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七至八章重點筆記_第1頁
《審計學》七至八章重點筆記_第2頁
《審計學》七至八章重點筆記_第3頁
《審計學》七至八章重點筆記_第4頁
《審計學》七至八章重點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審計流程1、審計流程的涵義審計流程是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所采取的行動和步驟。審計流程可以劃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終結階段。2、準備階段準備階段的工作包括: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與被審計單位簽訂業(yè)務約定書、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確定重要性;分析審計風險;編制審計計劃等。3、實施階段在審計的實施階段,審計人員要根據計劃階段確定的審計范圍、重點、步驟、方法,收集證據并進行評價,以形成審計結論。實施階段是審計全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循情況進行符合性測試,根據測試結果修訂審計計劃;對會計報表項目的數(shù)據進行實質性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鑒定、評價。4、終結階段審計終結階段是指實施階段結束以后,審計人員根據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報告,并將有關文件整理歸檔的全過程。5、審計流程的延續(xù)后續(xù)審計和復審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審計過程,后續(xù)審計和復審的目的不一樣,但它們都和前一次審計的結論有關,因此,它們與前一次審計有密切聯(lián)系,可以認為是前一次審計流程的延續(xù)。第一節(jié)審計流程的意義一、審計流程的概念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對審計項目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采取的系統(tǒng)性工作步驟。廣義的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從接受審計項目開始,到審計工作結束的全部過程,一般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終結階段,狹義的審計流程指審計人員在取得審計證據完成審計目標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步驟和方法。二、審計流程規(guī)范化的意義審計人員所采用的審計流程必須符合審計準則的要求。審計流程規(guī)范化對于開展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有利于審計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防止工作中的忙亂。2.有利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被審計單位存在問題,減少審計人員失誤的可能性。3.避免工作中的疏漏,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4.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用較少的人力和時間完成審計工作。此外,規(guī)范化的審計流程還有利于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避免審計過程中的糾紛和法律訴訟,保護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合法權益。三、制度基礎審計的流程所謂制度基礎審計,是指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建立在對內部控制制度評審的基礎上。制度基礎審計的流程簡要說明如下:(一)確定審計的目標。(二)了解內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三)內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評價。如果評價的結果說明內部控制制度很差,則可直接采用實質性測試。(四)符合性測試。(五)符合性測試結果的評價,并據以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水平。(六)實質性測試。(七)實質性測試結果的評價。(八)撰寫審計報告。制度基礎審計的優(yōu)點是:一方面能大大減少審計工作中取得審計證據的工作量,從而節(jié)約審計人力和時間,降低審計成本;另一方面能夠較好地避免失誤,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制度基礎審計的缺點是:將審計人員的注意力集中到內部控制上,會使審計人員過分地強調和依賴內部控制制度,而忽視其他一些重要的方面。第二節(jié)準備階段審計流程的準備階段的工作一般包括: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與被審計單位簽訂業(yè)務約定書;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確定重要性;分析審計風險;編制審計計劃等。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一)查閱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二)查閱行業(yè)業(yè)務經營資料;(三)查閱公司章程、重要的合同及協(xié)議、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會議記錄等;(四)實地察看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環(huán)境;(五)詢問內部審計人員和管理當局等。二、簽訂審計業(yè)務約定書審計業(yè)務約定書是指審計機構與委托人共同簽署的,據以確認審計業(yè)務的委托與受托關系,明確委托目的、審計范圍及雙方應負責任與義務等事項的書面合同。審計業(yè)務約定書具有法定的約束力。審計業(yè)務約定書應當包括以下基本內容:(一)簽約雙方的名稱。(二)委托目的。(三)審計范圍。(四)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業(yè)務約定書要明確委托雙方的責任。其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是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而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按時出具審計報告,保證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是審計人員的審計責任。應當注意的是,審計責任不能替代、減輕或免除會計責任。(五)簽約雙方的義務。委托人應履行的義務包括:(1)及時提供審計人員所要求的全部資料;(2)為審計人員的審計提供必要的條件及合作;(3)按照約定條件及時足額支付審計費用。而被委托人即審計機構應當履行的主要義務包括:(1)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審計業(yè)務,出具審計報告;(2)對在執(zhí)行業(yè)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保密。(六)審計報告的使用責任。業(yè)務約定書應當明確正確使用審計報告是委托人的責任,由于使用不當所造成的后果,與審計人員及其所在的審計機構無關。(七)審計收費。(八)違約責任。(九)應當約定的其他事項。在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的準備過程中,一般不會涉及到簽訂審計業(yè)務約定書。三、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初步評價實際上就是評價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在防止或發(fā)現(xiàn)重要的錯報或漏報中有效性的過程。其目的在于判斷被審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否作為在實質性測試的時候進行抽樣的基礎,并對那些準備信賴的內部控制確定所執(zhí)行符合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內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評價主要包括對其健全性和合理性的評價。四、確定重要性我國獨立審計準則對重要性的定義是:“本準則所稱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huán)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理解這一定義,必須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重要性概念針對會計報表而言的。判斷一項錯報或漏報重要與否,應視其在會計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對會計報表使用者所做決策的影響程度而定。第二,重要性概念必須從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因為會計報表是為了滿足會計報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編制的。這里,會計報表使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夠理性地做出判斷和決策的使用者。第三,重要性和判斷離不開特定的環(huán)境,不同企業(yè)面臨不同的環(huán)境,因此判斷重要性的標準也不相同。重要性的概念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五、分析審計風險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的錯報或漏報,而審計人員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固有風險是指假定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時,某一賬戶或交易類別單獨或連同其他賬戶、交易類別產生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控制風險是指某一賬戶或交易類別單獨或連同其他賬戶、交易類別產生錯誤報或漏報,而未能被內部控制防止、發(fā)現(xiàn)或糾正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指某一賬戶或交易類別單獨或連同其他賬戶、交易類別產生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未能被實質性測試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審計人員在準備階段,要對審計風險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審計計劃,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審計人員在審計終結階段,應當根據實質性測試的結果和其他審計證據,對審計風險進行最終的評估,確定其是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如果審計人員發(fā)現(xiàn)審計風險高于可接受的水平,應考慮是否追加審計程序。如果經過追加審計程序后,審計風險仍沒有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那么審計人員就應考慮發(fā)表保留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六、編制審計計劃審計計劃是審計人員為了達到預期的審計目的,在具體實施審計流程之前編制的工作計劃,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階段的工作指南。審計計劃包括總體審計計劃和具體審計計劃。(一)總體審計計劃是對審計的預期范圍和實施方式所做的規(guī)劃,是審計人員從接受審計委托到出具審計報告整個過程基本工作內容的綜合計劃。(二)具體審計計劃是依據總體審計計劃制定的,對實施總體審計計劃所需要的審計流程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所做的詳細規(guī)劃與說明。具體審計計劃的編制可以通過編制審計流程表完成。第三節(jié)實施階段實施階段是審計全過程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循情況進行符合性測試,根據測試結果修訂審計計劃;對會計報表項目的數(shù)據進行實質性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鑒定、評價。一、符合性測試符合性測試是在內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狀況以及是否得到貫徹執(zhí)行而進行的測試,其目的是驗證準備信賴的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并根據測試的結果確定或修訂實質性測試的程序。符合性測試并不是每個特定的審計項目都必須執(zhí)行的。若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審計人員可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實施實質性測試流程。(一)相關內部控制不存在。(二)相關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但審計人員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其并未有效運行。(三)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可能大于進行符合性測度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二、實質性測試實質性測試是審計實施階段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所謂實質性測試,是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及搜集的經濟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做進一步的審核,將審核的結果作為審計證據,并據以作出有關的審計結論。實質性測試的目的是為取得審計人員賴以作出審計結論的足夠的審計證據。實質性測試通常采用抽樣方式進行,其抽樣的規(guī)模需根據內部控制的評價和符合性測試的結果來確定。審計人員在實質性測試中要做以下主要工作:(一)盤點實物;(二)檢查憑證;(三)核實賬戶記錄的余額;(四)核對有關記錄;(五)對相關資產和負債的期末余額進行函證;(六)對計算結果進行復算;(七)向有關人員進行查詢;(八)其他必要的工作;關于審計實施階段的工作,還有幾點需要加以說明:1.實質性測試是實施階段必不可少的工作。2.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的結果是互相補充的。3.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在執(zhí)行時間上有時存在交叉,因為在絕大多數(shù)會計報表審計中,追加的符合性測試主要在期中工作期間執(zhí)行,而實質性測試則主要在期末工作時執(zhí)行,但是,在允許期中工作時,執(zhí)行有關交易的某些詳細實質性測試,以檢查出報表中的重要錯報或漏報。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注冊會計師可同時針對相同交易執(zhí)行符合性測試。我們把這類測試稱為雙重目的測試。另外,實質性測試中的有些工作,可以在符合性測試之前進行。4.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是一個整體的各個階段,對各階段中的工作及其結果都應作好審計工作底稿,以便進一步對所取得的證據進行分析與綜合,據以發(fā)表審計意見。第四節(jié)終結階段審計終結階段是指實施階段結束以后,審計人員根據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報告,并將有關文件整理歸檔的全過程。一、編制審計報告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有:整理、評價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中收集到的審計證據;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審計期后事項;匯總審計差異,提請被審計單位調整或適當披露;形成審計意見,撰寫審計報告。首先,審計人員要對所收集的審計證據進行分析、整理、使審計證據具有充分的證明力,為發(fā)表審意見提供有力的依據。審計證據的取舍標準有:(1)金額的大?。唬?)問題性質的嚴重程度。其次,審計人員應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復核,匯總審計差異,并對重大差異提請被審計單位調整或披露。再者,撰寫審計報告時,審計人員可以擬定一個審計報告的寫作提綱。二、作出審計結論和決定三、審計資料的整理歸檔第五節(jié)審計流程的延續(xù)審計工作結束后的若干時間內,由于各種原因,審計機關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復審和后續(xù)審計。復審和后續(xù)審計可以理解為審計流程的延續(xù)。復審和后續(xù)審計主要適用于國家審計、部門審計等強制性審計的情況。一、復審復審是審計機關對原來的審計工作進行全部或部分的復查,以確定原來所做的審計結論的正確性。引起復審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一)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論提出異議。(二)審計機關對于審計小組的工作進行檢查,為保證審計質量而進行復審。(三)法律訴訟引起復審。前兩個原因常見于國家審計中,最后一個原因則常見于社會審計之中。復審具有以下特點:1.復審的范圍和原來審計的范圍一致,但重點在于有爭議的一些問題上。2.由于審計結論是在對工作底稿進行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得出的。因此,復案時應當對原有工作底稿進行檢查。3.由于審計中主要采用抽查的方式,復審中發(fā)現(xiàn)的情況和原審計情況有一定差別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而全推翻原有審計結論。4.復審時發(fā)現(xiàn)原審計結論失當之處應予糾正,原審計結論正確的應予堅持。復審后應作出復審結論。5.上級審計機關的復審結論和決定為終審結論和決定。被審計單位對終審結論和決定不服時,可以向終審機關或上級審計機關提出申訴。二、后續(xù)審計審計機關檢查被審計單位執(zhí)行審計結論和決定的審計稱為后續(xù)審計。對被審計單位是否實施后續(xù)審計,由審計機關根據情況決定。后續(xù)審計具有以下特點:(一)由于國家審計是強制性審計,因此后續(xù)審計通常由國家審計來實施,必要時國家審計機關可委托社會審計組織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后續(xù)審計。(二)后續(xù)審計的重點一般限于審計結論和決定所涉及的范圍,如果審計結果和決定涉及的范圍不十分具體,則可適當擴大審計范圍。(三)后續(xù)審計所涉及的時間是從審計結論和決定通知被審計單位執(zhí)行起至后續(xù)審計開始止這一段時間內被審計單位執(zhí)行審計結論和決定的情況。(四)后續(xù)審計的程序和方法與一般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基本相同,但針對性較強。(五)要撰寫后續(xù)審計的審計報告。第八章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和審計檔案1、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證據的載體,是指審計人員在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審計工作記錄和獲取的資料。審計工作底稿按其性質和作用一般分為綜合類工作底稿、業(yè)務類工作底稿和備查類工作底稿。為了保證審計工作底稿的真實、完整和可靠,應對審計工作底稿建立嚴格的復核制度。2、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評價,做出審計結論和書面文件。注意社會審計報告的主要問題是合理確定審計意見的類型。3、審計檔案審計檔案按其使用期限的長短和作用的大小要分為永久性檔案和當期檔案。審計機構及有關部門除了應當妥善保管審計檔案,還應建立審計檔案的保密制度和調閱制度。第一節(jié)審計工作底稿一、審計工作底稿的意義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證據的載體,是指審計人員在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審計工作記錄和獲取的資料。二、審計工作底稿的作用審計工作底稿的主要作用在于:(一)便于審計人員組織審計工作。(二)便于檢查審審認人員的工作。(三)便于編寫審計報告。(四)便于今后審計工作的進行。(五)便于進行復審工作。三、審計工作底稿的種類審計工作底稿按其性質和作用一般分為綜合類工作底稿、業(yè)務類工作底稿和備查類工作底稿。(一)綜合類工作底稿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計劃和審計報告階段,為規(guī)劃、控制和總結整個審計工作,并發(fā)表審計意見所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該類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審計業(yè)務約定書、審計計劃、審計報告未定稿、審計總結及審計及調整分錄匯總表等綜合性的審計工作記錄。(二)業(yè)務類工作底稿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階段執(zhí)行具體審計程序所編制和取得的工作底稿。該類工作底稿主要包括注冊會計師在執(zhí)行預備調查、符合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等審計程序時所形成的工作底稿。(三)備查類工作底稿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對審計工作僅具備查作用的審計工作底稿。該類工作底稿主要包括與審計約定事項有關的重要法律文件、重要會議記錄與紀要、重要經濟合同與協(xié)議、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章程原始資料的副本或復印件。四、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和取得(一)審計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審計工作底稿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編制,另一種是取得。審計人員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一般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1.被審計單位名稱;2.審計項目名稱;3.審計項目時點或期間;4.審計過程記錄;5.審計標識及其說明;6.審計結論;7.索引號及頁次;8.編制者姓名及編制日期;9.復核者姓名及復核日期;10.其他應說明事項。(二)獲取和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要求具體項目的審計工作底稿可以由審計人員自己進行編制,也可直接從被審計單位或其他有關單位取得或是要求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代為編制。(三)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無論是國家審計還是社會審計都明確規(guī)定了對審計工作底稿的三級復核制度。所謂的三級復核制度是指審計工作底稿應由項目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和審計機構的負責人或專門的復核機構或復核人員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逐級復核的一種復核制度。項目經理或項目負責人復核是三級復核制度中的第一級復核,稱為詳細復核。它要求項目經理對下屬審計助理人員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逐張復核,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出,并督促審計人員及時修改完善。部門經理是三級復核制度中的第二級復核,稱為一般復核。它是項目經理完成了詳細復核之后,再對審計工作底稿中重要的會計賬目的審計、重要審計程序的執(zhí)行,以及審計調整事項等進行復核。主任會計師或合伙人復核是三級復核中的最后一級復核,又稱重點復核。它是對審計過程中的重大審計問題、重大審計調整事項及重要的審計工作底稿所進行的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1)所引用的有關資料是否可靠;(2)所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否充分;(3)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法是否恰當;(4)審計結構是否正確。第二節(jié)審計報告一、審計報告概述審計報告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評價,做出審計結論的書面文件。審計報告的真實性是指審計報告應如實反映被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發(fā)表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有關法規(guī)和準則的規(guī)定。就合法性而言,國家審計報告必須符合《審計法》和審計署頒布的有關規(guī)定,而社會審計報告則應遵循《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的相關規(guī)定。二、國家審計報告概述在我國,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階段結束以后,要向其所在的審計機關報告審計結果。我國國家審計機關對被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意見書和做出的審計決定是以審計人員的審計報告為基礎形成的,因此也屬于審計報告的范疇。三、社會審計報告(一)社會審計報告的概述社會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由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簽章后,送交委托人,無需經其他單位審定。審計報告可按不同的標準分類:1.按照審計報告的性質可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2.按照審計報告使用的目的可分為公布目的的審計報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審計報告。3.按照審計報告的詳略程度可分為簡式審計報告和詳式審計報告。(二)審計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審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基本內容:1.標題。審計報告的標題統(tǒng)一規(guī)范為“審計報告”2.收件人。3.范圍段。4.意見段。5.簽章和會計師事務所地址。6.報告日期。(三)審計意見的類型與審計報告的編制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審計結論,出具下列審計意見之一的審計報告:1.無保留意見。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以后,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制同時符合下述情況時,應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1)會計報表的編制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2)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3)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符合一貫性原則;(4)其審計已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在審計過程中未受阻礙和限制;(5)不存在應調整而被審計單位未予調整的重要事項。2.保留意見。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后,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反映就其整體而言是公允的,但還存在下述情況之一時,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1)個別重要的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另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2)因審計范圍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無法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證據;(3)個別重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的原則。3.否定意見。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后,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存在下述情況下之一時,應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1)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2)會計報表嚴重歪曲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4.拒絕表示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說明其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不能發(fā)表意見。注冊會計師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不同于拒絕接受委托,它是注冊會計師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發(fā)表審計意見的一種方式,注冊會計師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也不是不愿發(fā)表意見。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審計范圍受到委托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huán)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反映發(fā)表審計意見時,應當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明知應當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時,不得以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代替。第三節(jié)審計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