故選B。2.讀圖可知,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北極圈附近,緯度約為65.7°N,位于0°經線—20°W經線之間,經度約為17.4°W。所以,C正確,ABD錯誤。故選C。3.在經緯網地圖中,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讀圖可知,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東北方。結合題意,故選B?!军c睛】北極地區(qū)指北極圈以北的區(qū)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以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4年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該站位于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是我國在南極的第五座科考站,其建筑面積是我國南極科考站中最大的一個。圖a為秦嶺站地理位置示意圖,圖b為秦嶺站景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秦嶺站選擇在2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是因當?shù)卮藭r段(

)①白晝長②積雪多③較溫暖④風力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秦嶺站主體建筑底層架空的主要目的是(

)A.預防地震 B.防寒保暖 C.減小風雪危害 D.增加室內采光6.秦嶺站可觀察到當?shù)靥赜械膭游锸牵?/p>

)A. B. C. D.【答案】4.D5.C6.A【解析】4.2月份是南極地區(qū)的暖季,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南極地區(qū)白晝長,有較長的工作時間,便于科考站的建設和相關作業(yè)開展,①正確;暖季時,部分積雪會融化,積雪相對較少,②錯誤;2月是南極的暖季,氣溫相對較高,較為溫暖,利于施工建設和人員活動,③正確;暖季時,南極地區(qū)風力相對較弱,并非風力強,④錯誤。綜上所述,D①③正確;②③錯誤,排除ABC。故選D。5.南極地區(qū)多風雪,主體建筑底層架空,可以避免風雪在建筑底部堆積,減小風雪對建筑的危害,C正確;南極地區(qū)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