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必修2-第1章-第2講課時作業(yè)_第1頁
【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必修2-第1章-第2講課時作業(yè)_第2頁
【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必修2-第1章-第2講課時作業(yè)_第3頁
【走向高考2022】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必修2-第1章-第2講課時作業(y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一第一章其次講一、單項選擇題(2022·四川綿陽二診)人口機械增長率是指某地某時段內遷入與遷出人口數的差值與總人口之比。讀2006~2022年我國東部某省(市)人口增長率變動圖,完成第1~2題。1.圖示時期該省(市)人口總數()A.持續(xù)上升 B.持續(xù)下降C.先增后減 D.先減后增2.推斷圖示時期該省(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變化的主要緣由是()A.城鎮(zhèn)房價增長快 B.經濟水平持續(xù)下降C.產業(yè)升級和轉移 D.自然災難頻繁發(fā)生答案:1.C2.C解析:第1題,2022年前,機械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之和始終大于零,人口總數始終增加,2022年后,機械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之和小于零,人口總數開頭下降。故選C。第2題,隨著該區(qū)域產業(yè)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外遷,就業(yè)機會削減,導致人口遷入量削減。(2022·江西姓校聯考)甲圖表示某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示意圖,乙圖為該國某城市人口的年齡、性別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第3~4題。3.關于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是N—P—MB.P點時期勞動力不足C.M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特點是高誕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D.N點時人口數量達最大值4.有關該城市現階段描述正確的是()A.老齡化問題嚴峻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勞動力導向型工業(yè)大量遷入C.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D.經濟進展水平低,就業(yè)機會少答案:3.D4.C解析:第3題,N點過后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值轉為負值,此時人口數量最多。M時期人口死亡率較高,P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高,勞動力充分;該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是M—P—N。第4題,結合兩圖可知,該城市現階段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但是老年人口比重并不大,人口老齡化問題并不嚴峻;該國人口呈負增長,應為發(fā)達國家,經濟進展水平高,中青年人口比重大,應主要為人口遷移所致,但不行能為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下圖為近年來我國農村人口遷出量較大的三個省級行政區(qū)輪廓圖。讀圖回答5~7題。5.下列有關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三省境內人口密度分布比較均勻B.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東北遞減C.乙省人口密度平原大于高原、丘陵大于山地D.丙省人口密度東部大于西部答案:D解析:通過輪廓圖可直接讀出,甲為湖南,乙為安徽,丙為四川。甲省東北部為洞庭湖平原,人口稠密,西部和南部分別是云貴高原和江南丘陵,人口密度較小;乙省沒有高原分布,故人口密度分布不存在平原大于高原的說法;丙省東部為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于西部的橫斷山區(qū)。6.農村人口大量遷出對三省區(qū)的主要影響是()①城市化水平下降②大量農夫實現了戶口的農轉非③緩解人地沖突④人均耕地面積增大,有利于種植業(yè)的規(guī)?;M展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答案:C解析:人口從農村遷往城市是圖示三省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農村人口外遷會使農村人口在本省總人口的比重下降,城市人口的比重會上升,城市化水平會上升;三省人口大量遷出,能緩解省內人地沖突,有利于愛護生態(tài)平衡;大量人口外遷有利于這三省區(qū)種植業(yè)的規(guī)?;M展。7.每年秋季,丙省有大量農村人口流入新疆,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氣候變化 B.石油資源開發(fā)C.政策 D.農業(yè)生產答案:D解析:新疆是我國棉花產量最大的省區(qū),由于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所以在主要經濟作物——棉花成熟期(8~10月),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此外,新疆的瓜果一般以秋季成熟為主,也需要大量勞動力。我省某省級行政區(qū)的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占40%左右,下圖為該省級行政區(qū)外來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8~10題。8.下列有關該省級行政區(qū)人口進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男女比例不均衡B.人口流入緩解了本地人口老齡化狀況C.常住人口的嬰兒誕生率呈上升趨勢D.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答案:B解析:材料不能反映全省的男女比例,也不能反映全部常住人口的嬰兒誕生率變動狀況,排解A、C項;由題干中“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占40%左右”,推斷D項錯誤。讀圖可知,外來人口中青年人口所占比例大,對本地人口老齡化狀況有緩解作用。9.圖中甲、乙、丙、丁四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有明顯相關性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甲答案:C解析:丁年齡段為0~4歲的嬰幼兒,丙年齡段為25~29歲的青年,遷移人口中有不少嬰幼兒隨父母生活。10.該省級行政區(qū)最可能是()A.浙江省 B.重慶市C.河南省 D.上海市答案:D解析:重慶市、河南省的人口遷出數量大于人口遷入數量,排解B、C項。浙江省人口基數大,在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所占比例達不到40%,故該省級行政區(qū)最可能是上海市。下面圖a為我國甲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圖,圖b為我國乙地2022年遷入人口年齡結構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11~13題。11.關于甲地戶籍人口的敘述,最有可能錯誤的是()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嚴峻失調B.大量青壯年長期外出打工C.留守兒童訓練問題比較嚴峻D.空巢老人問題比較嚴峻答案:A解析:由圖a可知,甲地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占的比重特殊大,這可能是由當地大量青壯年長期外出打工造成的,因此當地的留守兒童訓練問題、空巢老人問題比較嚴峻。12.關于乙地人口遷移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遷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響B(tài).遷入人口中女性數量多于男性可能與該地產業(yè)結構有關C.該地外來人口數量大于本地人口D.該地遷入人口不會產生婚姻生育等社會問題答案:B解析:該地人口遷移是經濟因素導致的,外來務工人員女性多于男性的緣由可能是該地的工業(yè)以輕工業(yè)為主。13.甲、乙兩地最可能分別位于()A.中部地區(qū)農村、東部地區(qū)城市B.中部地區(qū)城市、東部地區(qū)城市C.東部地區(qū)農村、中部地區(qū)城市D.東部地區(qū)城市、中部地區(qū)農村答案:A解析:由于經濟緣由,我國大量的中西部農村勞動力流向東部沿海城市。下圖示意某年我國跨省(區(qū)、市)流淌人口地區(qū)構成狀況,讀圖回答14~15題。14.圖中A省(區(qū)、市)人口大部分流向B省(區(qū)、市),據此推斷A省(區(qū)、市)和B省(區(qū)、市)分別為()A.陜西新疆 B.山東黑龍江C.四川廣東 D.云南廣西15.導致各省(區(qū)、市)之間人口大規(guī)模流淌最主要的因素是()A.經濟因素 B.歷史因素C.社會文化因素 D.環(huán)境因素答案:14.C15.A解析:第14題,人口一般由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流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故A省(區(qū)、市)應為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B省(區(qū)、市)為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結合選項可知,C項正確。第15題,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有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且能獵取更高的經濟收入,吸引了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人口大量流入,故導致各省(區(qū)、市)之間人口大規(guī)模流淌的最主要因素為經濟因素。二、綜合題16.(2022·江蘇四星高中一模)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流淌人口達2.61億人,下圖為“我國1982~2010年流淌人口數量統(tǒng)計圖”。材料二下表為“八大經濟板塊吸取的流淌人口占全國流淌人口比重”。比重(%)年份地區(qū)2010年2005年東北地區(qū)6.206.95北部沿海13.2211.97大西北地區(qū)4.133.13黃河中游地區(qū)11.147.98大西南地區(qū)13.5310.98長江中下游地區(qū)11.019.71東部沿海地區(qū)19.8620.58南部沿海地區(qū)20.9128.70(1)據材料一分析我國流淌人口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據材料二分析吸取流淌人口最多的地區(qū)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該地區(qū)帶來的影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2005年到2010年,我國中西部地區(qū)吸取的流淌人口不斷________,緣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數量大,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占全國人口比重不斷增長(2)南部沿海地區(qū)有利影響:增加勞動力;增加社會活力;促進經濟進展;推動城市化進程(任答兩點)不利影響: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秩序造成壓力;帶來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問題(3)增多國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區(qū)經濟進展加快;東南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和資源密集型產業(yè)向中西部轉移17.讀環(huán)渤海地區(qū)某縣2022年農村勞動力產業(yè)(上)和空間轉移方向(下)比重圖(單位:%),完成下列各題。(1)簡述2022年該縣農村勞動力產業(yè)轉移的特點并分析緣由。(2)分析2022年該縣農村勞動力空間轉移趨勢的主要優(yōu)點。(3)近年來,大量的工業(yè)園居民在縣城購置房產并落戶,形成早出晚歸的“遷徙族”,試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緣由。答案:(1)主要向其次、三產業(yè)轉移,第一產業(yè)內部轉移很少。緣由是其次、三產業(yè)的經濟效益相對較高,第一產業(yè)的經濟效益相對較低。(2)2022年該縣農村勞動力主要向縣城和縣內沿海工業(yè)園轉移,而縣城與縣內沿海工業(yè)園分別,可避開人口過分集中,削減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3)工業(yè)園內工業(yè)集中,環(huán)境污染加重;縣城環(huán)境清潔,基礎設施好;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解析:第(1)題,依據上圖可知,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