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B31
備案號:60747-2018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1570—2018
甜瓜設施栽培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tectedcultivationofmelon
2018–09–29發(fā)布2019–01–01實施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11/T1570—2018
甜瓜設施栽培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甜瓜設施栽培的產地環(huán)境、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北京地區(qū)甜瓜設施栽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6715.1瓜菜作物種子第1部分:瓜類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總則
NY/T5010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
3產地環(huán)境
應符合NY/T5010的規(guī)定,宜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
4栽培技術
4.1設施類型
栽培設施應為溫室或塑料拱棚。
4.2品種選擇
宜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病性和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砧木應選用親和力好、抗逆性強、對果
實品質無不良影響的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16715.1的規(guī)定。
4.3育苗與嫁接
4.3.1育苗
4.3.1.1育苗方式
宜選用穴盤育苗或營養(yǎng)缽育苗。穴盤規(guī)格宜為50孔或72孔,營養(yǎng)缽直徑宜為8cm~10cm、高度宜為
8cm~10cm。
4.3.1.2營養(yǎng)土及基質準備
營養(yǎng)土宜使用未種過葫蘆科作物的無污染園田土、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配制,園田土與有機肥比例宜為
3:1,加磷酸二銨1.0kg/m3、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m3,充分拌勻放置2d~3d后待用;基質宜為無污
1
DB11/T1570—2018
染草炭、蛭石和珍珠巖的混合物,比例宜為7:4:3,加氮磷鉀平衡復合肥1.2kg/m3、50%多菌靈可濕性粉
劑25g/m3,充分拌勻放置2d~3d后待用。
4.3.1.3育苗床準備
育苗床準備工作要求如下:
a)將育苗場地地面整平、建床。床寬宜為100cm~120cm,深宜為15cm~20cm;
b)刮平床面,床壁要直;
c)冬春季宜在床面上鋪設80W~120W/m2電熱線,覆土2cm,土上宜覆蓋地布;
d)將穴盤、營養(yǎng)缽排列于地布上。
4.3.1.4種子處理
未經消毒的種子宜采用溫湯浸種或藥劑消毒處理。
4.3.1.5浸種與催芽
處理后的種子浸泡4h~6h后瀝干,于28℃~30℃恒溫下催芽,待70%~8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包裝
注明可直播種子無需浸種與催芽。
4.3.1.6播種
4.3.1.6.1播種期
春季設施栽培宜于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播種,秋季設施栽培宜于7月上旬播種。
4.3.1.6.2播種方法
應按如下要求進行:
a)播種前一天,將營養(yǎng)土或基質澆透;
b)將種子平放后覆1.0cm~2.0cm厚營養(yǎng)土或蛭石;
c)苗床覆膜保濕。
4.3.1.6.3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溫度宜為28℃~32℃、夜間溫度宜為17℃~20℃。子葉出土后應撤除地膜,并開始通風,
白天溫度宜為25℃~28℃、夜間溫度宜為15℃~18℃。保持營養(yǎng)土或基質相對濕度應為60%~80%。定植
前3d~5d進行煉苗。
4.3.2嫁接
4.3.2.1砧木育苗
接穗子葉出土至子葉展平時播種砧木種子。播種前浸種時間為6h~8h。砧木育苗方法參照
4.3.1.6.2~4.3.1.6.3。
4.3.2.2嫁接方法
宜采用貼接法嫁接。
4.3.2.3嫁接苗床管理
2
DB11/T1570—2018
嫁接后前3d苗床應密閉、遮陰,保持空氣相對濕度95%以上,白天溫度宜為25℃~28℃、夜間溫度
宜為18℃~20℃;3d后早晚見光、適當通風;嫁接后8d~10d恢復正常管理。及時除去砧木萌芽。
4.4定植
4.4.1定植前準備
定植前每667m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3000kg~4000kg或商品有機肥1000kg~2000kg、氮磷鉀復合肥
40kg~50kg,深翻、整平、起壟,壟高15cm~20cm,鋪設滴灌管,覆蓋地膜。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
的規(guī)定。
4.4.2定植
幼苗2葉1心~3葉1心時定植。春季定植前地溫應穩(wěn)定通過13℃、夜間最低氣溫應為10℃以上。春季
栽培2月上旬~4月中旬定植,秋季栽培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吊蔓單蔓整枝栽培定植密度宜為1800
株/666.7m2~2200株/666.7m2。爬地多蔓整枝栽培定植密度宜為800株/666.7m2~1000株/666.7m2。
4.5田間管理
4.5.1溫度管理
緩苗期白天氣溫宜為30℃~35℃、夜溫宜為20℃以上;莖蔓生長期白天氣溫宜為25℃~32℃、夜溫
宜為14℃~16℃;授粉期白天氣溫宜為22℃~28℃、夜溫宜為15℃~18℃;果實膨大期白天氣溫宜為
25℃~35℃、夜溫宜為15℃~18℃;果實發(fā)育后期白天氣溫宜為28℃~30℃、夜溫宜為15℃~20℃。
4.5.2水肥管理
4.5.2.1灌溉
分別于定植期、緩苗期、伸蔓期各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6方~8方,果實膨大期灌水2次~3次,每
次灌水量15方~20方,采收前5d~7d停止灌溉。
4.5.2.2追肥
在果實膨大期隨灌水追施低氮高鉀水溶肥每次5kg~8kg/667m2,不宜使用含氯肥料。
4.5.3植株調整
宜在晴天進行。吊蔓栽培宜采用單蔓整枝;爬地栽培宜采用多蔓整枝。單蔓整枝時,薄皮甜瓜單蔓
整枝宜在主蔓25節(jié)~30節(jié)摘心,主蔓7節(jié)~11節(jié)的子蔓留第一批果,16節(jié)~20節(jié)的子蔓留第二批果,每
批留3果~5果,其余子蔓全部摘除;厚皮甜瓜主蔓20節(jié)~25節(jié)摘心,8節(jié)~14節(jié)的子蔓坐果,每株留1
果~2果,其余子蔓全部摘除;多蔓整枝時,甜瓜主蔓4葉1心時摘心,選留3條~4條健壯子蔓,選留子
蔓6節(jié)~8節(jié)摘心,子蔓2節(jié)~4節(jié)的孫蔓坐果,每蔓留1果~2果,其余孫蔓及時摘除。
4.5.4授粉
4.5.4.1人工授粉
應上午授粉,采摘當天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后將花粉涂抹在結實花柱頭上,并做授粉日期標記。
4.5.4.2蜂授粉
雌花開放前2d~3d,每畝用熊蜂或蜜蜂一箱,蜂箱放置設施中部。
3
DB11/T1570—2018
5病蟲害防治
5.1農業(yè)防治
防治措施如下:
——實行3a~4a倒茬輪作;
——合理整枝;
——通風降濕;
——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微噴;
——及時摘除病葉、病果。
5.2物理防治
防治方法如下:
——曬垡凍垡;
——日光曬種;
——溫湯浸種;
——使用防蟲網;
——鋪設銀灰地膜;
——懸掛黃板等。
5.3化學防治
宜在晴天上午進行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應按照NY/T1276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4生物防治
利用捕食螨、麗蚜小蜂等天敵及生物農藥進行相關病蟲害防治。
6采收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工具產品安全性與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船舶拆除工程進度控制與調度管理考核試卷
- 沿海貨物運輸協(xié)同發(fā)展考核試卷
- 油氣田開發(fā)過程中的節(jié)能減排措施考核試卷
- 橡膠在電子設備散熱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分析與優(yōu)化控制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與調整考核試卷
- 航天器地面模擬試驗與測試考核試卷
- 海外度假別墅租賃及海外旅游服務合同
- 海上石油作業(yè)平臺應急通信設施租賃與安全保障服務協(xié)議
- MOOC 現(xiàn)代郵政英語(English for Modern Postal Service)-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生命科學導論(中國農業(yè)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2024年遼寧省大連理工附中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 橋梁減隔震裝置技術條件
- 施工環(huán)境保護培訓課件
- 化工廠節(jié)能降耗措施
- 電力預防性試驗課件
- 三廢環(huán)保管理培訓
- 基于MATLAB的電流、電壓互感器特性的仿真分析
- 操作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
- 《臨床研究注冊》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