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7:18個文言虛詞表解+故事助讀_第1頁
練習7:18個文言虛詞表解+故事助讀_第2頁
練習7:18個文言虛詞表解+故事助讀_第3頁
練習7:18個文言虛詞表解+故事助讀_第4頁
練習7:18個文言虛詞表解+故事助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習7:18個文言虛詞表解+故事助讀1.而連詞關系例句譯并列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過秦論》又遞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秳駥W》而且、并且承接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丁粗改箱洝岛笮颉肪?、接著,或不譯轉折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但是、卻假設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如果、假如修飾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連接狀語,可不譯代詞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队浲踔颐C公翱事》某所,而母立于茲?!俄椉管幹尽纺愕?、你你的復音虛詞而已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限止語氣,罷了兵者,詭道也,須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也,而況(2)戰(zhàn)乎?故馮婉貞曰:“諸君而(3)有意,瞻予馬首可也。”婉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藍而(5)青于藍。婉貞博學而(6)日參省乎己,非特效書生終日而(5)思也。眾應之。既而(8),婉貞率諸少年結束而(9)出,果大捷。眾皆嘆:婉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幗英杰而(11)。解析:(1)連詞,表并列。(2)復音詞,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3)連詞,表假設。(4)代詞,通“爾”。你,你的。(5)連詞,表轉折。(6)連詞,表遞進。(7)連詞,表修飾。(8)復音詞,不久,一會兒。(9)連詞,表承接。(10)復音詞,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11)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譯文:兵法,(是一門講究)變幻莫測的學問,(并且)需要齊心協(xié)力。螃蟹有六條腿和兩個鉗子,(但是)(它是)(一種)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法藏身的動物,更何況是兵法呢?所以馮婉貞說:“大家如果有抗敵的想法,看我的馬頭(就)可以了?!蓖褙?,你的父親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從蘭草中提取卻比蘭草的顏色更深。婉貞博學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讀書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大家回應她。不久,婉貞率領眾少年穿戴好服裝出來,果然大獲全勝。眾人都贊嘆:婉貞,(只是)小女子罷了:她的行為,卻是巾幗豪杰啊。2.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大王來何操?《鴻門宴》前置,哪里、什么作定語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什么作謂語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读H藺相如列傳》什么原因、為什么疑問副詞句首、動詞前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為什么、怎么形容詞前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怎么、多么、怎么這樣復音虛詞何如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怎么樣、什么樣“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據(jù)何(3)為?原其理,乃愛之深也。嗟乎,情之誤,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解析:(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問,怎么。(2)疑問代詞,表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于“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詞,做賓語,什么。(4)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于“多么”。(5)代詞,做定語,相當于“什么”。(6)即“以何”,介賓短語,用在疑問句中作狀語,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于“怎么樣”、“怎么辦”。譯文:“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這樣說)本來是錯誤的,但他的妻子這樣說,為什么呢?她依據(jù)什么(才這樣說)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愛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謬誤多么大?。〉鞘裁慈四軌蛲槟??拿什么消除這種弊端,希望您能教給我(一個)好辦法,怎么樣?3.乎語氣助詞疑問語氣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嗎、呢測度語氣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吧感嘆語氣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啊、呀詞尾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跺羞b游》……的樣子介詞相當于“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對、對于、比、向、跟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1)。然吾曾見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業(yè)不輟,問其故,曰:“可塞賦斂也?!编岛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為乎(5)好樂甚?若王專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則王之所為其勝乎(7)好樂者也。臣之駑頓,所言者謬,王能諒之乎(8)?解析:(1)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于“吧”。(2)介詞,相當于“于”,“在”。(3)(4)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于“啊”“呀”。(5)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6)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的樣子”、“……地”。(7)介詞,表比較,相當于“比”。(8)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譯文:大王喜歡音樂太投入了,那么齊國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經(jīng)看到一個人,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這件事上,卻仍然做這件事不停下來,問他原因,(他)說:“(捕蛇)可以應付賦稅啊?!卑ィx稅的危害真是比毒蛇還厲害??!然而大王您為什么還如此沉溺于音樂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國事上專心致志,一定會游刃有余的,(這樣的話)大王的作為真是比耽溺于音樂強百倍啊。為臣愚鈍,所說的話難免有誤,大王能原諒我嗎?4.乃副詞順承緊接劌曰:“……未能遠謀。”乃入見?!恫軇フ搼?zhàn)》就、這才逆轉相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妒娚接洝穮s、竟、反而、才范圍限制項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俄椨鸨炯o》才、僅確認判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冻啾谥畱?zhàn)》是、就是代詞第二人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蛾懹巍词緝骸怠纺愕膰L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1)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2)翁”一句,大為感佩,乃(3)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4)曰:“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乃(5)不得已而謝。原其言,炒作乃爾(6),無乃(7)自高耳。解析:(1)副詞,表承接,于是。(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3)副詞,表判斷,相當于“為”、“是”、“就是”。(4)副詞,表轉折,相當于“竟然”、“卻”。(5)副詞,表條件,相當于“才”。(6)復音虛詞,相當于“樣子”。(7)復音虛詞,表猜測,相當于“恐怕……吧”。譯文:曾經(jīng)聽說陸放翁的節(jié)操氣節(jié),全都表現(xiàn)在《示兒》這首詩里,于是讀了讀它。讀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句,深深地受到感動并佩服他,(陸放翁)(真是)忠誠正直的臣子??!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說;“這只是沽名釣譽罷了?!贝蠹蚁蛩儐柕览?,他無話可說,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說的話,恐怕是炒作來抬高自己(的名氣)吧。5.其代詞第三人稱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稁熣f》他(們)第一人稱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队伟U山記》我,自己遠指代詞則或咎其欲出者?!队伟U山記》那指示代詞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其中的副詞測度其皆出于此乎?《師說》大概反詰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2008年江西卷翻譯題)難道婉商吾其還也。《殽之戰(zhàn)》汝其勿悲。《與妻書》還是期望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可要連詞表選擇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恶R說》是……還是……狐謂狼曰:“羊肉其(1)鮮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飽其(4)口福?!崩窃唬骸捌洌?)如猛犬何?”狐間于犬曰:“羊數(shù)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其(7)無聞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為一雪其(10)恥。君其(11)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無辭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遠矣,護羊愈謹。狐與狼遂去。解析:(1)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虮砀袊@語氣,多么,真。(2)連詞,表假設,如果。(3)指示代詞,其中的。(4)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5)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又。(6)第三人稱代詞,他的。(7)(8)連詞,連用,表選擇,是……還是……。(9)第三人稱代詞,它們。(10)指示代詞,那種。(11)副詞,加強祈使語氣,表希望、要求,相當于“一定”、“還是”。(12)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怎么。(13)音節(jié)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作用,不譯。譯文:狐貍對狼說:“羊肉真鮮美?。 蹦绻雵L一嘗,叼來其中的一只吃掉它,就能夠一飽自己的口福了。狼說:“那如何對付猛犬呢?”狐貍就到猛犬那里離間說:“羊好多次說你壞話,他們說的話不堪入耳,您卻一點不生氣,是沒聽到呢,還是害怕主人呢?等到他們嬉戲打鬧的時候,我想為您把這恥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應我!”猛犬笑著說:“想要給他加上罪名,難道還怕沒有借口嗎?”猛犬于是明白了狐貍的野心,知道守護羊群的道路很漫長,守護羊群更加謹慎。狐貍與狼就離開了。6.且連詞并列河水清且淺?!短鎏鰻颗P恰泛铀迩覞i漪?!斗ヌ础酚帧⒉⑦f進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冻啾谥畱?zhàn)》而且、況且讓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尚且轉折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鴻門宴》然而、可副詞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將、將要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暫且、姑且“存者且(1)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盡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奸佞之人,則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漣矣,于斯世則無進身之途??v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氣,無用武之地,亦何用?解析:(1)副詞,暫且、姑且。(2)連詞,表遞進,而且、并且。(3)副詞,將要。(4)復音詞,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進一步議論,況且,再說。(5)復音詞,就像。(6)連詞,表并列關系,又。(7)連詞,表讓步關系,尚且、還。譯文:“活著的人姑且茍活著吧,死去的人就永遠逝去了。”這難道只是石壕一個地方的現(xiàn)象嗎?中晚唐王朝全都這樣啊。(國家治理得都)像這個樣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樂,而且把朝政委托給奸佞的人,因此李唐將要滅亡,(是)一定的了。再說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樣清澈見底,在這樣的世道上就沒有入仕做官報效國家的道路了??v使他有“連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絕”的勇氣,(卻)沒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7.也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舒緩語氣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不譯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不譯表陳述或解釋即不忍其觳觫,……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不譯表肯定、感嘆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過秦論》)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啊、呢表疑問或反詰,句中有疑問代詞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使秦復愛六國之人……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呢表示祈使語氣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zhàn)》)吧“師道之不傳也(1)久矣,汝何以能復之也(2)?”“吾將勸勉督責以行之也(3)?!薄叭曛?,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輩何能及也哉(5)!”解析:(1)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2)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或反詰語氣。(3)句末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4)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5)句末語氣助詞,與“哉”連用,表感嘆語氣譯文:“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你憑什么能恢復它呢?”“我將勸勉并監(jiān)督(大家和我一起)來踐行它?!薄澳愕脑挘缤鹩?;你的心胸,我們怎么能比得上??!”8.若代詞第二人稱若毒之乎?《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你們、你的指示代詞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這、這樣、如此連詞表假設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如果、假設動詞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端投派俑问裰荨废瘛⒑孟裥旃蝗艟酪??!多u忌諷齊王納諫》比得上、及、如“若(1)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逼嬖?!若(2)人之思,若(3)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輩但堪為其魚之一鱗,若(5)龍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鄉(xiāng),常望月懷遠,登高作賦,若(7)柳子厚則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解析:(1)連詞,表假設,如果。(2)指示代詞,此,這個。(3)副詞,表推測,好像。(4)第二人稱代詞,你。(5)連詞,相當于“或”。(6)和“夫”連用,構成復音虛詞。句首語氣詞,用在一段或一層意思開頭,表示轉換,有“在說”、“至于”的意思。(7)連詞,表示另提一件事,相當于“至”、“至于”。譯文:“如果能夠化身為千億個自我,那就散到那無數(shù)的山峰上眺望故鄉(xiāng)。”(真是)奇妙?。∵@個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驚,鐵樹開花一樣,并不是你們這些平常的人能夠趕得上的。我也是這樣。恐怕我們這些人只能夠作魚的一片鱗龍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鄉(xiāng),常常是眺望明月懷念遠方,(或者)登上高處吟詩作賦,至于柳子厚就不這樣,(他)憑借超過一般人的思路,抒發(fā)難以抑制的感情,絕了。9.所助詞在動詞前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端蜄|陽馬生序》所……的人(事物)“為……所”結構,表被動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而欓T宴》為仲卿母所遣。《孔雀東南飛》被名詞表地點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處所、地方復音虛詞所以,表原因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稁熣f》……的原因所以,表憑借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稁熣f》用來……的、……的根據(jù)、……的方法“吾所以(1)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所(2)欽。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釣譽矣。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5)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解析:(1)助詞,與“以”構成固定復音虛詞“所以”,表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2)助詞,與“為”構成固定結構“為……所……”,表被動。(3)(5)助詞,“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況)等”。(4)(6)助詞,與“以”構成固定復音虛詞“所以”,可譯為用來……,……的方法(途徑、手段)。譯文:“我這樣做的緣故,(是)把國家的危機放在前面而把一己的私怨放在后面?!碧A相如的這句話,值得使他被天下人欽佩。憑借他所居的官位,能夠這樣說這樣做,難道是別人能比得上的嗎?仔細研究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憑此沽名釣譽了。與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廣眾之間,不應該有過訪(朋友)的事情的時候,前去拜訪朱亥,(而信陵君始終面不更色),這氣度難道是一般人嗎?這兩個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樣啊。10.之結構助詞表修飾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栋⒎繉m賦》的定語后置的標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秳駥W》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对狸枠怯洝凡蛔g取消句子獨立性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恫渡哒哒f》不譯賓語前置的標志何陋之有?《陋室銘》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稁熣f》不譯音節(jié)助詞形容詞、副詞尾頃之,執(zhí)一象笏至。《項脊軒志》不譯調(diào)整音節(jié)月出于東山之上?!冻啾谫x》無義代詞代人、代物、代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他(們)、它(們)指示代詞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這、那動詞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往,到……去一僧欲之(1)南海,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應。其獨往,其待也與?均之(4)二策,僧以簞食瓢飲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難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之(8)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之(9)乎?”解析:(1)動詞,可譯為“到”、“往”。(2)助詞,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用在時間詞后,不譯。(3)代詞,可譯為“他”。(4)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5)代詞,可譯為“這件事”。(6)助詞,賓語前置標志,不譯。(7)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8)結構助詞,可譯為“的”。(9)人稱代詞,表第一人稱,可譯為“我”。譯文:一個僧人想要去南海,向唐僧詢問(打算邀請他同去),過了很久,唐僧也不回應他。是獨自去呢,還是等待(唐僧答應他一起去)呢?均衡了一下這兩個想法,這個僧人憑借著很簡陋的條件到達了南海,(回來后)向唐僧夸耀說:“這件事有什么困難的呢?”唐僧說:“你百折不撓的精神的確值得欽佩。但是你的話也有些過分了吧,你要驕傲地笑話我嗎?”11.為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薄短一ㄔ从洝废?、對表動作、行為的替代公為我獻之?!而欓T宴》替、給表動作、行為的時間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蛾套邮钩樊敗⒌鹊奖韯幼?、行為的目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貨殖列傳序》為著、為了表動作、行為的原因視為止,行為遲?!垛叶〗馀!芬驗?、由于表被動關系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冻啾谥畱?zhàn)》被語氣助詞疑問句末,表詰問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呢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動詞為壇而盟,祭以尉首?!蛾惿媸兰摇繁疄橹?,而寒于水?!秳駥W》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而欓T宴》誰為汝多智乎?《兩小兒辨日》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根據(jù)具體情況翻譯:修建、變成、作、表判斷、認為、創(chuàng)作等“天行有常,不為(1)堯存,不為(2)桀亡?!贝藶椋?)至理,當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為(5)巫所惑。巫者,以詭為(6)業(yè),其所為(7)皆為(8)利也。故為(9)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為(10)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11)?解析:(1)(2)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于“因為”。(3)非虛詞用法,動詞,是。(4)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于“對”。(5)介詞,與“所”構成固定結構“為……所……”,表被動,相當于“被”。(6)(7)動詞,作為,做。(8)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于“為了”。(9)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相當于“當”、“等到”。(10)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相當于“給”、“替”。(11)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相當于“呢”。譯文:“上天的運行有一定的規(guī)律,不會因為圣君堯就存在,也不會因為暴君桀就滅亡了?!边@是真理,應當對世人說說它,千萬不要讓他們被巫師迷惑。巫師,拿騙人當職業(yè),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利益。所以當他來到的時候,就用這個道理斥責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會清除壞的風氣習俗,(這是)我們的分內(nèi)之事,為何推辭拒絕呢?12.焉代詞疑問代詞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殺雞焉用牛刀(成語)哪里、怎么、什么第三人稱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恫渡哒哒f》他(們)、它(們)語氣助詞陳述語氣于是余有嘆焉?!队伟U山記》了、啊、呢反詰語氣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呢結構助詞句中停頓或師焉,或不焉。《師說》不譯詞尾形容詞、副詞詞尾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栋⒎繉m賦》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冻啾谫x》相當于“然”兼詞于之(此)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在這里(那里)秦軍過崤山間,見峭峭焉(1),狹狹焉(2),未料有伏焉(3),將士雖全力以搏,無奈進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盡,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焉(5),驕而輕敵若此,焉(6)能不???萬軍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則必無顏世上矣。解析:(1)(2)形容詞詞尾,約同于“然”,相當于“……的樣子”。(3)兼詞,相當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語氣助詞,表示停頓。(5)語氣助詞,不譯。(6)疑問代詞,怎么,哪里。(7句末語氣助詞,相當于“呢”。(8)代詞,相當于“之”,他們。譯文:秦軍路過崤山,看到那里山勢陡峭狹窄,沒有料到晉國在那里設有埋伏,將士們雖然全力拼搏,無奈進退兩難,不久,差不多都戰(zhàn)死了,所以導致大敗。對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驕傲輕敵,怎么能不打敗仗?(即使)千軍萬馬對他們又有什么益處呢?就因為他們驕傲,斥責他們,他們一定沒臉在世上活著了。13.以介詞表工具、方法等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寡人之于國也》奚以知其然也?!跺羞b游》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秷笕伟矔酚?、拿、憑借、依據(jù)、按照、用(憑)什么身份等表提賓秦亦不以城予趙?!读H藺相如列傳》把表原因且吾以捕蛇獨存?!恫渡哒哒f》仆以口語遇遭此禍。《報任安書》因、由于表時間、處所,同“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十月,自亦師乘風雪,……至于泰安?!兜翘┥接洝吩凇谋韺ο?,同“與”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稘h書》(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和、跟、率領、帶領連詞表并列或遞進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而、又、而且、并且表承接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而、或省去表目的作《師說》以貽之。《師說》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過秦論》而、來、用來、以致表因果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队伟U山記》因為表修飾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稓w去來兮辭》地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無以、有以足以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今之臣無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臣恐天下有識之士,聞之有以窺陛下也。(2006年高考全國卷Ⅱ)奚足以語文事?(2006年高考湖南卷)因此、無法、有機會、夠得上“秉燭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則出無傷;否則,以(3)吾之容現(xiàn)于當衢,則恐驚人。故自當以(4)書卷為伴,棄險以(5)遠則不敢至之怯,慕“擁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暢游書海以(8)極夫天地之樂,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以(10)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吾雖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13)權貴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以(15)”之嘆。解析:(1)名詞,原因。(2)動詞,認為。(3)介詞,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依據(jù)的工具、方法及其他,憑借。(4)介詞,把。(5)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6)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關系。(7)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8)連詞,表目的關系,可譯為“來”。(9)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10)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11)連詞,表原因,可譯為“因為”。(12)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可譯為“在”。(13)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跟”、“和”。(14)助詞,與“上”組合,表界限或范圍。(15)動詞,可譯為“用”。譯文:“古代的人秉燭夜游,的確是有原因的啊?!比绻J為自己比潘安還英俊瀟灑,那么出來走走也沒什么妨礙;否則,憑借我這幅面容出現(xiàn)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嚇到人了。所以我自己應當把書卷作為伙伴,消除掉因為危險而遙遠就不敢到達的怯懦,仰慕“拿著火把進入深穴(探險)”的勇氣,陶醉在“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的美景之中……暢游于書海之中來窮極那天地之間的快樂,像這樣,(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給我,我也會棄之不顧的,難道(我會)因為一頂皇冠的緣故就拋棄精神的悠然閑逸嗎?(正)因為我有這樣的志向,所以才能夠長久地享受閑逸和快樂。我雖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終沒有跟權貴交往。以上就是我內(nèi)心的表白,希望你能體察,因此沒必要有“忠臣賢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嘆。14.與介詞引出對象嘗與人傭耕?!蛾惿媸兰摇诽?、為前后兩個詞語不能互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孔雀東南飛》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缎帕昃袀鳌吠⒏B詞連接并列詞語,兩個詞語可互換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饵S生借書說》蜩與學鳩笑之?!跺羞b游》和、同助詞通“歟”,表疑問語氣王庶幾無疾病與?《莊暴見孟子》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呢、嗎動詞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而欓T宴》和從締交,相與為一?!哆^秦論》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薄墩撜Z》送給、結交贊許朝過夕改,君子與(1)之,吾亦贊同。然今人與(2)古人孰智,廟堂與(3)坊間之識,相去甚遠。為國者,與(4)清廉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身體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獨何與(5)?吾等與(6)君建言,又恐君自與(7)吾復算耳。解析:(1)動詞,贊許。(2)與“孰”組成文言固結構“與……孰……”,相當于“跟……比較,哪一個……”。(3)連詞,表并列,和,跟,同。(4)動詞,結交,親附。(5)通“歟”,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呢。(6)介詞,表施動者發(fā)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于“為”。(7)介詞,和,跟,同。譯文:(一個人如果)在早上犯了過錯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會贊許他,我也贊同。但是,現(xiàn)代人與古人誰更有智慧,(對此)朝廷與百姓的認識,相差很大。治理國家的人,親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遠離奸邪而善于諂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則親身實踐,事業(yè)才會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卻不能到達本國百姓那里,(這)唯獨是為什么呢?我們給您提建議,又害怕您跟我們算賬啊。15.則連詞表承接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薄而欓T宴》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妒娚接洝肪?、便、原來是表假設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恫渡哒哒f》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稁熣f》就表轉折、讓步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稁熣f》可是、卻表選擇非死則徙耳《捕蛇者說》就、或副詞表強調(diào)或確認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对狸枠怯洝肥?、就是表限制及日中,則如盤盂?!秲尚罕嫒铡分?、僅表推測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读H藺相如列傳》或許、也許“此則(1)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則(2)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顯其名?范希文若不應邀作賦,文播寰宇,則(3)岳陽樓能名揚天下與?當世之風,位卑則(4)足羞,官盛則(5)近諛,范氏則(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調(diào)。友人被貶,未別離去,眾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趕至河邊,則(7)已在舟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解析:(1)副詞,表示肯定,起強調(diào)、確認作用,可譯為“就是”,“是”。(2)連詞,表讓步轉折關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倒是”。(3)連詞,表示條件、假設關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敘述的事、理中是一種假設或推斷,可譯為“那么”“那就”“就”。(4)(5)連詞,并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譯為“就”,或不譯。(6)連詞,轉折,可譯為“卻”(7)連詞,表承接,第一件事不發(fā)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發(fā)生第二件事,譯為“原來是”“原來已經(jīng)”。譯文:“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觀啊”,(這句話)說出了岳陽樓的壯美,但是岳陽樓名滿天下,并非只憑借這個;如果這樣,那么普天之下像岳陽樓的(建筑)多了,為什么只有岳陽樓天下聞名呢?范希文如果不應邀作賦,文章散布天下,岳陽樓能名聞天下嗎?當今的風氣,與地位低的人交往就認為這是值得羞恥的事情,遇到官職高的就追隨著阿諛奉承。范希文卻不是這樣,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調(diào)子。(他的)朋友被貶官,大家躲避他都恐怕來不及。等到(他)知道了,急忙追趕到河邊,朋友已經(jīng)在船上了,可見他性情的忠厚。16.者結構助詞附在詞或短語后,組成名詞性短語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丁粗改箱洝岛笮颉窚缌鶉?,六國也?!栋⒎繉m賦》……的(人或物)附在詞或一組詞后,起提頓作用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而欓T宴》不譯附在時間詞后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不譯附在數(shù)詞后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冻啾谥畱?zhàn)》個、樣主語后,表判斷、提頓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而欓T宴》不譯附在主語后,表原因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多u忌諷齊王納諫》的原因定語后置的標志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恶R說》語氣助詞用于句末,表疑問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不譯17.因介詞介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振聲激場,伺者因此覺知?!稄埡鈧鳌芬蛸e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因人成事。(《毛遂自薦》因利乘便。《過秦論》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而欓T宴》因為、由于、趁機、趁著、憑借、經(jīng)過、通過、依靠連詞表順承或結果因拔刀斫前奏案?!冻啾谥畱?zhàn)》因退而再拜?!读銈鳌废嗳缫虺骤祬s立?!读H藺相如列傳》于是、便名詞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原因、機會動詞蒙故業(yè),因遺策?!哆^秦論》依靠、就著、順著、繼承因(1)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因(2)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因(3)。其常因(4)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因(5)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許攸之力而得。途經(jīng)紹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解析:(1)介詞,根據(jù),依靠,憑借。(2)動詞,沿襲。(3)名詞,原因。(4)介詞,趁著,趁此。(5)副,于是,就。(6)介詞,憑借(7)介詞,經(jīng)由,通過。(8)介詞,因為。(9)連詞,連接分句,用于因果關系復句的前一個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譯文:根據(jù)才能授予官職,不依據(jù)出身高低錄用人才,而且不沿襲舊制度,這就是曹操成就大業(yè)的原因。他常常趁敵人沒有準備,突襲擊敗他們,例如烏巢火燒糧草。這一次戰(zhàn)役,動搖了袁紹的軍心,于是就趁著有利的時機打敗了袁紹,取得官渡一戰(zhàn)的大勝。這一戰(zhàn)的勝利也是憑借許攸的幫助而取得的。后來曹操路過袁紹的墳墓,通過守墓人來到墳前拜祭他。這氣量難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為這些他得到大家的擁戴,從而統(tǒng)一天下。因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懷氣量,所以他能夠成就非凡的事業(yè)。18.于介詞表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得復見將軍于此?!而欓T宴》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队伟U山記》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表比較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秳駥W》良曰:“長于臣。”《鴻門宴》比、勝過表被動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不拘于時?!稁熣f》被復音虛詞于是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读H藺相如列傳》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于是謂語之前、后作狀語或補語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在這、從這“黃鳥于(1)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于(3)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黃鳥復見,其鳴之美則倍于(4)昔,吾鄉(xiāng)之美譽于(5)四方。世人皆欲老于(6)吾鄉(xiāng),此乃多人言于(7)我也,非吾杜撰耳。于(8)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于(9)是,不亦樂乎?解析:(1)助詞,動詞詞頭,不譯。(2)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于。(3)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相關的時間,到。(4)介詞,引進比較的對象,表程度的比較,。(5)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被。(6)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地點,在。(7)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向。(8)與“是”構成復音虛詞“于是”,相當于“對此”。(9)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相關的處所,在。譯文:“黃雀緩緩地飛,美麗的翅膀參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對于我們來說,是長久沒有看到的了。自從十年前偶而見過一次,到如今已經(jīng)十年,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漸恢復,黃鳥又可以見到了,它的鳴叫比以前美一倍。我家鄉(xiāng)的美已經(jīng)聞名于四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們這里養(yǎng)老,這是好多人對我說的,不是我杜撰的。在這時候我們暢飲幾杯酒來抒發(fā)情懷,陶醉在這里,不是很好嗎?專題突破通練(一)1.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A.縵立遠視,而望幸焉。B.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C.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D.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2.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B.大王來何操?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或異二者之為,何哉?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D.徐公何能及君也?何以戰(zhàn)?3.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不同的一項是()A.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將軍迎曹,欲安所歸乎?C.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D.兒寒乎?欲食乎?技蓋至此乎?4.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C.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爾其無忘乃父之志。D.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嬴乃夷門抱關者也。5.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B.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C.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D.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6.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示趙弱且怯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B.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若屬皆且為所虜。D.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7.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A.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D.若毒之乎?……更若役,復若賦。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8.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B.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C.某所,而母立于茲。若屬且皆為所虜。D.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9.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C.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10.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盋.公為我獻之。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D.我為魚肉,何辭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二)1.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B.且焉置土石?萬鐘于我何加焉!C.猶且從師而問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或師焉,或不焉。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2.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不同的一項是()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B.女也不爽,士貳其行。湯之問棘也是已。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不同的一項是()A.而吾以捕蛇獨存。不賂者以賂者喪。B.皆以美于徐公。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C.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樊噲側其盾以撞。D.以八月十三斬于市。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4.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變法者因時而化。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B.因利乘便。于今無會因。C.蒙故業(yè),因遺策。因拔所佩刀斷一指。D.不如因而厚遇之。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5.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不同的一項是()A.燕王欲結于君。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B.良曰:“長于臣?!北疄橹?,而寒于水。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D.君幸于趙王。不求聞達于諸侯。6.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A.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B.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D.則與一生彘肩。無乃爾是過與?7.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都不同的一項是()A.“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B.向吾不為斯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