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知識在地理試題中的融合_第1頁
跨學科知識在地理試題中的融合_第2頁
跨學科知識在地理試題中的融合_第3頁
跨學科知識在地理試題中的融合_第4頁
跨學科知識在地理試題中的融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跨學科知識在地理試題中的融合地理試題中的跨學科融合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它旨在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來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水平。新高考政策下,學生可以對學科進行自由組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地理學科與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但用跨學科知識、思維解決單學科或多學科問題是很多學生欠缺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運用跨學科融合培養(yǎng)學生解答試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地理中會涉及物理學中關于大氣環(huán)流和氣候的知識(如潛熱輸送、飽和水汽壓、氣壓等);會結合生物學中的植被、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多樣性知識,來探討某個地理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分布;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學反應過程、水體中的氣體溶解度等與化學知識相關;地理圖表等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計算,等高線的應用、地球運動都涉及到大量數(shù)學相關知識;人文地理中人口遷移的歷史、不同地區(qū)城市化過程等都與歷史學科緊密相關;地理學科關鍵能力之一的“信息獲取與解讀能力、語言的組織與表達能力”離不開學生的語文基礎,畢竟很多題做錯都是因為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內理解材料和題干意思??鐚W科融合的地理試題不僅能夠考察學生的地理知識,還能夠檢驗他們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綜合素養(yǎng),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鐚W科融合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理念。教師要逐步提高跨學科融合教學的意識,重視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用跨學科知識、思維與方法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意識與習慣。而教師自身的跨學科能力也影響教師的跨學科融合教學效果??鐚W科教學既需要教師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又需要教師具備整合跨學科資源、實施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對多數(shù)教師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镜湫桶咐捍夯饔谩?/p>

部分植物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xù)低溫才能由營養(yǎng)生長階段轉入生殖階段,這一現(xiàn)象稱為春化作用。例如來自溫帶地區(qū)的耐寒花卉,較長的冬季和適度嚴寒,能更好的滿足其春化階段對低溫的要求。低溫處理對花卉促進開花的作用,因花卉的種類而異。如冬小麥一般于秋季萌發(fā),經過一段營養(yǎng)生長后度過寒冬,于第二年夏初開花結實。如果于春季播種,則只長莖、葉而不開花,或開花大大延遲。這是因為冬性植物需要經歷一定時間的低溫才能形成花芽,春播時也可以正常開花結實。其實,春化作用的出現(xiàn)和休眠一樣,也是植物應付惡劣環(huán)境的一種策略,植物在開花期是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不幸遇上低溫,則很容易無法抵抗而導致不開花或死亡。所以經過長久的演化,植物本身便發(fā)展出一個適應的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過去后再開花結實,以確保繁衍后代的目的。有時可以利用人工的低溫處理,來滿足植物分化花芽所需要的低溫,而取得過冬的效果,這種處理方式叫做春化處理。經過春化處理,即使是春天,也會像秋天播種時一樣地開花。相反的,未經過低溫處理,則即使葉片繁茂也不會開花?!纠}】垂柳是我國廣泛分布的落葉喬木,開花前需要經歷一定的低溫日數(shù)(指日均溫低于5℃的日數(shù))并達到一定的積溫。研究發(fā)現(xiàn),垂柳開花的積溫需求量與年低溫日數(shù)密切相關。下圖示意年低溫日數(shù)與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的關系。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近幾十年來,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

)A.哈爾濱

B.北京

C.濟南

D.杭州2.氣候變暖使東北地區(qū)垂柳開花始期提前最為明顯,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使東北地區(qū)(

)A.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大幅減少

B.年低溫(低于5℃)日數(shù)顯著減少C.積溫需求能更快得到滿足

D.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明顯增多【參考答案】【解析】1.由圖表信息可知,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與年低溫日數(shù)成負相關,即年低溫日數(shù)越少,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越高,因此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杭州,緯度低,氣溫高,年低溫日數(shù)少,積溫需求增加幅度最大,D正確,哈爾濱、北京、濟南緯度均高于杭州,故ABC錯誤,故選D?!厩笳嬗^點】參考解析所說的其實是積溫需求最大的城市,而非積溫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據(jù)圖可知,年低溫日數(shù)多時(緯度高),因低溫日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很少;年低溫日數(shù)少時(緯度低),因低溫日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顯著(如低溫日數(shù)從120天減少到110天,開花積溫需求增加很少。低溫日數(shù)從20天減少到10天,開花積溫需求大幅增加)。且對比“1963-1990”和“1991-2018”兩條曲線可知,低溫日數(shù)少的地區(qū)積溫需求增長幅度大,所以年低溫日數(shù)最少的杭州隨氣候變暖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最顯著。其實圖中不需要保留“1963-1990”和“1991-2018”兩條曲線,畢竟一對比兩條曲線就知道站點低溫日數(shù)少的地區(qū)(低緯度)積溫需求增加最多,難度太低。如果只保留“1991-2018”這一條曲線,也可以根據(jù)曲線斜率分析出:年低溫日數(shù)多的地區(qū)(緯度高),隨低溫日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很少;年低溫日數(shù)少的地區(qū)(緯度低),隨低溫日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顯著,相應的第1題題干也應改為:“隨著近年來當?shù)乩浼練鉁厣?,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解析】2.氣候變暖使東北地區(qū)垂柳開花始期提前最為明顯,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qū)年低溫日數(shù)多,積溫需求少,氣候變暖使東北地區(qū)垂柳開花積溫需求能更快得到滿足,C正確,D錯誤,氣候變暖是一個緩慢的變化過程,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不會大幅減少,A錯誤;年低溫(低于5℃)日數(shù)顯著減少,會導致積溫需求越高,和題意垂柳開花始期提前不符,故B錯誤,故選C。

【求真觀點】A.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大幅減少,對應年低溫日數(shù)大幅度增多,與氣候變暖背景不符;B.年低溫日數(shù)顯著減少,會導致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大幅增加,開花推遲;C.氣候變暖,東北春季氣溫回升提前,且地面積雪提前融化導致地面反射率下降,進一步加快升溫速度,加之東北開花始期積溫需求少,低溫日數(shù)的減少對東北開花積溫需求影響小,積溫需求能更快得到滿足,提前開花;D.垂柳開花始期積溫需求明顯增多,開花會推遲。圖表信息:①冷季低溫天數(shù)越長,暖季垂柳開花的積溫需求越少;冷季低溫天數(shù)越短,暖季垂柳開花的積溫需求越多;②低溫天數(shù)多時(緯度高),因低溫天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很少;年低溫天數(shù)少時(緯度低),因低溫天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顯著;(如低溫日數(shù)從120天減少到110天,開花積溫需求增加很少。低溫日數(shù)從20天減少到10天,開花積溫需求大幅增加)結合材料意思,氣候變暖可能帶來兩個影響:①冷季低溫天數(shù)減少,暖季開花的積溫需求增加,導致開花推遲;

②氣候變暖,暖季升溫快,>10℃的積溫期提前到來,提前滿足垂柳積溫需求,開花提前。東北地區(qū):①低溫天數(shù)多(緯度高),因低溫天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很少,開花推遲很少;②氣候變暖,春季氣溫回升提前,且地面積雪提前融化,地面反射率下降,進一步加快升溫,積溫需求提前滿足,提前開花;所以東北地區(qū)垂柳開花始期提前最為明顯。杭州:①年低溫天數(shù)少(緯度低),因低溫天數(shù)的減少導致的積溫需求增加顯著,開花時間推遲幅度大;②氣候變暖,春季氣溫回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