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滬科版必修1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必修1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必修1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必修1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粵教滬科版必修1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滬科版必修1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生物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和發(fā)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生物的呼吸作用C.動物的新陳代謝作用D.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讀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A.D為地球外部圈層,C為生物圈B.地球內部圈層由F、G三部分組成C.E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傳播速度減為03、“拉薩午夜的細雨,淋響了心的鈴鐺”拉薩位于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有關拉薩多夜雨的敘述,正確的是()A.夜晚地面降溫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結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溫層,水汽易凝結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D.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易凝結成雨4、讀下面的某地區(qū)大氣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關于a、b兩地大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壓a地低于b地B.氣溫a地低于b地C.a地空氣受熱下降D.b地空氣冷卻下降5、讀等高線局部圖;圖中陡崖最高處的數值為()

A.500米B.500--550米C.100--200米D.350--400米6、下圖①~④段板塊界線中;板塊邊界類型與其他三處不相同的一段是。

A.①B.②C.③D.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7、分布:世界大洋表層海水鹽度由________向兩側的________和________海域遞減。8、下圖為極地俯視圖;圖中小虛線圓為極圈,大虛線圓為回歸線;弧線ACB為晨昏線,且AC段為晨線;C點為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也是晨昏線與120°E經線的交點。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經度信息,可判斷這是________極點俯視圖。

(2)圖示的日期可能是________。

(3)該日太陽直射點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

(4)該日長沙(28°N)正午太陽高度角為________,C點的晝長為________時。9、某校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在圖甲中①處有一瀑布,這樣寫道:“激流翻滾,驚濤怒吼,其聲方圓十里可聞,其形恰如巨壺倒懸,場面極為壯觀?!弊x圖,完成下列問題。

(1)依據圖中信息;該瀑布形成的地質作用是________。

(2)同學們在①處秋游時;并沒有欣賞到“激流翻滾”的壯觀場面。該瀑布景觀最為壯觀的季節(jié)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秋游時;同學們對圖中②河谷的成因產生了好奇,紛紛發(fā)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種假設,請你將下面的假設補充完整:

假設一:向斜成谷;

假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讀“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箭頭含義分別是:A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2)從數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圖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深秋,我國北方有寒潮活動的地區(qū),農民常用濃煙籠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積凍害,其主要原因是()。。A.濃煙散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溫度B.濃煙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C.濃煙可阻擋冷空氣前進,防止大面積作物凍害D.濃煙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11、讀“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示意圖”;“河流地貌景觀圖”、“羅布泊衛(wèi)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圖中數字所代表的水循環(huán)各環(huán)節(jié)名稱。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圖示水循環(huán)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_________(選擇填空)

A.aB.bC.cD.d

(3)上圖中兩種地貌景觀位于圖27中①處的是_________;②處的是_________。(選擇填空)

羅布泊深處內陸,原為我國第二大咸水湖,1972年干涸。目前該地干燥多風。(4)上圖為1972年美國衛(wèi)星拍攝的羅布泊衛(wèi)星圖片;類似大耳朵結構。形成該結構現象主要是因為_________(單項選擇)

A.風化作用B.風力侵蝕作用C.沉積作用D.構造運動下沉。

干旱氣候區(qū)的湖泊;例如羅布泊,湖水逐漸蒸發(fā),湖水鹽度逐漸增加,最終湖水干涸消失。各種鹽分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為: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

(5)干涸鹽湖中礦藏主要有石鹽(NaCl);天然堿(Na2CO3·NaHCO3·2H2O)、石膏(CaSO4·2H2O)等。為便于開采;試推斷三種礦藏在干涸鹽湖中的分布特點。

由外向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下而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2、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確B.錯誤13、當太陽黑子和耀斑增多時,其發(fā)射的電磁波進入大氣層,產生“磁暴”現象。(_____)A.正確B.錯誤14、石油、煤炭、風能、水能等能源均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_____)A.正確B.錯誤15、太陽外部結構可分為三層,從里向外依次是光球、日冕、色球。(_____)A.正確B.錯誤16、地殼和地幔構成地球巖石圈________。(判斷正誤)A.正確B.錯誤17、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稠密,表明水平氣壓梯度越大,風力越小。(_____)A.正確B.錯誤18、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因其取之不盡、穩(wěn)定、廉價又無污染的特性,己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_____)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分析】

【詳解】

生物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和發(fā)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光合作用,將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D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動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不是有機界、無機界聯系的關鍵,A、B、C錯。2、C【分析】【分析】

該題考查地球的圈層結構。

【詳解】

讀圖可知,A為大氣圈,B為生物圈,C為水圈,D為地殼,E為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F為地幔,G為地核。D、E合為巖石圈。地球外部圈層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A錯;內部圈層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B錯;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四大圈層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C對;橫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減為0,縱波繼續(xù)傳播,D錯。所以選C。3、C【分析】【分析】

【詳解】

題意表明;拉薩位于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夜晚谷地散熱不暢,降溫緩慢,氣溫相對谷地兩側較高,空氣膨脹上升,水汽上升冷卻容易凝結成雨,而白天谷地受熱較少,氣溫較低,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這就是拉薩多夜雨的原理,由此判斷,C敘述正確;如果谷地夜晚地面降溫迅速,則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成云致雨,A敘述錯誤;如果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溫層,則垂直氣流會被抑制,水汽不易凝結成雨,B敘述錯誤;如果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易凝結成雨,則白天多雨,與拉薩多夜雨結論不符,D敘述錯誤。故選C。

【點睛】4、B【分析】圖示是大氣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地面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b地溫度高,近地面是低氣壓;南面遇冷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即圖中a地溫度低,地面是高氣壓。選B正確。5、B【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圖中已知等高線的海拔推算;圖中等高距應為50米,圖中400米;450米、500米三條等高線在陡崖處重合,因此該陡崖最低處應是350~400米,最高處的海拔應為500~550米。由此判斷,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6、D【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處位于非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張裂邊界,屬生長邊界;②處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張裂邊界,屬生長邊界;③處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張裂邊界,屬生長邊界;④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邊界,屬消亡邊界。由此判斷,板塊邊界類型與其他三處不相同的一段是④處,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副熱帶高氣壓帶赤道兩極8、略

【分析】【詳解】

(1)本題考查南北半球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明確自轉方向是解題的關鍵。讀圖,東經度增大的方向與自轉方向一致,即自轉方向為順時針,據此可以判斷出該圖是南半球南極點的俯視圖。

(2)本題考查日照圖的判讀;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掌握二分二至日的相關知識。弧線ACB所表示的晨昏圈與極圈相切,為二至日。AC為晨線,說明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故圖示日期最有可能是6月22日。

(3)本題考查太陽直射位置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掌握太陽直射點相關知識。該日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說明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AC段為晨線,則C點所在的經線為12時,因此太陽直射點的地理位置是(23°26′N,120°E)。

(4)本題考查該日太陽直射北緯23°26′,則長沙的太陽高度角為90°-|28°-23°26′|=85°26′(85.5°);C點位于南極圈,為極夜現象,晝長為0時?!窘馕觥磕?月22日(23°26′N,120°E)85.5°09、略

【分析】(1)依據乙圖中信息;該瀑布下層砂巖被侵蝕,瀑布形成的地質作用是流水侵蝕作用。

(2)同學們在①處秋游時;并沒有欣賞到“激流翻滾”的壯觀場面,因為秋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小。該瀑布景觀最為壯觀的季節(jié)是夏季,原因是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降水集中,水量大。

(3)秋游時,同學們對圖中②河谷的成因產生了好奇,紛紛發(fā)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種假設,河谷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向斜成谷;也可能是背斜頂部受張力,巖層易被侵蝕成谷地;或是斷層陷落形成谷地;還可能是河流侵蝕下切河床形成河谷。【解析】(1)流水侵蝕作用。

(2)夏季____

(3)____頂部受張力,巖層易被侵蝕____地;________________;____河床形成河谷。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圖中A來自大氣層外;為太陽輻射;F來自地面,為地面輻射;I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指向地面,為大氣逆輻射。

(2)讀圖可知;A包括B;C、D三個部分,即太陽輻射(A)進入大氣層后,一小分部通過大氣吸收(B)和散射、反射(C)被削弱后,大部分通過大氣層照射到地面(D),故A>D。I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將地面損失的一部分能量還給地面,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從而對地面起保溫作用。

(3)濃煙的主要成分是水汽和二氧化碳,二者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強,然后通過大氣逆輻射將地面損失的大部分能量還給地面,對地面起保溫作用,從而有效防止大面積凍害,故D正確。【解析】(1)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

(2)大氣的削弱作用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

(3)D11、略

【分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以及水循環(huán)的意義;地質作用。

【詳解】

(1)本題主要考查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讀圖分析可知,a為蒸發(fā),b為水汽輸送;c為降水,d為地表徑流。

(2)水循環(huá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如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所以該題選D。

(3)本題主要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讀圖分析可知,①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區(qū),地勢落差較大,流速較快,下切為主,主要形成“V”形谷,對應甲;②位于河流的入海口,河流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三角洲,對應乙圖。

(4)羅布泊大耳朵結構的形成受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沖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沖擊;溶蝕著原來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huán)狀條帶,故該題選C。

(5)根據材料各種鹽分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為: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所以石鹽(NaCl)、天然堿(Na2CO3·NaHCO3·2H2O)、石膏(CaSO4·2H2O)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天然堿、石膏、石鹽;羅布泊面積逐漸縮小的同時鹽度逐漸增大,溶解度小的物質先析出,所以干涸鹽湖中溶解度小的分布在湖盆的外側和最下側,溶解度大的分布在湖盆的內測和最外側,即由外到內由下到上分布的礦藏的溶解度由小到大,即為:天然堿、石膏、石鹽。

【點睛】

本題第(5)小題用到化學知識,同等性質的溶液情況達到飽和狀態(tài)下溶解度大的含量多,但是當兩種溶質在同一溶液中,恒溫蒸發(fā)溶液時,溶解度小的物質先到達飽和,繼續(xù)蒸發(fā),就會有物質析出。羅布泊的干涸過程溶解度小的先析出分布在湖的最外層和最底部,后析出的分布在湖的最里面和最上面?!窘馕觥浚?)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

(2)D

(3)甲乙。

(4)C

(5)由外向內:天然堿;石膏、石鹽;

由下而上:天然堿、石膏、石鹽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2、×【分析】【分析】

【詳解】

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自轉的周期適中,晝夜更替周期適中,則白天不會升溫過高,夜晚降溫不會過低,使地球表面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