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克蘇地區(qū)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語文學科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總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7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清代的袁枚的《隨園詩話補遺》里有這么一則記載: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钚廊恢?。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崩畲笮Γ盍魯等?,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汪倫故意把深十里的桃花潭說成“十里桃花”,把姓萬的主人開的酒店說成是“萬家酒店”,終于迎來了李白。他這樣做,到底是求賢若渴還是沽名釣譽且不論,其巧妙運用同一律的做法則不能不讓人贊嘆,怪不得李白聽了后也“大笑”不已并贈詩予他了。作為邏輯基本規(guī)律之一的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都與其自身保持同一性。也就是說,在推理或論證某一思想的時候,前面的推理或論證中該思想出現時是什么時間、什么關系、哪個對象,后面推理或論證時也要是這一時間、這一關系和這一對象。這三個要素中有任何一個不同一,都會違反同一律。比如下面這句話:唐代以后,古體詩尤其是長篇古體詩轉韻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等。一般來講,時間、關系和對象都可以通過概念或判斷表現出來。所以,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保持時間、關系和對象的同一性就是保持概念和判斷的同一性。這也是同一律的基本要求。保持概念的同一性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個概念都要與其自身保持同一性,即每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要具有確定性。這主要是因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是極為豐富的,如果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前面用的是某概念的這一內涵或外延,而后面用的則是該概念的另一內涵或外延,那么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是不確定的。這就違反了同一律,必然造成思維的混亂。保持判斷的同一性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個判斷都要與其自身保持同一性,即每一個判斷的內容都要具有確定性。也就是說,不管是在你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還是在你與別人進行討論或辯論某一個問題時,或者是對某一錯誤觀點進行反駁時,都要保持判斷的確定性,即一個判斷原來斷定的是什么,后來斷定的也要是什么,判斷的真假值必須前后一致。否則就會違反同一律,造成思維的混亂。遵循同一律,無疑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前提。只有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才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推理和論證,從而進行正確、有效的思維活動。此外,遵循同一律可以讓人們正確地表達自己意見,反駁錯誤的觀點,揭露詭辯者的真面目,讓人們充分、有效地交流思想?!ㄕ幾悦鞯馈秷D解邏輯學》)材料二:雞和鴨都是用叫聲(動物的語言)來與同類進行溝通的。但這兩種動物的叫聲不同,無法進行跨物種溝通。許多人在交流當中都曾有過“雞同鴨講”的感覺,認為自己已經說得明白如畫,偏偏對方一個字都聽不懂。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雙方使用的概念不同,無法產生邏輯上的共識?!懊本褪恰案拍睢钡囊环N。戰(zhàn)國名家學派的哲學家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命題——“犬可以為羊”。犬和羊明明不是一種動物,為什么名家學者說犬也可以成為羊呢?這就是涉及概念的創(chuàng)建問題。概念是人們?yōu)榱朔从衬撤N事物特征創(chuàng)造的一組知識單元。既然事物的名字(概念)是由人來定的,那我可以把犬叫作“犬”,也可以將其命名為“羊”。所以,名家學者才說“犬可以為羊”。可是概念是交流的基礎,假如概念混淆的話,不但難以溝通,連邏輯都難以建立起來。有個周朝的商人到鄭國首都做生意,他在市場上吆喝說自己有上好的“璞”。按照鄭國的風俗,“璞”指的是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有位鄭國富商前來交易。誰知周人拿出了一條沒有臘干的老鼠肉。這樁案例看起來是個笑話,但其隱藏的問題在生活中并不罕見。人們很容易被事物的名聲迷惑,忽略其真實面貌如何。由于沒有共同的概念做標準,人與人之間常常會發(fā)生誤會。不是落入“雞同鴨講”的溝通障礙,就是掉進“鄭人買璞”所遭遇的文字游戲。兩個語言不通的人,會借助翻譯的幫助來交流。翻譯人員會把兩人表達的意思整理成相同的概念集合,然后再用不同的語言進行傳遞。按照溝通漏斗理論,通過翻譯來溝通更容易加劇信息在交流過程中的遺漏。最終,溝通的質量取決于翻譯人員對雙方本意的理解程度與語言表達準確度。實際上,使用同一語言的人在交流時,也存在一個無形的翻譯官——大腦。每個人的邏輯思維水平有差異,溝通就是一個不斷修正各自邏輯從而實現邏輯接軌的過程。當你覺得和他人交流就像“雞同鴨講”一樣時,說明雙方心中的邏輯沒能順利接軌。遇到這種情況時,先別急著煩躁,不妨圍繞最基本的概念重新梳理思路?!ㄕ幾越瘌櫲濉侗贝筮壿嬚n》)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同一律要求同一推理過程中概念和判斷與其自身同一,這有利于保證思維的確定性。B.文中以“古體詩轉韻”論證過程為例,意在證明概念在時間上沒有保持同一性會造成思維混亂。C.作者將雞鴨無法跨物種溝通與人們交流中話不投機現象作對比,論證沒有共同概念的危害。D.如果每個人都憑自己一時興趣隨意給事物命名,在交流中會造成概念混亂,溝通困難。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從《隨園詩話補遺》記載的故事來看,有時故意在表面上違背邏輯規(guī)律,能取得更好的效果。B.為保持判斷的確定性,論證過程中使用的每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要確定且前后一致。C.實際上,“犬可以為羊”并不能成立,因為反映兩種事物特征的知識單元有本質區(qū)別。D.“鄭人買璞”是對概念定義不同而引發(fā)的誤會,在客觀上變成了偷換概念。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沒有違背“同一律”的一項是(
)(3分)A.歷史課老師提問學生:“你是怎樣認識孫中山的?”學生:“老師,我不認識孫中山。”B.編輯您好,您說我的作品不夠成熟,顯得幼稚,那您就把它當成兒童文學發(fā)表吧!C.《紅樓夢》是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為主題的長篇小說。D.甲認為中國萬里長城舉世聞名,這是我們的驕傲。乙卻說不能這樣說,驕傲使人落后。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5.請根據文本內容,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其中違背邏輯規(guī)律之處。(4分)司馬溫公洛陽閑居,時上元節(jié),夫人欲出看燈,公曰:“家中點燈,何必出看?!眿D人曰:“兼欲看游人?!惫唬骸澳呈枪硪俊保常鹤苑Q,我)——《軒渠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古山兄弟卞毓方天生一個小可憐。貌似張樂平筆下的三毛,但頭頂光光,一毛不生。眼皮耷拉,遮住瞳仁,僅僅露出一條縫,鄉(xiāng)人形容是用蘆柴篾子劃的。個頭矮小,六七歲了,看上去只有三四歲,走路倒蠻快,落地無聲,穿檐過屋如風,狀如小老鼠。衣服嘛,衫不像衫,褲不像褲,是他娘撿鄰家孩子穿剩的破爛。老家是阜寧陳良,三歲時,也就是1953年,隨父母搬來合德。都說這是新興的鎮(zhèn)子,有奔頭,有發(fā)展,沒承想四歲那年,父親患食管癌病逝,撇下他和十二歲的哥哥、三十出頭的娘。政府濟弱扶傾,每月無償劃撥五斤白砂糖,供小山的娘制成糖球銷售,賺點糊口錢,哥哥四處打小工。他稍微長大點,便每天挎?zhèn)€竹籃,上街撿煤渣,撿煙頭。早飯是沒得吃的,中飯、晚飯有一頓沒一頓地湊合著?!靶∩?,你來。”西鄰大媽叫他。他嗖嗖地跑過來了,他知道準有好事?!敖裉熘篝~,幫我上街買五分錢糖色醬。聽清,三分錢醬,兩分錢糖色?!贝髬屵f過來一角錢。那多出來的五分,就是跑腿費了。小山的娘去碼頭洗衣服,西鄰大媽隨即跟過來,洗青菜、蘿卜、山芋,臨了,總會往小山娘的洗衣盆里塞點兒雜七雜八的東西。小山撿的煤渣,一斤賣二分錢,撿的煙頭,剝出煙絲,曬干,一包賣五毛錢。他常把煤渣分給西鄰大媽,煙絲分給西鄰老爹,不要錢。后來,娘改嫁。再后來,他與娘隨繼父下放陳洋鎮(zhèn)開洋村。臨走那天,向西鄰告別,細細的眼角噙著豆大的淚珠。這是我童年的往事。西鄰大媽是我的母親,西鄰老爹是我的祖父。記得祖父曾把小山叫過來,在紙上寫下他的名字“劉古山”,一字一字地教他認,末了叮囑:“記住了小山,你的名字,就是你的臉面。”過了一年,我也離開合德,北上京城求學。從此塵海茫茫,音斷信絕,然內心深處,始終晃動著那個羸形垢面的“小可憐”。小山后來怎樣了?后來,他還有后來嗎?“后來”來了,癸卯三月返鄉(xiāng),一天晚上,我和從前的鄰居張長庚兄弟小聚,提起劉古山,長庚說,他已搬回合德,就住在我家后邊。我拉了長庚,冒雨前去尋找。二層小樓,臨街。敲門,無人應。街坊大嫂熱情,幫忙撥打他的手機,終于接通電話,下樓開門。我先發(fā)制人,一把拉住他的手,問:“你還認得我嗎?”他愣了一下,定睛,左瞧,右瞧,驚呼:“卞三哥!卞毓方!”笑容和熱淚霎時涌出,他是,我也是。屈指算來,這一別,整整一個甲子。他能認出我,證明我變化不大。我卻無論如何也認不出他。你怎么看,都看不出他是昔日那個“小可憐”。燈光下,他如霜的白發(fā),寬闊的前額,軒昂的鼻梁,方挺的下巴,襯上酡紅的臉龐,透出一股神氣、福氣。坐定,環(huán)顧室內,這是一家汽車出租公司,裝潢考究,四壁掛滿了錦旗。我顧不上寒暄,單刀直入,問:“古山兄弟,看來你后福不淺,你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三哥,不瞞你說,剛到農村那會兒,苦哇!”古山講,“娘和我,屬于弱勞力,干一天活兒,工分值很低。過年,連塊豆腐也買不起。虧得古才哥哥從合德帶來兩斤茨菇,勉強過個春節(jié)?!薄澳闶侨绾无D運的?”我問。“人家怕苦,我偏找苦。我人瘦,但身子結棍;我塊頭小,但腦瓜聰明。第二年,我專挑重活、難活,別人不干的,我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伙兒評我為勞動積極分子?!眲趧?,這是實打實,硬碰硬??床怀鏊^細爪,骨瘦如柴,竟有金剛之魄,羅漢之魂。贊!“學習‘老三篇’——《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我沒念過書,不識字,但記性好,人家讀,我聽,三篇文章,聽幾遍,就背上了。我又加背了一篇《反對自由主義》。村里轟動,樹我為典型,我成了市里的學習標兵,后來又加入村里的文娛宣傳隊。”“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聽你談話,肚里已有些墨水?!蔽覞M懷興味,“你是怎樣摘掉文盲帽子的?”“我能背,自然就會照著‘老三篇’一字一字認?!先J完了,再認《反對自由主義》。四篇認全了,文化就有了基礎?!备撸@是“曲終收撥當心畫”,這最后的一“畫”落在了文化?!爱數绞欣飿吮?,領導培養(yǎng)我入黨,讓我抓隊里生產,抓財務管理。我不懂賬務,就跟縣里一位專業(yè)會計學習借貸記賬法。后來村里考會計,一百分的卷子,實踐部分占四十分,借貸部分占六十分,幾位老會計拿了前面四十分,我拿了后面六十分,我得了第一,當了總賬會計。”總賬會計,這是真本事!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今話則要說“窮不過二代”。古山十八歲結婚,妻子是老家陳良人。岳母嫌他眼睛小,他就去醫(yī)院動了手術,改變了因不良發(fā)育而被掩蓋的明眸,開始睜大眼睛看世界。生兩子,隨時代的節(jié)拍,出息成了商界精英,一個在鹽城,一個在合德。孫輩有四,大孫子本科畢業(yè)后去國外讀碩士,兩個孫女,都已大學畢業(yè),參加了工作,最小的孫子在讀初中。如今,老兩口退休無事,在鎮(zhèn)上幫二兒子照應門市。曾經,看“山”是“山”;如今,看“山”不是“山”;站遠一步,站高一步,看“山”又是“山”。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開篇的描寫,不僅刻畫出古山骨瘦精干的特點,也交代了他年少時的貧窮困頓。B.古山把煤渣和煙絲分給西鄰大媽和西鄰老爹,體現了鄰里友好和睦和古山知恩圖報。C.“下放”“工分”“老三篇”等詞,有時代印記,使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更加貼近真實生活。D.“我”拉著長庚冒雨前去尋找古山,體現了“我”急切地想知道古山后福不淺的原因。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內容上收束全文,古山兄弟的人生,就是記憶中的苦孩子和眼前幸福老漢的無縫對接。B.結構上戛然而止,余味綿長,給讀者留下了空白,激發(fā)了對古山兄弟命運的深切思考。C.語言上淺近直白,幾個“山”字,總結了古山兄弟的人生變化,也飽含深沉的情感。D.情感上卒章顯志,深化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古山兄弟的贊美,及對時代和社會的頌贊。8.作者是怎樣敘述古山兄弟的故事的?請簡要分析本文的敘事藝術。(6分)9.假如你是《上海文學》雜志社的編輯,你選中了《古山兄弟》這篇小說,想把它刊發(fā)到“精選作家作品、展現文學藝術魅力”的“短篇小說”專欄,你選中這篇小說的理由有哪些?請簡要說明。(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材料一:郭崇韜以材干見稱。莊宗即位,拜為兵部尚書、樞密使。時唐軍東保楊劉,王彥章圍之。莊宗引短兵出戰(zhàn),大敗而歸,崇韜因曰:“彥章圍我于此,其志在取鄆州也。臣愿得兵數千,據河下流,筑壘于必爭之地,以應鄆州為名,彥章必來爭,既分其兵,可以圖也。”莊宗以為然,崇韜渡河筑壘,六日壘成。彥章果引兵急攻之,不克,莊宗迎擊,遂敗之。后擒王彥章,誅梁氏,皆崇韜贊成其謀也。崇韜素廉,自從入洛,始受四方賂遺,故人子弟或以為言,崇韜曰:“今藩鎮(zhèn)諸侯,多梁舊將。今一切拒之,豈無反側?且藏于私家,何異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獻其所藏,以佐賞給。三年夏,莊宗思得高樓避暑,問崇韜,崇韜對曰:“愿陛下無忘創(chuàng)業(yè)之難,則可使溽暑坐變清涼?!鼻f宗默然,終起樓,宦官曰:“崇韜之第,無異皇居,安知陛下之熱!”由是讒間愈入。明年征蜀,以繼岌為西南面行營都統,崇韜為招討使,軍政皆決崇韜。崇韜素嫉宦官,嘗謂繼岌曰:“王有破蜀功,師旋,必為太子,俟主上千秋萬歲后,當盡去宦官?!北O(jiān)軍李從襲等聞此言皆切齒,思有以圖之。莊宗聞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勞軍,崇韜不郊迎,延嗣大怒,與從襲等共構之,因言蜀之寶貨皆入崇韜,且誣其有異志,將危魏王。莊宗怒,遣宦官馬彥珪至蜀,視崇韜去就。彥珪以告劉皇后,劉皇后教彥珪矯詔殺之。其攻蜀所得,皆籍沒。(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郭崇韜傳》)材料二:后唐莊宗有二臣焉:嗣源居不賞之功,挾震主之威,得國兵之權,執(zhí)之而不釋也。莊宗無以奪之,而稍忌其逼。崇韜常有大功于國,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莊宗茍能挾所可倚而制所可忌,則嗣源雖懷不自安,而有顧憚,非敢輒發(fā)也。莊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韜以忠見疏,讒疾日急。莊宗知得蜀足以資其盛強,而不知崇韜之死已去嗣源之畏。故鄴下之變,嗣源以一旅之眾,西趨洛陽,如蹈無人之境,其遷大器易若反掌。且內有權臣窺伺間隙,乃空國之師勤于遠役,固已大失計矣而又去我之所與與彼之所畏者則太禍之集可勝救哉雖得百蜀無救其失國也。(節(jié)選自何去非《郭崇韜論》)10.下列對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固已大失計矣/而又去我之所與/與彼之所畏者/則大禍之集/可勝救哉/雖得百蜀無救其失國也B.固已大失計矣/而又去我之所與與彼之所畏者/則大禍之集/可勝救哉/雖得百蜀/無救其失國也C.固已大失計矣/而又去我之所與/與彼之所畏者/則大禍之集可勝救哉/雖得百蜀/無救其失國也D.固已大失計矣/而又去我之所與與彼之所畏者/則大禍之集可勝救哉/雖得百蜀/無救其失國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引,帶領,與《蘇武傳》中“虞常果引張勝”的“引”意思不同。B.嫉,嫉妒,與《屈原列傳》中“屈平既嫉之”的“嫉”用法不同。C.稍,漸漸,與《蘇武傳》中“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的“稍”意思相同。D.見,表被動,與《屈原列傳》中“信而見疑”的“見”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郭崇韜善于分析戰(zhàn)爭局勢,能預判敵方軍事行動的真實意圖,在對抗王彥章的戰(zhàn)役中及時進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B.郭崇韜面對藩鎮(zhèn)諸侯的賄賂沒有拒絕,而是將財物妥善保管并在國家需要時悉數獻出,這一做法具有靈活性,顧全了大局。C.莊宗有意建造高樓以避暑,郭崇韜進言提醒莊宗應銘記創(chuàng)業(yè)艱辛,不宜奢華,然而莊宗未采納其建議,仍建造了高樓。D.何去非認為郭崇韜忠誠可信卻遭到莊宗的猜忌,所以,他即使攻占了一百個蜀國,也不能挽回被處死的命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與從襲等共構之,因言蜀之寶貨皆入崇韜,且誣其有異志,將危魏王。(4分)(2)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4分)14.對于莊宗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材料二中何去非與歐陽修《伶官傳序》中的觀點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涼州①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岑參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ㄩT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咀ⅰ竣贈鲋荩焊拭C武威,河西節(jié)度使設于此地,寫作此詩時,岑參在涼州做客。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中,詩人有許多老朋友,常歡聚夜飲。15.下列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首句寫月亮從地平線上升起,次句寫月亮在城頭上繼續(xù)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現出了涼州的全貌。B.詩歌五六句中,前句形容琵琶聲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后句是空曠而又多風的西北地區(qū)夜晚帶給人的感受。C.“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兩句中,詩人有感于時光流逝,嘆老嗟卑,體現了他內心的悵惘。D.本詩和范仲淹的《漁家傲》都寫邊城,寫秋天,寫少數民族音樂,但二者表現的時代氣氛有很大不同。16.評論家認為本詩“充滿了盛唐的時代氣象”,請結合詩句分析這種“盛唐氣象”在詩中有哪些體現?(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指出屈原“怨”的緣由是“,”。(2)《過秦論》中寫諸侯為了削弱秦國,“”以此來招納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但當秦國軍隊“開關延敵”時,“九國之師”則“”,最終“從散約敗”。(3)朱熹曰:“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論語>十二章》中“,”體現的正是以義利辨君子與小人的思想。(4)我們常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又說“玩物喪志”,《五代史伶官傳序》表達上述意思的兩句是“,”。(5)“大同”社會是人類共同的期盼,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理想,我們將迎來一個如《禮記》中所描繪的“,”的和平、安定的世界,那時甚至外出時都無需關門閉戶。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據說,一個山西人一輩子最不能少的兩樣,是醋和午覺。在外地朋友們困惑“這個覺難道就非睡不可嗎”的時候,山西的朋友們竟然也在感慨“午睡居然不是全國統一的?”①?最常聽到的解釋是:山西人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結構,導致了他們更容易出現飯后困倦的生理反應。這種生理現象被稱為餐后嗜睡,②。關于“暈飯”,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解釋:吃得太飽之后,③,大腦供氧不足了,就會開始犯困。遺憾的是,這種說法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類似于消化胃中的食物,有氧運動的過程中,也會有大量的血液涌向肌肉,如果上述說法是正確的,那么人應該會越跑越困,但實際上,有氧運動反而讓人頭腦清醒。另外,已經有研究證明,人體在用餐后,頸動脈的供血量并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除了“供氧”假說,還有被“酸堿論”愛好者推崇的解釋:飯后由于胃酸的消耗,血液堿化,導致了堿中毒,讓人暈乎。這種說法當然也不對,因為人體中有非常穩(wěn)定的緩沖體系,并不會一頓飯的工夫就改變了血液的pH值,再者說,如果這個邏輯真的成立,那么喝蘇打水、碳酸飲料就變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勞動合同解除與競業(yè)限制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招生代理協議書:高考改革試點招生代理
- 2025年度個人間寵物養(yǎng)護服務合作協議
- 親子托育中心裝修合同模板
- 冰雪運動項目績效評估報告
- 小麥-冰草新種質中多小穗數基因定位
- 實驗室改造合同模版
- 花店改造保密合同條款
- 二零二五年度辦事處業(yè)務連續(xù)性風險評估與服務協議
- 倉儲物流裝修貸款協議
- 醫(yī)院DRG付費知識培訓課件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練習
- (2024年)保安培訓圖文課件
-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素養(yǎng)知識講座
- 雷達干擾技術概述
- JBT 7901-2023 金屬材料實驗室均勻腐蝕全浸試驗方法 (正式版)
- 2024年南通建筑電工證考試題模擬試題電工培訓試題及答案(全國通用)
- 2025小學道德與法治開學第一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
- 基于STM32Cube的嵌入式系統應用 教案
- 動畫分鏡頭腳本設計課件
- 江蘇省成人高等教育畢業(yè)生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