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并序》+課件++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并序》+課件++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并序》+課件++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并序》+課件++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并序》+課件++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孔雀東南飛并序CONTENTS目錄自主預習梳理與自查01教材研習理解與賞析0201自主預習梳理與自查一、背景鏈接《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fā)生在“漢末建安中”。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的倫理綱常思想逐漸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并發(fā)展到相當完備嚴密的階段。在婚姻制度方面,規(guī)定有“七出”等教條。這個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在那個時代,封建的倫理說教剝奪了人們的婚姻自由,不知上演了多少殉情的悲劇。當時的人們?yōu)榇耸赂袀蚨髁舜嗽?。二、相關常識1.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這兩首敘事長詩,分別以極強的反抗精神和令人震撼的英雄故事,以及它們所共有的深廣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我國詩歌寶庫中一對光彩四射的寶石?!就卣埂恐袊糯牡弁醭行彰?,往往還有廟號、謚號、年號和尊號。這些稱號多見于史書。①廟號:起源于商朝,周朝、秦朝廢止,恢復于西漢,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后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后的趙光義稱太宗。②謚號:是后人根據(jù)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謚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予;還有私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xiāng)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③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chuàng),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后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一般都改變年號,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十四個年號)明、清兩代,幾乎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④尊號:是為皇帝、皇后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蛏八?,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謚號?!皥蟆蓖案啊保?,前往“簾”同“奩”,女子梳妝用的鏡匣“紉”同“韌”,堅韌“藏”同“臟”,臟腑辭別謝絕告訴,告知出嫁順從,依照剛才指夫家休棄妻子派送娶妻與“迎”同義得到,招致當,決相會,聚會適逢,正趕上互相相貌,命相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是偏指一方,不譯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我”,指蘭芝表示動作偏指一方,“老人家”,指焦母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指蘭芝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態(tài)度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他”,指仲卿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他”,指媒人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指媒人介詞,與“所”組成“為……所”結構,表被動,可譯為“被”作,寫成為表判斷,相當于“是”做算是,算作介詞,替,給介詞,為了相當于第一人稱代詞“我”見面見解表示被動,相當于“被”向東南在雞鳴時從早到晚按道理用手巾飛五里發(fā)光保全使……回去使……榮耀使……委屈以……為警戒一起生活。自作主張??蓯?。古代坐具。教養(yǎng)。①愚拙;②情意深摯。派來的使者,指媒人。處理,處置。結為親家。便,就;利,適合。迎接。本指公公婆婆,這里單指婆婆本指勞作休息,這里單指勞作本指父親兄長,這里單指兄長本指父親母親,這里單指母親本指兄長弟弟,這里單指兄長偏義復詞偏義復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只作陪襯。例如:“冀緩急或可救助”,需救助的情況只能是“急”,故“緩”沒有意義,“緩急”是偏義復詞。

(七)文言句式及翻譯(請根據(jù)提示翻譯下列句子)1.汝是大家子。(判斷句,“是”表示判斷)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為織作遲。(判斷句,“非為”表否定判斷)譯文:_________________3.為仲卿母所遣。(被動句,“為……所……”表示被動)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不是我織得慢。被仲卿的母親驅趕回娘家。4.今日被驅遣。(被動句,以“被”為標志)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5.漸見愁煎迫。(被動句,以“見”為標志)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何言復來還!(賓語前置句,“何言”即“言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提至動詞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被驅趕回娘家。漸漸地被憂愁煎熬壓迫。還說什么再回來的話呢!7.亦自縊于庭樹。(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于庭樹”應置于動詞“縊”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仕宦于臺閣。(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于臺閣”應置于動詞“仕宦”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自己在庭院中的樹上吊死。在大的官府中任職。教材研習理解與賞析02任務突破一文本初讀1.這篇敘事詩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按照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類型進行歸類。[明確]主要人物:焦仲卿、劉蘭芝(正面);焦母、劉兄(反面)。2.任務小結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托物起興發(fā)展高潮告誡后人任務突破二文本精讀活動一:理解詩歌的內容、結構1.概括詩前小序的內容。[明確]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漢末建安中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廬江人物焦仲卿、劉蘭芝、焦母故事的結局劉蘭芝投水而死,焦仲卿自縊于庭樹作詩的緣由時人傷之2.“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边@句話在全詩中有何作用?[明確]

①從寫作手法上看:這一句兼用了“興”和“比”的手法。“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以“孔雀徘徊”起興,引出劉蘭芝、焦仲卿彼此顧戀之情,有統(tǒng)攝全詩、引起下文的作用;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離散,用具體的形象渲染悲劇氣氛,奠定了全詩哀怨悱惻的感情基調。②從結構上看:開頭的這一句和結尾的鴛鴦雙飛構成呼應關系,體現(xiàn)了作者構思的匠心。3.第二段劉蘭芝自訴從十三歲到十七歲的經(jīng)歷,是否太煩瑣?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明確]

(1)不煩瑣。這是古詩中常用的“賦”的手法。(2)作用:①表明了劉蘭芝的聰明伶俐、心靈手巧、知書達禮、多才多藝。②劉蘭芝有這樣優(yōu)秀的品德仍被驅遣,突出了劉蘭芝的無辜與委屈。③照應了后文劉蘭芝做嫁衣時“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等情節(jié),表現(xiàn)了劉蘭芝的勤快、利落、能干。4.劉蘭芝為什么在離別前還要“嚴妝”一番?這一細節(jié)描寫有何作用?[明確]

(1)這表現(xiàn)了劉蘭芝冷靜、沉穩(wěn)、自尊的風度。她是“嚴妝”嫁過來的,因而也要“嚴妝”走,從中可以看出她遇事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2)作用:離別前“嚴妝”這個細節(jié)精巧而別致,對于刻畫人物形象和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梢哉f有“一石三鳥”的作用:①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劉蘭芝外貌的美麗;②劉蘭芝梳妝打扮是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終不認為自己有什么過錯,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鎮(zhèn)定自若和柔中帶剛的性格特征;③“事事四五通”,細致入微地刻畫出劉蘭芝不愿離開焦家而又不得不離開的痛苦和凄楚。5.體味第三至十二段焦仲卿與其母及劉蘭芝的對話,談談其作用。[明確]

①通過焦仲卿之口證實劉蘭芝是無辜被遣,并表現(xiàn)了劉蘭芝和焦仲卿夫妻恩愛;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雖然很愛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貳,但在母親的逼迫下,他不敢反抗,只好讓劉蘭芝暫時先回娘家,對未來還抱有一絲幻想;③塑造了焦母專斷蠻橫、頑固而有心計的封建家長形象。6.“夫妻誓別”這一情節(jié)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明確]

①再次強調了這對夫婦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們的分別并非己愿,而是被逼迫的,為后面寫兩人的殉情奠定了基石。②在分別之時,劉蘭芝既表明了對愛情的忠貞,也表露了對前途的憂慮,擔心自己性情暴烈的兄長“恐不任我意”,為下文的兄長逼嫁、以死踐盟等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因此,從結構上來看,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渡。7.在封建社會中,婦女被休一般被視為奇恥大辱,會遭人鄙棄。然而詩中縣令、太守紛紛來向劉蘭芝求婚,這一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明確]縣令、太守紛紛來向劉蘭芝求婚的情節(jié)與前面劉蘭芝被遣回家形成對比,是側面描寫,襯托出劉蘭芝的美麗外貌和美好心靈,說明劉蘭芝是無辜被遣,也從側面襯托出焦母的專斷蠻橫?;顒佣悍治鋈宋镄蜗?.分析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完成下表。[明確]

人物形象共同點受迫害者劉蘭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焦仲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迫害者焦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教養(yǎng)、聰慧美麗、勤勞善良、柔順剛強、從容持重守禮盡孝、軟弱猶疑,但對愛情忠貞不渝,敢于反抗對愛情忠貞不渝,對封建家長制、封建禮教充滿抗爭精神專橫無理見利忘義、趨炎附勢封建家長制的代表,封建禮教的化身活動三:鑒賞詩歌的藝術手法9.本詩用了不少聯(lián)綿詞和疊音詞,請結合文本對其作用加以分析。[明確]

①詩中用了不少聯(lián)綿詞來表現(xiàn)事物的情狀。如“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描繪了蘭芝辛勤孤苦的形貌?!皷|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極言焦母為仲卿所求之女姿容之美?!芭腔餐湎?,自掛東南枝”描寫仲卿自縊前心亂如麻、猶疑彷徨的動作及心理。而如“葳蕤自生光”“婀娜隨風轉”“躑躅青驄馬”“府吏見丁寧”“寡婦起彷徨”等,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音樂美。②詩中用了不少疊音詞來表現(xiàn)事物的情狀。如“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纖纖”突出劉蘭芝行走姿態(tài)的優(yōu)美、輕盈?!芭e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連用兩個疊音詞,使兩人憂愁傷感、別情依依的神情躍然紙上?!案赳R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車聲襯托出仲卿夫婦煩亂的心緒、綿綿的情思。“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媒人的應諾之聲在耳,媒人的喜悅之形可見?!皶晻暼沼?,愁思出門啼”,日色無光,心情黯淡,情景交融?!把傺冱S昏后,寂寂人定初”,連用兩個疊音詞突出黃昏后天色漸漸昏暗,夜深人靜,渲染劉蘭芝絕命時寂寞凄涼的氣氛。從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聯(lián)綿詞和疊音詞除了可以用來描繪動作、形貌之外,還可用來模擬聲音、渲染氣氛、表達情感。10.本詩主要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來敘述,為什么結尾又寫了“化鳥”一節(jié)?這是否破壞了全詩的統(tǒng)一風格?[明確]最后一節(jié)“化鳥”運用浪漫主義手法表現(xiàn)現(xiàn)實,體現(xiàn)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封建制度的抗議和嘲弄,與全詩的主旨——歌頌忠貞不渝的愛情及對壓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這一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人們向往美好、同情受害者的感情傾向,也能起到警示世人、深化主題的作用,沒有破壞全詩的統(tǒng)一風格。任務突破三文本深讀1.這場悲劇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請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明確]

①社會原因: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壓迫。②性格原因:蘭芝,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外柔內剛,所以即使面對獨斷專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決不屈服。仲卿,生于官宦世家,自小受封建禮教和愚孝思想教化,養(yǎng)成了懦弱的性格,這就決定了他不可能主動爭取婚姻的幸福。③直接原因:焦母與蘭芝之間的婆媳矛盾。2.焦仲卿在焦母面前唯唯諾諾,不敢抗爭,最后只能“自掛東南枝”,那么,焦仲卿身上到底有沒有反抗精神?談談你的看法。[明確]

(示例一)讓劉蘭芝暫時回娘家,對于焦仲卿來說,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他希望婆媳分開一段時間緩和矛盾,至于劉蘭芝回家后被迫改嫁,那是封建勢力進一步壓迫的結果,實在不是焦仲卿所能左右的。可見,焦仲卿始終沒有屈從母親而休掉劉蘭芝的想法,他讓劉蘭芝回家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一種斗爭策略,而不是向封建勢力屈服、投降,因此他具有反抗精神。(示例二)焦仲卿忠于愛情,當他與劉蘭芝團圓的希望完全破滅以后,“自掛東南枝”,以生命殉愛情,表現(xiàn)了他對封建勢力壓迫的無比悲憤和以死抗爭的巨大勇氣,是閃耀著燦爛的反抗光芒的行動。雖然他不敢直接抗爭,只能消極反抗,但他深愛劉蘭芝,忠于愛情,忍辱負重,最后自縊于庭樹。所以,焦仲卿是富有反抗精神的。寫法借鑒精彩的人物對話【課內關聯(lián)】《孔雀東南飛并序》全篇大部分由人物的對話組成,淺顯通俗,口吻畢肖,極富個性的對話在表現(xiàn)人物典型性格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故事情節(jié)也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不斷向前推進的,從而使主題不斷深化,使作品產(chǎn)生了攝人心魄的感染力??芍^傳神寫照,俱在對話之中。【技巧指導】人物對話寫作“三注意”1.對話要有明確的主題,內容要圍繞著相同的話題或中心,對話的人物不能各說各話。2.對話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體現(xiàn)說話人不同的特點,要能從對話中看出人物的性格、心理,不能只有單一風格的對話。3.對話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為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和角色的塑造服務。【學以致用】請選擇一個典型場景,描寫一段人物對話,200字左右。要求:①要有明確的主題;②說出的話要體現(xiàn)人物的身份、年齡、籍貫、性別;③語言要簡潔傳神;④形式要靈活多變。[參考示例]

“糙米五塊,谷三塊?!泵仔欣锏南壬袣鉄o力地回答他們。“什么!”舊氈帽朋友幾乎不相信他們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在六月里,你們不是賣十三塊嗎?”“十五塊也賣過,不要說十三塊?!薄澳睦镉械眠@樣厲害的?”“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你們不知道嗎?各處的米像潮水一樣涌來,隔幾天還要跌呢!”“還是不要糶的好。我們搖回去放在家里吧!”從簡單的心里噴出了這樣激憤的話?!班?,”先生冷笑著,“你們不糶,人家就餓死了嗎?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頭幾批還沒吃完,外洋大輪船又有幾批運來?!?選自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微考點分析古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學習提示文本解讀P13:這首詩很善于刻畫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現(xiàn),如府吏“舉言謂新婦”幾句和“低頭共耳語”幾句,意思大體相同,卻不能互換;又如面對母親、兄長的勸嫁,蘭芝對母親是“含淚答”,對兄長則是“仰頭答”《孔雀東南飛并序》這首長篇敘事詩以女主人公劉蘭芝被遣、抗婚、殉情的命運為線索,展現(xiàn)了復雜激烈的矛盾沖突,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鏈接高考】1.(2019·浙江卷)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李將軍的獨特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2.(2017·全國卷Ⅱ)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送子由使契丹》)【考點解讀】古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大類。一類是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古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需要讀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去進一步補充。另一類是詩人自己的形象。詩歌是詩人主觀感情的產(chǎn)物,必然有詩人的痕跡。我們通過詩作,可以體味出詩人的形象特征。古代詩歌中常見九類具體的人物形象形象類型舉例分析憂國憂民,心系社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寫了一片蕭條的景象,展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心系社稷的形象歷經(jīng)磨難,堅持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展現(xiàn)了詩人不愿同流合污,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形象類型舉例分析胸懷寬廣,豪放灑脫“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風雨中拄著竹杖,穿著草鞋,吟嘯徐行,豪放灑脫的詞人形象形象類型舉例分析征戰(zhàn)沙場,保家衛(wèi)國“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五)》],讓我們仿佛看到一群英勇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即使戰(zhàn)爭艱辛,環(huán)境惡劣,也不能改變他們保家衛(wèi)國的雄心壯志形象類型舉例分析寄情山水,熱愛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表現(xiàn)了一個歸隱田園、從事農(nóng)耕、熱愛田園生活的詩人形象藐視權貴,傲岸不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表現(xiàn)了詩人淡泊名利、藐視權貴的品質,也反映了詩人傲岸不羈、豪放灑脫的性格形象類型舉例分析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詩人大志落空,攬鏡自照,卻發(fā)現(xiàn)年華不再,衰鬢先斑。此二句刻畫了一位悲愴、郁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羈旅他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