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鑒賞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1頁
詠史懷古詩鑒賞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2頁
詠史懷古詩鑒賞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3頁
詠史懷古詩鑒賞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4頁
詠史懷古詩鑒賞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千古興亡多少事嘆人嘆己嘆人生

——詠史懷古詩鑒賞

1/42

懷古詠史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思念古跡來表示感嘆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標詩歌。懷古詠史類作品,嚴格地說,應(yīng)該有“懷古”和“詠史”兩個小類?!皯压拧笔侵傅桥R游覽,觸景生情,因為歷史遺址誘發(fā),而抒發(fā)感嘆——長于情景交融.“詠史”是翻閱古書,撿點舊說,針對詳細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而陳說自己獨到見地。——長于議論精辟。一、概念2/42二、題目特點:①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如:《烏江亭》《烏衣巷》《石頭城》《隋宮》②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詠懷”如:《詠懷古跡》

③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覽古”等。如:《金陵懷古》《赤壁懷古》《越中覽古》

3/42三、詠史懷古詩結(jié)構(gòu)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詠懷古跡·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還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4/42四、常見意象

A.前代都城:咸陽、長安、金陵(石頭城/石城/南京)、臺城(帝王荒淫享樂場所

)、姑蘇(蘇州)、洛陽、汴京、江都(今揚州)

B.發(fā)生過重大事件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烏江亭、隋宮、烏衣巷(三國東吳時禁軍駐地,入唐后淪為廢墟)、朱雀橋、淮水(名門望族聚居之地)

C.歷代帝王與名人舊居、陵墓、祠廟:湘妃祠、烏江亭、陳琳墓、李白墳、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莊園)

D.特定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安史之亂、南唐后蜀等。

E、常見歷史人物:屈原、賈誼、范蠡、諸葛亮、王昭君、孫權(quán)、周瑜、荊軻、項羽等5/42F、自然景物:堤柳堆煙(能觸發(fā)往事如煙,常被用來抒發(fā)興亡之感);明月、江水、歸燕(永恒不變事物,見證歷史滄桑);地上青苔、孤寂殘垣、無名斷碑、荒松、古墓、落日、悲風(fēng)、巢鳥(標示著昔日繁榮與今日衰敗,充滿悲秋色彩)

6/42五、常見典故1、投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2、長城:用“萬里長城”指守邊將領(lǐng)。3、樓蘭:詩人就慣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4、折腰:折腰”意為躬身拜揖,以后喻指屈身事人,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5、化碧:人們慣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人為正義事業(yè)而蒙冤受屈。6、五柳:

“五柳”隱者代稱。7、東籬:多用“東籬”表現(xiàn)辭官歸隱后田園生活或嫻雅情致。7/428.《后庭》遺曲:指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遺曲》,后人都視為亡國之音。9.商女:即歌女,后以此為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典故10.《黍離》之悲:,《黍離》是《詩經(jīng).王風(fēng)》名篇。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大夫經(jīng)過西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這首詩。以后慣用《黍離》來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痛惜傷感之情。11.封狼居胥:漢代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為壇以祭山神,紀念勝利)而還。后常來形容建功立業(yè)。12.塞上長城空自許:《南史》載,宋文帝要殺名將檀道齊,檀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此處比喻能守邊將領(lǐng)。13.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內(nèi)杭愛山。勒,指刻石記功。公元89年,東漢竇憲追擊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記功而歸。燕然未勒是說沒有建立破敵大功。8/42六、詠史懷古詩意境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9/42

詩人懷古詠史兩種主題

對歷史作冷靜理性思索,就史論史,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理性反思

把史實和現(xiàn)實扭結(jié)借題發(fā)揮,或感嘆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xiàn)實。懷人傷己、懷古傷今【七、詠史懷古詩常見內(nèi)容及情感】10/42

《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①追慕古賢(緬懷先賢)成就,表示敬仰之情;

表示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樣建功立業(yè)心情或功業(yè)無成感嘆。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②感嘆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面對古人功業(yè)流逝,抒發(fā)時光不再,年華易老,而自己功業(yè)無成感嘆。11/42<一>懷人傷己

作者追思古人普通是古人身世與際遇和自己有某種相同性,觸發(fā)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1、對比失落型

著眼于個人境遇改變,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感嘆。古人能一展理想,建功立業(yè),得遂心愿,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了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感嘆身世,關(guān)照自我12/42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唐代: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還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一生濟世之志甚高,但終其身,也未得一展理想。而昭君也是因漢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遠嫁異鄉(xiāng),流離身死,徒遺長恨。二人遭遇、經(jīng)歷、處境,不無相同之處。詩人正是在抒寫昭君怨情中,寄寓自己身世之慨。13/422、同病相憐型(類比)

自己和古人遭遇相同,與古代人物同病相憐,拿古人與自己類比,借對古人不幸遭遇同情,感嘆身世,表現(xiàn)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苦悶,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抒發(fā)建功立業(yè)渴望。

14/42小結(jié)一:懷人傷己寄寓作者情感仰慕先賢之敬意先賢失意之痛惜壯志未酬之悵惘懷才不遇之感傷建功立業(yè)之渴望

15/42<二>懷古傷今古代詩人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救黎民念頭使他們把目光更多關(guān)注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上。他們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示對現(xiàn)實關(guān)切、熱情、不滿,希望能引發(fā)世人警戒。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強烈關(guān)注。這類詩又能夠分為以下幾個情況:感傷興衰,借古諷今16/421、昔盛今衰型感嘆國運衰微,感嘆盛衰無常,感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嘆古今朝代興亡改變。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借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烏衣巷昔日繁榮鼎盛與今日野草叢生、荒涼殘照對比,抒發(fā)了滄海桑田、歷史興衰更替感嘆。17/422、憂國傷時型抒發(fā)愛國情懷,揭露統(tǒng)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同情下層人民疾苦,擔憂國家民族前途命運,警告統(tǒng)治者吸收歷史教訓(xùn),借古諷今,批判現(xiàn)實。

《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榮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借感嘆歷史上六朝都因為淫逸享樂而相繼覆亡來諷刺并警誡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表示了詩人對國家命運擔憂。18/423、物是人非型

昔日風(fēng)景依舊,只是朱顏已改。物是人非給人帶來幻夢似感覺,不由得讓人做冷靜思索。

臺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19/42小結(jié)二:懷古傷今寄寓作者情感昔盛今衰之感嘆國運衰微之擔憂驕奢淫逸之抨擊人民疾苦之同情物是人非之惆悵滄海桑田之感嘆自然永恒之慨嘆20/42<三>理性反思

這類詩歌,作者在懷古詠史同時,融進了自己切實生活感受和獨特生活體驗,含有強烈個人意識,對歷史作冷靜理性思索,發(fā)表自己對歷史事實獨特觀點、看法,歸納歷史規(guī)律等用來啟迪世人。別有寓意,啟迪后人21/42如唐代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僥幸。詩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fēng),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構(gòu)思極為精巧,議論新奇獨特,發(fā)人所未發(fā),一反眾口一辭論調(diào)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22/42總結(jié):詠史懷古詩常見主題情感:對古人:仰慕先賢之敬意,先賢失意之痛惜對自己:(主動或消極):建功立業(yè)之渴望,壯志未酬之悵惘,懷才不遇之感傷,對國家對時代:(憂國傷時)昔盛今衰之感嘆,國運衰微之擔憂,驕奢淫逸之抨擊,人民疾苦之同情對自然:(物是人非、世事變遷、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之惆悵,滄海桑田之感嘆,自然永恒之慨嘆。對其它:(一些哲理思索)

23/42八、慣用技巧手法

用典①點化前人語句。②引用神話故事。③明用、暗用或反用歷史故事。使用典故,能用少許文字傳遞豐富思想,增強詩歌表現(xiàn)力。

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24/42對比/反襯

(今昔對比、事物之間對比)經(jīng)過昔日繁盛與今日凄涼對比,從而突出今日凄涼。

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25/42

借古諷今

詩人在懷古詠史中,往往在對帝王將相事跡發(fā)表個人看法,這看法中因為詩人人民性立場,多有批判意味,由此組成諷刺,而且這諷刺因為對象特殊性,用了諷喻方式,多顯含蓄。

如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26/42側(cè)面襯托、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詩人善于將感情融入景物描寫中,不著痕跡。

如杜甫《蜀相》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27/42

虛實、想象

因為是懷古詩所以對往事難免要進行想象,所以虛實相生手法也就成了這類詩歌中常見手法之一。如姜夔《揚州慢》: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表樓夢好,難賦深情。28/42擬人以物作證,這個物都是含有永恒時空意義如月亮或長江等,它們已被人化成為見證歷史盛衰變遷見證人。如劉禹錫《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29/42總結(jié):慣用技巧手法

“詩”與“史”結(jié)合:用典,雙關(guān)

“詠史”與“言志”結(jié)合:借古諷今,借景抒情“古”與“今”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對比、反襯另外還有直抒胸臆、象征、擬人、對偶等手法也慣用于詠史懷古詩。

30/42鑒賞詠史懷古詩三部曲

(1)寫了什么:搞清史實(懷什么“古”詠什么“史”:何地、何人、何事)

——讀好注釋,重視積累(2)為何寫:體悟感情(為何要寫這個“古”“史”?詩人表現(xiàn)出什么態(tài)度情感?)

——找連接點,知人論世,歸類探究(3)怎樣寫:分析技巧(詩人態(tài)度情感用什么方法表示?)

——掌握術(shù)語,結(jié)合文本31/42在了解時要注意抓住一個連接點:關(guān)注作品中人、事與作者際遇連接點三條線索(主題思想)懷人傷己吊古諷今理性反思鑒賞關(guān)鍵點總結(jié)方法32/42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連接點討論?解讀范例探尋方法33/42挖掘二者連接點

諸葛亮

杜甫社會情況才情理想結(jié)果不一樣人物角度戰(zhàn)爭頻仍動蕩不安安史之亂戰(zhàn)爭不停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匡扶漢室,一統(tǒng)天下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大業(yè)未成

壯志難酬收二川,擺八陣,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仕途坎坷失意難耐34/42

主旨:詩人以古人自比,以諸葛自況。經(jīng)過對比既表現(xiàn)了對諸葛亮欽佩與贊美之情,還包含因沒有實現(xiàn)夢想而表現(xiàn)出來惋惜之情。在對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憐中感受共鳴。35/424.(·全國乙)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下列問題。金陵望漢江李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36/42注

①派:河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傳說人物,他用很大釣鉤和極多食餌釣起一條巨大魚。

37/42鑒賞

這首詩以金陵為中心,寫眺望漢江遠去感想。詩前四句寫出了漢江萬流橫潰、直下東海、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特點,渲染出一派雄壯氣象,繪制了一幅極其宏偉萬里長江風(fēng)光圖卷。詩中間兩句寫六朝淪亡。詩后四句利用比喻和用典手法,現(xiàn)有對唐代盛世熱烈歌頌,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淡淡悲傷。全詩感情深沉而表示穩(wěn)妥,以江水壯闊氣勢與盛唐國力相對應(yīng),比喻貼切得體,盛世才子失落惆悵蘊含其中。(1)詩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景象?這么寫有什么用意?

38/42解題思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此題,先要了解詩句內(nèi)容,再思索其作用。詩歌以金陵為中心,抒發(fā)眺望長江感想,寓比興之意于寫景之中。詩前四句“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寫出了長江萬流橫潰、直下東海、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特點,鋪墊出一派雄壯氣象。詩歌中寫景,普通作用是為下文議論抒情鋪墊蓄勢,并突出主旨;詳細到這首詩,要聯(lián)絡(luò)“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意思,即為頌揚盛唐天下一家、國運興盛鋪墊蓄勢,使詩歌主旨愈加突出。分析時要抓住“萬里”“九龍盤”等表現(xiàn)出水勢浩瀚、氣勢博大特點,“豁中國”寫出了江水橫流情景,“飛迅湍”表現(xiàn)了江水之波濤洶涌迅疾奔流。第一句宏觀聯(lián)想江流宏大分布,第二句詳細描繪江水之浩瀚與飛躍,這種宏大景象暗示當初盛唐氣象,其主要目標是為后四句議論抒情鋪墊與蓄勢。39/42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