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兩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兩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兩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兩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兩校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八年級期末自我檢測語文(滿分:120分;時長: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室和座位號;2.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時,請考生注意各大題題號后面的答題提示:4.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5.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一、積累與運用(20分)語言是交際工具,也彰顯人的修養(yǎng),請閱讀以下語段并完成小題。①閱讀,不僅是一項生活內容,還是一種生活方式?!炯住恳粋€人的審美習慣、價值判斷、知識構成,多來自于閱讀。有了書,你就不孤獨,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領略全人類的精神地理和心靈風光:在zào(

)熱的棚屋里,我們看到了居里夫婦的堅韌與淡泊;凝視著托爾斯泰的眼睛,看到了他xī(

)利與卓越的精神世界;看著魯迅的講義,仿佛聽到藤野先生抑揚頓(

)挫的聲音;與現場觀眾一同屏(

)息斂聲,見證呂偉跳水瞬間……②在這個電子媒介時代,紙質閱讀尤其值得推崇?!疽摇浚?)這是個儀式,就像品茗,氤氳裊裊,靈魂游弋,(2)而瀏覽網頁,不會有這種感覺,(3)書還未翻開,心早就靜了,(4)你只想著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進行,(5)撫摸一本好書,目光和手指從封面上滑過,這就不是飲茶了,是咕嘟嘟吞水。1.請根據拼音寫出漢字。(2分)zào()熱

xī()利2.請給加點字注音。(2分)抑揚頓()挫

屏()息斂聲3.文段【甲】畫橫線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在橫線上。(2分)4.對文段【乙】劃線句重新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3分)A.①④③②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③②④ D.⑤④③①②5.古詩文默寫(5分)(1)“鄉(xiāng)土情結”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故鄉(xiāng)是詩人心中的根,夢中的魂。請寫出本冊書中體現游子思念或依戀家鄉(xiāng)的古詩詞名句:,。(2)王維《使至塞上》中的詩句“,”以清晰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壯麗的塞上風光圖。(3)《記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現作者自豪、自我安慰又惆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6.“信”,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無論古今,誠信都應該成為個人必有的精神品質。講求“信”,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實驗中學某班開展了以“誠信”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6分)(1)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經商之魂、為政之要。古圣先賢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關于“信”的名言和典故,請各舉一例。(4分)名言:典故:(2)參照下面畫線句續(xù)寫一句,使其語意連貫。(2分)因為有誠信,世界才能鑄就文明;因為有誠信,世界才能更加和諧美好。誠信,如一葉扁舟,滿載文明之風,駛向成功彼岸:誠信,如一朵浪花,翻涌文明之波,滌蕩整片海洋;。二、閱讀(50分)(一)現代文閱讀I(10分)讀書“三”字經①讀書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方法,才能把書讀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從古至今,許多名人都會結合自身體悟,歸納、闡述有效的讀書方法,以啟迪后生晚輩。許多方法和“三”字有關,在此擇要,也算是趣談。②讀書要刻苦,要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在讀書上。對此,三國時期的董遇提出了“三余”讀書法:“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倍稣f:“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庇腥朔磫査罢l有那么多時間讀書啊”,董遇就講述了“三余”讀書法。在古代農耕社會,冬天沒有農活干,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讀書;一天之中,白天干活,晚上可以擠出時間來讀書:陰雨天不能出去干活,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讀書?!叭唷弊x書法的核心就是要抓緊一切空閑時間讀書學習,充實自己。董遇小的時候家里非常貧窮,正是靠著這樣擠時間讀書,終成一代宗師。③讀書要專心致志,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就此提出了精辟的見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讀書法。朱熹在《訓學齋規(guī)》中說:“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讀書時,多感官參與有利于保持注意力,強化記憶。但如果心思不在書本上,就看不進去書,即使大聲誦讀也沒有效果,同樣記不住。因此,心到最為重要,只有用心讀書,才能取得好的讀書效果。后來,有人在讀書“三到”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手到”,就是要邊讀邊動手寫。魯迅先生則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腦到”,并特別強調,不僅要用心記,更要用腦思索,善于發(fā)現規(guī)律,提出問題,勇于創(chuàng)造。這種眼、口、手、心、腦“五到”的提法,不僅僅是提倡讀書專注,更強調了思考與理解參與到讀書中的重要性。④讀書要把握重點,融會貫通,要鉆進去,更要跳出來。梁啟超在《讀書法》一文中提倡“三步”讀書法。具體是,讀書要分為“鳥瞰、解剖、會通”三個步驟?!傍B瞰”是粗略地讀,大致了解整本書的結構、內容、側重點?!敖馄省笔亲x的時候要標記重要內容,便于后續(xù)可以反復讀,深入研究,及時將讀書時的感悟記錄在書旁,那些對自己有用、未來可以借鑒的語句還應該摘抄下來?!皶ā笔侨跁炌?,由內到外、由此及彼,最終要開拓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見解,不能被書本所困。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介紹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讀書法,即“初讀、復讀、再讀”?!俺踝x”是閱讀一章或一節(jié)時,務求找出疑問,然后依據自身的經驗予以解答并進行驗證,只有在百思不得其解時才看參考書或質諸他人?!皬妥x”是進行整體的綜合歸納,理清大的脈絡、思路,掌握要點、中心等。“再讀”是學懂的內容要反復記牢,并進一步深化認識,以轉化為自己的學習成果。⑤和“三”字有關的讀書方法還有很多,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只有合理借鑒驗證,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本文論述的主要觀點是讀書要刻苦、要專心致志、要把握重點,融會貫通。B.第③段中的加點字“此”具體指代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C.只要合理借鑒驗證和“三”字有關的讀書方法,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D.文章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論證方法多樣,論據充足,論證有力。8.第④段介紹了梁啟超和葉圣陶的“三步”讀書法,其目的是什么?(3分)9.文章第②③④段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二)現代文閱讀Ⅱ(14分)輕衣穩(wěn)馬梅林下付秀宏①某年春節(jié),作家畢淑敏到江南去看梅花。走了很遠的路,爬了許久的山,看到了無邊無際的梅樹。只是,沒有一棵梅花開放。因為天氣冷,往年此間恰是梅花怒放時,如今枝頭只有飽脹的花骨朵。怎么辦呢?只有打道回府了??粗吺缑羰臉幼樱魅送蝗徽f,有一個辦法,可以讓梅花瞬間開放。②“真的嗎?梅花寧死不開,你又怎樣呢?”主人笑笑,從枝頭折了幾朵各色的蓓蕾,放在手心,用熱氣暖著、哈著,輕輕地揉搓起來……奇跡在掌心緩緩地出現了:每一朵蓓蕾,好似被魔掌點穴,竟在嚴寒中,一瓣瓣地綻開來,如同少女睜開惺忪睡眼一般吐出如絲的花蕊,舒展身姿,在寒風中盛開了。③主人把綻開的花遞到畢淑敏手里,說好好欣賞吧。但還沒等她欣賞夠,在她手中綻開的花朵就開始合攏凋謝。細碎小花的絕美花姿,猶如電光石火般隕落了。④倘若是古人,遇到尋梅不遇的情況,不會像今人這般折枝催開,而是以天地為屋宇,居住在那幽清僻靜的化外之境,閑來煉藥煮酒,品茶待開。這是慢生活的大境界。相尋不遇亦無妨,輕衣穩(wěn)馬梅林下,輕雪看梅悟禪意,踏遍群山心染香。⑤訪梅不遇不催梅,而是悄悄住下來,變成不期而遇的情懷。在這個意義上,文人尋訪的不只是梅,更是一種暫離俗世的情境。元代雜劇家喬吉流寓杭州,曾寫下“冬前冬后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來何處香?”的小令,他尋梅不遇,則自初冬綿延春初,經冬不輟,自此地逡巡彼處,步步丈量,行程漫漫,志而彌堅,足見其愛梅之深。⑥梅花,是中國文人的心靈寫照,色澤艷麗而不妖,香氣清幽而淡雅,姿態(tài)蒼古而清秀。無論梅花綻放與否,總是那么有姿態(tài),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晶瑩透亮,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像一張張笑臉,躲在幽香的巷陌里輕吟、淺唱。不要說那些凄風苦雨,星光點點的梅苞,時時眼望月亮的清暉,路途彌艱,挨過冷風,嘗遍低溫,可她心甘情愿,不然不配叫“一枝寒梅”,更不配在乍暖還寒時挑出一簾旖旎(yǐ

nǐ柔和美麗)。⑦梅是大自然的精靈,更是文人冬日的浪漫。踏雪尋梅,未近其樹,不見其花,只為了嗅一嗅行程中那浮動的暗香。在冰封雪飄時節(jié),移步至萬籟俱寂的自然中,去尋覓梅花,感悟梅花仙子隱匿在雪中的冰清玉潔,喟嘆上蒼的造物之美,這是多么風雅的事情?。≡L梅,是要不斷到現場去的,不斷去尋覓,才可能遇到。這與詩歌創(chuàng)作一樣,要屢屢入境,才會有好詩??窗。焐耘?,忽降瑞雪,那小小梅花似乎在用力地向上,頂著比它體積還大的雪絲、雪塊。雪絲、雪塊黏結不動,牢牢扣在那鼓鼓的花苞上。那花苞卻似乎安心守命,與雪絲、雪塊抱合在一起……⑧梅,那鮮活的綽約風姿,印在多少尋梅者的心底,即便攜樽苦追尋,也從不言悔?!皻q月相尋豈有窮,早梅喚醒醉眠翁?!痹凇叭f籟寂無聲”“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里,天空停風,白云蒼狗,正是寒梅隔岸開。“我念梅花花念我,起看清冰滿玉瓶?!雹嵊浀媚悄?,我與朋友在叢林深處綿延的峽谷皺褶里,去尋訪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白梅。寒冬時節(jié),長在巖壁下面的白梅開了,幽幽梅香浸淫整條峽谷清澈的河流。梅花樹上爆出米粒大小的花苞,能嗅出一陣幽幽的梅香。零星開花的白梅臥在樹莖上,展露出凌霜傲雪的氣質。它有粉紅色的花蕊,散發(fā)出沉郁的異香,仿佛來自某個遙遠的記憶,又好似從早已浸淫的靈魂深處盈盈溢出。⑩山路幽靜,游人稀少,絲絲縷縷的梅花芳香遠遠飄來,感覺真好?!懊讽氝d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梅花樹下,我舉頭數著梅花,一朵、兩朵、三朵……?我發(fā)現,身旁朋友那一雙望梅的眼睛濕潤了。微寒的風,吹拂著她的臉,使她的臉頰落滿煙霞,與梅的皎潔相映生輝。是啊,朋友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觸入尋梅的意境之中。此時此刻,她的心是屬于梅花的!?辛丑冬月,雪后尋梅,最喜看老樹著花了。梅樹、梅花,從沒有奢望讓風把自己送回春天的故鄉(xiāng)。在冬天的深處,無論老梅已經生長多少年了,她總是會踏雪而來。樸實而蒼老的樹干,卻捧出難于阻隔的情感。迷戀在漫天梅香之中,十里梅樹全都開了,雪一樣豐盈的花瓣,云一般浮動的暗香,在紛紛揚揚的梅花中行走,尋梅者竟忘了歸路……明信片的設計素材主要包括圖畫和文案的設計。小新想將自己感受到的美制作成明信片,留住美,請你參與。10.請你幫助小新填寫下表,整理明信片的素材。(4分)11.小新想根據文章中的句子為明信片尋一張梅花的圖片,請從用詞的角度,品味下面加點詞的表達效果。(4分)看啊,天稍暖后,忽降瑞雪,那小小梅花似乎在用力地向上,頂著比它體積還大的雪絲、雪塊。12.小新認為這篇文章的標題可以作為明信片的文案,但有人認為改為“尋梅”更合適,你認為哪一種更好?請結合文章內容,寫出你的理由。(3分)①輕衣穩(wěn)馬梅林下

②尋梅我選(填序號),理由是13.一草一木皆有情。在幫助小新制作明信片的過程中,作者尋梅的過程給了你哪些收獲?(至少2點)請你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4分)(三)古詩文閱讀(18分)14.古詩賞析昌谷北園①新筍四首(其一)李賀籜落②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③是龍材④。更容⑤一夜抽千尺,別卻⑥池園數寸泥?!咀ⅰ竣俅嗽姙槔钯R任奉節(jié)郎因病辭歸昌谷時所作。②籜(tuò)落:筍殼落掉。③母筍:大筍。④龍材:比喻不凡之材。⑤更容:更應該。⑥別卻:告別,離去。這首詩被稱作“兼寫內外,隱隱有大丈夫之風”。請結合最后兩句,說說詩歌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懷?(4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亢忧芹判Χ怪唬骸吧跻?,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因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乙】禹乃遂與益、后稷①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②以傅土,行山表木③,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④宮室,致費于溝淢⑤。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⑥,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guī)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余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節(jié)選自《史記·夏本紀》)【注釋】①益、后稷:人名。②百姓:即百官;興:發(fā)動;人徒:指被罰服勞役的人。③表木:立木作表記。表,表記。④卑:使低矮,這里有簡陋之意。⑤溝淢:這里泛指河道。⑥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種交通工具。15.下列對加點的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汝之不惠

惠:賢惠B.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毛:草木C.定高山大川

定:測定D.乃勞身焦思

勞:使……勞累16.下列加點字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以殘年余力

以備胡B.雖我之死

雖乘奔御風C.致孝于鬼神

征于色,發(fā)于聲D.及山川之便利

親戚畔之17.將甲、乙兩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2)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18.我們從“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應繼承并發(fā)揚哪些中華民族精神?請結合上述選文內容,簡要回答。(4分)(四)名著閱讀(8分)19.同學在跟隨斯諾“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思考最多的問題是“距離紅軍長征結束已近90年,我們當代青少年如何深切體會長征精神”。結合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的寫法和自己的閱讀體驗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4分)【鏈接材料】材料一:渡江完成后,紅軍馬上破壞了渡船,躺下來睡覺。兩天后蔣軍到達河邊時他們的敵軍的殿后部隊在北岸高興地叫他們過去,說游泳很舒服……材料二:長征的統計數字是觸目驚心的。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zhàn),發(fā)生在路上某個地方,總共有十五個整天用在打大決戰(zhàn)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軍上,十八天用在夜間行軍上。剩下來的一百天——其中有許多天打遭遇戰(zhàn)——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總長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軍七十一華里,即近三十四英里,一支大軍和它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以說近乎奇跡。20.如果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出你推薦的理由。(2分)三、寫作(5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50分)一塊石頭躺在路邊,無人問津。一個雕刻家路過,發(fā)現它材質獨特,便把它帶回工作室。經過精心雕琢,石頭變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被陳列在博物館,供人欣賞贊嘆。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1.燥犀2.dùnbǐng3.一個人的知識構成、價值判斷、審美習慣,多來自于閱讀。4.C5.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或“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6.(1)示例:名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典故——曾子烹彘(2)示例:誠信,如一片綠葉,襯托文明之花,泛起無窮綠意。7.C8.列舉梁啟超和葉圣陶的“三步”讀書法的例子,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讀書要把握重點,融會貫通,要鉆進去,更要跳出來的觀點。9.不能調換。這三個段落之間是逐層深入的論證關系,由淺入深地論述了讀書的方法,構成了遞進式的論證結構。10.①畢淑敏到江南去看梅花;②自初冬至春初;③“我”與朋友在河谷兩岸尋白梅;④“我”雪后尋老梅。11.①“頂”是動詞(原意是用力支撐);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梅花用力撐著比它大的雪絲和雪塊的壓力而開花的情態(tài)和頑強的生命力;③表達了作者對尋到白梅時的驚艷、欣喜之情。12.示例:①①“輕衣穩(wěn)馬梅林下”概括尋梅、訪梅的主要事件;②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作者對脫俗、閑適、恬淡生活的向往;③標題新穎,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若選②,能言之成理也可以)13.示例:①作者的尋梅隱含著他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與其說是尋梅,不如說他是尋找一種生活的大境界,了悟生活的禪意。②在當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要有一種慢生活的大境界,放慢生活的節(jié)奏,品味人生的樂趣。③在生活中要放棄功利之心,要養(yǎng)成一種暫離俗世的心境。④在逆境中應如梅花一樣努力綻放,濡養(yǎng)凌霜傲雪的高潔氣質。14.運用了夸張的手法,詩人想象竹筍一夜之間抽長千尺,遠離池園中的泥土,表達了詩人渴望擺脫束縛,追求自由、施展才華的強烈愿望,展現出詩人積極向上、胸懷大志的情懷。15.A16.B17.(1)你的思想頑固,頑固到不可改變(的地步)。(2)(他)命令益把稻種分給平民百姓,可以種植在低洼潮濕的地方。18.我們應繼承并發(fā)揚“愚公移山”與“大禹治水”在改造自然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中華民族精神:①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②團結協作、共同奮斗的精神;③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責任感;④智慧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的勇氣;⑤樂觀自信、勤奮敬業(yè)的態(tài)度。參考譯文甲河曲一位叫智叟的人笑著勸阻他們,說:“你也太不明智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對泥土和石塊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道:“你的思想太過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用發(fā)愁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便去稟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邊,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邊。從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乙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與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諸侯百官發(fā)動那些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