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6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1907年,畢加索創(chuàng)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畫家把五個少女的身體分解,以夸張的二維幾何形體重新組織、交錯疊放,創(chuàng)造出一個多維空間的繪畫特色。下列和這種繪畫風格相近的作品是A.《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B.《百年孤獨》C.《安娜?卡列尼娜》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A.瑪雅文明從開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經歷了7000多年歷史B.公元8世紀,既是瑪雅文明達到頂峰的時期,也是瑪雅文明衰落之時C.城市規(guī)模擴大和神廟、紀念碑的建造標志著瑪雅文明的興盛D.瑪雅地區(qū)如果不發(fā)生干旱,瑪雅文明就永遠不會衰落3、閱讀《歐洲移民表》;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

A.移民可能利用火車、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B.世界性經濟危機是歐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對財富的追求D.大規(guī)模移民是世界整體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現4、《尚書》記載:“人無于水監(jiān)(通“鑒”),當于民監(jiān)”,清華簡《厚父》中也有“民心惟本,闕作為葉”的記載。這體現了()A.以民為本的思想B.強化中央集權的思想C.分封內容以人口為主D.仁政理念已深入人心5、西周社會建立了以“親親、尊尊”為基本的行為原則,以“孝”“友”“禮”“和”為基本價值觀的政治倫理秩序,這些不僅是西周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也成為后世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這反映出()A.宗法觀念利于中華文明的延續(xù)B.儒家思想成為西周的統(tǒng)治思想C.中華傳統(tǒng)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D.宗法制的建立維系了貴族特權6、《詩經》分為風雅頌3個部分。風即各地的民間歌謠;雅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頌即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巴踉皇甯福栐?,俾侯于魯。大啟爾宇,為周室輔。”該詩句應出自()A.《詩經·魯頌》B.《詩經·齊風》C.《詩經·大雅》D.《詩經·小雅》7、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發(fā)明的文字。起初蘇美爾人用圖形將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面下來,后來圖形越來越簡單,最后圖形符號被固定下來形成文字。這說明楔形文字()A.與農業(yè)發(fā)展有關B.是歐洲文化的代表C.是最古老的文字D.極力追求表音功能8、1518年西班牙國王頒布特許狀,允許本國在美洲的殖民者把非洲黑奴輸入加勒比海群島,被視為歐洲各國“合法”從事黑奴貿易的起點。到1825年,西屬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構成如下表。在此期間()

A.西葡兩國的黑奴貿易遠超他國B.土著印第安人遭到種族滅絕C.美洲的人口結構產生顯著變化D.非洲文化發(fā)展為拉美的主流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9、史實: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

推論:荷馬史詩是歐洲第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盧浮宮的歷史始于13世紀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檔案和珍寶的城堡。14世紀,查理五世將其改為王宮并進行擴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來,即便擴建,盧浮宮仍不足以體現王權的尊嚴與榮光。于是,他斥巨資新建凡爾賽宮,盧浮宮不再是法國政治中心,但依舊是王室收藏藝術珍品的地方。1791年,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既是王室居所,也是匯集科學、藝術的紀念物以及進行公共教育的場所。1792年,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將屬于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1793年,盧浮宮正式向公眾開放。19世紀初,盧浮宮的擴建規(guī)??涨?在拿破侖的東征西伐中,被征服國家的大量藝術珍品變?yōu)楸R浮宮的藏品?;F盧戰(zhàn)役失敗后,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奪而來的藝術珍品留在了盧浮宮。第三共和國時期,共和派特別重視利用各種平臺與途徑開展公民教育。為此,他們通過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導人民》之類的作品,將盧浮宮打造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幾詤我幻瘛侗R浮宮:“法國的象征與驕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貴文物以各種方式流出皇宮。后來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員會在組織點查清宮物品時,發(fā)現清室復辟的企圖。為杜絕這一妄想,委員會認為必須迅速成立故宮博物院。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宮成了故宮,終于向平民百姓開放。此后,國民政府組織人員整理、刊布清宮檔案,共出版各類檔案書刊達50余種,300多冊,1200萬字,同時也產生了我國近代第一批從事歷史檔案工作的專業(yè)隊伍。(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8—19世紀盧浮宮博物館的主要變化,并簡析其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故宮博物院成立的意義。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題材電視劇是大眾喜愛的劇集類型,但其中常有歷史錯誤。材料一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官渡之戰(zhàn)前夕,____,袁、曹二軍開飯,____材料二在電視劇《射雕英雄傳》中,黃蓉(生活于宋朝)去找一燈法師療傷,遇到了一燈法師的徒弟,____材料三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____從材料中畫線部分找出兩處不符合史實的表述,寫出序號,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國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歷代統(tǒng)治者都比較注重先進文化的攝取。一方面積極網羅各種人才為帝國服務,一方面組織力量大力翻譯和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與著作。經過長期的努力,帝國境內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傳統(tǒng)文化被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編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中世紀的阿拉伯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tǒng);在實驗科學;醫(yī)學、化學、數學、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學家的“圖斯雙圓”理論出現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中,現代天文學家中的很多名稱和術語來自阿拉伯天文學家。12世紀開始,許多希臘哲學著作的阿拉伯文譯本又重新譯成歐洲各種文字,歐洲人才重新聽到亞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觸到真實的希臘古典哲學著作。從阿拉伯世界涌來的知識潮流,給歐洲帶來了向心靈解放的“大躍進”,促進了發(fā)展自由思想的偉大進步,促進了文藝復興的到來。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

——摘編自蔡德貴《中世紀阿拉伯人對哲學和科學的貢獻》(1)根據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統(tǒng)治者在文化領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據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對歐洲社會的影響。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文明的主體部位在本質上是農耕文明;所以從來不主張遠征。(成吉思汗遠征時還沒有進入中華文明的主體部位)農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細作,強調的是“父母在,不遠游”,講究聚族而居,代代相傳。

材料二希羅多德曾說;“希臘人一出生就與貧窮為伍”。希臘半島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無法大量種植農作物,可當時人口增長速度很快。但這樣的條件并沒有阻礙古希臘的文明化進程。古希臘人或到海外經商,或到遠方開辟殖民地。通過頻繁的海上貿易,古希臘人把本土生產的經濟作物和手工制品銷售到四面八方,而強大的東方鄰國本可以輕易地把這些不速之客們趕回大海,但他們對希臘人的到來卻表示歡迎。他們認為,商賈云集,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fā)展。

——摘編自陳燃《簡明希臘史》(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中華文明“不主張遠征”的原因和這種特性對中華文明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述古希臘進行海外殖民活動的原因,以及這種活動對希臘文明的影響。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陸上絲綢之路沿途氣候異常干燥,地形復雜,加之駱駝、馬匹運載能力有限,更為嚴峻的是唐與吐蕃及西亞阿拉伯國家的沖突劇增。安史之亂后,“國家用度”盡仰江淮。宋朝與遼、西夏、金等政權長期對峙,政府轉而在廣州、泉州等12處設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并利用先進技術,從泉州和廣州等地南下海上,達東南亞和南亞,通今波斯灣、紅海至歐洲,也可至非洲東海岸。16世紀初,葡萄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越過非洲自西而東進入亞洲的新航線后,海上絲綢之路愈加發(fā)達?!M正清《劍橋中國古代史》等材料二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產品帶到印度、波斯,乃至歐洲。16世紀以前,中國茶主要在亞洲大陸傳播。近代以后,中國茶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qū)。茶葉貿易多數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隊或公司進行的,因此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英國的倫敦、俄羅斯的恰克圖等都通過茶葉貿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在安托尼媽媽的旅店》(法國)油畫展現了民眾飲茶的場面。

俄國皇室和上流社會把中國的茶具作為最珍貴的室內擺設,中俄之間形成了著名的“萬里茶道”。荷蘭鼓勵婦女在家中舉辦茶會,聯絡親朋,加強社會交往。社會上建立的茶館也面向女性開放,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飲茶和交流的空間。英國在接受中國茶和茶文化的同時,也根據自身的風俗習慣創(chuàng)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下午茶”。茶館成為“十八世紀早期偉大文學、音樂和藝術家碰面和交換意見”的重要場所。與此同時,茶館也是社會下層人士休閑放松之地?!督z綢之路上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及其對歐洲的影響》等(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絲綢之路“時空大挪移”的主要原因。

(2)依據材料二,概述中國茶的傳播對歐洲的影響。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說印歐種人遷徙是一種常態(tài),他們“牧牛,并從事少量的耕作。因為主要靠畜牲為生,所以只要發(fā)現有更為理想的地方,他們就用大牛車載起所有行李,朝那里遷移”。況且“他們一貫貪圖更大的畜群,更大的牧場”,遷徙就這樣與他們的生存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笆澄锸枪庞W人的第一生存目標,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固定使得他們幾乎無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游牧和遷徙成為了古印歐人最顯著的特征”。我們說印歐種人遷徙是一種常態(tài),他們“牧牛,并從事少量的耕作。因為主要靠畜牲為生,所以只要發(fā)現有更為理想的地方,他們就用大牛車載起所有行李,朝那里遷移”。況且“他們一貫貪圖更大的畜群,更大的牧場”,遷徙就這樣與他們的生存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笆澄锸枪庞W人的第一生存目標,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固定使得他們幾乎無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游牧和遷徙成為了古印歐人最顯著的特征”?!獡O振民《印歐種人的遷徙與古羅馬文明》整理自古以來,人們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并在遷徙過程中逐漸創(chuàng)造了地域文化。古代游牧民族的幾次大遷徙對歐亞大陸各主要區(qū)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要影響。

(1)材料一強調影響印歐人遷徙的原因是什么?

(2)聯系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亞歐游牧民族的遷徙產生的影響。材料二自古以來,人們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并在遷徙過程中逐漸創(chuàng)造了地域文化。古代游牧民族的幾次大遷徙對歐亞大陸各主要區(qū)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要影響。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國歷史上有多種形式的圖書館,雖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質,但用戶都需要直接或間接地支付費用,因此要求圖書館降格到“貧民階層”的呼聲與日俱增。1850年,經過改革派和激進派議員的據理力爭,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一萬人口以上的城鎮(zhèn)應當建設公共圖書館,地方政府為公共圖書館提供必要的發(fā)展資金,公共圖書館逐漸成為民眾教育的基地,成為“人民的大學”,成為廣大技工進行自我教育、提升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技能的重要渠道。公共圖書館在普通借閱外,還開設游戲室、臺球室、咖啡屋等休閑場所和針對兒童、老人、殘障人士的特殊閱讀室。20世紀初,部分英國公共圖書館還致力于將圖書傳遞給不能前往圖書館的讀者,如住在偏遠地區(qū)、長時間工作的人?!幾脏嵱捞铩队矆D書館服務及其啟示》材料二為進一步推進全民閱讀,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獲得感,國家積極推進全國公共圖書館建設、館藏文獻修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重大文化項目。在政府資金投入和扶持下,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設施條件不斷完善,公共文化產品日益豐富,服務能力有所提高,社會效益顯著增強。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長,我國公共圖書館還存在總量不足、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經費不足等問題?!幾灾腥A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網站《“十五”以來全國公共圖書館發(fā)展情況分析》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近代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原因及其影響。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當代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啟示。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來全球國際人口遷移。

。時間。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歐洲;非洲。

歐洲;亞洲。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歐;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遷移數量。

至1850年;黑奴約為1500萬,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歐洲移出4800萬;1834~1941年亞洲移出1200~3700萬。

1960年遷移人口為。

325.萬;1974年為。

947.5萬;1985~1990年年增長率為2.59%

——據鄔滄萍《世界人口》等編制材料二:中國的海外移民歷史悠久;大致從1567~1840年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移民數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國海外移民數達32萬人。近代中國海外移民的總數為1500萬人左右,其中90%移往東南亞,移民與祖國保持著密切聯系,1862~1949年,華僑投資國內企業(yè)有25510家,投資總額約63271萬元。新中國成立后,大陸地區(qū)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現了一個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數達1000萬以上,主要集中于發(fā)達國家。

——摘編自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以來全球國際人口遷移的基本趨勢。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世紀以來中國海外移民的特點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說明華僑華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貢獻。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4題,共12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舍衛(wèi)城,有個姓名叫尼提的旃陀羅挑糞者,當他在路上遇到佛陀時,趕快躲開。但佛陀卻主動去找尼提,讓尼提跟他出家修行。尼提大驚,答道:“我是個卑賤污穢的人,有資格隨你出家嗎?聽說您的僧團都是剎帝利的王族和婆羅門的行者,我能和他們一樣,做偉大佛陀您的弟子嗎?”佛陀微笑著說:“我的法好像深廣的大海,無論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貧富、貴賤、種姓、階級都是虛妄的假名。”——摘編自《佛陀傳》結合世界古代史的所學知識,從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重大歷史現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jié)及歷史現象,對歷史現象的概述和評價準確全面)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所謂“利瑪竇規(guī)矩”,一般是指明末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傳播天主教時實行的“文化適應”中國或“本土化”傳教策略,具體則指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在傳教過程中實行的那些適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傳教方式,如認為儒家學說不是宗教、祭孔祭祖不是偶像崇拜、允許中國教徒祭祖、因地制宜的改革天主教圣事禮儀以適應中國民俗風情等。如果從更大范國來考察利瑪竇所開創(chuàng)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傳教策略的話,我們也可以將耶穌會的“上層傳教”策略,包括“附儒易佛”和“科學傳教”等方面的內容概括進廣義的“利瑪竇規(guī)矩”之中?!幾匀捂面谩短熘鹘谈母锱c“利瑪竇規(guī)矩”的興衰》明末歐洲耶穌會士的東來,是明清中外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利瑪竇規(guī)矩”的形成進行闡釋。20、自古以來;人類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并在遷徙過程中帶來不同文化的交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從圖中選取一組人口遷移路線,概括指出其路線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價值理念、道德規(guī)范和理想信念,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立足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以此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幾约久鳌杜嘤哇`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

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核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關聯,并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9分)22、歷史語境中的語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紀;英語主要是英格蘭人的語言。到18世紀中后期,英語已擴展到英國的殖民地,并在國際商貿活動中廣泛使用。二戰(zhàn)后,英語逐漸超越其他語言,成為科教領域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通用語言,被稱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

(2)閱讀材料二,分析英語發(fā)展成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原因。23、閱讀材料,探討在西方文化及價值觀沖擊下,中國青少年應該如何把握思想觀念的定位。24、美國將選擇孔子代表“世界傳統(tǒng)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分析】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立體主義繪畫《亞威農少女》,以夸張的二維幾何形體重新組織、交錯疊放,創(chuàng)造出一個多維空間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品《百年孤獨》的風格相近,都屬于現代主義,B項正確;《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屬于浪漫主義藝術,A項錯誤;俄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與《亞威農少女》的創(chuàng)作風格不同,C項錯誤;《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屬于社會主義文學,D項錯誤。2、C【分析】【分析】

【詳解】

瑪雅文明約產生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距今約4500年,其城市規(guī)模擴大和神廟、紀念碑的建造標志著瑪雅文明的興盛,故A錯誤,C項正確;瑪雅文明在公元10世紀后開始衰落,排除B;D的表述過于絕對化,排除D。3、D【分析】【詳解】

兩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使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人口的流動既促進了世界整體化,同時也是世界整體化的主要表現之一,D正確;汽車發(fā)明是在1885年,與題干時間并不完全重合,排除A;世界性經濟危機最早是在1857年,排除B;C不符合史實,排除。4、A【分析】【詳解】

據題意可知,這些記載都把“民”放在重要的地位,所以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思想,A項正確;材料中的這些記載體現的是以民為本,并不是強化中央集權和實行仁政,排除BD項,也沒有體現分封制的內容,排除BCD項。故選A項。5、A【分析】【詳解】

依據材料“基本價值觀的政治倫理秩序,這些不僅是西周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也成為后世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可以看出西周的政治倫理秩序對當時以及對后世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都起到了較大的作用,A項正確;西周時期,儒家思想還未出現,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西周政治倫理秩序的影響,未涉及中華文明的特點,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宗法制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6、A【分析】【詳解】

題干材料“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魯。大啟爾宇,為周室輔”的意思是成王說道:“叔父,您諸子中擇立其長,封于魯地快快前往,要去努力擴土開疆,作為周室藩輔屏障”體現的是西周的宗法制,應該屬于頌的內容,A項正確;《詩經·齊風》屬于風的內容,排除B項;《詩經·大雅》《詩經·小雅》屬于雅的內容,排除CD兩項。故選A項。7、A【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西亞的楔形文字。根據材料“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發(fā)明的文字。起初蘇美爾人用圖形將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面下來,后來圖形越來越簡單,最后圖形符號被固定下來形成文字?!笨芍?,楔形文字是由蘇美爾人用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刻畫而成,這反映了楔形文字與當時的農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A項正確;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文化的代表,排除B項;楔形文字確實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但材料信息并未體現,排除C項;楔形文字具有象形文字的特征,具有表意功能,排除D項。故選A項。8、C【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美洲的印第安土著的比例要小于非印第安種族的比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方殖民國家在美洲大肆屠殺印度安人,并且將黑人從非洲販賣至美洲,使美洲的人口結構產生顯著變化,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西葡兩國的黑奴貿易與其他國家比較,得不出西葡兩國的黑奴貿易遠超他國,排除A項;西屬美洲印第安人占比是41.7,材料無法體現遭到種族滅絕,排除B項;材料得不出非洲文化發(fā)展為拉美的主流,排除D項。故選C項。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9、B【分析】【詳解】

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是關于荷馬史詩內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馬史詩的地位,因此史實和推論邏輯不符,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10、略

【分析】【詳解】

第(1)問,第一小問“變化”,從材料“盧浮宮仍不足以體現王權的尊嚴與榮光。于是,他斥巨資新建凡爾賽宮,盧浮宮不再是法國政治中心”“將盧浮宮打造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可以看出,盧浮宮一開始是凸顯王權的政治中心,但在路易十四時期被凡爾賽宮取代,之后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以及隨后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逐漸成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場所;根據材料可知,1792年盧浮宮成為公共博物館,之后在拿破侖時期,被征服國家的大量藝術珍品被盧浮宮收藏,盧浮宮的藏品日益豐富。第二小問“原因”,根據材料可知,盧浮宮的變化與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關系密切;盧浮宮的藏品日益豐富離不開法國的殖民擴張和掠奪;近現代民族觀念和公民教育與大眾文化的發(fā)展也推動了盧浮宮博物館的發(fā)展。

第(2)問,根據材料“清室善后委員會在組織點查清宮物品時,發(fā)現清室復辟的企圖。為杜絕這一妄想,委員會認為必須迅速成立故宮博物院”可知,成立故宮博物院有利于消除封建帝制殘余,弘揚民主共和精神;皇宮向平民開放具有象征意義,體現了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識;故宮博物院清點文物、整理典籍、保護文物有利于弘揚和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解析】(1)主要變化:從凸顯王權的政治中心到成為公共文化教育的場所;館藏規(guī)模擴大(藏品日益豐富)。

原因: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殖民擴張與掠奪;民族主義觀念的影響;公民教育與大眾文化的發(fā)展。

(2)意義:消除帝制殘余,弘揚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識;弘揚和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解答本題時,需根據電視劇中出現的歷史元素,結合歷史知識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理解歷史概念,把握好時空特征。因此可得出②,官渡之戰(zhàn)發(fā)生于東漢末年,而玉米明朝才傳入中國。③,黃蓉生活于宋朝,而《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曲作品。④,“孝莊”是謚號,而謚號是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跡給予的評價性文字,人生時不可能用“謚號”自稱?!窘馕觥竣?;官渡之戰(zhàn)發(fā)生于東漢末年,而玉米明朝才傳入中國。

③;黃蓉生活于宋朝,而《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曲作品。

④,“孝莊”是謚號,而謚號是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跡給予的評價性文字,人生時不可能用“謚號”自稱。12、略

【分析】【詳解】

(1)據材料一“一方面積極網羅各種人才為帝國服務”得出重視人才;據材料一“一方面組織力量大力翻譯和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與著作”得出翻譯、研究、攝取東西方文化;據材料一“帝國境內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傳統(tǒng)文化被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阿拉伯文化”得出整合東西方文化。

(2)根據材料信息可從對歐洲近代自然科學、文藝復興和社會轉型的角度加以分析。據材料二“中世紀的阿拉伯人在實驗科學、醫(yī)學、化學、數學、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現代天文學家中的很多名稱和術語來自阿拉伯天文學家”概括得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影響了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據材料二“12世紀開始,許多希臘哲學著作的阿拉伯文譯本又重新譯成歐洲各種文字,歐洲人才重新接觸到真實的希臘古典哲學著作。從阿拉伯世界涌來的知識潮流,給歐洲帶來了向心靈解放的‘大躍進’,促進了發(fā)展自由思想的偉大進步,促進了文藝復興的到來”概括得出將被中世紀湮沒的古代希臘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傳回歐洲,為文藝復興提供了條件;據材料二“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概括得出將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傳播到歐洲,促進了西歐封建社會的崩潰和資本主義社會的興起?!窘馕觥浚?)重視人才;翻譯;研究、攝取東西方文化;整合東西方文化。

(2)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影響了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將被中世紀湮沒的古代希臘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傳回歐洲,為文藝復興提供了條件;將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傳播到歐洲,促進了西歐封建社會的崩潰和資本主義社會的興起。1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原因:根據“農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細作”“父母在;不遠游”得出農耕文明的特性;根據所學,還可從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央集權的形成和封閉的大陸環(huán)境等角度來考慮。影響:則從積極和消極兩個角度來分析,其中積極方面可從政治穩(wěn)定統(tǒng)一、經濟繁榮、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等角度來分析,消極方面可從造成閉塞、缺少交流等角度來分析。

(2)原因:根據“希臘半島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無法大量種植農作物”得出土地的貧瘠;根據“古希臘人或到海外經商,或到遠方開辟殖民地”得出相對有利的地理環(huán)境;還可從城邦布局的特征分析總結。影響:根據“古希臘人把本土生產的經濟作物和手工制品銷售到四面八方”得出促進了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吸收了東方先進文化成果,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獨特文明;還可從促成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等分析總結。

【點睛】【解析】(1)原因:精耕細作的農耕經濟;使中華民族不對外擴張也能生存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央集權的形成;封閉的大陸環(huán)境。

影響:形成了穩(wěn)定統(tǒng)一的政治局面;經濟文化繁榮發(fā)展;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沒有中斷;造成閉塞,缺少交流。

(2)原因:山地較多;土壤貧瘠;海洋阻隔,海島眾多;人口增長,對生存造成壓力;小國寡民,長期獨立自治的城邦布局。

影響:促進了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吸收了東方先進文化成果,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獨特文明;促成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14、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陸上絲綢之路沿途氣候異常干燥;地形復雜”可知,陸上絲綢之路受氣候;地形限制;根據材料“更為嚴峻的是唐與吐蕃及西亞阿拉伯國家的沖突劇增。安史之亂后,‘國家用度’盡仰江淮。宋朝與遼、西夏、金等政權長期對峙”可知,地方割據,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阿拉伯國家沖突加??;根據材料“安史之亂后,‘國家用度’盡仰江淮。宋朝與遼、西夏、金等政權長期對峙,政府轉而在廣州、泉州等12處設市舶司”可知,經濟重心南移;根據材料“專司外商貨物稅,并利用先進技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技術的進步(造船和指南針);根據材料“政府轉而在廣州、泉州等12處設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并利用先進技術,從泉州和廣州等地南下海上,達東南亞和南亞,通今波斯灣、紅海至歐洲,也可至非洲東海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統(tǒng)治者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根據材料“16世紀初,葡萄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越過非洲自西而東進入亞洲的新航線后,海上絲綢之路愈加發(fā)達”可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2)根據材料“茶葉貿易多數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隊或公司進行的,因此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幅增加”可知,茶葉貿易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根據材料“蘭的阿姆斯特丹、英國的倫敦、俄羅斯的恰克圖等都通過茶葉貿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進了港口城市的繁榮和轉口貿易的發(fā)展;根據油畫《在安托尼媽媽的旅店》和材料“荷蘭鼓勵婦女在家中舉辦茶會,聯絡親朋,加強社會交往。社會上建立的茶館也面向女性開放,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飲茶和交流的空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飲茶之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和男女平等;激發(fā)了與茶相關的文學和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根據材料“英國在接受中國茶和茶文化的同時,也根據自身的風俗習慣創(chuàng)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下午茶’”和“茶館也是社會下層人士休閑放松之地”可知,影響了歐洲人的生活方式?!窘馕觥浚?)陸上絲綢之路受氣候;地形限制;地方割據;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阿拉伯國家沖突加劇;經濟重心南移;技術的進步(造船和指南針);統(tǒng)治者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2)茶葉貿易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港口城市的繁榮和轉口貿易的發(fā)展;飲茶之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和男女平等;激發(fā)了與茶相關的文學和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影響了歐洲人的生活方式。15、略

【分析】【詳解】

(1)對于主要依靠游牧經濟生存的印歐人來說,決定其生存命運的是飼養(yǎng)牲畜的草地面積,當有限的草地資源不能滿足印歐人需求時,他們就會遷移。并依據材料“只要發(fā)現有更為理想的地方朝那里遷移”“食物是古印歐人的第一生存目標”可知,經濟因素或者說出于生存本能是印歐人自然遷徙的原因。

(2)本問考查教材基礎知識,聯系教材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的相關內容作答即可?!窘馕觥?1)經濟因素(出于生存本能)。

(2)影響:①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②各個區(qū)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③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16、略

【分析】【詳解】

(1)原因:依據材料“雖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質;但用戶都需要直接或間接地支付費用”,得出人民閱讀需要的增長;依據材料“1850年,經過改革派和激進派議員的據理力爭”,得出英國部分政治人士的努力;依據材料“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一萬人口以上的城鎮(zhèn)應當建設公共圖書館”,得出國家對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立法保障;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需要。

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扭轉了圖書館只為社會上層服務的局面,推動了文化的普及;滿足了民眾教育;休閑的需求;促進了工人階級文化水平的提升,利于生產力的進步和工人運動的開展。

(2)啟示:依據材料“國家積極推進全國公共圖書館建設、館藏文獻修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重大文化項目”,得出應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鼓勵社會參與;依據材料“為進一步推進全民閱讀,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獲得感”,得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依據材料“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長,我國公共圖書館還存在總量不足、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經費不足等問題?!?,得出應兼顧民眾教育與休閑的多重功能;關注特殊群體;統(tǒng)籌城鄉(xiāng)和區(qū)域均衡發(fā)展等?!窘馕觥?1)原因:人民閱讀需要的增長;英國部分政治人士的努力;國家對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立法保障;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需要。

影響:扭轉了圖書館只為社會上層服務的局面;推動了文化的普及;滿足了民眾教育;休閑的需求;促進了工人階級文化水平的提升,利于生產力的進步和工人運動的開展。

(2)啟示:應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鼓勵社會參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應兼顧民眾教育與休閑的多重功能;關注特殊群體;統(tǒng)籌城鄉(xiāng)和區(qū)域均衡發(fā)展等。17、略

【分析】試題分析:(1)第一問可以依據材料來概括;主要從規(guī)模;遷移方向及遷移類型等角度思考。

(2)第二問有三小問;分別來回答。特點需要依據材料來概括,可分為三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初期以及改革開放后。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聯系當時的國內背景和國際背景回答。貢獻要從實際情況入手,要充分肯定他們的貢獻。

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英國、荷蘭等國的殖民擴張·移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移民問題。

【名師點睛】移民問題一直都是歷史和現實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中國在古代其實就已經開始有移民出現,東南亞、日本都是我們移民的主要地區(qū)。到了近代移民開始增多,東南亞、美洲以及歐洲都是移民的主要地區(qū)。各個地區(qū)對待中國的移民態(tài)度也不盡一致,諸如美國曾經頒布過排華法案,抵制華人的移民。在歐洲大量的中國移民成為歐洲重要的生產勞動力,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期間都為戰(zhàn)爭做出貢獻和犧牲。到了現代,改革開放后的移民也逐漸增多,也促進了中外的文化交流?!窘馕觥浚?)數量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自愿移民從主要由發(fā)達地區(qū)向落后地區(qū)遷移;逐漸轉變?yōu)橹饕砂l(fā)展中國家向發(fā)達國家遷移;被強迫進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點:中國大規(guī)模海外移民出現于鴉片戰(zhàn)爭之后;晚于世界國際移民;新中國成立后一段時間內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場較晚;冷戰(zhàn)期間西方的封鎖;中國的改革開放。

貢獻:引入技術和資金,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yè)的興起與發(fā)展;支持了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戰(zhàn)。四、論述題(共4題,共12分)18、略

【分析】【詳解】

本題是一個開放性試題,可從多個角度理解與概括。如選取情節(jié):旃陀羅尼提遇到佛陀趕快躲開。歷史現象:根據材料信息可概括得出這一情節(jié)反映了古代印度盛行種姓制度。概述時可結合所學,從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度產生的背景、內容、影響等角度概括。【解析】情節(jié):旃陀羅尼提遇到佛陀趕快躲開。

歷史現象:這一情節(jié)反映了古代印度盛行種姓制度。

概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在這些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印度出現了種姓制度。其第一等級是婆羅門,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第三等級是吠舍,第四等級是首陀羅,旃陀羅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賤民。

評價:這一制度通過嚴格規(guī)定社會等級,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古代印度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但等級之間權利和地位的嚴重不平等,必然激化社會矛盾,加劇社會動蕩,促使佛教的產生。19、略

【分析】【詳解】

闡釋:根據材料信息“利瑪竇規(guī)矩”和所學知識可知,關于“利瑪竇規(guī)矩”的形成首先闡釋它形成的背景即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三件大事,繼而答出這三件大事的影響,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的影響,最后答出對中國的影響,同時指出宗教改革的影響,利瑪竇傳教的目的,傳教的特點,對利瑪竇傳教的評價,即“在耶穌會傳數過程中形成的“利瑪竇規(guī)矩”,既是歐洲海外擴張、宗教改革及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果”?!窘馕觥筷U釋: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是標志近代歐洲歷史開端的三大歷史事件,彼此聯系、相互影響,同時也標志著歐洲開始領先于世界、進人對外殖民和擴張的歷史階段。

在全球化進程開始這一歷史背景下,中國與逐步幅起的歐洲開始有了更密切的聯系?西學東漸就是這一聯系的表現。

天主教會面對新教“挑戰(zhàn)”,力圖通過自身的改革達到復興的目的從而組建了耶穌會,積極進行海外傳敏活動,試圖將天主教改革的成果推廣?!袄敻]規(guī)矩”是傳教士基于中西文化差異、中國政教關系及儒家文化特點等考慮,力圖在中國發(fā)展基督徒的必然選擇;是面對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不得不做出的適應和調整??傊?在耶穌會傳數過程中形成的“利瑪竇規(guī)矩”,既是歐洲海外擴張、宗教改革及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果。2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地圖信息;可選取非洲人口遷移路線,即第4條路線:非洲人向美洲遷移。闡釋:結合所學,從黑人奴隸貿易的原因和影響進行分析,具體可從新航路的開辟之后,歐洲國家在美洲奴役屠殺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減少,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奴隸貿易興起;非洲移民為美洲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使非洲人口大量減少,加劇了非洲的貧困落后等進行說明。(若學生答案不拘所給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師須酌情給分。)

【點睛】【解析】(1)歐洲(第1;2、3條路線):西歐人向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遷移。

16世紀;新航路開辟之后,歐洲國家對外殖民擴張;19世紀,工業(yè)革命推動世界市場形成;歐洲革命;戰(zhàn)爭導致政局的動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追求財富思想的推動;交通的進步,促使歐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亞不斷遷移。

歐洲移民改變了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人口格局;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動文化重構,形成新的文化認同;引起動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發(fā)展;歐洲移民伴隨著殖民掠奪,增加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給美洲和非洲帶來了災難,也給移民國家?guī)砹宋幕J同的新挑戰(zhàn)。

(2)中國(第6條路線):向東南亞;美洲、大洋洲遷移。

明清時期;東南沿海地區(qū)農耕經濟發(fā)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鄭和下西洋影響,民眾前往東南亞;印度洋一帶謀生。19世紀,工業(yè)革命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簽訂《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華招募華工。民眾為生活所迫或被綁架欺騙,成為華工勞力,被迫前往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等地。

中國移民促進了東南亞;美洲和大洋洲的開發(fā);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傳播了中國文化,推動了當地文化的多元發(fā)展。

(3)非洲(第4條路線):非洲人向美洲遷移。

16世紀;新航路的開辟之后,歐洲國家對外殖民擴張,在美洲奴役屠殺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減少,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奴隸貿易興起。

非洲移民為美洲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使非洲人口大量減少,加劇了非洲的貧困落后。

(4)印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