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XX/XXXXX—XXXX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技術規(guī)程本標準規(guī)定了江西省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的品種選擇、種子處理、雙季早稻抗低溫栽培技術、雙季晚稻抗低溫栽培技術以及應急補救措施等田間操作技術。本標準適用于江西省雙季稻抗低溫逆境栽培。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總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847水稻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NY/T1534-2019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規(guī)程DB32/T79-2007水稻壯秧與育秧技術規(guī)程DB36/T1077-2018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guī)程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倒春寒Latespring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由于較強冷空氣活動頻繁,造成氣溫急劇下降的天氣現(xiàn)象。3.2寒露風Cold-dewwind發(fā)生在“寒露”節(jié)氣前后,因冷空氣入侵或臺風與冷空氣共同影響,連續(xù)3d或3d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22℃,造成雙季晚稻抽穗揚花和灌漿結實等受阻,導致空殼率和癟粒率增加、產量下降的低溫冷害天氣。3.3水稻低溫冷害Chillingdamagetorice2DBXX/XXXXX—XXXX水稻生長發(fā)育期間出現(xiàn)臨界溫度以下的低溫,使水稻的生理活動受阻,導致發(fā)育延遲,或使生殖器官受損而導致減產的一種農業(yè)氣象災害。3.4水稻安全齊穗期Safedatesforricefullheading是指水稻有80%以上的植株能安全抽穗而不受低溫危害的日期。4品種選擇選用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準予在當?shù)胤N植并試種成功的生育期長短適中、高產優(yōu)質、肥料利用效率高和抗寒性較強的品種(組合),雙季早稻品種如五優(yōu)463和陵兩優(yōu)0516,雙季晚稻品種如泰優(yōu)398和五優(yōu)788。5種子處理5.1種子質量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要求。5.2曬種常規(guī)稻浸種前一周選晴天將種子均勻攤放在鋪好的氈布上曬6~8小時,然后將曬好的種子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涼透心;雜交稻種子浸種前不宜曬種。6雙季早稻抗低溫栽培技術雙季早稻使用100mgL-1的多效唑浸種8小時,浸后沖洗干凈,露種3-4小時,再用清水浸種8小時,如此反復。常規(guī)早稻總浸種時長為33~35小時,雜交早稻總浸種時長為22~24小時。將浸好的種子在45℃左右的溫水中淘洗3-5分鐘,再用30~35℃溫水保溫浸種半個小時后上堆催芽。6.2適時播種6.3培育壯秧采用旱育秧技術培育壯秧,提高秧苗抗性,秧田位置選擇肥力中等、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平整田塊,標準符合NY/T847和NY/T1534,并在秧苗3葉期增施氯化鉀75~90kghm-2,壯秧技術可參考DB32/T79-2007。6.4適齡移栽早稻人工插秧秧齡控制在25~30d,并保證在移栽時氣溫達到15℃以上;拋秧秧苗葉齡在3.5葉,苗高10厘米左右即可搶晴拋栽,拋秧和小苗鏟秧可比人工插秧適當提早移栽,機插秧秧齡在18~23d。6.5低溫鍛煉早稻在秧苗2葉1心時,每天下午17點到19點進行2個小時的揭膜低溫冷鍛煉,連續(xù)鍛煉5d。6.6大田管理6.6.1氮肥合理分施氮肥可分基肥、分蘗肥、穗肥和粒肥四次施用,早稻氮肥施量一般為150~180kghm-2,施用比例以5:2:2:1為宜,肥料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6.6.2增施磷鉀肥3DBXX/XXXXX—XXXX早稻大田增施20%的磷肥和鉀肥,早稻磷肥施用量一般為90~108kghm-2,鉀肥施用量一般為150~180kghm-2,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鉀肥施用方法與氮肥相同。6.6.3干濕灌溉結合深水保溫移栽前稻田保持1~2cm水層,返青期田面水層保持3~4cm,孕穗期和抽穗灌漿期田面水層保持2~3cm,進入灌漿期,水分管理應濕濕干干,以濕為主,即灌水后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水,水氣交替。灌漿后期水分管理應干干濕濕,以干為主。此外,結合天氣預報在低溫天氣來臨時提前灌深水保溫,早稻遇苗期低溫灌水深度以葉尖露出水面為宜,遇五月低溫灌水深度以8~10cm為宜。在連續(xù)低溫危害時,每隔2~3d更換田水一次,以補充水中氧氣,等到低溫過后氣溫回升時及時排水,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和NY/T847的要求。6.6.4分蘗期曬田分蘗末期應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蘗發(fā)生,提高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改善土壤環(huán)境,增強根系活力,減少病蟲害發(fā)生,控制水稻群體過度發(fā)展,增強水稻抗逆性,一般曬田時間為5~7d,曬至田面出現(xiàn)雞爪裂,秧苗葉色轉淡,葉片挺直如劍,進田不纏腳,站立不陷腳,新根現(xiàn)田面,老根往下扎為度。6.6.5病蟲害綠色防控加強預測預報,以預防為主,優(yōu)先采用生物農藥和殺蟲燈誘殺等環(huán)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減少發(fā)病率,提高水稻抗性。防控技術可參考DB36T1077-2018,農藥品種選用和用量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2007的規(guī)定。6.6.6適時收割稻谷黃化完熟率達95%以上為指標,選擇晴好天氣適時收割。過早收獲青米多,谷粒輕,影響品質;過晚收獲,稻粒易脫落,并會影響晚稻移栽。7雙季晚稻抗低溫栽培技術雙季晚稻使用100mgL-1的多效唑間歇浸種48小時后用清水沖洗干凈,間歇浸種方法為浸種8小時后,露種3-4小時,如此反復,之后再用清水浸種至發(fā)芽。7.2適時播種雙季晚稻應根據品種生育期和當?shù)匕踩R穗期時間倒推計算出最遲播種期,盡量在最遲播種期之前播種。最遲播期計算公式為:最遲播期=所處日期至當?shù)匕踩R穗期的天數(shù)-品種播種到齊穗的天數(shù)例如江西南昌地區(qū)安全齊穗期一般為9月20日,品種播種到齊穗的天數(shù)為90d,按公式計算則最遲播期為6月22日。7.3培育壯秧采用旱育秧技術培育壯秧,提高秧苗抗性,秧田位置選擇肥力中等、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平整田塊,標準符合NY/T847和NY/T1534,并在秧苗3葉期增施氯化鉀90~120kghm-2,壯秧技術可參考DB32/T79-2007。7.4適齡移栽晚稻人工插秧或拋秧秧齡控制在20~25d,機插秧秧齡在15~20d。7.5大田管理7.5.1氮肥合理分施氮肥可分基肥、分蘗肥、穗肥三次施用,晚稻氮肥施量一般為180~210kghm-2,施用比例以5:2:3為宜,肥料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4DBXX/XXXXX—XXXX7.5.2增施磷鉀肥晚稻大田增施20%的磷肥和鉀肥,磷肥施用量一般為108~126kghm-2,鉀肥施用180~210kghm-2,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鉀肥施用方法與氮肥相同。7.5.3干濕灌溉結合深水保溫移栽前稻田保持1~2cm水層,返青期田面水層保持3~4cm,孕穗期和抽穗灌漿期田面水層保持2~3cm,進入灌漿期,水分管理應濕濕干干,以濕為主,即灌水后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水,水氣交替。灌漿后期水分管理應干干濕濕,以干為主。此外,結合天氣預報在低溫天氣來臨時提前灌深水保溫,晚稻穗期低溫灌水深度以8~10cm為宜。在連續(xù)低溫危害時,每隔2~3d更換田水一次,以補充水中氧氣,等到低溫過后氣溫回升時及時排水,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和NY/T847的要求。7.5.4分蘗期曬田分蘗末期應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蘗發(fā)生,提高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改善土壤環(huán)境,增強根系活力,減少病蟲害發(fā)生,控制水稻群體過度發(fā)展,增強水稻抗逆性,一般曬田時間為5~7d,曬至田面出現(xiàn)雞爪裂,秧苗葉色轉淡,葉片挺直如劍,進田不纏腳,站立不陷腳,新根現(xiàn)田面,老根往下扎為度。7.5.5病蟲害綠色防控加強預測預報,以預防為主,優(yōu)先采用生物農藥和殺蟲燈誘殺等環(huán)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減少發(fā)病率,提高水稻抗性,防控技術可參考DB36T1077-2018。農藥品種選用和用量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2007的規(guī)定。7.5.6適時收割稻谷黃化完熟率達95%以上為指標,選擇晴好天氣適時收割。過早收獲青米多,谷粒輕,影響品質;過晚收獲,稻粒易脫落,并可能遇上低溫陰雨天氣而導致水稻倒伏減產。8應急補救措施8.1噴施抗寒劑或葉面增溫劑遇低溫天氣危害時,可從市場購買水稻專用的抗寒劑或葉面增溫劑按說明書進行葉面噴施,均可提高水稻的抗寒性。8.2噴施葉面肥遇低溫天氣危害時,噴施1~2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2%的硫酸鋅溶液2.25kghm-2。8.3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寒露風來前1~2d,或者在寒露風期間,葉面噴施0.5mmolL-1的水楊酸溶液52.5ghm-2以提高水稻抗寒能力。此外,在寒露風來前1~2d,或者在寒露風期間,用“赤霉素”15.0~30.0g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