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物理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核對條形碼信息;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4.可能用到的相關參數(shù):重力加速度取,,;5.參加聯(lián)批學校的學生可關注“啟望教育”公眾號查詢個人成績分析。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Ⅰ(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9月6日,杭溫高鐵開通運營,正線全長276公里,設計最高時速,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38列,杭州西至溫州北最快87分鐘可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76公里”為位移的大小 B.“”為瞬時速率C.“87分鐘”為時刻 D.在計算火車通過某站臺的時間,可將其視為質(zhì)點【答案】B【解析】A.“276公里”為路程,故A錯誤;B.“”為瞬時速率,故B正確;C.“87分鐘”為時間間隔,故C錯誤;D.在計算火車通過某站臺的時間,火車的長度不可忽略,故不可將其視為質(zhì)點,故D錯誤。故選B。2.如圖是特技跳傘運動員的空中造型圖。當運動員保持該造型向下落時,下列說法正確的()A.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自己向下運動B.某運動員以自己為參考系,對面運動員向上運動C.某運動員以地面為參考系,自己是靜止D.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地面向上運動【答案】D【解析】A.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因運動員保持該造型,自己是靜止的,A錯誤;B.某運動員以自己為參考系,因運動員保持該造型,對面運動員是靜止的,B錯誤;C.某運動員以地面為參考系,他們與地面間的位置在靠近,自己是運動的,C錯誤;D.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他們與地面間的位置在靠近,因此地面向上運動,D正確。故選D。3.8月6日,巴黎奧運會女子跳水單人10米臺項目中,中國選手全紅嬋成功衛(wèi)冕,斬獲金牌。如圖所示是全紅嬋比賽時其豎直分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以其離開跳臺為計時起點,至運動員觸水停止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時刻運動員的加速度為0 B.時刻運動員到達最高點C.0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速度方向豎直向上 D.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答案】C【解析】AB.由圖可知,t1時刻運動員速度為零,此時達到最高點,但加速度仍然等于重力加速度,故AB錯誤;C.由圖可知,0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向上運動,故速度方向豎直向上,故C正確;D.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故D錯誤。故選C。4.一輛汽車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前方出現(xiàn)緊急情況需立即剎車。若汽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恒為,不計司機反應時間,則剎車后汽車的位移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運動學公式可得,汽車減速到零的時間為因為所以剎車后汽車已經(jīng)停止,故剎車后汽車的位移為故選B。5.如圖是一蝸?!拔健痹趦A斜平面的下表面,該平面與水平方向夾角為,蝸牛所受重力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蝸牛與葉片之間可能不存在摩擦力B.蝸牛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C.蝸牛對葉片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D.蝸牛對葉片的吸附力與葉片受到蝸牛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A.依題意,蝸牛受力平衡,對其受力分析,如圖其重力有兩個作用效果,蝸牛與葉片之間的吸附力和彈力均垂直于葉片,可知蝸牛與葉片之間一定存在沿葉片方向的摩擦力。故A錯誤;B.蝸牛受力分析,如圖由平衡條件,可得故B錯誤;C.蝸牛所受葉片的作用力與自身重力等大方向,可知其方向豎直向上,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蝸牛對葉片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故C正確;D.蝸牛對葉片的吸附力與葉片對蝸牛的吸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葉片受到蝸牛的壓力與蝸牛受到葉片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C。6.8月16日,我國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三號”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某同學拍攝了該火箭點火瞬間與發(fā)射后秒的照片,并測算出各點的實際距離,如圖所示。假設火箭發(fā)射后秒內(nèi)沿豎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估算正確的是()A.秒時,火箭的速度約為 B.秒時,火箭的速度約為C.秒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約為 D.秒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約為【答案】D【解析】AB.由圖可知,t秒內(nèi)火箭上升的高度為則t秒內(nèi)火箭的平均速度為由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故故AB錯誤;CD.由運動學公式可得秒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約為故C錯誤,D正確。7.如圖所示,A同學用兩個手指捏住直尺的頂端,B同學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準備。在A同學放開手指讓直尺下落時,B同學立刻捏住直尺,通過捏到的刻度即可測出反應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測量是A同學的反應時間B.捏到的刻度越大,反應時間越短C.若在長度刻度旁標記反應時間刻度,則該刻度均勻分布D.若B同學開始時在0刻度線下方做好準備,則測得的反應時間偏短【答案】D【解析】A.依題意,可知該實驗測出的是B同學的反應時間,故A錯誤;B.直尺在下落的過程中近似做自由落體運動,由可得捏到的刻度越大,反應時間越長,故B錯誤;C.刻度尺的下落速度增大,連續(xù)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也增大,若把刻度尺的長度刻度直接標注為反應時間刻度,則刻度不是均勻的,C錯誤;D.則若B同學開始時在0刻度線下方做好準備,捏到的刻度偏小,則測得的反應時間偏短。故D正確。故選D。8.在光滑斜面上有一長為的木板,其下端與斜面上A點距離為,點距離為。木板由靜止釋放,在斜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木板下端點到達A點所用的時間為,木板上端點到達點所用的時間為,則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運動學公式可得木板下端點到達A點所用的時間為由運動學公式可得木板下端N點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故故選B。9.如圖所示,學校門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的石墩,石墩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工作人員用輕繩按圖示方式勻速移動石墩時,兩平行輕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均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B.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C.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 D.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答案】C【解析】設輕繩的合力大小為T,對石墩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又聯(lián)立解得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聯(lián)立解得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故選C。10.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繩將一幅畫框?qū)ΨQ懸掛在光滑的掛鉤上,畫框上兩個掛釘間的距離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繩拉力一定小于畫框重力 B.細繩對畫框的拉力是由于畫框的形變而產(chǎn)生C.僅增大兩個掛釘間的距離,細繩拉力增大 D.僅減小細繩長度,細繩拉力減小【答案】C【解析】A.設畫框的重力為G,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對畫框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有由平衡條件可得故繩子的拉力當,;當,;當,,故A錯誤;B.細繩對畫框的拉力是由于細繩的形變而產(chǎn)生,故B錯誤;C.僅增大兩個掛釘間的距離,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增大,減小,根據(jù)可知細繩拉力增大,故C正確;D.僅減小細繩長度,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增大,減小,根據(jù)可知細繩拉力增大,故D錯誤。故選C。11.如圖是由輕質(zhì)彈簧與A、B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彈簧上端與天花板相連,B與地面接觸,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且此時彈簧形變量為,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A的重力為,B的重力為,此時AB間的作用力為()A. B. C. D.0【答案】A【解析】由胡克定律可知,彈簧的彈力大小為由于物體A的重力為10N,滿足則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對A物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解得AB間的作用力為故選A。12.如圖所示,用等長的輕質(zhì)細線將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懸掛在天花板上。現(xiàn)對小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對小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三個力大小均為,最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表示平衡狀態(tài)的圖可能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設bc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則只對小球c分析可知,由平衡條件對小球bc整體分析可知故ab間繩子處于豎直狀態(tài),對小球abc整體分析可知故綜上所述,表示平衡狀態(tài)的圖可能正確的是圖D。故選D。二、選擇題Ⅱ(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漏選得2分,錯選得0分。)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重心和質(zhì)點概念的建立都采用了“等效替代”方法B.當時,就可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C.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義法”D.伽利略直接用實驗驗證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答案】BC【解析】A.重心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等效替代”方法,質(zhì)點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錯誤;B.根據(jù)極限法,當時,就可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故B正確;C.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義法”,故C正確;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體的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未直接進行驗證,而是在斜面實驗的基礎上的理想化推理,故D錯誤。14.在某次電力搶修中,汽車保持靜止,機械臂帶動車斗勻速上升,車斗底面始終保持水平。質(zhì)量為電工直立在車斗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斗底面的工具包不受摩擦力B.車斗受到電工的作用力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C.在車斗上升過程中,一金屬鉗不慎脫落后做自由落體運動D.在車斗上升過程中,機械臂對車斗的作用力沿方向【答案】AB【解析】A.對工具包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工具包受豎直向下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A正確;B.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車斗受到電工的作用力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故B正確;C.在車斗上升過程中,一金屬鉗不慎脫落后,由于有初速度,故不會做自由落體運動,故C錯誤;D.在車斗上升過程中,機械臂對車斗的作用力豎直向上,故D錯誤。故選AB。15.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道上行駛,它們運動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像與軸相切于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內(nèi),乙車的平均速度為0B.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C.整個運動過程中,甲、乙兩車共相遇2次D.,乙車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答案】ACD【解析】A.內(nèi),乙車的位移為零,故乙車的平均速度為0,故A正確;B.由題意可知,乙車在10s末的速度為零,在的時間內(nèi)則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故B錯誤;C.圖像的交點表示相遇,由圖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甲、乙兩車共相遇2次,故C正確;D.由于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可知,乙車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故D正確。故選ACD。非選擇題部分三、非選擇題部分(本題有6小題,共52分)16.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1)下列實驗器材中__________是電火花計時器。A. B. C.(2)如圖所示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做加速運動的紙帶,紙帶的__________(選填“A端”或“E端”)與小車相連。紙帶上標出的每兩個相鄰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其中計數(shù)點B的讀數(shù)為__________cm。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打計數(shù)點C時小車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m/s(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3)為計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下列做法最為合理的是()A.測量紙帶上的第一個點與另一相距較遠點的距離,利用算出加速度B.挑選兩個點跡清晰計數(shù)點,計算速度后,利用算出初速度C.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做出v?t圖像,挑選圖像上相距較遠的兩點,計算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過連續(xù)兩計數(shù)點間的加速度,取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答案】(1)B(2)A端1.18##1.19##1.20##1.21##1.220.23##0.24(3)C【解析】【小問1解析】由圖可知,圖A是電磁打點計時器,圖B是電火花計時器,圖C是學生電源。故選B?!拘?解析】實驗中得到的一條做加速運動的紙帶,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位移向右逐漸增大,故紙帶的A端與小車相連;由刻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可知,計數(shù)點B的讀數(shù)為1.20cm;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則打計數(shù)點C時的速度大小為【小問3解析】ABC.在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時,如果只使用其中兩個數(shù)據(jù),由于偶然誤差的存在可能會造成最后誤差較大;所以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v?t圖像,考慮到誤差,不可能是所有點都整齊的排成一條直線,連線時,應該盡量使那些不能畫在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線的兩側(cè),這樣圖線上會舍棄誤差較大的點,由圖線上任意兩點所對應的速度及時間,用公式算出加速度,所以誤差小,故AB錯誤,C正確;D.這種方法是不對的,一是依次算出通過連續(xù)兩計數(shù)點間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僅利用了初末位移,誤差大;二是根本就不知道加速度是一個什么函數(shù),如果是一個變化值這種方法完全是錯誤的,除非你能確定加速度是什么函數(shù),故D錯誤。故選C。17.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中:(1)本次實驗需要用到帶細繩套的橡皮筋,圖甲中最合適的是__________;(2)同學們提出了如下關于實驗操作的建議,其中正確的是();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B.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面平行C.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D.重復實驗再次進行驗證時,結(jié)點的位置可以與前一次不同(3)某次測量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是__________;(4)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換成橡皮筋,實驗結(jié)果__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發(fā)生變化?!敬鸢浮浚?)C(2)BD(3)2.6(4)不會【解析】【小問1解析】為了方便標識拉力的方向,減小誤差,細繩套應該長一些,故圖甲中最合適的帶細繩套的橡皮筋是C;【小問2解析】A.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時,并非要求兩細繩等長,故A錯誤;B.測量力的實驗要求盡量準確,為了減小實驗中因摩擦造成的誤差,操作中要求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筋都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面平行,故B正確;C.拉橡皮筋的力不一定相等,故橡皮筋不一定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故C錯誤;D.為了保證作用效果相同,同一次實驗用兩把彈簧測力計和用一把彈簧測力計拉時應將橡皮筋結(jié)點拉至同一位置,但重復實驗再次進行驗證時,結(jié)點的位置可以與前一次不同,故D正確。故選BD。【小問3解析】彈簧秤的分度值為0.2N,則該讀數(shù)為2.6N?!拘?解析】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換成橡皮筋,不會影響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故實驗結(jié)果不會發(fā)生變化。18.某班級同學利用數(shù)字化實驗裝置分小組開展了以下實驗:(1)第一小組計劃利用傳感器完成“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實驗。①下列傳感器中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②在實驗中,第一小組同學得到了如圖甲所示的圖像,從中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多選)。A.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B.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同時變化的C.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性質(zhì)相同的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2)第二小組利用手機自帶的加速度傳感器測量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步驟如下:在水平地面上鋪上軟墊,以保護手機;打開手機中的加速度傳感器,讓手機保持豎直狀態(tài),在距軟墊一定高度處由靜止釋放;手機落到軟墊后,得到全過程中手機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①本次實驗中,選取的加速度正方向是__________(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②圖中所示的B點到點的時間內(nèi),所測得__________(選填“”“”或“”)點的加速度最接近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敬鸢浮浚?)①.A②.AB(2)①豎直向上②.B【解析】【小問1解析】“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實驗中需要用到力傳感器測量力的大小。故選A。通過圖甲可看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總是相等的而且同時變化,但從圖中無法判斷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性質(zhì)是否相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故選AB?!拘?解析】由圖乙可知,當手機下落過程中顯示的加速度為,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故選取的加速度正方向是豎直向上;從B點到點的時間內(nèi),開始階段空氣阻力最小,加速度最大,最接近當?shù)刂亓铀俣龋?9.某跳傘運動員在離地處做跳傘表演。他離開懸停的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后打開降落傘。經(jīng)過速度減為,并以此速度繼續(xù)運動后成功落地。(1)求運動員打開降落傘時的速度大??;(2)求減速階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唬?)降落傘用8根對稱的繩拉著該運動員,每根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運動員和裝備的總質(zhì)量為,求勻速階段每根繩受到的拉力大小?!敬鸢浮浚?)50m/s(2)25m/s(3)125N【解析】【小問1解析】運動員打開降落傘時的速度大小【小問2解析】減速階段的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小問3解析】由平衡可知解得T=125N20.如圖甲所示,在一固定斜面上物體A通過光滑定滑輪與物體B相連,A、B均保持靜止,已知A的質(zhì)量,斜面傾角。(1)若斜面光滑,求物體B的質(zhì)量;(2)若斜面由特殊材料制成,A、B仍保持靜止,A向上運動時動摩擦因數(shù),向下運動時動摩擦因數(shù),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物體質(zhì)量的范圍;(3)如圖乙所示,若在P點對B施加一水平外力,A、B仍保持靜止,細線OP與豎直方向夾角,物體B質(zhì)量,求A受到的摩擦力?!敬鸢浮浚?)3kg(2)(3)5N,方向沿斜面向上【解析】【小問1解析】若斜面光滑,對AB物體整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物體B的質(zhì)量為【小問2解析】若最小時,對AB物體整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解得若最大時,對AB物體整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解得故物體B的質(zhì)量范圍為【小問3解析】對結(jié)點P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解得對物體A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解得A受到摩擦力大小為方向沿斜面向上。21.獵豹在某次狩獵中發(fā)現(xiàn)前方處有一只羚羊,立刻以的加速度從靜止開始追趕。同一時刻,羚羊立刻以加速度開始奔跑。已知獵豹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羚羊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且兩者始終在一條直線上。(1)求獵豹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時間,羚羊加速到最大速度的位移;(2)在獵豹追上羚羊前,求獵豹與羚羊之間距離的最大值及所用的時間;(3)獵豹由于身體原因,以最大速度運動一段時間后做加速度大小為的勻減速運動。為保證狩獵成功,求獵豹保持運動的最短時間?!敬鸢浮浚?)3s,25m(2)36.25m,2.5s(3)6.5s【解析】【小問1解析】獵豹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時間羚羊加速到最大速度的位移【小問2解析】當獵豹的速度達到羚羊的最大速度時兩者距離最大,此時用時間此時兩者最大距離【小問3解析】羚羊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時間獵豹加速到最大速度的位移設獵豹保持勻速最短時間為t2,獵豹從最大速度vm1減小到羚羊的最大速度vm2的時間位移由題意可知獵豹追上羚羊時解得t2=6.5s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物理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核對條形碼信息;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4.可能用到的相關參數(shù):重力加速度取,,;5.參加聯(lián)批學校的學生可關注“啟望教育”公眾號查詢個人成績分析。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Ⅰ(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9月6日,杭溫高鐵開通運營,正線全長276公里,設計最高時速,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38列,杭州西至溫州北最快87分鐘可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76公里”為位移的大小 B.“”為瞬時速率C.“87分鐘”為時刻 D.在計算火車通過某站臺的時間,可將其視為質(zhì)點【答案】B【解析】A.“276公里”為路程,故A錯誤;B.“”為瞬時速率,故B正確;C.“87分鐘”為時間間隔,故C錯誤;D.在計算火車通過某站臺的時間,火車的長度不可忽略,故不可將其視為質(zhì)點,故D錯誤。故選B。2.如圖是特技跳傘運動員的空中造型圖。當運動員保持該造型向下落時,下列說法正確的()A.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自己向下運動B.某運動員以自己為參考系,對面運動員向上運動C.某運動員以地面為參考系,自己是靜止D.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地面向上運動【答案】D【解析】A.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因運動員保持該造型,自己是靜止的,A錯誤;B.某運動員以自己為參考系,因運動員保持該造型,對面運動員是靜止的,B錯誤;C.某運動員以地面為參考系,他們與地面間的位置在靠近,自己是運動的,C錯誤;D.某運動員以對面運動員為參考系,他們與地面間的位置在靠近,因此地面向上運動,D正確。故選D。3.8月6日,巴黎奧運會女子跳水單人10米臺項目中,中國選手全紅嬋成功衛(wèi)冕,斬獲金牌。如圖所示是全紅嬋比賽時其豎直分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以其離開跳臺為計時起點,至運動員觸水停止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時刻運動員的加速度為0 B.時刻運動員到達最高點C.0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速度方向豎直向上 D.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答案】C【解析】AB.由圖可知,t1時刻運動員速度為零,此時達到最高點,但加速度仍然等于重力加速度,故AB錯誤;C.由圖可知,0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向上運動,故速度方向豎直向上,故C正確;D.至時間內(nèi)運動員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故D錯誤。故選C。4.一輛汽車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前方出現(xiàn)緊急情況需立即剎車。若汽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恒為,不計司機反應時間,則剎車后汽車的位移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運動學公式可得,汽車減速到零的時間為因為所以剎車后汽車已經(jīng)停止,故剎車后汽車的位移為故選B。5.如圖是一蝸牛“吸附”在傾斜平面的下表面,該平面與水平方向夾角為,蝸牛所受重力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蝸牛與葉片之間可能不存在摩擦力B.蝸牛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C.蝸牛對葉片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D.蝸牛對葉片的吸附力與葉片受到蝸牛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A.依題意,蝸牛受力平衡,對其受力分析,如圖其重力有兩個作用效果,蝸牛與葉片之間的吸附力和彈力均垂直于葉片,可知蝸牛與葉片之間一定存在沿葉片方向的摩擦力。故A錯誤;B.蝸牛受力分析,如圖由平衡條件,可得故B錯誤;C.蝸牛所受葉片的作用力與自身重力等大方向,可知其方向豎直向上,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蝸牛對葉片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故C正確;D.蝸牛對葉片的吸附力與葉片對蝸牛的吸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葉片受到蝸牛的壓力與蝸牛受到葉片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C。6.8月16日,我國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三號”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某同學拍攝了該火箭點火瞬間與發(fā)射后秒的照片,并測算出各點的實際距離,如圖所示。假設火箭發(fā)射后秒內(nèi)沿豎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估算正確的是()A.秒時,火箭的速度約為 B.秒時,火箭的速度約為C.秒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約為 D.秒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約為【答案】D【解析】AB.由圖可知,t秒內(nèi)火箭上升的高度為則t秒內(nèi)火箭的平均速度為由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故故AB錯誤;CD.由運動學公式可得秒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約為故C錯誤,D正確。7.如圖所示,A同學用兩個手指捏住直尺的頂端,B同學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準備。在A同學放開手指讓直尺下落時,B同學立刻捏住直尺,通過捏到的刻度即可測出反應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測量是A同學的反應時間B.捏到的刻度越大,反應時間越短C.若在長度刻度旁標記反應時間刻度,則該刻度均勻分布D.若B同學開始時在0刻度線下方做好準備,則測得的反應時間偏短【答案】D【解析】A.依題意,可知該實驗測出的是B同學的反應時間,故A錯誤;B.直尺在下落的過程中近似做自由落體運動,由可得捏到的刻度越大,反應時間越長,故B錯誤;C.刻度尺的下落速度增大,連續(xù)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也增大,若把刻度尺的長度刻度直接標注為反應時間刻度,則刻度不是均勻的,C錯誤;D.則若B同學開始時在0刻度線下方做好準備,捏到的刻度偏小,則測得的反應時間偏短。故D正確。故選D。8.在光滑斜面上有一長為的木板,其下端與斜面上A點距離為,點距離為。木板由靜止釋放,在斜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木板下端點到達A點所用的時間為,木板上端點到達點所用的時間為,則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運動學公式可得木板下端點到達A點所用的時間為由運動學公式可得木板下端N點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故故選B。9.如圖所示,學校門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的石墩,石墩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工作人員用輕繩按圖示方式勻速移動石墩時,兩平行輕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均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B.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C.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 D.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答案】C【解析】設輕繩的合力大小為T,對石墩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又聯(lián)立解得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聯(lián)立解得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故選C。10.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繩將一幅畫框?qū)ΨQ懸掛在光滑的掛鉤上,畫框上兩個掛釘間的距離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繩拉力一定小于畫框重力 B.細繩對畫框的拉力是由于畫框的形變而產(chǎn)生C.僅增大兩個掛釘間的距離,細繩拉力增大 D.僅減小細繩長度,細繩拉力減小【答案】C【解析】A.設畫框的重力為G,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對畫框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有由平衡條件可得故繩子的拉力當,;當,;當,,故A錯誤;B.細繩對畫框的拉力是由于細繩的形變而產(chǎn)生,故B錯誤;C.僅增大兩個掛釘間的距離,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增大,減小,根據(jù)可知細繩拉力增大,故C正確;D.僅減小細繩長度,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增大,減小,根據(jù)可知細繩拉力增大,故D錯誤。故選C。11.如圖是由輕質(zhì)彈簧與A、B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彈簧上端與天花板相連,B與地面接觸,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且此時彈簧形變量為,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A的重力為,B的重力為,此時AB間的作用力為()A. B. C. D.0【答案】A【解析】由胡克定律可知,彈簧的彈力大小為由于物體A的重力為10N,滿足則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對A物體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解得AB間的作用力為故選A。12.如圖所示,用等長的輕質(zhì)細線將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懸掛在天花板上?,F(xiàn)對小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對小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三個力大小均為,最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表示平衡狀態(tài)的圖可能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設bc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則只對小球c分析可知,由平衡條件對小球bc整體分析可知故ab間繩子處于豎直狀態(tài),對小球abc整體分析可知故綜上所述,表示平衡狀態(tài)的圖可能正確的是圖D。故選D。二、選擇題Ⅱ(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漏選得2分,錯選得0分。)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重心和質(zhì)點概念的建立都采用了“等效替代”方法B.當時,就可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C.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義法”D.伽利略直接用實驗驗證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答案】BC【解析】A.重心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等效替代”方法,質(zhì)點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錯誤;B.根據(jù)極限法,當時,就可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故B正確;C.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義法”,故C正確;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體的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未直接進行驗證,而是在斜面實驗的基礎上的理想化推理,故D錯誤。14.在某次電力搶修中,汽車保持靜止,機械臂帶動車斗勻速上升,車斗底面始終保持水平。質(zhì)量為電工直立在車斗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斗底面的工具包不受摩擦力B.車斗受到電工的作用力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C.在車斗上升過程中,一金屬鉗不慎脫落后做自由落體運動D.在車斗上升過程中,機械臂對車斗的作用力沿方向【答案】AB【解析】A.對工具包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工具包受豎直向下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A正確;B.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車斗受到電工的作用力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故B正確;C.在車斗上升過程中,一金屬鉗不慎脫落后,由于有初速度,故不會做自由落體運動,故C錯誤;D.在車斗上升過程中,機械臂對車斗的作用力豎直向上,故D錯誤。故選AB。15.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道上行駛,它們運動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像與軸相切于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內(nèi),乙車的平均速度為0B.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C.整個運動過程中,甲、乙兩車共相遇2次D.,乙車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答案】ACD【解析】A.內(nèi),乙車的位移為零,故乙車的平均速度為0,故A正確;B.由題意可知,乙車在10s末的速度為零,在的時間內(nèi)則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故B錯誤;C.圖像的交點表示相遇,由圖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甲、乙兩車共相遇2次,故C正確;D.由于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可知,乙車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故D正確。故選ACD。非選擇題部分三、非選擇題部分(本題有6小題,共52分)16.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1)下列實驗器材中__________是電火花計時器。A. B. C.(2)如圖所示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做加速運動的紙帶,紙帶的__________(選填“A端”或“E端”)與小車相連。紙帶上標出的每兩個相鄰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其中計數(shù)點B的讀數(shù)為__________cm。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打計數(shù)點C時小車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m/s(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3)為計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下列做法最為合理的是()A.測量紙帶上的第一個點與另一相距較遠點的距離,利用算出加速度B.挑選兩個點跡清晰計數(shù)點,計算速度后,利用算出初速度C.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做出v?t圖像,挑選圖像上相距較遠的兩點,計算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過連續(xù)兩計數(shù)點間的加速度,取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答案】(1)B(2)A端1.18##1.19##1.20##1.21##1.220.23##0.24(3)C【解析】【小問1解析】由圖可知,圖A是電磁打點計時器,圖B是電火花計時器,圖C是學生電源。故選B?!拘?解析】實驗中得到的一條做加速運動的紙帶,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位移向右逐漸增大,故紙帶的A端與小車相連;由刻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可知,計數(shù)點B的讀數(shù)為1.20cm;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則打計數(shù)點C時的速度大小為【小問3解析】ABC.在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時,如果只使用其中兩個數(shù)據(jù),由于偶然誤差的存在可能會造成最后誤差較大;所以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v?t圖像,考慮到誤差,不可能是所有點都整齊的排成一條直線,連線時,應該盡量使那些不能畫在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線的兩側(cè),這樣圖線上會舍棄誤差較大的點,由圖線上任意兩點所對應的速度及時間,用公式算出加速度,所以誤差小,故AB錯誤,C正確;D.這種方法是不對的,一是依次算出通過連續(xù)兩計數(shù)點間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僅利用了初末位移,誤差大;二是根本就不知道加速度是一個什么函數(shù),如果是一個變化值這種方法完全是錯誤的,除非你能確定加速度是什么函數(shù),故D錯誤。故選C。17.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中:(1)本次實驗需要用到帶細繩套的橡皮筋,圖甲中最合適的是__________;(2)同學們提出了如下關于實驗操作的建議,其中正確的是();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B.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面平行C.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D.重復實驗再次進行驗證時,結(jié)點的位置可以與前一次不同(3)某次測量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是__________;(4)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換成橡皮筋,實驗結(jié)果__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發(fā)生變化?!敬鸢浮浚?)C(2)BD(3)2.6(4)不會【解析】【小問1解析】為了方便標識拉力的方向,減小誤差,細繩套應該長一些,故圖甲中最合適的帶細繩套的橡皮筋是C;【小問2解析】A.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時,并非要求兩細繩等長,故A錯誤;B.測量力的實驗要求盡量準確,為了減小實驗中因摩擦造成的誤差,操作中要求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筋都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面平行,故B正確;C.拉橡皮筋的力不一定相等,故橡皮筋不一定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故C錯誤;D.為了保證作用效果相同,同一次實驗用兩把彈簧測力計和用一把彈簧測力計拉時應將橡皮筋結(jié)點拉至同一位置,但重復實驗再次進行驗證時,結(jié)點的位置可以與前一次不同,故D正確。故選BD?!拘?解析】彈簧秤的分度值為0.2N,則該讀數(shù)為2.6N?!拘?解析】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換成橡皮筋,不會影響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故實驗結(jié)果不會發(fā)生變化。18.某班級同學利用數(shù)字化實驗裝置分小組開展了以下實驗:(1)第一小組計劃利用傳感器完成“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實驗。①下列傳感器中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②在實驗中,第一小組同學得到了如圖甲所示的圖像,從中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多選)。A.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B.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同時變化的C.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性質(zhì)相同的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2)第二小組利用手機自帶的加速度傳感器測量自由落體運動的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