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詩三首(2)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1頁
必修二詩三首(2)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2頁
必修二詩三首(2)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3頁
必修二詩三首(2)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4頁
必修二詩三首(2)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魏晉詩三首1/36漢魏晉詩文學地位離騷漢賦詩經漢樂府雜言抒情四六文抒情四言敘事五言敘事文人創(chuàng)作民間文學漢末、魏、晉

文人有意識向民歌學習,創(chuàng)作五言抒情詩,五言詩走向成熟,同時出現(xiàn)七言詩。2/36漢魏晉詩主要詩人和作品:漢末文人詩最成熟作品《古詩十九首》曹操《短歌行》《龜雖壽》(舊題樂府)曹丕《燕歌行》(最早文人七言詩)曹植《白馬篇》。建安七子:嵇康《贈秀才入軍》西晉正始詩人:左思《詠史》東晉陶淵明田園詩《飲酒》《歸園田居》系列東晉末謝靈運山水詩,代表作《登池上樓》

漢魏晉詩是中國詩歌主要發(fā)展階段,含有承上啟下紐帶作用。3/36教學目標1、了解漢魏晉詩基本特征,體會詩歌情景交融藝術特點。2、掌握誦讀與背誦古典詩歌技巧,初步形成觀賞古典詩歌能力。3、體會古典詩歌意境美,在美熏陶下,提升觀賞文學作品層次,豐富自己文化積淀。4/36自學指導1、認真朗誦詩歌,體會詩歌含義。2、了解漢魏晉詩基本特征,體會詩歌情景交融藝術特點。3、掌握誦讀與背誦古典詩歌技巧,初步形成觀賞古典詩歌能力。4、體會古典詩歌意境美,在美熏陶下,提升觀賞文學作品層次,豐富自己文化積淀。5/36涉江采芙蓉6/36

《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蕭統(tǒng)《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選輯。并非一人所做。從內容看,主要寫是作者失意和哀傷,寫游子、思婦離愁和相思,

因為作者文化素質較高,有繼承了《詩經》和《楚辭》傳統(tǒng)

,吸收了漢樂府營養(yǎng),所以不但善于利用比興,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個獨特格調、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古詩十九首》7/36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8/36詩歌鑒賞品味1、詩歌中抒情主人公表示感情方式是什么?其目標是什么?(提醒:方式是試圖采摘芙蓉,目標是“遺”遠方“同心”者)

2、詩歌描寫“多芳草”和“蘭澤”有什么藝術作用?

這是環(huán)境描寫,意在從側面襯托主人公形象雅潔和所表示感情純潔和美好。

9/36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含有怎樣表達作用?詩歌考究“起、承、轉、合”,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xiàn)主人公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yōu)橄旅骥鋈讳N魂作鋪墊。

10/36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嗎?假如不是,詩人為何要這么寫?

11/36

5、五、六句“還顧”、“漫浩浩”含有怎樣表示作用?

“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能夠清楚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詞是寫主人公與環(huán)視所見“舊鄉(xiāng)”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心情,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痛苦,這么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想象空間,含有含蓄不盡藝術效果。

12/366、最終兩句除了表示主人公黯然痛苦心情,還能體會到什么?

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人真摯篤厚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詩歌鑒賞品味13/36試對這首詩藝術特點加以概括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二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14/36

詩人塑造抒情主人公是男子還是女子?談談你觀點和依據(jù)。

涉江

采芙蓉

環(huán)視望鄉(xiāng)問題探究15/36采蓮是年少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段髦耷?6/36思念心上人痛苦折芳馨兮遺所思17/36

有情人彼此掛懷不思量自難忘18/36離居終老之苦天地之間一聲幽嘆19/36這首詩作者是采蓮女子,還是另有其人?詩歌主題是什么?20/36

曹操短歌行21/36關于“歌行”樂府別稱: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臺歌》《隴上歌》行:《兵車行》《麗人行》《東門行》《十五從軍行》吟:《秦中吟》《白頭吟》引:《李憑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風曲》《渭城曲》另外還有:謠、辭等別稱22/36聽錄音,整體感知這一首詩自讀這一首詩要求:1.搞清意思,大致上能翻譯2.以每八句為一層,歸納每層意思23/36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表示了作者對人生短促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但并沒有軟弱消沉,卻要在有限生命中干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yè)(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渴裁磥砼沤鈶n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24/36第二層表示作者求賢若渴心情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已,必將極盡禮節(jié)招待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服裝)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為你們緣故,我一直低唱著《子衿》歌。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25/36第三層利用了比喻手法,將賢才哈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示渴望賢才來歸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xiàn)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jié)?!霸侥岸融洹彼木渚湟夂魬诙?jié),仍是想象賢才歸已時歡快場面。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當空懸掛皓月喲,你運轉著,永不停頓;我久蓄于懷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情誼訴說。26/36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前四句比喻在三國鼎立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表示作者胸懷大志,一統(tǒng)天下愿望。明月升起,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只有像周公那樣見到賢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食物禮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27/36“比興”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把賢者比喻為高空明月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表明優(yōu)待賢才態(tài)度。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盀貔o南飛,繞樹三匝”比賢士們還沒有歸宿?!吧讲粎捀?,海不厭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比興28/36

抒發(fā)了作者因時光易逝、功業(yè)未就而產生苦悶心情和招納賢才、渴望建功立業(yè)思想。全詩重復出現(xiàn)一個“憂”字,詩人“憂”什么?人生短暫、人才難求。

29/36歸園田居陶淵明30/36介紹作者

陶淵明(365~427),一說名潛,字淵明,自稱五柳先生,世號靖節(jié)先生。潯陽(現(xiàn)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出身于仕宦家庭,家境較貧寒。少時雖有“大濟蒼生”之志,然家道沒落、社會動蕩,注定他得不到朝廷重用。他29歲才出仕,在官場中降志辱身周旋,使他早年就有喜愛自然、企慕隱逸思想每每滋生,致使他幾次自解職歸。到了39歲時,他思想發(fā)生了質改變,決定走上歸田道路。31/36少無適欲韻,性本愛丘山。

從小沒有投合世俗氣質,性格原來興趣山野。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羅網(wǎng)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關在籠中鳥兒依戀居住過樹林,養(yǎng)在池中魚兒思念生活過深潭。

墾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到南邊原野里去墾荒,依著愚拙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住宅四面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榆樹、柳樹遮掩著后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遠遠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炊煙隨風輕柔地飄揚。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狗在深巷里叫,雞在桑樹頂鳴。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門庭里沒有世俗瑣雜事情煩擾,空房中有是空閑時間。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長久地困在籠子里面,現(xiàn)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歸園田居

陶淵明

32/36賞析詩文內容1、找出詩中描寫“田園風光”詩句。明確:“方宅十余畝,草屋七八間”是寫陶淵明居所空闊而簡陋。“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描寫出濃陰密蓋,桃李飄香,色彩與味道于一體田園景象。這是近景,更是作者為之陶醉鄉(xiāng)村逍遙所在?!皶釙徇h人村,依依墟里煙”,寫出一片寧靜、一片友好,一派迷茫、一派朦朧氣氛。就是這美似仙境田園,使作者棄官歸隱,留連忘返?!肮贩蜕钕镏校u鳴桑樹巔”,雅趣、激情、詩意全在這“狗吠”、“雞鳴”聲響中,這里是作者精神寄托,是作者生命所在。33/362、體會詩中意象,構建優(yōu)美而富有情趣田園意境。意象之一:意象之二:意象之三:意象之四:空園原野,任作者盡寫縱橫馳騁之情思,過無拘無束生活情趣。田園背景下點綴著茅屋,熔鑄著作者自得之情。榆柳馥郁,桃李飄香,人間真情,全在字里行間。炊煙裊裊,彌漫飄渺,勝似仙境,美似神仙。意境:作者在這恬淡、幽雅田園風光中俯仰開合,任性率真,全然是鄉(xiāng)村老漢沉醉圖。34/363、陶淵明對官場生活態(tài)度是怎樣?他回歸自然,是因為官場齷齪,混不下去了,還是其它原因?哪些詩句表現(xiàn)出他對官場厭惡?明確:陶淵明厭惡官場生活。“誤落塵網(wǎng)中”說明他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