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9人教版(新)八年級下冊物理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第七章力本章內(nèi)容概述本章介紹了力學的基礎知識,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然后進一步研究力學中最常見的力:重力和彈力.在認識彈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知道彈力是怎樣形成的,理解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的大小.在認識重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知道重力的由來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本章知識是初中物理力學基礎的一章,是學習后續(xù)知識壓強、浮力、功、機械效率等的基礎.本章共分3節(jié):1.第1節(jié)“力”,本節(jié)遵循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從大量的生活實例中認識力的作用效果,從效果中感知力,最后達到會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并且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出力的目的.2.第2節(jié)“彈力”,介紹了彈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節(jié)中的實驗“探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并沒有從定義概念出發(fā)先講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識,而是讓學生邊思考邊操作,自己摸索,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通過這個實驗探究不僅要求學生達到知識技能性的要求,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3.第3節(jié)“重力”,介紹了重力的概念、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影響重力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并進一步幫助學生強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的概念.在關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得到結(jié)論性、規(guī)律性的知識,而且要通過探究活動掌握初步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其中重點要學習設計實驗的表格、學習收集數(shù)據(jù)、用圖象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方法,學習控制變量法,學習怎樣提出科學的猜想,學習歸納法,學習評估自己與別人實驗的成功與失誤.本章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讓學生知道力的概念、認識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單位和三要素及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知道彈力及其產(chǎn)生的條件;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方向、重心以及重力大小和質(zhì)量的關系.2.通過探究活動和生活經(jīng)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其相關現(xiàn)象;經(jīng)歷探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尋找數(shù)據(jù)間的規(guī)律、歸納出實驗結(jié)論的一般方法.3.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感受獲取知識的科學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認識科學技術(shù)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作用,領會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教學重點】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圖,彈力、重力的概念和產(chǎn)生的原因.【教學難點】力的示意圖,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實驗探究重力的影響因素.本章課時安排【課時建議】本章共有3節(jié),建議4課時:第1節(jié)力1課時第2節(jié)彈力1課時第3節(jié)重力1課時本章復習和總結(jié)1課時第1節(jié)力【教學目標】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認識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3.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認識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5.從經(jīng)歷的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xiàn)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6.學生通過親自實驗,體驗并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通過學生之間的實驗,促進學生合作與交流.8.在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和歸納能力.【教學重點】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教學難點】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教具準備】磁鐵、小鋼球、兩個小車、大頭針、兩根彈簧、籃球、多媒體設備.【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設計【新課引入】教師播放天宮一號發(fā)射升空的視頻,并提出問題:“天宮一號”火箭為什么能離開地球,升上天空,實現(xiàn)我國的飛天夢?(學生交流、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常常提到“力”這個字.比如張三推了李四一下,就有了推力;老師經(jīng)常提醒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抗震救災過程中需要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等等.這些“力”的含義有什么不同呢?學生思考并回答.師力是物理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所說的“力”的含義與生活中所說的“力”有很大的區(qū)別.那么,又有誰知道力究竟是什么樣子呢?是方的?圓的?還是扁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帶著疑問開始今天的學習吧!相信學完了這節(jié)課,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很好的認識它了.【進行新課】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力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下面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力的概念:師通過上面的現(xiàn)象,我們知道人推車時,人用了力,車受到了力,這是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而磁鐵吸引鐵釘時,磁鐵對鐵釘施加了一個吸引力,這是間接接觸的物體之間產(chǎn)生了力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力呢?請同學們試著歸納.學生認真思考并積極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并板書.板書:(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發(fā)生力的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師我們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那么如何衡量力的大小呢?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jié):力用符號F表示,力的單位是牛頓.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教師可以簡單地介紹: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物理學中的單位就用牛頓的名字命名.)板書:力用符號F表示,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N.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演示實驗1:用力拉彈簧,彈簧伸長了;用力壓彈簧,彈簧縮短了;用手壓皮球,皮球變癟了.演示實驗2:把吸管插入酸奶飲料瓶中,用較小的力擠壓酸奶瓶,會發(fā)現(xiàn)飲料在吸管中上升.學生實驗:學生用手使刻度尺變彎曲.教師用多媒體投影圖片:①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②用力拉弓.(讓學生觀察跳板、弓的變化.)學生分析、歸納總結(jié):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板書: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師好,下面請大家結(jié)合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舉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學生踴躍回答,并分析判斷力產(chǎn)生了哪種作用效果.(2)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并說明其原因.演示實驗3:籃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豎直上拋的籃球向上運動得越來越慢,向下運動得越來越快;生:籃球的運動速度發(fā)生了改變.師是什么使其速度發(fā)生改變的呢?教師提示,學生回答:地球?qū)λ淖饔昧Γㄖ亓Γ?演示實驗4:運動的小鋼珠在磁鐵的作用下,改變了運動的方向.師是什么使小鋼珠的運動方向改變了?生:磁鐵對它的吸引力.教師用圖片進一步說明:足球靜止在地面上,運動員A用腳踢它時給它一個力,足球受到這個力后由靜止變?yōu)檫\動;運動員B用頭頂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后改變運動方向;運動員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后由運動變?yōu)殪o止.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總結(jié):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運動快慢和方向的改變,都是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上面的例子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板書:力的作用效果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用很小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也會發(fā)生形變,不過肉眼無法看到.例題1(用多媒體展示)如圖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圖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答案: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形狀發(fā)生改變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力的三要素師力的作用效果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哪些因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呢?請大家動手實驗:用較大的力和用較小的力使刻度尺發(fā)生彎曲,觀察刻度尺彎曲的程度相同嗎?學生動手實驗后回答:用力越大,形變就越大.教師總結(jié)并得出結(jié)論: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演示實驗5:請兩個同學(一個大個子男生和一個小個子男生),大個子男生在門里離門軸很近處向外推門,小個子男生在門外(遠離門軸的拉手處)向里推門,要求兩人盡自己最大的力推,看誰取勝了.(如圖結(jié)果是小個子男生輕松戰(zhàn)勝了大個子男生)學生分析,得出結(jié)論:力的作用效果與所用力的作用點有關.演示實驗6:用一個鋼球沿不同的方向撞擊另一鋼球,學生觀察鋼球運動軌跡的變化.學生分析,得出結(jié)論: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師這在打臺球的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應用到,同學們有體會嗎?我們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板書: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注意:力的三要素均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當其中一個要素改變,力的作用效果就會隨之改變,因此表述一個力要把這個力的三個要素都表示出來.兩個完全相同的力必須是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例題2(用多媒體展示)仔細觀察下圖,這說明了什么問題?解析:圖中第一次用力拉彈簧,彈簧伸長了;第二次用力壓彈簧,彈簧縮短了,顯然彈簧的形變與力的方向有關.答案:說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力的示意圖師在物理學中,為了方便研究物體受力的情況,往往要采取力的示意圖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用多媒體展示教材P4頁圖7.1-4)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圖中表示法的特點:①箭頭標明了受力的方向;②線段表示了力的大??;③紅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然后歸納、總結(jié),得出力的示意圖特點.板書:物理學中通常將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表示出來的圖形叫做力的示意圖.例題3(用多媒體展示)如圖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與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圖.解析:作力的示意圖,必須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本題中拉力用F表示,其作用點在木箱上,可以畫在右上角等某個位置,也可以是中心處.方向與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作出水平線便于參考畫出斜向上30°角,大小標明10N.答案:如圖乙所示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如何作力的示意圖,同時提醒學生在作圖時,要注意:同一圖中如果表示多個力時,受力的大小不同,線段的長度也應該不同,即力大的線段長些,力小的線段短些.板書:同一圖中,表示多個力時,比例要一致.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多個力的作用,那么作用點的位置如何表示呢?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總結(jié):當一個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時,如果力的作用點不在同一位置,則可以通過平行移動力的方向,把它們看作是在同一個作用點上,這對于研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不會有影響的.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師從生活中的經(jīng)驗我們知道,當我們用手提一桶水時,會感到水桶也同時向下拉手;用腳踢球時,腳也會感到疼.為什么我們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自己也會有受力的感覺呢?下面進行實驗探究:(教師演示實驗)實驗1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同時用多媒體大屏幕演示)把兩塊蹄形磁鐵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的同名磁極相對,將兩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靠攏.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以下三種情況下的現(xiàn)象:①按住磁鐵A,釋放磁鐵B;②按住磁鐵B,釋放磁鐵A;③同時釋放兩個磁鐵.學生根據(jù)觀察的現(xiàn)象分析,發(fā)現(xiàn):磁鐵A對磁鐵B施加排斥力的同時,磁鐵B也對磁鐵A施加排斥力.實驗2兩只彈簧互相拉伸:(同時用多媒體大屏幕演示)讓兩個彈簧對拉,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表明了什么?生:現(xiàn)象:兩個彈簧都拉長了;表明一個彈簧對另一個彈簧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彈簧的力.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操作下列實驗:(1)伸出手去,讓一個同學打,你感覺到疼嗎?打你的同學也感覺到疼嗎?(2)用手拍桌子.(問問學生的感受,分析原因.)教師總結(jié):(1)一個物體在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總是成對出現(xiàn)的,我們把其中的一個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個力叫做反作用力.板書:(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成對出現(xiàn)的,有施力物體的同時就有受力物體.【教師結(jié)束語】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確實不少,我們初次接觸力學知識,明白了力的概念,知道了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在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別的物體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力可以產(chǎn)生兩種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二是可以使物體的形狀改變.而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為了研究物體受力的情況,可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與我們?nèi)粘I?、生產(chǎn)密切相關,后面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力學知識,這部分是考試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請大家注意觀察、思考,加深理解.好,謝謝!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教學反思1.引導學生從大量的日常生活實例入手,深入觀察、分析和總結(jié),將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并不難學,有親近感、成功感.2.本節(jié)實驗有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在演示實驗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同時要認真思考,帶著問題去觀察,這樣效果會更好.學生實驗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實驗探究,體會力的實質(zhì)、特點、作用效果及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知識的主人,培養(yǎng)他們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及透過現(xiàn)象提煉實質(zhì)的綜合概括能力.板書設計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力用符號F表示,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成對出現(xiàn)的,有施力物體的同時就有受力物體。第2節(jié)彈力【教學目標】1.了解彈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彈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2.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構(gòu)造和使用方法;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4.通過對彈性、塑性的體驗,探究彈簧伸長長度與拉力的關系.5.經(jīng)歷探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過程,進一步掌握使用測量工具的基本方法.6.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增強學習物理知識、探究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教學重點】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教學難點】彈力的概念及產(chǎn)生條件.【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玩具弓(或彈弓)、鋼尺(或廢鋼鋸條)、彈簧、橡皮泥、橡皮筋、小車(帶有彈簧)、拉力計、彈簧測力計、鉤碼、硬紙板等.【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教師出示彈弓,并用力拉彈弓上的橡皮筋,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象:用力拉橡皮筋時,橡皮筋變長,發(fā)生形變,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復了原狀.師彈弓上橡皮筋的變化說明力可以產(chǎn)生什么作用效果?生:力能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師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的東西試一試,看看還有哪些物體有類似橡皮筋的性質(zhì).學生思考、討論:用力拉彈簧,彈簧伸長,壓縮彈簧,彈簧縮短.師日常生活中類似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很多,如弓箭、鋼尺、撐竿跳高的撐竿等.它們有什么特點呢?請大家看一段視頻.(播放彈性形變視頻)學生觀看并思考.一、【進行新課】彈性和彈力彈性師請同學們就剛才看到的視頻,結(jié)合觀察教材P6頁圖7.2—1“撐竿跳高”思考,這個例子說明了什么?生:說明撐竿等物體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師我們把物體的這種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彈性.板書:彈性:直尺、橡皮筋等物體受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的性質(zhì).彈力師請同學們自己彎曲鋼尺、拉長橡皮筋(或彈簧)來感受下,體會有什么感覺呢?學生動手實驗感受彈力(拉彈簧時,感覺到它對手也有力的作用).師剛才大家在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彎曲鋼尺、拉長橡皮筋、彈簧時,感受到鋼尺、橡皮筋、彈簧對手有力的作用,即鋼尺、橡皮筋、彈簧也在拉手,這表明橡皮筋、彈簧等在發(fā)生形變時產(chǎn)生了力,我們把這種力叫做彈力.我們用力拉彈簧、橡皮筋時,當超過了彈性范圍后,彈簧被損壞(不能恢復原狀)、橡皮筋被拉斷,這時就不再是彈性形變.因此,我們把物體在彈性限度內(nèi)發(fā)生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板書:1.彈力:物體在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產(chǎn)生的力.2.彈性形變:物體在彈性限度內(nèi)發(fā)生的形變.3.塑性師請大家捏、拉橡皮泥,并想一想,橡皮泥與橡皮筋有什么不同?學生動手實驗,并回答:橡皮泥用力捏(拉)后發(fā)生變形,撤去力后不能恢復原形.師像橡皮泥這樣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做塑性.塑性不同于彈性.板書:塑性:像橡皮泥這樣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教師說明:(1)有些物體的形變是微小的,人眼不能觀察到.任何物體在彈性限度內(nèi)都能發(fā)生彈性形變,只不過有的物體形變不明顯,不易直接觀察到.(2)物體發(fā)生形變時如果超出彈性限度,將發(fā)生塑性形變.例如:人在水泥地面上行走、汽車在水泥地面上行駛,都會使路面發(fā)生彈性形變.汽車如果超載就可能使路面的形變超過彈性限度,路面會發(fā)生塑性形變即路面被破壞.4.彈力的性質(zhì)師請大家再次拉橡皮筋、彈簧,并思考彈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它的施力物體是誰呢?學生思考、討論:彈力是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施力物體是像彈簧、橡皮筋等有彈性的物體.師請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實驗.演示1:放在平面上靜止的小車,用手推動后運動起來,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演示2:將小車和一端固定、處于自由伸縮狀態(tài)的彈簧挨放在一起,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不會改變.演示3:將小車和一端固定且被壓縮的彈簧挨放在一起,松開彈簧后,彈簧恢復原狀,小車向右運動,如圖:師請大家思考,分析上面的實驗,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小車受到力后運動狀態(tài)才會改變.和自由伸縮狀態(tài)的彈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車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說明彈簧不發(fā)生形變時,對小車沒有力的作用;和被壓縮的彈簧靠在一起的小車在彈簧被松開后,在彈簧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改變,受到了彈簧的彈力,說明只有彈簧發(fā)生形變,才能產(chǎn)生彈力.由此可見,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要相互接觸同時要發(fā)生形變.同時我們還看到,小車是向右運動,表明小車受到的力(彈力)是向右的,而彈簧是縮短的,是在恢復原狀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彈力,由此可見,彈力的方向與恢復原狀的方向相同,即與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演示4:將彈簧壓縮得短些、更短些,引導學生觀察小車運動的距離變化,并得出結(jié)論.學生觀察、思考.教師引導:彈簧壓縮得更短些時,小車運動的距離遠些,產(chǎn)生的彈力更大.由此得到結(jié)論:彈力的大小與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師我們拉測力計時,彈簧拉得越長,我們感覺越吃力,就是這個道理.師任何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都會產(chǎn)生彈力,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繩的拉力”等,其實質(zhì)都是彈力.彈力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彈力嗎?學生舉例:們用的自動鉛筆和一些圓珠筆筆筒里面要利用彈簧的彈力.跳水運動中1m板和3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彈力.③射箭運動員利用了弓的彈力才能把箭射出去。④撐竿跳高運動員利用撐竿形變后產(chǎn)生的彈力把人彈得更高些.⑤體操比賽中,跳馬運動員利用踏板的彈力才能騰空,跳遠運動員也要利用踏板的彈力.⑥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彈簧的彈力.板書:彈力的性質(zhì)①產(chǎn)生的原因: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②產(chǎn)生的條件:要相互接觸;要發(fā)生彈性形變.③施力物體:彈簧、橡皮筋等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④方向:與恢復原狀的方向相同,即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⑤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彈力越大.教師說明:(1)在力的作用下物體會發(fā)生形變,這是力的一種作用效果.(2)彈力是一種效果力,通常情況下物體的形變往往難以察覺,故判斷是否產(chǎn)生彈力可依據(jù)兩點:①物體間是否接觸;②接觸處是否存在著相互擠壓或拉伸(即是否發(fā)生了彈性形變).例題1(多選)(用多媒體展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彈力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B.只有彈簧才能產(chǎn)生彈力C.支持力、壓力、拉力都屬于彈力D.坐在凳子上的人,受到的支持力是因為人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彈力解析:物體的形變有兩種:一種是彈性形變;一種是塑性形變.彈力發(fā)生在直接接觸并產(chǎn)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之間,故A正確;任何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都會對與它相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彈力,所以B錯;支持力、壓力、拉力是從力產(chǎn)生的效果來加以區(qū)分的,從力產(chǎn)生的本質(zhì)上看,它們都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所以壓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彈力,故C正確;人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體不可能是人自己,人坐在凳子上受到的支持力是因為凳子的形變產(chǎn)生的彈力,故D錯誤.答案:AC二、彈簧測力計師我們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既然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那么就可以根據(jù)形變的大小來比較、確定彈力的大小.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通過改變彈簧伸長長度來表示出力的大小的儀器——彈簧測力計(如圖,展示彈簧測力計).好,下面我們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制作彈簧測力計教師引導學生制作彈簧測力計,請一組同學上臺來展示制作的過程:(1)將一塊光滑平整的硬紙板豎直地固定在鐵架上,再將一根帶有掛鉤的彈簧的上端固定在紙板上,彈簧自然下垂時記下彈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紙板上作好記號“0”.(2)將0.5N鉤碼掛在彈簧上,記下彈簧最下端的位置并在紙板上作上記號.(3)分別將1N、1.5N、2N的鉤碼依次掛在彈簧上,并在硬紙板上分別記下彈簧最下端對應的位置.(4)在對應的位置上標出所用鉤碼的重量,這樣就做成了一個彈簧測力計.2.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和結(jié)構(gòu)師現(xiàn)在請大家用刻度尺測量硬紙板上相鄰兩個記號間的距離是否相等?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學生動手測量,回答:是相等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彈簧伸長的長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師為了使測量更精確些,我們把每相鄰的兩個記號間平均分成了5等份,這樣我們自制的彈簧測力計就成功了.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測量力的大小了.由此可見,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jù)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并講解.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多媒體課件)測量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大量實驗表明,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伸長的長度Δl與彈簧所受拉力F成正比,其關系式為F=kΔl,k為比例系數(shù),其大小與彈簧本身有關,所以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注意:彈簧的彈性有一定限度,超過這一限度,彈簧的伸長與它所受的拉力就不成正比了,因此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它的量程.)板書:彈簧測力計測量原理: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伸長的長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師如果在你們共同制作的測力計上加一個拉環(huán),就變成了實驗室常用的彈簧測力計.同學們觀察一下實驗室常用的彈簧測力計的結(jié)構(gòu).板書:彈簧測力計的結(jié)構(gòu):彈簧、掛鉤、拉環(huán)、刻度板、指針、外殼.師請大家觀察后思考實驗室常用的彈簧測力計和同學們自己制作的彈簧測力計,有什么不同?教師拉動掛鉤,引導學生觀察,同時介紹:實驗室常用的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盤是活動的,使用前,如果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點,可以方便地調(diào)整.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師現(xiàn)在請一位同學上臺給我們演示實驗“測量身邊小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而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并思考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哪些操作要求。一位學生演示操作,其他學生分析討論、回答:生1:使用前要先估計被測拉力的大小,以免拉力太大,損壞彈簧測力計;生2:拉彈簧測力計的時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環(huán)而不應該用手抓著外殼;生3:讀數(shù)時視線應該正對刻度線.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并講解.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多媒體課件)首先看清它的量程,即測量范圍,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量程;認清它的分度值,以便讀數(shù)時快速準確;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線上,若沒有,則需要校零;使用前,輕輕拉動它的掛鉤幾次,避免彈簧被外殼卡??;使用時,拉力方向應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確保測量準確;待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教師結(jié)束語】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彈性和彈力,了解了彈簧測力計的構(gòu)造,知道它的制作原理,進而熟悉了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請同學們課后用自己做的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并在網(wǎng)上查閱更多與彈簧測力計相關的資料.好了,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謝謝!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板書: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1.觀察測力計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其量程2.使用前將測力計的指針調(diào)整到零3.使用時力的方向必須和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使彈簧測力計能自由伸縮而不受阻礙,若指針與外殼有摩擦,應及時消除。4.彈簧測力計穩(wěn)定時才可以讀數(shù),且讀數(shù)時視線應正對刻度值,與刻度板面垂直教學反思1.彈力是一種很常見的力,在初中和高中階段都要學習.日常生活中應用彈力的地方也很多.從彈力應用的廣泛性和關于力的初步知識的完整性出發(fā),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增加了“了解彈力”的內(nèi)容.我把教學難點定為對彈力的概念的理解,但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樣形成的,至于它的三要素只簡單提到.我的突破方法是充分利用手中的器材讓學生去親身體驗彈力的存在,從而理解彈力的概念.教學重點放在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上,突破方法是每人手上都有彈簧測力計,并去使用它,同時給出一些有關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讀數(shù)資料放在屏幕上給學生看,讓學生在使用中學習,在學習中使用,并在學習中交流.因為學生在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的場合是很多的,所以對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我讓學生邊探索邊思考邊試著應用.2.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時,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突破難點,我課前讓學生做足了準備工作,同學們自己帶了實驗器材,例如:橡皮筋,彈簧,鋼尺,海綿,小面包,橡皮泥等.我也為大家準備了彈簧測力計.讓學生們能夠自己親自動手去按一按,壓一壓,感受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這樣不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的層面上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而且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探究學習的價值和愉悅,從而獲得知識并樹立足夠的學習信心.第3節(jié)重力【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錘線的應用;3.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4.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影響重力的因素;5.通過“實驗分析”強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6.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物理規(guī)律的興趣,提高學生辯證地分析物理知識的意識;7.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意識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教學重點】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重力的方向.【教學難點】重心、重錘線的應用.【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重錘、細線、橡皮、彈簧測力計、鉤碼(一盒)、刻度尺等.【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教師播放課件視頻:①蘋果下落;②水往低處流;③拋出的球落地.引導大家觀看視頻,并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你還看到過哪些與此類似的現(xiàn)象?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就學生舉例提出問題:請大家思考,你看到的這些物理現(xiàn)象有什么共同特點?生:不論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何,它們最終都落回了地面.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研究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重力.【進行新課】一、認識重力、重力的大小認識重力師生活中,同學們可以隨處發(fā)現(xiàn)像上面視頻中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是地球?qū)λ浇奈矬w有吸引作用,物理學中把地球的這種吸引作用叫做引力.板書: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師既然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那么地球以外的太空中的物體受到重力嗎?生:沒有.師為什么?生:因為不受到地球的吸引.師由此可見,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吸引.那么,重力的施力物體是什么?學生思考,回答:地球.板書:(1)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2.重力的大小師我們知道,凡是力都有大小,那么重力的大小如何呢?重力的大小通常叫重量.我們有這樣的體會,有的物體所受重力大,有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小.請大家猜想,物體重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思考,發(fā)表看法:生1:可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生2: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生3: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生4:可能與它相對地面的位置有關;生5: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教師總結(jié)學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越大,重力越大.師請大家設計實驗探究.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教師提醒學生可以參照教材P10頁提供的方法做圖象進行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教師找多組學生出示實驗記錄,對學生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給予肯定,教師進一步補充說明.教師總結(jié):(1)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2)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約為9.8N/kg(表示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為9.8N),這個定值用g表示.(3)用公式表示為:G/m=g(或G=mg)符號的意義及單位:G——重力——牛頓(N);m——質(zhì)量——千克(kg);注意:g是重力G與質(zhì)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點而言,它是一個常數(shù).但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變的,因為g值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兩極上g值最大,g=9.8N/kg是個平均值,粗略計算時可取g=10N/kg.g在不同的星球上數(shù)值也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g地.板書:重力的大?。海?)重力的大小叫重量.(2)物體所受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約為9.8N/kg.(3)用公式表示為:G/m=g(或G=mg),g取9.8N/kg.例題(用多媒體展示)一塊質(zhì)量為0.5kg的冰,它所受的重力為N.若它遇熱融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解析:根據(jù)公式G=mg可得,冰的重力G=0.5kg×9.8N/kg=4.9N.若冰遇熱融化成水,水的質(zhì)量不變,受到的重力也不變.答案:4.9不變二、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方向師好,我們再來探究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如何呢?請大家猜想.生:向下,向上,水平方向……教師演示實驗:用細線把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學生觀察細線的方向是否是豎直方向.然后剪斷細線,同時讓學生觀察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這樣又一次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板書: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教師說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不能理解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所謂豎直向下是指與水平方向垂直并指向地球中心.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其方向與支持面的情況有關,而豎直向下是唯一的、確定的方向,不隨支持面的情況而變化.注意不要把豎直向下等同于垂直向下.師重力的方向有一個重要的應用——重錘線(教師演示實物).請同學們說說它有什么特點?生:重錘線總是豎直向下的,與水平面垂直.師請大家說說重錘線的應用在哪些方面?生:建筑工人砌墻時用重錘線來校準墻壁是否豎直,即是否與水平地面垂直.師如何用這個重錘線來檢查窗臺、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輔助器材?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提示用“水平儀”)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水平儀”,并講解“水平儀”的工作原理.水平儀(多媒體課件)水平儀的制作:找兩塊木板A、B,相互垂直釘在一起,如圖所示,在A木板中間畫一條線,在線的上端釘一個釘子,將重錘線拴在下面.便可用它來檢查窗臺、桌面是否水平.水平儀的工作原理:當把它放在桌面上時,如果重錘線與所畫的直線重合,說明桌面是水平的,若不重合,被檢查的桌面就不水平.因為A木板與B木板互相垂直.若桌面水平,B木板就是水平的,A木板上的刻線就在豎直方向上,由于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重錘線總是豎直向下,這時兩線重合.桌面不水平時,B木板也不水平,刻線就不在豎直方向上,重錘線就不能與它重合.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11頁《想想議議》,并回答問題.生:這里說的“下”指的是地球的中心.重心師最后,我們來研究重力的另外一個要素:作用點.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好,先看一個實驗.教師演示實驗:找刻度尺的重心.(教師在刻度尺的重心處標上記號,引導學生理解刻度尺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處)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對重心的六點認識”,并講解.對重心的六點認識(多媒體課件)重心是一個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點;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有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如鉛球的重心就在球心;③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有關;物體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在物體外,如圖甲所示,一個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個鐵環(huán)的重心就不在環(huán)上;薄板重心的求法(懸掛法):薄板的重心位置可用懸掛法求出,如圖乙所示.先在A點把板懸掛起來,物體靜止時,所受的重力與懸繩的拉力在同一豎直線上,所以物體的重心一定在通過A點的豎直線AB上.然后在C點把物體懸掛起來,同理知,物體的重心一定在通過C點的豎直線CD上,AB和CD的交點O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⑥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狀態(tài)和運動狀態(tài)無關.但一個物體內(nèi)質(zhì)量分布發(fā)生變化時,其重心的位置也發(fā)生變化.如一個充氣的籃球,其重心在幾何中心處,若將籃球內(nèi)充入一半體積的水,則球(含水)的重心將下移.板書: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三、重力的由來教師演示教材P12頁《想想做做》實驗.(也可以讓幾個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然后談感受)學生完成實驗后,談感受:我感覺到手被向外拉,橡皮需要用線拉住才不會跑掉.學生觀察實驗,感受到手被向外拉,橡皮需要用線拉住才不會跑掉.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橡皮正是受到手的拉力的作用才不會離開手.其實,早在300多年前,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就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了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地球和月亮之間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地球吸引月亮的這個力使月亮繞地球轉(zhuǎn)動而不會跑掉;地球上物體與地球之間也有互相吸引的力,這個力吸引地面附近的物體,使物體下落.板書:(1)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2)重力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說重力就是物體的吸引力,更不能說重力就是萬有引力.【教師結(jié)束語】大家這節(jié)課的收獲確實不少,我們共同學習了重力.知道了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知道了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個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重錘線.還知道了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的位置.好,謝謝!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板書設計: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2.產(chǎn)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3.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4.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部分教學反思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先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猜想與假設,教師引導學生對部分猜想假設進行篩選,找出共同的研究目標,探究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2.在解決重力的方向這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遵循了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通過讓學生了解:重錘線、水平儀,使學生體會到重力方向的重要應用,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3.在“重心”教學過程中,由于重心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個小實驗(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訴學生,刻度尺上的幾何中心處就是重力的作用點,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是集中在物體上的一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真正做到了感知——分析——再感知,具體——抽象——具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章運動和力本章內(nèi)容概述本章首先介紹了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然后通過牛頓第一定律來認識運動和力的關系,并進一步揭示了二力平衡的條件,最后學習了力學中最常見的力——摩擦力(阻力),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本章共分3節(jié):1.第1節(jié)為“牛頓第一定律”,本節(jié)從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這一實際問題出發(fā),引出問題“維持運動真的需要力嗎”,并進行實驗和推理;推導出“牛頓第一定律”,引導學生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最后由牛頓第一定律引出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慣性,并介紹了慣性的利與弊.2.第2節(jié)為“二力平衡”,本節(jié)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延續(xù),不受力的物體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合力為零時即二力平衡時物體運動規(guī)律也正是牛頓第一定律所得到的結(jié)果,即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3.第3節(jié)為“摩擦力”,對于摩擦現(xiàn)象,學生們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可以先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使學生認識摩擦力的存在,再通過探究實驗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進而理解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本章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要求學生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知道物體的慣性及慣性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和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知道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知道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方向及影響因素,知道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應用.2.進行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通過活動體會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學會分析物體平衡時的受力情況,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尋找數(shù)據(jù)間的規(guī)律,歸納出實驗結(jié)論的一般方法.3.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感受獲取知識的科學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認識科學技術(shù)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作用,領會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教學重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二力平衡的條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教學難點】利用慣性解釋日?,F(xiàn)象,二力平衡的分析與應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斷.本章課時安排【課時建議】本章共有3節(jié),建議6課時:第1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2課時第1課時牛頓第一定律第2課時慣性第2節(jié)二力平衡………1課時第3節(jié)摩擦力…………2課時第1課時認識摩擦力第2課時摩擦的利用與防止本章復習和總結(jié)………1課時第1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第1課時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目標】1.知道并理解牛頓第一定律.2.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3.通過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科學想象力.4.通過觀察與實驗、探究與討論、分析與概括等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精神.【教學重點】牛頓第一定律的解釋.【教學難點】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具準備】長木板、斜面、毛巾、棉布、小車.【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設計【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課時所學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來自生活中的圖片,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最終滑板車會停下來?【進行新課】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維持運動真的需要力嗎?教師演示實驗:用手推桌面的小車,小車運動前進,當停止用力,小車最終停止運動.教師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xiàn)象?生思考后回答:①靜止的自行車用力踩腳踏板才開始運動,停止用力蹬車,車最終會停下來.②用力推秋千時,它會擺動起來,停止用力時,它最終會停下來.③用力拋鉛球它就向前運動,停止用力,它最終會停下來.師維持運動真的需要力嗎?生思考、交流、討論.(質(zhì)疑)師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早就對類似的現(xiàn)象進行思考過,他認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持續(xù)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這個力被撤銷,物體就會停止運動.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一直維持和統(tǒng)治人們的思想近兩千年,直到三百年前,由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才揭示了這個謎底.好,我們就一起來進行實驗探究吧!2.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目的: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提出問題1: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思考、猜想.說出猜想的依據(jù).教師總結(jié):影響因素有斜面坡度,小車質(zhì)量,小車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提出問題2:研究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的距離s和水平木板對它的阻力f的關系,你認為應該如何進行?學生思考、交流和討論,設計出一個研究方案.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必須讓其他因素相同,只讓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如毛巾、木板、棉布).注意: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車在同一位置開始運動.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表格,記錄數(shù)據(jù).教師提問:從三次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到怎樣的描述?學生分析:三種表面中,毛巾粗糙,棉布略光滑,木板最光滑,毛巾上阻力最大,棉布阻力次之,木板阻力最小,可以看出,阻力小,小車運動距離遠.學生結(jié)論:阻力越小,小車前進的距離越遠.若表面非常光滑,則小車受到的阻力將非常小,速度將減小得非常慢,小車運動的距離就很遠很遠.二、牛頓第一定律教師推理: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不會減慢,將以恒定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這就是伽利略研究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師請同學們思考:靜止的物體,如操場上的籃球架,處于什么狀態(tài)?生:靜止狀態(tài).師那是為什么呢?生:因為沒有受到推力或阻力.師不完全正確.靜止的物體是由于不受力或所受合力為零,總是保持靜止狀態(tài).教師總結(jié):概括上述兩種情況,一切物體在不受力時,原先靜止的物體將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先運動的物體將總保持恒定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下去.這就是英國科學家牛頓在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師請大家再回頭判斷下,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是否正確?生:不對.維持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例題(用多媒體展示)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牛頓第一定律可以通過大量的實驗直接證明出來B.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做牛頓第一定律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D.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解析:牛頓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為實際中物體不可能不受力的作用(只是受到的力的合力為零),實驗中也不可能保證表面絕對光滑,阻力為零,小車永遠運動下去,所以不可能設計出這種實驗來直接驗證.維持物體的運動根本不需要力,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要有力,所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答案:C【教師結(jié)束語】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確實不少,我們知道了牛頓第一定律,明白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教學板書牛頓第一定律建立的過程:在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地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實質(zhì):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維持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教學反思在幫助學生建立牛頓第一定律時,采用演示實驗,師生參與實驗探究,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分析、討論,引導學生概括、總結(jié),并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進行推理,得出規(guī)律: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靜止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從而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種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真正實現(xiàn)了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第1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第2課時慣性【教學目標】1.理解物體的慣性.2.會運用慣性解釋簡單的慣性現(xiàn)象.3.通過活動體會物體都有慣性,嘗試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解釋具體的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4.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的觀點認識慣性的利與弊.【教學重點】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教學難點】運用慣性解決日常問題.【教具準備】尺子(或木棒)、雞蛋、玻璃杯(盛水)、硬紙板、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設計【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課時所學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來自生活中的兩張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并思考:①警察叫司機系安全帶,為什么?②亞洲飛人駕車飛越黃河,他憑什么有這種膽識去飛越氣勢磅礴的黃河呢?(如圖乙)(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探求物理知識的興趣,同時為慣性的學習埋下伏筆.)師想知道這是為什么?我們學習了本節(jié)內(nèi)容后,你們就會明白.好,下面我們一起探究學習吧.【進行新課】一、慣性1.認識慣性師從牛頓第一定律中可以知道,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板書: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教師演示實驗并提問:用硬紙板蓋住盛水的玻璃杯,然后在紙板上面放上雞蛋,當我用力快速擊打紙板時,大家想一想,雞蛋將會如何運動?好,請大家注意觀察.大多數(shù)學生在實驗未完成前回答雞蛋飛出去,少數(shù)保持沉默.實驗完成后,學生表情愕然.(因為雞蛋留在原處,掉到杯中)師為什么雞蛋沒有隨紙板飛出去,而是留在原處,掉到杯中呢?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引導分析:原先雞蛋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當紙板受到力的作用時,其運動狀態(tài)迅速改變向前運動,而雞蛋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不變,因此,雞蛋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掉到杯中.師這樣的事例在現(xiàn)實中有很多,如當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中,汽車突然剎車時,我們向前傾倒.汽車突然由靜止啟動,我們向后仰.同學們,現(xiàn)在應該明白了為什么要求司機系安全帶吧!請大家閱讀教材P19頁《科學世界》——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2.理解慣性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對慣性的理解”,并講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慣性.對慣性的理解(多媒體課件)(1)普遍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及所處狀態(tài)無關.(2)大?。簯T性的大小僅取決于物體的質(zhì)量: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質(zhì)量越小,慣性越小.(3)性質(zhì):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不變,也就是說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4)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力的作用時,必然要涉及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單獨一個物體不會出現(xiàn)力的作用.慣性是每個物體都有的,不需要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沒有力物體仍可做勻速直線運動.(5)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是物體具有慣性.如果物體沒有慣性,那么就不會存在牛頓第一定律這一規(guī)律.所以說慣性是因,牛頓第一定律是果.板書: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是力.一切物體在任何狀況下都具有慣性.2.慣性的大小僅取決于物體的質(zhì)量: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質(zhì)量越小,慣性越小.師請大家結(jié)合日常生活舉例說明慣性的存在,并要求同桌相互解釋.學生(活躍)積極發(fā)言.教師就學生解釋作糾正.教師總結(jié):運用慣性知識解釋現(xiàn)象時需抓住三點: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如何(是靜止還是運動).是哪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則這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立即發(fā)生改變③而與之相接觸的另一個物體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于是就出現(xiàn)了某種現(xiàn)象.3.慣性的利與弊師從駕車必須系汽車安全帶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慣性是有害的,那請大家想一想,慣性只有害處沒有好處嗎?學生思考、交流、討論,并舉例說明慣性是有好處的:①錘頭松動了,把錘柄在凳面上撞擊幾下,就使錘頭套緊了;②用鏟子向鍋爐送煤,煤沖進爐灶中;③拋出去的籃球離開手后繼續(xù)向前運動;④拍打衣服上的灰塵等.師大家回答正確,慣性是有利也有弊的.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有利的慣性我們加以利用,有弊的慣性加以防止.師同學們再想一下,為什么行駛中的汽車突然遇到意外情況時,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來,還要繼續(xù)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生(齊聲回答):汽車由于慣性不能立即停下來.師所以我們在上學或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時刻注意交通安全!板書:慣性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加以利用,有弊的加以防止.例題(用多媒體展示)某公共場所為了提醒大家注意地面濕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提示牌.請你指出該指示牌中所給情境與實際不相符的地方,并運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解析:地面濕滑時,人鞋底與地面間的阻力(摩擦力)變小,鞋底容易打滑,下半身腳運動變快,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仍然要保持原先較慢的速度運動,因此,人上身向后倒去.答案:該指示牌中所給情境與實際不相符的地方:人不會向前倒,應該是向后倒.理由是:人在行走時,如果腳下鞋子與地面的阻力(摩擦力)太小,鞋底打滑,人腳運動加快,由于慣性,上身仍然要保持原先的速度運動,因此,人上身向后倒去.【教師結(jié)束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這就是物體的慣性.慣性在現(xiàn)實生產(chǎn)、生活中到處都有,有利也有弊.有時我們在利用慣性為我們服務,有時我們在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總之,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為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服務指明了方向.好,謝謝大家!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教學板書:慣性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性質(zhì):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是力。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大?。簯T性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質(zhì)量,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質(zhì)量越小,慣性越小。利弊:慣性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加以利用,有弊的加以防止教學反思在講述慣性知識時,由交警要求司機系安全帶;亞洲飛人駕車飛越黃河;演示實驗“雞蛋沒有隨紙片飛出”等生活趣事、事例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得出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并進一步引出慣性.隨后,讓學生就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慣性現(xiàn)象進行舉例討論、分析、解釋,并思考慣性的利與弊.再聯(lián)系我們乘車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突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第2節(jié)二力平衡【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條件;2.知道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3.能判斷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并能分析哪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4.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并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5.通過組織學生實驗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6.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態(tài)度.7.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學重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應用.【教學難點】會應用二力平衡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車、帶滑輪支架的長木板、玻璃板、細線、鉤碼(若干個).【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設計【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師同學們,我們在前面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那么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什么?生: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將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師我們知道,實際生活中不受力的物體是沒有的.那為什么還有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呢?學生思考、討論.師當甲、乙兩位同學在門里、門外(同一位置,用力方向相反)推門時,如果要門保持靜止不動,需要滿足什么條件?生:兩人用力(大?。┫嗟?師對了,就是因為當兩人用力大小相等時,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門相當于不受力.這時我們就說兩個力平衡,門處在平衡狀態(tài),即處于靜止.現(xiàn)實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好,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吧.【進行新課】一、平衡狀態(tài)下力與運動的關系師上面的事例告訴我們,當物體處在平衡狀態(tài)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狀態(tài)、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也就是說當物體處在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師請大家觀察桌面上的書,掛在天花板上的電燈,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分析它們的運動狀態(tài)和受力情況.學生思考、討論:生1:放在桌面上的書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到重力、桌面對書的支持力,表明重力與支持力平衡;生2:掛在天花板上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到重力、拉力,表明重力與拉力平衡.生3: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牽引力和阻力,重力與支持力平衡,牽引力與阻力平衡.教師總結(jié):由此可見,物體在平衡狀態(tài)下,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反過來,當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就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例題1(用多媒體展示)如圖所示,懸掛在樹枝上的蘋果靜止不動,蘋果受到力和力作用,它們平衡力,蘋果處于平衡狀態(tài).(后兩空均選填“是”或“不是”)解析:平衡狀態(tài)就是指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即要么處于靜止狀態(tài),要么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題中蘋果處于靜止不動,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那么蘋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因為蘋果必定受到重力作用,而且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所以蘋果還受到樹枝對它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答案:重拉是是二、二力平衡的條件和應用1.二力平衡的條件師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作用.若是受平衡力,可以是兩個力,也可以是多個力.教師提問:如果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的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這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平衡呢?我們設計實驗來探究這兩個力的平衡條件.學生猜想:可能與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位置等有關.師我們就以教材P20頁圖8.2-2中設計的實驗來探究.(組裝實驗器材)進行實驗:a.在小車左端掛一個鉤碼,右端掛兩個鉤碼(使兩托盤里的砝碼質(zhì)量不相等),小車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b.如圖(教材P20頁)8.2-2所示在小車左右兩邊各掛一個鉤碼(使兩托盤里的砝碼質(zhì)量相等),放手后小車仍保持靜止;師是否只要兩個力大小相等,這兩個力就可以相互平衡呢?c.在b的基礎上轉(zhuǎn)動小車,使小車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放手后小車由靜止變成轉(zhuǎn)動;得出結(jié)論:小車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原來靜止的小車仍保持靜止狀態(tài).師用手撥動小車,小車會怎么樣呢?d.用手撥動小車,小車運動很短一段距離會停下來;師為什么小車運動很短一段距離會停下來,而不是一直運動下去?生:受到木板對小車的阻力(摩擦力).e.把光滑的玻璃板放在木板上,小車放在玻璃板上重做上面的步驟,小車滾動的距離會更遠.進行推理:如果物體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同時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原來運動的小車將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下去.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觀看二力平衡多媒體Flash動畫,讓學生對二力平衡的條件有更直觀的印象.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并進行板書:板書: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這兩個力稱為一對平衡力.(簡記:同體、等值、反向、共線.)注意:這四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尤其要注意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能是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例題2(用多媒體展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探究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來實現(xiàn)探究目的的.如圖所示是可供選擇的兩種探究方案.(1)圖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對象是小卡片,圖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對象是;(2)小明選擇了圖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細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后,就在兩線端掛上鉤碼.這是用于探究兩個力的和對物體平衡的影響;(3)探究活動中還要求要把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然后再松手.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兩個力對物體平衡的影響.(4)兩個探究方案相比較,你認為哪個方案的探究過程對實驗結(jié)論的影響小一些?為什么?解析:圖b中研究的對象是小車,觀察小車在受到水平方向的兩個拉力(忽略小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阻力的理想情況)作用下的運動狀態(tài)時,如果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小車受到的是平衡力.由于實際當中,小車要受到阻力,所以兩邊所掛鉤碼的質(zhì)量略有差別.圖a研究的是小卡片,由于小卡片的質(zhì)量很小,所以它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因此可不考慮豎直方向的受力,僅僅只考慮水平方向的受力,因此a實驗效果更明顯.答案:(1)小車(2)大小方向(3)同一條直線(4)a方案的探究過程對實驗結(jié)論的影響小些,因為小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它只受兩個拉力的作用(或b方案中要受到阻力的影響)2.二力平衡的應用師二力平衡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水平行駛的列車重力為1×108N,那么它受到的軌道對它的支持力為多少N,方向如何?生:支持力1×108N,方向豎直向上.師為什么?生:因為列車在豎直方向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受到的重力和軌道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板書: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①根據(jù)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②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三、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師在前面剛學力時,我們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個物體在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別的物體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說,力總是成對出現(xiàn)的,把其中的一個力叫作用力,另一個力叫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那么它與平衡力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們不妨就以放在桌面靜止的書為例進行分析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討論、思考.教師引導學生作圖分析受力情況.A.一對平衡力:書受到的重力G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F.(如圖甲所示)B.一對相互作用力:桌面對書的支持力F與書對桌面的壓力F′.(如圖乙所示)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并講解.“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多媒體課件)注意:二者最明顯的區(qū)別是:平衡力的兩個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而相互作用力的兩個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的.【教師結(jié)束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進一步理解了力與運動的關系,明白了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即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反之,當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靜止的物體將總是靜止,運動的物體將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最后我們還知道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體會到平衡力與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好,謝謝大家!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教學板書二力平衡平衡狀態(tài)下力與運動的關系二力平衡的條件和應用一對平衡力與一對相互作用力教學反思1.本節(jié)教學從牛頓第一定律分析入手,提出不受力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實際中物體是受力的,但又發(fā)現(xiàn)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進而提出問題:這又怎么理解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引導學生為尋求謎底而去探究學習.接著立即從身邊常見事例入手,帶領學生走向知識殿堂,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猜想、分析,然后通過實驗去驗證他們的猜想,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2.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時,教師引領學生參與實驗,采用邊提問、邊實驗、邊討論、邊總結(jié)的方法,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教學中結(jié)合一個個新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使學生領會提出問題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有序地進行觀察、分析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第3節(jié)摩擦力第1課時認識摩擦力【教學目標】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對物體運動的影響.2.知道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摩擦力的存在.4.經(jīng)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5.經(jīng)歷制定計劃、設計實驗過程,學習控制變量的方法.6.學習設計表格、分析實驗現(xiàn)象、歸納實驗結(jié)論的一般方法.7.通過對生產(chǎn)、生活中摩擦現(xiàn)象的分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教學重點】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學難點】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斷.【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筷子、橡皮、洗潔精、木塊、木板、毛巾、彈簧測力計、砝碼等.【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設計【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幫忙.這里有兩雙筷子,其中一雙筷子前端蘸有洗潔精,請兩位同學各自挑選一雙筷子把桌面上的橡皮夾起來.實驗現(xiàn)象:沒有蘸洗潔精的筷子很輕松地就將橡皮夾起來了;蘸有洗潔精的筷子很難將橡皮夾起來.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生:因為蘸有洗潔精的筷子太滑,阻力太小.師我們騎自行車時,停止用力蹬車,最后車子會慢慢停下來,為什么?生:受到摩擦阻力作用.師好,我們現(xiàn)在就來研究關于摩擦力的問題.【進行新課】一、摩擦力1.認識摩擦力師請同學們雙手掌心相對,一起來動手做幾個實驗:實驗1:雙手并攏,用其中一只手推或拉,使其中一只手在另一只手掌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2:雙手并攏,保持雙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3:雙手并攏,使雙手做相向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4:雙手并攏,保持雙手同時向上、向下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教師組織學生根據(jù)實驗討論下面幾個問題:(1)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是什么?(2)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哪?(3)摩擦力的方向如何?(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回答:(1)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一是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二是兩個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2)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3)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4)摩擦力的作用: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關于摩擦力的作用,教師可多舉例讓學生分析,例如:我們穿球鞋跑步不容易摔倒,摩擦力起什么作用?地面滾動的彈珠最后停了下來,摩擦力又起什么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明白:摩擦力有時起推動作用,有時起阻礙作用.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摩擦力的產(chǎn)生和種類”,并針對性地講解.摩擦力的產(chǎn)生和種類(多媒體課件)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且有壓力.接觸面粗糙.③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或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2)摩擦力的種類:①滑動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如:用鉛筆寫字時,筆與紙張的摩擦屬于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滾動摩擦力.如: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上的小圓珠與紙張的摩擦屬于滾動摩擦.③靜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又保持相對靜止時,在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總與外力平衡,當外力逐漸增大時,靜摩擦力也隨之增大.當外力增大到某一程度,物體就會運動起來,此時的靜摩擦力是最大靜摩擦力.如:用力推一個物體而未推動,就是因為物體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注意: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或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是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物體間相對運動”不等于“物體運動”).如剛放在水平運動的傳送帶上的貨物,由于相對傳送帶向后運動,因此貨物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與傳送帶運動方向、貨物運動方向一致);當貨物的速度達到與傳送帶的速度相同時,二者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因此不再受到摩擦力.例題1(用多媒體展示)如圖所示,木塊A從斜面頂端滑下,運動到水平面上,判斷木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是否受到滑動摩擦力,若受到,請畫出摩擦力的示意圖.解析:木塊從斜面頂端滑下過程中,始終與斜面、水平面都相互接觸,而且擠壓,因此受到了摩擦力,而且木塊相對于接觸面向前運動,因而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相反.答案:如圖所示.例題2(用多媒體展示)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只要兩個物體接觸并互相擠壓,且接觸面不光滑,它們之間就一定產(chǎn)生摩擦力B.運動的物體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D.靜止的物體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解析:因為根據(jù)摩擦力定義可知,產(chǎn)生摩擦力必須滿足四個條件:①兩個物體相互接觸;②接觸面不光滑;③兩個物體間有壓力;④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選項A中沒有“兩個物體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的條件,因此是錯誤的.根據(jù)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選項B和D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xiàn).摩擦力阻礙兩物體相對運動,因此,物體有向后運動趨勢時,摩擦力的方向就會向前.例如:人走路時,腳向后蹬地面,在不打滑的情況下,腳此時有相對地面向后的運動趨勢,但腳沒有向后運動,這時腳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此力是人向前走的動力.故選項C也是正確的.答案:A例題3(用多媒體展示)下列摩擦屬于滾動摩擦的是()A.鉛筆與卷筆刀間的摩擦B.花樣滑冰鞋的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C.旱冰鞋與地面間的摩擦D.自行車剎車時閘皮與鋼圈間的摩擦解析:用卷筆刀削鉛筆,實際上是刀在筆上滑動,選項A錯誤;花樣滑冰時,鞋下面的冰刀與冰面之間是滑動的,其摩擦屬于滑動摩擦,選項B錯誤;旱冰鞋下面是滾動輪,當人前進時,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建材加盟分銷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倉儲合同:瓶裝水儲存保管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敬老院老年人生活照料與生活助理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監(jiān)理補充協(xié)議范本(綠色施工標準)3篇
- 2025年度教育設備運輸及校園設施建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chǎn)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與治理合同3篇
- 虛幻制片高級課程設計
- 2025年度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委托擔保協(xié)議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應急救援項目投標擔保委托保證合同3篇
- 添加文字課程設計
- 2025新北師大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校長在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期期末教師大會上的講話
- 班級管理方法及措施
- 2024年道路運輸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樣本(3篇)
- DB11-T 693-2024 施工現(xiàn)場臨建房屋應用技術(shù)標準
- 股權(quán)原值證明-文書模板
- 中國近代史綱要中國計量大學現(xiàn)代科技學院練習題復習資料
- 2024-2025學年上學期重慶四年級英語期末培優(yōu)卷3
- 藝考培訓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2024年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練習題8套
- 化學驗室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