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最后的姿勢》教案
《最后的姿勢》教案1
一、緊扣題目,直奔主題。
1、《最后的姿勢》講的是誰?找出文中描寫他最后姿勢的句子,感情朗讀。
2、討論:為何以"最后的姿勢”為題?(包含對譚千秋老師舍己救生壯舉的贊頌和敬佩之
情。)
a、護生的姿勢
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
學生。
(1)體味用詞的準確性。
"立即"說明反映的速度之快,當機立斷,他將學生的生命安全時刻掛在第T立。
"弓"字從形狀上寫出譚老師要為學生最大限度承擔"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
時分量。弓形承擔的分量最大,耐壓,過去的石拱橋就是這個道理。也可以看出作為老師的他懂
得如何科學的保護學生,是一個既具有舍身救生精神,又具有豐富科學婦識的人。
"雙手撐”從力度上突出譚老師使出全身的勁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張開一把保護學生的保
護傘,減輕碎裂的磚塊、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課桌造成的嚴重惡果。
(2)啟發(fā)學生想象:如果沒有譚老師的拉、弓、撐,就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惡果?
(3)從這一節(jié)可以看出譚老師具有什么精神?(舍身救生)
b、犧牲的姿勢
"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
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1、和這一句照應的一節(jié)是哪一節(jié)?
2、這一句中你最感動的詞語有哪些?這一句突出了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高大形象。
3、這一句中有一組反義詞找出來,說說這樣用的好處?(突出了譚老師將死的危險留給自
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
3、此時此刻,你用怎樣的話語稱贊譚老師?
小結(jié):這是寫譚老師的身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大難來時要舍己為人,不能只顧自
己。
二、體驗情境,再現(xiàn)地震。
1、思考:譚老師是在什么情況下舍身救生的?
2、讓學生回憶四川汶川大地震。
3、找出文中描寫大地震來臨時的句子,讀出恐怖之情,語速急促,聲音低沉。
4、形容情況危險的四字詞語有……
三、人生價值,言傳身教。
欣賞品悟:
下午2點多,譚老師在教室上課。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
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1、這一節(jié)寫了什么?(言傳一教育學生)
2、理解"人生的價值是什么?"(齊讀)試舉例子說明。
2、思考:譚老師的言傳與身教之間的關(guān)系?
這是他的言傳,為危難之時的堅定的抉擇埋下伏筆,他這樣做,不是偶然的,與他的人生追
求,平時對學生的殷切希望息息相關(guān)。希望學生做的',自己在生死存亡的一剎那堅守了自己的。
四、評價人物,英魂永存。
1、例舉了哪些人物對譚老師的評價,感情引讀。
看到這悲壯感動的一幕,救援人員的這樣說:";"
獲救的學生說:";"一位老師說:。"
2、千說萬說,在同學和老師心中,他是一個、的老師。
3、學以致用:說說讓別人評價一個人好與自己說自己好的表達方法哪個好?為什么?
五、總結(jié)全文,體味結(jié)尾
譚千秋,T立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贊
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干秋!"
1、齊讀。
2、體味最后一節(jié)的作用??偨Y(jié)全文,點明中心,詮釋人名涵義。
3、誦讀詩句,進一步感悟。
我該想到
劉肖
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老譚
老譚!你說句話啊
昨天晚上就聽說
有個老師救了四個學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讓我給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
血跡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黑了
昨晚被運到操場時,你的手還是軟軟的
才過了一夜,咋就變得這么硬啊
前天我們牽著手在這個操場散步時
你的手還是熱熱的
怎么現(xiàn)在就成了冰涼的呢
也許,我該想到那個救學生的老師
就是你,老譚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師
我怎能不明白你對學生的感情
又怎能不理解你作為教師的選擇
那一刻
如果我也在
我會和你并肩守護講桌的,一定
可是此刻,摸著你又硬又冰的手
我的心還是疼啊
你感到了嗎?我心V。'相印的愛人
備課疑問: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1、為什么用"身下"?不用身體?意在何為?
2、如果縮句的話,”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縮成"身下護著學生"對嗎?
(應友人之請,鉆研了此文,寫成教學設(shè)計,敬清批評指正。)
snail答疑:四個學生還活著。當然,我還看到有許多老師身下護著的孩子沒有了生命的跡
象,但他們同樣是英雄,因為他們的行為本質(zhì)上和譚老師的行為沒有區(qū)別?;钪膶W生講述了當
時的情形,使人們得以了解譚老師的偉大。
1、"身下"和"身體"主要是方位的區(qū)別,因那些東西是從上面掉下來的。
2、對的,從語法上是如此。
一孔之見,敬請批評。
《最后的姿勢》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聯(lián)系課文語境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會用"生死攸關(guān)"造句。
3、在讀明白文本的基礎(chǔ)上理清課文的脈絡(luò),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在讀明白文本的基礎(chǔ)上理清課文的脈絡(luò),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播放"汶川大地震”的電視視頻,讓學生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2、教師滿情激情地敘說: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8級大地震,將川西北一個
個美麗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瞬間變成了廢墟,數(shù)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對死亡,我們可能無法作出更
多的選擇,可是譚千秋老師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一個特殊的生命姿勢一(板書課題)最后的
姿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這是一個怎樣的姿勢?讀了這篇課文,我們腦海中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請同學們自
由的讀課文,要求:
(1)讀準文中生字,認清字形。
(2)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初步了解大意。
(3)反復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以"組塊"的方式出現(xiàn)詞語,交流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A廢墟坍塌塌陷塵埃
B震憾詮釋生死攸關(guān)
C妙語連珠大公無私師德靈魂愛與責任
(2)讓學生分別用以上各組詞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3)根據(jù)學生所說的內(nèi)容分別分段讀課文,并隨機正音。
3、學生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jié)果
等要素概括進去。
三、理清課文脈絡(luò)。
1、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組織學生交流。
第一段(1)5月12日譚千秋老師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來1齒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四個學生的經(jīng)過。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老師的感受。
第四段(11)人們對譚千秋老師的深情贊頌。
四、作業(yè):
1、高質(zhì)量地完成《習字冊》。
2、抄寫詞語。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
的追求和詮釋。
3、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
求和詮釋。
教學難點:
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引導質(zhì)疑。
1、課文寫誰最后的姿勢?
2、他最后的姿勢是怎樣的姿勢?文章有一句話直接寫了他最后的姿勢,是哪句?用"一
劃出。
3、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1)學生齊讀。
(2)同學們,讀著這句話,你腦袋中產(chǎn)生了哪些小問號?
4、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精讀第二段。
1、先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譚千秋為什么要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2、發(fā)生地震的當天,天氣怎樣?這環(huán)境描寫預示著什么?(災情即將發(fā)生)
3、果然,到下午2點多鐘,災情突然降臨了,請同學們再次讀第二
段,邊讀邊用"…”劃出描寫地震來臨時房屋變化的語句,并想想從這些語句中你讀出了什
么?
(1)"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可體會出地震來得很突然。同時從
三個"!"中可體會出地震越來越強烈,情況越來越危急。
指導朗讀。
(2)“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可
體會出樓房馬上要坍塌,情況危急到了極點。
指導朗讀。
(3)“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可體會出這次地
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的內(nèi)容)同時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預
示著譚千秋老師遇難了,他的姿勢成為永恒的瞬間。
指導朗讀。
(4)這些環(huán)境描寫能不能不寫?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這些環(huán)境描寫對譚千秋老師這種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起了很好的烘托作
用。
4、同學們,在這場大災大難中,譚千秋老師又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用""
劃出有關(guān)譚千秋老師在地震來臨時的表現(xiàn)的句子,從中你讀出了什么?
(1)出示"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堿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
要拿!快……’"
從譚千秋老師的語言中可體會出他臨危不懼、生活經(jīng)驗豐富、為學生著想。一指導朗讀。
同學們,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時,人生閱歷豐富的他馬上意識到地震,在
危險突然來臨之際,他從容不迫,臨危不懼,引導學生迅速撤離。一起再把這句讀一遍。體會一
下他的臨危不懼。
(2)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舊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
學生。"
從譚千秋的行動中可體會出他對學生無私的“大愛”與責任一特別從哪些詞中能感受到?
一指導朗讀——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
從容自保,但是首先想到了學生,因為他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本來有選擇的他變得毫無選擇,他毅
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他用自己的生命
詮釋了一個師者最真實的愛,用血肉為學生筑起了一道永生的鋼鐵長城。一一起再把這句讀
一遍。
5、同學們,譚千秋老師在地震時,為了4個學生的生命,義無反顧地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么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fā)災難來臨時瞬間的造型,塑造了一座
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同學們,譚千秋老師的偉大壯舉是不是偶然的?
聯(lián)系第3節(jié)內(nèi)容及補充資料:從教26年來,譚千秋老師不僅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特級教
師,而且他^常愛學生,在校園里看到一塊小石頭都要撿起來,生怕學生們在玩耍時受傷。被同
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
同學們,從這些生活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明白譚老師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之所以能夠產(chǎn)生這么
大的勇氣和力量,是因為他……
再一起把這句讀一下,來感受一下譚千秋老師那無私的大爰。
6、同學們,當?shù)卣饋砼R時,譚千秋老師毅然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作者地表現(xiàn)譚千秋老師這種愛與責任時是主要抓住了譚千秋老師的語言、動作來寫的,這是正面
描寫。
三、精讀第三段。
1、為了更好地寫出譚千秋老師的這種高大的形象,作者除對他進行正面描寫外,還對他進
行了側(cè)面描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第三段,邊讀邊思考:這段寫了哪幾人的話語?
2、出示救援人員的話語(略)一從“死死"可看出什么?(譚老師在竭盡全力護住學生
—這是多么無私的愛??!一F再把這句話讀一讀一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讓他
永生難忘!這是一種怎樣的形象?這一形象在救援人員心中成了定格,使他永生難忘,也使我們
永生難忘。
3、出示學生的話語(略)一從"飛身"中你讀出什么?(譚老師心中只有學生,他在危
險的時刻,一心只想保護學生)一在他看來這是他的責任,一起再把這句讀T賣。
4、出示老師的話語(略)一學生讀一"生死攸關(guān)"是什么意思?一這兒關(guān)系到誰
的生死?一同學們,在生死攸關(guān)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留給了自己。
—同學們,在這生死攸關(guān)的一刻,假如譚老師有一絲的猶豫,有一絲的顧盼,有一絲的優(yōu)柔,
結(jié)果又會怎樣呢?一現(xiàn)在促使譚老師在大難面前連一絲顧慮、優(yōu)柔也沒有的原因是(對學生
的愛)——是愛,讓他奮不顧身地用身體保護學生;愛,讓他的靈魂在危難當頭折射出人類最
偉大的光芒。讓我們一起再把這一句讀T賣。
5、同學們,如果去掉了這段行不行?為什么?
6、為什么只選擇這三個人的話語呢?
7、小結(jié):同學們,在這里作者只選取了三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話語,這更加烘托出了譚
老師這種對學生無私的大愛與恪盡職守的高大形象,讓我們一起再把這三句話讀一讀。
四、精讀第四段。
1、同學們,譚老師除了是T立對學生充滿大愛、恪盡職守的好老師外,他還是一位怎樣的
老師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1小節(jié)和第11小節(jié)。
2、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老怵,在512大地震中永遠地離開了他心愛的學生,離開了摯愛
的三尺講臺,離開了他年老的父母,離開了他親愛的妻子、女兒……同學們再也(引讀:聽不到
譚老師的聲音了,講臺上再也見不到那個充滿活力的'身影了。
3、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一正是這T勢,挽救了四個學生
的生命——從這一姿勢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在危難之際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學生的
安危為重,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質(zhì)一正是這一姿勢,讓人們深深感動,永生難
忘?!@一姿勢成為人們對他永恒的記憶,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讓我們懷著對英雄的
敬仰一起再把這一句話讀一讀。
4、弓I讀第12小節(jié)。
5、為什么人們贊頌他是"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6、齊讀第12小節(jié)。
五、總結(jié)課文。
1、汶川大地震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災難,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
的大愛卻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國難冢難突然降臨之時,可愛可敬的人們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
神的感人故事。譚千秋老師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記住他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記住
他令世人永生難忘的一(齊讀課題)最后的姿勢!
六、課外拓展
1、同學們,在汶川在地震中,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像譚千秋老師這樣的英雄,你們還知道哪些?
2、同學們,從譚千秋、張米亞、林浩等身上,我們應該學到許許多多,也應該感悟到許許
多多?,F(xiàn)在就請同學們寫上一兩句。
投影出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文天祥
如果人人都為自己活著,世界便會冷卻下來——拜倫
所謂完美的人,就是心胸寬廣,富有獻身和犧牲精神,誓為全人類的幸福努力奮斗的人一
賽德茲
在生活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己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一魯
迅
同學們,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短暫的,但是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她卻
有可能是永恒的,在短暫中追求永恒,將會使得我們每一個的生命煥發(fā)耀眼的光芒。讓我們多來
做一位生命煥發(fā)耀眼光芒的人吧!
生命感言:
4、同學們,"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地震這樣的天災面前,人本身是渺小的,然
而譚千秋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做出了抉擇,把死亡留給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人,這
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一個靈魂的偉大,它將永遠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希望同學們在人生的旅途上
揚起不朽的生命風帆,樹立起一塊不倒的豐碑。
七、作業(yè)。
在"512"大地震中,譚千秋的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人,如果評選了2008年的十大感動中
國人物,他的頒獎詞應該怎么寫?
《最后的姿勢》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
的追求和詮釋。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的意思。
4、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
求和詮釋。
教學難點:
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主要內(nèi)容,直入中心
1、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最后的姿勢》,學生齊讀課題。那么這最后的姿勢是一個怎
樣的姿勢呢?生回答,投影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齊讀。
2、師:句中的他指得是是誰呢?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指名回答)投影出示:譚千秋,
T立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齊讀。板書:愛與責
任
二、學習第二段,感受譚老師的愛與責任。
過渡:這樣一位用生命詮釋師德靈魂的人,張開雙臂這一最后的姿勢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展
現(xiàn)的呢?讓我們懷著對英雄的的無二匕景仰再次走進那悲壯的一幕。請同學樣拿出筆默讀課文四
—七節(jié),畫出描寫地震來臨時房屋變化的句子,并作批注。
1、生默讀課文,寫批注。師巡視指導。
2、師:請把你畫出的句子讀紿大家聽聽并說說感受。
投影出示:
(1)天空陰沉沉的。(預示著地震的來臨。)
(2)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個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體會連用3個感嘆號的表達效
果。語調(diào)越來越高,越來越急促。)
(3)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樓房
馬上要坍塌,情況危急到了極點,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預
示著譚老師遇難了,他的姿勢成為永恒的瞬間。)
3、師: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譚老師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
四一七小節(jié),畫出譚老師的語言和動作,并認真做批注。
投影出示;"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1)指名讀,說感受。(兩名)在危急時刻,譚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同學們的安危,他拼命
呼喊自己的學生快速離開,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2)師評價。(譚老師是來不及多想,大聲喊道)那么譚老師又是怎么做的呢?
投影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
生。
(1)師:從這里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指名說感受,根據(jù)感受指導朗讀。突出幾個
表示動作的詞語。(能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人物形象你真會讀書。)
(2)這段細節(jié)描寫連續(xù)用了三個動詞寫出了在危難時刻,譚老師舍己救人的場景,譚老師
在短暫的時刻那種以生命來換取學生生存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們。那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
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的姿勢將銘刻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把這種情感帶進課文再次深情地朗
讀。(副板書:細節(jié)描寫)
4、師引讀:是啊,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的51歲的寶
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投影再次出現(xiàn))
5、師:這段話不僅用細節(jié)描寫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譚老廁B恪盡職守,先人后己,在生死
攸關(guān)之際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的偉大形象,還用了環(huán)境描寫,(隨即出示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那么
這幾處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烘托作用人物形象)
過渡: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只是一瞬間的震蕩,
譚老師永遠告別了和風陽光雨露,還有人間的歡笑淚水,永久沉睡在了眾人撕心裂肺的淚水中。
他那最后的一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自己的學生,而自己卻永遠地倒下了……當人們在廢墟中發(fā)現(xiàn)
他的時候,在場的人都被震撼了!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1.小聲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引用哪三位人物的話語?把他們的話多讀幾遍,你讀出了一怎
樣的譚老師?
2.分角色學習三個側(cè)面描寫。
師:你想讀誰的話。適時指導朗讀。(抓住"死死"、"飛身"、"生死攸關(guān)”等詞語,感
受人們對譚老師的敬意。)
3、生讀時,進行這樣的句式訓練:你就是那位救援人員,你想對譚老師說: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的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投
景循次出現(xiàn))
四、比較體會二三兩段不同的描寫方法及不同的作用。
師:二三兩段都描寫了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但描寫方法不同,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將
第三段刪掉可以嗎?(學生自由回答)
師:第二E殳直接描寫譚老師的英雄行為我們說這叫正面描寫。第三段是通過別人的話語來烘
托譚老師的英雄壯舉,我們說這是側(cè)面描寫,側(cè)面描寫在文中能起到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我們
以后在習作也可以學著運用。
五、學習第四段,深情贊頌潭老師的愛與責任
過渡:在學生眼里,譚老師講課繪聲繪色,不僅妙語連珠,而且很有幽默感。(補充資料:
從教26年來,譚老師不僅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特級教師,而且你E常愛學生,在校園里看到
一塊小石頭都要撿起來,生怕學生們在玩耍時受傷,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然而
同學們再也聽不到譚老師的‘聲音了,講臺上再也見不到那充滿活力的身影了。師生齊讀:
投影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1、師:同學們,這最后的姿勢是的姿勢;這最后的姿勢是的姿勢;這最后的姿勢是的姿勢。
2、此時此刻,你想用哪些四字詞語來贊頌譚千秋老師呢?因而人們贊頌他譚千秋,一位普
通的老師,他用自己的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豎板書)(師:這怎么理解呢?就像詩人臧克家說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3、師:譚千秋,讓我們記住他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記住他令世人永生難忘的
—齊讀課題
六、布置作業(yè):
師:汶川大地震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災難,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
的大愛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國難家難突然降臨之時,可愛可敬的人們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
的感人故事。課后認真閱讀所搜集的資料并作好批注,留待下節(jié)課交流。
板書設(shè)計6、最后的姿勢
爰與責任
《最后的姿勢》教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抓住細節(jié)描寫,感受譚老師對生命意義的
追求和詮釋;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①.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
②.了解環(huán)境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
1.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關(guān)注發(fā)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
故事,去共同認識一位偉大而平凡的老師,共同感受譚老師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勢。
2.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段,感受譚老師的爰與責任
1.(出示第一節(jié))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段,你覺得譚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
(關(guān)愛家人,工作積極)
追問:你是從哪些關(guān)鍵詞語中看出來的?
(關(guān)鍵詞:平常、給小女兒、早早、上班。)
2.師小結(jié):是啊,這一節(jié)讓我們感受到了譚老師的普通,感受到了他的關(guān)愛,他的責任。
3.學生齊讀這一節(jié)。
三.學習第二段,感受譚老師的爰與責任。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默讀課文2到7小節(jié),用筆畫出直接描寫譚老師的句子,并將畫
出的句子默默地再讀幾遍,從這些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師?
2.指名交流句子
句一:這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
(1)問:譚老師的課讓你學到了什么?(人生的價值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
著想,為國家著想……)
(2)師:譚老師是這樣說的,他更是這樣做的。再讀句子。
句二: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
(1)請再把譚老師的話讀一讀。從譚老師的話中,你能看出什么?
(他當機立斷,先人后己,首先想到的是學生,體現(xiàn)了他對學生無私的愛。這里連用"!",
語言簡短有力,體現(xiàn)譚老師說話干脆,當機立斷。)
(2)指名讀,齊讀。
句三:在教學樓……譚老師……護住了四個學生。
(1)抹紅"立即",齊讀。問:從“立即”這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么?(說明反應的速度
快、當機立斷)
(2)譚老師做出了一個怎樣的反應?(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護住了四個學生。)
(3)找出這句話中描寫譚老師動作的詞。(拉、撐、護)
(4)你可以自己邊讀邊筆畫一下這些動作,看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危難時刻,譚老師使出全身的勁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張開一把保護之傘,他恪
盡職守,大愛無私。)
(5)齊讀。
3.師:譚老師,是責任,讓您奮不顧身的用身體保護學生;是大愛,讓您的靈魂在危難當
頭折射出人類最偉大的光芒!您這是對"人生的價值”作出了最精彩的回答,您是言傳身教的光
輝典范!
4.請大家再讀課文第二段,看看課文在描寫譚老師的語言、動作的時候,還寫了什么?(當
時的環(huán)境)
5.找出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交流。
A.句一:天空陰沉沉的。
(1)對于這Th環(huán)境描寫,作者單獨列為Y小節(jié),是想提醒我佃十么呢?
(2)指名回答:預示著地震的來臨。
B.句二:忽然,課桌……起來!地震!
(1)此時情況如何?(萬分危急)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三個感嘆號。)
(2)指名讀,齊讀。讀出情況的危急。
C?句三:樓房搖晃得……騰空而起。
(1)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樓房馬上就要塌了,情況危急到了極點。)
(2)這樣危急的情況,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千鈞一發(fā)、十萬火急……)
(3)感情朗讀。
D.句四:地動山搖,……塌陷了……
(1)這句話寫了什么?(地震的后果十分嚴重)
(2)省略號又告訴我們什么呢?(譚老師遇難了)
6.這些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能不能刪除呢?
(真實,更反映情況的危急,烘托譚老師面對災難的鎮(zhèn)定
以及先人后己的崇高精神。)
7.讓我們一起看一段錄像,感受譚老師的'偉大。
?一邊播放錄像,師一邊朗讀:在教學樓即將……樓房塌陷了……
8.齊讀第二大段
9.小結(jié):這段話從正面描寫了譚老師在危急關(guān)頭,在災難面前舍身救生的感人情景。
四、學習第三段,體會側(cè)面描寫的作用。
1.過渡:地震后,人們發(fā)現(xiàn)了譚老師有什么感受?清默讀第三段,用"一"分別把人們說的
話劃出來。
2.交流:①.救援人員說:"……"(師:這是護生的姿勢,是犧牲的姿勢。)
②.獲救的學生說:"……"(問這一"撲"說明了什么?這是譚老師對學生的愛與責任啊!)
③.T立老師說:"……"(師:生死攸關(guān),舍身救生。)
3.師:你說他說,千言萬語,在大家心中,譚老師是T立怎樣的老師?(臨危不懼,大愛無
私,舍己救人,恪盡職守,履行師德~~~~的老師)
4.同學們想想,這段去掉,你覺得行嗎?為什么?
(不行,文中救援人員、學生、老師從三個不同角度側(cè)面烘托出了譚老師的光輝形象,最有
說服力。)
五.學習第四段,深情贊頌譚老師的愛與責任。
1.自由朗讀第11小節(jié),找一找這E殳話共幾句,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親切一痛苦——
蝴)
(1)從教26年來,譚千秋不僅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特級教師,而且他^常愛學生,在
校園里看見一塊小石頭都要撿起來,生怕學生們在玩耍時受傷,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
人"。
(2)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是譚老師生命中最后的姿勢。(板書:張開雙臂護
住學生)
(3)齊讀句子、理解句意(先討論,再指名回答。)
(在地震中,在危難之際,譚老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挽救了四個學生的生命。這一姿
勢體現(xiàn)了他臨危不懼,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質(zhì);這一姿勢,讓人深受感動,永生難
忘,成了人們對他永恒的記憶。)
(4)這是多么崇高的姿勢呀,多么充滿愛的姿勢,讓我們一起緬懷譚老師,緬懷那永恒的
姿勢一(學生齊讀句子)
2.師:譚千秋,一個普通的老師,T立平凡而又偉大的老師,他用自閂的行為全詮釋了教師
的愛與責任。俗話說"大愛無痕"譚老師就是將自己的大愛化成了最后的姿勢,所以人們這樣
贊頌他一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出示句子,生齊讀。老師板書: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英雄
人已經(jīng)逝去,但不死的是他的精神!
3.再讀第12節(jié),倘若請你把課題中的"最后”換個詞語,你會換成什么?(大愛、責任、
英雄、師德、千秋……)
六.情感升華
1.師:譚千秋,多么好的T立老師,但是無情的災難將他帶走了,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永
遠……但是,他的精神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中,他的英雄事跡將永載史冊,讓我們一起看這首
詩,再次緬懷我們最敬愛的老師。
2.放背景音樂,老師輕輕讀《我該想到……》
3.此時此刻,面對這么好的老師,你也一定有很多話要對他說吧,請你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待會我們交流。
4.交
流寫話內(nèi)容。
七.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習題3
2.《補充習題》P18-19/三至五
3.(課外延伸)每人出T分小報(雙休日完成)
內(nèi)容:①.英雄事跡簡介
②.地震前的預兆
③.如何逃生
④.給災區(qū)小朋友的信
注意提示:(排版,插圖,標題,內(nèi)容)
板書設(shè)計:
6.最后的姿勢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我該想到》
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老譚
老譚!你說句話啊
昨天晚上就聽說
有個老師救了四個學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讓我給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
血跡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黑了
昨晚被運到操場時,你的手還是軟軟的
才過了一夜,咋就變得這么硬啊
前天我們牽著手在這個操場散步時
你的手還是熱熱的
怎么現(xiàn)在就成了冰涼的呢
也許,我該想到那個救學生的老師
就是你,老譚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師
我怎能不明白你對學生的感情
又怎能不理解你作為教師的選擇
那一刻
如果我也在
我會和你并肩守護學生的,一定
可是此刻,摸著你又硬又冰的手
我的心還是疼啊
你感到了嗎?我心相印的愛人。
《最后的姿勢》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課講了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
學生的感人事跡,展現(xiàn)了他恪盡職守,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
教學目標
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二類字。聯(lián)系課文語境理解重
點詞語的意思。初步了解譚老師,在腦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勢的初步印象。在讀明白文本的基礎(chǔ)
上理清課文的脈絡(luò),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譚老師,在腦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勢的初步印象。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構(gòu)想
在通讀課文后,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然后找出課文中三次描寫"最后的姿勢”的
語句,對課文進一步學習感受譚老師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對學生的無私大愛。
教學準備
學生查閱有關(guān)汶川地震的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會本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請課文脈絡(lu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回憶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發(fā)生過什么災難嗎?(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
8級地震)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一刻的情景。(播放ppt中錄像、圖片并返回到第一張幻燈片)你看到
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誰能用幾句話來說T兌?(指名2人,說一說)這場地震將f個美麗的鄉(xiāng)
鎮(zhèn)變成了廢墟,使數(shù)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對死亡,卻發(fā)生一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指
課題)齊讀課題。這個故事講的是誰的事跡?譚千秋(板書,齊讀),放課件,指名讀譚千秋的簡介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根據(jù)上下文試著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廢墟坍塌震撼詮釋生死攸關(guān)
3.用直線劃出寫最后的姿勢的句子。
4.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試著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意。
5.讀詞語(出示詞語,開火車讀,一人讀一個,大聲一點)指導寫凹。在書上描紅。
6.交流詞語的意思:先讀出帶有這個詞語的句子,再說說你所理解的意思。
7.交流你所劃出的寫最后的姿勢的句子。(共3句,出示)我們一起來讀T賣。
8.交流:①課文按什么順序來寫的?②你怎么分段的?
9.小結(jié):剛剛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理清了課文的脈絡(luò)。
三、再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試著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
四、課文第二段就已經(jīng)把譚老師在地震來臨時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四個學生的'感人經(jīng)過寫得
很詳實了,那為什么還要寫第三段呢?可不可以把第三段去掉?為什么?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課文
的二、三兩段,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全班交流,明了側(cè)面烘托的寫法以及側(cè)面烘托的好處。
五、總結(jié):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最后的姿勢》一課,認識了()的譚老師。(根據(jù)我們今天所學的,
誰來說說?后面說的同學不能和前面同學重復。指名說)
讓我們一齊再來讀一讀寫他那最后的姿勢的句子,把他那最后的姿勢銘刻在心里。出示課文
最后一自然段。作業(yè)設(shè)計
L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做《練習冊》。
板書設(shè)計
最后的姿勢
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精讀課文,感受譚老師對學生的無私大愛。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六課:最后的姿勢(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這是誰最后的姿勢?這個姿勢是怎樣的?課文講述的故事給你怎
樣的感覺?
3.是呀!這是一個悲壯、令人感動的故事,請你帶著這樣的感情再讀課題。
二、瀏覽課文,找描寫最后姿勢的句子。
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這短短的幾秒鐘,根本容不得譚老師多作考慮,譚老師立即……,(引讀句子。)
是啊,在危急關(guān)頭,他選擇了用自己的雙臂守住孩子們的生命之門,他選擇用"張開雙臂、
護住學生”的姿勢面對死亡。(再讀句子)
范讀:地洞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一切到這兒似乎已經(jīng)
結(jié)束了,但事實上并沒有結(jié)束,看,這兒有個省略號,請你想一想,這兒省略了什么?(齊讀:請
同學們把自己此時的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中。)
(省略了人們的驚慌逃逸,省略了譚老師對四位學生的鼓勵,省略了人們的哀嚎……)
地震了,情況萬分危急,作者通過對危急環(huán)境的描述,更加烘托了譚老師的光輝形象,讓我
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譚老師情急下唯一想到的是他的學生。讓我們拿起書,一起重回那危急的一幕。
齊讀4-7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次(最后的姿勢)
L過渡:課文中第二次出現(xiàn)對譚老師最后姿勢的描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話語里,出示:"我們
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
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譚老師這最后的姿勢給人怎樣的感受?
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震撼的?請你自己讀讀,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讀體會。
2.“死死地"。想象:磚塊掉下來了,砸得譚老師鮮血直流,但譚老師仍然:張開雙臂,死
死地護住學生;樓板壓下來了,譚老師后胭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譚老師仍然:張開雙臂,死死
地護住學生;鮮血噴涌,
疼痛難忍,但譚老師: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學生。
你從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請你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讀之中。救援人員看到這一幕
已是眼含熱淚,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誰再來讀好這句話。
3.被深深震撼的還有誰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9、10自然段,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讀體會。
出示:"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獲救的學生這樣回憶。
你是從哪些詞語上感受到震撼的?"飛身"、"撲",這兩個詞語讓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
老師?(奮不顧身……)
譚老師面對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他飛身一撲用他的雙臂為學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門,
怎能不讓人震撼呢?(讀好句子。)
4.出示:一位老師說:"如果要快速逃離現(xiàn)場,論條件,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離開。
但在生死攸關(guān)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
你覺得老師說的話有沒有道理?如果他不顧那四位離開教室,他……如果他要留在教室里,
保護四位學生,他……這就叫生死攸關(guān)。(讀詞)是呀,他明知道留下來是死,但他還是果敢地留
下來了,飛身撲去,怎能不讓人震撼呢?(讀好句子)
5.譚老師為什么會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挺身而出、舍生取義,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牢牢
守護生命之門呢?導出第三自然段,出示:"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
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這就是譚老師的人生格言,你從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是呀,譚老師是這么說的,也
是這么做的,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
6.讓我們一起再來看這句話,出示:"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
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再讀這句話的時候,你心中是否有了更深的感受?現(xiàn)在你的目艮里,這是一個怎樣的姿勢?
7、作者通過對救援人員、獲救學生、老師的話得描述,通過側(cè)面描寫的方法,讓我們更深
刻地了解到譚老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掛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現(xiàn)在行動里的。他最后的姿勢,
讓我們深深地震撼。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一起讀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四、學習第三次(最后的姿勢)
1.引讀十一自然段,譚老師是一位特級教師,在學生眼里,譚老師講課繪聲繪色,不僅妙語
連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師眼里,譚老師是最愛孩子的,他在操場上看到一顆小石子都會撿
起來,生怕學生玩耍時受傷,然而(音樂起),同學們再也聽不到譚老師的聲音了。講臺上再也見
不到那個充滿活力的身影了。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2.課文學到這兒,你心中是否和老師一樣,涌起了千言萬語請你用:譚老師,我想對你說……
寫寫你此刻的感受。
3.交流、小結(jié):譚老師這最后的姿勢,不僅震撼了獲救的四個學生,不僅震撼了在場所有的
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國人,千言萬語都;匚成了一句話。出示: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
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這最后的姿勢不僅僅只是對學生的愛,更重要的它表達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為人師應有的精
神,那就是愛與責任(板書)。
這最后的姿勢將永遠鐫刻在四位學生的心中,讀(最后的姿勢:弓長開……)。這最后的姿勢像
一座豐碑,永遠地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讀(……)。這最后的姿勢將永遠矗立在所有中國人的心
中,讀(……)
4.難怪人們會贊頌他:"英雄K死,精神千秋?!?/p>
五、總結(jié)
1.其實,在5.12中,在那災難爆發(fā)的那一刻,不僅僅是譚千秋老師,還有很多很多的老師,
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學生的生存,他們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勢震撼了所有的人,他們用生命
鑄就如天大爰,詮釋了最高尚的師德靈魂,演繹了爰與責任最深刻的含義,讓我們一起瞻仰那一
座座不朽的豐碑。(圖片、音樂)
2.欣賞時,師解說。
3.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滿懷敬意、滿懷感動,再一次讀課題:最后的姿勢。
作業(yè)設(shè)計
1、搜集汶川地震中,讓你感動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最后的姿勢》教案6
《最后的姿勢》是根據(jù)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感人故事。課文講述了地震
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展現(xiàn)了T立老師恪
盡職守,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文章不僅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淀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材料,還為
塑造學生的人格提供了感人的文本素材。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聯(lián)系課文語境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體會”最后的姿勢”中包涵的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
的追求和詮釋。
4、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曲e人物形象的方法。
閱讀教學是師生雙方圍繞著教材文本所進行的對話交流,是彼此精神世界的交往、互動、合
作。本課教學,力求引領(lǐng)學生反復品味語言,透過文本語言,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通過學生的自
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傳情的誦讀,來體驗文本情感。教學中,力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
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充分與文中人物進行情感撞擊心靈對話,張揚學生的閱讀
個性,發(fā)展學生的智慧。
一、復習導入,引出人物。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最后的姿勢》。
在生與死的剎那間,譚老師作出了自己的抉擇。請觀看《千秋心千秋愛一記抗震救災優(yōu)
秀共產(chǎn)黨員干部譚千秋》片段
2、譚老師”最后的姿勢"在課文中幾次出現(xiàn)?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譚老師遇難時護住學生
的經(jīng)過?(2~7自然段)
3、過渡:如果我們再回到5.12這天,再去親歷那個現(xiàn)場,去聆聽譚老師的語言,去看看
譚老師的行動,我們的感受將會更深。
二、細細品讀,感知形象
1、譚老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4-7自然段,邊
讀邊劃出關(guān)鍵的詞句,品讀品讀,細細地體會。
2、誰來說說,譚老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作出這樣的選擇的?(情況十分危急,你是從哪兒
感受到的?)
(1)出示: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為什么這句話會讓你感
受到情況十分危急?
指導朗讀:情況十分危急該怎么讀?這兒有三個感嘆號,讀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在這么危急的情況下,譚老師是怎么說的呢?
出示: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跑去。
從這兒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
要地震了,譚老師的話應該讀出怎樣的感覺?(很鎮(zhèn)定的感覺,怎么來表達呢?)
(2)你還從哪兒感受到情況十分危急的?(情況越來越危急了?。┏鍪荆旱谖遄匀欢?/p>
你從這句話的'哪些詞語中感受到情況很危急的?(提示:"刺耳的吱吱聲,塵埃騰空而起”
說明了什么?)
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
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這矢瞞的幾秒鐘,根本容不得譚老師多作考慮,譚老師立即??(引讀句子)
(3)范讀: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
一切到這兒似乎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但事實上并沒有結(jié)束,看,這兒有個省略號,這兒省略了什么?
(說一說并讀T賣,把自己此時的感受融入朗讀中。)
(4)地震了,情況萬分危急,作者通過對危急環(huán)境的描述,更加烘托了譚老師的光輝形象,
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譚老師情急下唯一想到的是他的學生。讓我們捧起書,一起重回那危急的
一幕。(齊讀4-7自然段。)
3、在生與死的剎那間,譚老師作出了自己的抉擇。課文第8-10自然段中多次對譚老師最
后姿勢的描述,這最后的姿勢是什么樣的?給人怎樣的感受?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謨老師這最后的姿勢給人怎樣的感受?
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請你自己讀讀,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讀體會。
想象:磚塊掉下來了,砸得譚老師鮮血直流,但譚老師仍然一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學
生;樓板壓下來了,譚老師后腦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譚老師仍然一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
學生;鮮血噴涌,疼痛難忍,但譚老師仍然一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學生。
你從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請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讀之中。
(2)被深深震撼的還有誰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第9、10自然段,抓住關(guān)鍵詞句品讀體
會。
出示:”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獲救的學生這樣回憶。
你是從哪些詞語上感受到震撼的?"飛身""撲"這兩個詞語讓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
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化農(nóng)業(yè)機械購置及售后服務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精英招募」企業(yè)人才招聘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戲角色設(shè)計授權(quán)合同4篇
- 2025年度房地產(chǎn)項目預售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南匯農(nóng)業(yè)志修訂與版權(quán)登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車維修連鎖店經(jīng)營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2篇
- 2025年度個人設(shè)備租賃擔保貸款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苗木出口貿(mào)易合同標準樣本3篇
- 2025年度個人借款合同信用評估體系構(gòu)建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建材門面房租賃及推廣合作合同
- 交通運輸行政執(zhí)法程序規(guī)定培訓課件
- 海洋垃圾處理行業(yè)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4年-2025年海船船員考試-船舶人員管理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安徽省皖南八校聯(lián)盟高二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BIM土建算量與云計價》完整課件
- 2024中國南光集團限公司校園招聘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氣凝膠干凝膠市場發(fā)展戰(zhàn)略與未來投資競爭力剖析研究報告
- 新客戶建檔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2024簡單的租房合同樣本下載
- 2024-2030年中國AI智能鼠標市場營銷模式與競爭前景分析研究報告
- 中考數(shù)學計算題練習100道(2024年中考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