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Q-02 搬遷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圖說明書一、人行索橋工程1.1概述城口隸屬于,位于長江上游地區(qū),重慶市東北部,地處渝川陜三省交界處。擬建橋梁位于城口縣嵐天鄉(xiāng),跨越現(xiàn)狀河溝,寬約28米,河道兩側為土邊坡及人行道院壩。項目區(qū)位1.2、設計依據(jù)及規(guī)范1.2.1.設計依據(jù)(1)業(yè)主提供的實測地形圖(2)地勘報告1.2.1.設計遵循主要規(guī)范(1)《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guī)范》(CJJ69-95)(2)《平拉索橋設計規(guī)范》(DB52/T1087-2016)(3)《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3362-2018)(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3363-2019)(5)《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3650-2020)(6)《公路懸索橋設計規(guī)范》(JTG/TD65T-2015)(7)《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JTG/T2231-01-2020)(8)《重要用途鋼絲繩》(GB8918-2006)(9)《鋼絲繩夾》(GB/T5976-2006)(10)《鋼絲繩用重型套環(huán)》(GB/T5974.2-2006)(11)《熱軋型鋼》(GB/T706-2016)(12)《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guī)范》(JTGD64-2015)(1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17)(14)《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2006)(15)《焊接鋼管尺寸及單位長度重量》(GB/T21835-2008)1.3、主要技術標準及參數(shù)1.3.1.主要技術標準(1)設計荷載:人群活載4.6kN/m2;(2)抗震設防烈度:0.05g,抗震設防烈度6度;(3)環(huán)境類別:Ⅰ類;(4)基本風壓值:0.45Kpa(100年重現(xiàn)期);(5)設計基準期:100年;(6)設計使用年限:50年;(7)設計安全等級:二級;(8)設計洪水頻率:1/10;1.3.2.橋梁有關參數(shù)(1)橋型:懸索橋,無背索;(2)橋長:總橋長為1.1m+28m+1.1m=30.2m,其中,主跨L=28m;(3)橋寬:橋總寬2.8m,凈寬2.0m;(4)懸索橋的矢跨比1:7,失高4m。1.4、主要材料1.4.1.混凝土索塔C40混凝土蓋梁及基礎C35混凝土建議直接購買商品混凝土。1.4.2.普通鋼筋普通光圓鋼筋采用HPB300,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鋼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17)的規(guī)定。普通帶肋鋼筋采用HRB400,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鋼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的規(guī)定。1.4.3.普通鋼材主梁橫梁、吊耳、索夾等鋼材均采用Q355C鋼,其技術標準應符合《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2018)的規(guī)定。護欄等采用Q235B鋼,其技術標準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的規(guī)定。1.4.4.主纜鋼絲繩主纜鋼絲繩采用,抗拉強度1770MPa,結構形式為6×37S+IWR的優(yōu)質鍍鋅鋼絲繩,其技術指標應符合《重要用途鋼絲繩》(GB8918-2006)的規(guī)定。公稱直徑46mm,破斷力1330kN。1.4.5.吊索吊索采用壓制普通鋼絲繩吊索,采購成品。吊索鋼絲繩應符合《重要用途鋼絲繩》(GB8918-2006)的規(guī)定,兩端壓制索具連接強度不低于鋼絲繩強度。1.4.6.木材橋面鋪裝采用瀝青浸泡方木,藥劑處理防腐。圓木采用硬質闊葉材或優(yōu)質柏、松木,其木料的含水量不得大于15%,并自然干燥。硬質闊葉材強度等級為TB20,優(yōu)質柏、松木強度等級為TC17A。木材材質等級為Ⅱa級。1.5、設計要點1.5.1.橋塔懸索橋共2個橋塔。塔身均采用矩形截面,長1.2m,寬0.75m。塔身下接蓋梁,蓋梁高1.5m,長1.95m,寬4.7m?;A為樁基礎,每個橋塔設兩根樁,樁徑1.5m。樁基嵌入中風化巖層不小于4倍樁徑,樁基嵌巖起算點至斜坡面完整巖石的水平距離應大于5.0m,樁底處距邊坡完整巖石距離不小于9m。樁基嵌巖段基巖飽和單軸極限抗壓強度值不小于5MPa,樁基采用機械成孔。1.5.2.主纜⑴本橋采用無背索形式主纜,主纜直接錨固于橋塔。⑵主纜系統(tǒng)均采用重要用途鋼絲繩(鍍鋅),主纜鋼絲繩公稱直徑42mm,主纜兩端通過鋼絲繩夾與重型套環(huán)連接,重型套環(huán)與橋塔內預埋的鋼筋組進行連接。⑶鋼絲繩夾U型螺栓應扣在鋼絲繩的尾段上,不得交替布置,正確的布置方式如下圖:⑷主纜端部埋入橋塔部分均勻涂抹黃油,并采用雙層油毛氈包裹。在分界面位置涂抹高性能防水膠。1.5.3.吊索⑴吊索采用OU型鍍鋅鋼絲繩成品普通吊索,通過銷軸上部與主纜索夾鏈接,下部與鋼橫梁吊耳鏈接。⑵吊索公稱直徑11mm,布置間距1.0m。1.5.4.主梁⑴鋼橫梁采用HW150*150型鋼,與吊索對應布置,間距1.0m。⑵鋼橫梁在距離端部15cm位置頂部設置吊耳與吊索連接,底部設置索夾與橋面鋼絲繩固定,中間設置加勁肋,保證傳力順暢。⑶鋼橫梁鋪設工字鋼縱梁,采用10號工字鋼,與橫梁焊接。1.5.5.附屬設施⑴橋面采用方木鋪設,通過螺栓與橫梁焊接固定。⑵護欄采用鋼護欄,與鋼橫梁焊接固定。1.5.6.耐久性設計永久外露鋼構件的防腐要求應不低于表1的要求表1預埋件防腐方案涂層涂料品種道數(shù)/厚度(um)噴砂(Sa2.5)底涂層環(huán)氧磷酸鋅底漆1/60中間涂層環(huán)氧(厚漿)漆1/80面涂層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2/70總干膜厚度210主纜涂抹黃油,外用聚乙烯包裹;所有吊索在鍍鋅層外均勻涂抹普通潤滑脂(吊索錨頭無需做額外防腐處理)。1.6、施工要點施工必須嚴格遵守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施工放樣時,需注意銜接部位坐標及高程準確無誤,并用多種可能的方法校核。熟悉場地狀況,更好地組織施工。仔細閱讀設計圖紙等有關設計文件及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領會設計意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設計方聯(lián)系。1.6.1.鋼材(1)鋼板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T700-2006和GB/T1591-2018的規(guī)定,具有抗拉強度、伸長率、屈服強度、冷彎試驗和碳、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證書;普通鋼筋的力學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l499.2-2018、GB1499.1-2017的規(guī)定,并有工廠質量保適盤(或撿驗合格證)。鋼板和普通鋼筋應按設計技術指標和型號進行采購,并按有關質量檢驗標準進行嚴格的檢驗,遵照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有關要求進行施工。(2)所有鋼板不得采用表面原始銹蝕等級低于C級的鋼板。(3)凡因施工需要,斷開的普通鋼筋和鋼板再次連接時,必須進行焊接,并應符合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4)如因澆筑或振搗混凝土需要,可對鋼筋間距作適當調整。(5)施工時應結合施工條件和施工工藝安排,盡量考慮先預制鋼筋骨架(或鋼筋骨架片)、鋼筋網(wǎng)片,在現(xiàn)場就位后進行焊接或綁扎,以保證安裝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6)鋼筋直徑≥Ф20時采用等強剝肋滾軋直螺紋連接,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范》(JGT107-2003)的要求,接頭等級I級。(7)嚴禁采用改制鋼材。施工時任何鋼筋的替換,均應經(jīng)設計單位同意后方可進行。(8)鋼筋接頭應按規(guī)范要求錯開布置。1.6.2.混凝土施工前必須做好配合比試驗(強度、彈性模量、收縮率、初凝時間等),綜合考慮施工程序、工期安排、環(huán)境影響等各種因素,通過試驗,保證混凝土強度,減小混凝土收縮徐變的不良影響?;炷恋膬仍谫|量和外觀均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澆筑進度和振搗密實,所有工作縫應認真鑿毛清潔,確保新老混凝土的結合強度,并應注意混凝土的養(yǎng)生。所有外表面均應達到平整、光潔。1.6.2.1配合比(1)為提高橋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確保結構設計使用年限,防止混凝土開裂,混凝土中應通過配合比試驗摻入適量的高效優(yōu)質抗裂防水劑,以補償混凝土收縮。混凝土的收縮率需控制在2×10-4以下。(2)養(yǎng)護要求:混凝土硬化后要進行專人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天。(3)混凝土宜采用非堿活性骨料,當采用堿活性骨料時,混凝土的含堿量最大限值同時應符合《混凝土堿含量限值標準》(CECS53)的規(guī)定要求。(4)混凝土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發(fā)熱量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徑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化熱,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在25℃以下。(5)現(xiàn)澆混凝土若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為16~20cm。(6)在炎熱天氣,混凝土應在夜間澆注,入模溫度應控制在32℃以下。(7)混凝土試件除采用與結構相同的混凝土、相同的澆筑方法和養(yǎng)護條件外,還應按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抽檢頻率現(xiàn)場抽取制作試件進行標養(yǎng)以作構件評定合格與否的質量依據(jù)。(8)除了施工單位提供試塊實驗報告外,設計單位依據(jù)工程具體要求,可采用隨機無損檢驗,以確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及強度等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1.6.2.1水泥(1)混凝土要求采用普硅水泥配制,宜使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水泥等商品應具有專業(yè)部門的質量檢驗合格證)。(2)為了控制混凝土早期強度的過快發(fā)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過8%,水泥細度(比表面積)不超過380m2/kg,游離氧化鈣不超過1.5%。1.6.2.3摻和料和外加劑(1)礦物摻和料必須品質穩(wěn)定、來料均勻、來源穩(wěn)定、統(tǒng)一牌號,應有相應的檢驗證明和生產(chǎn)廠家出具的產(chǎn)品檢驗合格證書。(2)混凝土摻加劑必須是經(jīng)過有關部門檢驗并附有檢驗合格證明的產(chǎn)品,其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混凝土外加劑》(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2003)的規(guī)定,添加外加劑均應在滿足混凝土強度、抗?jié)B等級、膨脹率的前提下,通過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確定適應性和相應摻入量,試配報告單應提交施工監(jiān)理或有關單位批準。以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離析性能,保持其均勻性。早期強度不可通過添加早強劑來獲得。(3)外加劑性能指標必須通過有關質檢部門的鑒定。1.6.2.4骨料(1)應盡可能采用同一料場的石料、砂料,以保證結構外觀色澤一致骨料質地均勻堅固,粒形和級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2)粗骨料抗壓強度應大于混凝土強度的2倍,壓碎性指標<7%,空隙率<40%,骨料應選用良好的級配,最大粒徑<2.5cm,且不超過最小斷面厚度的1/4,同時不得超過鋼筋最小間距的3/4;含泥量低于0.5%,針狀、片狀顆粒含量<5%。不容許采用卵石或卵石破碎方法生產(chǎn)。(3)細骨料含泥量應低于1%。宜采用中粗砂,如果采用特細砂時,應滿足有關規(guī)定和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并能滿足結構的抗裂和抗?jié)B要求。為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澆筑及養(yǎng)護時的水化熱,在使用特細砂時建議加入一定比例的機制砂或中粗砂。細度模數(shù)為2.0~2.5,具體比例根據(jù)施工單位的配合比實驗確定。1.6.2.5保護層墊塊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強度、密實度和耐久性應高于構件本體混凝土。綁扎墊塊的鐵絲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不得使保護層墊塊成為鋼筋腐蝕通道。墊塊數(shù)量不應過少,應保證所有鋼筋的保護層均滿足設計要求。1.6.2.6施工縫盡量減少施工縫數(shù)量,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澆筑混凝土前確定,主體結構的施工縫布置需經(jīng)相關部門確認。老混凝土表面應鑿成凹凸差不小于6mm的粗造面。在澆筑前,應在老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層界面處理材料,其粘結強度必須高于次層混凝土。1.6.3.下部結構施工1.6.3.1基礎(1)各樁基礎均為設備用樁,施工單位應精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如地質情況與地質鉆孔資料出入較大時,應及時通報設計單位。(2)原地面需填土區(qū)域的樁基在施工前,應先填土并壓實,然后進行樁基施工。樁基周圍0.75倍回填高度的密實度除滿足相關要求外,還不得低于85%。如果工程必須先樁基施工,后填土,則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確保樁基施工質量和結構安全,經(jīng)設計等相關部門認可后才能施工。(3)鉆孔樁軸線偏差應控制在容許范圍(5cm)內,橋塔軸線應與樁軸線一致,以減小鉆孔樁偏心彎矩。(4)樁基采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樁基施工不得攪動嵌巖段及樁底基巖,相鄰兩孔(樁距超過5d除外)不宜同時成孔和澆注,以免攪動孔壁造成串孔或斷樁。在施工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5)每根樁開孔后,應對地質情況做出描述。當與地質勘探報告不符時,應及時通報相關部門進行相應處理。(6)所有樁基均采用持力巖層強度和設計嵌巖深度指標雙控,即樁孔施工至設計標高后應檢查嵌巖深度,并取巖樣做極限承載力試驗,確保嵌巖深度和基巖天然狀態(tài)下的單軸極限抗壓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當樁底標高與設計標高有較大差異時,應經(jīng)設計等相關部門確認后方可進行后序施工。(7)樁孔施工應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頓,遇有意外情況立即處理。樁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聯(lián)合勘察單位工程師、施工地質工程師、監(jiān)理,對孔深、孔徑、孔位和孔形進行檢查驗收后,方可進行清孔。樁孔應徹底清理,不允許有殘渣。(8)須對每根樁預埋數(shù)根檢查用鋼管進行超聲波無損檢測。鋼管應牢固綁扎在鋼筋籠內側,互相平行、定位準確,并埋設至樁底,管口標高應高出樁頂面300mm以上。鋼管管底應封閉,管口應加蓋。鋼管連接宜采用螺紋連接,且不漏水。施工期間應確保檢測管內通暢無污物,同時對樁基進行低應變反射波復核檢測,檢測數(shù)量不應少于樁數(shù)的50%。(9)樁基施工前需對現(xiàn)狀擋墻位置進行復測,如樁基需破壞擋墻,需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且需對擋墻進行恢復,確?,F(xiàn)狀院壩穩(wěn)定,工程量以現(xiàn)場實際發(fā)生為準。1.6.3.2橋塔(1)塔身、蓋梁采用整體定型鋼模板。(2)塔身和蓋梁由于暴露在外,施工時要特別注意保持表面光潔度和顏色一致,處理好節(jié)與節(jié)之間的連接。(3)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00,同時塔身各截面中心位置與設計位置不得大于10mm,塔頂標高容許偏差10mm。(4)施工方案應保證塔結構的完整性,應少設專為施工用的臨時性孔洞、避免切斷結構受力鋼筋。施工設置的臨時性孔洞,應事先提出有關施工設計資料,并會同設計等有關部門協(xié)商認可。1.6.4.上部結構施工(1)主纜應采購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重要用途鋼絲繩,按設計提供的下料長度場內完成下料以及端頭鋼絲繩夾和套環(huán)的安裝,并標記出索夾的安裝位置。(2)主纜場內加工完成后上盤、運輸?shù)胶拥拦芬粋?,進行放盤、架設,可采用人工或機械拖拽至河道另一側,施工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接觸附近電線桿及電線。(3)由于主纜直接埋入橋塔內,因此主纜錨固裝置需與橋塔同時開展施工;錨點附近混凝土澆筑前先將主纜錨點定位,并測量空纜線型,如跨中索夾位置與設計空纜線型相差10mm以上應調整錨點位置,保證線形與設計空纜線形在跨中索夾位置的坐標相差小于10mm(應在設計溫度范圍內測量)。(4)主纜錨固區(qū)域混凝土待主纜架設完成并精確定位后方可澆筑。(5)施工中搭設在主纜上的臨時平臺盡量采用木板,以免對主纜鍍鋅層造成損傷。(6)主纜架設完成后安裝主纜索夾,索夾安裝應按場內標記的位置準確定位并保證垂直,安裝前應清除索夾位置主纜的臟污,并用吹風機吹干主纜。(7)可通過在主纜上安裝吊裝設備進行鋼橫梁吊裝,就位后安裝吊索。鋼橫梁吊裝前,應清除主纜的臟污,并用吹風機吹干主纜。(8)吊索應在場內試安裝,主要是確定兩端錨頭與索夾及主梁吊耳能順利安裝,如發(fā)現(xiàn)尺寸不合適無法安裝的情況應及時糾正。(9)吊耳及加勁肋應在廠內與鋼橫梁完成焊接及涂裝。(10)吊耳焊接時需采用引弧板,以保證吊耳更好的承受荷載。(11)所有螺栓安裝完成后均應設置鎖緊螺母,對于個別空間不足時可采用防松彈簧墊圈代替。(12)吊索直接采購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的成品壓制普通鋼絲繩吊索,長度按設計圖紙要求定制。1.6.5.大體積砼施工(1)大體積混凝土構件施工要按照設計要求確定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以及施工劃分,如鋼筋固定、混凝土運輸路線,澆筑和振搗方法,混凝土測溫點布置,測溫方法記錄制度,報警及控制方法,施工縫處理等。(2)索塔屬于大體積混凝土。連續(xù)澆筑時宜實測混凝土的內外溫度,內部溫度和溫度陡降,嚴格控制溫差≤25℃,陡降≤10℃。(3)為降低溫差,優(yōu)先選用水化熱低的粉煤灰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合理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并采用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必要時可設置冷凝管。通循環(huán)水冷卻。(4)澆筑混凝土時,應確保混凝土均勻密實,平行施工。計算好澆筑速度,采用分層斜澆筑,使上下層混凝土的澆筑停歇時間不超過初凝時間。澆筑面分界處不得漏振?;炷翍乐辜卸逊e,宜先振搗出料口處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敞坡度,然后進行全面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間距的插入深度,嚴禁振動鋼筋。澆筑面分界處不得漏振,宜連續(xù)一次性澆完,盡量不留施工縫。(5)要保證混凝土連續(xù)澆搗,防止上下左右前后各澆搗層間搭接時間超出混凝土初凝時間形成施工冷縫。(6)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如混凝土振搗后泌水較多,抽干后還必須進行二次抹面,減少表面收縮裂縫。1.7.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施工1.7.1總則橋面系的平順、協(xié)調和高質量,是直接關系到行人安全、舒適和良好景觀的重要條件。因此橋面系工程必須做到精心施工,保證橋面系施工有足夠的施工周期和周密的施工組織計劃,切忌搶工趕時、粗制濫造。橋面系工程應在主體工程完成后進行,在橋面系工程施工之前,應對主體工程進行階段質量驗評,對其影響橋面系施工的工程缺陷和遺漏的預埋件,要及時修補和補埋。特別是對橋面標高進行認真的測量核實。1.7.1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施工(1)橋面所有結構施工安裝時必須做到尺寸定位準確,線條順直,表面光潔,色彩均勻一致。(2)橋面木板及護欄應對稱施工。1.8.橋梁維護要求1.8.1懸吊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維修對懸吊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維修工作主要包括:定期對吊索系統(tǒng)各零部件涂刷防銹漆,已經(jīng)銹蝕時要及時除銹和重新涂防銹漆;檢查索夾的拉桿有無松動,有無裂紋和損壞,根據(jù)對索夾的檢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如緊固或更換索夾,清除污垢和積水等;當?shù)跛靼l(fā)生裂紋和破損時,要予以更換。1.8.2吊索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維修對吊索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維修工作主要包括:①定期對吊索系統(tǒng)各零部件涂刷防銹漆,對已銹蝕者應及時除銹;②清查吊索已腐蝕的鋼絲數(shù)量,判斷其腐蝕程度,當腐蝕根數(shù)和受腐蝕的程度等級疊加后相當?shù)臄嘟z根數(shù)超過總絲數(shù)的5%時,應更換此索;③當與吊索連接的耳板發(fā)生裂紋和破損時,應更換加固;④更換吊索宜逐根進行。即使有時需同時更換,每次也不得超過3根,且這3根吊索不能是彼此相鄰的;⑤檢查索夾的高強度拉桿有無松動,索夾是否有裂紋或損壞,索夾與主纜之間的填充物是否完好,索夾的泄水孔是否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整幢房屋買賣合同
- 公司向個人汽車租賃合同
- 無人機航拍與測繪服務合同
- 大學特聘教授聘任合同
- 封陽臺合同協(xié)議書
-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復習指導
- 環(huán)??萍籍a(chǎn)業(yè)園區(qū)運營合同
-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慧眼識雜草喂鹿尋童趣》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第12講 澳大利亞 極地地區(qū) 第2課時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
- 廣西制造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設備安全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初中作文課件教學課件
- 軍隊文職(會計學)考試(重點)題庫200題(含答案解析)
- 小兒急性喉炎護理查房
- 亞專科護理建設思路
- 500-3000總噸船舶大副培訓大綱(2021版)
- 公務員2019年國考《申論》真題及答案(地市級)
- 輪系獲獎課件
- 小學三年級下冊體育教案
- 【《蘇泊爾公司存貨管理的優(yōu)化建議分析》13000字論文】
- 2024年車載SoC發(fā)展趨勢及TOP10分析報告-2024-09-零部件
- 伽馬數(shù)據(jù):2024年中國游戲產(chǎn)業(yè)趨勢及潛力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