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C/2B/wKhkGWeixemAZfchAAFPvIED1pk871.jpg)
![2025年湘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C/2B/wKhkGWeixemAZfchAAFPvIED1pk8712.jpg)
![2025年湘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C/2B/wKhkGWeixemAZfchAAFPvIED1pk8713.jpg)
![2025年湘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C/2B/wKhkGWeixemAZfchAAFPvIED1pk8714.jpg)
![2025年湘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C/2B/wKhkGWeixemAZfchAAFPvIED1pk87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14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出現(xiàn)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A.人們生活的不平等B.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C.居民的分化D.部分人將公共財產據(jù)為私有2、【題文】司馬遷在《史記》中把陳勝諸侯同列,批評漢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奪百姓財富等許多過失。這反映A.司馬遷史學知識豐富B.《史記》的藝術性相當高C.《史記》的體裁多樣D.司馬遷史德高尚3、唐朝的長安城有非常嚴格的布局,其中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在A.皇城B.宮城C.坊D.市4、春秋戰(zhàn)國時期標志著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是()A.不斷的兼并戰(zhàn)爭B.各國紛紛展開變法C.鐵制工具和牛耕使用的進一步推廣D.都江堰水利樞紐的修建5、我國的一支考古隊在某一遠古人類遺址中發(fā)掘出成堆的稻谷,這一遺址可能在()A.北京周口店B.陜西半坡C.浙江河姆渡D.山東大汶口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6、據(jù)《宋書》記載:“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shù)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毕铝羞x項中,對這一現(xiàn)象起到推動作用的是()A.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B.“蘇湖熟,天下足”C.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D.南方相對和平穩(wěn)定。7、下列哪些是鑒真和玄奘的共同之處()A.都是唐朝的僧人B.都在唐朝對外交往中有重大貢獻C.都為完成自己的使命歷盡艱辛D.都有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8、春秋末期長江下游北上爭霸的國家是()A.齊國B.楚國C.越過D.吳國9、隋朝短暫而繁盛。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A.南北重歸統(tǒng)一B.三次遠征高麗C.開鑿大運河D.修筑長城10、下列主張最能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愛人B.民貴君輕C.兼愛非攻D.以法為教11、關于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運動,正確的評價是()A.是人民推翻奴隸主貴族的運動B.是一次統(tǒng)治階級爭權奪利的斗爭C.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D.各國經(jīng)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漸確立12、春秋末期長江下游北上爭霸的國家是()A.齊國B.楚國C.越過D.吳國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3、下圖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他“精忠報國”的故事世代流傳。他是____,南宋還有一位著名的抗元將領____;曾經(jīng)寫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
14、請根據(jù)下列提示寫出相關內容。
(1)宋朝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______
(2)宋代城市內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是______
(3)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的是______。15、公元前841年,______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西周開始走向衰落。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玄奘,在貞觀年間冒著生命危險西行學經(jīng)求法,孤征沙漠,獨步雪山歷時17年,獨行五萬里在天竺期間,他極力宣揚我國文化。
材料二:唐朝對外主要交通圖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與玄奘相關的重要歷史和佛學典籍是什么?
(3)結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條件是什么?(可從當時的政治局面、社會經(jīng)濟、外交政策以及對外交通等方面考慮)
(4)玄奘作為我國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們學習?17、為加強君主專制,清朝統(tǒng)治者從思想領域嚴格控制知識分子?!ⅰ辉倥d起“文字獄”。18、“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是南宋大將____領導的軍隊的生動寫照。
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8分)19、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一2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20、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是北朝時期的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______(判斷對錯)21、孔子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思想,即“民貴君輕”思想;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zhàn)爭。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4題,共16分)22、仔細觀察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請分別寫出戰(zhàn)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東和最南的諸侯國名稱。(2)根據(jù)上圖及所學知識,指出戰(zhàn)國時期政治上的主要特點。(3)據(jù)史書記載,西周初年有800個諸侯國,春秋初年還剩170多個,戰(zhàn)國初期還有十幾個諸侯國,到公元前221年,實現(xiàn)了“四海統(tǒng)一”。這一歷史現(xiàn)象反映了我國歷史發(fā)展的什么趨勢?23、讀圖分析,回答問題.(1)西漢時期,為開辟“絲綢之路”做出歷史性貢獻的是誰?西漢政府設立了哪一機關,加強中央政府對西域的管轄?(2)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圖中①②兩處的地理名稱.(3)絲綢之路開通后,西漢與西域經(jīng)濟往來頻繁.假如時光倒流,你是一位西漢商人,你會把哪些產品帶往西域?又會把西域哪些產品帶回內地呢?(4)“絲綢之路”的開通有何歷史意義?24、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的什么時期的什么制度?(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諸侯都有哪些權利和義務?材料二:
圖1圖2圖3(3)材料二圖1所示是秦朝開創(chuàng)的什么制度?(4)材料二中的圖2和圖3分別是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什么措施?分別有什么積極作用?25、以下是幾位在中國古代史上在思想文化領域做出過杰出貢獻的著名人物。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韓非子
華佗
祖沖之
蔡倫圖一圖二圖三圖四(1)他們最主要的貢獻分別是在哪一方面?
(2)他們中間,你最佩服或喜歡哪一位?他最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是什么?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20分)26、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員說:“國家取士,進士之科,得人為盛?!辈牧隙禾铺诳匆娦驴七M士們從金殿大門魚貫而出,興奮地說:“天下英雄,入吾豰中矣”材料三:“科第之設,草澤望之起家,簪纓望之繼事”請回答:(1)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是我國古代什么制度?它正式誕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時期?(2分)(2)唐朝皇帝對這一制度采取了哪些完善的措施?(6分)(3)這一制度對當時社會有什么影響?(3分)(4)請你就如何促進今天我國考試制度的改革提一條合理化建議?(2分)27、漢、唐、宋都是我國歷史上對外交往頻繁的朝代,其對外交往的特點也不斷變化,從漢代的以陸路為主到唐朝的海陸并舉,再到宋代以海路為主。對外開放與交流,促進了國家的發(fā)展和強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宋代時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時海外貿易興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設審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頗豐,以至于宋高宗說:“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動以百萬計?!保?)請你為材料一擬一個合適的圖名:(2分),圍繞這幅圖所反映的重大歷史活動有何意義?(3分)(2)材料二中數(shù)字所表示的國家是與唐朝交流比較頻繁的國家,它們分別是哪三個國家?請你任選其中的一個國家,用史實說明中外的友好交往。三個國家分別是:①(1分),②(1分),③(1分)。史實:(3分)(3)材料三反映出外貿所得在宋代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朝時海外貿易興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3點)(3分)28、【題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君臣禮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的外在表現(xiàn)。
材料二:就歷史經(jīng)驗論;任何一制度,絕不能有利而無弊。任何一制度,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樣的演變趨勢?(2分)
(2);“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丞相位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皇帝威脅最大,丞相制是被誰廢除的?(2分)
(3);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三省是哪三???(3分)
(4);元朝為了控制全國廣大地區(qū)首創(chuàng)了什么制度?(2分)
(5);內閣的設置和軍機處“跪受筆錄”分別是哪個皇帝的創(chuàng)制?(4分)
(6)、結合材料二你認為皇帝專權有什么利弊?(2分)29、隋唐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兩宋時期我國古代社會經(jīng)濟尤其是商品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某班以“隋唐宋三朝的社會發(fā)展成就”為主體,開展探究活動?!局贫葎?chuàng)新】材料一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謠》(1)材料一中的唐詩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史上哪種選官制度?這一選官制度開始于何時?其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這一制度的創(chuàng)立有什么重要意義?【海外貿易的發(fā)展】材料二:宋代海上絲綢之路持續(xù)發(fā)展,南宋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2)宋代有哪兩個聞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政府為加強海外貿易管理,在主要港口設立了什么機構?
【經(jīng)濟格局的變化】材料三:《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南宋時期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經(jīng)濟格局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B【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大汶口原始居民史實的識記。依據(jù)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2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第三子目大汶口原始居民中的內容:“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有的隨葬品如陶器、玉器等多達180多件;有些墓葬只有一兩件隨葬品,甚至什么隨葬品也沒有。這種現(xiàn)象說明,隨著生產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可知,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故選B。考點:大汶口原始居民【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通過閱讀材料考查學生學史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題文材料看;司馬遷在寫《史記》過程中,實錄歷史,不藏真隱惡,體現(xiàn)的是秉筆直書的高尚師德,所以選項中D符合題意,故選D。
考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鞏固·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答案】D3、D【分析】本題考查唐朝長安城。結合所學可知,唐都長安不僅是國內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當時國際性大都市,其布局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外郭城分為坊和市,其中坊為百姓的居住區(qū),市分為東市和西市,是長安城繁華的兩大商業(yè)區(qū)。故選D?!窘馕觥緿4、C【分析】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xiàn)鐵農具,到戰(zhàn)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zhàn)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顯著提高,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解析】C5、C【分析】依據(jù)課本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解析】C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6、ACD【分析】略【解析】ACD7、ABCD【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的對外交往。唐玄宗時,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為中日兩國的友好和文化傳播作出重大的貢獻。他6次東渡,終于在754年抵達日本。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貞觀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經(jīng),回到長安。他專心翻譯佛經(jīng),還以親身見聞口述成《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7世紀時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在唐朝對外交往中有重要貢獻。鑒真東渡和玄奘西游都歷盡千辛萬苦,體現(xiàn)了兩人的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所以,鑒真和玄奘的共同之處ABCD。故選ABCD?!窘馕觥緼BCD8、CD【分析】略【解析】CD9、AC【分析】本題考查隋朝的史實。根據(jù)所學知識,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了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滅掉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南北重歸統(tǒng)一。隋朝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fā)展大趨勢。為鞏固隋朝統(tǒng)治,加強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煬帝利用了天然河道和舊有渠道,開通了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的局面。正是這兩項措施使得隋朝“光芒四射”。故選AC。
【解析】AC10、AB【分析】“仁者愛人”孔子的主張;“民貴君輕”孟子主張,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故AB為正確答案;“兼愛,非攻”是墨家思想主張,C排除;“以法為教”為法家思想,D排除.
故選AB.
本題考查了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張.識記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張: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張.【解析】AB11、CD【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爭霸和兼并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了種種的災難.但在戰(zhàn)爭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xiàn)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實現(xiàn)了局部地區(qū)的統(tǒng)一,有利于國家走向統(tǒng)一.在爭霸過程中,許多國家都進行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例如管仲改革,吳起變法等,都使社會生產得到發(fā)展,諸侯國的力量得到增強,使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強,各國經(jīng)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漸確立.
故選CD.
本題考查的是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爭雄的知識點.理解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運動的實質.
本題以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運動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爭雄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CD12、CD【分析】略【解析】CD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3、岳飛文天祥【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對岳飛;文天祥事跡的準確識記。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岳飛“精忠報國”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派兵攻打南宋,南宋滅亡??箲?zhàn)派大臣文天祥繼續(xù)抗元,兵敗被俘,寫下流傳千古的《過零丁洋》,其最后一句就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點評】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岳飛抗金和文天祥抗元。14、略
【分析】(1)宋代重視海外貿易;宋朝政府設市舶司,來管理海外貿易.
(2)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北宋都城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瓦子”.
(3)敦煌莫高窟開鑿于隋唐時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故答案為:
(1)市舶司.
(2)瓦子.
(3)敦煌莫高窟.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史實;知道宋朝政府設市舶司,來管理海外貿易,北宋都城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瓦子”.敦煌莫高窟開鑿于隋唐時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史實,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市舶司;瓦子;敦煌莫高窟15、略
【分析】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橫征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暴虐無道,獨斷專行,引發(fā)了“國人暴動”,周厲王被趕走,西周開始走向衰落.
故答案為:
周厲王.
本題考查國人暴動;知道“國人暴動”使西周開始走向衰落.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夏商周的更替.【解析】周厲王16、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玄奘西游的目的。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譯家。俗名陳袆。貞觀元年,他自長安出發(fā)前往天竺研習佛法,求取佛經(jīng),前后停留19年。玄奘在印度期間,在當時的佛教中心的那爛陀寺向戒賢學習,成為了著名的佛學家,以其在佛學的學識上受人欽佩。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長安。(2)本題主要考查了玄奘的歷史貢獻。貞觀二十年,玄奘將自己的游歷所見所聞寫成了《大唐西域記》,是研究7世紀中亞和南亞各國,特別是研究印度歷史地理的珍貴文獻。玄奘共翻譯佛經(jīng)75部、1335卷,并受命醬《老子》翻譯成梵文,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3)本題主要考查了玄奘西游的有利條件??蓮漠敃r的政治局面、社會經(jīng)濟、外交政策以及對外交通等方面考慮,根據(jù)所學可以得出,政治方面,國家統(tǒng)一安定;社會經(jīng)濟上,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外交政策上,實行寬容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通上,海陸交通發(fā)達。(4)本題主要考查了玄奘的杰出的精神。玄奘對促進中國同印度半島各國的文化交流,對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要學習他的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主動學習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成果的精神等。?【解析】(1)前往天竺研習佛法,取經(jīng)。(2)《大唐西域記》。(3)政治方面:國家統(tǒng)一安定;社會經(jīng)濟: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外交政策:實行寬容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通:海陸交通發(fā)達。(4)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主動學習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成果的精神。17、略
【分析】本題考察了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為加強君主專制,清朝統(tǒng)治者從思想領域嚴格控制知識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再興起“文字獄”。是指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一種冤獄?!窘馕觥俊敬鸢浮靠滴酰赫?,乾隆18、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南宋名將岳飛及其岳家軍。題中材料“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意思是說:即使凍死餓死也不會動老百姓的東西,不搶劫。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南宋名將岳飛帶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zhàn)勇敢。在郾城大戰(zhàn)中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故填岳飛。【解析】岳飛。
四、判斷題(共3題,共18分)19、×【分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但不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了遠古北京人。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北京人的生活年代與地位。20、√【分析】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學家;著有《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業(yè)科學著作,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jīng)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yè)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yè)生產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洱R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為:√。
本題以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為依托;考查《齊民要術》。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國兩晉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解析】√21、×【分析】儒家在戰(zhàn)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無義戰(zhàn)”,籠統(tǒng)地反對一切戰(zhàn)爭。他還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觀念。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了孟子。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張。【解析】×五、識圖題(共4題,共16分)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戰(zhàn)國七雄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歷史知識識記能力。記戰(zhàn)國七雄的地理位置,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圖示法,將齊楚秦燕分別標在東南西北的角落,中間上中下分別標出趙魏韓三國,另外,我們也可以有口訣“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上中下”來記。由此可知,東:齊國;南:楚國。(2)本題考查戰(zhàn)國七雄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圖和知識運用能力。戰(zhàn)國時期政治上的特點有:兼并戰(zhàn)爭頻繁、規(guī)模大、持續(xù)時間長,而且非常殘酷;國家沒有統(tǒng)一,諸侯國混戰(zhàn)割據(jù);為了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各國紛紛實行富國強兵的變法(如秦國的商鞅變法)。(3)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到秦朝歷史的發(fā)展趨勢,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總結概括能力。春秋戰(zhàn)國時的爭霸兼并戰(zhàn)爭頻繁,很多弱小國家在戰(zhàn)爭中被消滅,出現(xiàn)了一些疆域比較大的諸侯國,初步實現(xiàn)了局部統(tǒng)一,并向最終的全國統(tǒng)一發(fā)展。所以反映的趨勢是: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窘馕觥浚?)東:齊國;南:楚國。(2)不斷進行兼并戰(zhàn)爭;處于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各主要諸侯國相繼進行變法等。(3)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等。23、略
【分析】本題考查“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1)本小題考查張騫通西域的相關問題。由所學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先后兩次出使西域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從而開辟了“絲綢之路”。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了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加強中央政府對西域的管轄。(2)本小題考查“絲綢之路”的路線,也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由所學可知,“絲綢之路”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由此可見,圖中①處是長安,②處是河西走廊。
(3)本小題考查“絲綢之路”的商品往來。在“絲綢之路”開通后;漢朝的商人紛紛西行,他們把內地的絲綢;漆器、冶金技術、鑿井技術等帶往西域,又把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黃瓜等帶回內地。
(4)本小題考查“絲綢之路”開通的意義。由所學可知,“絲綢之路”的開辟意義重大。它是我國古代文明向西方傳播的重要渠道,是溝通中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窘馕觥浚?)張騫;西域都護。(2)①長安;②河西走廊(3)帶往西域:絲綢、漆器、冶金技術、鑿井技術等;帶回內地:葡萄、苜蓿、核桃、黃瓜等。(4)“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24、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由圖中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階梯分布可判斷出,該圖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2)本題考查的是分封制中諸侯的權利和義務。分封制規(guī)定,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王室宗親和大臣,讓他們到地方做諸侯,這樣諸侯就有了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諸侯國的權利;同時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調兵。(3)本題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由圖中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縣的階層分布,可判斷出該圖反映的是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以皇帝位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4)本題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圖2“馬”字為中心,反映出秦朝統(tǒng)一文字的措施。作用:文字的統(tǒng)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圖3“圓形方孔錢”為中心,反映出秦朝統(tǒng)一貨幣的措施。作用:有利于國家對經(jīng)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jīng)濟的交流。【解析】(1)西周的分封制。(2)權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諸侯國;義務: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調兵。(3)中央集權制度(4)圖2:統(tǒng)一文字;作用:文字的統(tǒng)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圖3:統(tǒng)一貨幣;作用:有利于國家對經(jīng)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jīng)濟的交流。25、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的相關內容。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歷史發(fā)展的,其學說為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他提出的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和實行法治的主張,為結束諸侯割據(jù),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因此他的貢獻主要在思想方面;華佗是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華佗精心鉆研醫(yī)術不求仕途。他醫(yī)術全面,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行醫(yī)足跡遍及河南、安徽、山東、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y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tài)創(chuàng)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因此他的貢獻主要在醫(yī)學方面;祖沖之是南朝宋、齊時期我國偉大的科學家,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機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中尤其是數(shù)學,我國自古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求出了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間,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準確數(shù)值推算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的人,比歐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綴數(shù)》。因此他的貢獻主要在數(shù)學方面;東漢蔡倫改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wǎng)等造成便于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是我國古代影響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因此他的貢獻主要在造紙術(科學)方面。(2)本題主要考查了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本題為開放性題目,任選一例即可,例如:祖沖之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chuàng)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shù)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shù)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shù)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蔡倫改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wǎng)等造成便于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是我國古代影響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之一等?!窘馕觥浚?)圖一:思想方面;圖二:醫(yī)學方面;圖三:數(shù)學方面;圖四:造紙術(科學)。(2)任選一人,例如:例如:祖沖之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chuàng)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shù)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shù)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shù)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蔡倫改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wǎng)等造成便于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是我國古代影響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之一等。六、綜合題(共4題,共20分)26、略
【分析】試題分析:(1)此問考查的是科舉制的相關史實。屬于基礎題,從材料中的關鍵詞:“國家取士,進士之科”、“新科進士”、“科第之設”等,可判斷出是科舉制度。根據(jù)課本知識科舉制的開創(chuàng)于隋朝。隋文帝改革選拔人才的制度,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核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的科舉制正式誕生。(2)此問考查的是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的發(fā)展。根據(jù)課本所學唐朝時,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擴充國學的規(guī)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進士考舉中的第一名,成為狀元。武則天又提倡提倡科舉,增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并以詩賦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都是用此制度選拔人才。(3)此問考查的是科舉考試的影響。根據(jù)課本知識,科舉制的實行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婆e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也促進文學藝術的發(fā)展。促進了唐詩的繁榮。(4)此問考查的是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議古論今是綜合性問題,答案學生可以分析前面問題,得出結論。從第一問,科舉考試制度的誕生是我國古代選拔人才,考試制度的創(chuàng)新。學生可以得出我國現(xiàn)在考試制度需要創(chuàng)新。從第二問唐朝統(tǒng)治者對科舉考試制度的調整完善,學生可以得出建議:我國現(xiàn)在的考試制度也需要不斷地調整完善,做到與時俱進,符合時代選擇人才的需要。學生的建議合理合法,言之有理即可??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窘馕觥俊敬鸢浮?1)科舉制度。隋煬帝。(2)唐太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擴充國學的規(guī)模;武則天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3)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促進文學藝術的發(fā)展。(4)不斷完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不斷調整創(chuàng)新等(言之有理即可)27、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唐宋文化及對外交往的認識,根據(jù)所學知識解答如下:(1)從材料一圖片反映的信息來看,這是絲綢之路圖,絲綢之路開辟的意義在于促進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加強了漢對西北邊境地帶的管理。(2)解讀材料二圖片結合所學知識與唐朝交流比較頻繁的國家①,②,③分別是天竺,新羅和日本。史實有: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經(jīng)”。②新羅: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到唐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制建政治制度、科舉制,引入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朝鮮音樂傳入中國。③日本:鑒真東渡,傳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到唐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制進行政治改革,參照漢字創(chuàng)日本文字、生活習俗漢化等)。(3)根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宋朝時海外貿易興盛的主要原因有:政治經(jīng)濟中心南移;造船業(yè)發(fā)達;指南針的應用;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阻礙及戰(zhàn)亂??键c:唐宋時期的文化與對外交往【解析】【答案】(1)圖名(2分):絲綢之路(或漢朝對外交通圖)意義(3分):促進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加強了漢朝對邊境地區(qū)的管轄。(2)國家①(1分):天竺,②(1分)新羅,③(1分)日本。史實:(寫出一個國家的即可)(3分)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經(jīng)”。②新羅: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到唐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制建政治制度、科舉制,引入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朝鮮音樂傳入中國。③日本:鑒真東渡,傳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到唐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制進行政治改革,參照漢字創(chuàng)日本文字、生活習俗漢化等)。(3)原因(3分)(至少答出3點)政治經(jīng)濟中心南移;造船業(yè)發(fā)達;指南針的應用;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阻礙及戰(zhàn)亂。28、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
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的準確理解與運用,題干里給我們展示的我國古代君臣禮儀是漢朝時是坐而論道,到了宋朝則是站議時政,清朝時期就成了跪受筆錄了,從坐;站、跪三中姿勢可以得出我國古代君權(或皇帝權力,中央集權)逐漸加強。
第(2)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準確認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時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政治制度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自己的統(tǒng)治,唐朝統(tǒng)治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凍干樹莓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丙烯酸汽車修補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搭口膠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洞推桿練習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印刷機械用氣泵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冷凍灌裝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報紙新聞的文化新聞深度報道分析考核試卷
- 2025-2030年復古風墨水瓶套裝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抗皺緊致面霜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電影放映電源系統(tǒng)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醫(yī)美注射類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2屆“一本、二本臨界生”動員大會(2023.5)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二)課件
- 好書推薦《西游記》共33張幻燈片
- 聚焦:如何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 化工儀表自動化【第四章】自動控制儀表
- 2019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解析
- 運動技能學習原理(2)
- 韓語服裝常用單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