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藥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殘留控制講解_第1頁
第七章中藥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殘留控制講解_第2頁
第七章中藥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殘留控制講解_第3頁
第七章中藥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殘留控制講解_第4頁
第七章中藥病蟲害防治及農藥殘留控制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中藥病蟲害防治

及農藥殘留控制藥用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現狀病蟲害及其防治是藥用植物栽培過程中最為薄弱和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種類繁多管理粗放第一節(jié)中草藥的病害

概念:病害:植物在栽培生產或中藥材貯藏過程中,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或不良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正常新陳代謝遭到破壞和干擾,從生理機能到形態(tài)構造上發(fā)生一系列反常的病變現象。病原:植物致病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干旱、洪澇、嚴寒等不利的環(huán)境因素或營養(yǎng)失衡等所致的病害,沒有傳染性,也成為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細菌、病毒、線蟲等侵入植物體所致的病害,具有傳染性,也成為寄生性病害。病原生物: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物(簡稱病原物)。真菌、細菌----病原菌寄主植物:被侵染的藥用植物(簡稱寄主)。一.藥用植物病害的癥狀癥狀:藥用植物染病后,內部生理活動和外部形態(tài)上表現出來的病變現象。包括病狀和病癥。病狀:藥用植物染病后所表現出的反常狀態(tài)。病癥:病原物在藥用植物發(fā)病部位所形成的特征性結構。變色、花葉、斑點、腐爛、萎蔫、畸形人參褐斑病龍膽草斑枯病黃芪根腐病白術白絹病二.藥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一)非侵染性病害

指由于不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而引起的病害成為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二)侵染性病害

藥用植物的侵染性病原是病原生物。(1)非侵染性病原①自身遺傳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遺傳性病害或生理病害。②物理因素惡化所致病害③化學因素惡化所致病害(2)侵染性病原病原生物病原真菌病原細菌病原病毒、類菌原體寄生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三、藥用植物病害的診斷1.診斷的程序從癥狀入手,全面檢查,仔細分析,下結論診斷的程序一般包括(1)癥狀的識別與描述(2)調查詢問病史與有關檔案(3)采樣檢查(鏡檢與剖檢)(4)專項檢測(5)逐步排除法得出適當結論2.植物病害診斷要點區(qū)分是屬于侵染性病害還是非侵染性病害(1)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從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癥,也分離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積同時發(fā)生同一癥狀的病害;沒有逐步傳染擴散的現象等,大體上可考慮非侵染性病害。除了植物遺傳性疾病外,主要是不良的環(huán)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環(huán)境因素種類繁多,但大體上可從發(fā)病范圍、病害特點和病史幾方面來分析。(2)侵染性病害的診斷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特征:病害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或傳染的過程在特定的品種或環(huán)境條件下,病害輕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內部可以發(fā)現其病原生物體存在,它們的癥狀也有一定的特征。真菌性病害大多數真菌性病害在病部產生病癥,或稍加保濕培養(yǎng)即可生出子實體來。區(qū)分這些子實體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實體,還是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實體,較為可靠的方法是從新鮮病斑的邊緣做鏡檢或分離。按柯赫氏法則進行鑒定,尤其是接種后看是否發(fā)生同樣病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一項。病原真菌鞭毛菌亞門(Mastigomycotina)接合菌亞門(Zygomycotin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鞭毛菌亞門(Mastigomycotina)多生活在水中,潮濕環(huán)境有利于其生長繁殖。與病害關系最大的是卵菌綱。病害常呈葉斑、猝倒、腐爛等癥狀。腐霉菌-猝倒病,疫霉菌-疫病霜霉菌-霜霉病,白繡菌-白銹病三七猝倒病薄荷霜霉病板藍根白銹病接合菌亞門(Zygomycotina)廣泛分布于土壤和糞肥及其他無生命的有機物上,多能引起藥用植物貯藏器官的霉爛。毛霉菌常引起藥用植物產品貯藏期的腐爛根霉菌能引起人參、百合、芍藥等腐爛。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該亞門真菌為陸生的寄生真菌與藥用植物病害關系密切,有的能引起各種縮葉病,從枝病及果實病害等。曲霉菌和青霉菌—貯藏藥材腐爛;白粉菌-白粉病核盤菌-菌核病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該亞門為最高等的寄生或腐生真菌。黑粉菌-禾本科和石竹科的黑粉病銹菌-銹病,病癥多呈黃色粉堆。黨參根銹病川牛膝白銹病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該亞門含有大量的藥用植物病原菌,約占藥用植物病原真菌的半數左右,能危害藥用植物的所有器官,引起局部壞死、腐爛、畸形及萎蔫等癥狀。斑枯?。惶烤也?;白粉??;灰霉病;褐斑病;葉枯??;腐爛病、立枯?。话捉伈』蛉~枯病。白術根腐病斑枯病第二節(jié)中草藥的蟲害

一、昆蟲分類與病害基礎知識昆蟲分類與其他動植物一樣,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昆蟲的分類地位為動物界、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昆蟲都有四個發(fā)育期:即卵期、幼期、蛹和成蟲期。

昆蟲的食性類型有植食性、腐食性、肉食性和雜食性。1.鱗翅目成蟲體型大小不一。體和翅面具有各樣鱗片,反映出各種顏色和圖形,構成不同種類的特征。成蟲口器虹吸式或退變。幼蟲為咀嚼式口器,有胸足3對,腹足2-5對。屬完全變態(tài)類。如各種蛾類(尺蠖(或)、毒蛾、夜蛾、周蛾等)和蝶類。2.同翅目

成蟲多為小型,前翅膜質或革質,后翅膜質(蚧類雌成蟲無翅)??谄鳛榇涛娇谄鳌俨煌耆儜B(tài)類。有些種類可分泌出蜜露或蠟質物等,易引發(fā)煤污病,又是病毒病的傳播的媒介。如蚜蟲、介殼蟲、木虱、粉虱和蟬等。3.鞘翅目成蟲體型大小不一。前翅角質堅硬,后翅膜質。口器為咀嚼式口器。屬完全變態(tài)類。幼蟲無腹足。本目昆蟲有的危害植物的根莖如蠐螬,有的蛀食危害,如天牛、小蠱蟲;有的咀嚼葉片和花冠,如葉甲和部分金龜子。少數為肉食性瓢蟲、步行蟲等。

4.膜翅目成蟲體中小型。前翅膜質,有明顯翅痣,后翅小。葉蜂類口器為咀嚼式口器。屬完全變態(tài)類。幼蟲多足型或無足型。本目害蟲如葉峰、莖蜂和樹蜂等。益蟲如姬蜂、赤眼蜂、跳小蜂等。5.直翅目成蟲前翅狹長,革質,后翅發(fā)達膜質。后足為跳躍足??谄鳛榫捉朗娇谄鳌俨煌耆儜B(tài)類。幼蟲稱之為若蟲,與成蟲體態(tài)相似。本目害蟲取食植物的根莖或葉片,如蝗蟲等。害蟲發(fā)生與環(huán)境條件的關系1.氣候因子

溫度、濕度、光、風2.生物因子

食物、天敵3.土壤銀子第三節(jié)中草藥病蟲害防治對策一、植物檢疫

植物檢疫就是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檢疫法令和法規(guī),對植物進行病蟲害檢驗,以防止從別的國家或地區(qū)傳入新的危險性病、蟲和雜草,并限制當地的檢疫對象向外傳播蔓延。二.農業(yè)防治1.培育抗病蟲害優(yōu)良品種建立良性的品種體系。同時,播種前要對種子嚴格消毒,可采用藥液浸種、溫湯浸種、藥粉或藥灰拌種、藥土墊種或蓋種等方法進行種子消毒。2.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除草、清理田間、修剪枯枝落葉,結合深耕細作、冬耕曬土等田間管理可大大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率和危害程度。3.合理選擇生產基地一般應選擇生地,以避免土壤經多年種植而殘留的農藥影響所種植藥材的質量。三.生物防治常用的生物技術有轉基因抗病蟲品種等。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某種有益的生物消滅或抑制某種有害生物,以蟲治蟲、以菌治蟲。四.藥劑防治發(fā)展無公害農藥和植物農藥。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如煙堿制劑、魚藤制劑、苦參堿制劑等,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又能保護生態(tài)、不傷天敵?;瘜W防治方法

優(yōu)點:作用快、效果好、應用方便、能在短期內消滅或控制大量發(fā)生的病蟲害、受地區(qū)和季節(jié)性的限制比較小。

缺點:長期使用害蟲產生抗藥性、造成害蟲猖獗、有農藥殘毒問題、污染環(huán)境四.改進加工與貯藏技術建立規(guī)范藥用植物初加工工廠,收購優(yōu)質、新鮮的中藥材,這樣既可以保證中藥材質量,又可以通過規(guī)模加工,規(guī)范分級包裝提高藥用植物產品經濟價值。第四節(jié)

GAP允許和禁止使用的農藥種類及使用原則農藥的:“三致性”致畸形致癌性致突變性GAP允許使用的農藥種類:生物源農藥低毒低殘的礦物源農藥有機合成農藥GAP禁止使用的農藥種類:劇毒高殘毒的無機砷殺蟲劑有機砷殺菌劑有機汞殺菌劑有機氯殺蟲劑有機磷殺蟲殺菌劑第五節(jié)中藥中農藥殘留與有害重金屬的控制一、中藥中農藥殘留量的控制1.盡量使用無公害農藥,特別是生物源農藥2.采用綜合防治技術,減少農藥的使用量3.應用現代生物技術選育推廣抗病抗蟲的中藥品種4.制定相關配套法規(guī)5.實施相關技術操作規(guī)程二、中藥中有害重金屬的含量控制控制1.科學規(guī)劃中藥材生產基地

土壤成土母質考查

土壤的成土過程與污染情況

土壤利用情況調查有效解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有害元素或化合物在土壤中的累積超過土壤本身含量并達到危害植物及人類的標準。種植中藥材前可施用石灰或其他堿性肥料提高土壤pH,使多種重金屬元素轉化為難溶態(tài),降低其在土壤溶液中的含量。同時,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利用土壤有機物對重金屬的絡合作用和吸附作用,減少重金屬的活性,使藥材不能吸收,避免造成中藥材重金屬含量超標。采取科學有效的生產管理措施是有效控制中藥材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藥材生產管理中的追肥、病蟲害防治是取得中藥材高產的兩個重要管理環(huán)節(jié),但也容易帶入重金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