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分類匯編:壓強(含解析)_第1頁
2024年中考物理分類匯編:壓強(含解析)_第2頁
2024年中考物理分類匯編:壓強(含解析)_第3頁
2024年中考物理分類匯編:壓強(含解析)_第4頁
2024年中考物理分類匯編:壓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題分類一壓強

1、(2004年青海)在火箭與導彈領域,手工制造固體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藥雕刻技

術也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武器裝備的國防實力。首先它對精度的要求極高,又因為固體

燃料極其敏感,靜電、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觸碰到金屬殼等都能導致其燃爆。以徐

立平為代表的“大國工匠”以精湛的火藥雕刻技術讓一件件大國重器華麗綻放。如圖所

示,雕刻火藥時刀刃磨得鋒利是為了()

A.減小壓強B,減小壓力

C.增大壓強D.增大壓力

【答案】C

【解析】

【詳解】雕刻火藥時刀刃磨得鋒利是為了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4年湖南長沙)在下列生產生活的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A.圖釘尖做得很細B.書包背帶做得較寬

C.菜刀磨得很鋒利D.貨車限載保護路面

【答案】AC

【解析】

【詳解】A.圖釘尖做得很細。這是因為在按圖釘時,圖釘對墻面的壓力是一定的,而

圖釘尖做得很細,就減小了圖釘與墻面的受力面積,根據(jù)壓強公式,壓強就會增大,所

以圖釘能更容易地按進墻面。故A符合題意;

B.書包背帶做得較寬。這是為了減小背帶對肩膀的壓強。因為書包的重力(即背帶對

肩膀的壓力)是一定的,而背帶做得較寬,就增大了背帶與肩膀的受力面積,根據(jù)壓強

公式,壓強就會減小,所以背書包時會感覺更舒服。故B不符合題意;

C.菜刀磨得很鋒利。這是為了增大菜刀對食材的壓強。因為在使用菜刀切食材時,菜

刀對食材的壓力是一定的,而菜刀磨得很鋒利,就減小了菜刀與食材的受力面積,根據(jù)

壓強公式,壓強就會增大,所以菜刀能更容易地切開食材。故c符合題意;

D.貨車限載保護路面。這是因為貨車的重力(即對路面的壓力)與所載貨物的質量成

正比,貨車超載就會增大對路面的壓力。而路面的受力面積(即貨車輪胎與路面的接觸

面積)是有限的,根據(jù)壓強公式,壓力增大就會導致壓強增大,從而加速路面的損壞。

所以貨車限載是為了減小對路面的壓強,保護路面。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o

3、(2024年廣東廣州)如圖,把吸盤壓在豎直的玻璃墻上,擠出空氣,它就“吸”在玻璃墻上靜止

A.方向豎直向下B.方向豎直向上

C.大于其所受重力D.小于其所受重力

【答案】B

【解析】

【詳解】吸盤“吸”在玻璃墻上靜止不動,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

意。

故選B

4、(2024年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將同一支壓強計的金屬盒依次放入裝有同種液體的甲、乙、丙

容器中,金屬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觀察到這樣的實驗現(xiàn)象,需要控制

的實驗條件是()

A.同一個人操作B.液體質量相等

C.操作時間相等D.金屬盒面的中心在液體中的深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詳解】將同一支壓強計的金屬盒依次放入裝有同種液體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屬盒

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探究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壓強的關系,所

以金屬盒面的中心在液體中的深度相等。

故選D。

5、(2024年深圳)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這是人類

歷史上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圖是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3D動畫模擬圖。“嫦娥六號”

著落架下方安裝圓盤型“腳”,其目的是()

A.減小壓力B.增大壓力C.減小壓強D.增大壓強

【答案】c

【解析】

【詳解】“嫦娥六號”著落架下方安裝圓盤型“腳”,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

來減小對月球表面壓強。

故選C。

6、(2024年深圳)2024年6月10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劃龍舟是傳統(tǒng)的習俗,弘揚中

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思考樂佳佳同學發(fā)現(xiàn)并行的龍舟不能靠的太近,其中蘊含的原理

跟以下哪個一樣?()

A.用吸管吸飲料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

C.高壓鍋煮飯D.佳佳在騎車時需要帶頭盔

【答案】B

【解析】

【詳解】當兩船靠近時,兩船之間水流速將會變大,而壓強會減小,所以易發(fā)生事故。

A.用吸管吸飲料時,用力吸的作用是排出管內空氣,使吸管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

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吸管,故A不符合題意;

B.地鐵安全線是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設置的,地鐵進站時,若人站在安全線內,

人靠近地鐵一側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人遠離地鐵一側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使人

受到一個向前的壓強差,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故候車時,乘客應站在安全線外,故B符

合題意;

C.高壓鍋煮飯是利用氣壓高水的沸點高的原理,故C不符合題意;

D.佳佳在騎車時需要帶頭盔,如果騎車摔倒,頭盔可以保護頭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4年內蒙古赤峰)下列選項是對圖中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其中簿誤的是()

A.甲圖用吸管吸飲料利用了大氣壓

B.乙圖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利用了連通器原理

C.丙圖側壁開孔的飲料瓶裝上水,越靠下端噴出的水流越急,說明了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圖往B管中吹氣,A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為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

【答案】D

【解析】

【詳解】A.吸管吸飲料時,用力吸時,管內壓強減小,飲料在大氣壓作用下被壓入

嘴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符合了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條件,利用了連通

器原理,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越靠下的小孔噴出的水越急,說明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

意;

D.往B管中吹氣,A管上方的空氣流速增大,壓強減小,A管中的液體在外界大氣壓

的作用下,被壓上來,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8、(黑龍江龍東)下列現(xiàn)象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知識解釋的是()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水杯倒置水沒流出,是因為紙片受到水向下的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強,水

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不會流出,是由于大氣壓引起的,不能用液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

釋,故A不符合題意;

B.吸盤吸附在墻壁上,需要先用力擠壓塑料吸盤,把盤內的空氣擠出,吸盤內的氣體

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吸盤就被外界的大氣壓緊壓在了墻壁上,這是由于大氣壓引起的,

不能用液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故B不符合題意。

C.用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

吸管里,不能用液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

D.飛機的機翼的橫截面形狀通常是上凸下平,當飛機飛行時,氣流會同時流過機翼的

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的氣體流速大壓強小,下表面氣體流速小壓強大,從而形成向

上的升力,應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9、(2024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下列是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對其應用物理知識的解釋正確的是()

A.茶壺的壺嘴和壺身內的水靜止時,水面相平,利用了連通器的特點

B.護士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液時,利用了大氣壓強的作用

C.飛機機翼受到的升力,利用了氣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

D.飛艇可以懸停在空中,利用了飛艇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詳解】A.茶壺壺嘴和壺身上端開口,下端連通,構成了連通器,茶壺的壺嘴和壺

身內的水靜止時,水面相平,故A正確;

B.護士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液時,利用了人對活塞的壓力,與大氣壓無關,故B錯

誤;

C.飛機的機翼是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上凸下平的形狀使得機翼上方的空氣

流速大、壓強小,而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使得飛機受到一個向上的升力作

用,故c錯誤;

D.飛艇懸停在空中時,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D錯誤。

故選Ao

10、(2024年天津)小明對我國一些科技成就進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在“相關內容分析”中存

在埼牛的是()

序號科技成就相關內容分析

①三峽船閘輪船通行時利用了連通器的特點

②“玉兔號”月球車車輪寬大可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

③神舟飛船返回艙它在地面附近減速下降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④國產大飛機C919機翼獲得升力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A.①B.②C.③D.@

【答案】c

【解析】

【詳解】A.三峽船閘是應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實現(xiàn)了上下游船只的正常通航,故

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玉兔號”月球車車輪寬大,通過增大受力面積可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故B正確,

B不符合題意;

C.神舟飛船返回艙它在地面附近減速下降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

減小,故c錯誤,C符合題意;

D.國產大飛機C919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

翼上下表面的壓強差,產生向上的升力,獲得升力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D

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如圖所示,一下半部分為圓柱形的玻璃瓶,

深度為20cm,內封閉有質量為0.30kg的水。將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時,水對玻璃瓶底部的壓強為

900Pa;將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時,水對玻璃瓶蓋的壓強為1400Pao若該玻璃瓶內裝滿密度為

0.8xl()3kg/m3的酒精,則酒精的質量為(

A.0.36kgB.0.40kgC.0.44kgD.0.48kg

【答案】B

【解析】

【詳解】正放時,水柱為標準的圓柱體,根據(jù)此時水對瓶底的壓強為900Pa,根據(jù)。=P水gh

求得水柱高度

900Pa

%=P=9x102m=9cm

103kg/m3x10N/kg

P水g

水的質量為0.3kg,由此可知每0.1kg水占圓柱體部分3cm高度。

將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時,水對玻璃瓶蓋的壓強為1400Pa,根據(jù)。=0kg/?求得水深

P1400Pa

h==0.14m=14cm

2103kg/m3xl0N/kg

。水g

瓶子總高20cm,上方空心部分高度6cm,裝滿水需要0.2kg,由此可知整個瓶子裝滿水

的質量為0.5kg,瓶子的容積

0.5kg

V=—=5xl0-4m3

33

夕水10kg/m

則裝滿酒精質量為

3343

加酒=夕酒V=0.8x10kg/mx5x10-m=0.4kg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2、(2024年河南)如圖,把木板放在海綿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靜止時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

為木板重為G?,水杯底面積為H,木板底面積為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和木板對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對木板的壓強為U

G

D.木板對海綿的壓強為《2

【答案】c

【解析】

【詳解】A.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但二者不是同一個力,

故A錯誤;

B.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和木板對水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B錯

誤;

C.水杯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根據(jù)。=£,水杯對木板的壓強為

G

故C正確;

dl

D.木板對海綿的壓力等于水杯和木板的總重力,根據(jù)。=£,木板對海綿的壓強為

G.+G.

故D錯誤。

故選C。

13、(2024年四川眉山)“五一”假期,小龍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瓦屋山旅游、他們乘坐同一觀光

纜車,在鋼纜的作用下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纜車與鋼纜接頭處固定,其示意圖如圖乙,忽

略空氣阻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纜車的運動狀態(tài)是變化的

B.纜車相對于小龍是運動的

C.纜車外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纜車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詳解】A.纜車在鋼纜的作用下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運動狀態(tài)不變,故A錯

誤;

B.小龍坐在纜車內,纜車與小龍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纜車相對于小龍是靜止的,

故B錯誤;

C.海拔越高,氣壓越低,纜車外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故C錯誤;

D.纜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所受的拉力和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因此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14、(2024年四川眉山)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下圖所示的現(xiàn)象進行討論,其中錯誤的是()

A.甲圖,用吸管喝飲料、瓶里的飲料是被吸上來的

B.乙圖,吹氣時兩紙向中間靠攏,說明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C.丙圖,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設計成U形“反水彎”,利用了連通器原理

D.丁圖,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水再次沸騰,說明液面氣壓減小沸點降低

【答案】A

【解析】

【詳解】A.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

被壓進吸管里,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吹氣時兩紙向中間靠攏,說明中間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設計成U形“反水彎”,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C正確,不符合題

意;

D.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水再次沸騰,說明液面氣壓減小沸點降低,故D正確,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5、(2024年河北)在勞動中應用科學知識。下表所列勞動項目與科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勞動項目科學知識

A移動重物時在下面墊圓木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

B煮沸自來水煮沸可殺菌消毒,降低水的硬度

C用硝酸鉉和水自制冷敷袋硝酸鏤在溶于水的過程中吸收熱量

D自制氣壓計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詳解】A.移動重物時在下面墊圓木,是利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故A不符合

題意;

B.煮沸不僅可以用來殺菌消毒,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B不符合題意;

C.硝酸錢在溶于水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所以用硝酸錢和水自制冷敷袋,故C不符合題

意;

D.自制氣壓計利用的是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6、(2024年云南)如圖是運動員滑冰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滑行時只受重力的作用

B.冰刀做得很薄可以減小對冰面的壓強

C.停止蹬地后不會立即停下是由于他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蹬地后開始滑行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詳解】A.運動員滑行時除了受到重力的作用,還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A

錯誤;

B.冰刀做得很薄,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對冰面的壓強,故B錯

誤;

C.慣性不是力,不能給物體作用,停止蹬地后不會立即停下是因為他具有慣性,故C

錯誤;

D.蹬地后,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開始滑行,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是改變物體

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D正確。

故選D。

17、(2024年重慶B)地質隊獲得了一段地質樣品,由底面積分別為300cm2和240cm2的圓柱體A、

B組成。經測量,A高10cm。為分析樣品的地質結構,將其置于水平放置的傳感器上,沿水平方向

切割如圖甲所示。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I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圓柱體A的密度大小為2.5g/cm3

B.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力為72N

C.當/z=2cm時,圓柱體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為600Pa

D.當/i=2cm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為13:15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圖像乙可知,當h=15cm時,傳感器所受壓強為0,則A、B的總高度為

15cm,則B的高度

%=h—hA=15cm-10cm=5cm

由于A、B底面積分別為300cm2和240cm2,且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變化規(guī)

律是相同的,則把B的底面積轉化為A的底面積時,B的高度相當于A的4cm,由圖

像乙可知,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函數(shù)

p--20000Pa/mxh+3000Pa

當B全部切去時,相當于切去4cm的A,則當B全部切去時,傳感器所受壓強

p=-20000P^/mxh+3000尸a=-20000尸a/mx0.04+3000尸a=2200尸a

根據(jù)“=£4=栗=9可得,A的密度

夕A=上=—220%—=2.2x1()3依/m3=2.2g/cm3

ghA10N/依x0.Im

故A錯誤;

B.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強為3000Pa,A對傳感器的壓力

42

F'=p'SA=3000P?x300xl0-m=90N

故B錯誤;

CD.A的重力

363

GA=mAg=pAgVA=2.2x1()34/mxlON//rgx300x10xl0m=66N

B的重力

GB=G總—GA=90N-66N=24N

當h=2cm時,B切去的重力

-2cm—2cm八一、T

GB切=-—xG=--x24N=9.6N

5cmB5cm

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

"_/F剩5G剩B_GB—G切B_24N-9.6N

=600Pa

p------42

SBSBSB240xWm

當h=2cm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

G剩余=G總一G切真=90N—9.6N=80.4N=13.4

G&-G總—90N—90N—15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18、(2024年四川達州)賽龍舟是中華民族端午節(jié)一項傳統(tǒng)民俗活動,下列關于龍舟比賽過程說法

正確的是()

A.比賽開始前,龍舟靜止在水面上,處于平衡狀態(tài)

B.比賽過程中,使龍舟前進的動力是槳對人的作用力

C.比賽過程中,左右相鄰兩龍舟之間的水,流速變大壓強變大

D.到達終點時,運動員停止劃槳,龍舟的運動狀態(tài)將不再發(fā)生改變

【答案】A

【解析】

【詳解】A.比賽開始前,龍舟漂浮在水面上,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比賽過程中,槳向后劃水,水給槳一個向前的力,推動龍舟前進,所以使龍舟前進

的動力是水對槳的作用力,故B錯誤;

C.比賽過程中,左右相鄰兩龍舟之間的水,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故C錯誤;

D.到達終點時,運動員停止劃槳,龍舟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但龍舟受到水的阻力

作用,速度逐漸減小,所以龍舟的運動狀態(tài)將發(fā)生改變,故D錯誤。

故選Ao

19、(2024年成都)物理與日常生活、工程實踐密切相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為了減小壓強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C.有風吹過,窗簾飄向窗外,是因為窗外大氣壓變大

D.飛機受到升力,是因為機翼上下表面空氣的流速不同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錯誤;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B錯誤;

C.有風吹過,窗簾飄向窗外,是因為窗外空氣流速大,氣壓變小,故C錯誤;

D.飛機受到升力,是因為機翼上凸下平,所以上下表面空氣的流速不同,造成上下表

面受到的壓強不同,故D正確。

故選D。

20、(2024年成都)在“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中,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U形管內液面的高度

差越大,表示探頭所在位置的液體壓強越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B.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結論:在不同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C.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出結論:液體密度越小,壓強越大

D.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結論: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甲、乙兩圖,同種液體,密度相同,探頭所處深度不同,乙圖中,深度較

大,U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較大,說明乙圖中探頭所在位置的液體壓強較大,可得出結

論: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故A正確;

B.甲、丙兩圖,液體不同,密度不同,探頭所處深度不同,沒有控制探頭所處深度相

同,不符合控制變量法要求,因此不能得出在不同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的結論,

故B錯誤;

C.乙、丙兩圖,液體不同,密度不同,探頭所處深度相同,丙圖中,鹽水的密度較大,

U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較大,說明丙圖中探頭所在位置的液體壓強較大,可得出結論:

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故c錯誤;

D.甲、丙兩圖,根據(jù)B選項分析可知,不能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故

D錯誤。

故選Ao

21、(2024年成都)如圖,可以用吸管“吸”取杯中的飲料,下列現(xiàn)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

相同的是()

A.公路旁用隔音墻“吸”收部分噪聲B.大樹通過根從土壤中“吸”取養(yǎng)分

C.化學實驗中用膠頭滴管“吸”取藥液D.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吸”引紙屑

【答案】c

【解析】

【詳解】A.當用吸管吸飲料時,先吸走的是管中的空氣,使管內變?yōu)檎婵?,這時大氣

壓就壓著飲料進入管中,進而進入人的嘴中,公路旁用隔音墻“吸”收部分噪聲是在傳

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大樹通過根從土壤中“吸”取養(yǎng)分是生命運動,與大氣壓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

C.用滴管吸液體,用力捏膠頭,滴管內的氣體被擠出一部分,滴管內壓強小于外界大

氣壓,液體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吸”入管內,是利用大氣壓的,故C符合題意;

D.摩擦過的玻璃棒吸紙屑,這是由于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故D不符合題

意。

故選C。

22、(2024山東臨沂)2024年5月9日,山東省女子手球錦標賽在臨沂奧體公園開賽。關于下圖所

示的手球比賽,分析正確的是()

A.被運動員握在手中的手球只受重力

B.手球被拋出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C.跳起在空中的運動員因受重力而落下

D.走動中的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強比站立時小

【答案】c

【解析】

【詳解】A.被運動員握在手中的手球受重力、摩擦力、壓力作用,故A錯誤;

B.手球被拋出,球在力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

錯誤;

C.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跳起在空中的運動員因受重力而落下,故C正確;

D.走動中的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與站立時相同,走動中的運動員與地面的受力面積較

小,由尸得,走動中的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強比站立時大,故D錯誤。

故選C。

23、(2024山東臨沂)小小卷筆刀,處處皆學問.對下圖所示卷筆刀的分析,正確的是()

,*

I今

A.搖柄的粗糙條紋是為了減小壓力B.底部的橡膠軟墊是為了減小摩擦

C.刀片薄薄的刀刃是為了增大壓強D.透明儲屑倉設在下方與慣性有關

【答案】C

【解析】

【詳解】A.搖柄的粗糙條紋是為了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能改變壓

力大小,故A錯誤;

B.底部的橡膠軟墊是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

故B錯誤;

C.刀片薄薄的刀刃是為了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C正確;

D.透明儲屑倉設在下方與重力有關,削下來的鉛筆屑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故D

錯誤。

故選C。

24、(2024江蘇蘇州)下列現(xiàn)象不熊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A.吹氣時紙條向上

B.用吸管喝水

將硬幣吹進盤中

D.吹氣時乒乓球不掉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吹氣時紙條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產生向

上的壓強差,故紙條會向上飄,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

B.吸管吸飲料時,用力吸時,管內壓強減小,飲料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嘴里,不

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B符合題意;

C.沒有吹氣時,硬幣上方和下方的空氣流速相同,硬幣上方的壓強等于下方的壓強,

硬幣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盤中;吹氣時,硬幣上方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小于下方的

空氣壓強,產生向上的升力,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

D.對著乒乓球的上方吹氣,上方空氣流速增大,壓強變小,下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

產生向上的升力,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5、(2024福建)如圖所示的生產生活實例,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答案】A

【解析】

【詳解】A.吸盤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緊緊壓在墻上,故A符合題意;

B.連通器利用的是液體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重垂線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故C不符合題意;

D.書包帶做的比較寬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6、(2024江蘇鹽城)小明乘車去奶奶家玩,坐在行駛的汽車上,以汽車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是

的;剎車時,人會向前傾,這是由于人具有;車上安全錘的頭部做得很尖,這樣設計的

目的是為了增大。

【答案】①.運動②?慣性③.壓強

【解析】

【詳解】[1]坐在行駛的汽車上,以汽車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與汽車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

變化,所以路邊的樹木是運動的。

⑵當汽車急剎車時,人的下半身隨車停止運動,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

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人會向前傾。

[3]安全錘的頭部做得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27、(2024甘肅白銀)如圖所示,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影響因素”的實驗中,小光選用微小壓強

計和透明圓柱狀的容器,容器中分別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濃鹽水;

(1)實驗中液體壓強大小的變化是通過比較來判斷的,下面列舉的實驗與此研究方法相

同的是(選填"A"、"B”或"C”);

A.在研究磁體周圍的磁場時,引入“磁感線”

B.用木塊被小車撞擊后移動距禺來反映動能的大小

C.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用未點燃的蠟燭乙替代點燃的蠟燭甲的像

(2)比較圖甲、乙、丙三次實驗,說明;小光還比較圖丙、丁兩次實驗得出結論:液體壓強和

液體密度有關,同組小華認為這樣比較得出結論是不正確的,她的理由是;

(3)若要使丙、丁兩圖中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相同,應_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丁容器中探頭在液體中的深度。

【答案】①.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②.B③.在同種液體的內部,同一深度,

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④.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⑤.減小

【解析】

【詳解】(1)[1]⑵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液面

高度差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常稱為轉換法;

A.研究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時,引入磁感線,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用木塊被小車撞擊后移到的距離來反映動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轉換法,故B符合題

意;

C.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用未點燃的蠟燭乙替代點燃的蠟燭甲的像,采用的是等

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3]比較圖甲、乙、丙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液體的深度相同,液體的密度相同,橡皮膜

的方向不同,壓強相等,可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的內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

的壓強相等。

⑷探究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的關系時,要保持液體的深度相同,換用不同的液體做實驗,

丙、丁兩次實驗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故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3)[5]要使丙、丁兩圖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即丙、丁兩圖中液體的壓強相

等,由丙、丁兩圖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可知,丁容器中探頭受到的液體的壓強較大,

由于液體內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所以應減小丁容器中探頭在液體中的深度。

28、(2024福建)木雕是工匠智慧和藝術修為的價值體現(xiàn),鋸木、刨料、風干、雕刻、開棒、組裝、

打磨、油漆,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講究科學的工藝流程。如圖,雕花時,正在挑起木屑的刻刀屬于杠

桿??痰兑ヤh利使用,是為了增大o

【答案】①.費力②.壓強

【解析】

【詳解】[1]正在挑起木屑的刻刀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

[2]刻刀要磨鋒利使用,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

29、(2024江蘇揚州)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兩容器中水的

深度相等,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則PAPB;已知B容器底面積為

50cm2,總重為8N,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a;將壓強計橡皮膜朝下分別放入兩容器的

底部,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分別為八公和△幻,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公公均小于A〃B,該現(xiàn)象

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①.=②.1.6x103③.見解析

【解析】

【詳解】[1]已知,兩容器內都是水,且水的深度相等,貝!|由夕=四丸可知幺=%。

⑵已知B容器和水總重8N,B容器底面積為50cm2,則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3]將壓強計橡皮膜放入水中后,橡皮膜會排開一部分水,水面會上升,由于SA〉原,由

可知,A/;A<A/7B,因此將壓強計橡皮膜放入水中后,A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小于B容器中

水面的高度,由P=Qg無可知,A容器底部壓強小于B容器底部壓強,題中用壓強計U

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表示液體的壓強,高度差越大,壓強越大,故壓強計U形管兩邊

液面的高度差A/ZA均小于A/IBO

30、(2024山東臨沂)春節(jié)期間,小明和父母乘飛機去上海旅游。在飛機上升的過程中,外界大氣

壓強(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飛機飛行過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對于窗外

的機翼是(選填“靜止”或“運動”)的;機翼方(選填"上”或“下”)的空氣流速

快,壓強小,因此獲得了向上的升力。

【答案】①.變?、?靜止③.上

【解析】

【分析】

【詳解】[1]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⑵座位上的小明相對于窗外的機翼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是相對靜止的。

[3]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機翼上方空氣的流速快壓強小,機翼下方空氣的流速

慢壓強大,因此機翼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強差,這樣就使機翼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升力。

31、(2024年四川達州)如圖所示,輕質木桿的。點用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并保持水平,已知

是08長度的4倍,49是AC長度的3倍。在桿的B點用細線豎直懸掛一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

塊甲,該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點左側懸掛一可自由移動的質量為2kg的物塊乙。當乙懸掛在A

點時,甲恰好對地面無壓力,則甲的重力為N;當乙懸掛在C點時,甲對地面的壓強為

【答案】①.60②.2000

【解析】

【詳解】[1]乙物體重力

G乙=mg=2kgxl0N/kg=20N

當乙懸掛在A點時,甲恰好對地面無壓力,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知

G乙xOA=G甲xOB

魚必=20NX3O5=60N

甲OBOB

[2]當乙懸掛在C點時

G乙xOC=綜xOB

GXOC20NX2OB…

5=」7-------=--------------=40N

OBOB

物塊對地面壓力為

F=G「W60N—40N=20N

則物塊對地面的壓強為

?=—=—=------=-----7-=zuuura

Sa2(O.lm)270.01m2

32、(2024年四川瀘州)在學??萍忌鐖F活動中,小趙同學所在的團隊利用3D打印機制作了如圖所

示的飛機模型。飛機模型的機翼設計成上凸下平。試飛時,手將飛機模型向前推出,是力改變了飛機

模型的;飛機模型在空中水平飛行過程中,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較快,壓強較;飛

機模型著地后,能夠沿水平地面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是由于飛機模型具有o

答案:運動狀態(tài);小;慣性

解析:試飛時,手將飛機模型向前推出,手對飛機模型施加了作用力,使它由靜止變?yōu)?/p>

運動,是力改變了飛機模型的運動狀態(tài)。

飛機模型在空中水平飛行過程中,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較快,壓強較小,下方空氣流速

較小、壓強較大,從而形成向上的升力。

飛機模型著地后,能夠沿水平地面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是由于飛機模型具有慣性,

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

33、(2024年四川南充)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將甲、乙沿水平方向

切去高度AA,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與A/z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6xl03kg/m3,乙的

邊長為30cm,下列選項正確的是()(g取10N/kg)

p/xlO3Pa

'甲

hA20

A.乙的密度ZxlCPkg/n?B.未切前,甲的質量為24kg

C,圖中4=10cmD.圖中巴=3xlO3Pa

【答案】AD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未切去時,乙對地面的壓強為6xl()3pa,則乙的密度為

6xl()3pa

33

夕乙二=2xl0kg/m

g%ION/kgx0.3m

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甲切去高度為20cm時,對地面壓強為0,故甲的邊長為20cm,即0.2m,

甲的體積為

^=(0.2m)3=8xl03m3

則未切去時甲的質量為

%=/唳=6xl03kg/m3x8xl0-3m3=48kg

故B錯誤;

C.由圖可知,當切去高度為兒時,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即

屏=/g(幅-4)=昆=只乙g(e-4)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3333

6xl0kg/mxl0N/kgx(0.2m-/7A)=2xl0kg/mxION/kgx(0.3m-hA)

解得%=O15m=15cm,故C錯誤;

D.由c選項分析可知,當切去高度為4時,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

333

PA=晶=-/zA)=6xl0kg/mxl0N/kgx(0.2m-0.15m)=3xl0Pa

故D正確。

故選ADo

34、(2024年四川南充)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前,小明用手指輕壓金屬盒橡皮膜,觀察U形管中兩液面是否出現(xiàn)高度差,若兩液面.

(選填“有”“沒有”)高度差,則說明U形管壓強計存在漏氣問題;

(2)實驗中,小明通過觀察來比較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這里應用的科學方法是;

(3)比較兩圖,可以研究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

【答案】①.沒有②.U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③.轉換法④.乙、丙

【解析】

【詳解】(1)[1]實驗前,要先檢查氣密性,用手指輕壓金屬盒橡皮膜,觀察U形管中

兩液面是否出現(xiàn)高度差,若兩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說明壓強計不漏氣,若兩液面沒有高度

差,則說明U形管壓強計存在漏氣問題。

(2)⑵[3]實驗中,通過觀察U型管內液面的高度差來比較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高度

差越大表示壓強越大,這里應用的科學方法是轉換法。

(3)[4]比較乙、丙兩圖,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壓強不同,可以研究液體壓強

與液體深度的關系。

35、(2024年四川遂寧)夏季汛期來臨,暴雨后洪水流入水庫會導致水位急劇上升,此時需開閘泄

洪避免出現(xiàn)潰壩的危險。亮亮了解到液體壓強是導致潰壩的主要原因,他想利用微小壓強計來探究液

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他根據(jù)水位上漲及河水變得渾濁密度變大的情況作出以下猜想:

A.液體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深度有關

B.液體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密度有關

(1)用微小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邊液面高度差來反映探頭處液體壓強的大小,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

方法是;

A.控制變量法B.模型法C.轉換法

(2)為了驗證猜想A,比較①②兩次實驗操作,初步得出結論: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3)為了驗證猜想B,應比較(選填序號)兩次實驗操作,初步得出結論:深度相同時,

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4)亮亮通過以上探究得出結論: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和液體密度有關,所以大壩應修成

(選填“上窄下寬”、“上寬下窄”)的形狀,我們還應植樹造林來減少水土流失。

【答案】①.C②.增大③.②③④.上窄下寬

【解析】

【詳解】(I)[1]實驗中液體內部壓強不易直接得到,通過u形管內液面高度差反映液

體內部壓強的大小,U形管內兩側液面高度差越大,探頭處液體壓強越大,使用了轉換

法。故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2)⑵①②兩次實驗操作中,液體的密度相同,②中探頭所在的液體深度較深,U形

兩側液面高度差較大,因此②中探頭處液體的壓強較大。因此可初步得出結論:液體的

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3]為了驗證猜想B,即液體壓強大小可能與液體密度有關,應控制探頭所處的液

體深度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因此應比較②③兩次實驗操作。

(4)⑷由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壓強越大,為了使攔

河壩能承受更大的水壓,應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

36、(2024年四川宜賓)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液體壓強跟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緊橡皮膜的探頭、紅墨水等組裝成壓強計,放在空氣中靜止

后,發(fā)現(xiàn)U形管兩邊的液面出現(xiàn)如圖甲所示的情景,接下來正確的調節(jié)方法是(填寫正確

選項前的字母);

A.將U形管右側高出部分的液體倒出

B.向U形管中繼續(xù)盛裝液體

C.取下橡皮管,重新進行安裝

(2)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兩端液面的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的儀器;

(3)通過比較圖中兩個實驗,是為了探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這種實驗研究方

法是法,依據(jù)得出的結論,攔河大壩要做成(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

的形狀;

(4)某次實驗測得壓強計中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為8c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

之差為Pa;(/7紅墨水=1.0*1()3]^/1113,8取101^/]^)

(5)利用如下圖甲的實驗器材進行拓展實驗: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A、B兩部分,隔板底部有一小

圓孔(用C表示),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其形狀會發(fā)生改變。如圖乙,當在A

中盛水,測得深度為12cm,在B中盛某種液體,測得深度為15cm,此時C處橡皮膜形狀剛好不改

變,則B中液體密度夕液=kg/m3o(=1.0xl03kg/m3)

隔板隔板

BAIB[

I

甲乙

【答案】①c②.高度差③.乙、丙④.控制變量⑤.上窄下寬

800⑦.0.8X103

【解析】

【詳解】(1)[1]實驗前,將金屬盒的橡皮管裝在u形管的一側后,如果右側液面高,

左側液面低,說明U形管兩邊液面上方壓強不同,則應將橡皮管取下,重新安裝,使兩

邊液面相平,這樣的話,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故AB不符合題意,

C符合題意。

故選C。

(2)⑵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兩端液面的高度差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大小,U形

管兩側液面高度差越大,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使用了轉換法。

(3)[3][4]為了探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橡皮膜

所處的深度不同,因此需要比較乙、丙兩次實驗,使用了控制變量法。

⑸由乙、丙兩圖可知,同一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為了使攔河壩能承受更大的

水壓,應把攔河壩設計成上窄下寬的形狀。

(4)[6]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之差為

Ay?=pgt\h=lxl03kg/m3xl0N/kgx8xl0_2m=800Pa

(5)[7]C處橡皮膜形狀剛好不改變,則容器兩側壓強相等,故

夕水g〃A=P液gh

猴晉二出嚕一8呷疝

37、(2024年重慶A卷)乘客在高鐵站臺要站在白色安全線內,是因為高鐵列車進站時帶動空氣,

使靠近列車一側的空氣流速變,壓強變,壓強差會給乘客帶來危險。

【答案】①.大②?小

【解析】

【詳解】[1]⑵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高鐵列車進站時靠近列車

的一側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而外側的空氣流速小,壓強較大,會產生一個向列車

方向的壓強差,乘客靠近時會給乘客帶來危險。

38、(2024年重慶B)歷史上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的存在,實驗中兩個半球被拉開

時爆發(fā)出了巨大的響聲,響聲是由半球及空氣_____產生的。

【答案】①大氣壓②.振動

【解析】

【詳解】[1]歷史上,在德國的馬德堡市廣場上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將兩銅制的半球合

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氣,用兩支馬隊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開,從而證實了大氣

壓的存在,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⑵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當兩個半球被拉開時爆發(fā)出了巨大的響聲,這是由半球及

空氣振動產生的。

39、(2024年云南)實驗小組用如圖的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1)為使實驗現(xiàn)象明顯,U形管中的液體選擇的更好(選填“有色”或“無色”);

(2)在圖甲中,固定探頭在水中的深度,多次改變探頭朝向,這是為了探究在同種液體內部的同一

深度,液體向的壓強大小關系;

(3)比較甲、乙兩圖可知,在同種液體內部,深度越大,壓強。比較兩圖可

知,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答案】①.有色②.各個方向③.越大④.乙、丙

【解析】

【詳解】(1)[1]有色液體與周圍環(huán)境間的差異更大,所以選擇有色液體進行實驗時實

驗現(xiàn)象更明顯。

(2)⑵固定探頭在水中的深度,多次改變探頭朝向,探頭受到不同方向的液體壓強,

這是為了探究在同種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關系。

(3)[3]由圖可知,乙中橡皮膜的深度更深,U形管兩側液體高度差更大,說明在同種

液體內部,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4]由圖乙、丙可知,深度相同時,丙中液體密度更大,U形管兩側液體高度差更大,說

明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40、(2024年河北)如圖所示,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

冷水。在_________作用下,鐵桶被壓扁了。這種作用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請舉出一個實例:

【答案】①.大氣壓##大氣壓強②.吸盤

【解析】

【詳解】[1]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之后,水溫度升高變成水蒸氣,充滿

這個鐵桶中,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此時內部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內部壓強減小,

鐵桶在大氣壓(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扁。

⑵生活中運用大氣壓的例子有:吸盤,用吸管喝飲料,鋼筆吸墨水等。

41、(2024年安徽)在高鐵站的站臺上,離站臺邊緣一定距離的地方標有一條安全線(如圖所示),

所有乘客都必須站在安全線以外的區(qū)域候車。這是因為當列車駛過時,列車附近的空氣流速大,壓強

,若越過安全線,即使與列車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非常危險的。

【答案】小

【解析】

【詳解】當列車駛過時帶動空氣流速加快,使人身體前面壓強變小,而身后空氣流速慢

壓強大,當列車駛過時,即使與車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很容易被身后的壓強推入火車道,

因此是非常危險的。

42、(2024年安徽)小亮同學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容器中間用隔板分

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閉一個圓孔,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橡皮膜的形狀發(fā)生改變。

(1)將同種液體倒入容器左右兩邊,右側液面高于左側,觀察到橡皮膜的形狀如圖乙所示。將A、

B兩種不同的液體(PA<PB)分別倒入容器左右兩邊,使左右兩側的液面相平,觀察到橡皮膜的形狀

如圖丙所示。

①由圖乙可初步得出:同種液體中,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②由圖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

(2)若將C、D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倒入容器左右兩邊,倒入液體的深度如圖丁所示,發(fā)現(xiàn)橡皮膜

的形狀幾乎沒有變化。由此可知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