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

文件編號:

版次:A/2

受控狀態(tài):

發(fā)放編號:

編制:審核:批準:

2014-10-15發(fā)布2014-10-20實施

脫硫崗位操作規(guī)程

1崗位任務

用羅茨鼓風機向高壓機輸送半水煤氣,并用貧液吸收半水煤氣中(一次脫硫)

和變換氣(二次脫硫)中硫化氫,使氣體得到凈化,吸收硫化氫的脫硫液(富液)

經(jīng)空氣氧化再生后,循環(huán)使用,再生析出的硫泡沫經(jīng)壓濾機壓濾成硫膏進入熔硫

釜熔硫產(chǎn)生硫磺。

2適用范圍

合成分廠脫硫崗位。

3職責

3.1在本班調(diào)度值班長的領導和指揮下,負責本崗位的設備運行,工藝操作,安

全衛(wèi)生等各項工作,執(zhí)行崗位安全技術規(guī)程及工藝指標。

3.2根據(jù)本崗位的生產(chǎn)操作情況及時與造氣、變換、醇燒化、壓縮等崗位做好聯(lián)

系工作。

3.3負責本崗位的開停車和不正常故障的處理工作。

3.4負責本崗位的交接班工作。

4工藝流程

4.1工藝流程簡述

4.1.1一次脫硫工藝流程簡述:

來自氣柜的半水煤氣,由洗氣塔、分離器降溫除塵進入羅茨機升壓后,氣體

進入脫硫塔前洗氣塔降溫,進入C4600空塔與塔頂噴入的脫硫貧液進行逆流接

觸,出塔氣體再進入06000填料塔與塔頂噴入的貧液進行逆流接觸,吸收絕大部

分H2S,脫硫后的半水煤氣進入清洗塔,洗凈氣體中夾帶的脫硫溶液后,進入氣

液分離器分離出夾帶的水氣,經(jīng)分離器再進入靜電除塵塔以除去煤焦油等雜質(zhì)后

去高壓機一段進口總管。

吸收硫化氫后的溶液(富液),由脫硫塔底部出來,經(jīng)富液泵打入一次再生槽,

由噴嘴向下噴射與噴射再生器吸入的空氣進行氧化反應,再生后的貧液經(jīng)液位調(diào)

節(jié)器靠自身位差進入貧液槽中,再經(jīng)貧液泵打入脫硫塔吸收H2S,如此循環(huán)使用,

再生槽硫泡沫經(jīng)溢流進入硫泡沫槽再由泡沫泵打入壓濾機壓濾成硫膏。,

4.1.2二次脫硫工藝流程簡述:

來自變換分離去出口變換氣進入。4200變脫塔與塔頂噴下的脫硫液逆流接

觸,然后氣體從塔頂出來后,經(jīng)分離器送碳化崗位。

二次脫硫溶液在二次脫硫塔內(nèi)吸收H2s后進入渦輪機進行減壓或通過減壓閥

減壓后進入二次再生槽,由噴嘴向下與噴射器吸入的空氣共同進入二次再生槽進

行氧化反應而再生,再生后的貧液經(jīng)液位調(diào)節(jié)器流入貧液槽,再由貧液泵打入變

脫塔吸收H2s成富液,如此循環(huán)使用,再生出的硫泡沫經(jīng)溢流進入硫泡沫槽,再

由泡沫泵打入壓濾機壓濾成硫膏。

4.2工藝流程簡圖

一次脫硫工藝流程圖

二次脫硫工藝流程圖

5主要設備與性能

序號名稱規(guī)格型號技術參數(shù)數(shù)量

1清洗塔04400X151841

2洗氣塔04400X151841

3空塔①4600X16X307051

4一次脫硫塔①6000X391601

51#靜電除焦塔03200X10500Q=30000Nm7h1

62#靜電除焦塔03600X12160Q=30000Nm3/h1

73#靜電除焦塔4)3880X11100Q=40000Nm3/h

8變脫塔C4200X431851

9空塔再生槽7000X72001

10一次脫硫再生槽4)7150X156251

11二次脫硫再生槽4)8000X72001

12空塔貧液槽①5000X6000

13一次貧液槽①6170X85051

14二次貧液槽①6000X60001

15空塔泡沫槽01600X70001

16一次泡沫槽02600X117001

17二次泡沫槽①2000X50001

Q=542.3m3/min

1#、2#、5#羅茨鼓機ZR7-600Tn=590r/min

183

(附電機)N=537.3KW

Q=463m7min

3#羅茨鼓風機ZL130WDT

19N=500KW1

附電機Y500-10

n=593r/min

Q=247m3/min

4#羅茨鼓風機N=280KW

20L84WD1

附電機電機型號:

JS137-6

Q=1250m3/h

一次貧液泵14SH-13H=42m

21

附電機(空塔)N=220KW1

n=1477r/min

Q=1225m3/h

H=47.5m

一次富液泵

2214SH-9BN=250KW

附電機(空塔)1

n=1450r/min

Q=1710m7h

一次貧液泵(填料N=480KW

23500S-59A1

塔)H=50m

N=970r/min

Q=1910m7h

一次富液泵附電機N=315KW

24500S-59B1

(填料塔)H=42m

n=970r/min

Q=450m7h

N=450KW

25變脫泵DFJ450-60X4B2

H=230m

n=1480r/min

Q=450m3/h

渦輪機組變脫泵

DFJ450-60*4B渦輪機:N=450KW

261

WT800-100H=230m

n=1480r/min

Q=12.5m7h

H=50m

271#泡沫泵AZ50-32-2001

N=7.5KW

n=2900r/min

Q=12.5m3/h

H=50m

282#泡沫泵AZ50-32-2001

N=7.5KW

n=2900r/min

一次脫硫出口分離

2904600X117541

30變脫出口分離器02616X77601

H:高度F:換熱面積V:體積Q:打氣量N:功速n:轉(zhuǎn)速

6工藝指標:

6.1羅茨機出口洗氣塔清洗氣溫度W35℃

6.2羅茨機出口壓力200-36OmmHg

6.3一次脫硫后乩S:0.076—0.2g/m3

6.4二次脫硫后H2SWO.051g/m3

3

6.5半水煤氣H2S^3.0g/m

6.6靜電整流電壓忘60股

6.7靜電整流電流W300MA

6.10氣柜正常操作指標正常操作:2500—4000M3低于2500M3減量低于1000M3

停車

7開車準備和開車程序

原始開車操作

7.1開車前的準備

對照圖紙,檢查和驗收系統(tǒng)內(nèi)所有設備、管道、閥門,分析取樣點及電器、

儀表等,必須正常完好,安全附件齊全有效。

7.2單體試車

羅茨機、貧液泵、富液泵、靜電除焦塔單體試車合格。

7.3系統(tǒng)吹凈和清洗

7.3.1吹凈前的準備

7.3.1.1按氣液流程,依次拆開各設備的閥門的有關法蘭,并插入盲板。

7.3.3.1人工清理靜電除焦塔、洗氣塔、脫硫塔、清洗塔,裝好人孔。

7.3.2吹凈操作

7.3.2.1脫硫系統(tǒng)吹凈

打開造氣除焦器其中一臺人孔(用鋼絲網(wǎng)在人孔處做好防護,以免造成其它

物體進入),開羅茨機送空氣,按氣體流程逐臺設備、逐段管道吹凈(不得跨越設

備、管道、閥門及工段間的連接管道),放空、排污、分析取樣及儀表管線同時進

行吹凈,吹凈時用木錘輕擊外壁,調(diào)節(jié)流量,時大時小,反復多次,直至吹出氣

體清凈為合格,吹凈過程中每吹完一部分后,隨即抽掉有關盲板,并裝好有關閥

門及法蘭。羅茨機進口管道吹凈結束,可安排出口吹凈,用系統(tǒng)壓力通過循環(huán)管

進行吹凈,具體要求同上。

7.3.2.2蒸汽系統(tǒng)吹凈

與鍋爐崗位聯(lián)系,互相配合,從蒸汽總管至各蒸汽管,各設備冷凝水排放空,

參照上述方法進行吹凈。

7.3.3再生系統(tǒng)清洗

人工清理貧液槽、再生槽后,對再生系統(tǒng)所有設備及管道進行清洗。

7.3.3.1拆開貧液槽人孔,用清水清洗貧液槽,清洗合格后,裝好人孔加滿清水,

然后拆開貧液泵閥前法蘭,將貧液泵進口總管支管清洗干凈,然后裝好法蘭。

7.3.3.2貧液槽加滿清水,啟動貧液泵向脫硫塔打入清水進行清洗,清洗合格后,

加滿清水,停貧液泵,然后拆開富液泵進口法蘭,將富液泵進口總管、支管用水

清洗干凈,裝好法蘭。

7.3.3.3脫硫塔再加滿清水,啟動富液泵打清水對再生系統(tǒng)(再生器噴嘴、再生

槽、液位調(diào)節(jié)器、硫泡沫槽、)按流程順序逐臺設備進行清洗,清洗水從各設備出

口閥或有關法蘭拆開處排出,每清洗一臺設備后,隨即關閉出口閥或裝好有關法

蘭,再進行下一臺設備的清洗,直至各設備排出水清凈為合格。

7.4系統(tǒng)氣密試驗和試漏

7.4.1脫硫系統(tǒng)的氣密試驗

7.4.1.1關閉各塔排污閥,副線閥,脫硫塔進出液閥,通過壓縮機一段進口總管

放空閥及羅茨大副線控制羅茨機出口壓力。

7.4.1.2用羅茨鼓風機送空氣,升壓到250mmHg。

7.4.1.3對設備、管道、閥門、法蘭,分析取樣點和儀表接口處及所有焊縫,用

肥皂水進行查漏,發(fā)現(xiàn)泄漏,做好標記卸壓后處理,然后再用同樣的方法試壓查

漏,直至無泄漏為止,保壓三十分鐘,壓力不下降為合格,然后停啟羅茨機,并

用壓縮機一段進口總管進行放空泄壓。

7.4.2蒸汽系統(tǒng)氣密試驗

與鍋爐崗位聯(lián)系,緩緩送蒸汽管,升壓到0.6MPa,檢查系統(tǒng)有無泄漏,有漏

點,做好標記,停車處理。

7.4.3再生系統(tǒng)試漏

系統(tǒng)存有堿溶液時,只用溶液進行試壓查漏工作。打開貧液泵出口閥,用溶

液打入脫硫塔,再開富液泵溶液打入再生槽。溶液在系統(tǒng)內(nèi)循環(huán),按生產(chǎn)流程分

段查漏,如發(fā)現(xiàn)漏液現(xiàn)象,根據(jù)情況,作好標記,待試漏工作結束后統(tǒng)一處理,

或立即進行處理好后再進行試漏。

7.5脫硫溶液制備

試漏工作結束后,進行溶液配制工作。

7.5.1一次脫硫溶液的配制

3

Na2C0335Kg/m

總堿度0.2-0.5mol/l

7.5.1.1配制步驟

7.5.1.2聯(lián)系鍋爐送軟水,根據(jù)地槽的容量與配制溶液濃度稱出每次配制所需要

各分數(shù)量。

7.5.1.3軟水放入地槽,加入各種組分,不停地攪拌,用蒸汽加熱溶解。

7.5.1.4配制好將溶液打入貧液槽及再生槽內(nèi),轉(zhuǎn)入正常開車。

7.5.2二次脫硫溶液的配制

7.6脫硫系統(tǒng)用惰性氣體和半水煤氣置換。

7.6.1本崗位檢修全部結束后,安裝好各設備人孔及卸料孔,羅茨機提前進行盤

車,待造氣氣柜出口惰性氣取樣合格后,聯(lián)系值班長通知造氣撤氣柜出口水封,

同時打開羅茨機副線閥和壓縮機一段進口放空閥進行靜壓置換;

7.6.2待羅茨機出口管取樣分析合格后,通知造氣本崗位開羅茨機,根據(jù)氣柜高

度控制氣量,惰性氣體經(jīng)各臺設備后,按工藝流程依次開啟各設備排污閥排放氣

體,充壓、排氣反復數(shù)次,在壓縮機一段進口管取樣分析,氣體成分與惰性氣成

分一致為合格,然后關閉各設備、排污閥,副線閥。使系統(tǒng)保持正壓,水封加;

7.6.3變脫系統(tǒng)待壓縮機一段取樣合格后,壓縮機各段用惰性氣進行靜壓置換,

置換合格后,啟動壓縮機,打開壓縮機三出去變換閥門,變換煤氣副線提前打開,

同時打開變脫分離器出口,變脫系統(tǒng)倒流程用惰性氣進行置換,同時在變脫塔進

口閥后盡心放空置換,并在閥后取樣點取樣分析(02W0.5%),待分析合格后關閉

變脫分離器出口閥,惰性氣送碳化置換。

7.6.3系統(tǒng)惰性氣體置換合格后,造氣改送半水煤氣,按惰性氣體置換方法進行

置換,直至合格。

8正常開車

8.1系統(tǒng)未經(jīng)檢修處于正壓狀態(tài)下的開車。

8.1.1檢查系統(tǒng)各閥門的應處位置,與有關崗位作好開車的信息聯(lián)系。

8.1.2排凈羅茨機進口及洗氣塔水封積水。

8.1.3脫硫液成份調(diào)整到工藝指標范圍內(nèi)。

8.1.4開啟各氣體冷卻塔及清洗塔進水閥,并調(diào)節(jié)好水量和各塔液位。

8.1.5開啟富液泵進口閥,啟動富液泵,向再生槽送液。并向脫硫塔打入脫硫液,

并調(diào)節(jié)好液位計液位。

8.1.6根據(jù)脫硫液循環(huán)量和再生槽液位,調(diào)節(jié)好貧液泵、富液泵的打液量,并控

制好貧液槽液位計液位。

8.1.7開啟羅茨鼓風機進口閥,副線閥,排凈機內(nèi)積水,盤車數(shù)轉(zhuǎn)(若轉(zhuǎn)子被煤

焦油卡住,用蒸汽吹洗),啟動羅茨機運轉(zhuǎn)正常后,開啟出口閥,并逐漸關閉副線

閥,同時調(diào)節(jié)半水煤氣流量。

8.1.8根據(jù)半水煤氣流量的大小,調(diào)節(jié)好液氣比,待脫硫后H2s含量合格后,與

壓縮工段聯(lián)系送氣。

8.1.9送氣正常后,靜電除焦塔送電。

8.1.10根據(jù)再生槽的硫泡沫形成情況,調(diào)節(jié)液位調(diào)節(jié)器,保持硫泡沫正常溢流,

硫泡沫均勻地沖到硫泡沫槽經(jīng)泵打入壓濾機壓濾,壓濾后的清液回再生系統(tǒng)循環(huán)

使用.或經(jīng)泵打入熔硫釜熔硫。

8.1.11二次脫硫系統(tǒng)的開車

8.1.11.1聯(lián)系變換工段送氣。

8.1.11.2待系統(tǒng)升壓至0.5/0^后,開二次脫硫泵進出口閥,向二次脫硫塔進液,

待液位正常后,打開出脫硫塔溶液出口自調(diào)閥,調(diào)整至正常。

8.2系統(tǒng)檢修后的開車操作

系統(tǒng)吹凈、清洗、氣密試驗試漏、置換合格后(與惰性氣成份一致)按8.L1步

驟進行開車。

9正常操作要點

9.1保證脫硫液質(zhì)量

9.1.1根據(jù)脫硫液成份及時補加水、堿及脫硫劑,保證脫硫溶液成份符合工藝指

標要求。

9.1.2保證噴射再生器進口壓力均勻分布于噴嘴,穩(wěn)定自吸空氣量,使富液氧化

再生完全,并保證再生槽液面上的硫泡沫溢流正常,降低脫硫液保懸浮硫含量,

保證脫硫液質(zhì)量。

9.2保證半水煤氣脫硫效果

應根據(jù)半水煤氣的氣量及硫化氫含量的變化及時調(diào)節(jié)液氣比,當半水煤氣中硫化

氫含量增高時,若增大液氣比時不能保證脫硫效率,可適當提高脫硫溶液組成含

量或通知造氣改燒低硫煤。

9.3嚴防氣柜抽癟和機、泵抽負、抽空

9.3.1經(jīng)常注意氣柜高度變化,當高度降至低位置時,應立即與壓縮、造氣工段

聯(lián)系減量生產(chǎn),防止氣柜抽癟。

9.3.2經(jīng)常注意羅茨機進出口半水煤氣壓力變化,防止羅茨機抽負壓或從水封跑

氣。

9.3.3保持貧液槽液位正常,防止貧液泵、富液泵抽空。

9.4防止帶液跑氣

控制填料塔的正常液位,液位不能過低,以防跑氣,液位不能過高,以防帶液和

系統(tǒng)阻力增大。

9.5防止羅茨機超壓,根據(jù)使用情況,及時用副線閥調(diào)節(jié)羅茨機出口壓力,防止

氣體憋壓。

9.6經(jīng)常注意控氧儀顯示02含量,當02>0.5%時,停用靜電除焦塔。

9.7保證半水煤氣除焦的效率??刂坪渺o電除焦塔的電流及電壓確保除焦效率。

10靜電除焦操作

10.1嚴密監(jiān)視半水煤氣中的含氧量,含氧量超過0.5%時,氧控暫時切斷控制柜內(nèi)

聯(lián)鎖機構,使設備暫時沒有高壓直流電輸出;氧含量低于0.5%后,聯(lián)系電工送電,

推上開關。

10.2經(jīng)常觀察氧控儀讀數(shù)

10.3每隔四小時不停車排放除焦塔內(nèi)焦油污水一次,其排放步驟為:

10.3.1先打開塔底所有水沖洗閥,再開排污閥,進行排放。

10.3.2排放結束前,先關閉全部水沖洗閥,待排凈油水后,關閉水沖洗閥。

10.3.4除每天一次排污外,根據(jù)氣體質(zhì)量和操作情況,應對除焦塔物進行以下清

除操作:

10.3.5在切斷除焦器電源和通氣操作狀態(tài)下,每半個月通過塔頂水汽兩用噴頭,

用水沖洗一次。

10.3.6按正常停車步驟在切斷除焦器電源、用水封切斷氣體進、出口,撤出除焦

塔近路水封的狀態(tài)下,每一個月通過塔頂水汽兩用噴頭,先用蒸汽熱煮一次,再

用水噴淋,然后先打開分布板上的蒸汽閥沖洗,再將進氣管切換成進水管,沖洗

分布上板上塵污,最后按上述6.6.4規(guī)定進行底部沖洗排污。完成以上操作,按

正常操作程序開車運行。

10.3.7在運行3個月左右內(nèi),如發(fā)現(xiàn)直流電壓W30KV時或在停車應徹底熱煮、清

洗除焦塔,其步驟為:

10.3.8按正常停車步驟停用靜電除焦油器各設備。

10.3.9經(jīng)詳細檢查電氣確實已停車完畢,確認該塔已處于檢修狀態(tài),并在控制柜

前掛上“嚴禁合閘”的警告牌。

10.3.10打開塔頂放空閥

10.3.11打開從塔頂進入塔內(nèi)的水汽兩用噴頭中的蒸汽吹掃閥吹掃2小時后,然

后打開塔體下部蒸汽吹掃閥,吹蒸汽2小時。

10.3.12打開塔頂、塔底部所有進水沖洗閥,同時打開底部排污閥排污。

10.3.13打開塔體上下人孔蓋,將電暈線、重錘、下框架、筒壁、分布板等配件

表在的油污雜質(zhì)全部清洗干凈。并用酒精或丙醋擦洗絕瓷瓶。清洗完畢后,先開

夾套蒸汽1小時,再按正常程序開車。

10.3.14空氧儀與靜電除塵器聯(lián)鎖要求每一個月要求進行測試一次。

11巡回檢查

11.1根據(jù)操作記錄表的規(guī)定及時記錄。

11.2每一小時分析一次一、二次脫硫后的硫化氫含量和脫硫前硫化氫含量。

11.3每四小時檢查一次再生槽,保證正常溢流。

11.4每半小時檢查一次系統(tǒng)各點壓力及溫度,脫硫塔和貧液槽的液位高度。

11.5每小時檢查一次羅茨機、貧液泵、富液泵等運轉(zhuǎn)情況,并對一、二次脫硫后

有關設備排污。

12停車準備和停車程序

12.1短期停車

12.1.1逐漸開啟羅茨機副線閥,待壓縮等用氣工序停車后,關閉羅茨機出口閥,

全開羅茨機、系統(tǒng)副線閥。切斷電源。

12.1.2分別關閉脫硫富液泵出口閥,關閉變脫泵進出口閥。

12.1.4關閉清洗塔及洗氣塔水封溢流閥,形成水封后,關進水閥。

12.2緊急停車

若遇全廠性停電,或發(fā)生重大設備事故及氣柜高度處于安全低限位置

(<2500m3減量,<1000停車)以下經(jīng)大幅度減量而氣柜仍無回升等緊急情況時,

須緊急停車,步驟如下:

12.2.1立即與調(diào)度、壓縮工段聯(lián)系,停止送氣。

12.2.2同時按緊急停車按鈕,停羅茨機,迅速關閉羅茨機出口閥,打開羅茨機大

副線閥。

12.2.3按短期停車步驟進行停車。

12.3長期停車操作

12.3.1按短期停車步驟進行停車,然后開啟羅茨機排污閥,及有關設備的排污、

放空閥,進行系統(tǒng)卸壓。

12.3.2氣體系統(tǒng)用惰性氣體置換,在壓縮機一段進口總管取樣分析,可燃物

(CO+HDW5.0%為合格。

12.3.3造氣惰性氣合格后轉(zhuǎn)空氣后,啟動羅茨機送空氣,對系統(tǒng)進行空氣置換在

壓縮機一段進口管取樣分析,大于20%為合格。

12.4倒羅茨機步驟

12.4.1按照正常開車步驟啟動備用機,待運轉(zhuǎn)正常后,逐漸關小其副線閥,逐漸

開啟出口閥,同時開啟在用機副線閥關閉出口閥。

12.4.2停在用機。

12.4.3倒車過程中開關閥門應緩慢,備用機與在用機的出口流量增減要協(xié)調(diào),以

保持系統(tǒng)壓力,流量的穩(wěn)定。(注:備用機出口壓力未升到在用機出口壓力時,不

得倒車并入系統(tǒng))

13異常情況及處理

序號發(fā)生原因處理方法

現(xiàn)象

1.進系統(tǒng)的半水煤氣1.適當提高脫硫液中吸收組分碳

中硫化氫含量高或進酸鈉的濃度及適當加大脫硫液的

脫硫后半水塔煤氣量過大。循環(huán)量。聯(lián)系造氣工段改換低硫

煤氣中硫化2.脫硫液中吸收組分煤或減量。

氫含量高堿度低2.適當提高吸收組分濃度使其符

3.噴射再生器發(fā)生故合正常工藝指標。

障自吸空氣量不足或3.檢修噴射再生器,增加自吸空

脫硫液中載氧體含量氣量,增加再生槽硫泡沫的溢流

1低,富液再生不完全或量,減少懸浮硫含量。

懸浮硫含量高。4.加大氣體冷卻塔冷卻水用量,

4.進塔半水煤氣或貧降低半水煤氣和脫硫液溫度。

液溫度高。

5.脫硫塔內(nèi)氣液偏5.停車檢查,脫硫塔的填料,確

流,吸收效果差。保氣液分布均勻。

1.脫硫塔液位過高或1.降低各塔液位使其在正常工藝

羅茨鼓風機脫硫液循環(huán)量大。指標內(nèi)并適當減少氣液循環(huán)量。

出口氣體壓2.氣體冷卻塔清洗塔2.降低冷卻塔及清洗塔的液位,

力波動大液位過高或加水量過適當減少其加水量。

2大。3.停車清理填料。

3.脫硫塔填料堵塞。4.適當提高脫硫塔或冷卻塔及清

4.脫硫塔或冷卻塔液洗塔液位。

位過低,排液管跑氣。

羅茨鼓1.進系統(tǒng)的半水煤氣1.與造氣工段聯(lián)系,降低半水煤氣溫

風機出溫度過高。度。

口氣體2.羅茨風機轉(zhuǎn)子間隙2.停車檢修羅茨機。

3溫度過過大,轉(zhuǎn)子產(chǎn)生軸向位3.關小回路閥,開啟系統(tǒng)回路閥。

高移與機殼產(chǎn)生磨擦。

3.回路閥開得過大。

1.出口氣體壓力過1.開啟回路閥,降低出口氣體壓力。

高。2.倒車用蒸汽吹洗或清理。

羅茨鼓2.機內(nèi)煤焦油粘連嚴3.排凈機內(nèi)和洗凈塔出口水封內(nèi)積

風電流重。水。

4超高或3.水帶入機內(nèi)。4.檢查處理電器部分故障。

電機跳4.電器部分出現(xiàn)故

閘障。

1.水帶入機內(nèi)。1.排凈洗氣塔水封積水及機內(nèi)積水。

2.雜物帶入機內(nèi)。2.緊急停車處理。

3.齒輪嚙合不好或有3.倒車檢修齒輪。

松動。4.倒車檢修轉(zhuǎn)子。

5羅茨機4.轉(zhuǎn)子間隙不當或者5.加油提高油位或換油。

響聲大產(chǎn)生軸向位移。6.倒車軸承加油或更換軸承。

5.油位過低或油質(zhì)太

差。

5.軸承缺油或損壞。

14安全措施

14.1脫硫溶液制備槽,再生槽等設備,必須設置人孔蓋,排氣管和防護欄桿。

14.2制備脫硫溶液時,要戴防護眼鏡。

14.3要注意羅茨機進出口壓力,防止負壓,羅茨機廠房應通風良好,防止人員中

毒。

14.4必須保證貧液槽和再生槽液位的正常,防止富液泵、貧液泵抽空。

14.5必須保持脫硫塔、清洗塔或分離器、水封等液位正常,嚴防煤氣逸出發(fā)生事

故。

14.6嚴格控制脫硫后半水煤氣中H2s含量,應在指標內(nèi)。

14.7必須注意系統(tǒng)內(nèi)各塔、器、槽的壓差,定期清除設備內(nèi)沉淀物。

14.8檢修羅茨機、溶液泵時,要配備防護用品,加強通風,謹防煤氣中毒或溶液

灼傷。

14.9取樣或排污應站上風方向,防止煤氣中毒。

14.10羅茨機消音廠房排風機運行狀態(tài)每小時要求巡檢一次。

15質(zhì)量記錄和表式

附錄一、崗位物料危險特性

本崗位涉及的物料半水煤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甲烷、硫化氫

按一定比例組成的混合氣體),各物質(zhì)特性表如下所示。

1崗位主要物質(zhì)特性

1.1氫氣物質(zhì)特性

表1.1氫氣物質(zhì)特性表

中文名氫CAS號1333-74-0

標識

分子式分子量2.01

H2

外觀、性狀無色無臭氣體

理化熔點(℃)-259.2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醛

性質(zhì)沸點(℃)-252.8相對密度0.07(-252℃)

勤啜砥(kPa)-蒸氣相對密度0.07

燃燒性本品易燃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極限(V%)4.1-74.1穩(wěn)定性穩(wěn)定

燃燒禁忌物:強氧化劑、鹵素。

爆炸

危險危險特性: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或明火即爆炸。氣體比空氣輕,在室內(nèi)使

性用和儲存時,漏氣上升滯留屋頂不易排出,遇火星會引起爆炸。氫氣與氟、氯、漠等鹵素

會劇烈反應。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

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健康本品在生理學上是惰性氣體,僅在高濃度時,由于空氣中氧分壓降低才引起室息。在很高

危害的分壓下,氧氣可呈現(xiàn)出麻醉作用。

急救[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

措施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工程控制]:密閉系統(tǒng),通風,防爆電器與照明。

[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1: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防護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措施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

[其它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

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

泄漏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

處理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

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

濕度不超過80%。應與氧化劑、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

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運輸注意事項: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

儲運

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

條件

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

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鹵素等混裝混運。

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

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1.2一氧化碳物質(zhì)特性

表1.2一氧化碳物質(zhì)特性表

中文名一氧化碳CAS號630-08-0

標識

分子式CO分子量28.01

外觀、性狀無色無臭氣體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數(shù)

熔點(℃)-199.1溶解性

理化有機溶劑

性質(zhì)

沸點(℃)-191.4相對密度0.79

飽和蒸氣壓(kPa)—蒸氣相時密度0.97

燃燒性本易燃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極限(V%)12.5-74.2穩(wěn)定性穩(wěn)定

燃燒

禁忌物:強氧化劑、堿類

爆炸

危險危險特性: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

性燒爆炸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

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3

急性毒性:LC5o:2069mg/m,4小時(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造成組織缺氧

急性中毒:輕度中毒者出現(xiàn)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血液碳氧血紅

蛋白濃度可高于;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皮膚粘膜呈櫻紅色、脈快、煩躁、

健康10%

步態(tài)不穩(wěn)、淺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

危害

縮小、肌張力增強、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腫、嚴重心肌損害等,血液碳氧

血紅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蘇醒后,約經(jīng)2?60天的堀狀緩解期后,又可能出現(xiàn)

遲發(fā)性腦病,以意識精神隙礙、錐體系或錐體外系損害為主

慢性影響: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對心血管影響無定論

MAC(mg/m3):非高原:一高原:一海拔2000米?:20海拔>300()米:15

衛(wèi)生

TWA(mg/m3):非高原:20高原:―海拔2000米?:一海拔>3000米:

標準

STEL(mg/m3):非高原:30高原:一海拔2000米?:--海拔>3000米

[侵入途徑]:吸入

[皮膚接觸1: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

急救

[眼睛接觸]:拉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yī)。

措施

[吸入]: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

[食入]:誤服者,飲適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

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防護[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措施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

[其它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實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檢。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

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

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

泄漏

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

處理

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凹地焚之。漏

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

與氧化劑、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

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運輸注意事項: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

儲運

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k牢,防止?jié)L動。

條件

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

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堿類、食用化學品

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

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1.3二氧化碳物質(zhì)特性

表1.3二氧化碳物質(zhì)特性表

中文名:二氧化碳

英文名:

標識carbondioxide分子式:C02

分子量:44.01CAS號:124-38-9

外觀引性狀:無色無臭氣體。溶解性:溶于水、燒類等多數(shù)有機溶劑。

熔點(℃):-56.6(527kPa)沸點(℃):-78.5(升華)

理化相對密度(水=1):1.56(-79℃)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53

性質(zhì)

臨界溫度(℃):31臨界壓力(MPa):7.39

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業(yè)、制堿工業(yè)、制鉛白等,也用于冷飲、火火及有機合成。

健康危害:在低濃度時,對呼吸中樞呈興奮作用,高濃度時則產(chǎn)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

機制中還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進入高濃度:氧化碳環(huán)境,在幾秒鐘內(nèi)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擴大或

危險縮小、大小便失禁、嘔吐等,更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態(tài)(干冰)和液態(tài)

概述二氧化碳在常壓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溫,引起皮膚和眼睛嚴至的凍傷。

慢性影響:經(jīng)常接觸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頭暈、頭痛、失眠、易興奮、無力等神經(jīng)

功能紊亂等。但在生產(chǎn)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國內(nèi)外均未見病例報道。

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nèi)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yī)治療。

急救眼睛接觸:若有凍傷,就醫(yī)治療。

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滅火

本品不燃。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

方法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

應急

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

處理

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分開存

放,切忌混儲。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包裝標志:不燃氣體

包裝方法:鋼質(zhì)氣瓶;安甑瓶外普通木箱。

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

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

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1.4甲烷物質(zhì)特性

表1.4甲烷物質(zhì)特性分析表

中文名甲烷CAS號:74-82-8

標識分子式相對分子質(zhì)量16.04

CH4

危規(guī)號21007分類:易燃氣體

性狀無色無臭氣體

熔點(℃)-182.5相對密度(水=1)0.42(-164℃)

沸點(℃)-161.5相對密度(空氣=1)0.55

閃點(℃)-188引燃溫度(℃)538

理化

性質(zhì)爆炸上限[%(V/V)]15爆炸下限[%(V/V)]5.3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醉、乙醛。

危險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五

氧化澳、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

禁忌物:強氧化劑、氟、氯。

燃爆燃爆危險: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特性及消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

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氯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

健康

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diào)。若

危害

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

急救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yī)治療。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

措施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安全防護眼鏡。

護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措施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

其它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

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

人員戴自給止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

泄漏

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

處理

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將漏氣的容器移至空曠處,注意通風。漏氣容器要

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包裝

方鋼質(zhì)氣瓶。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

與氧化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

設備和工具。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運輸注意事項: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

儲運

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乍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運

條件

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

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

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

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1.5硫化氫物質(zhì)特性

表1.5硫化氫物質(zhì)特性表

中文名硫化氫CAS號7783-06-4

標識

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

外觀、性狀無色、有惡臭的氣體

理化

熔點(℃)-85.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性質(zhì)

沸點(℃)-60.4蒸氣相對密度1.19

燃燒性可燃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極限(V%)4.0-4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