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科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滬科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滬科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滬科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滬科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62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幾千萬年前,稱霸全球的恐龍突然滅絕,一種學說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另一種學說認為,是地球的氣候劇變所致。究竟是什么要素的變化使得恐龍生存的環(huán)境惡化的?最準確的說法是()A.氣候變化B.植被變化C.分解作用D.各要素都發(fā)生了變化2、地震發(fā)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在這12秒中人們可以決定是躲是逃。據此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A.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B.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C.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差異D.建筑物的抗震系數3、“雙十一”期間,天津的陳先生從網上選購了一批花卉,為了能讓花卉順利越冬,他專門建了一個小型陽光房(左圖)。右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建陽光房可以()

A.增強①B.減弱②C.增強③D.增強④4、地球自轉一周的真正周期和地球晝夜交替的周期()A.都是24小時B.都是23小時56分4秒C.分別是24小時和23小時56分4秒D.分別是23小時56分4秒和24小時5、如圖1—4南極上空俯視圖;四個平行箭頭中指向東方的是。

A.①B.②C.③D.④6、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題。

如圖所示,甲、乙、丙、丁為地球繞日公轉軌道的四等分點,地球從甲處開始繞日公轉一周,途中用時最少的是A.甲-乙段B.乙-丙段C.丙-丁段D.?。锥?、關于地球自轉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是繞地軸做旋轉運動的,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B.從北極上空觀察,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從南極上空觀察,地球自東向西自轉C.地球自轉一周360°,所需要的時間為23時56分4秒,叫做1個太陽日D.在地球上不同緯度的任何地點,自轉角速度相同,自轉線速度不相同8、巴西高原上樹木落葉、草類枯黃之時,地中海沿岸地區(qū)正值A.溫和多雨的冬季B.寒冷干燥的冬季C.高溫多雨的夏季D.炎熱干燥的夏季9、下列最符合大城市中心與郊區(qū)高空等壓面示意圖的是()

A.①B.②C.③D.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讀“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箭頭含義分別是:A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2)從數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圖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深秋,我國北方有寒潮活動的地區(qū),農民常用濃煙籠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積凍害,其主要原因是()。。A.濃煙散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溫度B.濃煙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C.濃煙可阻擋冷空氣前進,防止大面積作物凍害D.濃煙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11、概念:對地理數據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輸出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12、特點:探測________、獲取信息________、周期短、________大、受________條件限制少。13、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將以下選項分布填入表中;以完成關于不同地質年代的地球環(huán)境和生命現象的描述(無代表現象則不填)

①哺乳動物②喜馬拉雅山脈形成③無脊椎動物④聯合古陸解體⑤兩棲動物。

⑥蕨類植物⑦爬行動物⑧被子植物⑨聯合古陸形成⑩裸子植物。

。代。

紀。

距今年代(百萬年)

生物發(fā)展階段。

海陸變化。

代表性動物。

代表性植物。

代表性動物。

代表性植物。

新生代。

第四紀。

2.6

新近紀。

23

23

古近紀。

66

66

中生代。

白堊紀。

145

侏羅紀。

201

201

三疊紀。

252

252

古生代。

二疊紀。

299

石炭紀。

359

359

泥盆紀。

419

419

志留紀。

444

奧陶紀。

485

485

寒武紀。

541

541

前寒武紀。

原始藻類。

1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0年北京時間5月6日21時53分,印度尼西亞班達海發(fā)生7.2級強震,震源深度為110千米,隨后多個國家相繼發(fā)布海嘯預警。材料二下左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下右圖為地震波傳播速度隨深度變化示意圖。材料三一般認為橫波的水平晃動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壞及人員大量傷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發(fā)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所說的“黃金12秒”。

(1)巖石圈范圍在左圖中對應的字母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字母C對應圈層的特點有___________。

(2)地震救援“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___________。

(3)請你為學校和家庭提出應對地震災害的合理建議。___________15、讀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事物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E界面以下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特點是________;F界面以下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特點是________。16、地心游記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的長篇科幻小說《地心游記》講述了探險家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兒同克賽和向導漢思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經過整整三個月的艱辛跋涉,進行科學探險的故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在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游記》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放行,甚至穿過地心。但就當前實際的科技水平來說,人類還無法實現“地心漫游”。目前最深的鉆井,深度為12千米,僅僅觸及地球的“表皮”,目前人們主要靠各種間接手段了解地球內那。材料二1901年,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意外地發(fā)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千米處有折射現象發(fā)生。他認為,這個發(fā)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地殼下面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材料三1914年,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發(fā)現,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存在著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莫霍洛維奇和古登堡,就將兩個面分別命名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據這兩個面把地球分為地殼,地慢和地核三個圈層。如圖為“地展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圖”及“地球內部圈層圖”

(1)圖中的短波A為____波,地震波為B改____波,不連續(xù)面D為____面,不連續(xù)面F為____面。

(2)圖中地震波波速較快的是____(填字母)被,它能在____中傳播。

(3)圖中C為____,E為____,H為____,其中G的物質狀態(tài)為____,原因是____。

(4)為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下列四地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最遲從莫霍界面?zhèn)鱽淼卣鸩ǖ氖牵ǎ?。A.北京B.拉薩C.成都D.上海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音布魯克濕地發(fā)育于天山山脈中部大、小尤爾都斯盆地中。盆地內河流蜿蜒,流向區(qū)外,年平均氣溫-4.7℃。巴音布魯克濕地內有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qū),棲息著大量的野生天鵝。該濕地周圍草場廣闊,是傳統的畜牧業(yè)區(qū)。圖1、圖2分別示意巴音布魯克草原位置及其河曲景觀。

試繪制圖2中A、B兩點之間河流剖面圖____,并描述該處河谷地貌特征____。

18、讀“北京市某地上午9時景觀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中上方為北)”;完成下列問題。

(1)右圖中①位置的日期是________;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____,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圖所示地球由②位置運行至③位置的過程中,北京地區(qū)________(雙項選擇)。A.白晝漸長黑夜?jié)u短B.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C.日落時刻越來越早D.正午人的影長逐漸變短(3)僅考慮晝夜長短的影響;左圖中路燈開啟時間最早時,地球運行至右圖中________位置附近。

(4)左圖中小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________方向。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是我國最缺水的地區(qū)。A.正確B.錯誤20、沿海國在領海范圍內享有關閉領海的權利。(_____)A.正確B.錯誤21、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確B.錯誤22、太陽活動強烈時,可能會影響地球電離層,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_____)A.正確B.錯誤23、太陽內部物質經核裂變反應產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確B.錯誤24、泥石流發(fā)生時應往河谷下游跑,以擺脫泥石流。(_____)A.正確B.錯誤25、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因其取之不盡、穩(wěn)定、廉價又無污染的特性,己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2題,共20分)26、讀“我國東部某區(qū)域圖”;A;B分別是②③兩地的地貌景觀圖,甲、乙、丙為河谷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B地貌名稱是_______;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圖中①到②之間河段,河谷剖面圖最可能為_____(填“甲”“乙”或“丙”),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為__________。

(2)A地貌名稱是____;其粒徑大小特征為__________。

(3)簡述A地貌的形成過程。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我國地震頻發(fā)地區(qū),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東北部某地發(fā)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材料二:下圖為青藏高原某震區(qū)示意圖。

(1)在不考慮地質構造和地面建筑差異的情況下;比較此次地震A;B兩居民點的烈度大小,并說明主要原因。

(2)為能夠快速識別此次地震的影響范圍并評估災害損失;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___;____。

(3)B居民點在此次地震中損毀嚴重,若在C、D兩地中選址重建,D地更為合理,請說明理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詳解】

因為恐龍的滅絕只有在各種內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才會發(fā)生;所以這種理論認為恐龍滅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單一的原因很難導致恐龍滅絕,恐龍滅絕是多方面造成的。不管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還是氣候變化,但是無論當時發(fā)生了什么,至少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恐龍對所發(fā)生的事件無法適應或改變。所以最準確的說法是那時候的地球各要素都發(fā)生了變化,導致恐龍沒辦法適應而滅絕。D正確,故選D。

【點睛】

恐龍從地球上消失,對于恐龍的滅絕有很多種學說,不管哪一種,都說明恐龍沒辦法適應當時的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滅絕。2、A【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種類型,其中縱波傳播速度快,可通過固態(tài)和液態(tài)物質傳播,而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tài)物質傳播,縱波到達地表時會使物體上下顛簸,橫波到達地表時會使物體左右搖擺,橫波到達時建筑物容易倒塌。據此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A符合題意;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數,與“黃金12秒”關聯度低,排除B;D;對于同一地點而言,同一個地震釋放的地震波(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是相同的,不會形成“黃金12秒”,排除C。故選A。

【點睛】3、C【分析】【詳解】

根據題意知,為了使花卉順利越冬而建陽光房,且陽光房可以透過太陽輻射,不會減少進入房內的太陽輻射①;地面得到的太陽輻射基本不受影響,陽光房內地面增溫后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外輻射熱量,地面輻射②也基本不受影響;陽光房阻礙地面長波輻射散失,減少了④,從而③增強,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4、D【分析】【詳解】

以恒星為參照,則地球自轉360°,周期為1個恒星日,時間為23時56分4秒,為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而以太陽為參照,地球自轉了360°59",時間為24小時,是晝夜交替的周期,故D項正確。5、D【分析】圖示為南極,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在南極呈順時針方向。圖中①、②方向與緯線垂直,是沿經線方向運動,不可能,A、B錯。③是逆時針方向,C錯。④是順時針方向,D對。6、D【分析】【分析】

考查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速度最快,七月初,地球位于遠日點附近速度最慢。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地球公轉在近日點附近速度最快,在遠日點附近速度最慢,?。锥谓涍^近日點附近,速度最快,用時最少;乙-丙段經過遠日點附近,速度最慢,用時最多,故選D。

【點睛】

讀圖根據太陽的位置可以判斷丁-甲段經過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快;乙-丙段經過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慢。7、A【分析】【分析】

考查地球的自轉特征。

【詳解】

地球自轉是繞地軸做旋轉運動的,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A正確;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觀察為逆時針,從南極上空觀察為順時針,B錯誤;地球自轉一周360°所需要的時間為1個恒星日,C錯誤;地球上不在同一緯線上,但緯度值相同的地點,自轉線速度相同,D錯誤。故選A。8、D【分析】試題分析:

巴西高原上樹木落葉;草類枯黃之時;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是夏季。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正值炎熱干燥的夏季,D對。A、B、C錯。

考點:不同區(qū)域氣候特征差異及原因。9、C【分析】試題分析:大城市易出現熱島效應;熱島效應導致城市中心區(qū)盛行上升氣流,高空氣壓升高(等壓面向高處凸),郊區(qū)盛行下沉氣流,高空氣壓降低(等壓面向低處凸)。

考點:大氣運動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圖中A來自大氣層外;為太陽輻射;F來自地面,為地面輻射;I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指向地面,為大氣逆輻射。

(2)讀圖可知;A包括B;C、D三個部分,即太陽輻射(A)進入大氣層后,一小分部通過大氣吸收(B)和散射、反射(C)被削弱后,大部分通過大氣層照射到地面(D),故A>D。I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將地面損失的一部分能量還給地面,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從而對地面起保溫作用。

(3)濃煙的主要成分是水汽和二氧化碳,二者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強,然后通過大氣逆輻射將地面損失的大部分能量還給地面,對地面起保溫作用,從而有效防止大面積凍害,故D正確?!窘馕觥浚?)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

(2)大氣的削弱作用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

(3)D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輸入處理儲存管理查詢分析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范圍速度快信息量大地面13、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地球的演化歷程為背景;考查了不同地質年代的地球環(huán)境和生命現象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熟記知識的能力及歸納總結能力。

【詳解】

據所學知識可知:生物總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向高級演化。地殼演化史中:

動物界發(fā)展階段:

元古代為動物孕育;萌芽和發(fā)展的初期階段;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為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古生代泥盆紀為魚類時代;古生代石炭紀和二疊紀為兩棲動物時代;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為爬行動物時代;新生代第三紀為哺乳動物時代;新生代第四紀為人類時代。

植物界發(fā)展階段:

元古代至古生代奧陶紀為海生藻類時代;古生代志留紀至石炭紀為陸上孢子植物時代;古生代二疊紀至中生代侏羅紀為祼子植物時代;晚古生代蕨類植物繁茂;中生代白堊紀以來(新生代)為被子植物時代。

地球海陸的演變歷史:

(1)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廣闊海洋,沒有寬廣的大陸;巖漿活動劇烈,火山噴發(fā)頻繁。(2)元古宙,現在陸地的位置大部被海洋所占據,地殼運動劇烈;晚期出現若干大片陸地。(3)古生代,地殼運動劇烈,中后期陸地面積大大增加,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雛形基本形成,我國東北;華北抬升成陸地。此時期聯合古陸形成。(4)中生代,陸地面積空前擴大,環(huán)太平洋地帶地殼運動劇烈,形成高大山系。此時期聯合古陸解體。(5)新生代,發(fā)生了規(guī)模巨大的造山運動,形成許多高山,現代地貌格局及海陸分布形成。此時期喜馬拉雅等山脈形成,現代海陸分布格局形成。

據此填表如下:

新生代:代表性動物為①哺乳動物;代表性植物為⑧被子植物;海陸變化為②喜馬拉雅等山脈形成。

中生代:代表性動物為⑦爬行動物;代表性植物為⑩祼子植物;海陸變化為④聯合古陸解體。

古生代:石炭紀;二疊紀、泥盆紀代表性動物為⑤兩棲動物;代表性植物為⑥蕨類植物;海陸變化為⑨聯合古陸形成。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代表性動物為③無脊椎動物。

【點睛】

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億年以前),出現了原始細菌、藍綠藻類。2.元古代(距今25億~5.41億年),藻類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億~2.5217億年),①早古生代:三葉蟲、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稱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后期出現魚類。②晚古生代動物:魚類→兩棲類植物:蕨類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億~0.66億年),蕨類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發(fā)展,“裸子植物時代”;動物:恐龍等爬行動物繁盛,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5.新生代(距今0.66億年至現在),被子植物為主,被稱為“被子植物時代”;動物:哺乳動物繁盛,被稱為“哺乳動物時代”;第四紀出現了人類。【解析】。代。

紀。

距今年代(百萬年)

生物發(fā)展階段。

海陸變化。

代表性動物。

代表性植物。

代表性動物。

代表性植物。

新生代。

第四紀。

2.6

新近紀。

23

23

古近紀。

66

66

中生代。

白堊紀。

145

侏羅紀。

201

201

三疊紀。

252

252

古生代。

二疊紀。

299

石炭紀。

359

359

泥盆紀。

419

419

志留紀。

444

奧陶紀。

485

485

寒武紀。

541

541

前寒武紀。

原始藻類。

14、略

【分析】【分析】

本大題以印度尼西亞地震及地球圈層分布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巖石圈的圈層結構;地震波的特點、地震災害的防御措施等相關內容,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問題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需要結合課本關于地球內部圈層介紹即可作答。

【詳解】

(1)根據所學可知;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因此對應圖中D和E;根據課本所學字母C為水圈,水圈是一個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因此①為D;②為E、C圈特征為連續(xù)不規(guī)則的圈層。

(2)根據所學可知;地震波中橫波表現為左右搖晃,縱波表現為上下跳動,一般認為橫波的水平晃動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壞及人員大量傷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差異,故地震發(fā)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此外建筑物抗震結構與質量也影響救援時間,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差異;建筑物的抗震系數。

(3)本題是開放性試題;針對題干要求行為主體學校和家庭角度從加強地震逃生演練;準備地震急救包、學習逃生技能等方面回答,合理即可。

【點睛】

地震災害應對措施:加強對各類建筑物的抗震設防管理、制定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努力提升地震應急能力、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汲取教訓,防患未然。【解析】DE連續(xù)不規(guī)則的圈層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差異;建筑物的抗震系數。增加建筑物抗震等級;加強地震逃生演練;準備地震急救包;學習避震及逃生技能。(任答2點)15、略

【分析】【詳解】

(1)地球內部圈層由上到下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又可分為外核和內核)。讀圖可知;A是地殼,B是地幔,C是外核,D是內核。

(2)地震波橫波慢,縱波快。讀圖可知,①為橫波,②為縱波,橫波和縱波在E界面以下明顯加快;在F界面以下,橫波完全消失,縱波波速突然下降。【解析】地殼地幔外核明顯加快橫波完全消失,縱波波速突然下降16、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地心游記》及地震學家的故事為材料設置問題;下設4個小題,涉及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相關知識掌握及運用能力。

【詳解】

(1)依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地震波傳遞速度較快的為縱波;較慢的為橫波,依據距離地表深度50千米處為莫霍界面,距離地表2900千米處的為古登堡面。故圖中,A為橫波;B為縱波;D為莫霍界面;F為古登堡面。

(2)地震波傳遞速度較快的為縱波;較慢的為橫波,縱波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故圖中地震波傳播速度較快的為縱波,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3)結合所學知識和圖文材料;在莫霍界面以上為地殼,莫霍界面和古登堡面之間為地幔,古登堡面以內為地核,地核又分為外核和內核。故圖中C為地殼;E為地幔;H為內核;G為外核,物質狀態(tài)為液態(tài),原因是橫波不能在該圈層中傳播。

(4)地震波的傳播時間會因為地殼的厚度增加而延長;地殼厚度越大的地方在地球表面表現為海拔越高,ACD都處于平原地區(qū),海拔較低,地殼厚度較薄,因此排除ACD;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地殼厚度較大,B正確。故選B。

【點睛】

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速度快,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速度較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窘馕觥?1)橫波縱波莫霍界面古登堡面。

(2)B固體;液體和氣體。

(3)地殼地幔內核液態(tài)橫波不能在該圈層傳播。

(4)B17、略

【分析】【分析】

該題以巴音布魯克草原為材料設置問題;設計河流剖面圖及河流地貌特征的描述問題,考查學生知識云應用能力。

【詳解】

依據圖文材料可知;河流AB兩點,A點位于河流凹岸,B點位于河流凸岸,河水受河道彎曲影響,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所以河流剖面應該A側河底地形稍陡峭,B側河底地形較平緩;依據圖片可以看出,該河谷地貌平坦開闊,河床A側較深,B側較淺。

【點睛】

河流在平直河道主要考慮地轉偏向力對河岸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在彎曲河道,主要考慮在河道彎曲對河水的慣性引導,導致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現象?!窘馕觥吭摵庸容^寬淺,A側較深,B側較淺。18、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為背景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準確判斷地球公轉圖的節(jié)氣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詳解】

(1)讀圖在②位置北極圈及其以內為極晝;該點表示的節(jié)氣應為夏至日,④位置北極圈及其以內為極夜,該點表示的節(jié)氣應為冬至日,根據地球公轉方向為逆時針,所以③為秋分日,①為春分日,日期為3月21日前后;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規(guī)律為由直射點緯度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故春分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2)由上題②為夏至日;③為秋分日,當太陽直射點由②向③移動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動,則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白晝逐漸變短,夜逐漸變長,日出時間和日落時間逐漸變晚,故A錯,C對;北京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過程中,北京正午太陽高度減小,正午影長變長,故B對,C錯,所以該題選BC。

(3)路燈開啟最早的時間為白晝最短;夜最長時;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夜最長,對應④。

(4)讀圖北京上午9時影子朝向左前方;9點太陽位于東南方向,影子朝向西北,故該圖小路為東西走向。

【點睛】

太陽公轉圖二分二至日的位置可根據極圈內的晝夜情況判斷,圖示②④兩點北極圈以及以內分別為極夜和極晝現象對應冬至日和夏至日,然后根據公轉的方向判斷二分日的位置。【解析】(1)3月21日前后(春分日)0°緯線(赤道)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2)BC

(3)④

(4)東西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9、×【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水資源緊張狀況的理解程度。

【詳解】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降水少;徑流量小,水資源總數量小,但西北地區(qū)人口稀少、經濟規(guī)模不大,需水量不大,水資源緊張程度比華北地區(qū)小。因此題中敘述不正確。

【點睛】

水資源緊張程度(缺水程度)取決于水資源供給量與需求量的對比關系。20、×【分析】【分析】

【詳解】

領海范圍內其他國家有無害通航權;不得隨意關閉。所以本題答案為錯誤。

【點睛】21、×【分析】【分析】

【詳解】

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自轉的周期適中,晝夜更替周期適中,則白天不會升溫過高,夜晚降溫不會過低,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結論錯誤。22、×【分析】【分析】

【詳解】

磁暴現象是因為太陽風擾亂地球磁場形成的;而不是擾亂電離層。太陽風被地球磁場吸附到兩極,與大氣產生摩擦,發(fā)生了極光現象。

【點睛】

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