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3(人教版)(考試范圍: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1節(jié))(原卷版)_第1頁
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3(人教版)(考試范圍: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1節(jié))(原卷版)_第2頁
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3(人教版)(考試范圍: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1節(jié))(原卷版)_第3頁
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3(人教版)(考試范圍: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1節(jié))(原卷版)_第4頁
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3(人教版)(考試范圍: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1節(jié))(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3(人教版)地理(考試范圍:人教七年級地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節(jié))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從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的一項)在學習了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后,同學們用燈泡和地球儀演示地球運動(如下圖)。據(jù)此,完成下面1—3題。1.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地球儀上A.緯度度數(shù)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B.極點的緯度度數(shù)應標注為90°C.經(jīng)度度數(shù)的范圍是20°~160° D.0°經(jīng)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緯網(wǎng)A.共有180條經(jīng)線 B.0°和180°組成的經(jīng)線圈最大C.緯線圈的長度都不相等 D.所有的經(jīng)線都是相交的3.在演示地球公轉(zhuǎn)的過程中,地球儀①應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②向下俯視時,順時針圍繞燈泡轉(zhuǎn)動③應在與赤道平行的平面上運動④同時保持自西向東的自轉(zhuǎn)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下面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但比例尺不同。讀下圖,完成下列4—6題。4.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四幅圖中,實際面積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圖中①確定方向,采用的方法正確的是()A.八個基本方位定位 B.指向標定位C.經(jīng)緯網(wǎng)定位 D.太陽光照定位“上合組織”,全稱上海合作組織,是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今年6月9日-10日,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據(jù)此完成下面7—8題。7.峰會舉行期間,地球運行位置處于有圖中()A.a(chǎn) B.b C.c D.d8.此時,上海市()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C.晝逐漸變短 D.正值一年中氣溫最高時期讀圖,完成下面9—10題。9.下列能夠證明大陸漂移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0.現(xiàn)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間隔著廣闊的大洋,其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塊分離 D.板塊碰撞中央氣象臺發(fā)布大風藍色預警,2019年11月17日夜間至18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將出現(xiàn)大風,氣溫下降6~10℃,局部降幅可達12℃。據(jù)此完成下面11—13題。11.下列表示西北風6級的天氣符號是()A. B. C. D.12.衛(wèi)星云圖是分析天氣預報的重要資料,其上面的白色表示()A.云區(qū) B.陸地 C.海洋 D.湖泊13.發(fā)布大風藍色預警后,受影響地區(qū)的民眾要注意()A.帶好雨具 B.預防雷電 C.防暑降溫 D.防寒保暖某酒店大堂內(nèi)的兩個時鐘分別示意北京時間和倫敦時間,如下圖所示。讀下圖,完成下列14-15題。14.“時間去哪兒了?”倫敦和北京兩地產(chǎn)生時差的原因是()A.地球自轉(zhuǎn),兩地緯度不同 B.地球自轉(zhuǎn),兩地經(jīng)度不同C.地球公轉(zhuǎn),兩地緯度不同 D.地球公轉(zhuǎn),兩地經(jīng)度不同15.當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開始播放時,倫敦時間是()A.昨日11時 B.昨日23時 C.今日11時 D.今日23時中國北京(40°N,116°E)將承辦2022年冬奧會。讀圖完成下列16—18題。16.影響北京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形狀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轉(zhuǎn) D.地球公轉(zhuǎn)17.a(chǎn)、b、c、d四天中,屬于夏至日的是A.a(chǎn) B.b C.c D.d18.北京市位于A. B. C. D.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2020年5月27日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對珠峰的海拔進行重新測量,未來珠峰高度可能被改寫。讀“珠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19-22題。19.從1號營地到珠峰山頂,途經(jīng)的地形部位主要是()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頂20.從1號營地出發(fā)到珠峰山頂,攀登的大致方向是()A.先向東北,再向西北 B.先向西南,再向東南C.先向西北,再向東北 D.先向東南,再向西南21.前進營地到珠峰山項的相對高度最接近()A.1850米 B.2350米 C.2500米 D.2850米22.由兩大板塊擠壓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這兩大板塊分別是()A.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 B.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韓明同學計劃“五一”假期隨父母自駕游薊州區(qū)。他提前了解了薊州區(qū)的位置和天氣狀況。讀圖完成下面23—25題。23.從圖上可知,薊州區(qū)大致位于()A.西經(jīng)117.4°、北緯40.05° B.東經(jīng)117.4°、南緯40.05°C.西經(jīng)117.4°、南緯40.05°" D.東經(jīng)117.4°、北緯40.05°24.薊州區(qū)當天的天氣狀況是()A.晴天,最高氣溫20°C B.陰天,最高氣溫10°CC.陰轉(zhuǎn)晴,最高氣溫10°C D.多云轉(zhuǎn)晴,最高氣溫20°C25.自駕游時,爸爸在車上用于導航的電子地圖顯示的是()A.氣候圖 B.地形圖 C.人口圖 D.交通圖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請按要求作答)2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7分)(1)圖一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_____、B_____,從南北半球看兩點均位于_____半球,從東西半球看A點位于_____半球,B點位于_____半球。從溫度帶看,兩點均位于_____帶。(6分)(2)圖二中A、B、C三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_____、B_____、C_____。A點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B點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7分)(3)圖三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_____、B_____,從南北半球看兩點均位于_____半球,A點位于B點的_____方向。(4分)27.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在夏至日開展學校旗桿正午影子觀測活動。下圖示意學校一角及當日太陽光照,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6分)(1)教學樓與旗桿的圖上距離是2.5厘米,則實地距離約__________米。(2分)(2)經(jīng)過觀測發(fā)現(xiàn)旗桿正午影子朝________,并且發(fā)現(xiàn)當日的正午學校旗桿影子長度是一年中______。正午旗桿影子長短變化是因為地球______(運動)引起的。(6分)(3)該學校有可能位于右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此日過后,當?shù)貢円归L短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4分)(4)右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最長的是_____,此刻處于日出的是________。(4分)28.下圖示意某區(qū)域地形,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1)地形部位名稱:A是______,B是__________。(2分)(2)①、②兩條登山路線中較容易攀登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甲處_________(能/不能)形成瀑布,理由是________。(4分)(3)該地區(qū)西北部地形以_______________為主,適宜發(fā)展_______業(yè)(農(nóng)業(yè)部門)。(2分)29.讀下圖“板塊示意圖”及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1)全球分為________大板塊。大洋洲陸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_板塊;完全由大洋構成的板塊是________板塊。(3分)(2)北美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