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97-2022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設置導則_第1頁
DB35-T 2097-2022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設置導則_第2頁
DB35-T 2097-2022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設置導則_第3頁
DB35-T 2097-2022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設置導則_第4頁
DB35-T 2097-2022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設置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7.140CCSP5535GuideforsettingupsitelaboratoryforqualityinspectionofhydraulicengineeringIDB35/T2097—2022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設置要求 25質量保證體系 66工地試驗室啟用程序 77驗收考核 8附錄A(規(guī)范性)工地試驗室設立授權書 9附錄B(規(guī)范性)工地試驗室啟用申請書 10參考文獻 DB35/T2097—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福建省水利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福建省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技術站、福建省永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福建省標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國文、林衛(wèi)、晁鵬飛、孔先輝、吳燕烽、陳謀源、謝魯鈞、黃高賽、黃惠嘉、劉百濤、鄧忠、朱琳、鄭航、程子碩、童昱龍、馬洪巖、王彬彬、林靖靖、盧俊。1DB35/T2097—2022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設置導則本文件規(guī)定了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的設置要求、質量保證體系、啟用程序及驗收考核。本文件適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新建、擴建、改建、加固項目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項目法人所實施的工地試驗室設置和管理工作,其它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參照使用。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5603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T24777化學品理化及其危險性檢測實驗室安全要求GB/T2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50052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JGJ4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SL309水利質量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評審準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檢驗檢測機構inspectionandtestingorganization依法成立,依據相關標準或者技術規(guī)范,利用儀器設備、環(huán)境設施等技術條件和專業(yè)技能,對產品或者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特定對象進行檢驗檢測的專業(yè)技術組織。3.2水利工程質量檢測qualityinspectionforwaterconservancyproject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對水利工程實體以及用于水利工程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等進行的檢查、測量、試驗或者度量,并將結果與有關標準、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工程質量是否合格所進行的活動。3.3母體檢驗檢測機構maternaltestinginstitution授權在現場設立工地試驗室的具有相應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3.4工地試驗室sitelaboratory為滿足某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的質量控制,由水利工程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或項目法人委托具有滿足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資質要求的檢驗檢測機構在工程現場設立的臨時性檢測試驗室。從工程開工時設立至合同工程完工時撤銷。2DB35/T2097—20223.5檢測人員inspector具備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知識和能力,取得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員資格證書或具備水利水電工程及相關專業(yè)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經相關專業(yè)崗位考核合格的人員。4設置要求4.1通則4.1.1工地試驗室設置應布局合理、管理有序、安全環(huán)保,滿足工程質量檢測工作需要。4.1.2施工單位應設置質量檢測工地試驗室;項目法人、監(jiān)理單位可視條件設置工地試驗室。4.1.3工地實驗室的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與委托方簽訂檢測協(xié)議,明確承擔的檢測內容、檢測服務期限、人員配置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應在協(xié)議履行期間內持續(xù)有效。4.2資質條件4.2.1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取得水利部或福建省水利廳頒發(fā)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單位資質等級證書。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在其資質等級證書核定的業(yè)務范圍內對工地試驗室進行授權。4.2.2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單位資質分為巖土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屬結構、機械電氣和量測5個類別,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具有與工程規(guī)模等級對應的資質等級。4.3授權范圍4.3.1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在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規(guī)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內對工地試驗室授權。4.3.2工地試驗室不應對外承接檢測業(yè)務。4.3.3同一標段的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項目法人不應共用同一工地試驗室,不應由同一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授權,也不應委托同一家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試驗檢測。4.4場所條件4.4.1選址工地試驗室選址應便利、安全、合理,場內場地應硬化處理。施工單位工地試驗室宜建在項目部駐地、拌和場內或附近。4.4.2功能區(qū)規(guī)劃工地試驗室功能區(qū)應按分區(qū)設置、合理布局、經濟適用的原則進行合理規(guī)劃,使工地試驗室滿足檢測工作需要。4.4.3功能室設置4.4.3.1用房可新建或租賃既有房屋,房屋應堅固、實用、美觀,并滿足工作、生活需求,新建房屋宜安裝、拆卸方便且滿足環(huán)保要求。4.4.3.2功能室設置應滿足工程質量檢測項目需要。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金屬結構所設置的功能室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3DB35/T2097—2022表1工地試驗室各功能室設置√√√√—√√—√√—— √√√—√——√—√——√——√√√√√√√√√√√√4.4.3.3各功能室應根據工作、生活所需的面積,按分區(qū)設置、經濟適用進行合理布置,其操作臺、儀器設備的擺放位置、人員操作和行動通道應合理設置,長寬比例協(xié)調,保證整體布局合理、美觀大方,使用面積滿足檢測工作需要和環(huán)境條件要求。各功能室面積宜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工地試驗室各功能室使用面積室4.4.4環(huán)境建設4.4.4.1各功能室均應按檢測工作的需要配備給、排水系統(tǒng)并滿足衛(wèi)生環(huán)境的要求,同時便于維護管理。水泥室、混凝土室等在排水口應設置沉淀池。4.4.4.2各功能室宜設置窗口與室外空氣流通。試驗過程中使用或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功能室,應根據檢測項目、污染程度,配備合理有效的通風設施,同時設置有毒有害廢棄物的臨時存放區(qū),并按照GB15603、GB/T24777等要求處理。4.4.4.3工地試驗室使用的電氣設備和臨時用電設施的安裝應符合GB50052、JGJ46的要求,保證用4.4.4.4工地試驗室應采用獨立線路集中配電,電線、電纜的布設應符合有關技術標準,確保使用安全。具體要求包括:——標準養(yǎng)護室、力學室均應安裝漏電保護器;——烘箱、壓力機、萬能試驗機、攪拌機等應采用斷路器,不應使用插座取代;——橫向電線、電纜應于墻頂布設,儀器處采用垂直向下布設;——電源插頭離地高度應大于100cm,防止在沖洗過程中進水漏電;4DB35/T2097—2022——試驗室內不應存在裸露電線;——標準養(yǎng)護室應采用防水燈具。4.4.4.5功能室應滿足檢驗檢測要求,安裝相應功率的空調、加濕器、溫濕度控制和監(jiān)測設備。4.4.4.6標準養(yǎng)護室的墻體和屋頂應進行防潮和保溫處理,并應配備全自動溫濕度同步控制設備,應將整個溫濕度控制系統(tǒng)進行檢定/校準。加濕裝置應保證養(yǎng)護水完全霧化,不應采用噴淋裝置,不應采用水直接沖淋試件。4.4.4.7工地試驗室安全防護應編制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確保試驗室人員和財產安全。4.4.4.8各功能室應根據需要設立工作臺,工作臺的規(guī)格應確保試驗過程不產生振動,且便于試驗人員操作。4.4.4.9力學設備及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振動的設備應設置獨立基座。4.4.4.10儀器設備應合理布置,相互有影響的儀器設備應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4.4.4.11有毒、有害及易燃物品應設置專區(qū)入柜存放,雙人雙鎖管理。4.5人員配備4.5.1工地試驗室應完善組織機構,設立人員崗位職責,建立組織機構圖并上墻,內容應包含姓名、證書編號、崗位和近期免冠照片等。4.5.2工地試驗室實行項目負責人責任制,并設立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崗位。項目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應是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授權的正式聘用人員,并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及相關專業(yè)中級及以上職稱。4.5.3工地試驗室檢測人員數量及專業(yè)配置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配備,滿足工程內容、規(guī)模、工期及檢測工作需要,保證檢測工作規(guī)范、有序開展。具體要求包括:——施工單位工地試驗室現場常駐檢測人員:大型工程應不少于5人,中型工程應不少于3人。監(jiān)理單位、項目法人工地試驗室現場常駐檢測人員應不少于3人;——檢測人員應是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委派的正式聘用人員,檢測人員不應同時在兩家及以上的檢驗檢測機構任職;——工地試驗室可根據實際需要配置適當數量的輔助人員,輔助人員需經母體檢測機構技術負責人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且應留有考核記錄;——應確保檢測人員相對穩(wěn)定,人員變更需由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提出,經委托方批準。4.5.4工地試驗室人員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內容應包含工作簡歷、勞動合同、社會保險憑證、任職文件、培訓及考核記錄等,并附上畢業(yè)證書、職稱證書、資格證書等復印件。4.6設備設施配置4.6.1儀器設備和設施應滿足授權能力范圍及協(xié)議要求。儀器設備的工作性能、狀態(tài)、量程及精度(分辨率)等技術指標應滿足標準規(guī)范要求,并配置試驗過程所需的輔助工具及標準物質。4.6.2儀器設備應由經過授權的人員操作并對其進行正常維護;儀器設備有關資料應便于有關人員查閱。4.6.3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建立儀器設備檔案,儀器設備檔案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儀器設備設施名稱、編號;——生產廠家、規(guī)格型號、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出廠編號;——所有檢定(校準)證書;——操作規(guī)程;5DB35/T2097—2022——使用記錄;——維護維修記錄;——期間核查記錄。4.6.4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保存標準物質檔案,標準物質檔案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標準物質名稱、編號;——生產單位、規(guī)格等級、合格證、出廠編號;——標準物質生產日期、購買日期、有效期;——領用人和領用量等使用記錄;——期間核查記錄;——過期標準物質處理記錄。4.6.5用于檢測并對結果有影響的儀器設備及其軟件,應加以唯一性標識。4.6.6應對檢測結果、抽樣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影響或計量溯源性有要求的儀器設備,包括用于測量環(huán)境條件等輔助測量設備有計劃地實施檢定或校準。儀器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采用核查、檢定或校準等方式,確認其是否滿足檢測的要求。4.6.7所有需要檢定、校準或有有效期的儀器設備應使用標簽、編碼或以其他方式標識。標識應規(guī)格統(tǒng)一、粘貼規(guī)范、狀態(tài)有效。管理標識應信息完整,狀態(tài)標識采用“綠”、“黃”、“紅”三色標簽進行標識,分別對應“合格”、“準用”、“停用”。4.6.8對于無量值輸出的工具類儀器設備,應根據相應技術文件要求,定期對儀器進行功能核查,保證其功能正常,并保留相應核查記錄。4.6.9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應懸掛在該儀器設備附近的醒目位置,儀器設備應嚴格按章操作并及時填寫使用記錄。4.6.10儀器設備保養(yǎng)和維修應及時填寫維保記錄。4.7標牌標識設置4.7.1工地試驗室的標牌標志主要有:授權文件、組織機構圖、崗位職責、管理制度、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等上墻標牌。4.7.2工地試驗室名稱為“母體試驗室(全稱)+施工或監(jiān)理項目(可簡稱)+工地試驗室”,名稱牌匾應為銅制牌匾,懸掛在工地試驗室大門口或中心位置,底邊距離地面高度為160cm,尺寸為寬×高=80cm×60cm。4.7.3工地試驗室標牌標志應符合標準、美觀、經濟和可重復利用的原則。4.7.4授權文件應懸掛在項目負責人辦公室的顯眼位置上。4.7.5各功能室門牌宜固定在門或門側墻的上方,尺寸為寬×高=30cm×15cm。4.7.6組織機構圖、崗位職責、管理制度、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應在對應區(qū)域的顯眼位置上墻,底邊距離地面高度為150cm。4.7.7對有安全和環(huán)境條件要求的區(qū)域、功能室,宜設置醒目的標志。4.8信息化管理4.8.1為順應行業(yè)信息化發(fā)展趨勢,保證試驗檢測工作質量,工地試驗室應加強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應預留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管理平臺接入端口,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托平臺對設置工地試驗室母體資質、工地試驗室檢測人員、儀器設備及日常檢測行為進行監(jiān)管。工地試驗室宜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及圖像識別等信息化技術,建立智慧型工地試驗室。6DB35/T2097—20224.8.2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宜對工地試驗室開通網絡日常管理系統(tǒng),實現信息臺賬管理清晰,檢測記錄和報告標準統(tǒng)一,日常管理規(guī)范真實,試驗數據采集科學完整,檢測過程可控可追溯。4.8.3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開通信息化管理程序保證行政、技術等各類管理文件有效傳達至工地試驗室。5質量保證體系5.1一般規(guī)定工地試驗室應以母體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為基礎,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做到組織機構完善、崗位職責明確、管理制度健全。5.2管理制度工地試驗室主要管理制度包括:——試驗室職責;——主要崗位人員工作職責;——試驗檢測人員管理制度;——標準、文件管理制度;——樣品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管理制度;——試驗檢測工作流程及質量管理制度;——試驗檢測記錄管理制度;——試驗檢測報告管理制度;——不合格臺賬管理制度;——檢測事故分析報告制度;——試驗室安全環(huán)保管理制度。5.3樣品管理5.3.1工地試驗室應建立樣品管理制度,對樣品的取樣、運輸、標識、流轉、留樣與處置等全過程實施嚴格控制和管理。5.3.2樣品的取樣方法和取樣數量應符合標準、規(guī)范要求,應保證樣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和丟失。樣品進入工地試驗室應填寫樣品臺賬。5.3.3所有樣品應進行唯一性標識和狀態(tài)標識,檢測過程中應及時在樣品標識上標明其檢測狀態(tài)。5.3.4水泥、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等應將封存試驗樣留置不少于90天。其他非破壞性檢測且可重復檢測的試樣,應在樣品檢測或試驗后留置時間不少于7天,破壞性試樣檢測或試驗后留置時間不少于3天。所有檢測不合格樣品應長期保留,直到處理意見閉合。5.3.5留樣樣品的存放環(huán)境應符合SL309、GB/T27025等實驗室相關要求,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的樣品應設置專門存放區(qū)。5.3.6樣品的處置和銷毀應符合安全和環(huán)保的要求。5.4資料管理5.4.1工地試驗室應對相關資料分類建檔,便于管理和查詢。5.4.2委托單、原始記錄、質量檢測報告應當按年度統(tǒng)一編號,編號應當連續(xù),不應隨意抽撤、涂改,7DB35/T2097—2022保證其具有可追溯性。5.4.3檢測人員應按規(guī)定及時填寫各項原始試驗數據,原始記錄統(tǒng)一用黑色水筆填寫,應做到填寫規(guī)范,字跡清晰。5.4.4應建立不合格臺賬,發(fā)生不合格時應及時上報項目法人、監(jiān)理單位及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及時跟蹤記錄不合格品處理說明或整改報告,必要時應附相關影像資料。5.4.5應建立化學試劑配置臺賬、標準物質購買及使用臺賬,應根據程序對標準物質進行期間核查并保留核查記錄。5.4.6工地試驗室應按相關要求做好文件的收發(fā)、登記和流轉工作。5.4.7合同工程完工后,工地試驗室應將檢測記錄和報告等資料按照檔案管理和項目建設要求進行整理,及時移交委托方。其他檢測資料整理后移交母體檢驗檢測機構管理。5.5母體檢驗檢測機構職責5.5.1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對授權工地試驗室的建立和運行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監(jiān)管,對其違規(guī)和失信行為承擔相應責任。5.5.2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對工地試驗室進行授權前,應對工地試驗室的設置條件、人員、儀器設備配置、環(huán)境條件和質量保證體系等方面進行符合性檢查和指導,滿足本文件要求方可對工地試驗室進行授權,授權書的格式見附錄A。5.5.3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及時審核工地試驗室報送的檢測報告。5.5.4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應及時通知工地試驗室參加標準規(guī)范及行業(yè)管理辦法更新的培訓和宣貫,并督促其及時更新和使用最新的標準規(guī)范。5.5.5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每年應不少于兩次對工地試驗室運行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發(fā)現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蹤整改閉合,形成檢查記錄,在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和工地試驗室分別存檔備查。6工地試驗室啟用程序6.1工地試驗室按照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授權要求完成試驗室建設后,應由工地試驗室負責人組織進行自查,試驗室各項建設情況經自查符合要求后,形成自查報告向體母檢測體機構提出核查申請。6.2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接到核查申請后組織人員至工地試驗室進行現場核查評審。核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工地試驗室是否按照授權要求進行建設;——檢測人員的資格是否符合要求,人員結構是否合理,所有人員的崗前培訓情況及考核確認情況;——儀器設備設置安裝是否規(guī)范、安全,儀器設備的管理是否符合體系文件要求;——儀器設備是否滿足檢測需要,是否經過計量溯源并經確認滿足標準要求;——儀器設備布局擺放是否合理,是否滿足安全用電要求;——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程是否配備齊全,目錄清單是否清晰全面、是否為現行有效受控版本;——組織機構圖、崗位責任制、流程、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上墻情況;——各類臺帳和記錄的建立情況;——供電、排水、消防、環(huán)保措施是否齊全和有效。6.3工地試驗室經母體檢驗檢測機構核查合格后向委托方提出書面申請,工地試驗室啟用申請主要資料包括:——工地試驗室啟用申請書,格式見附錄B;——工地試驗室設立授權書;8DB35/T2097—2022——工地試驗室試驗檢測人員一覽表;——工地試驗室試驗儀器設備一覽表;——工地試驗室在崗人員學歷、職稱、資格證書復印件;——檢測人員與母體檢驗檢測機構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聘用證明;——母體檢驗檢測機構資質等級證書及資質認定證書復印件;——工地試驗室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試驗室平面布置圖。6.4工地試驗室被授權的檢測能力或檢測人員需要變更時,應以書面形式報母體檢驗檢測機構及委托方同意。7驗收考核7.1工地試驗室啟用前,應報項目法人申請驗收。7.2由項目法人組織驗收,驗收小組成員由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或相應職業(yè)資格)5人組成并出具驗收結論,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3工地試驗室驗收合格后15個工作日內,報相應的水利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備案。7.4監(jiān)理單位和項目法人每年應不少于一次對工地試驗室運行管理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形成檢查記錄。對檢查發(fā)現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蹤整改閉合,對考核不合格的應立即責令其停止開展檢測工作直至整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