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拾朝花手留余香-《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_第1頁
夕拾朝花手留余香-《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_第2頁
夕拾朝花手留余香-《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_第3頁
夕拾朝花手留余香-《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_第4頁
夕拾朝花手留余香-《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夕拾朝花,手留余香--《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一、文本解讀(一)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狂人日記》(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第一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散文詩集《野草》。(二)文體特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散文集是多篇散文集成的書。文學意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劇本等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包括抒情散文、敘事散文等。文學散文是一種題材廣泛,結構靈活,注重抒寫真實感受、境遇的文學體裁?!冻ㄏκ啊肥珍浟?926年魯迅專門為《莽原》半月刊撰寫的10篇散文,加上1927年創(chuàng)作的《小引》與《后記》,共12篇散文,1928年由北平(今北京)未名社結集出版。(三)作品價值《朝花夕拾》記述了魯迅從孩童到青年的成長歷程,追憶了那些紛繁復雜的人、事、物,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師長等的不同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當下境遇的思考。此作品的學習價值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心路歷程、審視當下。1.心路歷程童年時的魯迅曾因得到一本《山海經(jīng)》而歡欣雀躍(《阿長與《山海經(jīng)》》),因在百草園泥墻根一帶玩耍而獲得無限樂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時,在經(jīng)歷前往異地求學。青年了父親延醫(yī)不治、家境衰落的境遇后(《父親的病》),他離開家鄉(xiāng)時,經(jīng)歷了仙臺“觀影事件”后,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棄醫(yī)從文之路《藤野先生》)批判舊教育制度,批判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批判換湯不換藥的民國社會《范多也見證了他的思想農(nóng)》)……魯迅在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印跡承載了他的溫馨回憶,蛻變。2.審視當下魯迅在創(chuàng)作《朝花夕拾》時,正遭受“正人君子”們的攻擊和守舊勢力的排擠,其顛沛流離的生活處境正是1926—1927年的社會縮影。魯迅的內(nèi)心獨白飽含了他對當下“離奇”“蕪雜”的生活的復雜情感和冷峻思考。魯迅的散文字里行間語露著對弱小者的同情與悲憫,對舊文化、舊習俗的鞭撻以及對正直靈魂的謳歌與懷念。通過創(chuàng)作《朝花夕拾》,魯迅獲得了新的力量,更加堅定地追尋、探索民族的未來。(四)單元構建《朝花夕拾》被選入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名著導讀”板塊。閱讀《朝花夕拾》一書,可以讓更多的青少年走進魯迅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魯迅的“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消除與經(jīng)典的隔膜。七年級學生的閱讀訓練重點之一是默讀,要求能在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思考,勾畫出重要語句或段落,學做摘錄,并能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五)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在課內(nèi)外的閱讀中已經(jīng)接觸過大量的單篇散文,特別是第一第二單元的散文學習,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六年級時,學生還學過三篇與魯迅相關的課文(《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學生能概括散文中人、事、物的特征,分析作者語言表述的特點,推斷作者對這些人、事、物的思想認識與情感態(tài)度,梳理作者思想情感變化的脈絡,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然而,魯迅散文的思想深刻性、語言復雜性以及《朝花夕拾》中所涉及的時代背景都對學生構成了較大的閱讀障礙。同時,學生閱讀整本散文集的經(jīng)驗較少,缺乏建立各篇散文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在閱讀《朝花夕拾》時,需要將閱讀單篇散文的方法遷移到散文集的閱讀過程中。相較于之前學習過的單篇散文,《朝花夕拾》內(nèi)容龐雜、情感復雜、思想深刻,閱讀時需要概括散文集中的人、事、物,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脈絡,結合時代背景感受作者的生活境遇、體會作者的心路歷程。通過閱讀《朝花夕拾》,學生可以了解1926—1927年的中國社會生活,感受魯迅對童年生活的溫馨回憶,理解魯迅對社會時事的針砭。通過完成一系列閱讀任務,學生可以提高閱讀散文的技巧,掌握閱讀散文集的方法和路徑。二、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根據(jù)上述文本解讀,此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如下:1.概括散文集中的人、事、物及其特征。2.梳理每篇散文的思想情感脈絡,提煉每篇散文的中心思想。3.對散文集中的十篇散文進行分類,并闡釋分類標準。4.結合《小引》、時代背景等補充資料,推斷“當下的我”的生活境遇及創(chuàng)作這本散文集的心路歷程。三、閱讀方法閱讀散文集《朝花夕拾》,首先要關注“朝花”,即先梳理作者在散文集中回憶的人、事、物,為后續(xù)的閱讀分析做好準備。其次,關注“當下的我”對那些人、事、物分別持有的思想認識、情感態(tài)度,梳理每篇散文的思想情感脈絡,提煉每篇散文的中心思想。再者,推斷“當下的我”在回憶那些人、事、物時所處的境遇,進一步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去“夕拾”那些“朝花”。最后,閱讀散文集的《小引》和《后記》,將它們與其他散文建立聯(lián)系,將散文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找到各篇散文之間顯性或隱性的關聯(lián),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將這些文章整理成集以及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順序來編排,進而把握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四、閱讀任務核心任務設計為:作者為什么要“夕拾”那些“朝花”?,撰寫一封信給1927年的魯迅先生。為完成這個核心任務,現(xiàn)設計以下問題鏈:問題一:梳理情節(jié)內(nèi)容,散文集寫了哪些人、事、物?↓問題二:歸納作者情感,作者對文中的人、事、物分別持有怎樣的認識和態(tài)度?↓問題三:分類散文種類,散文集中的十篇散文可以如何分類,為什么這樣分類?↓問題四:探究作者情感,作者在何種境遇下回憶那些人、事、物?借此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核心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夕拾”那些“朝花”?五、教學設計任務一:梳理散文集中人、事、物1.閱讀要求:初讀散文集,熟悉文本內(nèi)容,用表格的形式梳理散文集的人、物、事并加以概括。小組分享交流閱讀所得,并歸納閱讀過程中的困惑,爭取小組內(nèi)解決。2.個人自讀學生讀完散文集后,根據(jù)表格梳理《朝花夕拾》核心事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填寫《朝花夕拾》事件表,制作人物卡片。3.小組交流小組交流討論,分享自己閱讀心得,爭取小組內(nèi)解決閱讀困惑,無法解決的,提交全班討論。4.學習任務單《朝花夕拾》概括表篇名寫作時間寫作地點主要內(nèi)容明確:《朝花夕拾》概括表篇名寫作時間寫作地點主要內(nèi)容《小引》1927

5

1

廣州

對《朝花夕拾》整本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它交

代了魯迅的寫作緣由,說明了各篇的寫作地點,也透露了作者當下的心境,是閱讀《朝花夕拾》時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狗·貓·鼠》1926

2

21

北京是《朝花夕拾》風格最獨特的一篇,主要交代了作

者自己仇貓的原因,借貓的劣性諷刺了當時的一

些人和現(xiàn)象。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1926

2

21

北京

記述了魯迅和保姆長媽媽相處的幾件事,以欲揚先抑的手法表達了對于長媽媽的愛與懷念。

《<二十四孝圖>》

1926年5月10日

北京主要傳遞了魯迅對于封建虛偽孝道的憎惡和反感,特別是對于像“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這類行為的不齒。魯迅也在這篇文章中披露了個人對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他認為當下中國兒童的境遇是很慘淡的?!段宀?/p>

1926年5月25日

北京這篇文章一場盛大的廟會活動為背景,記述了父親對他的一次管教,在臨出發(fā)前被父親叫去背書的場景給了他一生的疑惑,這也是魯迅對于教育問題的一次思考。

《無?!?/p>

1926年6月23日

廈門回憶了魯迅童年時期在百草園度過的的歡樂時光,記載了魯迅啟蒙時期在三味書屋里的學習生活,在描繪童年樂趣的同時也生發(fā)出對于教育問

題和民族問題的思考。

《父親的病》

1926年10月7日

廈門寫了少年魯迅為了給父親治病同兩名庸醫(yī)周旋的事,醫(yī)生草菅人命、昏庸貪財,將魯迅父親的病情白白耽擱了,最后父親不治而死,給魯迅留下了終生的遺憾,魯迅在此篇中揭露了這些醫(yī)生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的丑惡嘴臉。

《瑣記》

1926

年10月8日

廈門回憶了

S

城中偽善、自私、奸詐的衍太太,也交代了自己遠離家鄉(xiāng)、出門留學的原因。

《藤野先生》

1926

年10月12日

廈門記述了魯迅在日本東京留學時期的見聞,其中重點寫了與藤野先生交往過程中的幾件事,交代了自己棄醫(y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于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

《范愛農(nóng)》

1926年11月18日

廈門回憶了舊友范愛農(nóng)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些事,以范愛農(nóng)的主要經(jīng)歷為線索,表現(xiàn)了自己對于舊民主革命的失望,表達了自己對于這位正直愛國、桀驁不馴的舊友的悼念。

《后記》

1927年7月11日

廈門《后記》是對于《朝花夕拾》中插圖的解釋說明,

也是對前文的補充交代

人物:藤野先生與魯迅的關系老師

外貌特征八字胡,西裝性格特點沒有民族偏見,認真嚴謹,不拘小節(jié),熱情,求實認真其他人物:壽鏡吾與魯迅的關系私塾老師

外貌特征梳著小辮,胡子花白性格特點嚴厲,寬容,慈祥其他人物:范愛農(nóng)與魯迅的關系好友

外貌特征高大身材、頭發(fā)少、眼球白多黑少性格特點冷靜、倔強、孤傲其他人物:衍太太與魯迅的關系仇人

外貌特征性格特點陰險,虛偽,兩面三刀其他任務二:梳理每篇散文的情感脈絡1.閱讀要求:把握每篇散文中的主要事件或者主要人物,梳理每篇散文的思想情感脈絡。2.單篇精讀回顧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所學的梳理行文思路的方法,將此方法運用散文集中其余九篇散文的閱讀。先精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鞏固所學,進而梳理其余各篇散文的思想情感脈絡。3.小組精讀每組選一篇精讀,梳理其思想情感脈絡?;蚶梦闹兄苯映霈F(xiàn)的、在結構上起到提示作用的標志性語言(關聯(lián)詞、過渡句等),或概括出每個材料中作者或顯或隱的情感態(tài)度,建立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梳理作者思想情感變化的過程,然后嘗試用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將作者在這篇散文中的一系列思想情感變化或推動其變化的原因串聯(lián)起來,形成對這篇散文思想情感脈絡的闡釋。4.分享成果小組分享、交流閱讀成果,厘清各篇散文的思想情感脈絡,并記錄討論過程中產(chǎn)生的爭議或困惑。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交流作者魯迅對人、事、物的思想情感變化。5.學習任務單思想情感脈絡梳理表篇目主要事件思想情感脈絡《阿長與<山海經(jīng)>》喂我吃福橘;睡覺時粗俗,講長毛的故事;給我買《山海經(jīng)》雖然她行為粗俗,令我討厭,但是她懂得許多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雖然她懂得許多道理,教給我很多規(guī)矩,令我感到很麻煩,然而她會講長毛的故事,使我有一時也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明確:思想情感脈絡梳理表篇目主要事件思想情感脈絡《阿長與<山海經(jīng)>》喂我吃福橘;睡覺時粗俗,講長毛的故事;給我買《山海經(jīng)》雖然她行為粗俗,令我討厭,但是她懂得許多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雖然她懂得許多道理,教給我很多規(guī)矩,令我感到很麻煩,然而她會講長毛的故事,使我有一時也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短僖跋壬诽砀摹拔摇钡闹v義;訂正“我”的解剖圖;添改“我”的講義;訂正“我”的解剖圖;問“我”關于中國女人裹腳的事;關心“我”的解剖實習;臨別贈“我”照片;囑咐“我”寄照片給他,寫信告知他近況尋求救國之道—失望—學醫(yī)—棄醫(yī)從文—繼續(xù)戰(zhàn)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在百草園的趣味生活;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作者由快樂到枯燥再到有趣《范愛農(nóng)》同鄉(xiāng)會爭執(zhí)故鄉(xiāng)重逢酒樓敘舊)學校共事驚聞噩耗落水事件)作者一開始非常憤怒覺得可惡后面冰釋前嫌相熟,成為朋友得知去世后悲涼、自責、內(nèi)疚?!段宀犯赣H阻止“我”去看五猖會,讓“我”背《鑒略》盼望(失望)—羨慕(書上描繪的)—神往(參與)—欣喜若狂—忐忑、索然無味?!抖男D》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中對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哭竹生筍、子路負米、黃香扇枕、陸績懷桔、臥冰求鯉等關于孝道的故事進行了分類評價。批判——質疑——贊揚《瑣記》鼓勵孩子吃冬天水缸里結的冰;教唆“我”偷母親的首飾賣錢并散布流言;對自己的孩子卻嚴格要求。對衍太太由親近變得厭惡。《父親的病》父親臨終時,讓“我”不停地大聲呼喊他。不知所措——將要失去父親的恐懼感——沉浸在極度的驚慌和恐懼中——懵懂地意識到父親從此離我而去的悲傷《無常》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為死去的兒子哭得那么悲傷,無常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xiàn)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任務三:繪制十篇散文分類思維導圖并闡釋分類標準1.閱讀要求:在理解各篇散文的基礎上,判斷十篇散文結集成冊的內(nèi)在結構關聯(lián),為十篇散文分類并闡釋分類標準。2.階段成果匯總在任務二的基礎上,匯集十篇散文的思想情感脈絡梳理表,用不同的符號分類圈畫信息,如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人物、作者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對整本散文集進行回顧。3.小組交流分組研討,對十篇散文進行分類,繪制《朝花夕拾》散文分類思維導圖,填寫《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類表。4..歸納總結交流研讀成果,闡釋各自的分類標準,并在交流記錄單上補充記錄與自己研讀成果不同的其他分類標準。5.學習任務單《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類表分類標準:篇目明確:《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類表分類標準:時間階段篇目童年時期在故鄉(xiāng)的生活《狗·貓·鼠》《無常》《二十四孝圖》《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阿長與<山海經(jīng)>》離開家鄉(xiāng)求學《瑣記》《藤野先生》留學后返回家鄉(xiāng)《范愛農(nóng)》《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類表分類標準:中心思想篇目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對溫暖人情的回憶《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對封建遺留的諷刺《狗·貓·鼠》《無?!穼εf社會現(xiàn)象的不滿《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瑣記》《父親的病》《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類交流記錄單參與者:

記錄者:

討論日期:十篇散文可以分成哪幾類?分類標準各是什么?標準一:標準二:標準三:存在爭議和困惑的信息:文中依據(jù):最終解決爭議的方案:理由:本次討論的自我評價(10分滿分):任務四:撰寫讀書札記1.閱讀要求:研讀各篇散文,推斷“當下的我”的生活境遇及心情狀態(tài)。研讀《小引》,將其與各篇散文建立關聯(lián),理解散文集中所反映的當下現(xiàn)象的“離奇”,以及作者心理感受的“蕪雜”。2.制作讀書卡片研讀散文集。每個小組選定其中一篇研讀,從字里行間讀出“當下的我”的生活境遇,思考并推知“當下的我”所處的社會現(xiàn)狀,制作讀書卡片,摘錄并批注這篇散文中反映“當下”的語句。3.繪制思維導圖研讀《小引》,結合注釋并查找資料,了解1927年魯迅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他寫作《朝花夕拾》的宏觀背景。圈畫出《小引》中表達作者當下思想情感的關鍵語句,與讀書卡片上摘錄的內(nèi)容建立聯(lián)系,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小引》與各篇散文內(nèi)容上的關聯(lián)。4.完成讀書札記在讀書卡片和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理解散文集中所反映的“當下”現(xiàn)象的“離奇”,以及作者心理感受的“蕪雜”,撰寫讀書札記。5.學習任務單單篇散文讀書卡片篇目:摘抄1:批注1:摘抄2:批注2:示例:單篇散文讀書卡片篇目:《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摘抄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批注1:這一段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從視覺、聽覺、味覺等多感官進行了描寫,百草園中不管是植物、動物,還是孩子們的游戲,都快樂而有趣,洋溢著生機與活力,百草園不愧是“我的樂園”。恣意地在自然中玩樂,怎能不甜?篇目:《五猖會》摘抄2: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段宀放?:這是魯迅先生在即將去東關看五猖會是,卻被父親突然叫住,讓他背完一篇古文才準許一家人去的時候心里的感慨。我很同情他,本來是一件很高興地事,卻要背古文,真的是很掃興,而且又沒有人幫助他。從“在百靜中”“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這些語句中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的無助無奈以及掃興。作者寫作背景表事件時間離開原因離開北京離開廈門大學離開中山大學......明確:作者寫作背景表事件時間離開原因離開北京1926年8月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離開廈門大學1927年1月一方面是思念遠在廣州的許廣平,另一方面是與當時的廈大校長林文慶之間存在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離開中山大學1927年9月魯迅未能從彼時的中大找到認同和眷戀,反而在這里泯滅了對于高校、國民政府和舊中國的最后一絲希冀。廣州“四一五”事變發(fā)生后,魯迅因營救被捕學生無效,忿而辭去一切職務。《朝花夕拾》各篇目創(chuàng)作時間表時間篇目“三一八”慘案之前“三一八”慘案之后8月,赴廈門大學任教12月,從廈門大學辭職明確:時間篇目“三一八”慘案之前無“三一八”慘案之后《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月,赴廈門大學任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12月,從廈門大學辭職《小引》《后記》《小引》與各篇中“當下”思想情感狀態(tài)印證關系圖任務五:撰寫《致1927年的魯迅先生的一封信》1.閱讀要求:回顧已完成的四個任務,分析作者“夕拾”“朝花”的原因,在整體理解散文集的基礎上,與1927年的魯迅先生對話,完成書信。2.小組討論回顧整個閱讀活動中前四個任務,小組展開討論,從內(nèi)容、語言、行文思路等角度分享對散文集《朝花夕拾》的認識,分析1927年的魯迅之所以“夕拾”“朝花”的原因。根據(jù)討論結果,撰寫《致1927年的魯迅先生的一封信》寫作提綱。3.個人任務撰寫《致1927年的魯迅先生的一封信》,撰寫書信時,注意書信的基本格式,用恰當?shù)目谖桥c先生對話。寫作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稱,注意書信體格式;②回顧前四個任務的閱讀成果;③嘗試解讀“朝花”之所以“夕拾”的意義;④不少于600字。4.自我評價撰寫完成后,根據(jù)評價量表先自我評價,修改后再進行組內(nèi)互評。評價項目優(yōu)秀(9-10分)良好(7-8分)及格(5-6分)得分學習任務單能充分具體地根據(jù)要求表達感受;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認識,思維嚴密;語言表達流暢。能較具體地根據(jù)要求自己的感受;能較準確達自己的認識,有一定的邏輯;語言表達流暢。能粗略籠統(tǒng)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能表達自己的認識,對問題做出簡單的思考;語言表達基本通順。撰寫書信對核心問題有獨立的思考,能具體合宜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書信格式正確,語言表達流暢。有意識地對核心問題進行思考,能較具體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書信格式比較準確,語言表達比較流暢。能概述已完成的任務內(nèi)容,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有書信的大致格式,語言表達基本通順。示例1:親愛的魯迅先生:您好!我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讀者,在我生活的時代,中國是一個沒有戰(zhàn)爭,沒有剝削和壓迫,擁有自由和平等,繁榮昌盛的國家,就像您所描繪的世界之大同。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使用白話文,我們相信科學,封建迷信那套已無生存土壤。正是您和像您一樣的革命志士的反抗,大聲疾呼,才將中國這頭睡獅喚醒,大吼一聲,響徹世界;也正是像您和您一樣的革命志士的堅守,不怕流血犧牲,前仆后繼,才換來了如今強大的中國。您現(xiàn)在應該是在1927年吧,就在剛剛過去的1926年,您經(jīng)歷了“三一八”事變,您把您的憤怒凝練成那篇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在那之后,您決定從北平到南方,到革命地廣州,受聘于中山大學,您懷著激動的心情想為改變中國做點什么??珊芸?,蔣介石發(fā)動的反革命政變又向廣州襲來。盡管您不停地呼吁,可卻聽不到任何回應,您當時應是多么絕望,才毅然決然地辭去一切職務,只身前往上海開始革命創(chuàng)作,我好像明白您為什么會創(chuàng)作出《朝花夕拾》了。也許是因為時代相差甚遠,我對《朝花夕拾》中的一些文章有諸多不解和疑惑,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覺醒年代》,這是一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拍攝的您那個時代的故事,看到您生活的時代里發(fā)生的種種,尤其是您創(chuàng)作《狂人日記》時的熱血沸騰,我仿佛明白了您書中想要表達的義理。再看《朝花夕拾》,我收獲甚多。您用尖銳的文字寫出了愚昧的封建迷信、吃人的社會和麻木的國人,您希望通過這些文字喚醒中國。當然書中也有您兒時天真美好的回憶,您懷念百草園,懷念阿長,雖然也有衍太太這樣令人憎惡的嘴臉,但您還是讓我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美好,您挑選的插圖也和文字呼應,意味深長。親愛的魯迅先生,雖然您所處的時代和我們相去甚遠,但您留下的標記那個時代的故事卻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佩服您的勇氣,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