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版高一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98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葉子不掉下來,____了我過去是多么邪惡。(2)但是,在全艦____肅穆的氣氛下,他們很快也不出聲了。(3)有自己的主導文化,才不會在的世界中喪失自我。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因”,沒有文化的強力支撐,就沒有民族的復興。A.啟示莊重琳瑯滿目B.啟事莊嚴琳瑯滿目C.啟示莊嚴五光十色D.啟事莊重五光十色2、將下列語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正確的一項是()
20世紀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詩人見到艾青時,激動地說:“德國有萊茵河,法國有塞納河,埃及有尼羅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頭,就是“大堰河”
②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有大堰河。
③但是;如果我們把擁有半個多世紀創(chuàng)作歷程并在國內外獲得崇高聲譽的艾青的詩歌,比喻為一條巨大的河流的話。
④爾后許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誤解為一條河流。
⑤它的情愫,它的主題,它的美,都可以從這個源頭找到答案。A.②④①⑤③B.④③②①⑤C.②④③①⑤D.③①②④⑤3、選出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A.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月出于東山之上C.徘徊于斗牛之間D.客有吹洞簫者4、下列句中加點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B.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C.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D.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____的一組是()A.稽首/無稽之談模具/模棱兩可摒棄/斂聲屏息B.干練/天干地支差遣/差強人意剽悍/虛無縹緲C.測量/量入為出當權/獨當一面契約/鍥而不舍D.稱贊/稱心如意請?zhí)?俯首帖耳罷黜/相形見絀6、下列加橫線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A.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____。B.這番話真是____,使我頓開茅塞。C.湖北省黃金寺村為迎接上級扶貧檢查,把幾個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規(guī)模效益騙取扶貧資金,其手段之惡劣,令人____。D.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練使用了巴喬,他在世界杯果然____,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隊。7、下列加線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____出去(huō)____吸(sh?n)捫____(shēn)猿____(náo)B.遷____(zhé)輕攏慢____(ni?n)幽____(yàn)____頭(diàn)C.____步(k?i)____刻(lòu)____鈍(n?)____馬(yú)D.____甸(mi?n)____噪(gu?。┪瞋___(qí)追____(zhú)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本自無教____
今義:訓斥古義:____9、成語“無人問津”出自《桃花源記》,文中對應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一秒鐘之內,我們就把槍彈上了膛,而且興奮的程度高于準確:怎樣往一個徒峭的山坡下瞄準,總是不大清楚的。將____改為____11、在《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寂寥的雨巷里,他希望遇到的是“____/____”。(戴望舒《雨巷》)12、老舍在《想北平》中提到的陶然亭與醉翁亭、愛晚亭、湖心亭齊名,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亭名取自____的“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陶然”二字。13、照應所給文句的意思;續(xù)寫一段話。
聽高雅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勵人的斗志,可以撫慰受傷的心靈,你看,____14、碑記,又稱____,原是刻在石碑上,以____、____為內容的一種文體。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瑯琊石刻。從立碑的地點和用途上分,有____;
____、____、____等等。
評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閱讀(共5題,共10分)15、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翻譯下列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16、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也。為郡吏,從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拜騎____。李傕、郭汜之亂長安也,晃說奉,令與天子還洛陽,奉從其計。及到洛陽,韓暹、董承日爭斗,晃說奉令歸____;奉欲從之,后悔。太祖討奉于梁,晃遂歸太祖。從破劉備,又從破顏良,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太祖既圍鄴,破邯鄲,易陽令韓范偽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飛矢城中,為陳成敗。范悔,晃輒降之。既而言于太祖曰:“二袁未破,____則莫不望風。”太祖善之。太祖還鄴,留晃與夏侯淵拒劉備于陽平。備遣陳式等十余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征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jié)。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羽圍仁于樊,又圍將軍呂常于襄陽?;嗡鶎⒍嘈伦?,以難與羽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螕P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____。太祖舉卮酒勸晃,且勞之曰:“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睍r諸軍皆集,太祖案行諸營,士卒咸離陳觀,而晃軍營整齊,將士駐陳不動。太祖嘆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蔽牡奂赐跷?,以晃為右將軍,進封逯鄉(xiāng)侯。及____,進封楊侯。明帝即位,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戶。病篤,遺令斂以時服。性儉約畏慎,將軍常遠____,先為不可勝,然后戰(zhàn),追奔爭利,士不暇食。常嘆曰:“____”終不廣交援。太和元年薨,謚曰壯侯。(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徐晃傳》)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愿公降易陽以示諸誠。(2)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17、題目涉及《過秦論》《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太長,故略。
翻譯下面句子⑴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⑵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18、給下面畫線處斷句;用“/”表示:(3分)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____;君子如響矣。(《荀子·勸學篇》)1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萬歷二十年,擢進士第一,授修撰,累遷少詹事。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極言闕失,不報。明年秋,萬壽節(jié)①,正春獻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國紀,信臣僚,寶賢才,謹財用,恤民命,重邊防。帝不省。王貴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為言。命偕中官往擇地,得吉。中官難以煩費,正春勃然曰:“貴妃誕育元良②,奈何以天下儉之?”奏上,報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貢,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貢物多倭器,絕之,便矣;否,亦宜詔福建撫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钡凼侵?。四十年,進士鄒之麟分校鄉(xiāng)試,私舉子童學賢,為御史馬孟禎等所發(fā)。正春議黜學賢,謫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給事中趙興邦、亓詩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許。____。詩教復劾正春,正春疏辯,益求去。帝雖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尋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養(yǎng)歸。天啟元年,起禮部尚書,協理詹事府事??拐撯栉褐屹t,被旨譙責。明年,御史趙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歸。帝以正春嘗為皇祖講官,特加太子少保,賜敕馳傳,異數也。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節(jié)選自《明史?卷二百十六》)[注]①萬壽節(jié):皇帝誕辰日。②元良:太子的代稱。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B.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C.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D.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2)下列文學有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春秋三傳》是《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的合稱;都是編年體史書,《左傳》是儒家十三經之一,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
B.西漢劉向編寫的《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所記錄的多是東周后期時諸國混戰(zhàn);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
C.鄉(xiāng)試是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考生以舉人身份參加,一般在春天舉行,又叫“春闈”或“禮闈”。
D.《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翁正春忠誠正直;敢于諍諫。日食出現時他極力陳述朝廷的過失,萬壽節(jié)上向皇上提出八點勸告,這些直言均未被采納。
B.翁正春深明國體;建言得當。他認為應該詔令福建撫臣阻止已歸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來朝入貢,這個建議得到皇帝認同。
C.翁正春遭人彈劾;辭官自辯。在處理韓敬科場事件中遭人彈劾而請求去職,皇帝雖安慰留任他,卻不想讓他再擔任官職。
D.翁正春為人正派;不媚權貴。他因為抵觸魏忠賢被朝廷降旨斥責,后又遭趙胤昌借機中傷彈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請回鄉(xiāng)。
(4)把文中畫橫線句和《荊軻刺秦王》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頃之;言官發(fā)韓敬科場事,正春坐敬不謹,敬黨大恨。
②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評卷人得分四、詩歌鑒賞(共3題,共12分)2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
春日雜題。
陸游。
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炊煙出茅屋,碓①聲隔柴門。
樹陰同戲兒;多已長子孫。
安居無暴斂;何以報國恩?
【注】①碓duì;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
(1)請簡要賞析首聯和頷聯寫景的藝術手法。
(2)全詩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21、閱讀《采薇》4、5兩章,完成下列題目(1)“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焙單鲞@四句詩表現的內容及作用的藝術手法。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藝術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結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業(yè)業(yè)”“象弭魚服”等詩句,說說本詩描寫戰(zhàn)爭面的特色:___________。22、酌酒與裴迪①王維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②,朱門先達笑彈冠③。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注】①裴迪:唐代詩人,是王維的好友。②按劍:發(fā)怒時準備把劍的動作。③彈冠:彈去帽子的灰塵,準備做官。全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題,共18分)23、默寫并用紅筆訂正《氓》,拍照上傳。24、“四儀”指入學儀式(7歲)、成長儀式(10歲)、青春儀式(14歲)、____,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yǎng)。評卷人得分六、寫作題(共2題,共18分)2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兩臂伸開;雙腿并攏,頭朝下跳下去,雖然這樣一個跳躍看似簡單,但是大部分的參與者沒法自己完成,十個蹦極者會有五個扒著安全護欄死不松手。所以,每一個蹦極點都會有一個工作人員作為助推手來保證蹦極點的正常運營。
縱身一躍的壯志凌云常常是磨蹭了十分鐘后被助推手一腳踹下去的。
蹦極如此;跳傘如此,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助推者。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26、作文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海蚌對它身旁的同伴說:“我身體里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難受極了。”它的同伴高傲得意的回答道:“贊美天空,贊美大海,我身體里邊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無缺,安然無恙?!边@時正好一只螃蟹經過,它聽到了兩只海蚌的對話,便對那只里外完整無缺的海蚌說道:“是的,你的確完整無缺,安然無恙。但你要知道,讓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顆無與倫比的美麗的珍珠?!币筮x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解析】試題分析:“莊嚴”是莊重嚴肅的意思,比“莊重”更符合當時的氣氛。“安閑”比“安然”更能表現出美國作為這次儀式的主人的悠閑姿態(tài)。“琳瑯滿目”多用來形容工藝美術品等,不合語境。因此選C??键c:本題考查近義詞辨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解析】【答案】C2、C【分析】題干敘述了一位詩人對愛情的高度贊美。
根據句中省略號前面“德國有埃及有尼羅河”可判定②句是最恰當的銜接;然后④緊承②敘述一些人對“大堰河”的誤解,接著根據“但是”“那么”“它這”等連詞或代詞可排定后面三句順序為③①⑤,故答案應為②④③①⑤.
故選C。
本題考查語言銜接與表達連貫的能力;做題時,既要“瞻前”,又要“顧后”。大處著眼;小處探究,重在整體把握,然后逐一擊破。
做排序題時,我們總是先要初步排序,確定相鄰的句子,通過抓住體現句子之間聯系的詞語(如:復指詞語,表示句間邏輯關系的關聯詞,標明主次輕重、時間、總括性的詞,前后呼應的詞語等)將句子按意義分類,將各種表意相近的句子歸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小組。然后再通過小組間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順序)將各小組組合成一個大組,最終確定句子的正確語序。這其間要注意打亂的句子與原有語段上下句之間的近鄰關系,確保話題內容的一致性。當然,我們在做題時根據選項還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從整體上把握語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讀語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順,如果不連貫再進行微調后,最終確定?!窘馕觥緾3、D【分析】解析:
A項;狀語后置句,“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應是“于赤壁之下游”,句子翻譯為: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B項;狀語后置句,應是“月于東山之上出”,句子翻譯為: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
C項;狀語后置句,應是“于斗牛之間徘徊”,句子翻譯為:月亮在斗宿與牛宿之間徘徊;
D項;定語后置句,應是“有吹洞簫客”,句子翻譯為:有一個吹洞簫的客人;
故選:D。
此題是考查文言文中文言句式知識點。平時學習要多積累一些判斷文言文句式的標志性詞語;還要熟悉現代語法,才能判斷詞語的位置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
狀語(介賓短語)后置。
由介詞“于”“以”等構成的介賓短語經常放在動詞謂語或形容詞的后面。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于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后者“于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于”;“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①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于其上”介賓短語作“刻”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應為“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譯:在岳陽樓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試賦。)
②多會于此(狀語后置;“于此”介賓短語作“會”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因為應為“多于此會”。譯:大多在這里聚會。)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狀語后置,應該是“方其以組系燕父子”。方:等到。函:名詞作動詞,用木匣裝。譯“等到他用繩子捆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王君臣的首級”。
④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狀語后置句。夫:發(fā)語詞,不譯。譯“禍患常常是從細微小事逐漸積累起來的,大智大勇的人大多因其所溺愛的人而陷入困境”?!窘馕觥緿4、C【分析】A.共事:古義;一起過日子;今義,在一起工作;
B.懷抱:古義;胸懷抱負;今義,抱在懷里/胸前/心里存著/打算;
C.規(guī)矩:古今含義相同;比喻標準法度;
D.非常:古義;不同尋常;今義,程度副詞,十分,很;
故選C.
本題考查古今異義詞.對古今異義詞的詞義的判定;主要采用如下方法:①因文定義.也就是依據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根據其前后詞語的含義,通過相關或相似聯想擬用某一具體意義,最終通過比較其是否符合事理來確定其準確含義.②代入分析.在判斷古今異義詞時,還可以按照古漢語中以單音詞為主的特點,對單個詞語進行解釋,然后放入語境進行分析.③課文遷移.一般情況下,在中學階段要學近百篇傳世佳作,從中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的一筆重要財富.如果能將從課本中學到的詞語含義進行靈活遷移,就能夠快速地推斷出閱讀材料中詞語的含義.
常見古今異義詞:
橫行: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縱橫馳騁,所向無敵。
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面朝北,指臣服。
殷勤: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戰(zhàn)》)關切;問候。
中國:率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之戰(zhàn)》)指現在中原地區(qū)。
不過: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戰(zhàn)》)不超過【解析】C5、A【分析】A項qǐ/jī;mú/mó;bìng/bǐng;
B項gàn/gān;chāi/ch?。籶iāo;
C項liáng/liàng;dāng;qì/qiè;
D項chēng/chèn;tiě/tiē;chù;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識記漢字的讀音;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題目要求,然后認真分析每個選項,根據題目要求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字音題考核的內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聲字、統(tǒng)讀字、生僻字、方言誤讀七類,命題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找出讀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項,找出讀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組三類。復習時分類整理記憶,以記憶為主,訓練、記憶相結合。此題考核的主要是多音字和形似字,形似字注意記憶,多音字要據義定音?!窘馕觥緼6、B【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對成語的辨析與運用能力。解答此類題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及詞語的意思來辨識,然后做出判斷。“鞭辟入里”: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前往,多含貶義,A句把它用在“藝術愛好者”身上,就犯了“貶詞褒用”的錯誤;“嘆為觀止”形容所看到事物美好到了極點,是褒義詞,C句把其用在弄虛作假、蒙騙上級者身上就犯了“褒詞貶用”的錯誤;“不孚眾望”的意思是不能使眾人信服,而D句卻把它與讀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語“不負眾望”混淆了。故選B?!窘馕觥緽7、A【分析】B“幽咽”應讀“yè”,C“駑馬”應讀“nú”,D“聒噪”應讀“guō”?!窘馕觥俊敬鸢浮緼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教養(yǎng)【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中的古今異義詞,平時要積累常見的實詞的古今異義用法?!氨咀詿o教訓”就是“本來就沒受過什么好的教養(yǎng)”的意思;“教訓”即“教養(yǎng)”意。
【點評】古今異義詞由于其語言流變的情況相當復雜,有詞義的擴大和縮小,有詞義的強化和弱化,有詞義的轉移和詞情的改變,掌握起來有時也就更加困難。但是只要我們緊緊把握命題人重課本,重遷移的命題意圖,繃緊不以今義釋古詞的這根弦。解決這些并不困難。9、南陽劉子冀高尚士也聞之欣然歸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分析】本句要注意“冀”“欣”“津”字的書寫。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切勿賣弄。嚴禁空白??疾榈恼Z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誦的篇章,需要結合上下文準確填寫??疾槟瑢?,立足于“常見”,難寫的、易錯的句子很少,整體難度較低。該類題要提醒考生平時加強背誦,注意難寫字和易錯字的正確書寫。要提醒考生熟記熟背考綱規(guī)定篇目。10、徒陡【分析】本題考查對課文中重點字形的識記。11、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痉治觥恳⒁狻俺钤埂钡膶懛ǎ懊笔侵冈谌藗兊男哪恐姓加型怀龅匚坏钠?,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等。從歷年高考題來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內容基本上詩、詞、文兼顧,立足課內,也涉及少量課外名句。從考查的傾向來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義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平時復習應強化名篇名句的反復誦讀,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12、白居易【分析】文學常識復習從內容上說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國作家的國別)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處;作3.品中的主要人物與性格;4.與課本相關的內容,包括詩文內容、寫作目的。文學常識的復習,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為主,可將眾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現當代、外國三個方面分類整理,再列出表格,將作家姓名(字號)、朝代、作品、出處、作家簡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網絡進去,力求全面。另外復習時可與“詩文背誦默寫”部分結合起來。13、(示例)孔子聽了《韶樂》,三月而不知肉味,他的仁愛思想的形成恐怕與他接觸的這些音樂不無關系;《義勇軍進行曲》使饑寒交迫的人們奮起斗爭,建立了新中國;一曲《化蝶》又使多少失戀的人得到了心靈安慰。【分析】注意音樂給人的影響:“陶冶”“激勵”“撫慰”;抓住這三個詞續(xù)寫三種音樂類型,注意表達。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造句和語言運用能力,需要學生多讀多練。14、碑志敘事記行歌功頌德山川碑宮室碑橋道碑寺廟碑【分析】【分析】碑記;又稱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敘事記行;歌功頌德為內容的一種文體。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瑯琊石刻。從立碑的地點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宮室碑、橋道碑、寺廟碑著稱。
【點評】該題考查學生對相關文學常識的識記、掌握能力。要求學生學習時要準確記憶相關地作家、作品常識以及所涉及到的問題方面的常識。三、文言文閱讀(共5題,共10分)15、略
【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這道題翻譯時要注意:(1)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急”1分,“過”1分,句子通順1分。(2)這個句子中“舍”1分,“東道主”1分,”行李”1分,“共”1分。【解析】①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現在緊急的時候才求您,這是我的過錯啊。②假如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鄭作為秦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使者往來,鄭可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秦也沒有害處。16、略
【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有:(1)定語后置句,“死守”“河北”“定”“降”,句意;(2)“患”“遭”“幸”“何為”,句意?!窘馕觥浚?)沒被攻下的各城都側耳傾聽,今天要是毀滅了易陽,明天各城都拼死堅守,恐怕黃河以北就沒有安定的日子了,希望您招降易陽,向各城示意。(2)古代的人擔心不能遇上賢明的君主,現在我幸運地遇上了,應當用立功效勞,還要我個人的名譽干什么呢?17、略
【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本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翻譯語句要準確翻譯關鍵詞語,如(1)句中,關鍵詞“牖”譯為“以做窗戶”、“氓隸”譯為“種田幫工的農民”、“遷徙”譯為“征發(fā)”。(2)句中關鍵詞“誠”譯為“實在”、“見”譯為“被”、“間”譯為“從小路”?!窘馕觥浚?)然而陳涉(不過)是個以破甕做窗戶,以草繩系門板的貧家子弟,替人種田幫工的農民,又是個被征發(fā)的民夫。(2)我實在怕被大王欺騙從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帶著和氏璧從小路回到趙國了。18、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此處可斷也可不斷)謂之傲/問一而告二/(此處可斷也可不斷)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分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中的斷句。解答時要先回到上下文語境中;心中默譯一遍,翻譯時要關注句中的名詞;動詞、重點虛詞,例如本句中的“也”,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應該斷開的地方,再根據翻譯用斜線斷開。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古時求學的人是為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現在求學的人是為取悅于他人。君子求學問,是為了使自己具有美好的品德;小人求學問,是為了取悅于人。所以說別人沒有問就告訴別人叫做心浮氣躁,別人問了一個方面而回答了兩個方面叫做嘮叨煩雜。心氣浮躁是不對的;嘮叨煩雜是不對的;君子回答請問學業(yè)的人,如聲音之回響,問一答一?!窘馕觥烤又畬W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此處可斷也可不斷)謂之傲/問一而告二/(此處可斷也可不斷)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19、略
【分析】(1)A“百歲”為“母”的謂語;其后沒有賓語,其后斷句,排除B;D;“終日”為狀語,修飾“無狎語”,其后不可斷,排除C.句子翻譯為:當時翁正春已經年過七十,母親百歲,他率領子孫孝敬老母,鄉(xiāng)里人都贊美他。翁正春的風度峻肅,整天沒有輕慢的話,疲倦了從不東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體,眼睛不四處張望,看見他的人無不肅然起敬。
(2)C此為會試內容。鄉(xiāng)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jiān)生、貢生均可參加。通常在八月舉行,又叫“秋試”
(3)C錯在“皇帝雖安慰留任他;卻不想讓他再擔任官職”,對應原文“帝雖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應為“皇帝雖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卻從此不安心自己的職位”;從后文中的“尋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沒有“不想再讓他擔任官職”。
(4)①頃之:不久;發(fā):告發(fā);坐:治罪;不謹:不恭謹。句子翻譯為:不久;言官告發(fā)韓敬在科舉考場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韓敬不恭謹的罪名,韓敬的黨羽很惱恨。
②見:表被動;豈:是否。句子翻譯為:既然這樣;那么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
答案:
(1)A
(2)C
(3)C
(4)①不久;言官告發(fā)韓敬在科舉考場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韓敬不恭謹的罪名,韓敬的黨羽很惱恨。
②既然這樣;那么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
參考譯文: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萬歷二十年(1592),考中進士第一名,授職為修撰,升任少詹事。萬歷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現日蝕,翁正春極力陳述朝廷的過失,皇帝沒有答復。第二年秋天,萬壽節(jié),翁正春提出八點勸告:即清凈君王的心緒,遵循祖制,振奮國家綱紀,信賴臣僚,珍重賢才,節(jié)儉開支,體恤百姓,重視邊防?;实鄄⒉皇∥颉M踬F妃去世,許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諫言?;实勖罨鹿偃ミx擇墓地,選取到了好風水的墓地。宦官卻以此事煩雜費事而責難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憤怒地說:“貴妃生育了太子,為什么讓天下人儉慢對待她?”啟奏皇帝,答復可以。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貢,翁正春稱:“中山王已歸附倭寇,現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貢物大都是倭國的器物,斷絕與其往來比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詔讓福建的地方官約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讓他們到京都朝貢?!被实蹖Υ吮硎举澩Hf歷四十年(1612),進士鄒之麟分管鄉(xiāng)試,對舉人童學賢徇私,被御史馬孟禎等人告發(fā)。翁正春提議廢黜童學賢,貶斥鄒之麟,卻不涉及主考官。給事中趙興邦;亓詩教于是彈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請求辭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發(fā)韓敬在科舉考場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韓敬不恭謹的罪名,韓敬的黨羽很惱恨。亓詩教再次彈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爭辯,更加懇求辭官?;实垭m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卻從此不安心自己的職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負責詹事府,以侍養(yǎng)的名義回鄉(xiāng)。天啟元年(1621),出任禮部尚書,協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務。言論拂逆了魏忠賢,被皇帝下旨責備。第二年,御史趙胤昌迎合魏忠賢而彈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請求辭官回鄉(xiāng)?;实垡驗槲陶涸鴵位首娴闹v官,特意加封他為太子少保,賜與敕令乘驛車馳歸,在這當時可算例外。當時翁正春已經年過七十,母親百歲,他率領子孫孝敬老母,鄉(xiāng)里人都贊美他。翁正春的風度峻肅,整天沒有輕慢的話,疲倦了從不東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體,眼睛不四處張望,看見他的人無不肅然起敬。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掌握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遵循三個步驟。
在應考過程中;不少同學一般都是讀完一遍就去選擇答案,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容有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復核的過程?!窘馕觥緼;C;C四、詩歌鑒賞(共3題,共12分)20、略
【分析】
(1)此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2)此題考查考生評價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如何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
怎樣把握一首詩的主旨?在了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六看:①看題目圈出題眼(某一詞語),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②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③看注釋了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④看意象⑤看體現情感的詞(直接的、間接的)。⑥看體現主旨的關鍵句?!窘馕觥拷馕觯?/p>
(1)詩歌中常用的寫景手法有:正與側相結合;動與靜相結合、視覺與聽覺相結合、虛與實相結合、遠與近相結合和修辭手法等。認真閱讀并分析前兩聯;“野水如棋枰”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看到了炊煙,聽到了舂米的聲音,所寫之景,是由遠到近。這些景物突出了鄉(xiāng)村生活的閑適與寧靜。
(2)解答此題前要通讀全詩;在準確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各聯所寫的內容具體分析,通過對鄉(xiāng)村景物的描寫,表達的是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第三聯是說詩人兒女已長大,可見自己年齡已大,表達了時光易逝的感慨。而尾聯,“何以報國恩”則表達了自己不能殺敵來報君恩的無奈。
答案:
(1)(4分)答:比喻;視聽結合,由遠及近,寫出鄉(xiāng)村生活的閑適與安寧。(每點1分)
(2)(4分)答:對閑適與安寧的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1分);對年華逝去;功業(yè)無成的感慨(1分);對閑居鄉(xiāng)村,不能殺敵報國的無奈。(2分)
譯文:
肆意的春水如棋坪般縱橫交錯;蔓延到各個村落。家家戶戶升起了炊煙,隔著柴門聽到了舂米的聲音。樹陰下同已經長大的兒孫門一同嬉戲。安居在這鄉(xiāng)村,雖沒有橫征暴斂,但何時才能上戰(zhàn)場來殺敵回報君恩呢?
賞析: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這首詩前四句寫景,運用比喻以及視聽結合的手法,由遠及近,寫出鄉(xiāng)村生活的閑適與安寧。這是一種自然生活的美。頸聯,運用白描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活的美,詩人此時正在享受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這對于平常的百姓來說,無疑是最美好的事了,人生如此,夫復可求??墒窃娙藚s想念著國家的安危,自己雖然偏安一隅,沒有橫征暴斂,但是卻想著有朝一日,馳騁沙場,殺敵報恩。整首詩抒發(fā)了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和壯志未酬的悲憤。陸游年輕時就以慷慨報國為己任,把消滅入侵的敵人、收復淪陷的國土當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敵理想屢屢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詩歌,既表現了昂揚的斗志,也傾訴了深沉的悲憤之情。21、略
【分析】(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內容及表現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在整體感知詩意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寫作背景及注釋,結合著具體語句分析作答。回答本題,應先讀懂詩句內容,然后根據詩中所表達的意象進行分析。注意回答手法,一定先要明確手法,然后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最后點明詩人的情感。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么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車乘。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反襯戰(zhàn)爭的激烈。(2)此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題步驟:先明確表達技巧,再結合詩句分析,最后分析表達效果及情感。該句寫駕著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將軍們坐在戰(zhàn)車上,步兵們蔽依車后,戰(zhàn)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魚皮箭袋時時佩在身邊,從側面體現了戰(zhàn)爭的激烈。【解析】(1)內容:由駐防地盛開棠棣之花的環(huán)境,引出將帥所乘的高大兵車。藝術手法:以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反襯戰(zhàn)爭的激烈;設問手法,自問自答,引出描寫對象。(2)本詩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來展現戰(zhàn)爭生活的圖景。詩人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并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zhàn)馬“業(yè)業(yè)”,“骙骙”“翼翼”,寫“象弭”“魚服”,讓人想象到戰(zhàn)爭的慘烈。
22、略
【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詩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就是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生活,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態(tài)度、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對詩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評價,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把握其情感基調,分析其社會意義,評判其社會價值。快速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切入:題目、序言、詩人、意象、形象、典故、詩眼、議論性的句子、注釋。本首詩,“酌酒與君君自寬”表達了借酒消愁之情;“人情翻覆似波瀾”表達了對人情無常、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和激憤;“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表達了不問世事的曠達超凡之情。【解析】①作者為友人倒酒,進行勸慰,其實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②對人情無常、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和激憤。③不問世事的曠達超凡之情。五、其他(共2題,共18分)23、略
【分析】略【解析】略24、略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時政的能力。平時要與時俱進;熟悉時政內容,重點知識要倒背如流。本題按照江蘇省“八禮四儀”的內容填寫即可。
【解析】成人儀式(18歲)六、寫作題(共2題,共18分)25、借他人之力成就自我
我們一直再強調靠自己的雙手開拓世界;推崇以一己之力建功立業(yè),卻忽視了借助他人的力量成就自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币粋€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他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力量追求無限的成功,又怎能取得輝煌?所以智者會借助他人的力量成就自我。
東漢末年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而劉備卻能成為其中的翹楚,爭得一壁江山。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借助別人的才能?!爸T葛亮者,人間之臥龍也?!庇谑?,劉備便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他也正是借助諸葛亮的三把火燒出了蜀漢政權的根基。由此來說,劉備之所以能成就帝王之業(yè),他諳知借他人之力成就自我的道理。
烏江之畔;利劍下落,宏文頓成斷章,噴灑的熱血化為歷史的一聲長嘆。項羽的帝業(yè)粉碎了,但這并不是最可悲的,可悲的是至死他仍無明白敗在何處?!按颂煊鑫?,非戰(zhàn)不利也?!闭娴氖翘煲鲰椨饐??恐怕是他不懂得借助他人之力吧。張良這等人才卻不被項羽重用,憤而離去。范增也最終離他而去。不懂憑借他人之力而孤戰(zhàn)無援又怎能不失敗呢?
中華歷史的竹簡上憑他人之力成就輝煌的不單劉備一人;桓公借管仲之才而雄霸一時;勾踐借范蠡之計而報仇雪恨;劉徹借衛(wèi)青之勇而北卻匈奴。如項羽般不懂借他人之力而失敗的當然也不止千萬。在這千年的歷史上在千萬人的故事背后赫然刻著一行大字:要學會憑借他人之力成就自我。
我們并未處于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也無需爭霸天下,但我們卻不能忽視借助他人之力。在學習中我們要善于借助老師的力量一步步攀登知識的高峰;在工作中,我們要善于借助同行的力量步步走向成功;在生活中我們要善于借助社會的力量營造幸福的時光。
然而;借助他人的力量并不代表依賴他人??涤袨榭抗饩w帝之力變法而中途夭折,孫中山靠軍閥革命而屢遭失敗,這些歷史的悲劇都在警告我們不能過于依賴別人的力量,否則只能迷失自己的方向,失去自我。
所以,是借助他人而不是依賴別人。是借他人之力幫助、輔助自己,所助之力要為我所用?!痉治觥?/p>
本題是材料作文。材料主要講由蹦極引發(fā)的感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新聞事業(yè)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8月量子等離激元算法公平傭金監(jiān)督條款
- 汽車質量控制與管理考核試卷
- 染整廢水處理技術經濟效益分析考核試卷
- 珠寶首飾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考核試卷
- 毛皮服裝生產過程中的生產異常處理考核試卷
- 林木育種技術在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水泵站智能維護系統(tǒng)考核試卷
- 溝通的藝術理論與實踐考核試卷
- 物聯網操作系統(tǒng)與應用考核試卷
- 三級醫(yī)院評審標準(2023年版)實施細則
- 2023年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英語四級仔細閱讀練習與答案解析
- 《產業(yè)基礎創(chuàng)新發(fā)展目錄(2021年版)》(8.5發(fā)布)
- 排水溝土方開挖施工方案
- CAD教程CAD基礎教程自學入門教程課件
-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培訓課件
- 停水停電時的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 電商部運營助理月度績效考核表
- DB61∕T 1230-2019 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設備安裝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人防門
- 第12課送你一個書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