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讀書筆記_第1頁
《菜根譚》讀書筆記_第2頁
《菜根譚》讀書筆記_第3頁
《菜根譚》讀書筆記_第4頁
《菜根譚》讀書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菜根譚》讀書筆記《菜根譚》讀書筆記

《菜根譚》中有句名聯(lián):“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展云舒?!焙唵蔚囊痪湓挘莱隽松羁痰娜松芾恚河鍪乱?話往往說出來容易,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很少,但有一位大師卻做到了,他就是齊白石。(省略他的例事)

不論是譽還是罵,都能做到聽之任之,這屬于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如此一來,便逃出了自我的約束,走出了自我封閉,于是,拳腳大展,專心于自己的事業(yè),不為名所擾,更不為利所煩。這種不求名利之心,喚起了精神上的覺醒,反而會成就一番大事。

對于他人對自己的贊譽,能夠淡然視之的人固然有,但面對他人對自己的謾罵,又有幾人能夠“一笑而過”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學會用一顆簡單淡薄之心入世,不要總活在他人的議論之下,不管是面對著他人的稱贊,還是別人的誹謗,不必大費口舌與他人爭執(zhí)。古話說的好“清者自清,濁著自濁”,所以清濁自有定數(shù),只求問心無愧便可。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的,但是心理專家還是給出了我們兩點提議和方法,具體如下: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有的時候,在特定的某個環(huán)境中,我們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太把自己當回事。面對他人的贊美之詞時,一定要保持清醒,自己真正的水平只有自己知道,8能把他人的話全部信以為真,這樣只會迷失自我。有時候假如把自己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心理再也難以裝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對自己只言片語的負面議論之詞,暴露自身的狹隘心胸。

事過心隨空

無論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還是處在人生的低谷,我們要時刻保持一種低調的態(tài)度。遇事不大肆張揚,遇悲事不盲目急躁,并且不要時刻放在心上,事過心隨空。如果只是陶醉于自己取得的一點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別人的了夸贊,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進取。所以,要想做到寵辱不驚,首先要學會低調為人處事,這樣可以有助于達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人生境界。

要想做到這一切,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事過心隨空”如果可以做到這點,那么就沒什么煩惱呢。努力的去改變吧!

第二篇:讀《菜根譚》后感9800字

讀《菜根譚》后感

讀《菜根譚》,我受益匪淺。它是一部充滿哲理的智慧書。有時,書里一句簡單的話,給我?guī)砹俗阕銕滋斓乃伎寂c感動。它用散文詩化的手法從從修養(yǎng),處事,學習,心境等方面給我的大學生活及未來的人生道路作了積極的指引。關于《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號‘還初道人’。關于他的事跡,沒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難斷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社會局勢十分混亂,他對于功名吉田貴看得很淡泊,專心埋首于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聯(lián)瑾》、《樵談》、《筆疇》、《傳家寶》等書,都是當時的警世教言,雖然后世無傳,但這本《菜根譚》卻散放不朽的光明,歡喜讀它的人不少。從《菜根譚》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文辭、性格等,絕不是一般學者如膠柱鼓瑟或侈言清談者流所可比擬。

《菜根譚》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和佛出世的思想,所以品讀《菜根譚》,讓我在體悟人生的真諦時,也讓我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的了進有進一步的深化。

在《菜根譚》的五大章內容里,我最喜歡它提升心境的詩句。一行“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過疏竹,風停而竹不留聲”,我的思緒在這唯美字句間飛揚:大雁飛過寒潭,不會留下痕跡;風從稀疏的林子里穿過,聲音卻不會因此而停留。我們的人生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成就而光明,也絕不會因為偶爾的失誤而毀滅,得與失往往只有一瞬間,如果難以承受考驗,我們會變得不堪一擊,甚至會立刻倒下。讀到那句熟悉的“寵辱不驚閑觀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時,別有一番感受。大學之前是為了考試而盲目背誦,而今天它卻深深地撞擊了我的心扉。平靜處事,冷眼觀事,不以物喜,不以己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強大有力的心里基石。

其次,使我感興趣的要數(shù)它關于充滿禪意關于佛學的領悟了。它推從的平淡是真,一切隨緣,返璞歸真,清心寡欲等,這些,對于生活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是極有幫助的。緊張的生活導致的心理障礙往往是由于人們放縱了的欲望所造成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權衡好現(xiàn)實理想的關系,能夠在忙碌的時候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空想的時候能夠多思考那么我們就不會陷入壓力的漩渦之中了。如果我們能夠“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靜;味淡聲稀處,識心體之本然。”,那么我們就不會遭遇如此多的苦難了。

“人生貴在隨緣,一切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日常生活中,對很多事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一切隨緣,真正實施起來卻大相徑庭了,為了達到目標,有時寧可扭曲自己的想法,用錯誤的理論指導出錯誤的行為,又用錯誤的行為繼續(xù)錯誤的理論,自己還會沾沾自喜,執(zhí)迷不悟。

《菜根譚》關于為人處事的知識方面也給予了許多積極的建議。這一點上,它主要繼承了《論語》的中庸思想即主張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tài)度,也即方圓出世。它提倡我們寬容,謙和,退讓以及幫助和理解等等。它甚至完全推崇沒有個性就是最大的個性的道理,為了保護自己,可以隱藏自己的有點長處,寧可有理也饒人等等,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這樣的做法是否過于保守了呢?如果每個人都不偏不倚,那還指望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的矛盾里進步,每一個公民在不斷的受挫之中取得進步么?在這里并不是否定《菜根譚》關于中庸思想的倡導,過分的中庸毫無意義,就我個人而言,和出風頭鬧事一樣愚昧。

翻閱《菜根譚》,我愚昧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感化,在辯證思考與理性批判中,我成長著。我把它置于床前,利用每天睡眠之前的時間靜下心來品讀,執(zhí)筆做一些小小的摘抄,盡情的享受這樣的讀書時光。

《菜根譚》系取宋汪革氏“人咬菜根,百事可做”語意。書的扉頁上印著“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钡亩煮鹧?,配以淡淡的黃色封面和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水畫,傳統(tǒng)文學的厚重霎時顯露無疑。

我竊以為此書盡展社會之百態(tài),處世之變法,若想在當今社會中保持好與他人的關系,此書乃是一帖良藥!它更像一位閱盡繁華的長者,把修養(yǎng)、人生、處世等寶貴經驗一一告之,讓你在萬千世界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哲人云:“人生咬得菜根香,則百事可做?!逼渲械览聿谎远?,耐得住寂寞與清貧,則事事皆順;反之,則可能一事無成。又如“立身要高一步,處世需退一步”、“學貴有恒,道在悟真”、“無求之施一粒萬種,有求之事萬金無功”等句。初讀時,便覺滿嘴生香,細細品味,便覺所言非虛,字字珠璣。

《論語》與《菜根譚》給我的感覺不盡相同。我竊以為《菜根譚》較之《論語》更有實用價值?!墩撜Z》的“出生”年代在春秋,而《菜根譚》則為明代萬歷年間的書冊。從語言上來講,明代的語言即說話方式和思維習慣更接近與現(xiàn)代人,而《論語》由于其本身有一點晦澀,使得可讀性不比《菜根譚》。一書中的

警句除了作者自己的心得外,還包括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即佛家的出世思想??梢哉f,《菜根譚》取之于儒,二更勝于儒。

讀《菜根譚》的最大收獲在于在對簡單的警句的思考中去尋找一個本真的自我。我嘗試著去改變自己,修養(yǎng)自己的情操,然而卻經常困惑迷茫,不斷地肯定一個哲理,不斷去否定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感覺自己久久處于困頓之中。

忽然間發(fā)現(xiàn),讀《菜根譚》,用一兩個月的時間是絕對不夠的,它的每一句都足以讓我花上幾天甚至是一生的時間去理解,來消化并且把自己的感悟付諸于行動之中。

我會始終帶著虔誠的信念,借著圣典的不朽之光前行。

讀《中國神話史》有感

一直以來,對于中國神話,都只停留在散亂無章、低幼簡單的階段,袁老先生將中國神話作為史學來研究,這是一種對中國文化莫大的尊重與宏揚。托爾金為英倫三島創(chuàng)作史詩神話——指環(huán)王。而中國有那么多迷人的神話,卻被后代子孫們當作簡單弱智的童話或者幾句話就講完了。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有時候想起來,中國的體制和人本身都很扯淡,沒有多少人能意識到神話的價值。神話,是歷史的童年。試問,今天的社會,有幾人能識其瑰麗??

看完大家的讀后感,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神話史》的主要內容:國古代神話,一向以零散不成體系著稱,致使我們這個擁有神話資料最豐富的國度,國一度被外國人誤解為缺乏神話、乃至沒有神話,袁珂先生首次將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選、綴集起來,用簡練、通達、優(yōu)美的文字將從上古迄于明清時代的神話材料,作了縱貫的系統(tǒng)的論述。對少數(shù)民族神話則聯(lián)系漢族神話,作了橫向的分類的鳥瞰式介紹,勾勒了中國神話的歷史全貌??

翻開中國上古神話,一個圣賢的世界撲面而來。盡管神話沒有十分完整的情節(jié),神話人物也沒有系統(tǒng)的神系家譜,但它們卻有著鮮明的東方文化特色,其中尤為顯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這種尚德精神在與西方神話特別是希臘神話的比較時,顯得更加突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這種尚德精神,一方面源自于原始神話的內在特質,另一方面則是后代神話改造者們著墨最多的得意之筆。在西方神話尤其是希臘神話中,對神的褒貶標準多以智慧、力量為準則,而中國上古神話對神的褒貶則多以道德為準繩。這種思維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國的文化心理之

中。幾千年來,中國古代神話的這種尚德精神影響著人們對歷史人物的品評與現(xiàn)實人物的期望,決定著社會對人們進行教育的內容與目的,甚至也影響著20世紀以來中國現(xiàn)代文明的走向。

一“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情欲”,這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主要大神們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國的很多經史典籍中,中國上古的主要大神們,諸如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潔的。他們不茍言笑,從不戲謔人類,更不會嫉妒和殘害人類。在個人的私生活上,他們從來都是十分規(guī)矩和檢點的,十分注重小節(jié)、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養(yǎng),并且尊賢重能。幾乎每一位神王都沒有“紅杏出墻”或“亂播愛情種子”的現(xiàn)象。在他們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環(huán)、純潔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當人類向他們看過去的時候,只會仰面向上,頂禮膜拜,而不會有絲毫的不恭不敬。

在我國的神話天地中,姑且不說被后世改造過的神話,就是古老的原始神話,我們也看不到對大神們愛情生活的描寫,見不到他們這方面的生活細節(jié)。由于中國上古神話中有關愛情的內容極少,因而嫦娥奔月神話和后起的巫山神女傳說在中國神話天地里就顯得秀麗旖旎,風景這邊獨好了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305篇。

〈詩經〉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shù)目整數(shù)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但是,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首。

《詩經》中的詩當初都是配樂的歌詞,按當初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帮L”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帮L”包括了十五個諸候國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160篇。占了詩經的一半以上。與《雅》、《頌》相比,《風》顯得活潑,生活氣息更濃,如開篇《關雎》寫初涉愛河的青年?!睹ァ穼懕徽煞驋仐壍呐拥陌г埂!鹅o女》寫戀愛時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聲雅樂,是正統(tǒng)的宮廷樂歌?!把拧狈譃椤按笱拧焙汀靶⊙拧保还灿?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小雅”則是用于一般宴會的典禮。

“頌”是祭祀樂歌,用于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贊頌神明,現(xiàn)存共四十篇。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zhàn)歌、頌歌、節(jié)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

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

《詩經》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廣泛流傳。是中國幾千年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論語》里也有“不學《詩》,無以言”的說法,并常用《詩》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與《書》、《禮》、《易》、《春秋》并稱“五經”。孔子以后的儒家學派人物,都把《詩》當作教本,傳授不絕。雖經秦始皇焚書,但《詩》由于學者的口頭傳誦,得以流傳下來。《詩經》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代文學影響很大。

《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一、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二、《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之二:四言為主,章節(jié)復沓,反復詠嘆。

周代,禮教初設,古風猶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尚少禁忌,所謂:“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周禮。媒氏》)在《詩經》中有許多男女戀情詩,而戀人之歌,多集于《國風》。國是地區(qū)、方城之意,風即指音樂曲調,“國風”即各地區(qū)的樂調。《國風》取材于各地的民間歌曲,反映了當時各地的民俗風情。而男女戀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國風》中也頗多涉及。

《詩經》第一首便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以《關雎》為始篇,列來眾多注家的評價多為淑女以配君子,說明在我國古代愛情便成為了詩歌的重要主題之一。

《毛詩。大序》中說“詩者,志之所至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痹姼栌蓛刃牡母邪l(fā)所產生,而愛情是人類最純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詩歌來歌頌的?!对娊洝分械膼矍樵婎愋投喾N多樣,涉及到愛情的酸酸甜甜:有寫幽會親昵的《邶風。靜女》,有寫情侶春游的歡快的《鄭風。溱洧》,有寫兩情野合歡娛的《召南。野有死》,有寫飽含思念的《王風。采葛》,有寫情女想情郎的《鄭風。子衿》,有寫情侶鬧別扭的《鄭風。狡童》,有寫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漢廣》,有寫表現(xiàn)意中人難以親近的《秦風。蒹葭》,有寫失戀苦澀的《召南。江有汜》,有寫遭到家長干涉的《鄭風。將仲子》,還有反抗家長干涉的《王風。大車》。從以上的這些列舉中我們可以看出,《詩經》中的愛情詩廣泛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男女愛情生活的幸??鞓放c挫折痛哭,在閱讀中我們能夠體會出詩歌中充滿坦誠、真摯的感情。

在愛情詩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來寫的,她們對于愛情的追求是大膽的而且熱烈的,這也許是因為那時古樸的民風使然吧。如《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讀后給人一種民生純樸的感覺,《詩經》里這一篇僅用短短幾句對話,便把情人相戲的情景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來寫的以外,以男性口吻來寫的詩也很能體現(xiàn)女性在戀愛中開愛的情趣。如《邶風。靜女》這首詩便以男子的口吻寫幽期密約的樂趣: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躑躅。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美之為美,美人之貽。

自由的“風”

——讀《詩經》有感

《詩經》,這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古代先人們智慧的結晶,它雖然包括《風》、《雅》、《頌》三個部分,我確獨愛《風》?!讹L》即民風,記述的都是基層人民最真實的想法和樸實的追求。,或是對愛情和生活的向往,或是對身邊一件小事的記錄,有祝賀新婚,有慶祝生子,述說著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所要表達的思想也大膽直白。從小就聽過“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也聽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卻不知這些句子都出自《詩經》。從小學到大學學過很多唐詩宋詩,雖也很是喜歡,但當讀過《詩經》里的詩句后,都遠不及對《詩經》的喜愛,比起唐詩宋詞奢華雕砌的韻律和儀仗,詩經里的句子更多的給人是未經雕琢的真誠感和沖擊感。就好像唐詩是精雕細刻的窗欞檐

角,滿是技巧,儀態(tài)萬千;詩經則是古樸的石階,蒼涼的站在那里上千年。感覺里兩周戰(zhàn)國時候的古代人們總是最真誠的,誠懇的歌頌祖先功德,誠懇的拜求風調雨順,誠懇的去想喜歡的姑娘。風,雅,頌,隨便抄起一段,寥寥數(shù)字,卻又是那么的讀不勝讀,美不勝收。《詩經》現(xiàn)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500余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如此大的事間跨度間確僅有這些詩句留下,實是憾事,但從另一方面想,《詩經》都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能有流傳下來并整理成集也是很不容易的了。都說《詩經》是通俗的,確實,雖有些生僻的文字,但當這些字弄清楚后,整篇詩句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就十分明了了,不會像后來的詩詞那樣,將自己的情感借助其他的事物很隱晦暗喻出來,讓人要幾經推敲才能曉得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而《詩經》卻不是,雖然同樣是借助其他事物來表達,意思確很清楚,喜歡就是喜歡,比起其他古文,它更接近白話的程度。愛情和婚姻作為人類文學的永恒主題和內容,在《詩經》中表現(xiàn)這類主題的詩歌占有很大的比重。

比如:《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是說,女子出嫁,出嫁的女子樣貌很好看,就像盛開的桃花一樣,很開心嫁做人婦,其后也會像桃花一樣為夫家開枝散葉。讀著詩句就仿若看見那位明眸皓齒的姑娘,披著嫁衣,含羞帶笑的等著出嫁,并對自己以后的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

還有《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大意是雎鳩鳥兩兩相對的在水中的小島上鳴叫,善良美麗的女子是男子理想的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水底隨著水流擺動,朝思暮想的想要追求那個采菜的姑娘,去追求,確未能如愿,就日夜牽掛,漫漫長夜,翻來覆去睡不著;對著左來右去的采摘荇菜的姑娘,彈琴鼓瑟向其表示友好,對著挑選荇菜的姑娘,以鐘鼓之樂來討她歡心。小伙子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姑娘,輾轉難眠,想盡辦法去取悅姑娘,如此淳樸的民風,實在是讓人無法不喜歡,而在詩經中,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贝笠鉃椤澳愕囊骂I色青青,時時縈繞在我心??v然我沒去找你,怎么不給我音訊?你的佩玉色青青,我的思念永不停。即使我沒去找你,你怎么不來掃我興?走來走去多少趟,久久等在城樓上。一天沒見你的面,好像隔了三月長?!比绱藘?yōu)美的旋律,讓人沉醉,真是詩不醉人人自醉!這首《子衿》大膽直接的傾訴了女子思念愛人的焦躁心情,是多么純粹的情感??!在某種程度上是人性的直白,如此酣暢淋漓,讓人連連驚嘆!讀來,我也能感受到女子的那份深沉的思念。似乎看到她在城樓上美目顧盼卻不見良人的那份失望與落寞,不由心生疼痛,只想說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詩經》的“風”不僅有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也有在在丈夫離家后對丈夫的思念和擔憂,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采著卷耳的婦人,時刻為遠行的丈夫擔憂,而遠行的丈夫,也確實是人疲馬乏。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聽見雷聲震動,而思念遠行在外的君子,而且關切這至,時時感念無暇休息,因而內心情感的其望君子回家。詩從雷聲振動寫起,正是內心情感的其振效應,自然而貼切。而雷聲響處不定,或在南,或在側,或在下,下正是思婦心情的思念君子居處不定,反復詠嘆無暇,感念君子的辛勞,這樣的心情,不見思念,卻更深更切,也更含蓄。

在《詩經》的記述中也不全都是美好的向往和祝福,在那個時代,雖然有些男女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掙脫禮教和家長制的束縛?!对娊洝分锌虅澚嗽S多遭遇情變的女子形象,情變程度有別,痛苦感受不同,有的獲得了幸福,而有的卻在婚后不久,被丈夫逐漸冷落拋棄;《衛(wèi)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最初男子借著交易來談婚事,走時還依依不舍,并說問好吉日,秋天就來迎娶,然而娶到家后不久,女子雖過的清苦,但也是不辭辛勞,而丈夫卻開始動輒打罵,女子以自身的經歷勸解他人,不要對男人太癡情,男人迷戀你,可能只是一時的,;很容易就放棄了,而女子癡戀男子后,想解脫就不那么順利了。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tài)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xiàn)象。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慨其嘆矣??鋰@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描寫災害年間一位遭受遺棄的婦女不幸遭遇,抒發(fā)了女子的悲傷和哀怨。詩以山谷中干枯的益母草起興,既寫出了環(huán)境的貧瘠孤寂,暗示著棄婦面臨的生活遭遇和災荒的惡劣環(huán)境,又象征了女子的憔悴。詩寫她的嘆息、哭泣,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活中遇到的那個不善的人造成的分離??墒?,她無可奈何,只有傷自悼,盡管毫無作用。

讀過《詩經》才發(fā)現(xiàn),雖流傳下來的詩句不多,確林林總總的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愛情追求,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相守誓言,也有“雖速我訟,亦不女從”的女子的大膽反叛,這些都是抒發(fā)情感的詩句,然而《詩經》還有很大一部分記錄風土民俗,單純記事的文段。

《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蘋?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錡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牅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本詩描述女子采摘浮萍、水藻,置辦祭祀祖先,真實記載了當時女子出嫁前的一種風俗?!抖Y記昏義》記載,女子出嫁前三個月,須在宗室受教育:“教成之祭,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所以婦順也”。詩直敘其事的過程,從采摘、煮,最后點明祭祀的人物,使我們得以清楚認識一種禮俗。

《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荻梦?,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只且。北風其喈,雨雪其霏?;荻梦遥瑪y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菲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只且。本詩抒寫人們的在危急的政局下,紛紛號召逃亡,表達發(fā)對殘酷的暴正反的不堪忍受?!对娦颉氛f:“衛(wèi)國并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痹娨詯毫拥淖匀粴夂蛳笳髡值谋┡?,以狐貍、烏鴉比當政者,狐貍以赤,正如烈火,烏鴉

以黑,正如黑暗。形象而又鮮明,既寫出了時局的危急,雙寫出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后四句的反復,加深了主題,強化了情感,還能猶豫不決嗎?時局已是如此的危急!有著十分強烈的感染力。

《詩經》是屬于社會下層人民的,它不會像有些詩句那樣一味的為當朝執(zhí)政者歌功頌德,而是為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吶喊,對于真正賢明的君主同樣不吝于稱贊,對于奢侈浪費的貴族勇于批判。

《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