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步步高學習筆記歷史(部編版)選必一l第三單元 訓練10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_第1頁
2024-2025步步高學習筆記歷史(部編版)選必一l第三單元 訓練10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_第2頁
2024-2025步步高學習筆記歷史(部編版)選必一l第三單元 訓練10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_第3頁
2024-2025步步高學習筆記歷史(部編版)選必一l第三單元 訓練10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_第4頁
2024-2025步步高學習筆記歷史(部編版)選必一l第三單元 訓練10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訓練10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分值:63分)1.(2024·揚州高二下期末)1950年,沙愛云女士根據新《婚姻法》解除了婚約,并在《人民日報》上刊登啟事:“于一九四八年未經本人同意,由父母做主與河南固始魏峰口頭訂婚并無正式手續(xù),本人認為此婚約無效,已經政府批準解除。”據此可知()A.男女社會地位趨于平等B.婚姻自主的政策導向C.婚姻廣告具有法律效力D.舊式婚姻已基本消失2.(2024·湖北宜荊荊隨高二聯考)1953年,黨和政府提出,今后“要逐步實行比較完備的人民民主法制,來保護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1956年,黨的八大指出“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的法治,鞏固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據此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加強民主法治建設()A.適應了經濟建設的需要B.突出了人民的主體地位C.強化了法律的根本地位D.維護了國家治理的體系3.(2023·滄州高二上期末)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笫一次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這些法律的頒布()A.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B.開始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C.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上日程D.緣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4.(2023·泰安高二上期中)新中國成立之初,革除了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娼妓、鴉片、賭博等社會惡習。采取措施樹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平等互助、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社會新風尚。這些措施()A.發(fā)展了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yè)B.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C.營造了建設新中國的良好氛圍D.徹底廢除了封建殘余思想流毒5.(2023·宣城高二下期末)1950年評選出的新中國第一代勞模主要是已逝的革命英雄和烈士,以及積極生產的先進工作者。1956年勞模評選開始從強調體力勞動轉為強調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2005年第一次將進城務工人員及民營企業(yè)家列入評選范圍。這表明我國的勞模評選()A.符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B.缺乏合理的統(tǒng)一標準C.體現了主流勞動價值觀念的變化D.人員結構長期不合理6.(2023·邢臺高二校聯考期中)1981年2月25日,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9個單位聯合發(fā)出倡議,開展如圖所示的活動。該活動旨在()“五講四美”A.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B.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C.重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D.改善鄉(xiāng)村的社會風氣7.(2022·天津卷,9)20世紀80年代,一批時代楷模的事跡廣為人知。蔣筑英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光學傳遞函數測試裝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鋪路石”;軍人朱伯儒奉獻自我、溫暖別人,被譽為“80年代新雷鋒”。對這些人物事跡的宣傳反映了這一時期我國()A.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B.立足法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C.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效巨大D.崇德向善成為核心價值標準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僅頒布了1982年憲法,還對它進行了多次修訂,并相繼出臺了《選舉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各種法律法規(guī)。這些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A.反映了新時期我國法制建設步伐大大加快B.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C.完成了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D.根源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9.(2023·湖北智學聯盟高二上期末)2001年,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以德治國的高度進一步規(guī)劃思想道德建設,提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是道德的主體,應履行相應的義務,參與社會道德建設。這表明,《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A.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對公民道德提出要求B.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總結C.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D.提高了公民的道德水平和主人翁意識10.(2023·大連高二統(tǒng)考期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中,編纂人員將草案印發(fā)地方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中央有關部門征求意見;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27次赴地方開展立法調研,廣鑒民情、匯聚民意、集中民智;在北京召開幾十次座談會,聽取有關部門、專家的意見。這可用于說明我國()A.立法工作立足于密切黨群關系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確立C.法律制定遵循人民民主的原則D.法制建設開始邁向制度化的軌道11.(2023·郴州高二上期末)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企業(yè)工會有“改善工人、職員群眾的物質生活與文化生活的各種設施之責任”。1951年,劉少奇指出,既要“共同努力進行生產”,也要“務必最周密地關心工人群眾一切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這些舉措()A.配合了國家大規(guī)模建設B.確立了國營經濟主導地位C.推動了國民經濟的恢復D.踐行了社會主義福利理念12.(2024·大慶高二階段練習)從1979年9月頒布新中國第一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單項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之后,我國陸續(xù)頒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實說明,我國()A.借鑒了國外環(huán)境治理法律和法規(guī)B.逐步深化了對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認識C.形成了完善的環(huán)境保護法律體系D.逐漸深化了經濟發(fā)展與科學發(fā)展的關系13.(2023·湖南三湘名校高二上期中)下表是我國“八二憲法”修訂內容(節(jié)選),據此可知()時間內容1988年(增加)“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1993年將“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國家通過經濟計劃的綜合平衡和市場調節(jié)的輔助作用,保證國民經濟比例的協(xié)調發(fā)展”修改為:“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1999年(修訂)“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A.改革開放逐漸背離了初衷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C.法治保障了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D.法制建設是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14.(2023·重慶渝東九校聯盟高二期中)新形勢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以德化人”,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為全面依法治國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這說明()A.法治建設促進道德教化B.法律從屬于道德C.道德教化促進法治建設D.道德從屬于法律15.(2023·宿遷高二校聯考)2004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明確提出對非公有制經濟予以保護。2007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8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國有資產法》。至2011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這意味著經濟各領域都有法可依,經濟法制體系形成。材料反映了我國()A.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B.市場化推動了經濟法制化進程C.法治建設為依法治國奠定基礎D.全面依法治國進入新的階段16.(2023·深圳高二上期中)(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法制建設。中央人民政府相繼制定頒布了《婚姻法》《工會法》《土地改革法》《懲治反革命條例》《懲治貪污條例》,以及禁毒禁煙、戰(zhàn)犯罪犯改造等重要法規(guī)。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此次會議,同時還頒布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等重要法律。以上法律法規(guī)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格局。——摘編自劉文光《新中國法制建設:新世紀之初的歷史回眸和反思》材料二1982年12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了新憲法,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了憲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指出它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目標,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確立了這一基本治國方略和目標。在制定新憲法的基礎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其中法律128件,關于法律的決定75件,共計203件,這些法律涉及國家機構、刑事、民事、經濟、行政、對外開放、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從1985年開始,我國已實施了兩個全國性的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識的五年計劃,現在正在實施第三個五年計劃。從1994年12月到1998年5月,中共中央舉辦了七次法制講座。出現了從重人治、輕法治向重法治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