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水平測試物理試題 (一)_第1頁
(期中)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水平測試物理試題 (一)_第2頁
(期中)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水平測試物理試題 (一)_第3頁
(期中)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水平測試物理試題 (一)_第4頁
(期中)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水平測試物理試題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水平測

試物理試題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如圖是探究聲現象的四種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圖中,空氣被抽出時,鈴聲逐漸減弱,說明只有空氣才能傳聲

B.乙圖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增大,聲音的響度會減小

C.丙圖中,音叉把小球彈開的越遠,音叉發(fā)聲的音調越高

D.丁圖中,靠近發(fā)聲的揚聲器的蠟焰不停擺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2.下列有關物理量的大小估計與判斷中,與實際相差最大的是()

A.為了保護聽力噪聲不得超過90分貝

B.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定,冰箱的冷凍室溫度應設為-I8C

C.鋼琴中C調“mi”的振動頻率是20Hz

D.十月份南京白天平均氣溫約為23c

3.如圖所示,學校田徑運動會上百米賽跑發(fā)令員對著旁邊一塊黑色圓形擋板發(fā)令的情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擋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終點計時裁判聽到發(fā)令槍的響聲

B.因槍聲和白煙是同時產生,終點裁判靠聽槍聲或看到白煙開始計時的結果是一樣的

C.起點裁判打槍時一般會帶耳塞,這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若終點裁判靠聽槍聲記錄成績剛好為12s,則運動員真實的成績約為12.29s

4.下列有關二十四節(jié)氣的諺語分析正確的是()

A.“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熔化過程,需要吸熱

B.“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過程,需要放熱

C.“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過程,需要放熱

D.“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5.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通過實驗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下面四個實驗方案中,能達

A.圖甲,下面錐形瓶里放熱水、上面蒸發(fā)容器中放干冰

B.圖乙,上面礦泉水瓶中裝冰水,下面碗中放熱水

C.圖丙,用酒精燈加熱后的金屬片,放熱水杯的上方

D.圖丁,壓縮注射器內乙醛蒸氣,針筒出現液態(tài)乙隧

6.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將兩種或多種金屬(也可為金屬和非金屬)加熱到某一溫度,使

其全部熔化,再冷卻成為合金。試據下表數據判斷(其他條件均滿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

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金屬鈉鎂鋁銅鐵

熔點/℃97.564966010831535

沸點/℃18831090246725672750

A.鐵-銅合金B(yǎng).鈉-鋁合金C.鎂-鐵合金D.鐵-鋁合金

7.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鉛筆從平面鏡前30cm處,以5cm/s

水平速度向平面鏡勻速靠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試卷第2頁,共12頁

平面鏡

鉛筆

A.鉛筆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為lOcnVs

B.經過2s,鉛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yōu)?0cm

C.鉛筆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D.若平面鏡順時針轉至圖中虛線位置,鉛筆的像將與鉛筆垂直

8.如圖所示,小明將一把玩具槍放在了玻璃臺面上,打開壁燈時,多出了好幾把“槍”。關

于這些"槍''的形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是槍的影子B.③是槍經玻璃所成的像

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經玻璃所成的像

9.在豎直的墻壁上掛一平面鏡,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剛好能在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當他向后退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像變小,他仍能剛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變大,頭頂和腳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變,若剛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以用尺寸小些的平面鏡

D.像的大小不變,若剛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要的平面鏡尺寸仍然不變

10.在“探究樹蔭下的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準備了如圖所示的一張帶孔卡片(孔的

尺寸約為1cm)、一張大小相同的無孔卡片、一張白紙。首先把白紙鋪在地面上,接下來的

操作與探究目的對應的是()

ODO>

A.將圖示卡片置于白紙上方約Im處,讓太陽光透過不同的小孔一探究光斑的形狀與

孔的大小的關系

B.另一張卡片覆蓋住圖示卡片左邊的三個孔,并慢慢向右平移逐漸遮住三角形的小孔

一探究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大小的關系

C.另一張卡片覆蓋住圖示卡片右邊的三個孔,只留下圓形的小孔,將卡片慢慢靠近白

紙一探究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的關系

D.另一張卡片覆蓋在圖示卡片右邊的三個孔,并慢慢向左平移逐漸遮住圓形的小孔一

探究光斑的形狀與工的形狀的關系

11.抬顯是抬頭顯示系統,如圖甲所示,其作用是把時速、導航等重要的行車信息,投影到

駕駛員前面的擋風玻璃上,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甲乙

A.擋風玻璃所成的虛像易產生重影,是因為擋風玻璃有一定的厚度

B.夜間行車,為不影響駕駛,應該關閉車內照明燈

C.為了降低像的高度,可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遠離擋風玻璃

D.為了使像離人眼更遠,可以讓顯示器上的信息通過多面平面鏡多次成像

12.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宜接觀測,但它變化時引起其它量的變化卻容易直接觀測,用易

觀測的量顯示不易觀測的量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例如:發(fā)聲的音義的振動可以通過

激起水花來體現.以下實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現象時,引入光線用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

B.研究熔化現象時,比較冰、蜂蠟的熔化特點

C.通過觀察彈簧中的疏密波來研究聲音的傳播方式

D.液體溫度計利用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顯示溫度高低

試卷第4頁,共12頁

二、填空題

13.為減小噪聲帶來的影響,靠近路邊的窗戶通常使用雙層真空玻璃,如圖所示。這種玻璃

能顯著減小噪聲的影響,是利用聲音不能在中傳播的原理,這是在減弱噪

聲。

14.(1)如圖甲將紅、綠、_____三種色光照在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百區(qū)域會出現白色:

春日看桃花,花呈紅色,是因為桃花(選填"吸收”或“反射”)了紅色光;

白光

圖甲圖乙圖丙

(2)讓一束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從另一側的白紙上可以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如圖乙所

示,這是光的現象,其中的黃色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m/s;實驗中,某

同學在測量不同色光區(qū)域的溫度時,發(fā)現溫度計放在_______(填或"B”)的外側時溫度

計示數上升明顯;

(3)如圖丙,陽光下,小明同學面北而站,由丁原因,在其右側有個自口的影

子;若影子的長度越長,表示時間越接近_______(選填“早上”、“中午”或“傍晚

15.如圖1所示是潛望鏡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兩塊平面鏡均相對水平面傾角45。角。潛望鏡

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F有一艘軍艦位于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則人眼看到軍艦所成

的像位于(選填序號:”①平面鏡1的正上方“、“②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③

平面鏡2的正下方”或“④與平面鏡2等高的正前方”);人眼看到軍艦所成的像到潛望鏡的距

離(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軍艦到潛望鏡的距離,此時若潛望鏡中看到的

時間如圖2,實際的時間是

平面鏡1

平面鏡2

圖1圖2

16.如圖所示是生活中的兩種窗戶,甲圖窗戶可在直線軌道上左右平移,乙圖窗戶可繞固定

軸轉動,如果你站在窗戶前,能通過玻璃看到你的像,若將甲圖窗戶左右平移打開,則你在

P窗戶中的像將(選填“隨''或"不隨”)窗平移;乙圖Q窗戶可開窗轉動150。,則窗

框上的A點與A點在Q窗中的像之間距離在開窗過程中將,同時A點的像移動軌跡

是(選填“直線”或“曲線”)。

甲乙

17.在I標準大氣壓下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對物質A加烝,燒杯上方有“白氣”出現,是水蒸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記錄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b所示,已知物

質A的熔點為38℃,沸點為149C,則圖象中。=七,72=C,Z2時刻試

管中物質A處于態(tài)。

(a)(b)

18.如圖是一定質量的某種晶體體積隨溫度變化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段(不含B點和

C點)處于態(tài),這種晶體的熔點是℃;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測溫

液體的的性質工作的,因此這種物質不適合做測溫液體。

試卷第6頁,共12頁

V

-40481215//℃

19.走進氣象站,可以看到如圖所示的百葉箱,箱內主要的測量儀器有:兩支濕度計(絕對

濕度計和相對濕度計)和兩支溫度計(測量并記錄一天中最高氣溫的溫度計和最低氣溫的溫

度計)。測量最低氣溫的溫度計應采用凝固點較的液體作為測溫物質;測量最高氣溫的

溫度計與(選填“體溫計''或"實驗室溫度計的結構是相似的。絕對濕度計測量的絕

對濕度是用一定體積內空氣中水蒸氣的質量來衡量的,當絕對濕度較大時,兩支濕度計的示

20.如圖所示,MN為平面鏡,。氏4是從同一點光源發(fā)出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

若ac=20cm,則光源的位置在平面鏡上方cm處;并將平面鏡向下平移3cm,則對應同

一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時向(填“左”或“右”)平移了cm。

三、作圖題

21.如圖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請你通過作圖畫出平

面鏡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22.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物體A用作出48在鏡中成的像ATT.

)

23.如圖所示,燒杯底部有一個光源A,燒杯中沒有水對A發(fā)出一條光線正好通過C點,

若燒杯中有水時B為A通過水面成的像,請畫出:

(1)水面的位置:

(2)請你畫出有水時A發(fā)出的射向。的光線遇到水面后反射的光線。

四、實驗題

24.小明在觀察圖甲所示的二胡時猜想:弦發(fā)聲的音調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程度有

關,于是他找來2根粗細不同的鋼絲,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撥動枕木A8間的鋼絲,

進行了四次對比探究,部分信息已填入表格。

實驗次數1234

鋼絲粗細

AB間距/cm50505030

鉤碼個數3343

⑴鋼絲振動產生的聲音是通過______傳入人耳,撥動時(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控制力度相同;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第1、2兩次實

驗是為了探究音調與弦的關系;

(3)為了探究其余猜想,關于第3、4兩次鋼絲的粗細選擇,一定要滿足o

A.3粗4細B.4粗3細

C.粗細相同D.粗細均可

試卷第8頁,共12頁

25.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安裝實驗裝置時,固定承載陶土網的鐵圈位置,這時(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點燃酒精燈;

(2)觀察到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乙中①、②所示,

則圖是沸騰前的情況;

(3)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成的水溫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沸騰前水升

溫快慢的特點是;

(4)實驗中關于器材的作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蓋上硬紙板可以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實驗時間

B.蓋上硬紙板可以防止水蒸氣在溫度計上液化成小水珠,影響讀數

C.若將燒杯蓋得十分緊容,旦紙片上無排氣孔,則水的沸點會升高

D.為了節(jié)約燃料縮短實驗時間,還可以適當減少酒精的質量

(5)水沸騰后,還要繼續(xù)加熱一段時間的主要目的是;

A.觀察水沸騰后的體積變化

B.觀察水沸騰后的溫度變化

C.驗證水沸騰不僅要達到沸點,還要持續(xù)吸熱

(6)取一塊干冰放入常溫下的水中,杯中的水立即“沸腌”了,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并且在

杯口出現大量“白氣”,對于此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過程燒杯中水放熱

B.“白氣”是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

C.氣泡內主要是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

D.水中的氣泡,它的形戌與水沸騰實驗中氣泡形成原因相同

(7)課后,興趣小組用相同的小燒杯a、b盛等晟的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用相同的熱源同時

加熱;如圖丁所示,a杯為隔水加熱,b杯為隔油加熱,加熱足夠長時間后,測得a杯外的

水溫100℃、b杯外的油溫為3()0℃,a、b兩杯中的水能沸騰的是,最終a、b兩杯

水的溫度I乙(選填或“v”)。

26.我們選用碎冰和碎蠟研究物質的熔化過程,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把碎蠟放到盛

有熱水的燒杯中,實驗裝置均如圖1所示,然后分別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

[溫度

T|溫度/C

810時間/min

(1)圖2是(選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3所示溫度計顯示的

是蠟某時刻的溫度,此溫度計分度值是℃;

(2)在冰熔化過程中,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加熱,目的是為了;冰在

熔化時,溫度計示數不變,而蠟在熔化時,可以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選填“不變”、

“升高”或"降低”),具備蠟這種性質的物質叫做;

(3)圖4是將裝有液態(tài)海波的大試管放入室溫的水中,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

海波和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5所示,在第2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一

態(tài),在。?5min內,海波不斷(選填“吸熱”或“放熱

27.在“探究光反射的規(guī)律”時,小李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

(1)平面鏡水平放置,一塊標有刻度的白色_______(選填“粗糙”或“光滑”)硬紙板立

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

(2)實驗過程中,當入射光與平面鏡時,反射光與入射光重合,此位置即為

的位置:

試卷第10頁,共12頁

(3)實驗時,將一束光始終貼著紙板P沿E0射到鏡面上。點,如圖甲所示,紙板Q上會

顯示出反射光束。兒接著將紙板Q繞。N向后翻折,則紙板Q上(選填“能”或“不

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

在同一平面內;若將紙板句后傾斜一個角度后,如圖乙所示,反射光線的位置________(選

填“改變,,或“不變,,),此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

面內。

28.如圖甲,小明和小紅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實驗操作要解決兩個問題:①如何確定的位置?②如何比較的大小來

判斷像的性質?

(2)實驗中,為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應該(填選項);

在判斷平面鏡中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時.,移走蠟燭B,在像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應

該(填選項);

A.更接觀察玻璃板后蠟燭B

B.直接觀察)匕屏

C.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觀察

(3)實驗中小明為了讓右座的小紅看到燭焰清晰的像,小明僅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

像的位置將會________(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變”);

(4)如圖乙所示,小明在實驗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觀察到蠟燭A通過玻璃板成了兩個

清晰的像自和則像內的像距為(選填"廣或、2''),且測得兩個像之間的距離為

1.2cm,則玻璃板的厚度為cm,若在圖乙中處和心兩個像中間放置一塊不透明薄擋

板,則小明在蠟燭A這一側透過玻璃板能看到(選填“/“、"2”或2/和42")。

29.小明與小芳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溫性能的好壞,兩人設計并做了這樣的實驗,

他們用這兩種材料分別包著裝有熱水的密閉燒瓶。讓它們自然冷卻,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定

時測量兩燒瓶中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時間/min0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組水溫/C9074656057...2120

棉絮組水溫/C907055?33...2020

(1)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還應考慮影響水

溫變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燒瓶相同、環(huán)境因素相同、水的初溫相同和水的相同。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他們實驗時的室內溫度是°C。在這兩種材料中,保溫效果比

較好的是v

(3)除了采用在相同時間內觀察水降低的溫度來比較這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外,根據上表

數據,你還可以采用: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4)由表中數據可知水溫下降的特點:溫度較高時,水溫下降得較(填“快”或“慢”)

根據這一特點,時間為30min時,棉絮組的水溫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o

A.36℃B.39℃C.42℃D.45℃

試卷第12頁,共12頁

參考答案:

1.D

【詳解】A.甲圖中,空氣被抽出時,鈴聲逐漸減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但并不是

只有空氣才能傳聲,故A錯誤;

B.乙圖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增大,越難振動,頻率會降低,音調變低,故B錯誤;

C.丙圖中,音叉把小球彈開的越遠,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叉發(fā)聲的響度越大,故C錯

誤;

D.丁圖中,靠近發(fā)聲的揚聲器的蠟焰不停擺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同時聲音還能傳遞能

量,故D正確。

故選D。

2.C

【詳解】A.70分貝就相當于大聲喊叫,已經很吵了,90分貝以上的聲音就可能損傷人類

聽力了,題干與事實相差無幾,故A不符合題意;

B.國家確實有相關標準,冰箱的冷凍室的冷凍溫度為-18C,題干與事實相差無幾,故B

不符合題意;

C.琴中C調“mi”的振動頻率是329.6Hz,而題干與事實相差很多,故C符合題意;

D.南京地處我國南方,即使是每年十月也非常溫暖,白天平均氣溫約為23℃,與事實相差

無兒,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D

【詳解】A.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裁判時通過觀察“冒煙”來計時的,擋板的主要作用是便

于觀察發(fā)令槍冒出的白煙,故A錯誤:

B.槍聲和白煙是同時產生,但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速,因此,終點裁判靠聽槍

聲或看到白煙開始計時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故B錯誤;

C.裁判在起點打槍時,通常會戴上耳塞,這有助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

D.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說明槍聲已經傳播100

米到達終點時才開始計時,比看到冒煙開始計時時間相差

s100m八”

t=——=--------q0.29s

出340m/s

則真實成績應該為

r=12s+0.29s=12.29s

答案笫1頁,共13頁

故D正確。

故D。

4.C

【詳解】AB.云和雨的形成是水蒸氣的液化過程,需要放熱,故AB錯誤;

c.霜的形成是水蒸氣的;凝華過程,需要放熱,故C正確;

D.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5.B

【詳解】A.干冰升華吸熱,過程比較劇烈,降溫較快,容易使水蒸氣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小冰

晶,不能觀察到“雨”的形成,故A不符合題意;

B.下面碗中熱水產生的高溫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礦泉水瓶會液化形成小水滴,能觀察到“雨”

的形成.,故B符合撅意:

C.用酒精燈加熱后的金屬片溫度太高,水蒸氣不能液化,不能觀察至廣雨''的形成,故C不

符合題意;

D.壓縮注射器內乙醛蒸氣,針筒出現液態(tài)乙醛,說明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不能說明

“雨”的形成,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6.C

【詳解】A.由鐵的熔點為1535C,銅的熔點為1083C,則溫度高于1535c而低于2567c

時,金屬不會汽化,可制雙合金,故A不符合題意;

B.由鈉的熔點97.5℃,鋁的熔點為660℃,則溫度高于660℃而低于883℃時、可利用此

法制取鈉-鋁合金,故B不符合題意;

C.由鐵的熔點為1535C,鎂的熔點和沸點分別為649℃、I090C,顯然鐵熔化時鎂已經汽

化,則不可采用此法制取合金,故C符合題意;

D.由鐵的熔點為1535C,鋁的熔點為660℃,則溫度高于1535c而低于2467c時,可利

用此法制取鐵-鋁合金,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B

【詳解】A.若鉛筆以5cnVs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同時像也以5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鏡靠近,

故A錯誤;

答案第2頁,共13頁

B.因像距與物距是相等的,當鉛筆以5c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時,2s內鉛筆通過的距離

5=vr=5cm/sx2s=10cm

2s后物距為

30cm-10cm=20cm

像距也為20cm,2s后鉛筆與鏡中的像相距

20cm+20crn=40cm

故B正確;

C.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鉛筆與平面鏡的距離改變,鉛筆在鏡中的像的大小不變,故

c錯誤;

D.鉛筆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5。,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此時平面鏡將鉛筆馬像的夾角平

分,所以鉛筆與它在平面鏡:中的像互相垂育,夾角為38。時不垂直,故D錯誤。

故選B。

8.C

【詳解】A.①是壁燈發(fā)巴的光被槍擋住在墻壁上形成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造成的,故

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③是槍經玻璃所成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大小相等、關于鏡面對稱,故B正確,B不

符合題意;

CD.③是平面鏡成的虛像,不會形成影子,②是槍的影子經玻璃所成的像,故C錯誤、D

正確,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D

【詳解】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根據數學中三角形

相似的知識可知,人剛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恰好為人身高的一半,與人到

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0.B

【詳解】AB.光斑是小孔所成的像。探究像的形狀與孔的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孔的形狀

相同,只讓孔的大小不同,讓太陽光透過不同的小孔時,孔的形狀不同;用卡片覆蓋住圖示

卡片左邊的二個孔,并慢慢向右平移逐潮遮住二角形的小孔時,孔始終是二角形,且孔逐漸

答案第3頁,共13頁

變小。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CD.探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的關系時,應讓孔的大小相同,讓孔的形狀不同。將右邊的

三個孔用另一張卡片覆蓋住,僅留下圓形的小孔,并將卡片慢慢靠近白紙,改變的是孔到紙

的距離,孔的形狀不變:將右邊的三個孔用另一張卡片覆蓋住,并慢慢向左平移逐漸遮住圓

形的小孔,孔的大小和形狀都發(fā)生變化,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II.C

【詳解】A.擋風玻璃所成的像易產生重影,影響使用效果。重影產生的原因是擋風玻璃有

??定的厚度,兩個面都會反射成像: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夜間行車,為不影響駕駛,應該關閉車內照明燈使得車內景物射向玻璃的光線減少,降

低成像的亮度,避免干擾視線,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干鏡面對稱。為了降低像的高度.即像靠近了玻璃,可

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擋風玻璃,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為了使像離人眼更遠,利用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對稱,可以讓顯示器上的信息通過多面平

面鏡多次成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2.D

【詳解】用易觀測的曷顯示不易觀測的顯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常用方法,是轉換法,例如:

發(fā)聲的音叉的振動可以通過激起水花來體現.

A、研究光現象時,引入光線用來描述光直線傳播時規(guī)律,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題意;

B、比較非晶體的熔化特點與晶體的熔化特點,采用的是對比法.不符合題意;

C、通過觀察彈簧中的疏客波來研究聲音的傳播方式,是類比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D、液體溫度計利用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顯示溫度高低,采用的是轉換法.符合題意.

故選D.

13.真空傳播過程中

【詳解】[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使用雙層真空玻璃,聲音不能

傳入室內,利用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原理。

[2]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

聲,這種措施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14.藍反射光的色散3X10sB光的直線傳播傍晚

答案笫4頁,共13頁

【詳解】(1)[I]色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因此將紅、綠、藍三種色光照白紙上(圖甲),

中間相互重疊區(qū)域會出現白色;

⑵不透明的物體顏色由反射的色光決定,桃花呈紅色,桃花不是透明物體,所以是反射了

紅色光。

(2)[3]英國的物理學家牛頓在1666年做了一個光的色散實驗,揭開了顏色之迷,他讓一

束太陽光穿過狹縫,射到三棱鏡上,從三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

而且這條光帶的顏色是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的。因圖中三棱鏡是倒置

的,所以4處為紫色光,B處為紅色光。

[4]所有顏色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x|()8m/s,紅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xl0Wso

⑸紅光外側的紅外線的熱效應最好,發(fā)現溫度計放在B的外側時溫度計示數上升明顯。

(3)[6]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地面上會產生小明同學的影子。

⑺小明同學面北而站,影子在右側,說明太陽在西方,影子越長,說明光照射的角度越小.

時間越接近傍晚。

15.④大于12:05

【詳解】潛望鏡是在兩塊平面鏡構成的,且平面鏡是成正立等大的虛像,由平面鏡成

像特點,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所以,現有一艘軍艦位于與平面鏡1等高

的正前方,則人眼看到軍艦是正立、等大的虛像:且所成的虛像位于與平面鏡2等高的正前

方,如下圖

由圖可知,人眼看到軍艦所成的像到潛望鏡的距離大「軍艦到潛望鏡的距離。

⑶由鏡面對稱性知道,20:51在真實時間表示應該是12:05。

答案第5頁,共13頁

16.不隨先變大后變小曲線

【詳解】[1]根據平面鏡成像,將甲圖窗戶左右平移打開,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關于平面

鏡對稱,對稱面的位置不變,則在P窗戶中的像將不隨窗戶移動。

⑵將乙圖Q窗戶轉動150°打開,在0?90。時,像遠離物體,距離變大,且物體到轉軸的距

離不變,像到轉軸的距離也不變,因而此時軌跡是圓的一部分。

[3]在90。?150。時,像靠近物體,距離變小,則窗框上的A點與A點在Q窗中的像之間距離

將先變大后變小,軌跡還是圓的一部分,因而軌跡是曲線。

17.液化38100液

【詳解】⑴燒杯上方有“白氣”出現,是熱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⑵⑶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對物質A加熱,記錄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

圖b所示,已知物質A的熔點為38℃,沸點為149C。則圖像中。=38℃,是熔化時的溫

度.水的沸點是700℃,溫度不再升高,所以乃=100℃。

⑷因72時刻的溫度高于物質A的熔點,此時試管中物質A已經完全熔化,故物質A處于液

態(tài)。

18.固液共存0熱脹冷縮

【詳解】口][2]如圖所示是一定質量的某種晶體體積隨溫度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這種

晶體在0C這一溫度時,體枳由B到C,明顯變小,因此這是冰在熔化成水;AA段的溫度

在0℃以下,所以處于固體狀態(tài),8C段為熔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這種晶體的熔點

是0C。

⑶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這種物質是反常膨脹的,不適合做測溫

液體。

19.低體溫計小

【詳解】[1]要測量最低氣溫,則溫度計中的測溫物質凝固點要較低,在溫度較低時也不會

凝固,保證能夠測溫。

⑵測量最高氣溫的溫度計與體溫計的結構相似,在氣溫降低時,細玻璃管內的液體不會回

縮到玻璃泡,而氣溫升高時,可保持上升,從而保持顯示一天的最高溫度。

⑶絕對濕度是用一定體積內空氣中水蒸氣的質量來衡量的,而相對濕度是指絕對濕度與該

濕度飽和狀態(tài)下水蒸氣含量之比。絕對濕度較大時,說明空氣中的水蒸氣質量較大,絕對濕

度計示數較大,相對濕度計的示數也較大,所以兩支濕度計的示數差值較小。

20.8.66左3.46

答案第6頁,共13頁

【詳解】[1]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力、cd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再通過平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

S,即為發(fā)射點的位置,并連接So、Sc?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NcaS是入射角的余角,的反射角的余

角,所以

ZcaS=ZbaM=60°

同理可得

NSca=NdcN=30。

所以在△中,N“Sc=90。。根據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關廣平面鏡對稱,可知在中,

ZaSc=90°tN"S'=30。,根據幾何知識可知

aS'=—ac--y.20cm=1Ocin

22

因為SS'_LMM在△"OS'中N〃OS'=90。,NOaS,=60。,NOS%=30。,則的長度為

?O=—?S'=—xl0cm=5cm

22

由勾股定理可知

(S'O)2=(S'ay-(aO)2

所以可得

SO=S'O=^/(10cm)2-(5cm)?=5\/3cm=8.66cm

即光源的位置在平面鏡上方8.66cm處。

[2][3]根據平面鏡向下平移3cm,如圖所示:

答案第7頁,共13頁

因為O。'=3cm,SO=(56+3)cm,在△。5和△“OS中,a。〃。'O':所以△。'0S絲△〃0S,

嗯嚼,所以可得

10cm_5\/3cm

Sa'5V5cm+3cm

解得

S八華cm=l3.46cm

6

aa'的長度為

aa'=Sa'-Sa=13.46cm-1()cm=3.46cm

在中,ZaPa=60°,NPaa'=60。,所以△Ga'是等邊三角形,所以

aP=aa-3.46cm

【詳解】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法線,

所以先做出法線,因為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180。-60。=120。,因此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等于6()。,根據法線與立面鏡垂直,做出平面鏡的位置如圖.

【詳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等大的虛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

線與鏡面垂直,即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據此作圖:

答案笫8頁,共13頁

先作出端點八I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以用虛線連接A8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

23.

【詳解】(1)連接AB,然后作A8的垂直平分線MN,則MN即為水面的位置。

(2)連接AC,交水面于點。,則0點為反射點,過。點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線,然后根據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水中畫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24.空氣需要松緊程度粗細D

【詳解】(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鋼絲振動產生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根據

控制變量思想,撥動時需要控制力度相同。

(2)[3]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鋼絲受到的拉力不同,這樣是為了改變

鋼絲的松緊程度。

[4]第1、2兩次實驗中,琴弦的松緊、長短相同,粗細不同,為了探究音調與弦的粗細關系。

(3)[5]第3次實驗中,所掛鉤碼個數與1、2兩次不同,即松緊程度不同,而A4間距離相

同,即長度相同,通過I和3或2和3可探究音調與松緊程度的關系,則3的粗細可與I

的相同,粗鋼絲,或與2口勺相同,細鋼絲。第4次實驗中,所掛鉤碼個數相同,即松緊程度

相同,AB間距不同,即長度不同,通過1和4或2和4可探究音調與長度的關系,則4的

粗細可與1的相同,粗鋼絲,或與2的相同,細鋼絲。所以3、4次鋼絲的粗細可為粗樞絲,

答案笫9頁,共13頁

也可為細鋼絲,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o

25.需要②先快后慢DBACb=

【詳解】(1)[1]因為外焰溫度最高,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可以提高加熱效率,所以加熱時要

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因此安裝器材時,酒精燈需要點燃,以便確定鐵圈的位置。

(2)[2]沸騰前,燒杯底部的水溫度高,上部的溫度低,當加熱時,底部的水先汽化,形成

氣泡,慢慢往上升時.,溫貨降低,汽化后的水蒸氣液化,氣泡變小,故選②。

(3)[3]由圖丙分析可知,沸騰前水升溫快慢的特點是先快后慢。

(4)[4]A.蓋上硬紙板,燒杯中水的熱量就不易散失,水更容易沸騰,故A正確,不符合

題意;

B.沒蓋硬紙板,水蒸氣遇到冷的溫度計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溫度計上,影響讀數,因此蓋

上硬紙板可以防止這樣的情況發(fā)牛,故B正確,不符合題章:

C.若將燒杯蓋得十分緊密,且紙片上無排氣孔,燒杯內的氣壓會升高,水的沸點會增大,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為了節(jié)約燃料縮短實驗時間,還可以適當減少水的質量或者加大酒精的火焰,減少酒精

的質量不能縮短時間,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5)[5]本實驗是探究水沸騰的特點及現象,所以水沸騰以后,持續(xù)加熱一段時間,使水繼

續(xù)保持沸騰,觀察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情況,并歸納沸騰條件,故AC不符合題意,B符合

題意。

故選B。

(6)16]A.干冰放入常溫下的水中會發(fā)生升華現象,升華吸熱,因此水放熱,故A正確;

B.“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

C.氣泡內主要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形成的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故C正確:

D.水中的氣泡,氣泡內主要是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是升華形成的,水沸騰實驗中氣泡是汽化

形成的,形成原因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AC。

(7)[7][8]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a杯中的水溫等于1()0℃,但由于不能繼

續(xù)從外面燒杯中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b燒杯外的溫度達到了300。而水的沸點為I00C,

故b燒杯中的水能達到沸點且能夠繼續(xù)吸熱,故b燒杯的水能沸騰;a杯中的水溫等于100-C,

答案第10頁,共13頁

因為液體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所以b燒杯中的水溫也為IOOC,最終兩杯水的溫度/H

26.冰2使物質受熱均勻升高非晶體液放熱

【詳解】(I)[1]由圖2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0C不變,所以是晶體,且熔點

為0℃,因此圖2是冰。

⑵圖3所示溫度計相鄰兩個刻度相差10℃,相鄰兩個刻度有5個小格,每個小格代表2℃,

即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

(2)⑶[4]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加熱,屬于水浴法,這樣

做的目的是為了使物質受熱均勻,延長實驗時間,便于記錄實驗數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