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據(jù)材料完成。

“仙女木”是寒冷氣候的標志植物,因此用來命名出現(xiàn)在北歐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靶孪膳尽笔录髿夂蜃兣M入溫暖的全新世界。左圖是地球50萬年前至今的氣溫變化模擬曲線圖,右圖是地球2萬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擬變化圖。上圖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海水溫度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A.①B.②C.③D.④3、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東山海拔高度比青山高B.王村所在的地形名稱為山谷C.李村所在的地形名稱為山脊D.乙坡坡度比甲坡坡度和緩4、地質學家可以利用地震波來研究地球內部結構,也可以探測、尋找地下的礦產資源,下列礦產資源能通過研究地震波尋找到的是()A.金礦B.煤礦C.金剛石D.石油5、下圖是洋流流經某熱帶;副熱帶海區(qū)的海水等溫線圖;其中洋流判斷正確且排列順序與圖中順序相一致的是()

A.①南半球暖流②北半球暖流③南半球寒流④北半球寒流B.①南半球寒流②北半球寒流③北半球暖流④南半球暖流C.①北半球暖流②南半球寒流③北半球寒流④南半球暖流D.①北半球暖流②南半球暖流③南半球寒流④北半球寒流6、從板塊構造理論看,與歐洲阿爾卑斯山脈形成有關的兩大板塊是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B.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C.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讀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jù)圖中深度,說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內部圈層:A______B______C_______

(2)b1和b2間是________層,這里可能是________的主要發(fā)源地。

(3)組成巖石圈的是圖中的(字母)__________。

(4)A層的上部為_________________層,下部為___________層。8、巖石中包含的________可以反映古地理環(huán)境和生物特征,生物總是從________到________,從________到________。9、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是離“天”最近的地方。這里的藍天、白云、雪山很美,是很多旅行者向往的地方。但夏季來這里旅行,游客務必要帶防曬霜、遮陽傘和比較厚的衣物等必備物品。下面是“青藏高原示意圖”和相關圖片。

(1)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形成于____代,甲圖是在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的珊瑚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____環(huán)境。

(2)通過游客攜帶的必備物品可見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其主要原因是____

(3)圖乙景觀中的植被類型主要是____,該圖涉及的地球圈層中最活躍的圈層是____。10、觀察描述。

(1)選址:選擇視野較開闊的地方。

(1)順序:從________到________:從________到________。

(2)手段:利用________圖、________影像等輔助觀察。11、定義:寒潮是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____,并伴有____、____、____-等現(xiàn)象的天氣過程。12、下圖為地球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其他地區(qū)為白晝,回答下列問題。

(1)該日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_

(2)此時;北京時間是_____月____日_____時;此日北京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值。

(3)此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正午旗桿影長為一年中的_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值,正午旗桿影子的方向為_______方向。

(4)此時,赤道與晨昏線相交點的經度分別為(_______)。A.45oW,135oWB.135oE,45oWC.60oE,120oWD.0o,180o13、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中國部分流域情況表。

。流域。

流域面積(104km2)

人口(萬)

水資源量(108m3)

水資源利用量(108m3)

珠江流域。

58

13955.18

6478.18

834.09

黃河流域。

79

15387.82

481.50

402.56

長江流域。

178

40825.12

9274.22

1737.12

海河流域。

32

10627.02

212.06

432.83

淮河流域。

33

15502.13

625.29

656.92

(1)根據(jù)表格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判斷;人均水資源最豐富的是________流域,水資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流域。

(2)為什么“南水北調”勢在必行?________________

(3)天津和上海兩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緊張問題;但緊張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_______,上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針對我國水資源問題的現(xiàn)狀和特點,簡要說明為實現(xiàn)水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除了跨流域調水、治理水污染外,還應從哪些方面采取相應對策?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是我國最缺水的地區(qū)。A.正確B.錯誤15、錢塘江大潮的形成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_____)A.正確B.錯誤16、沿海國在領海范圍內享有關閉領海的權利。(_____)A.正確B.錯誤17、當太陽黑子和耀斑增多時,其發(fā)射的電磁波進入大氣層,產生“磁暴”現(xiàn)象。(_____)A.正確B.錯誤18、太陽活動強烈時,可能會影響地球電離層,產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_____)A.正確B.錯誤19、太陽內部物質經核裂變反應產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確B.錯誤20、泥石流發(fā)生時應往河谷下游跑,以擺脫泥石流。(_____)A.正確B.錯誤21、某沿海國距其領?;€200海里范圍內,為該國領海(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2題,共18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左圖為湖南省主要水系分布示意圖。右圖為2015-2017年汩羅江流域暴雨時間分布統(tǒng)計圖。材料二:汩羅江地處湘東北,長250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汩羅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區(qū),水文變化具有暴漲暴落的特點。該河流在雨季結束后,常出現(xiàn)夏旱、秋旱或夏秋連旱災害天氣。

(1)汩羅江流域干旱發(fā)生時;河流仍不會斷流,此時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為____,從氣候角度簡析旱災的主要成因。

(2)端午節(jié)前后;汩羅江的水位往往會暴漲,當?shù)胤Q之為“端午水”,試分析汩羅江“端午水”現(xiàn)象的成因。

(3)近年來,湖南省耕地面積呈減少趨勢,請說出主要原因。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拉薩位于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有“日光城”的美譽。下圖示意拉薩位置和拉薩7月降水量日平均變化。

(1)描述圖示區(qū)域地形特征。

(2)指出拉薩所在地區(qū)的氣溫日較差特征;并簡述原因。

(3)分析拉薩7月降水量集中于夜晚的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分析】

【詳解】

由材料可知;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氣候寒冷時,氣溫低,陸地冰川面積大,海平面較低;“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氣候變暖進入溫暖的全新世界。所以“新仙女木”事件至今,海平面應處在平緩上升狀態(tài),故對應“新仙女木”事件的應是字母③。故選C。

【點睛】

本題以“新仙女木”事件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全球氣候變化及影響。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2、A【分析】【分析】

【詳解】

海水溫度垂直變化:海水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所以在垂直方向上,水溫一般隨深度增加而降低;1000米深度以下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不大,圖中①曲線符合;故選A。

【點睛】

海水溫度垂直分布規(guī)律:自表層向深層大體上呈不均勻遞減的趨勢。①在表層區(qū),水溫基本上趨向于均勻分布。②在溫躍層,水溫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降低。③在深水區(qū),水溫受外界的影響較小,變化緩慢,溫度偏低。3、D【分析】【分析】

【詳解】

讀圖可知;東山山頂海拔高度為1000~1100米之間,青山山頂海拔高度為1100~1200米,因此東山海拔高度比青山低,A錯誤;王村所在地等高線向低處彎曲,表明當?shù)乇葍蓚雀撸涞匦蚊Q為山脊,B錯誤;李村所在地等高線向高處彎曲,表明當?shù)乇葍蓚鹊?,其地形名稱為山谷,C錯誤;圖中顯示,與甲坡相比,乙坡等高線稀疏,表明乙坡坡度比甲坡坡度和緩,D正確。故選D。

【點睛】4、D【分析】【分析】

【詳解】

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態(tài)中傳播,縱波傳播速度快,能在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態(tài)中傳播。當?shù)卣鸩▊鞑サ胶惺偷牡貙訒r,橫波波速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由此可通過研究地震波尋找到石油,D正確;金礦、煤礦、金剛石礦產等均為固態(tài)礦產,橫波、縱波均可通過,無法很好地利用地震波進行尋找。故選D。

【點睛】5、C【分析】【詳解】

回答此題關鍵在讀圖。首先看氣溫,北(上)低南(下)高為北半球,北高南低為南半球;其次根據(jù)等溫線彎曲方向判斷洋流流向。圖中顯示,①③是北半球,②④是南半球,①④是暖流②③是寒流。綜合以上分析,C選項正確。6、C【分析】【詳解】

從板塊構造理論看;與歐洲阿爾卑斯山脈形成有關的兩大板塊是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是板塊擠壓形成的。故C正確。

故選C

【點睛】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六大板塊處于不斷地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圖中深度,地球內部圈層地下平均33千米處是地殼;地殼以下到地下2900千米處是地幔,地幔又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故圖中A為地殼,B為上地幔,C為下地幔。

(2)上地幔頂部存在軟流層,b1和b2間是軟流層;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

(3)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以上的范圍。組成巖石圈的是圖中的A、b1。。

(4)A層(地殼)的上部為硅鋁層,下部為硅鎂層。【解析】地殼上地幔下地幔軟流層巖漿A、b1硅鋁層硅鎂層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化石低級高級簡單復雜9、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青藏高原示意圖”和相關圖片資料為材料;涉及構造運動;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的原因、青藏高原植被類型、地球的外部圈層等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形成與喜馬拉雅運動(簡稱“喜山運動”)相關。它是指發(fā)生于距今7000萬年~300萬年(新生代)的一次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整個古地中海發(fā)生了強烈的褶皺,地球上出現(xiàn)了橫貫東西的巨大山脈,因此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甲圖中的珊瑚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海洋環(huán)境。

(2)青藏高原緯度較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比較潔凈,塵埃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強;海拔高,空氣比較稀薄,水汽含量少,云量較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強;青藏高原的緯度較低,終年正午太陽高度平均較大,太陽輻射強。

(3)青藏高原海拔高,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植被類型以草地為主,其中高山高寒草地是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草地類型。生物圈是所有生物鏈的一個統(tǒng)稱,它包含了生物鏈和所有細微的生物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生物圈是地球圈層中最為活躍的圈層。【解析】(1)新生

海洋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潔凈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氣透明度好,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少;緯度較低,太陽高度大。

(3)高寒草原

生物圈

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宏觀微觀面點。

(2)地形遙感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劇烈降溫大風雨雪凍害12、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察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晝夜長短的變化;日出方位的季節(jié)變化、直射點坐標。

【詳解】

(1)讀圖北極圈以及以內為極夜現(xiàn)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26′S),90°E為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可得出90°E為12時,根據(jù)太陽直射經度為地方時12時,得出次日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90°E,23.5oS)。

(2)由上題該日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為12月23日前后;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中最長,晝長達一年中最小。

(3)北半球冬至日;北京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影長為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陽在北京正南方向,影子位于正北方向。

(4)赤道上6點日出,18點日落,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18時,根據(jù)上題90°E為12時,6時和12時相差6小時,經度相差90°,位于0°經線;18時和12時相差6小時,經度相差90°,位于180°?!窘馕觥浚?0°E,23.5oS)122214最小值最大值正北D13、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表格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結合人均水資源量的計算方法,進行簡單的計算即可得出結論。

(2)根據(jù)計算可知;華北地區(qū)所在的海河;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而華北地區(qū)工農業(yè)發(fā)達,人口、城市數(shù)量增長很快,水資源短缺嚴重地制約了華北地區(qū)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解決華北地區(qū)的缺水問題,國家決定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將長江流域多余的水資源調往缺水的華北。

(3)分析天津和上海兩大城市用水緊張的原因要從兩大城市所在的氣候區(qū)和水資源利用狀況方面分析:天津位于半濕潤氣候區(qū);降水量小,造成資源性缺水;而上海位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本身并不缺水,但由于水污染嚴重造成了水質性缺水。

(4)解決水資源問題要從開源和節(jié)流兩方面考慮。

【點睛】

華北水資源緊張的原因及措施。

自然原因:

1;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導致華北地區(qū)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

2;華北地區(qū)降水少;江河徑流量?。唤邓饕杏?、8兩月,冬春季節(jié)干旱少雨、蒸發(fā)旺盛,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大,少雨年份更加干旱缺水。

3;從水土資源的配合上看;華北地區(qū)耕地多,水資源少。

人為原因:

1;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yè)發(fā)展迅速,加劇了水資源緊張程度。

2;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低;浪費和污染嚴重。

3;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干旱頻率加大。

措施:

1;加強對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是目前解決華北地區(qū)水資源緊張的最有效途徑。

2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首先;跨流域調水工程是解決華北地區(qū)水資源不足的根本途徑。其次,修建水庫是解決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的主要措施。

3、加強生態(tài)工程建設,提高地表植被的覆蓋率?!窘馕觥恐榻:尤A北嚴重缺水,極大地制約了該地區(qū)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水資源不足(資源性缺水)水污染嚴重(水質性缺水)①節(jié)約用水,合理用水,減少浪費;②修建水庫;③開發(fā)新的水源(如淡化海水);④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節(jié)水型農業(yè)和節(jié)水型工業(yè);⑤加強法制規(guī)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資源的意識。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水資源緊張狀況的理解程度。

【詳解】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降水少;徑流量小,水資源總數(shù)量小,但西北地區(qū)人口稀少、經濟規(guī)模不大,需水量不大,水資源緊張程度比華北地區(qū)小。因此題中敘述不正確。

【點睛】

水資源緊張程度(缺水程度)取決于水資源供給量與需求量的對比關系。15、√【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潮汐是由天體之間的引力產生的,故錢塘江大潮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

【點睛】

錢塘江大潮除了受天體引力影響之外,還受到海灣形狀的影響,錢塘江入??诔世瓤跔钕蚝Q蟪ㄩ_,向陸地推進的潮水在前進過程中受到海灣約束擠壓,水位逐漸升高,從而形成罕見的大涌潮。16、×【分析】【分析】

【詳解】

領海范圍內其他國家有無害通航權;不得隨意關閉。所以本題答案為錯誤。

【點睛】17、×【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當太陽黑子和耀斑增多時,其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會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xiàn)象,擾亂大氣層會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本題說法錯誤。18、×【分析】【分析】

【詳解】

磁暴現(xiàn)象是因為太陽風擾亂地球磁場形成的;而不是擾亂電離層。太陽風被地球磁場吸附到兩極,與大氣產生摩擦,發(fā)生了極光現(xiàn)象。

【點睛】

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導致磁暴,指南針無法正確指示方向。19、×【分析】【分析】

【詳解】

太陽內部的物質經過核聚變產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變。

【點睛】

太陽核聚變過程:四個氫原子核聚變?yōu)橐粋€氦原子,過程中釋放出能量。20、×【分析】【分析】

【詳解】

泥石流發(fā)生時會沿河谷向下游流動;速度較快,向河谷下游跑,極易被泥石流掩埋。應向溝谷兩側高處跑。故材料說法錯誤。

【點睛】21、×【分析】【分析】

【詳解】

某沿海國距其領?;€12海里范圍內;為該國領海,因此表述錯誤。

【點睛】

領海的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但是,在海岸極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緊接海岸有一系列島嶼,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的劃定可采用連接各適當點的直線基線法。直線基線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島嶼上選一系列的基點,各基點依次相連,各點間的直線就連成沿海岸的折線。四、綜合題(共2題,共18分)22、略

【分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陸地水源的相互補給關系;旱災的發(fā)生原因、河流的水文特征、耕地的合理開發(fā)與保護等相關知識。難度一般;注意加強圖文材料信息的獲取與解讀,調動和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作答即可。

【詳解】

(1)汩羅江地處湖南東北;向西注入洞庭湖,流域干旱發(fā)生時,降水少,但河流仍不斷流,主要是此時河流受地下水的補給。從氣候角度簡析旱災的主要成因:首先,汩羅江地處長江流域,7;8月易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形成旱災;其次夏季氣溫高,蒸發(fā)旺盛,加之河流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區(qū),水文變化暴漲暴落,蓄水能力較小,所以易出現(xiàn)干旱。

(2)端午節(jié)在6月;讀右圖可知,6月,汩羅江流域暴雨次數(shù)和大暴雨次數(shù)多,該時間段雨帶影響該區(qū)域,降水多且強度大。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汩羅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區(qū),水文變化具有暴漲暴落的特點,由于降水多且強度大,大部分流經山區(qū),其匯水速度快,河流水位暴漲。同時,古羅江向西注入洞庭湖,6月洞庭湖水位上漲,導致汩羅江排水不暢,進一步導致汩羅江水位上漲。

(3)一方面;在山區(qū)退耕還林,在洞庭湖平原地區(qū)退田還湖,使得耕地逐步向林地和生態(tài)用地轉化,耕地面積減少。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工業(yè)化和城市化占用了部分耕地,也使得湖南省耕地面積呈減少趨勢。

【點睛】【解析】(1)地下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夏季氣溫高,蒸發(fā)旺,易發(fā)干旱。

(2)端午節(jié)前后;雨帶影響該區(qū)域,降水多且強度大;中上游大部分流經山區(qū),匯水快;洞庭湖水位上漲,汩羅江排水不暢。

(3)(山區(qū))退耕還林;(洞庭湖平原)退田還湖;工業(yè)化與城市化占用耕地。23、略

【分析】【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