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本試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語言文字應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寥廓(kuò)甄別(zhēn)軟著陸(zháo)出奇制勝(qí)B.編纂(cuàn)袒護(tǎn)抱佛腳(fó)卷帙浩繁(zhì)C.筵席(yán)攫取(jué)并蒂蓮(dì)含糊其辭(hán)D.脅從(xié)媲美(pì)和稀泥(hé)得魚忘筌(quán)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經(jīng)過大動作的反賭掃黑行動,扭曲、丑惡的足壇歪風邪氣被重拳擊破,盤根錯結(jié)的利益交換被連根拔起,中國足球回到健康發(fā)展的軌道。B.何謂精當?就是摒棄假話、大話、空話,倡導真話、實話、新話;摒棄毫無用處的官話、套話、廢話,倡導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真知灼見。C.針對網(wǎng)絡敲榨、有償刪帖現(xiàn)象,互聯(lián)網(wǎng)主管部門啟動專項整治行動,其“清除病灶、純潔隊伍、提高素質(zhì)、承擔責任”的決心不言而喻。D.中國幅圓遼闊,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燦爛的文化古跡、典雅的園林建筑、迷人的自然風景,以及繁華的城市、恬靜的鄉(xiāng)村。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A.契合了整個社會的心態(tài),必然是這部小成本電影走紅的深層次原因,更何況其中還有如何理解名利、如何回歸單純的“心靈主題”。B.當下的詩歌作品輻射出一種明晰的信息,那就是優(yōu)秀的詩人在追求做一個扎根大地的詩人,他們甚至會把故鄉(xiāng)意識視為真理。C.在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臍v史典故中,“精忠報國”“鞠躬盡瘁”“一諾千金”和“負荊請罪”等,都在當下獲得傳承與創(chuàng)新。D.不少舉報案例表明,正是那些舉報人義不容辭的實名舉報,才使得一些“碩鼠”成了“見光死”,在網(wǎng)絡曝光之下丟盔卸甲、身敗名裂。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一些國際權威學者認為,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是人類走出當前人口劇增、資源枯竭、環(huán)境惡化以及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出路。B.和諧的家庭氛圍、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滿陽光的心態(tài),都是促進林書豪健康成長的積極因素,是優(yōu)良環(huán)境與個人努力相協(xié)調(diào)的結(jié)果。C.是否需要恢復五一長假的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它甚至涉及交通、電力、通訊等部門,不是僅憑網(wǎng)上投票就能最后決定的。D.當前的反腐敗斗爭,既有階段性的顯著成效,也面臨著反腐敗與腐敗處于膠著狀態(tài)的壓力,更有不進則退、功虧一簣的風險。5.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要點。(不超過15字)(3分)說到底,公款吃喝之所以會“潛伏”,還是因為見不得陽光。只要把一切公務接待活動都置于公眾的監(jiān)督下,相信再怎樣“潛伏”也會被挖出來。公務接待本身,涉及作為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的公務人員的消費行為,是“自己為自己怎樣花公家的錢立規(guī)矩”,是典型的包含潛在“利益沖突”的問題。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財務支配和使用的預算、審批、審計和約束機制,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讓公務接待中“潛伏”的開支無處藏身,從制度上杜絕公款吃喝。6.依照下面劃線的句子形式,再寫出兩個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人們在關注自己是否衰老時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自己診斷一下:你的鼻子能否嗅得出四季的不同???你的皮膚能否感覺出海灘上沙粒的粗細和清風的徐疾?如果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為自己衰老了。7.針對下面的新聞寫一則評論,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觀點鮮明,語言簡明,不超過80字。(5分)9月22日是中國城市無車日,本屆活動的主題是“綠色交通·城市未來”,旨在鼓勵人們更多關注和選擇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綠色出行方式,并傳遞政府應對資源環(huán)境約束,發(fā)展綠色城市交通的決心?!爸袊咨啤标惞鈽嗽谧约汗咎崆斑^了“員工無車日”,給員工發(fā)放200多輛自行車,并發(fā)騎車補貼,倡導低碳綠色出行。他又親手將自己一部還有3年才報廢的6.0升排氣量的奔馳當場砸毀,說是為了響應“中國城市無車日”的活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孝與廉在中國古代雖有一致與相互支持之處,但它畢竟是屬于處理家庭私人關系與國家政治關系的兩種不同道德,而且其道德主體也是兩種人倫角色即孝子與廉吏,或者說前者是對為人子者的要求,后者是對為人臣或擁有一定公權力的人的要求。在中國古代兩者的統(tǒng)一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為社會是一種家國同構的社會結(jié)構,在漢代實現(xiàn)以孝治天下的國策,孝被全面泛化,當作一切道德的代名詞,似乎有了孝,人就會有一切道德。不可否認,這種思維在中國古代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觀性,這是因為那時確實孝是百善之先之首,人的安身立命,人生責任感均產(chǎn)生于對父母親祖的責任感,因此,人們的行為道德選擇,往往首先考慮到做任何一件事是不是會辱沒祖先,會不會光宗耀祖。按儒家親親、仁民、愛物的推擴倫理思考方式,似乎孝了就能夠做到忠、廉了。孝在中國古代不僅被看作是一切道德之基,而且被看作是中國人的人文性宗教,對祖先與家族的責任感是中國人一切行為選擇的價值基礎。但是,孝與廉畢竟是兩種不同領域的道德,它本身是有差異的,隨著家國一體即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放大的傳統(tǒng)社會結(jié)構的解體,公民社會的形成,隨著傳統(tǒng)文化與孝道影響的衰落,隨著現(xiàn)代社會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日益區(qū)隔,我們更要充分看到孝與廉的差異和不同,在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資源時既要充分肯定但又不要盲目夸大孝文化在加強干部廉政與廉德建設中的作用。以為只要干部能孝其親就必然會廉潔奉公,這種想法是簡單化的,缺乏深入分析的。孝畢竟是“親其親”的私人意識,能否從“親親”推擴出“仁民”、“愛物”這種他人意識、公共意識并不是一個必然的結(jié)果,這只是儒家道德理想主義的期待。在中國古代雖然有豐富的公私之辯的理論,但公與私的客觀疆界卻長期是不清楚的。能孝必廉的思維實際上仍然是這種公私不分思維方式的體現(xiàn)。家國同構,公私不分,裙帶風、枕頭風甚至孝敬父母的意識往往成為某些官員貪腐的思想根源。當然我們也不能反過來說,孝了必貪,我們想說的是,孝了未必就廉,這在現(xiàn)代社會是兩回事。8.下列對“孝與廉”關系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孝與廉屬于不同道德范疇,盡管在中國古代存在一致性和互相支持之處。B.孝與廉是兩種人倫角色即孝子和廉吏,也就是對不同道德主體的不同要求。C.中國古代家國同構的社會結(jié)構是孝與廉兩者的統(tǒng)一性被看重的重要原因。D.孝是百善之先之首,只要孝了就能忠、廉,在中國古代是合理的客觀存在。9.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隨著家國一體社會結(jié)構的解體,孝道影響走向衰落,孝文化也必將失去存在的價值。B.孝與廉是兩種不同領域的道德,彼此有差異,不能盲目夸大孝文化對廉政建設的作用。C.在當今社會,需要充分認識孝與廉的差異和不同,而“能孝必廉”的想法失之簡單化。D.私人意識跟他人意識、公共意識之間不存在必然性,因而孝與廉在現(xiàn)代社會是兩回事。10.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不超過20字)(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鄉(xiāng)關何處(節(jié)選)余秋雨我所離開的是一個非常貧困的村落。貧困到哪家晚飯時孩子不小心打破一個粗瓷碗就會引來父母瘋狂的追打,而左鄰右舍都覺得這種追打理所當然。這兒沒有正兒八經(jīng)坐在桌邊吃飯的習慣,至多在門口泥地上擱一張歪斜的小木幾,家人在那里盛了飯就撥一點菜,托著碗東蹲西站、晃晃悠悠地往嘴里扒,因此孩子打破碗的機會很多。粗黑的手掌在孩子身上疾風暴雨般地掄過,便小心翼翼地撿起碎碗片拼合著,幾天后挑著擔子的補碗師傅來了,花費很長的時間把破碗補好。補過和沒補過的粗瓷碗里很少能夠盛出一碗白米飯,盡管此地盛產(chǎn)稻米。偶爾哪家吃白米飯了,飯鑊里通常還蒸著一碗霉干菜,于是雙重香味在還沒有揭開鑊蓋時已經(jīng)飄灑全村,而這雙重香味直到今天我還認為是一種經(jīng)典搭配。雪白晶瑩的米飯頂戴著一撮烏黑發(fā)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組合也是既沉著又強烈。楊梅收獲的季節(jié)很短,超過一兩天它就會泛水、軟爛,沒法吃了。但它的成熟又來勢洶洶,剎那間從漫山遍野一起涌出的果實都要快速處理掉,殊非易事。在運輸極不方便的當時,村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放開肚子拼命吃。也送幾簍給親戚,但親戚都住得不遠,當?shù)孛孔蕉际a(chǎn)楊梅,贈送也就變成了交換,家家戶戶屋檐下排列著附近不同山梁上采來的一筐筐楊梅,任何人都可以蹲在邊上慢慢吃上幾個時辰,嘟嘟噥噥地評述著今年各座山的脾性,哪座山賭氣了,哪座山在裝傻,就像評述著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到哪里去了?他們都上了山,爬在隨便哪一棵楊梅樹上邊摘邊吃。孩子們爬在樹上摘食梅樹,時間長了,滿嘴會由酸甜變成麻澀。他們從樹上爬下來,腆著脹脹的肚子,呵著失去感覺的嘴唇,向湖邊走去,用湖水漱漱口,再在湖邊上玩一玩。上林湖的水很清,靠岸都是淺灘,梅樹收獲季節(jié)赤腳下水還覺得有點涼,但歡叫兩聲也就下去了。腳下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彎腰撈起來一看,是瓷片和陶片,好像這兒打碎過很多很多器皿。一腳一腳蹚過去,全是。那些瓷片和陶片經(jīng)過湖水多年的蕩滌,邊角的碎口都不扎手了,細細打量,釉面锃亮,厚薄勻整,弧度精巧,比平日在家打碎的粗瓷飯碗不知好到哪里去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難道這里曾安居過許多鐘鳴鼎食的豪富之家?但這兒沒有任何房宅的遺跡,周圍也沒有一條像樣的路,豪富人家的日子怎么過?捧著碎片仰頭回顧,默默的山,呆呆的云,誰也不會回答孩子們,孩子們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然后側(cè)腰低頭,把碎片向水面平甩過去,看它能跳幾下。這個游戲叫做削水片,幾個孩子比賽開了,神秘的碎片在湖面上跳躍奔跑,平靜的上林湖犁開了條條波紋,不一會兒,波紋重歸平靜,碎瓷片、碎陶片和它們所連帶著的秘密全都沉入湖底。我曾隱隱地感覺到,故鄉(xiāng)也許是一個曾經(jīng)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時。碎得如此透徹,像轟然山崩,也像漸然家傾。為了不使后代看到這種痕跡,所有碎片的殘夢都被湖水淹沒,只讓后代捧著幾個補過的粗瓷碗,盛著點白米飯霉干菜木然度日。忽然覺得霉干菜很有歷史文物的風味,不知被多少時日烘曬得由綠變褐、由嫩變干,靠卷曲枯萎來保存一點歲月的沉香。如果讓那些補碗的老漢也到湖邊來,孩子們撈起一堆堆精致的碎瓷片碎陶片請他們補,他們會補出一個什么樣的物件來?一定是碩大無朋又玲瓏剔透的吧?或許會嗡嗡作響或許會寂然無聲?補碗老漢們補完這一物件又會被它所驚嚇,不得不躡手躡腳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倉皇逃離。11.第一段中“一個非常貧困的村落”的“貧困”主要表現(xiàn)在哪兩個方面?(2分)1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點部分的含意。(4分)(1)雪白晶瑩的米飯頂戴著一撮烏黑發(fā)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組合也是既沉著又強烈。(2分)(2)補碗老漢們補完這一物件又會被它所驚嚇,不得不躡手躡腳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倉皇逃離。(2分)13.從構思的角度看,作者寫故鄉(xiāng)的“楊梅”,主要有哪些作用?(4分)14.賞析最后一段文字的表現(xiàn)手法。(4分)15.作者為什么把那些“瓷片和陶片”稱為“神秘的碎片”?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探究。(6分)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濰縣寄舍弟墨第三書[清]鄭燮富貴人家延師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學有成者,多出于附從貧賤之家,而己之子弟不與焉。不數(shù)年間,變富貴為貧賤:有寄人門下者,有餓莩乞丐者?;騼H守厥家,不失溫飽,而目不識丁?;虬僦兄灰嘤邪l(fā)達者,其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鏤心,為世所傳誦。豈非富貴足以愚人,而貧賤足以立志而浚慧乎!我雖微官,吾兒便是富貴子弟,其成其敗,吾已置之不論;但得附從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師傅,待同學,不可不慎。吾兒六歲,年最小,其同學長者當稱為某先生,次亦稱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紙筆墨硯,吾家所有,宜不時散給諸眾同學。每見貧家之子,寡婦之兒,求十數(shù)錢,買川連紙釘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當察其故而無意中與之。至陰雨不能即歸,輒留飯;薄暮,以舊鞋與穿而去。彼父母之愛子,雖無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襪來上學堂,一遭泥濘,復制為難矣。夫擇師為難敬師為要擇師不得不審既擇定矣便當尊之敬之何得復尋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課其子弟。其所延師,不過一方之秀,未必海內(nèi)名流?;虬倒P其非,或明指其誤,為師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盡心;子弟復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學,此最是受病處。不如就師之所長,且訓吾子弟不逮。如必不可從,少待來年,更請他師;而年內(nèi)之禮節(jié)尊崇,必不可廢。又有五言絕句四首,小兒順口好讀,令吾兒且讀且唱,月下坐門檻上,唱與二太太、兩母親、叔叔、嬸娘聽,便好騙果子吃也。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認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獵蚤出。(選自《板橋家書》)【注】濰縣,當時鄭燮供職于此。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此文是鄭燮在官署中給弟弟鄭墨的第三封家書。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富貴人家延師傅教子弟延:聘請B.當察其故而無意中與之察:明白C.薄暮,以舊鞋與穿而去薄暮:傍晚D.子弟復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學藐忽:蔑視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不失溫飽,而目不識丁吾嘗終日而思矣B.為世所傳誦若屬皆且為所虜C.不得直呼其名且行千里,其誰不知D.且訓吾子弟不逮且立石于其墓之門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指出學業(yè)優(yōu)秀者大多出身于貧寒家庭,而富貴子弟能夠發(fā)達的所占比例很小。B.作者認為自己身為官員,兒子的成敗可以丟在一邊不管,最大心愿是兒子的同學學業(yè)有成。C.作者是一位嚴父,對兒子品行要求嚴格,同時他不乏慈愛的一面,還主張對孩子有些獎勵。D.文末所附小詩,內(nèi)容淺顯,適宜兒童誦讀,符合作者表達的觀點,也符合書信的隨意性。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夫擇師為難敬師為要擇師不得不審既擇定矣便當尊之敬之何得復尋其短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①豈非富貴足以愚人,而貧賤足以立志而?;酆酰。?分)②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課其子弟。(3分)(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21-22題。(7分)春游

[宋]王令春城兒女縱春游,醉倚層臺笑上樓。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注】春城,指揚州。北宋時的揚州是繁華熱鬧、歌舞升平的大都會。21.簡要分析對比手法在本詩中的運用。(3分)22.關于詩中“春愁”的具體所指,歷來解讀不一。請談談你對“春愁”的理解。(4分)(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題。(5分)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贝酥^也。(《荀子·王制》)23.成語“”源自這段文字。(1分)24.從這段文字中概括荀子的政治觀并作簡要評析。(4分)(四)古詩文默寫(6分)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1)吾嘗終日而思矣,;吾嘗跂而望矣,。(荀子《勸學》)(2)吾聞之,,。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辭·漁父》)(3)萬里悲秋常作客,。艱難苦恨繁霜鬢,。(杜甫《登高》)(4)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王勃《滕王閣序》)(5),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總是離人淚。(王實甫《長亭送別》)四、作文(60分)2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嘲笑對面太太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會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直到有一天,有個朋友到她家,才發(fā)現(xiàn)不是對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凈。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她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原來,是自己家里的窗戶臟了。根據(jù)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fā)情感,也可以發(fā)表議論。【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不得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套作。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C(A.軟著陸zhuóB.編纂zuǎnD.和稀泥huò)2.B(A.盤根錯結(jié)—盤根錯節(jié)C.敲榨—敲詐D.幅圓—幅員)3.C(A.必然:事理上確定不移。句中應用“或許”。B.輻射: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形狀像車輻。句中應用“透露”。C.耳熟能詳:因常聞而能詳知或詳述。D.義不容辭:道義上不容許推辭。句中應用“義無反顧”)4.D(A.賓語殘缺,“環(huán)境惡化”后應加上“的困境”。B.中途易轍,“是優(yōu)良環(huán)境”前應加上“他的成功”。C.“問題”是“過程”,主謂搭配不當。)5.要從制度上杜絕公款吃喝(或:要讓公款吃喝暴露在“陽光”下)評分標準:共3分。內(nèi)容要點概括準確2分,表達通順1分。6.示例:你的耳朵能否分得出音樂的悲苦/你的眼睛能否辨得出天空中彩虹的濃談和云霞的明暗評分標準:共4分。每句2分,內(nèi)容和句式各1分。內(nèi)容上要照應“感官”,句式結(jié)構分別與前、后句基本相同。7.[示例]支持派:支持陳光標,縱使作秀也漂亮。從砸車行為可以看出陳光標參與公益事業(yè)的熱情;購買員工自行車并發(fā)補貼,行動扎實,為少開車的公益行動的長效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反對派:反對陳光標,倡導綠色出行,更需要保持理性?!暗吞汲鲂小辈豢赡苡薪^對的低碳,把好端端的車子砸掉,有悖低碳;做公益事業(yè),高調(diào)可以,但其行為方法必須理性。中立派:陳光標誤傷了公益的初衷。給員工購置自行車,提倡騎車上班,值得稱道,但砸掉豪車,就讓環(huán)保行動變了味,既有高調(diào)炫富之嫌,又是一種浪費,與“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格格不入。評分標準:共5分。觀點鮮明1分,闡釋有理、邏輯清晰2分,表達簡明通順2分。不足80字,每10字扣1分。8.D(文中用了“似乎”、“一定的合理性”,并不認為這種倫理觀“在中國古代是合理的客觀存在”)9.A(“孝文化也必將失去存在的價值”的推斷缺乏理據(jù))10.在現(xiàn)代社會,能孝必廉的觀點(想法)不夠恰當。評分標準:共3分。意思對2分,表達規(guī)范1分;字數(shù)不符要求扣1分。11.一是經(jīng)濟拮據(jù),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一個粗瓷碗便會遭到“父母的瘋狂的追打”,而且破碗還得補好了再使用;二是糧食匱乏,盡管盛產(chǎn)稻米,但村民只能“偶爾”吃到“白米飯”。評分標準:共2分。每點1分,概括準確且有解釋即可。12.(1)白米飯與霉干菜色澤都是不耀眼的素色,給人“沉著”之感,但是黑白的對比又是如此“強烈”;上好的白米飯相配的卻是霉干菜,反差也很“強烈”,暗示了生活的貧窮。(2)用補碗老漢“躡手躡腳”這一小心翼翼的動作,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他對由“神秘的碎片”組合物件的敬畏,不敢貿(mào)然處置而冒犯神靈,只得讓它重歸湖底的心理。評分標準: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13.一是突出故鄉(xiāng)楊梅雖多,卻沒有經(jīng)濟效益,反成為負擔,照應了前文的“貧困”;二是以此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摘食楊梅”的孩子們,為下文敘寫在湖中發(fā)現(xiàn)“瓷片和陶片”等內(nèi)容做鋪墊。評分標準:共4分。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14.作者運用聯(lián)想、想象(虛擬)、比照(對比)和比喻等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故鄉(xiāng)“曾經(jīng)”的“很成器”和它的“碎得如此透徹”,不留痕跡,同時品味故鄉(xiāng)“霉干菜”的“歷史風味”和“歲月沉香”,也暗示了故鄉(xiāng)的歷史文化不可復原的神秘性。評分標準:共4分。手法2分,答出“聯(lián)想、想象(虛擬)”“比喻”“比照(對比)”中任意一種給1分,答出兩種給2分;表達上的作用和效果2分,意思相近即可。15.①這些碎片“釉面锃亮,厚薄勻整,弧度精巧”,比“在家打碎的粗瓷飯碗”好許多倍,像似“鐘鳴鼎食的豪富之家”的器皿。②這些碎片有些不可思議,“這兒沒有任何房宅的遺跡,周圍也沒有一條像樣的路”,不像是住過“豪富之家”的地方。③孩子們一時找不到“回答”和解釋。④暗示了“故鄉(xiāng)也許是一個曾經(jīng)很成器的地方”,但不知“碎于何時”。評分標準:共6分。答出任意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答出三點給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6.B(察:仔細觀察)17.B(A.而: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連詞,表修飾,地。B.為:介詞,被。C.其:代詞,他的/副詞,難道。D.且:副詞,姑且/連詞,并且)18.B(原文“吾已置之不論”,是說對孩子的成敗,我先放在一邊不談論,不是說不管孩子的成?。?9.夫擇師為難/敬師為要/擇師不得不審/既擇定矣/便當尊之敬之/何得復尋其短評分標準:共3分。每錯斷、漏斷1處扣1分,扣完為止。20.①難道不是富貴足以使人愚笨,貧賤足以使人樹立志向疏通智慧嗎?、谙裎覀冞@些人,一進官場,就不能親自教授自己的孩子讀書。評分標準:①共4分?!坝奕恕薄ⅰ傲⒅尽?、“?;邸薄⒎磫柧涫礁?分。②共3分。“涉”、“宦途”、“課”各1分。21.春游的“熱鬧”與詩人的“孤獨”對比,眾人的“歡樂”與詩人的“春愁”對比,春意之“盛”與落花之“衰”對比,眾人之“醉”與詩人“醒”對比。評分標準:共3分。答出任意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22.(1)惜春、傷春的感慨;(2)留春無術,韶光易逝的悲哀(或:年華如流水逝去的傷感);(3)對北宋中葉表面升平繁華而暗含衰敗的隱憂;(4)知音難覓的感嘆。評分標準:共4分。答出任意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23.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評分標準:共1分。答“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或“載舟覆舟”也對。24.荀子以舟與水的關系比喻君與民的相互依存道理,雖然是為統(tǒng)治階級鞏固統(tǒng)治著想,但他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并提出安民主張,體現(xiàn)出可貴的民本思想,在當時具有較大的進步意義。評分標準:共4分。答出“民本思想”或“民本主義”或“君舟民水觀念”1分;分析1分;辯證評價2分(僅有肯定性評價給1分)。25.(1)不如須臾之所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