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11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11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11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11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11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分層作業(yè)(十一)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建議用時:35分鐘)一、選擇題1.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凝合力,這種凝合力是幾千年來不斷積淀的結果。在秦朝對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作出的貢獻中最重要的是()A.開拓了溝通南北經(jīng)濟溝通的水陸通道B.設典客、典屬國等管理民族事務C.注意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限制與管理D焚書坑儒,加強思想限制B[A、C兩項僅有利于對地方的限制,D項強調(diào)對思想的鉗制,只有B項政策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統(tǒng)一。]2.漢朝為加強對今日新疆地區(qū)的軍政管轄,在當?shù)卦O置()A.酒泉郡 B.征西將軍C.西域都護府 D.伊犁將軍C[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東漢又重新設置。]3.漢武帝時,細君公主居烏孫作詩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下列不能從詩中獲得的信息是()A.細君公主遠嫁烏孫政治聯(lián)姻B.細君公主的生活習慣與從前不同C.細君公主遠嫁異國促進了兩國的經(jīng)濟往來D.反映了當時西域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C[“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反映了政治聯(lián)姻,“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反映了細君公主生活習慣的變更,同時也反映了西域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但材料中并沒有提到兩國經(jīng)濟往來的狀況,故選C項,符合題意。]4.我國古代各民族間的長期友好交往是主流,但民族間也斗爭不斷。下列對兩漢與匈奴斗爭的表述,正確的是()A.兩漢政府反對匈奴南下掠奪是反侵略的斗爭B.兩漢政府反擊匈奴保持邊疆平安是正義之舉C.是兩漢政府和匈奴爭奪對西域限制權的斗爭D.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與中原政權爭奪統(tǒng)治權的斗爭B[古代民族間的斗爭沒有侵略與反侵略之分,只有正義與非正義、進步與倒退之分。當時,少數(shù)民族政權還無力與中原政權爭奪統(tǒng)治權,也不是爭奪西域的限制權。]5.西漢時期,中國與西亞、歐洲的通商關系能夠發(fā)展起來的主要緣由是()A.西漢絲織業(yè)的發(fā)展B.張騫溝通了與西域的聯(lián)系C.西域都護的設置D.甘英到達了波斯灣B[因為中國與歐洲的通商往來是以西域為橋梁的,因此,張騫出訪西域起了關鍵性的作用。]6.下列關于漢武帝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從廣東沿海港口動身B.最遠抵達波斯灣C.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聯(lián)系D.從水路溝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聯(lián)系B[漢朝的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唐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到達波斯灣。]7.公元630年,唐太宗召開特地會議,探討對東突厥降眾的處置問題。會議氣氛熱情,文武大臣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最終唐太宗接受了中書令溫彥博的“全其部落,順其土俗”的看法。唐統(tǒng)治者這一反前代“貴中華,賤夷狄”的做法,而“撫九族以仁”的政策,說明白當時()A.統(tǒng)治者放棄了對邊疆用兵B.統(tǒng)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較開明C.各族之間關系始終特別和諧D.統(tǒng)治者冊封各族首領鞏固邊防B[材料中唐太宗放棄“貴中華,賤夷狄”的思想,實行“撫九族以仁”的政策,表明民族政策是比較開明的,故B項正確。]8.唐玄宗派使者出訪新羅時說:“新羅號為君子國,頗知書禮,有類中華。以卿學術,善以講論,故選使充此?!边@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新羅文化特別發(fā)達B.新羅國與唐朝關系親密C.中國文化對新羅影響大D.新羅已經(jīng)學會了印刷術D[從題干所給材料看不出新羅已經(jīng)學會印刷術。]9.“史實”“史論”“史識”是構成史學的三大要素?!笆穼崱奔礆v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務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分析大量的史實,然后得出科學的結論。下列對“遼、宋、西夏、金等政權的并立”敘述屬于“史識”的是()A.公元916年,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B.岳飛是中國古代的民族英雄C.該時期和平溝通是民族交往的主流D.北宋先后與遼、西夏、金政權并立過B[“史識”就是對歷史現(xiàn)象或者事物的相識,故B項正確。]10.“終明之世,邊防甚垂,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nèi)f里,分地防衛(wèi)?!辈牧纤傅姆佬l(wèi)對象是()A.匈奴 B.倭寇C.蒙古 D.女真族C[依據(jù)材料中的信息“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nèi)f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萬里長城。明朝修繕萬里長城的目的是防止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據(jù)此可知C項符合題意。]11.在新疆吐魯番等地發(fā)覺一些帶有中亞、西亞流行圖案的絲織品;中國清代生產(chǎn)的琺瑯瓷器中描繪了圣母像。這說明()A.中國古代各民族聯(lián)系親密B.中國古代開明的對外政策C.適應了對外貿(mào)易的要求D.手工業(yè)技術精湛C[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國應國外客戶要求,加工出口手工業(yè)品的狀況。中亞、西亞流行的圖案以及圣母像都不是針對本國市場,而是針對出口制造的,故選C項。]12.古代中原王朝對周邊少數(shù)民族實行羈縻政策,即用軍事和政治手段限制,以經(jīng)濟物質(zhì)利益撫慰。道光、同治、咸豐三朝,“羈縻”一詞充斥在君臣有關中外關系的上諭和奏折中;光緒以后,這個詞不多見了,庚子之后更為罕聞。這一變更表明()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近代外交觀念漸漸確立C.列強完全限制清政府D.近代民主國家意識覺醒B[對少數(shù)民族實行的羈縻政策,事實上反映了天朝上國的思想,是中原文化文明對周邊文化優(yōu)越性的表現(xiàn),近代這一詞語漸漸消逝,主要反映的是中國天朝上國的外交思想觀念漸漸的變更,并不是外交殖民地化的體現(xiàn),A項錯誤;“羈縻”一詞的漸漸消逝,反映了由古代天朝上國的外交思想轉化為近代外交思想,B項正確;材料看不出列強完全限制了清政府和民主的特征,C、D兩項均錯誤。]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唐太宗說:“昔人謂御戎無上策,聯(lián)今治安中國,而四夷自服,豈非上策乎?”又說:“漢武帝窮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豈如今綏之以德,使窮發(fā)之地盡為編戶乎?”(1)唐太宗的這些言論所述的中心問題是什么?(2)依據(jù)上述言論指出唐太宗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并列舉史實說明唐太宗是如何實施這一政策的。(3)你認為唐太宗對漢武帝的評價正確嗎?請用史實進行說明。[答案](1)如何處理少數(shù)民族問題。(2)基本政策:“治安中國”,只要中原封建王朝強大,少數(shù)民族就會憧憬,聽從中心政府領導;“綏之以德”,與少數(shù)民族交往要以德服人。實行開明政策史實:吸取隋亡教訓,唐太宗納諫用賢,調(diào)整統(tǒng)治政策,統(tǒng)治期間政治清明,經(jīng)濟旺盛,國力漸漸強盛,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的局面。周邊少數(shù)民族憧憬,情愿接受唐政府領導。唐太宗在戰(zhàn)勝東突厥以后,在其舊地建都督府,“全其部落,順其風俗”;設安西都護府,由西突厥貴族擔當長官;派文成公主入吐蕃與松贊干布成親,加強了漢藏關系。(3)不完全正確。說明:漢武帝對匈奴用兵,的確耗費了大量國家財力,但反擊匈奴是正義之舉,此舉使西漢北部邊疆得到安定,愛護了中原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頻繁往來于亞歐之間。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朝,其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受到唐政府敬重?!瞥瘯r,造紙等技術通過大食傳到西方,唐也從天竺學會了熬糖法等先進技術?!吨袊糯方虒W參考用書》材料二……1683年臺灣鄭氏降清,次年七月,康熙帝曾確定廢止海禁,開海貿(mào)易?!c西方國家的海上貿(mào)易也漸漸發(fā)展起來?!?但)康熙帝又在1716年實行禁海,對海外貿(mào)易規(guī)定禁條,嚴加限制?!瓕嵭泻=?,海上一片荒蕪?!瓘V東普寧縣藍鼎元著《論南洋事宜書》,論逑閩廣形勢說:“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于耕,望海謀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閩廣家給人足。游手無賴亦為欲富所驅,盡入番島,鮮有在家饑寒竊劫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貨不通,民生日蹙……今禁南海,百害無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貧,貧者困。驅工商為游手,驅游手為盜賊耳?!薄堂辣氲戎吨袊ㄊ贰凡牧先凉h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原委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念,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jīng)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仿佛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躲避,抖成一團,又必想一篇道理來掩飾?!斞浮犊寸R有感》(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對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大影響?材料二指出清朝實行了怎樣的政策?對我國歷史發(fā)展有什么不利影響?(2)結合材料三魯迅的話,說一說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變更和你的相識。[答案](1)唐朝政策:對外開放(或兼收并蓄)。影響:這種政策促進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