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00 SMART PLC原理及應用課件:通信與網絡_第1頁
S7-200 SMART PLC原理及應用課件:通信與網絡_第2頁
S7-200 SMART PLC原理及應用課件:通信與網絡_第3頁
S7-200 SMART PLC原理及應用課件:通信與網絡_第4頁
S7-200 SMART PLC原理及應用課件:通信與網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7-200SMARTPLC的通信與網絡

本章要點S7-200SMARTPLC通信接口與通信協(xié)議S7-200SMARTPLC以太網端口的通信及應用S7-200SMARTPLC和觸摸屏的通信7.1通信概述

PLC通信是指PLC與計算機、PLC與PLC、PLC與人機界面(觸摸屏)、PLC與變頻器、PLC與其他智能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遞。西門子S7-200SMART支持多種通信協(xié)議,基于RS485串口的協(xié)議有ModbusRTU,USS,PPI,自由口等協(xié)議,基于以太網接口的協(xié)議有S7協(xié)議,開放以太網通信(TCP/P協(xié)議,ISO-on-TCP協(xié)議,UDP協(xié)議),ModbusTCP協(xié)議,Profinet協(xié)議等。根據使用需求首先考慮選用標配的通信接口完成通信,若標配接口不足以滿足需求,才考慮擴展其它通信接口。7.1.1通信接口

標準型S7-200SMARTCPU(SR/ST型)都可以提供一個以太網接口和一個RS485接口(端口0)。如果標準型CPU支持SBCM01信號板(端口1),信號板可通過STEP7-Micro/WINSMART軟件組態(tài)為RS232通信接口或RS485通信接口。如果CPU模塊支持PROFIBUSDP擴展模塊EMDP01,則S7?200

SMARTCPU作為PROFIBUSDP從站,連接到PROFIBUS通信網絡,每個標準型CPU最多可擴展兩塊EMDP01。S7?200

SMARTCPU的四個通信接口,提供了以下通信類型:

(1)以太網接口1)STEP

7?Micro/WIN

SMART編程2)GET/PUT通信3)HMI(人機界面):以太網類型4)基于UDP、TCP或ISO-on-TCP的開放式用戶通信(OUC)5)PROFINET通信(2)RS485接口(端口0)1)使用USB-PPI電纜進行STEP

7?Micro/WIN

SMART編程2)TD/HMI:RS485類型3)自由端口(XMT/RCV通信)包括Siemens提供的USS和ModbusRTU庫(3)PROFIBUS接口如果CPU模塊支持擴展模塊,則S7?200

SMARTCPU可支持兩個EMDP01模塊進行PROFIBUSDP與HMI通信。(4)RS485/RS232信號板(端口1)1)TD/HMI:RS485或RS232類型2)自由端口(XMT/RCV)包括Siemens提供的USS(僅RS485)和ModbusRTU(RS485或RS432)庫。要實現(xiàn)通信必須有通信接口,S7-200SMART標配有RS485接口和以太網接口。觸摸屏,變頻器、傳感器、溫控儀等設備所配的通信接口通常為RS485接口,所以與這些設備通信時,首先應考慮用RS485接口進行通信。如果設備標配有以太網接口,由于以太網接口通信速度快,所以會優(yōu)先考慮選用以太網通信。選擇好了接口,就是選用哪種通信協(xié)議了。通信協(xié)議是機器通信的語言,即使硬件接口一致了,沒有共同的通信協(xié)議也無法實現(xiàn)通信。要選擇使用哪種協(xié)議,需要了解這些通信協(xié)議。7.1.2通信協(xié)議

1)ModbusRTU協(xié)議。2)PPI協(xié)議。3)自由口通信協(xié)議。4)S7協(xié)議以太網通信。5)開放以太網協(xié)議。6)Modbus.TCP協(xié)議。7)Profinet協(xié)議?;赗S485接口的串行通信接口協(xié)議以太網接口的通信協(xié)議1)ModbusRTU協(xié)議。Modbus是一種串行通信協(xié)議,是Modicon公司(現(xiàn)在的施耐德電氣SchneiderElectric)于1979年為使用PLC通信而發(fā)表。Modbus已經成為工業(yè)領域通信協(xié)議的工業(yè)標準,并且現(xiàn)在是工業(yè)電子設備之間常用的連接方式。例如PLC、觸摸屏、變頻器、自動化儀表、人機界面、DCS(集散控制系統(tǒng))等設備都支持Modbus協(xié)議。優(yōu)點是通用性好,缺點是主-從協(xié)議通信效率比較低,對于數據量不是很大,速度要求沒那么高的場合適合選用Modbus通信協(xié)議。2)PPI協(xié)議。

PPI協(xié)議(點對點通信協(xié)議)是西門子專為s7-200系列PLC開發(fā)的通信協(xié)議,s7-200SMART保留并支持PPI協(xié)議。PPI協(xié)議是異步、基于字符的協(xié)議,傳輸的數據帶有起始位、8位數據、奇校驗和一個停止位。PPI協(xié)議一種主-從協(xié)議,主站設備發(fā)送要求到從站設備,從站設備響應,從站不能主動發(fā)出信息。PPI協(xié)議只能用于RS485接口,通過屏蔽雙絞線就可以實現(xiàn)PPI通訊,波特率為9.6kbit/s、19.2kbit/s和187.5kbit/s。PPI協(xié)議網絡中,可能只有一個主站,也可以有多個主站,主站不能超過32個。編程計算機、HMI和PLC默認地址分別為0、1和2,協(xié)議支持一個網絡中127個(0~126)站。S7-200SMART支持PPI協(xié)議和PPI高級協(xié)議。PPI高級協(xié)議允許網絡設備之間建立邏輯連接(不是物理連接)。3)自由口通信協(xié)議。

自由口通信協(xié)議是指通信雙方不支持共同的標準協(xié)議,用戶自定義與其他設備的通信協(xié)議。理論上可以解決所有設備的通信問題,自由口通信可以用于RS485、RS232端口。自由口協(xié)議通信為串行通信口的設備(例如打印機、條形碼閱讀器、調制解調器、變頻器和上位PC機等)與S7-200SMART之間通信提供靈活方便的方法。當連接的設備有RS485接口時,可以通過雙絞線進行連接,如果連接的設備有RS232接口時,可以通過PC/PPI電纜進行連接。4)S7協(xié)議以太網通信。

S7協(xié)議是西門子S7系列PLC內部集成的一種通信協(xié)議,所以只能與西門子內部設備進行通信,如s7-200SMART、S7-300\400\1200系列PLC等。進行通信之前,通信伙伴之間必須先建立邏輯連接,面向連接的通信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以太網通信技術(包括工業(yè)以太網和實時以太網)是現(xiàn)代自動化應用技術領域的一個標志性的技術。

5)開放以太網協(xié)議。

包括TCP/IP、ISO-on-TCP和UDP協(xié)議。以TCP/P協(xié)議為代表,能夠在多個不同網絡間實現(xiàn)信息傳輸的協(xié)議簇,很多帶有以太網接口的設備都支持此類協(xié)議,可以實現(xiàn)多個不同品牌組網通信。

6)Modbus.TCP協(xié)議。

是Modbus協(xié)議的以太網形式,繼承了Modbus協(xié)議的通用性,并發(fā)揮了以太網傳輸速度快的優(yōu)點,當設備支持此協(xié)議時可優(yōu)先選擇7)Profinet協(xié)議。

PROFIBUS國際組織推出,是新一代基于工業(yè)以太網技術的自動化總線標準。PROFINET為自動化通信領域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網絡解決方案,包括諸如實時以太網、運動控制、分布式自動化、故障安全以及網絡安全等當前自動化領域的熱點話題,并且可以完全兼容工業(yè)以太網和現(xiàn)有的現(xiàn)場總線(如PROFIBUS)技術。適用于對數據實時性要求很高的通行場合,目前支持的品牌不是很多,但是未來必將成為以太網通信的發(fā)展趨勢。7.2以太網端口的通信

7.2.1以太網簡介以太網是一種差分(多點)網絡,最多可有32個網段、1024個節(jié)點。以太網可實現(xiàn)高速(高達100Mbit/s)長距離(銅纜:最遠約為1.5km;光纖:最遠約為4.3km)數據傳輸。以太網連接包括針對以下設備的連接:①編程設備;②CPU間的GET/PUT通信;③HMI顯示器;④開放式用戶通信(OUC);⑤PROFINET通信;⑥Web服務器(HTTPS)。S7-200SMARTCPU的以太網端口有兩種網絡連接方法:直接連接和網絡連接。

1)直接連接。當一個S7-200SMARTCPU與一個編程設備、HMI或者另外一個S7-200SMARTCPU通信時,實現(xiàn)的是直接連接。直接連接不需要使用交換機,使用網線直接連接兩個設備即可。如圖所示通信設備的直接連接。2)網絡連接。當兩個以上的通信設備進行通信時,需要使用交換機來實現(xiàn)網絡連接??梢允褂脤к壈惭b的交換機(如西門子CSM12774端口交換機)來連接多個CPU和HMI設備。7.2.2基于以太網s7協(xié)議建立連接

S7協(xié)議是面向連接的協(xié)議,是專門為西門子優(yōu)化產品控制而設計的通信協(xié)議。在進行數據交換前,必須先建立連接。連接是指為了建立通信,兩個通信伙伴定義的邏輯分配,是需要組態(tài)的靜態(tài)連接(不是指物理媒介的連接),靜態(tài)連接需要占用CPU連接資源。定義連接包括涉及的通信伙伴(一個主動,一個被動)、連接類型(編程設備、HMI、CPU或其它設備)和連接路徑(網絡、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通信伙伴設置和建立通信連接。主動設備建立連接,被動設備則接受或拒絕來自主動設備的連接請求。建立連接后,可通過主動設備對該連接進行自動維護,并通過主動和被動設備對其進行監(jiān)視。如果連接終止(例如,因斷線或其中一個伙伴斷開連接),主動伙伴將嘗試重新建立連接。被動設備也將注意到連接出現(xiàn)終止并采取行動(例如,撤銷新斷開連接的主動伙伴的密碼權限)。基于連接的通信分為單向連接和雙向連接,s7-200SMART只有s7單向連接功能。單向連接中的客戶端(Client)是向服務器(Server)請求服務的設備,客戶端用GET/PUT指令讀取/寫入服務器的數據。服務器是通信中的被動方,用戶不用編寫服務器的s7通信程序,s7通信是由服務器的操作系統(tǒng)完成的。S7?200

SMART的以太網端口有很強的通信功能。1個用于編程設備(PG)連接(1個PG一次只能監(jiān)視1個CPU);8個專用HMI/OPC服務器連接;8個主動(客戶端)GET/PUT連接8個被動(服務器)GET/PUT連接。上述的25個連接可以同時使用。GET/PUT連接可以用于S7?200

SMART之間的以太網通信,也可以用于S7?200

SMART和s7-300/400/1200/1500之間的以太網通信。7.2.3基于以太網的網絡讀/寫(GET/PUT)指令

可以使用網絡讀/寫(GET/PUT)指令在通過以太網連接的S7-200SMARTCPU之間進行通信。GET和PUT指令的操作數TABLE,數據類型為BYTE。TABLE定義了16B的表格。程序中可以有任意數量的GET和PUT指令,但在同一時間一共最多只能激活16個GET和PUT指令。例如,在給定的CPU中可以同時激活8個GET和8個PUT指令,或6個GET和10個PUT指令。當執(zhí)行GET或PUT指令時,CPU與GET或PUT表中的遠程IP地址建立以太網連接。該CPU可同時保持最多8個連接。連接建立后,該連接將一直保持到在CPU進入STOP模式為止。針對所有與同一IP地址直接相連的GET/PUT指令,CPU采用單一連接。例如,遠程IP地址為0,如果同時啟用3個GET指令,則會在一個IP地址為0的以太網連接上按順序執(zhí)行這些GET指令。如果嘗試創(chuàng)建第9個連接(第9個IP地址),CPU將在所有連接中搜索,查找處于未激活狀態(tài)時間最長的一個連接。CPU將斷開該連接,然后再與新的IP地址創(chuàng)建連接。GET和PUT指令處于處理中/激活/繁忙狀態(tài)或僅保持與其它設備的連接時,需要額外的后臺通信時間。所需的后臺通信時間量取決于處于激活/繁忙狀態(tài)的GET和PUT指令數量、GET和PUT指令的執(zhí)行頻率以及當前打開的連接數量。如果通信性能不佳,則應當將后臺通信時間調整為更高的值。7.2.4應用舉例

一條生產線正在灌裝黃油桶,然后傳送到四臺裝箱機(打包機)中的一臺。打包機將8個黃油桶裝入一個紙板箱中。用分流機控制黃油桶流向各個打包機。4個CPU控制打包機,具有TD400操作員界面的CPU控制分流機。分流機需要實時讀取各個打包機的工作狀態(tài),所以分流CPU使用GET指令連續(xù)讀取來自每個裝箱機的控制和狀態(tài)信息。每當打包機裝完100箱時,分流機都會注意到并通過PUT指令發(fā)送相應消息清除狀態(tài)字。4個打包機的站地址分別為、、和,分流機的站地址為,TD400的站地址為,將各個CPU的站地址在系統(tǒng)塊中設定好,隨程序一起下載到PLC中。TD400和分流機6#站為主動端,其他PLC為被動端。6#站分流機的程序包括控制程序、與TD400的通信程序以及和其他站的通信程序,其他站只有控制程序。6#站PLC的通信程序分流CPU使用GET指令連續(xù)讀取來自每個裝箱機的控制和狀態(tài)信息。每當打包機裝完100箱時,分流機都會注意到并通過PUT指令發(fā)送相應消息清除狀態(tài)字。分流機站6對各個打包機接收和發(fā)送的數據區(qū)的起始地址分別為VB200、VB220、VB240、VB260和VB300、VB320、VB340、VB360。分流機讀/寫打包機1#站2的工作狀態(tài)和完成打包數量的程序如圖7-4所示。對其他站的讀寫操作程序只需將站號和緩沖區(qū)指針作相應的改變就可。7.2.5GET和PUT指令向導的使用

可以使用GET和PUT指令向導通過以太網連接在S7-200SMARTCPU之間進行通信。使用GET/PUT向導前,必須編譯程序并使其處于符號尋址模式。如果尚未對程序進行編譯,向導將在GET/PUT組態(tài)過程開始時提示編譯。使用GET/PUT向導簡化以太網網絡操作的組態(tài)??赏ㄟ^向導最多組態(tài)24個獨立的網絡操作,并生成用于協(xié)調這些操作的代碼。網絡操作最多可用于24個不同的CPU,也可以為單CPU組態(tài)多個操作。用GET/PUT向導建立的連接為主動連接,CPU是S7通信的客戶端。通信伙伴作為S7通信的客戶端時,S7-200SMART是通信的服務器,不需要用GET/PUT指令向導組態(tài),建立的連接是被動連接。1)啟動GET/PUT向導。

在“工具”(Tools)菜單的“向導”(Wizards)區(qū)域單擊Get/Put按鈕

或者在項目樹中打開“向導”(Wizards)文件夾,然后雙擊Get/Put。出現(xiàn)“GET/PUT向導”對話框如圖所示。單擊“添加”按鈕,可以添加操作,在“GET/PUT向導”對話框中設置操作的名稱、添加注釋。可通過向導最多組態(tài)24個獨立的網絡操作??梢越M態(tài)與具有不同IP地址的多個通信伙伴的讀、寫操作。操作完成單擊“下一個”。2)組態(tài)“GET”(讀)操作。在圖中選擇操作的類型為“GET”,設置傳送字節(jié)的大?。ㄗ疃?00字節(jié)),遠程CPU的IP地址,本地CPU保存數據的起始地址(有效操作數:VB、IB、QB、MB),從遠程CPU讀取數據的起始地址(有效操作數:VB、IB、QB、MB)。操作完成單擊“下一個”。3)組態(tài)“PUT”(寫)操作。

在圖中選擇操作的類型為“PUT”,設置傳送字節(jié)的大?。ㄗ疃?00字節(jié)),遠程CPU的IP地址,本地CPU保存數據的起始地址(有效操作數:VB、IB、QB、MB),向遠程CPU寫入數據的起始地址(有效操作數:VB、IB、QB、MB)。操作完成單擊“下一個”。4)存儲器分配。

在圖中,單擊“建議”(Suggest)按鈕時,向導可建議一個起始地址。也手動輸入。需注意,使用的地址不要重疊。操作完成單擊“下一個”。5)組件

根據向導組態(tài)條目,由“Get/Put向導”生成圖所示項目組件。操作完成單擊“下一個”6)生成子程序。

單擊“生成”按鈕。生成子程序代碼。7)在程序中使用子程序NET_EXE

向導完成后,雙擊項目樹“程序塊”/“向導”文件/“NET_EXE”子程序,可以看到Get/Put通信組態(tài)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要在程序中使能網絡通信,在主程序中用SM0.0調用子程序NET_EXE。NET_EXE子程序依次執(zhí)行用GET/PUT向導生成的以太網網絡讀/寫操作。在S7?200

SMART的CPU版本V2.1及更高版本中,NET_EXE代碼不使用超時輸入,設置超時輸入為0。每次所有網絡讀/寫操作全部完成后都會切換BOOL變量“周期”的輸出值。周期輸出在一個周期為0,下一周期為1,接下來的第3個周期為0?!板e誤”輸出是NET_EXE子程序返回的BOOL,用于指示執(zhí)行結果,0表示沒有錯誤,1表示有錯誤,錯誤代碼參看GET和PUT指令的定義的TABLE表格狀態(tài)字中的錯誤代碼。7.2.6兩臺S7-200SMARTPLC之間基于以太網S7通信實訓

1.實訓目的1)掌握S7-200SMARTPLC之間以太網S7通信的方法。2)學會GET和PUT指令向導的使用及通信組態(tài)。3)學會通信調試。2.準備工作1臺SR40CPU、1臺SR20CPU(可以根據實訓條件選擇)、1臺交換機、若干網線。3.實訓內容1號機(CPU1):SR40CPU為主動端(客戶機Clinet),其IP地址為,調用GET/PUT指令。2號機(CPU2):SR20CPU為被動端(服務器Server)其IP地址為.2,不需要調用GET/PUT指令。通信任務是要求兩臺PLC之間要基于以太網使用S7協(xié)議實現(xiàn)通信。用1號機的IB0控制到2號機的QB0,用2號機的IB0控制1號機QB0。4.實訓指導1)連接硬件。用交換機把CPU1、CPU2及編程設備連接。2)用GET/PUT向導對客戶機(1號機CPU1)通信組態(tài)。①打開GET/PUT編程向導。②添加兩個操作,一個是PUT,一個是GET。如圖7-13所示。③組態(tài)PUT操作。如圖所示?!邦愋汀边x擇“PUT”,“傳送大?。ㄗ止?jié))”選擇“1”,“遠程CPU”IP地址為“”,“本地地址”為“IB0”,遠程地址“QB0”④組態(tài)GET操作。如圖所示。“類型”選擇“GET”,“傳送大?。ㄗ止?jié))”選擇“1”,“遠程CPU”IP地址為“”,“本地地址”為“QB0”,遠程地址“IB0”。⑤存儲器分配。如圖所示。單擊“建議”使用建議地址。⑥生成子程序NET_EXT、保存組態(tài)數據的數據頁NET_DataBlock和符號表NET_SYMS。⑦雙擊項目樹“程序塊/向導”文件夾中的NET_EXE,查看GET/PUT通信組態(tài)信息。如圖所示。⑧在客戶機CPU1的主程序(OB1)中調用NET_EXE子程序。3)下載。將程序塊和系統(tǒng)塊下載到客戶機CPU1,IP地址為。將系統(tǒng)塊下載到服務器CPU2,IP地址為。4)監(jiān)視運行。運行CPU1和CPU2,用狀態(tài)圖表監(jiān)視CPU1和CPU2的IB0和QB0,并觀察能否用用1號機的IB0控制到2號機的QB0,用2號機的IB0控制1號機QB0。7.3觸摸屏與S7-200SMARTCPU的通信

7.3.1觸摸屏SmartLine與S7-200SMARTCPU的PPI通信S7-200SMARTCPU既可以通過本體集成的RS485端口或信號板連接支持PPI協(xié)議的西門子HMI設備,還可以通過本體集成的以太網口來連接支持S7協(xié)議的西門子HMI設備。當CPU的三個物理接口同時連接西門子HMI設備時(包含信號板),最多的連接資源數是16個。觸摸屏Smart1000IE與S7-200SMARTCPU的PPI通信創(chuàng)建方法1)創(chuàng)建WinCCflexibleSMART項目。雙擊PC桌面的SIMATICWinCCflexible圖標可以啟動WinCCflexible,在啟動畫面中選擇“創(chuàng)建一個空項目”,如圖所示。鼠標左鍵單擊“創(chuàng)建一個空項目”后,打開如圖所示的“設備選擇”界面。在該界面選擇所使用的設備,在此以Smart1000IE為例2)配置通信連接。

用戶通過以下步驟可配置Smart1000IE與S7-200SMARTCPU的PPI通信。①在WinCCflexible的主工作窗口中,展開左側樹形項目結構,選擇“項目”/“通訊”/“連接”,雙擊“連接”圖標以打開“連接設置”的屬性窗口。②在“連接”窗口中雙擊名稱下方的空白表格,或者右擊鼠標選擇快捷菜單中的“添加連接”可以添加與CPU的連接。③添加連接后,根據項目需求用戶可以修改默認的連接名稱“連接_x”,并選擇“通訊驅動程序”和是否在線。由于連接的設備是S7-200SMARTCPU,所以在“通訊驅動程序”下方的下拉菜單處選擇“SIAMTICS7200SMART”作為通訊驅動程序,同時激活在線連接。④設置連接參數。首先選擇Smart1000IE的接口為“IF1B”,即觸摸屏的RS422/485物理接口。選中該接口后,該接口的參數設置窗口將在其下方自動顯示。設置觸摸屏的通信波特率為187500,站地址為1。接著在“網絡”窗口選擇“PPI”為通信雙方的通信協(xié)議。最后在“PLC設備”窗口設置CPU的站地址,此處設置CPU的站地址為2⑤設置S7-200SMARTCPU的波特率和站地址。在STEP

7Micro/WIN

SMART軟件的項目樹中選擇“系統(tǒng)塊”,然后按“回車”鍵,即可打開如圖7-25所示的“系統(tǒng)塊”窗口。為CPU的RS485端口設置的站地址和波特率必須與圖7-24的配置保持一致,CPU的站地址為2,通信波特率為187.5kbps。3)啟動操作畫面。

給Smart1000IE設備上電時屏幕會短暫出現(xiàn)啟動畫面,如圖所示。圖中的三個按鈕代表的含義如下。Transfer:HMI設備設置為“傳送”模式。Start:啟動裝載在HMI設備上的項目。ControlPanel:點擊該按鈕后進入HMI設備的控制面板,用戶在控制面板可以選擇傳輸模式,添加密碼等。4)下載項目文件。要將配置好的項目下載到Smart1000IE設備上,首先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