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突破新型化學電池高二化學期末專題復習(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_第1頁
專題七-突破新型化學電池高二化學期末專題復習(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_第2頁
專題七-突破新型化學電池高二化學期末專題復習(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_第3頁
專題七-突破新型化學電池高二化學期末專題復習(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_第4頁
專題七-突破新型化學電池高二化學期末專題復習(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七突破新型化學電池(建議用時:45分鐘)1.(2021·福建廈門一中高二月考)科學家報道了一種新型可充電鈉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放電時,X極為負極B.充電時,Na+向Y極遷移C.電極材料中,單位質(zhì)量金屬放出的電能:Na<LiD.放電時,Y極反應式為CaFeO3+Na++e-=CaFeO2.5+0.5Na2O2.(2021·江蘇如皋校級月考)我國科學家研發(fā)了一種水系可逆Zn-CO2電池,將兩組陰離子、陽離子復合膜反向放置分隔兩室電解液,充電、放電時,復合膜層間的H2O解離成H+和OH-,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hǎn)膜是陰離子交換膜,b膜是陽離子交換膜B.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Zn+4OH--2e-=Zn(OH)eq\o\al(2-,4)C.充電時多孔Pd納米片附近pH升高D.充電時Zn與外接直流電源正極相連,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3.(2021·安徽淮南市·高三二模)全固態(tài)鋰電池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高引起大量研究者的興趣。一種以硫化物固體電解質(zhì)的鋰-硫電池的工作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Li和Li2S分別為電池的負極和正極B.電流由電極a經(jīng)導線、鋰電極,Li2S-P2S5固態(tài)電解質(zhì)回到電極aC.電極a的反應為:S8+16e-+16Li+=8Li2SD.硫化物固體電解質(zhì)在空氣中易發(fā)生反應,是實現(xiàn)電池實際應用的挑戰(zhàn)4.(2021·廣東潮州市·高三二模)已知:電流效率=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shù)與消耗負極失去電子總數(shù)之比?,F(xiàn)有兩個電池Ⅰ、Ⅱ,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Ⅰ和Ⅱ的電池反應不同 B.Ⅰ和Ⅱ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不同C.Ⅰ的電流效率低于Ⅱ的電流效率 D.放電一段時間后,Ⅰ、Ⅱ中都只含1種溶質(zhì)5.(2020·陜西榆林市·高三三模)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鋰離子電池開發(fā)的三位科學家,一種高能LiFePO4電池多應用于公共交通,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電池中間是聚合物的隔膜,其主要作用是在反應過程中只讓Li+通過,原理如下:(1-x)LiFePO4+xFePO4+LixCnLiFePO4+nC。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放電時,Li+向正極移動B.放電時,電子由負極→用電器→正極C.充電時,陰極反應為xLi++nC+xe-=LixCnD.充電時,當溶液中通過1mole-時,陽極質(zhì)量減小7g6.(2020·四川成都市·高三三模)有機一無機活性材料的液流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其負極反應為Zn-2e-+4NH3·H2O=Zn(NH3)42++4H2O,以LiPF6為電解質(zhì),工作示意圖如圖。電池放電過程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電子從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B.已知正極發(fā)生反應:+e-→,此過程為還原反應C.負極附近溶液pH會降低D.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Li+自左向右移動7.(2020·四川廣元市·廣元中學高三月考)如圖是一種新型燃料電池,O2-可在高溫條件下在固體氧化物電解質(zhì)中自由移動,電極上產(chǎn)生的均為無毒無害的物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極甲為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B.電池內(nèi)的O2-由電極甲移向電極乙C.電池總反應為N2H4+O2=N2+2H2OD.當甲電極上有32gN2H4消耗時,乙電極上有22.4LO2參與反應8.(2021·平城區(qū)校級期中)國內(nèi)某科技研究小組首次提出一種新型的Li+電池體系,該體系正極采用含有I-、Li+的水溶液,負極采用固體有機聚合物,電解質(zhì)溶液為LiNO3溶液,聚合物離子交換膜作為隔膜將液態(tài)正極和固態(tài)負極分隔開(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已知Ieq\o\al(-,3)在水溶液中為黃色,則下列有關(guān)判斷不正確的是()甲乙A.圖甲是電池充電工作原理圖,圖乙是原電池原理圖B.放電時,Li+從右向左通過聚合物離子交換膜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D.充電時,陽極液態(tài)電解質(zhì)溶液的顏色變深9.(2021·廣西南寧月考)以完全非碳的Pd包覆納米多孔金(NPG@Pd)為一體化催化劑的可再充Al-CO2電池示意圖如圖所示,其正極采用純CO2作為活性材料,放電時生成碳酸鋁和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放電時,鋁箔失去電子生成Al3+,Al3+移向正極B.放電時,電流由正極經(jīng)負載、鋁箱、電解質(zhì),回到NPG@Pd電極C.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2Al2(CO3)3+3C-12e-=4Al3++9CO2↑D.電池放電和充電時的總反應式為2Al+6CO2Al(C2O4)310.(2021·浙江寧波市·高三二模)可充電水系電池用鋅和催化劑材料作兩極,電池工作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其中雙極膜是由陽膜和陰膜制成的復合膜,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雙極膜復合層間的電離出的和可以分別通過膜移向兩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放電時,電極a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B.放電時,b極的電極反應為:C.充電時,若電路中通過,則有轉(zhuǎn)化為D.充電時,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在陰極放電,陰極區(qū)溶液增大11.(2020·全國卷Ⅲ)一種高性能的堿性硼化釩(VB2)-空氣電池如圖所示,其中在VB2電極發(fā)生反應:VB2+16OH--11e-=VOeq\o\al(3-,4)+2B(OH)eq\o\al(-,4)+4H2O。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負載通過0.04mol電子時,有0.224L(標準狀況)O2參與反應B.正極區(qū)溶液的pH降低,負極區(qū)溶液的pH升高C.電池總反應為4VB2+11O2+20OH-+6H2O=8B(OH)eq\o\al(-,4)+4VOeq\o\al(3-,4)D.電流由復合碳電極經(jīng)負載、VB2電極、KOH溶液回到復合碳電極12.(2020·山東等級考)微生物脫鹽電池是一種高效、經(jīng)濟的能源裝置,利用微生物處理有機廢水獲得電能,同時可實現(xiàn)海水淡化。現(xiàn)以NaCl溶液模擬海水,采用惰性電極,用下圖裝置處理有機廢水(以含CH3COO-的溶液為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負極反應為CH3COO-+2H2O-8e-=2CO2↑+7H+B.隔膜1為陽離子交換膜,隔膜2為陰離子交換膜C.當電路中轉(zhuǎn)移1mol電子時,模擬海水理論上除鹽58.5gD.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正、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13.近年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gòu)想??茖W家研究了其它轉(zhuǎn)化溫室氣體的方法,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可以將轉(zhuǎn)化為氣體燃料CO,該裝置工作時,N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若反應開始前交換膜兩側(cè)溶液質(zhì)量相同,反應產(chǎn)生lmol氧氣時,膜兩側(cè)溶液質(zhì)量差為______g。14.(2021·江西南昌高三摸底)為驗證反應Fe3++AgFe2++Ag+,利用如圖電池裝置進行實驗。(1)由Fe2(SO4)3固體配制500mL0.1mol·L-1Fe2(SO4)3溶液,需要的儀器有膠頭滴管、量筒、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填寫名稱);在燒杯中溶解固體時,先加入一定體積的稀溶液,攪拌后再加入一定體積的水。(2)電流表顯示電流由銀電極流向石墨電極??芍?,鹽橋中的陽離子進入電極溶液中。(3)根據(jù)(2)實驗結(jié)果,可知石墨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