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2課件_第1頁
糖尿病腎病2課件_第2頁
糖尿病腎病2課件_第3頁
糖尿病腎病2課件_第4頁
糖尿病腎病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4年中華醫(yī)學會

腎臟病學術會議紀要

糖尿病腎病的相關研究

基礎部分

2.代謝因素:大量證據(jù)表明葡萄糖代謝異常是加速動脈硬化和微血管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多元醇和己糖胺通路量增加。AGES形成。磷脂酰肌醇代謝障礙和肌醇異構耗竭。前列腺素類產(chǎn)物增多。PKC同功酶活性改變.糖尿病的腎臟微血管病變糖尿病的腎臟微血管病變

5.糖尿病腎臟微血管基底膜:DM患者腎微血管不僅可導致腎小球基底膜增厚,也可導致系膜基質增寬和腎小管基底膜增厚5.糖尿病腎臟微血管基底膜

基底膜增厚機制:(1)高糖誘導足突細胞-整合素表達模式改變;(2)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降低及MMP組織抑制因子表達上調(diào)后Ⅳ型膠原合成;基底膜增厚機制:

(3)足突細胞形態(tài)學的改變以及相應的BGBM變化;(4)VEGF/PDGF(B鏈)及其受體的高表達導致基質的積聚;(5)氧自由基/氧化應激導致基質積聚。6.血管生成和重塑

在DM狀態(tài)下,腎臟局部出現(xiàn)適應性改變,表現(xiàn)為新血管生成,其機制是多種因素影響腎臟局部微循環(huán)和內(nèi)皮細胞功能異常導致內(nèi)皮表型轉變,促血管生成因子增多,抑制血管生成因子減少。脂質過氧化物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γ)是一組脂質激活核受體及轉錄因子,屬于核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PPAR共有三個亞型:

PPARα,PPARσ/β,PPArγ,PPARα主要分布于具有豐富線粒體和脂質β氧化活性的組織,如肝臟,腎臟.PPARr在脂肪組織高表達.PPARσ/β在所有組織中都有表達。目前比較公認的是PPARγ是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的主要調(diào)定點。在PPARγ基因缺陷的病人,其發(fā)生糖尿病的幾率大幅度增加。大量證據(jù)表明,PPArγ在腎小球(足突細胞/系膜細胞和內(nèi)皮細胞),腎近曲小管/腎臟纖維細胞廣泛表達。在高糖刺激下,上述細胞表型發(fā)生分化,導致細胞增殖和細胞外基質產(chǎn)生增加。當使用PPARγ激動劑處理后,上述病理改變可被有效阻斷,其機制可能與PPARγ活化后抑制TGFβ1和MARP傳導通路有關。PPARγ激動劑具有延緩腎功能惡化的作用。另外PPARγ對血管及平滑肌的作用,也使其具有降低血壓的功能,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在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PPARγ激動劑的抗炎和降壓作用將可能對糖尿病腎病起間接保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PPARγ激動劑可能導致體重的增加和水鈉潴留,因而伴有重度肥胖及心功能衰竭的患者慎用。內(nèi)皮素的作用研究表明,在DN動物模型和人腎組織中均證實存在內(nèi)皮素1(Endothelin,ET-1)高表達,隨著DM病情進展、蛋白尿程度加重及腎功能下降而增加,ET-1受體拮抗劑能夠顯著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并能減輕DN動物模型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間質纖維化程度。內(nèi)皮素作用機制:1、ET對糖代謝的影響: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最基本特征,也是致病的關鍵因素。目前體內(nèi)外實驗結果提示ET是引起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1、ET對糖代謝的影響:(1):ET通過與胰島素競爭蛋白激酶C依賴性通路,影響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2)ET-1通過減少骨骼肌細胞中胰島素受體底物-1、IRS-1相關P110(α)合成,損害胰島素細胞內(nèi)信號傳導途徑。(3)ET-1通過對抗胰島素的舒血管作用,減少胰島素敏感靶器官的血流量。2、ET-1對DM腎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1)收縮腎臟阻力血管,減少腎臟血漿流量。(2)促使系膜細胞收縮,導致腎小球濾過面積和超濾系數(shù)減少。3、ET-1對DM腎臟細胞外基質的影響:

高糖能夠顯著上調(diào)體外培養(yǎng)腎臟系膜細胞ET-1表達,當系膜細胞、腎間質成纖維細胞與高糖細胞培養(yǎng)基,或含ET-1細胞培養(yǎng)基分別共同孵育時,系膜細胞或腎間質細胞呈劑量依賴性增加,細胞外基質成分合成明顯增加(Ⅰ型、Ⅳ膠原、纖連蛋白等),同時伴有TGFβ1等表達顯著上調(diào)。3、ET-1對DM腎臟細胞外基質的影響:

一些ECM降解酶類(膠原酶、纖溶酶等)表達和活性明顯下降。高糖上述作用,部分可能通過ET-1介導而發(fā)揮。腎小管損傷的機制:(1)肌成纖維細胞:該細胞不僅在腎臟,在肝臟和肺間質纖維化的過程中,在增加細胞外基質都起關鍵作用。體內(nèi)證實間質纖維原細胞是肌成纖維細胞的來源,肌成纖維細胞表達α-SMA,過度產(chǎn)生細胞外基質。腎小管損傷的機制:(2)TGFB-1,是具有促進纖維生成作用的細胞因子,直接刺激細胞外基質生成,也可通過肌成纖維細胞轉化使細胞外基質產(chǎn)生過度。(3)結締組織生長因子(4)血管緊張素Ⅱ足細胞在糖尿病腎病中的

作用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腎小球臟層上皮細胞,即足細胞損傷與DN病人的蛋白尿產(chǎn)生和腎小球硬化進展明顯相關。一、足細胞損傷與DN蛋白尿產(chǎn)生

已經(jīng)證實足細胞病變所致的足細胞脫落是導致腎臟損害緊張的主要原因,足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是蛋白尿形成的基礎,足細胞結構改變和數(shù)目減少在1、2型糖尿病腎病微量白蛋白和明顯蛋白尿患者均可見。在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具有正常白蛋白排泄率,足細胞數(shù)目亦比正常人減少,。二、足細胞表達的特異性分子與DN

足細胞表達的特異性分子與DN足細胞裂孔膜在DN蛋白尿產(chǎn)生中起重要作用,裂孔膜蛋白nephrin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在足細胞裂孔膜上作為黏附受體和信號蛋白,其表達變導致裂孔膜功能異常。三、尿中足細胞及特異性分子檢測評價DN進展

通過抗Podocalyxin抗體可以自尿中檢測到完整的足細胞。研究發(fā)現(xiàn)DN發(fā)展不同時期尿中足細胞數(shù)目有顯著差異。腎小球系膜細胞間通訊在高糖引起的衰老相關表型改變中的作用

結論認為:高糖可通過抑制系膜細胞,導致增殖能力降低,細胞周期進展停滯,β-gal染色陽性率增高等衰老相關表型改變,提示增強細胞間通訊功能對防治糖尿病腎臟病理改變有重要意義。

糖尿病大鼠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化與肝細胞生長因子的表達

該文章認為:1.糖尿病時,腎小管細胞可發(fā)生表型轉化,轉化為肌成纖維細胞,從而參與腎小管間質纖維化的過程。2.HGF可能具有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化,延緩腎間質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從而改善腎功能。糖尿病腎病的相關研究

應用研究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腎穿刺活檢

臨床和病理分析

該研究對43例糖尿病患者考慮合并非糖尿病性腎病進行腎活檢,結果顯示:15例為單純的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DGS),5例為DGS合并非糖尿病性腎臟?。∟DRD),23例為單純NDRD。結論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腎臟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并不意味著病理上一定就是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2型糖尿病患者??珊喜⑵渌愋湍I臟病,腎活檢是重要鑒別手段。糖尿病腎病替代治療的時機美國NKF-K/DOQI指出:糖尿病病人開始透析時,其殘余腎‘功能要比非糖尿病人高,國內(nèi)學者建議在Ccr20ml/min時開始做瘺為透析作準備,當Ccr降至15ml/min時及可進行透析。

糖尿病腎病替代治療的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