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C65DB50重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50/T867.16—2021前言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基礎管理 25場所環(huán)境 6生產設施設備 7特種設備 8公用輔助設施設備 9消防安全 10用火、用電、用氣的安全 11照料護理安全 12衛(wèi)生安全 13食品安全 14心理危機干預 15職業(yè)健康 16勞動防護用品 17安全生產檢查 18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 24附錄A(資料性)相關引用條款 27附錄B(規(guī)范性)養(yǎng)老機構隱患排查清單 40附錄C(規(guī)范性)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細則及監(jiān)督檢查清單 45參考文獻 DB50/T867.16—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則起DB50/T867《安全生產技術規(guī)范》分為若干部分:——第1部分:總則;——第2部分:通用要求;——第16部分:養(yǎng)老機構;本文件為DB50/T867的第16部分。本文件由重慶市社會福利指導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重慶市民政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重慶市社會福利指導中心、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代惠、周洪剛、陳濤、馬春澤、劉釗、李真真、李歡、張程、龔慶。1DB50/T867.16—2021安全生產技術規(guī)范第16部分:養(yǎng)老機構本文件規(guī)定了養(yǎng)老機構安全生產的基礎管理、場所環(huán)境、生產設施設備、特種設備、公用輔助設施設備、消防安全、用火(用電、用氣)的安全、照料護理安全、衛(wèi)生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危機干預、職業(yè)健康、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檢查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養(yǎng)老機構的安全生產活動。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6441-1986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T11651-2008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guī)范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標志第1部分:標志GB/T13869-2017用電安全導則GB1493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GB/T15236-2008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術語GB/T15499-1995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GB15630-1995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GB17498.1-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24436-2009康復訓練器械安全通用要求GB25201-2010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506-2010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T29510-2013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基本要求GB/T29639-2013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33000-2016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guī)范GB/T35796-2017養(yǎng)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guī)范GB/T37276-2018養(yǎng)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GB38600-2019養(yǎng)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28-2006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2DB50/T867.16—2021GB50140-2005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50166-201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94-2014建設工程施工現(xiàn)場供用電安全規(guī)范GB50222-2017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61-201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370-2005氣體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AQ/T9004-2008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導則AQ/T9007-201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guī)范AQ/T9009-201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評估指南JGJ450-2018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MZ/T032-2012養(yǎng)老機構安全管理TSG08-2017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guī)則WS/T396-2012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清洗消毒規(guī)范建標184-2017特困人員供養(yǎng)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標準GBZ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yè)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88-2014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技術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GB/T15236-2008、GB/T33000-2016界定的以及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養(yǎng)老機構seniorcareorganization依法辦理登記,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床位數(shù)在10張床位以上的機構。注:參考《養(yǎng)老機構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第66號)。4基礎管理4.1機構設置4.1.1機構應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或領導小組。機構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4.1.2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設置應符合如下要求:a)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總數(shù)300人及以下的,應至少配備2名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b)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總數(shù)300人以上的,應至少配備5名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其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不少于1名。4.2人員職責3DB50/T867.16—20214.2.1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應履行職責包括:a)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b)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c)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d)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和有效實施;e)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f)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g)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h)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4.2.2安全生產工作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承擔綜合監(jiān)督管理責任,應履行職責包括:a)負責安全生產日常監(jiān)督管理,督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相關規(guī)章制度和技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b)監(jiān)督檢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組織落實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c)協(xié)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向主要負責人報告;d)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后,及時、如實報告并立即趕赴現(xiàn)場,組織搶救,保護現(xiàn)場,做好善后工作,督促執(zhí)行事故處理決定;e)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4.2.3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職責應包括:a)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b)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c)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d)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e)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f)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行為;g)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h)發(fā)現(xiàn)有危及從業(yè)人員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指令從業(yè)人員暫停作業(yè)或者在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yè)現(xiàn)場;i)組織安全生產考核,提出獎懲意見;j)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4.3安全生產目標4.3.1機構應結合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年度安全生產目標。4.3.2機構應按照在生產經營中的職能,分解安全生產目標,制定安全生指標、實施計劃和考核辦法。4.3.3機構應定期對安全生產目標和指標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和考核,并及時調整。4.4安全生產責任制4.4.1機構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等內容,并加強監(jiān)督考核。4.4.2按照責、權、利統(tǒng)一的原則,安全生產責任的內容和大小應與各生產性質和崗位性質相適應。4DB50/T867.16—20214.5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4.5.1機構應建立健全安全規(guī)章制度,制度應包含但不限于:a)安全責任制度;b)安全教育制度;c)安全操作規(guī)范或規(guī)程;d)安全檢查制度;e)事故處理與報告制度;f)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g)考核與獎懲制度。4.5.2安全管理制度應明確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及要求。4.6操作規(guī)程4.6.1機構應結合本單位設施設備、服務事項、作業(yè)安全風險與職業(yè)病防護要求,編制齊全適用的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確保其適宜性和有效性。4.6.2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應經批準實施,現(xiàn)行有效版本應發(fā)放至相關崗位的從業(yè)人員,并采取日常教育和考核等措施確保員工上崗作業(yè)前理解、掌握并正確執(zhí)行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4.6.3機構應教育和督促從業(yè)人員嚴格執(zhí)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并向從業(yè)人員如實告知工作場所和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4.7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4.7.1一般要求4.7.1.1機構應明確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定期識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需求,明確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4.7.1.2安全教育培訓內容應符合MZ/T032-201213.1的規(guī)定。4.7.1.3機構應根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教育和引導從業(yè)人員掌握崗位安全生產知識以及相關要求,遵守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增強從業(yè)人員對安全事故的預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4.7.1.4機構應如實記錄全體從業(yè)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情況,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業(yè)務檔案和從業(yè)人員個人參訓檔案,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4.7.2主要負責人和管理人員教育培訓4.7.2.1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4.7.2.2機構應對各級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確保其具備正確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職責的知識與能力。4.7.2.3機構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應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應少于12學時。4.7.2.4法律法規(guī)要求考核其安全生產知識與能力的人員,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經考核合格。4.7.3特種作業(yè)、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教育培訓5DB50/T867.16—2021從事特種作業(yè)、特種設備作業(yè)的人員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經專門安全作業(yè)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后,方可上崗作業(yè),并定期接受復審。4.7.4一般從業(yè)人員教育培訓一般從業(yè)人員每半年應至少接受1次崗位安全、職業(yè)安全教育培訓。一般從業(yè)人員上崗、轉崗或離崗6個月以上重新上崗的,應當接受安全教育培訓。4.7.5相關方人員教育培訓外來人員進入作業(yè)現(xiàn)場前,應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保存記錄。培訓內容包括:外來人員有關安全規(guī)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因素、所從事作業(yè)的安全要求、作業(yè)安全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職業(yè)病危害防護措施、應急知識等。4.7.6老年人的教育培訓應對老年人開展安全宣傳教育。4.8相關方安全管理4.8.1機構應建立相關方安全管理制度。4.8.2機構應與承包商、供應商等相關方簽訂安全協(xié)議,也可在合同或協(xié)議中包含安全生產方面的內容。對承包商和供應商實施準入管理,不應將工程項目發(fā)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承包商、供應商。4.9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4.9.1機構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安全設施的建設實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4.9.2機構應當對其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書面報告?zhèn)洳椤?.9.3在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時,機構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同時進行設計,編制安全專篇。4.9.4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施工應當由取得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并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施4.9.5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中或建成后,機構應當對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整改。4.9.6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機構應當組織對安全設施進行竣工驗收,并形成書面報告?zhèn)洳?。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4.9.7機構應當按照檔案管理的規(guī)定,建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文件資料檔案,并妥善保存。4.10安全生產投入4.10.1機構應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關規(guī)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并建立使用臺賬。4.10.2機構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繳納從業(yè)人員工傷保險。4.11安全文化建設機構宜按照AQ/T9004-2008的要求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確立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理念及行為準則,并教育、引導全體人員貫徹執(zhí)行。4.12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6DB50/T867.16—2021機構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安全生產電子臺賬管理、職業(yè)病危害防治、應急管理、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自查自報、安全生產預測預警等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4.13安全標志4.13.1機構安全標志設置和管理應符合MZ/T032-20125.7的規(guī)定。4.13.2存在職業(yè)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作業(yè)崗位、設備、貯存場所應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警示標識應符合GBZ158-2003的要求。4.14安全風險管理4.14.1風險辨識4.14.1.1機構應建立安全風險辨識管理制度,對本單位安全風險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辨識。4.14.1.2應根據危險源可能造成的事故的可能性和相應的后果嚴重程度,對風險進行分類分級管理。4.14.2風險評估4.14.2.1應根據規(guī)定的頻次和時機,對生產過程存在的危害因素采用適用的評價方法進行分析和評估,根據其是否可允許、可接受的程度和事故發(fā)生可能性、后果嚴重程度等特征評定其風險級別。4.14.2.2養(yǎng)老服務安全風險評估應符合GB38600-2019第5章的規(guī)定。4.14.3風險控制措施4.14.3.1機構應根據其評估出的風險和確定的風險分級,對不同級別的風險制定可行而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4.14.3.2機構應對風險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應進行必要的評審。4.14.3.3對所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宜進行跟蹤檢查和監(jiān)測,如未達到預期效果,機構應進行原因分析,重新制定控制措施并實施。4.15隱患排查治理4.15.1隱患排查4.15.1.1機構應建立隱患排查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位從業(yè)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責任制。4.15.1.2機構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標準等,組織制定各部門、崗位、場所、設施設備的隱患排查清單(見附錄B)。4.15.1.3隱患排查的范圍應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人員、設施設備、原輔材料和管理活動,包括承包商、供應商等相關方服務范圍。4.15.1.4機構應定期組織安全隱患排查。隱患排查的具體頻次宜符合以下要求:a)現(xiàn)場操作人員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安全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報告隱患;b)基層班組應當結合班組安全活動,每日至少組織一次隱患排查;c)部門應當結合崗位責任制,每周至少組織一次隱患排查;d)機構應當根據季節(jié)性特征及業(yè)務活動實際,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隱患排查。4.15.1.5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jiān)控治理。7DB50/T867.16—20214.15.1.6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fā)包、出租的,應與承包、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并在協(xié)議中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職責。機構對承包、承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統(tǒng)一協(xié)調和監(jiān)督管理的職責。4.15.2隱患治理4.15.2.1機構應根據隱患排查的結果,對隱患及時進行治理。4.15.2.2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機構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機構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4.15.2.3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a)治理的目標和任務;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經費和物資的落實;d)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e)治理的時限和要求;f)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4.15.2.4機構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fā)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從危險區(qū)域內撤出作業(yè)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yè)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加強維護和保養(yǎng),防止事故發(fā)生。4.15.2.5對于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事故災難的隱患,機構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的要求治理,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4.15.3驗收與評估4.15.3.1治理完成后,機構應對事故隱患治理情況進行評估、驗收。4.15.3.2重大隱患治理完成后,有條件的機構應組織本單位的技術人員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評估;其他機構應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評估。4.15.4信息記錄、通報和報送4.15.4.1機構應如實記錄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每年至少統(tǒng)計分析1次。4.15.4.2機構應定期或實時向從業(yè)人員通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重大事故隱患消除前,應向從業(yè)人員公示事故隱患所在位置、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應急措施等信息。4.15.4.3機構應對隱患排查、報告、治理、銷賬等過程進行電子化管理和統(tǒng)計分析,并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定期或實時報送隱患排查治理情況。4.16應急管理4.16.1應急機構4.16.1.1機構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建立應急管理組織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應急管理工作。4.16.1.2參與應急救援和應急管理的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4.16.2應急預案8DB50/T867.16—20214.16.2.1機構應制訂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4.16.2.2機構應結合養(yǎng)老服務防護需要制定噎食、壓瘡、墜床、燙傷、跌倒、走失、他傷和自傷、食品藥品誤食、文娛活動意外等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4.16.2.3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標準的規(guī)定;b)安全生產實際情況;c)危險性分析情況;d)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e)有明確、具體的應急程序和處置措施,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f)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滿足本單位的應急工作需要;g)應急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應急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h)應急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4.16.2.4對于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裝置或者設施,機構應編制現(xiàn)場處置方案;重點崗位應設置崗位應急處置卡,并張貼在附近顯著部位。4.16.2.5機構應急預案應包括向上級應急管理機構報告的內容、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lián)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更新,確保準確有效。4.16.2.6機構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論證,并向有關部門進行備案。4.16.2.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及時修訂并歸檔:a)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及上位預案中的有關規(guī)定發(fā)生重大變化的;b)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fā)生調整的;c)面臨的事故風險發(fā)生重大變化的;d)重要應急資源發(fā)生重大變化的;e)預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發(fā)生變化的;f)在應急演練和事故應急救援中發(fā)現(xiàn)問題需要修訂的;g)單位認為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4.16.2.8機構應每三年進行1次應急預案評估。4.16.3應急保障4.16.3.1機構建立與本單位安全生產特點相適應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不具備應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條件的機構,指定兼職救援人員,并與鄰近專業(yè)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應急救援服務協(xié)議。4.16.3.2機構應根據應急預案的需要,設置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建立管理臺賬。對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安排專人管理,并定期檢查、維護、保養(yǎng),確保其完好、可靠。4.16.4應急演練4.16.4.1機構應按照AQ/T9007-2019中第5~7章的規(guī)定定期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4.16.4.2機構應按照AQ/T9007-2019中第8章和AQ/T9009-2015的規(guī)定對演練進行總結和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評估結果開展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4.16.4.3應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每年應至少演練1次。4.16.5應急處置4.16.5.1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9DB50/T867.16—20214.16.5.2機構應根據應急預案要求,確定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程序,按照有關規(guī)定報告事故情況,并開展先期處置。4.16.5.3先期處置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以下措施:a)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時,現(xiàn)場人員應采取阻斷或隔離事故源、危險源等措施;發(fā)現(xiàn)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緊急情況時,事發(fā)源的現(xiàn)場人員應停止作業(yè)或者采取臨時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yè)現(xiàn)場;b)判事故危害及發(fā)展趨勢,將可能危及周邊生命、財產、環(huán)境安全的危險性和防護措施等告知相關單位與人員;遇有重大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封閉事故現(xiàn)場,通知本單位從業(yè)人員和周邊人員疏散,采取轉移重要物資、避免或減輕環(huán)境危害等措施;c)根據事故類型和響應級別,請求周邊應急救援隊伍參加事故救援,維護事故現(xiàn)場秩序,保護事故現(xiàn)場證據。4.16.6應急評估機構應開展事故(或險情)應急處置完畢后的應急處置評估。4.17事故管理4.17.1事故報告4.17.1.1機構應建立事故報告制度,明確事故內外部報告的責任人、時限、內容等,并教育、指導從業(yè)人員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的程序報告發(fā)生的生產安全事故。4.17.1.2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安全責任人報告。接到報告后,本單位安全責任人應立即將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當前狀態(tài)等簡要信息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程序向上級主管部門及當?shù)卣畧蟾?。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最遲不得超過4h。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及時續(xù)報有關情況。事故報告后出現(xiàn)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4.17.1.3有關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視事故態(tài)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4.17.1.4事故發(fā)生后應保護事故現(xiàn)場及有關證據。4.17.2事故調查和處理4.17.2.1接受事故調查期間,事故發(fā)生單位的負責人和有關人員應配合調查,如實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接受詢問等。4.17.2.2發(fā)生事故后,機構應及時成立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事故調查應根據有關證據、資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提出應吸取的教訓、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編制事故調查報告。4.17.2.3機構應開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動,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fā)生。4.17.2.4機構應根據事故等級,積極配合有關政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4.17.2.5機構應按照GB/T6441-1986、GB/T15499-1995的有關規(guī)定和行業(yè)確定的事故統(tǒng)計指標開展事故統(tǒng)計分析。4.18文檔管理4.18.1機構應建立文件和記錄檔案管理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明確安全生產和職業(yè)衛(wèi)生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的編制、評審、發(fā)布、使用、修訂、作廢以及文件和記錄管理的職責、程序和要求。DB50/T867.16—20214.18.2機構安全生產檔案內容應包括設施設備、安全教育培訓、職業(yè)衛(wèi)生、事故應急、風險管理、重大危險源、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等方面。4.18.3安全文件和記錄應包含但不限于安全生產過程、事件、活動、檢查的下列內容:a)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及其他要求;b)上級主管部門安全生產文件、批復文及會議資料等;c)安全生產文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會議記錄材料、安全學習資料等;d)安全生產工作計劃、總結、報告等;e)各種安全活動記錄、安全管理臺賬、事故報告、安全通報等;f)安全設施檢測、校驗報告、記錄等;g)安全、職業(yè)衛(wèi)生評價報告。5場所環(huán)境5.1場所通用要求5.1.1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應符合JGJ450-2018第5章、第6章的要求。5.1.2特困人員供養(yǎng)服務設施(敬老院)建筑設計應符合建標184-2017第5章的要求。5.1.3建筑物防雷設計應符合GB50057-2010的要求。5.1.4生活用房中老年人居室和休息室不應設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5.1.5建筑物功能場所應合理設置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的設計應符合GB50763-2012的規(guī)定。5.1.6二層及以上樓層、地下室、半地下室設置老年人用房時應設電梯,電梯應為無障礙電梯,且至少1臺能容納擔架。5.1.7建筑總平面交通組織應便捷流暢,滿足消防、疏散、運輸要求的同時應避免車輛對人員通行的影響。5.1.8道路系統(tǒng)應保證救護車輛能??吭诮ㄖ闹饕鋈肟谔?,且應與建筑的緊急送醫(yī)通道相連。5.1.9建筑總平面內設置觀賞水景的水池應設置安全提示和安全防護措施。5.2居住用房5.2.1居室內設有開敞式陽臺的,陽臺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2m,且距地面0.35m高度范圍內不宜留空。5.2.2供失智老年人居住的居室陽臺采取必要防護措施。5.2.3居室的外窗應采取限制窗戶開啟范圍的防護措施,并合理設置可開啟范圍。5.2.4居室墻壁邊角應做鈍化處理。5.2.5居室居住設施應無尖角突出部分,并配置必要防護裝置。5.2.6居室內部品與家具布置應安全、穩(wěn)固,家具的抽屜、柜門應配置防脫落裝置。5.2.7居室衛(wèi)生間及浴室的地面應平坦,經過防滑處理。5.2.8居室衛(wèi)生間及浴室應在合適位置安裝安全扶手。5.3管理服務用房DB50/T867.16—20215.3.1廚房和餐廳應采取有效的除五害(蒼蠅、蚊子、老鼠、蟑螂、臭蟲)措施,滿足衛(wèi)生防疫等要5.3.2餐廳(食堂)地面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做到無積水、無油跡、無積塵。5.3.3餐廳(食堂)應使用必要的防滑倒措施。5.3.4洗衣房應布局合理,潔污分開,通風良好,設置洗滌、烘干、整理和存放區(qū)域。5.3.5洗衣房的墻面、地面應易于清潔、無滲漏。5.4室內公共區(qū)5.4.1墻面陽角應采用切角或圓弧處理,或安裝成品護角。5.4.2公共區(qū)功能間存在高差時,可采用臺階、坡道以及臺階和坡道相結合方式過渡。5.4.3臺階設置應符合如下要求:a)臺階有效寬度不應小于1.50m;b)臺階踏步踏面有效寬度不宜小于0.32m,踏步有效高度不宜大于0.13m;c)臺階踏步應作防滑處理,采用防滑條時,防滑條不宜突出踏面;d)臺階應設置安全警示帶;e)當臺階寬度大于3.00m時,中間應加設安全扶手。5.4.4輪椅坡道設置應符合如下要求:a)坡道凈寬度不應小于1.20m;b)坡道坡度不應大于1:12;c)坡道起止點應有直徑大于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d)坡道每上升0.75m時,應設置平臺,平臺的深度不應小于1.50m;e)坡道應設置安全阻擋設施;f)坡道應作防滑處理。5.4.5公共走廊、過廳、樓梯梯段、公共衛(wèi)生間、出入口臺階、輪椅坡道、公共浴室等處應設置扶手,扶手應安裝牢固,宜保持連續(xù)。5.4.6樓梯梯段、出入口臺階、輪椅坡道應在兩側均設置連續(xù)扶手。5.4.7設置單層扶手時,扶手設置高度應為0.85m~0.90m;設置雙層扶手時,上層扶手設置高度應為0.85m~0.90m,下層扶手設置高度應為0.65m~0.70m。5.4.8樓梯不應采用扇形、螺旋形踏步。5.4.9公共區(qū)域內的窗戶、陽臺處應有防護設施。5.4.10根據入住老年人需求,在室內公共區(qū)內合理設置公共衛(wèi)生間,并有防滑措施。5.5室外活動場地室外活動場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應有滿足老年人室外休閑、健身、娛樂等活動的設施和場地條件;b)位置應避免與車輛交通空間交叉;c)地面應平整防滑、排水暢通;d)當有坡度時,坡度不應大于2.5%。DB50/T867.16—20216生產設施設備6.1康復訓練器械6.1.1康復訓練器械應選擇符合GB24436-2009規(guī)定安全要求的產品。6.1.2康復訓練器械應由專業(yè)人員進行管理和操作。6.1.3在康復訓練器械上設置警示標志應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情形:a)在無人監(jiān)護情況下禁止使用器械;b)供老年人、殘疾人等使用的專用器械;c)不當操作可能帶來安全隱患;d)使用器械存在應予注意的安全事項。6.1.4康復訓練器械的可調節(jié)部位應配有安全鎖裝置,并易于被使用者識別和使用。康復訓練器械與人體接觸的部位或其他必要部位應采用必要防護措施。6.1.5康復訓練器械應定期檢查、維修保養(yǎng),每次使用前后應再次進行安全檢查,并作記錄。6.2健身器材6.2.1應選擇適宜的健身器材。6.2.2健身器材的使用說明、安全要求等應符合GB17498.1-2008和GB19272-2011的規(guī)定。6.2.3健身器材的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應設置在活動區(qū)顯著位置。6.2.4健身器材所在場地宜采用彈性較好、緩沖力強的沙地或者塑膠地面。6.2.5重度殘疾老年人應在護理人員陪同下使用健身器材。6.2.6應定期對在用健身器材進行清潔、潤滑、調整、檢查和維護,并作好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6.3其它輔助器具6.3.1應按操作規(guī)范安全使用輪椅、約束帶、假肢、矯形支具等輔助器具,并定期消毒、維護和更換。6.3.2應指導老年人使用機構提供的康復輔助器具,包括但不限于輪椅、助行器。7特種設備7.1.1機構應使用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并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不應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7.1.2機構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向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7.1.3機構應按照TSG08-2017的要求進行特種設備使用管理。使用的特種設備,具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7.1.4機構應當根據設備特點和使用狀況對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ǎng)。對發(fā)現(xiàn)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且作出記錄,保證在用特種設備始終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法律對維護保養(yǎng)單位有專門資質要求的,機構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實施維護保養(yǎng)。DB50/T867.16—20217.1.5機構應要求電梯維護保養(yǎng)單位至少每15天對機構在用電梯進行1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并做出記錄。7.1.6機構應當根據所使用特種設備的類別、品種和特性進行定期自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7.1.7機構應指定具有資質的技術機構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定期檢驗。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應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應繼續(xù)使用。7.1.8機構應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并確保資料齊全。8公用輔助設施設備8.1炊事機械8.1.1炊事機械電源線路應敷設在無泡浸、無高溫和無壓砸的沿墻壁面。8.1.2炊事機械電源控制開關應單機單設,且使用符合規(guī)定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對于受煙塵、霧水等因素影響較大的控制開關應有防護裝置。8.1.3炊事機械危險部件應有必要的防護裝置。8.1.4炊事機械具有攪拌操作的容器應加蓋密封,并設專人管理。8.1.5炊事機械操作現(xiàn)場應張貼安全操作規(guī)程。8.2工業(yè)洗衣設備8.2.1設備工作運行時,應動作正確,安全可靠,運轉平穩(wěn),無異?,F(xiàn)象。8.2.2設備上的儀表指示應準確、靈敏、可靠。8.2.3設備應具備自動加熱清洗功能。8.2.4設備應有短路保護裝置,過載或過熱保護裝置。電源開關具備漏電保護功能。8.2.5設備上的警示標志或警示說明應張貼在設備(或重要部件)顯著位置,且清晰、完整。8.2.6應指定專人、專車、固定線路轉運老年人的未清洗衣物、已清洗衣物。轉運車輛應依據衣物未清洗、已清洗狀態(tài)分區(qū)放置、標識清晰。轉運車輛,應做到每日定時清洗、消毒。8.2.7衣物應當分類清洗,清洗時宜適量加入衣物消毒液。8.2.8受到血液、體液、傳染病污染的衣物,應采用封閉運輸、單獨清洗方式,清洗后高溫滅菌。8.3空調系統(tǒng)8.3.1壓縮式制冷機組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液壓計等裝置,以及高低壓保護、低溫防凍保護、電機過流保護、排氣溫度保護、油壓差保護等安全保護裝置應齊全并定期校驗。壓縮式制冷設備的冷凍油油標應醒目,油位正常。8.3.2制冷機組附屬的壓力表、安全閥應鉛封。8.3.3機房內所有機械外露傳動部位應裝防護罩。8.3.4制冷機房應符合下列要求:a)處于設備下方的過道,凈空高度不能低于2m;b)機房中制冷劑的儲存量不應超過150kg。機房中不應儲存易燃、易爆的制冷劑;c)機房門應向外平開;DB50/T867.16—2021d)制冷劑管道周圍應有構件維修通道,且不能堵塞。8.3.5當設置集中空調系統(tǒng)時,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tǒng)進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技術要求和效果應符合WS/T396-2012的要求。8.4柴油發(fā)電機8.4.1在民用建筑內設置柴油發(fā)電機的機房應符合GB/T50016-2014(2018版)5.4.13的要求。8.4.2柴油發(fā)電機組的排煙管道應伸出室外。柴油發(fā)電機組及其控制室、配電室內必須配置可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8.4.3柴油發(fā)電機組電源應與外電線路電源聯(lián)鎖,嚴禁并列運行。8.4.4柴油發(fā)電機供電系統(tǒng)應設置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保護。8.4.5柴油發(fā)電機組并列運行時,應裝設同期裝置,并在機組同步運行后再向負載供電。8.4.6柴油發(fā)電機配套的儲油間的油箱應密閉且應設置通向室外的通氣管,通氣管應設置帶阻火器的呼眼間,油箱的下部應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8.4.7在柴油發(fā)電機機房用于燃料供給管道上均應設置自動和手動切斷閥。8.5化糞池8.5.1應建立化糞池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日常巡查、檢測、維護、清理和安全標識標牌設置等工作。8.5.2化糞池周圍以及井蓋應設置安全警示和防火標識標牌,并設置規(guī)范的管理信息牌,明確化糞池所有人、使用人及管理責任單位等基本信息。8.5.3應委托具備化糞池清理服務資質的機構開展化糞池清理工作,并按照安全生產有關規(guī)定簽訂化糞池清理服務協(xié)議。8.5.4清理機構應按照如下要求開展服務:a)應提供作業(yè)許可程序、現(xiàn)場安全管理措施、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和應急預案;b)應在化糞池清理作業(yè)前制定有限空間作業(yè)方案,并經由養(yǎng)老機構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實施;c)應配備相關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訊設備、安全繩索等防護器材和應急裝備;d)應對作業(yè)現(xiàn)場氧濃度、可燃性氣體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進行檢測,檢測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e)應在可能產生硫化氫、甲烷、氨氣、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的場所懸掛當心中毒安全警示標f)應嚴格按照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開展清理工作,做到“三通二無一凈”(即進、出口通,排水管道通,無塊狀糞渣,無沉積物,清掏作業(yè)場地干凈)。g)應及時轉運處理化糞池內清理出的糞便、污物、雜物等。8.6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8.6.1應建設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配置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控制室,并應有專(兼)職人員24h值班。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做好運行和值班記錄,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8.6.2各出入口、走廊、餐廳,文娛與健身用房等用房,各樓層的電梯廳、樓梯間、電梯轎廂,室外活動場所(地)等重點公共區(qū)域配置的視頻監(jiān)控設備應實現(xiàn)全覆蓋。8.6.3視頻監(jiān)控設施宜選用具備高清影像和夜視功能的產品。監(jiān)控錄像保存期不應少于1個月。機構重點場所采集的監(jiān)控錄像保存期可適當延長。DB50/T867.16—20218.7緊急呼叫裝置8.7.1緊急呼叫裝置應使用50V及以下安全特低電壓(SELV)。8.7.2居室內老年人床頭、衛(wèi)生間、浴室等起居場所應設置緊急呼叫裝置,且便于觸及。8.7.3餐廳、盥洗室、文娛與健身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等公共活動場所應設置緊急呼叫裝置。8.7.4緊急呼叫裝置應實時將呼叫信號傳輸至值班室(或護理站)。9消防安全9.1日常管理要求9.1.1機構應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確定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明確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及工作職責。具體崗位和工作職責如下:a)機構主要負責人為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負責,統(tǒng)籌安排單位消防安全管b)機構應當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組織實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履行制定并督促落實消防安全制度,組織開展防火巡查、檢查及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等職責;c)機構應配備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9.1.2應加強“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具體如下:a)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b)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c)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d)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9.1.3單位應建立健全以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a)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b)防火巡查、檢查及火災隱患整改制度;c)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和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d)用火、用電安全管理、燃氣和電氣設備維護管理制度;e)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f)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組織管理制度。9.1.4機構應當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新員工經消防安全培訓方能上崗,所有員工應當懂得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會報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疏散逃生自救。9.1.5機構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志愿消防隊,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和滅火器材,定期開展訓練。志愿消防人員數(shù)量不應少于本單位從業(yè)人員數(shù)量的30%。9.1.6屬于火災高危單位的,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開展1次消防安全評估,并針對評估結果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9.2建筑物消防要求9.2.1建筑物或者場所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要求,并經相關部門消防驗收或者進行消防竣工驗收備案。DB50/T867.16—20219.2.2在投入使用、營業(yè)前,根據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guī)定,應由消防救援機構對場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營業(yè)。9.3消防設施器材管理要求9.3.1應購置強制性產品認證合格的消防產品。9.3.2應按照GB25506-2010、GB50140-2005、GB50166-2019、GB50261-2017、GB50370-2005、GB50974-2014規(guī)定的要求,加強建筑消防設施器材的管理,確保建筑消防設施器材配置齊全,并能正常使用。9.3.3應配置火場逃生及疏導引導器材。9.3.4人員密集場所應配置應急疏散器材箱,應急疏散器材箱配置器材應包括但不限于:疏散熒光棒、口哨、手持擴音器、反光背心、手電筒、防煙面具、毛巾、瓶裝水等。9.3.5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應符合GB25201-2010的要求。9.3.6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與消防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調整并進行記錄。消防設施設備運行狀況標識分為“正?!?、“故障”、“拆除”、“停用”四類。單位應采取措施確保標識的完好、有效。9.3.7機構應定期委托第三方消防安全檢測機構進行消防設施器材全面檢測,檢測頻率每年不應少于1次,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并存檔備查。9.4消防控制室管理9.4.1設有消防控制室的,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員均應取得《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yè)資格證書》。9.4.2消防控制室應在明顯位置張貼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和值班應急處置程序。9.4.3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對消防控制室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每日檢查,并填寫《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表》(見GB25201-2010附錄A)。9.4.4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各種聯(lián)動控制設備應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火災自動報警、自動噴水滅火、防排煙系統(tǒng)應當設在自動狀態(tài),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防火卷簾等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柜啟動開關應當處于自動位置(通電狀態(tài))。9.5消防安全巡查9.5.1機構應定期組織防火巡查,白天、夜間防火巡查頻率每日各不應少于2次,并填寫《防火巡查記錄》。9.5.2防火巡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b)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c)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d)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e)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tài);f)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g)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h)其他消防安全情況。DB50/T867.16—20219.6消防安全檢查9.6.1機構應定期組織防火檢查,檢查頻次每月不應少于1次,并填寫《防火檢查記錄》。9.6.2防火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b)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他人員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c)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起居室、療養(yǎng)室、病房、活動室、廚房、鍋爐房、配電間等)的管理情況;d)消防設施設備(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運行和完好有效情況;e)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f)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g)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h)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i)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j)廚房灶臺、油煙罩和煙道清理情況;k)電氣線路、燃氣管道定期檢查情況;l)易燃易爆危險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m)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n)防火巡查情況;o)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p)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9.6.3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機構應及時予以消除。9.6.4在火災隱患未消除之前,機構應當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確保消防安全,隨時可能引發(fā)火災或者一旦發(fā)生火災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將危險部位停產停業(yè)整改。9.7消防演練9.7.1應有符合本機構實際情況的消防演練方案,并有效實施。9.7.2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a)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lián)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b)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c)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d)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e)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方法和措施。9.7.3作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消防演練(或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不應少于1次,重點開展失能失智老人疏散演練,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9.8滅火救援9.8.1發(fā)生火災時,機構應立即實施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務必做到及時報警,迅速撲救火災,及時疏散人員。9.8.2機構應為消防救援機構搶救人員、撲救火災提供便利和條件。DB50/T867.16—20219.8.3火災撲滅后,發(fā)生火災的機構和相關人員應當按照消防救援機構的要求保護現(xiàn)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與火災有關的情況。10用火、用電、用氣的安全10.1用火安全10.1.1動火作業(yè)涉及如下情形:——在禁火區(qū)進行焊接與切割作業(yè);——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yè)。10.1.2動火作業(yè)應取得動火許可證。10.1.3動火操作人員應持有有效的崗位工種作業(yè)證;現(xiàn)場應設置動火監(jiān)護人。10.1.4動火作業(yè),應檢查清理作業(yè)現(xiàn)場的可燃物;對于作業(yè)現(xiàn)場附近無法移動的可燃物,應采取不燃材料覆蓋、隔離等防護措施。10.1.5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熱等動火作業(yè),應采取應急滅火措施,配備滅火器材。10.1.6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嚴禁明火。10.1.7爐灶等使用完畢后,應將爐火熄滅。10.1.8廚房操作間的排油煙系統(tǒng)和管道應定期清理油垢,清洗頻率每年不應少于2次,并做好記錄。10.2用電安全10.2.1電源插座應采用安全型電源插座。10.2.2機械設備和電氣系統(tǒng)線路及器件的安裝、調試與維護、修理崗位人員均應取得電工操作證。10.2.3電氣、照明應符合GB/T50016-2014(2018版)第10章的規(guī)定。10.2.4應正確選用各類用電產品的規(guī)格型號、容量和保護方式(如過載保護等),不應擅自更改用電產品的結構、原有配置的電器線路以及保護裝置的整定值和保護元件的規(guī)格等。10.2.5選擇用電產品應確認其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環(huán)境要求和使用條件,并根據產品使用說明書的描述,了解使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及需采取的預防措施。10.2.6電器線路、電氣設備的安裝應由專業(yè)人員實施,安裝完成后,依法進行檢測。用電產品的安裝、使用及維修應符合GB/T13869-2017中第5章、第6章的規(guī)定。10.2.7應定期檢查電氣線路的絕緣強度。禁止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10.2.8電氣設備不應超負荷運行或帶故障使用,應避免同時使用大功率電器。10.2.9移動電器的使用,金屬外殼必須接保護地線,其插座供電開關必須帶漏電保護功能。10.2.10應制定并嚴格執(zhí)行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10.2.11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應符合GB50194-2014的要求,不得擅自架設臨時線路。電氣設備附近不應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10.2.12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進行定期檢測,每年應不10.3用氣安全DB50/T867.16—202110.3.1應選擇檢驗合格的燃氣器具,并根據產品使用說明書了解產品使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及需要采取的預防措施。10.3.2應由專業(yè)人員改動、拆除、包裹或遮擋燃氣設施、燃氣管道等燃氣設施,以及安裝、拆除燃氣灶、燃氣熱水器、燃氣取暖器和其他燃氣器具。10.3.3燃氣設施和管道的開關、閥門應保持啟閉正常,無泄漏。10.3.4應在燃氣調壓間或在閥門、法蘭盤上方0.5m~2m范圍內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裝置。10.3.5使用液化石油氣氣瓶前,應對氣瓶進行檢查,確認氣瓶質量完好。如發(fā)現(xiàn)氣瓶漆色、鋼印等辨別不清,有效檢驗期超期,氣瓶損傷(變形、劃傷、腐蝕)等現(xiàn)象,應立即停止使用。10.3.6液化石油氣氣瓶不得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和高層建筑使用。10.3.7移動氣瓶應采用手搬瓶肩轉動瓶底。移動距離較遠時,可用輕便小車運送,嚴禁使用拖拽、滾動或用腳蹬踹等錯誤方式搬運氣瓶。10.3.8使用可燃氣體作燃料的廚房,應安裝可燃氣體濃度檢測裝置。11照料護理安全11.1防噎食措施11.1.1應為有噎食風險的老年人提供適合其身體狀況的食物。11.1.2有噎食風險的老年人,應在工作人員視線范圍內用餐、或提供輔助用餐服務。11.1.3在老年人半臥位狀態(tài)下提供輔助用餐服務時,應確保其精神狀態(tài)清醒,半臥位應抬高床頭30°,以免造成嗆咳,誤入氣管。老年人用餐后,應保持其坐位或半臥位。11.1.4輔助用餐時,應控制用餐速度,出現(xiàn)嗆咳應立即停止。11.1.5對吞咽功能異常的老年人,應遵醫(yī)囑或給予管飼喂食。管飼護理一般由醫(yī)護人員進行操作,護理員可在培訓后承擔管飼喂食工作。11.2防誤食中毒措施11.2.1應定期檢查,防止老年人誤食過期或變質的食物。11.2.2藥品應妥善保管,不同類型藥品應按規(guī)定分類放置,不應將外用藥裝入內服藥瓶中。11.2.3藥品應置于失智老人不易觸及的位置。11.2.4有毒化學制品(如:殺蟲劑、洗滌劑、清潔劑、滅鼠藥和農藥等)和消毒用品(如:消毒液、消毒劑等)應妥善保管,不應放置于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不應將有毒化學制品和消毒用品灌裝于臨時性容器(如:飲料瓶等)中。11.2.5發(fā)生誤食情況時,應及時通知專業(yè)人員。11.3防壓瘡措施11.3.1應對有壓瘡風險的老年人進行檢查,并對檢查情況予以記錄。檢查內容應包括:皮膚是否干燥,皮膚顏色有無改變、有無破損,尿布、衣被等是否干燥平整。11.3.2預防壓瘡措施應包括:變換體位、清潔皮膚、器具保護、整理床鋪并清除碎屑。11.3.3對長期臥床、活動受限或感知障礙的老年人應每2小時變換體位1次,對壓瘡風險程度為嚴重危險的護理對象應增加翻身頻次,可使用氣墊床或在骨隆突處采取局部減壓及預防壓瘡措施。DB50/T867.16—202111.3.4應觀察老年人受壓處皮膚情況,不應按摩因受壓而出現(xiàn)充血的皮膚組織,宜用預防壓瘡敷料保護皮膚。11.3.5搬運臥床老年人時,宜采取兩人或多人搬運法。11.3.6臥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時,應抬起老年人的臀部,防止拖拽。11.4防燙傷措施11.4.1居室的暖水瓶放置位置應合理,宜有固定裝置。11.4.2飯菜應涼到合適的溫度才可進餐。管飼喂食,流食溫度宜控制在38℃~40℃。11.4.3用熱水沐浴、洗頭、洗手足前,護理人員應測量水溫。沐浴水溫宜控制在41℃~46℃。如有需要,可適當調整溫度。盆浴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11.4.4使用散熱器、熱水輻射供暖分集水器等供暖系統(tǒng)時,應有防止燙傷的保護措施。11.4.5使用熱水袋取暖時,熱水袋內水溫不應高于50℃。意識不清的老年人不應采用熱水袋取暖方11.4.6使用各種熱物理治療儀器時,應按說明書要求,保持安全有效距離。11.4.7使用取暖物或藥物熱療時,應觀察老年人皮膚顏色變化,并詢問其感受。11.5防墜床措施11.5.1護理型床位應配置護理床,應定期檢查床單元安全。11.5.2意識不清、躁動不安、或有殘疾的老年人在臥床狀態(tài)下,應采用床檔防護措施,預防墜床。11.5.3極度躁動的老年人在臥床狀態(tài)下,應遵醫(yī)囑使用約束用具,并與相關第三方簽署知情同意書,按操作規(guī)范執(zhí)行。必要時,醫(yī)務人員可使用相應藥物。11.5.4正確使用電動型護理床。11.6防跌倒措施11.6.1老年人居室、廁所、走廊、樓梯、電梯、室內活動場所應保持地面干燥,無障礙物。11.6.2生活用房配套衛(wèi)生間、洗漱間、淋浴間內,應有防滑措施。11.6.3指導老年人穿舒適、合體的服裝,不宜穿拖鞋外出。11.6.4夜間時,居室應開啟夜間照明設備。11.6.5協(xié)助老年人改變體位,特別是老年人、體力虛弱者時,宜臥床再坐起,坐起再站立,站立再行11.6.6有跌倒風險的老年人起床、行走、如廁等應配備助行器具或由工作人員協(xié)助。11.6.7對使用藥物的老年人,護理人員應做到:11.6.8觀察老年人反應;11.6.9使用鎮(zhèn)靜、安眠藥后協(xié)助老年人臥床休息。11.6.10對需轉運的老年人,護理人員應做到:11.6.11用輪椅轉運老年人時,使用約束帶和制動裝置;11.6.12用平車時,使用護欄和制動裝置。11.6.13地面保潔等清潔服務實施前及過程中應放置安全標志。DB50/T867.16—202111.7防管道滑脫措施11.7.1應知曉老年人身上所有留置的醫(yī)療管道,包括鼻飼管、尿管等。11.7.2應檢查管道的流通性和穩(wěn)固性,確保管道無松動,無液體外滲、堵塞等情況。11.7.3當老年人在翻身、排便、轉運時應妥善固定管道,防止牽拉和出現(xiàn)意外拔管等情況。11.7.4老年人留置醫(yī)療管道期間出現(xiàn)譫妄、煩躁不安、不合作情況時,應遵醫(yī)囑使用約束用具,并與相關第三方簽署知情同意書,按操作規(guī)范執(zhí)行。12衛(wèi)生安全12.1一般要求12.1.1機構內設的醫(yī)療機構應具備醫(yī)療機構職業(yè)許可證或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備案證明。12.1.2機構內設的醫(yī)療機構,醫(yī)生應持有醫(yī)師資格證書或醫(yī)師執(zhí)業(yè)證書,護士應持有護士執(zhí)業(yè)證書。12.1.3機構內設的醫(yī)療機構應遵守衛(wèi)生部門安全生產相關規(guī)定,建立相應的醫(yī)療安全管理制度。12.2院內感染控制12.2.1應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防治措施的衛(wèi)生健康教育。12.2.2應對院內感染進行監(jiān)測,定期對空氣、物品、人員進行采樣和檢測。根據需求選擇使用消毒劑和消毒方法,定期消毒。12.2.3建立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制定院內感染控制與隔離制度,編制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12.2.4發(fā)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及時向機構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12.2.5應按照屬地政府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疫情防控指導要求,采取相關預防控制措施,預防控制措施的重點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a)組織管理;b)內部管控;c)清潔消毒;d)衛(wèi)生防護;e)疫情處置;f)心理慰藉;g)出入管理。12.3藥品管理12.3.1應從具有藥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yè)購進藥品。12.3.2應建立和執(zhí)行進貨驗收制度,購進藥品應當逐批驗收,并建立真實、完整的藥品驗收記錄。12.3.3應按照藥品屬性和類別分庫、分區(qū)、分垛存放,并實行色標管理。藥品與非藥品分開存放;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藥品分別儲存、分類存放;過期、變質、被污染等藥品應當放置在不合格庫(區(qū))。12.3.4應制定和執(zhí)行藥品保管管理制度,并采取必要的控溫、防潮、避光、通風、防火、防蟲、防鼠、防污染等措施,保證藥品質量。DB50/T867.16—202112.3.5應建立藥品效期管理制度,對可疑有變質或已經變質的藥物及超過有效期的藥物不應使用。12.3.6提供服藥管理服務的機構,應與老年人或相關第三方簽訂服藥管理協(xié)議,準確核對發(fā)放藥品。13食品安全13.1機構食品安全管理應符合食品安全有關規(guī)定和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有關要求。13.2機構內設的餐飲服務機構應具備食品經營許可證,并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13.3從事餐飲的工作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持證上崗。13.4食品的采購、儲存、運輸、加工、制作、配送應符合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做到專人、專用場所、專用工具、專用消毒設備、專用冷藏冷凍設備。13.5食品成品存放做到生熟分開、成品與半成品分開。應按照老年人的年齡階段和身體狀況制作食品。13.6應配置餐(飲)具消毒柜、筷子消毒機等專用消毒設備。13.7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應做到使用前應洗凈、消毒,衛(wèi)生指標應符合GB14934-2016的要求。13.8應及時更換破損餐(飲)具。13.9機構應從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企業(yè)采購預包裝食品,并建立預包裝食品查驗制度,確保有效實施。13.10應建立食品留樣管理制度,食品留樣要求應包括但不限于:a)每種樣品留樣量不應少于100g;b)每種樣品單獨存放在留樣盒中,并在盒上標注食品品名、時間、餐別、采樣人;c)存有樣品的留樣盒放置于0℃~4℃的冰箱(柜)內,并做好留樣記錄;d)留樣時間不應少于48h。14心理危機干預14.1宜設置心理疏導室,使用面積不小于10㎡。14.2建立心理危機干預制度,采取有效心理危機干預措施。幫助入住機構老年人熟悉機構環(huán)境,融入機構生活。收集老年人的情緒變化、一般心理反應和社會家庭變化等信息,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與老年人溝通了解,并告知相關第三方;對重點老人有防范措施。14.3對于有心理問題或問題傾向的老年人及時開展評估。14.4應配備社會工作者開展心理疏導,必要時請精神科醫(yī)師、護士、心理治療師等專業(yè)人員協(xié)助處理或者轉至醫(yī)療機構。14.5應督促相關第三方定期探訪老年人,與老年人保持聯(lián)系。15職業(yè)健康15.1職業(yè)病危害申報工作場所存在《職業(yè)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所列職業(yè)病危害因素的,機構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及時、如實向申報職業(yè)病危害項目,并及時更新信息。DB50/T867.16—202115.2職業(yè)病危害檢測15.2.1存在職業(yè)病危害的機構,應實施由專人負責的工作場所職業(yè)病危害因素日常監(jiān)測,確保監(jiān)測系統(tǒng)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15.2.2存在職業(yè)病危害的機構,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定期檢測,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職業(yè)病危害因素檢測。15.3職業(yè)病危害控制與預防15.3.1機構應為從業(yè)人員提供符合職業(yè)健康要求的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15.3.2機構應采用有效的職業(yè)病防護設施,并為作業(yè)人員提供符合職業(yè)病防治要求的防護用品。15.3.3機構的相關部門應定期對職業(yè)衛(wèi)生風險進行評估,并提出和實施有效的職業(yè)病防治方案。15.3.4機構應按GBZ188-2014的要求對接觸職業(yè)病危害因素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yè)健康檢查。15.4職業(yè)危害告知和警示15.4.1工作場所存在《職業(yè)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所列職業(yè)病危害因素的,機構應當在工作場所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15.4.2機構應提前告知從業(yè)人員及勞務派遣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可能產生的職業(yè)危害和防護措施。15.4.3應根據作業(yè)場所、設備的職業(yè)危害因素檢測情況,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警示標識設置應符合GBZ158-2003的規(guī)定。警示說明應載明職業(yè)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措施、注意事項和應急救治措施。15.5職業(yè)健康管理機構應為工作人員建立健全職業(yè)健康檔案。16勞動防護用品16.1選配16.1.1機構根據從業(yè)人員工作場所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種類及危害程度、勞動環(huán)境條件、勞動防護用品有效使用時間等,按GB/T11651-2008中第6章、GB/T29510-2013和相關行業(yè)要求制定適合本單位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選擇防護功能適用、效果適中、型號匹配的勞動防護用品。16.1.2在可能發(fā)生急性職業(yè)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配備應急勞動防護用品。16.1.3應為巡檢等流動性作業(yè)的作業(yè)人員配備便于隨身攜帶的個人應急防護用品。16.2采購、發(fā)放16.2.1機構應當根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制定采購計劃,并采購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16.2.2機構應當按本單位制定的配備標準和發(fā)放周期,并及時發(fā)放勞動防護用品,做好登記。16.3使用16.3.1機構應當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維護等專業(yè)知識培訓。DB50/T867.16—202116.3.2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前,從業(yè)人員應當對勞動防護用品進行檢查,確保外觀完好、部件齊全、功能有效。16.3.3機構應當定期對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從業(yè)人員按照要求正確穿戴。16.4維護、更換、報廢16.4.1勞動防護用品應當按要求妥善保存,并確保其在有效期內。16.4.2在工作過程中勞動防護用品發(fā)生損壞的,機構應及時予以更換。機構應定期檢測勞動防護用品的性能和效果,對應急勞動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維修、檢修。17安全生產檢查17.1根據養(yǎng)老機構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標準,確定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制定安全生產監(jiān)督檢查清單,具體見附錄C。17.2機構應按照安全生產監(jiān)督檢查清單開展安全生產監(jiān)督檢查,并做好相關檢查記錄。18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18.1評定類別安全生產等級評定分為初始評定和復審評定。18.2評定內容18.2.1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細則基礎管理部分占30%,安全技術和現(xiàn)場規(guī)范部分占70%,總分為1000分。養(yǎng)老機構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細則具體見附錄C。18.2.2基礎管理部分的所有要素不得刪減,如果本單位無安全技術和現(xiàn)場規(guī)范的某些一級和二級要素,可作為空項要素刪減;各類機構,應刪減本單位無關要素后,確定評審要素和刪減后的各要素總得18.2.3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評定采取資料審查與現(xiàn)場查證相結合的方式。18.3評定流程18.3.1.1機構應根據本行業(yè)部分評定細則進行自評工作。自評分值達到相應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后方可申請安全生產等級初始評定或復審評定。18.3.1.2申請復審評定的單位應在每年自評的基礎上,在等級評定有效期滿前6個月完成自評。18.3.2評定申請18.3.2.1機構在完成自評后,向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機構提交等級評定申請材料。18.3.2.2初始評定申請材料應包括:a)資質證照復印件;b)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清單;c)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名錄;d)主要設施設備清單;DB50/T867.16—2021e)平面布置圖;f)近三年生產安全事故情況;g)重大危險源資料;h)自評報告;i)自評扣分項目匯總表;j)評定需要的其他材料。18.3.2.3復審評定申請材料除應包括18.3.2.2規(guī)定的材料外,還應包括安全生產等級評定證書復印件。18.3.3評定準備18.3.3.1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機構應指派評定組,并形成記錄。評定組由1名組長及2名(含2名)以上評定人員組成,具體人數(shù)可根據被評定單位的規(guī)模、服務事項復雜程度等因素而確定。18.3.3.2評定組應根據被評定單位提供的申請材料,掌握其安全管理基本情況。18.3.3.3評定組組長應根據被評定單位提供的申請材料,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細則做出適當調整。18.3.4評定實施18.3.4.1評定實施流程包括首次會議、現(xiàn)場評定和末次會議。18.3.4.2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機構應組織召開首次會議,向被評定單位介紹評定人員、評定范圍、評定目的、評定計劃以及評定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18.3.4.3現(xiàn)場評定應符合下列要求:a)評定組應依據相應行業(yè)部分評定細則,對被評定單位所提供的書面資料以及評定范圍內的人員、設施設備、場所等進行核查,確定所評定條款的符合性;b)評定組與被評定單位最高管理層召開評定情況通報會,就評定結果交換意見,并形成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評定時間、地點、人員、交換意見內容及結果等。如雙方持有異議,最終決定權屬于評定組組長;c)應有紙質現(xiàn)場工作記錄,記錄應包括收集的項目資料、查看過的原件清單、發(fā)現(xiàn)的事故隱患清單、評定結果以及行業(yè)部分評定細則等內容。記錄應列出評定人員名單、評定日期及現(xiàn)場工作時間,并應經雙方人員簽字確認;d)應有影像資料,記錄現(xiàn)場評定的主要過程以及主要建筑、設施設備、安全設施、原始文件、雙方人員等。18.3.4.4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機構應組織召開末次會議。評定組組長闡述評定過程中的重要發(fā)現(xiàn),宣布評定結論。18.3.5評定結論18.3.5.1安全技術和現(xiàn)場規(guī)范對一級和二級要素進行刪減后,應按其刪減后的滿分分值和實際評價總得分確定評價得分,計算方法為:CKABC式中:K---評價得分;………………………A---基礎管理規(guī)范的評價得分;B---安全技術和現(xiàn)場規(guī)范刪減后的各要素評價總得分;DB50/T867.16—2021C---考評單位安全技術和現(xiàn)場規(guī)范刪減后的滿分分值。18.3.5.2機構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單位:達標評審的評價得分不少于750分;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單位:達標評審的評價得分不少于6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高空廣告安裝塔吊吊車租賃及廣告制作合同3篇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報告
- 2025年度智能設備關鍵部件采購合同范本3篇
- 2024除塵設備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行政合同中行政主體特權行使的程序要求
- 新疆職業(yè)大學《建筑學專業(yè)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大學《普通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高端設備制造與維修合同
- 2025年度人才公寓購置合同書示例3篇
- 寧波財經學院《病原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安全管理計劃指標和指標體系
- 倉庫物料盤點作業(yè)規(guī)范培訓課件
- 無線網絡技術滿分期末大作業(yè)
- 2023無人機搭載紅外熱像設備檢測建筑外墻及屋面作業(yè)
- 《西游記》電子版閱讀-小學版
- 2021-2022學年北師大版六年級(上)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一)
- 班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手冊
- 攝影初級培訓教程課件
- 幼兒園裝修合同
- GB/T 42615-2023在用電梯安全評估規(guī)范
- 2023年成都市生物畢業(yè)會考知識點含會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